香港九龍寨城有詳細的歷史記載嗎?是怎樣的?
那裡沒有街道,只有漆黑、堆滿了垃圾的走道:在香港,曾經有四萬人擠在那個黑暗的,具有傳奇色彩的貧民窟里, 他們中有難民和罪犯,有牙醫和妓女。在1993年這個地方快要被拆除的時候,一位攝影師鼓起勇氣到這座迷宮裡一探究竟,並且拍下了一些絕無僅有的照片。——德國《明鏡在線》一、九龍寨城的基本歷史背景
二戰之後,由於九龍寨城長期荒廢無人居住,流浪者開始逐漸遷入九龍寨城聚居。1947年,英國人試圖驅逐寨城中的兩千餘個非法居住者時,發生了一場寨城居住者對港英政府不滿的暴亂,英國駐廣東的領事館被非法居住者縱火燒毀,之後港英政府為了避免事態擴大而妥協放棄了驅逐行動。在這場暴亂之後,城寨里日益出現了有組織的黑社會團體,香港的華人黑社會組織三合會控制了九龍寨城,寨城日漸淪為了罪惡黑暗的貧民窟,成為了香港唯一一塊三不管地帶(中國政府不管、英國政府不管、香港政府不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內地的大量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了香港並且最終居住在了九龍寨城,香港政府最終放棄管理。寨城成為了黃賭毒滋生的溫床,寨城中存在著最出名的妓院、賭場、鴉片煙館等等。由於香港政府不承認中國內地的醫生資格,寨城也成為了大量內地無照牙醫和各樣中醫診所的集中行醫地點。以下內容摘自,梁濤《九龍城寨史話》其實牙科和診所在城寨由來已久, 在八十年代之前, 香港醫療及牙科服務短缺, 特別是在六十年代初期, 一些社團及醫療車在平民診病, 當時已有一些沒有註冊的國內醫生駐診, 城寨的牙科及診所就在這個時候發展起來。
城寨的牙科和診所, 一直以來, 香港雖然法律不予承認, 但是長期以來, 在社會上牙科及醫療服務不足的情況下, 他們的存在和廉價服務, 對補給社會上牙科和醫療不足是能起輔助作用的。 七十年代以來,曾到城寨診所就診的有數十萬人次,其中一間診所近年來平均每天到診的都有百幾人次。這些數字說明了城寨診所及牙科的作用,也說明人們對城寨牙科及診所的信任。
二、九龍寨城的地理狀況[明報報導]
九龍城寨曾被稱為「三不管」之地,昔日黃、賭、毒氾濫的社區如今已夷平為寨城公園,一張發黃的牛油紙地圖,印證著城寨拆遷前的最後面貌。繪畫地圖的人,不是政府人員,也不是專業土地測量師,他只是一個城寨舊街坊——陳祥存。 1980年代,陳祥存為了準確繪出城寨大廈街道的位置,用了4個月時間到訪城寨內每個單位,其間曾被居民誤當是賊,亦曾受熱情款待,令他哭笑不得;然而要數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結構複雜至極的龐大建築群。 陳祥存正職是機械工程師,1985年,他與妻子為了省錢,從東頭邨搬到一街之隔的城寨居住,當年300多呎單位月租約800元。問到有沒有擔心城內的治安時,他笑說︰「我在童年已常到城寨跟同學玩,當你熟悉一個社區就不會恐懼它。說到龍蛇混雜,旁邊的西頭村也不相上下,我小時候親眼看過村內擺放多張木枱,上面放有多包白粉!外人看不到的,是城寨內活潑的社區發展,內裏租金便宜,設有五金廠、魚蛋廠、織布廠等等,養活了不少家庭。」進城如闖森林在城寨居住的8年間,陳祥存曾經擔任街坊福利會義工。城寨內的建築物不時因僭建而改變原本面貌,1986年底,街坊福利會為更新城寨資料,他就充當義工來繪畫地圖。當時城寨居民估計有4萬多人,大廈結構錯綜複雜,陳祥存先將城寨的地政署舊地圖分成6部分,每天下班後便帶同舊地圖、長尺和筆,逐家逐戶到訪,深入大街穿過窄巷,發現城寨的結構比他認識的複雜得多。
「城寨建築在盆地上,由美東邨高地走入去,已是大廈3樓位置。城內建築沒有經規劃設計,有樓高10層、有些樓高8層,部分更懷疑非法建有電梯。走上天台,有些大廈更設有通道連接,但通往前方的可能又是堀頭路……」陳祥存形容說,走進城寨裏,讓人恍如置身森林之中。 繪製地圖的工作才展開不久,1987年1月14日,政府正式公布清拆,賠償、安置問題未解決,居民憂心忡忡,陳祥存說,當時得知遷拆消息,令他更有使命感完成這份地圖。消防員拍門 借地圖覓救火路 「當時有不少居民反對遷拆,不喜歡見到政府人員出現,當我去考察時,試過被人誤以為政府代表,還向我破口大罵,但知道我是街坊福利會成員後即變得友善多了,有些更會邀請我入屋飲湯,聊聊清拆的擔憂。」最令陳祥存意外的,是地圖完成後,城內曾發生火警,某夜他被消防員拍門叫醒,請他借出地圖尋找救火之路。 「火警何時發生我已忘記了,消防員說某大廈單位發生火警,但主要通道封了不能前進,當晚我帶著地圖跟消防員去到附近位置,根據圖上方位覓得合適方向讓消防員前往救火。」陳祥存續說,希望能藉地圖讓年輕一代多認識一分這個消失了的社區的獨特面貌。]
