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大陸上沒有像中國一樣「分久必合」?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縱橫經濟史,更多經濟歷史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因為文字。漢字不表音,中國南腔北調,但是寫出來都是一樣的。其實如果漢字是表音文字,你好,北京人寫nihao 廣東人寫leihou,長此以往,也就會分裂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不能成為一個國家了。


說句心裡話其實有幾個回答沒說到點上啊,其實歐洲一直不統一可以換個方式來表達——一直沒有一個一邊獨大的政權。

我們可以說歐洲海岸線長,但是要是說歐洲整個都很「多山」「破碎」其實也不至於,我們看下中國,這才是多山。

圖 歐洲和中國的相對「平整」的地方,不過可以看出來歐洲就是個「大半島」,大半島身上一堆「小半島」。(用了這個越往北比例越失調的投影地圖還請諒解,實際上沒那麼懸殊,但是歐洲確實平地要比我們多不少。)

我們的祖先是來自青藏高原邊緣的羌人游牧民族,而歐洲人的虛線是來自中亞草原(那些斯坦)到高加索山一帶的游牧民族,可以說要是論血統,都是比較相似的。

可是最先崛起的卻不是這兩個看起來綠油油地方的我們和歐洲人,而是這個地方。

圖 北緯30°附近的沙漠地區

這地方被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其實非常的乾燥暴晒,但是尼羅河沿岸、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印度河流域成了最早的文明,河流規律的泛濫和便於控制的地盤讓這地方很早的出現了大規模農業直到集權國家,可以看出來這三個地方實際上是離歐洲更方便一些的,因為這個亞歐大陸中間有個巨大的——中央山結。

圖 帕米爾高原

有這個亞歐大陸的屋脊存在,基本上東西方的很多交流就被自然的截斷了,我們的祖先只能在我們僅有的那幾塊動不動就有洪水的平原逐漸發展,而西邊的小夥伴可就不亦樂乎了,埃及、兩河、小亞細亞開始愉快的倒買倒賣,各個守著自己的地盤獨裁,對外做生意,這一下就肥了地理位置最好的希臘了。

圖 商業性質很強的歐洲文明始祖——次生的希臘文明出現。

所以說希臘這種城邦聯合出現許多勢均力敵的貴族是非常正常的,所謂的希臘一旦失去了外敵就自己撕B,尤其是雅典這種城邦內部轟轟烈烈搞起了奴隸主的民主,到了後來還是輸給了僭主政治的希臘馬其頓城邦,人家最後一路打到了帕米爾高原,馬其頓老大亞歷山大要是不早死估計都有可能打到新疆去。

而這時候的我們正是戰國的混亂時期,可以說正是因為這個混亂時期,原來鬆散的聯邦隨著幾個大國的擴張變法變得越來越集權,所以西邊的希臘馬其頓靠著征服不亦樂乎的時候,我們早就隨著秦始皇的統一變得鐵板一塊了。

圖 春秋列國直到兼并成7個大國,我們可以發現我們這種四邊高中間平的地形也確實適合形成個中央政權。

圖 這片不小的土地就被統一成一個帝國了,亞歷山大帝國很快解體了,秦卻被漢傳承了下來。

秦統一之後佔領同化了百越,漢後來佔領同化了百濮,然後搞了朝鮮佔了西域包圍了匈奴一氣呵成,都是因為當年春秋戰國幾百年的腥風血雨作為代價換來的曙光,「漢」徹底的成了這個族群的認同核心,成為了這片土地上一支獨大的存在,之後北邊的少數民族就再也沒法徹底摧毀這個「族」,整個這一塊土地語言趨同作風趨同,很難產生什麼能夠撼動漢人政府的存在,就算後來北邊的鮮卑當了老大,但是還是不得不漢化成了這群人的一部分。

圖 漢一直靠著中間強大的農業生產力和集權的國家機器一直打到了帕米爾高原,可是西邊的獨裁政府羅馬不僅僅內部貴族動不動就扯皮,而且能控制的比較徹底的也就地中海沿岸,廣闊的歐洲內部是這樣的。

圖 其實歐洲這些民族按理說比我們和苗人、百越、匈奴什麼的不知道血緣親到哪裡去了,2000年前還是一家人,結果北歐的日耳曼人,法國一帶的凱爾特人,波蘭一帶的斯拉夫人和剛剛控制地中海的羅馬(拉丁人)老死不相往來,雖然後來凱撒搞掉了歐洲最大的勢力凱爾特人,但是北邊的日耳曼人南下,又和羅馬水火不容誰也打不過誰。

圖 日耳曼人和羅馬人這哥倆開始撕。

結果歐洲這地方前面也說了,不像我們只有北邊是最大的威脅,西邊東邊我們偶爾還能控制,歐洲是四面八方都是敵人。

圖 當時做的一個模塊區分的圖,東邊的黃綠色和桃紅色的模塊就是突厥和蒙古的祖先,這群白種和黃種的游牧人就是後來給歐洲打的稀巴爛的匈人(包括阿蘭人),這群人又把東歐的斯拉夫人給衝散了,一群跑到了巴爾幹半島也就是現在一團亂麻的南斯拉夫,一群跑到了黑海一帶搞了個基輔羅斯,日耳曼人這麼一被沖就徹底滅了苟延殘喘的西羅馬。

圖 日耳曼人徹底佔領西羅馬(較大的法蘭克部、哥特部、勃艮第部、倫巴第部、盎格魯薩克森部)

日耳曼人畢竟是落後民族,很快的皈依基督教用來控制先進的羅馬,但是日耳曼本來就是部落蠻族文化,所以就算來了個日耳曼法蘭克部的查理曼大帝剛剛統一歐洲,幾個兒子又給瓜分成了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算是比較「純正」的日耳曼人,法蘭克是比較羅馬化的日耳曼人,義大利更多是羅馬遺民),結果禍不單行,阿拉伯帝國在北非一擴張還直接把西班牙給吞成了伊斯蘭國家。

  • 這幾個裡面尤其是德意志最奇葩,號稱繼承羅馬「法統」搞了個「神聖羅馬帝國」的名字,實際上又不神聖又不羅馬也不帝國,這個神聖羅馬帝國裡面諸侯國越來越多誰也不服誰