九龍城寨街道及分期清拆略圖:各主要街道介紹:(文字摘自維基百科)西城路(West City Road)是城寨內唯一一條用意思翻譯成為英文名稱的道路。顧名思義,西城路之所以稱為西城,是因為這裡是城寨內最西的地方。這裡有很多僭建寮屋,很多人去到九龍城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些建築。龍津路分別有6條街:龍津后街、龍津一巷、龍津二巷、龍津三巷、龍津尾巷、龍津橫巷。在廣東省有很多城市都有龍津路,所有龍津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一定對凖城門口的津梁,因為龍津意思是「聚龍通津」,就是指城門同城門津梁。以前在九龍城寨確實有一個津梁,而且是由風水師看準,找出最好的所謂龍氣位而定。龍津路亦是九龍城寨內,最古老的街道。城寨內縱橫交錯有二、三十條街巷,但主要街道共8條。由南至北的大路有:龍津道、龍津路(不是廣州的那條龍津路)、東頭村道;
由東至西的大街有:龍城路、光明街、老人街、大井街、西城路。這8條主要街道各自派生出多條小街小巷,如光明街分支出光明一巷、光明二巷、光明三巷;大井街分支出大井三巷、大井四巷、大井五巷、大井六巷、大井七巷。 除了以上的街巷外,還有一些獨立命名的街巷,包括天后廟街、天后廟后街、義學巷、社公街、長安里、長興里。這些街巷的命名在今天的公園裡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但已不是昔日城寨的街巷,形同一張平面圖紙的標記。 6英畝大的地方(不到天安門廣場的20分之一),居住了約四萬人,還有幾十條密密麻麻的街巷。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0萬人,堪稱世界之最。那裡曾經是全世界最擠得地方。
龍津道是寨城城牆被拆之後,城內居民在原來城基的兩旁建樓,樓與樓的中間就變成一條路,稱作龍津道。它在1951年形成,以前最盛行的色情場所、賭場、毒品分銷中心都聚集在這裡,經營的人希望這條路能聚龍通津,所以就叫這裡為龍津道。
這裡以前還有麻雀館、牌九檔、番攤館、狗肉食堂和煙館。
大井街(Tai Chang Street)算得上城寨內其中一條最老的街,還沒有城寨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條街。大井街因為有一個大井而得名,而這個井在以前是整個城寨最主要的食水來源。不過到了1920-30年代,因為霍亂肆虐,而井又是有最多霍亂菌的地方之一,因此全港很多的井都要封掉,不過大井街的那個井就要到1950年代才被封,然後開始改為用城外的八條水管供水。老人街(Lo Yan Street)和光明街都是處於龍津道112號和114號之間,這條街大約在1950年代初期形成,因為20年代有基督教團體把前九龍巡檢司衙門那裡作為老人院,然後居民圍繞老人院建造很多村屋,所以居民稱這條街為老人街,不過後來老人院改為青少年活動中心。
由於老人院是由衙門改建,所以老人街有很多古迹,其中兩尊嘉慶七年的古炮最具有代表性,老人院建築風格亦可以看得出有衙門的特色。這條老人街亦是城寨內唯一能看到太陽的地方。那間老人院是在1993年政府清拆城寨時唯一保留的建築,後來作為前九龍巡檢司衙門,而被列作法定古迹。
手繪俯瞰圖:飛機俯瞰圖:三、黑暗魔窟的別樣魅力 香港藝發局行政總裁茹國烈談起九龍寨時,流露出的不僅是惋惜之情,還有一層幻想,他說:「外國朋友來到香港,說要看九龍城寨.我會帶他們去城寨公園,給他們看看日本人的書,非常氣餒.拆了就是拆了,沒可能把它重建起來。但現實中消失了的東西,卻可以在幻想中再生。 老一輩的香港人,很多人都對已經被拆除的九龍寨城留戀不已。美國漫畫家特洛伊·博伊爾說:「我寧願他們拆掉的是金字塔。一支美國金屬樂隊以「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作為自己樂隊的名字。」清拆前夕,大量日本人來到九龍寨城進行考察,繪製了十分精細的結構圖,政府容許了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的時間來描繪城寨的地圖。日本人繪製的九龍寨城剖面圖之一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日進町開了一座名為Warehouse 的室內遊樂場,其布局就是模仿的香港九龍寨城,樓宇外寫著「城寨Style」,入口處寫著「歡迎光臨」的繁體字,內部建造了殘破的街道和建築,內部牆面剝落,配上廣東話的街市背景音樂,為的就是找回那個昔日城寨的魅力。如果說長期居住的居民面臨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寨城被拆毀進行抗議還可以理解,那麼千里迢迢之外的歐美人、日本人也對寨城的覆滅捶胸頓足又是為了什麼呢。由於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以及作為三不管的法外之域,九龍寨城這個黑暗的魔窟在文學藝術領域很早就收到了關注,並且散發出詭異的魅力。它特殊的環境,更像是一座超乎人類現實社會的幻想之城,與周遭的日常生活格格不入。因此作為在文化藝術領域更加先進的發達國家,自然對九龍寨城產生了超乎尋常的興趣,這些發達地區的工作者們紛紛來到香港對這個魔窟進行觀摩,期待抓住不期而遇的靈感,以便為自己的作品添加上不同尋常的一筆色調。九龍寨城的環境,迄今為止已經給大量的藝術作品,特別是電影和遊戲產業提供了重要的靈感,受到啟發的相關作品主要有但不僅限於:影視:《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閃靈奪還屋》、《師父·明白了》、《蝙蝠俠誕生》、《鬼域》、《血點》、《功夫》、《省港旗兵》、《城寨出來者》、《龍城歲月》、《O記三合會檔案》、《銀魂》(夜兔族故鄉)遊戲:《生化危機6》、《熱血無賴》、《使命召喚之黑色行動》、《莎木II》攝影:《City of Darkness》(英國作家伊恩·朗博與加拿大攝影師格雷戈·吉拉德合著)、《九龍城寨》(宮本隆司)、《最期之九龍城寨》(中村晉太郎)、《九龍城大圖解》文學:《神經漫遊者》、《阿伊朵》、《九龍城寨煙雲》(林蔭)、《遊園驚夢》(潘國靈)、《我們不是天使》(亦舒)史料:《九龍城寨史話》、《九龍城寨話古今》經過總結之後我們可以看出來,受到九龍寨城啟發最大的兩類作品分別是:①軍事或警匪槍戰題材作品;②帶有賽博朋克風格的科幻作品香港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國際化都市,華人佔93%左右,55萬人持有外國護照,華人以外最多為印尼人和菲律賓人,其次為歐洲人和印度人,這是一個夾雜著不同族群和大量外來人口的城市,各種語言文字並行融合。這樣的環境,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未來經濟發達人口混雜的城市風貌,再加上逼仄的樓宇和狹窄的空間,用來作為描述未來或者犯罪題材的作品的背景題材再合適不過了九龍寨城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座標準國際化大都市的一個異度空間,充滿了黑暗骯髒和罪惡,有罪惡就有利益的較量,有黑暗就有賽博朋克中對未來人類陰暗悲觀的幻想,因此九龍寨城這樣一個大魔窟這這些文藝工作者們一拍即合,聯合製作了一部又一部出色的作品。這座腌臢醜惡張牙舞爪的城市,就像一座裹挾了人類內心深處潛在慾望的,有生命的活的都市,時時刻刻顯示著人類內心陰暗和悲觀的一面在現實世界的投影。《攻殼機動隊》人類就是徘徊在光明和黑暗之間的一種動物,絕對的光等於絕對的暗。如果世界美如天堂,那肯定人類只剩下自殺一條路可以選擇。世界越是美好,人們就越是追思那些黑暗骯髒的往事。在那些密密麻麻混亂不堪的殘破樓房之間,有著一個又一個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香港傳媒人馬家輝曾經提到自己小時候和父親一起去九龍寨城吃飯,穿過昏暗的狹窄街道和地面的污水,行走在不見天日的樓宇之下,竟然有一種幽暗之美,抬頭所及是一片片楷書大字的招牌,以及頭上時不時飛過的啟德機場的飛機,耳邊傳來的是飛機的轟鳴聲,這種昏暗莫測的回憶,不只存在於那些香港人的回憶中,可能更多的也是所有人類童年記憶中所嚮往的那一份陰暗之美。由於精力所限和寫作倉促,文章中充滿了大大小小很多硬傷,感謝各位讀者不吝指出錯誤,改過之餘在此一併感謝,本文章只是一個初步的概括性總結,很難更為深入詳盡,另外對於該話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列出的拓展閱讀:特別感謝讀者:1. @xxNotepad別字:黑社會阻止三合會控制了九龍寨城-&>黑社會組織三合會控制了九龍寨城2. @鄧迪之勘誤:《莎木II》是遊戲而非影視作品3. @zuicai 根據他的拓展需求粘貼了拓展閱讀拓展閱讀:1.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碩士論文(學術研究九龍寨城的資料,英文):http://ebook.lib.hku.hk/HKG/B36228527.pdf2.攝影作品集City of Darkness(直觀表現九龍寨城的影響以及居民的生活狀態):City of Darkness3.香港九龍城寨發掘簡報:香港九龍寨城發掘簡報.pdf_免費高速下載另外,和九龍寨城相關的資料書籍在上文已有涉及,網路尋找不便,有興趣者可以自行購買查閱。轉載一張南華早報做的特別詳細的九龍城解析圖,也是我見過的最清晰全面的圖解 (圖片轉自Infographic: Life Inside The Kowloon Walled City)
百年地獄之城,香港九龍城寨與黑幫
1993年春,著名科幻小說作家,「賽博朋克」和「蒸汽朋克」兩大流派的掌門人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乘機去新加坡的途中,在香港啟德機場轉機時,遠眺到了當時正在拆除的、香港最大的貧民窟——九龍城寨,立刻被它迷住了。在後來撰寫的遊記中,他這樣描寫道:
城寨就矗立在跑道盡頭,等待被清拆…………黑黢黢的窗戶使它看上去像一座巨大蜂巢,既是死的,又像活的,那些窟窿彷彿在瘋狂地吸收著城市的能量……
九龍城寨外圍
飛機航拍俯視圖這裡就是香港最負盛名的貧民窟、烏托邦、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一座出現在發達繁榮的香港九龍,人口密度超過192,3077人/平方千米的貧民窟,人均居住面積僅有2平米。這裡沒有街道,只有垃圾堆積的過道;這裡沒有陽光,350棟大樓組成了蔽日穹。這裡人如螻蟻,0.025平方千米強行擠下5萬人口。
攝影師鏡頭下的九龍城寨縮影
已經不再是「握手」而是「貼面」的樓群,外觀就像一堵高大的牆壁
樓宇之間的天井
九龍寨城在極致狀態下呈現出的非常態形式,任何建築師都不會對這個奇觀微型城市無動於衷,荷蘭MVRDV建築師小組曾對城寨的空間結構和類型作過數據景觀的研究。冠以「蟻城」。
陳祥存手繪寨城地圖
城寨結構圖九龍寨城的特殊魅力使其成為了西方和日本小說,漫畫,電影,及遊戲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貧民窟。從恐怖電影《鬼域》(Re-Cycled)到火爆全球的PS3遊戲《使命召喚之黑色行動》(Call of Duty – Black Ops),從《街頭霸王II》(Street Fighter II),到在日本被評為『最佳邪典遊戲的《九龍風水傳》(Kowloon』s Gate),從《銀翼殺手》到《生化危機6》等等,可謂數不勝數。
啟德機場起飛的飛機貼面飛過居民樓城寨內的居住環境惡劣,所有居民只共用 8 條自來水管,缺乏都市規劃造成建築凌亂混雜,到處都是狹窄昏暗的巷道,也因缺乏隔水系統,幾乎整年都是處處滴水,衛生環境極度低落。到了 1987 年,中英雙方協議清拆城寨,一直到 1994 年拆遷完畢,改建為公園,據說在拆遷時,城寨人口已經超過5萬人,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隨處可見的診所招牌
九龍城寨內的牙醫設備甚至比城外還要先進商店 作坊 理髮店
普通居民的日常送件的郵差
住戶的生存狀態
地面缺乏空間,孩子們只能在天台玩耍
天台景象
狹窄的街道電影劇照中反映的九龍城寨面貌
1993年九龍城寨拆除,這個三不管的地帶一直是城中的幫派在管轄,他們自成一套法則,幫派住在城東,居民住城西,互不干擾。這也是全球黑幫電影最愛的取景題材。
黑幫地盤
以九龍城寨為背景的電影資料
《跛豪》(1991)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香港九龍財寶殺人事件》(2013)
《城寨出來者》導演:藍乃才(1982)《O記三合會檔案》主演:吳鎮宇(1999)《鬼域》主演:李心潔(2006)《功夫》導演:周星馳(2005)《龍城歲月》《以和為貴》導演:杜琪峰( 2005)《重案組》導演:黃志強、成龍(1993)《省港旗兵》導演:麥當雄(1984)《葉問-終極一戰》導演: 邱禮濤(2013)《變形金剛4》導演: 邁克爾·貝(2014)《生化危機6》導演: 保羅·安德森(2016)《銀翼殺手》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1982)《攻殼機動隊》遊戲《幻影幽靈》
作為一個飛友,說到九龍寨城就必須得說寨城邊著名的啟徳機場了,98年關閉前香港唯一的機場,唯一的跑道,兩頭分別命名為13/31跑道,由於維多利亞港灣強烈且不定的海風,給飛行員的降落造成巨大的壓力,每當飛機從13跑道降落經過九龍寨城上方就有如此景象
也就有了九龍寨城居民站在樓頂拿根竹竿就能把飛機打下來 黑社會火拚都選飛機降落的嘈雜時刻等等奇聞軼事 也成了香港一大景觀 咳咳感覺扯的有點遠不好意思 如果想看飛機飛臨寨城上空的視頻可以直接在b站里搜索啟徳機場——————————————————————最近刷微博發現國家地理的這個幾分鐘的小短片挺不錯 概括性很強 裡面還有有棒子航空的經典大側風漂移著陸http://m.v.qq.com/page/x/l/l/x0158lt6wll.html?ptag=v_qq_com%23v.play.adaptor%233華爾街日報最近上線了一個全方位介紹九龍寨城的多媒體報道項目(interactive project),採訪了多位曾經的居民、在那工作過的人、歷史學家。推薦對寨城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都去看一下,或者應該說——在這個互動報道里「玩」一下,因為真的非常的酷:
http://projects.wsj.com/kwc/?lang=cnstandalone=1#chapter=intro這個項目里也包括樓里某位用戶提到的一部17分鐘左右的九龍寨城紀錄片。
看完你會回來轉發的。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乳酪。
獵奇之人眼中的美景,卻正是別人的瘡疤。維基百科上的資料算是中文資料比比較全的。
就算去香港九龍寨城公園,能看到的史料也非常之少,還沒有網上多。書籍的話可以看英國人寫的《九龍城寨生活》,貌似沒有翻譯本,原版書很難買到。電影的話,除了成龍的《重案組》,還有在九龍城寨實地取景的《城寨出來者》。順便上幾張今年1月去九龍寨城公園的圖,完全看不到江湖氣,是一個庭院風格的小公園。
(現在保留完好的只剩下當年城寨中心的祠堂,不過這個也是後面翻新的,翻新的有點過了,沒有時代感)(這是公園北門,很普通的一個有假山和亭台樓閣的小公園)(公園南大門放著的金屬做舊模型,還能看到一點城寨的感覺)(號稱當年九龍寨城在清朝還是軍事要塞時的石質牌匾,不過個人覺得也是後期翻的,放置在一小塊保留著的、當年的、城牆的斷垣內)視頻資料還有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的一個視頻材料:http://live.wsj.com/video/china/BECCE05A-B696-4271-AB91-B1AB72036FD5.html(我只是微博的搬運工)沒必要惋惜什麼,這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必要的過程,那些規劃不合理,容易滋生犯罪,不利於人居住的地方終究會隨著發展而消亡。把它拍攝下來,記錄下來作為歷史就足夠了,沒必要長期為了存在而存在下去。所謂的惋惜只是為了某種自己喜好的特殊的文化而無視生存在那裡的人的惡劣環境而已。打個比方,如果非洲一夜脫貧,很多慈善家也是要惋惜的。
坐標 日本 川崎
感謝答主的回答,發現攝影作品集City of Darkness的鏈接已經失效,在此補上。《City of Darkness -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1993 Ian Lambot Greg Girard》,作者花了四年的時間探索香港九龍城寨,超過320張照片,32個擴展的採訪,城市的黑暗:在九龍寨城的生活 (PDF下載) ps最符合我對九龍寨城想像的居然是岩井俊二《燕尾蝶》里那個醫生住的地方。。
現在人們對九龍城寨的說法好比獵奇小說。充滿了想像中的場景。
實際上九龍城寨里確實有亂的地方,有黑社會。但絕大多數裡面的居民都是普通人,裡面有工廠,有作坊,有學校,有養老院。有的人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回這裡睡覺。特別要指出的是,很多說九龍城寨是無法無天的地方之類的說法,而實際上警察巡邏始終沒有停過。
哪怕是50年代,也有警察去巡邏,雖然貪污腐敗嚴重,但並不是說真的是黑社會說了算
45年以前的上海黑社會勢力比九龍城寨還要大的多的多的多,黑社會頭頭殺個普通人警察都不會查。就這樣能說那時候的上海是地獄?
九龍城的治安比40年代上海說不定還要好
可以看下《九龍城寨史話》
日本人出過一本攝影書,絕版多年,是唯一的記錄,網上偶爾有人買賣
假如今天仍未拆,也不會再有人想住裡面,成為回憶里的雕塑就是最好的歸宿。
推薦一部電影:王晶的《O記三合會檔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九龍城寨。2015.10.28補:感興趣的還可以看看這段十多分鐘的節目天天逗文濤-20151028-行迷宮的港人——動漫里的末日黑城
看過《神經漫遊者》你就造為什麼了~~~的確和已經被拆除的九龍寨城有關~可能洋人覺得那樣才夠酷才夠無政府,符合末世的腔調呢。
有哪些城市景觀堪稱驚艷? - 池太的回答
亦舒有本小說,叫我們不是天使,背景就是這個,故事內容跟半生緣很像,哎,我好像岔題了
神奇的地方,在這種無政府的狀態,不知道裡面的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如何維護。
就是一個大型的城中村,難道你們沒去過城中村嗎?早幾年廣東不都是這種城中村嗎,民房越蓋越高越來越密集,大量低收入外來人口聚集,因此衍生出配套的低消費生活圈。服裝,金屬零件作坊,塑料件,電子零件等小作坊,租幾套房就生產,配套的工人供應商,數百個作坊上萬人,配套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業者,還有娛樂的錄像廳,街機,撞球,舞廳,棋牌麻將館,賭博,書店,妓院……一個正常人的慾望都會有相應的業態積聚,幾萬人就這麼來了。廣州早些年就是這樣,大量的城中村,圍繞著各種批發市場。電子批發市場,服裝批發市場等等,附近聚集的城中村就是這樣的生態。作坊主抓住一切機會節約成本,村民抓住一切機會擴大自己租房的面積,高度。最終就是樓宇間昏暗的自然光線,琳琅滿目的燈光,招牌,各種廉價的生活配套和慾望滿足業。同時經濟效益的密集,政府控制力薄弱也帶來了黑社會。挨個兒上門逼錢的有,劃分地盤的有,文明點的,就是盯著富有的作坊主和家人,拉其下水賭博,吸毒,設套騙錢。後來作坊主積累了資本,就開始買批發市場的鋪子,買商業地產的鋪子,買門面。廣州很多商業地產還沒開售就被他們提前包下來了。慢慢買通了公檢法,不再投入實業,轉向炒房炒商鋪做夜總會歌舞廳,不少擁有數千個商業門面。每年吃租金,二代們往往被人盯上,黃賭毒,老子往往自保涉足槍支黑社會。這幾年抓了不知道多少才剎車。扯遠了……
金田一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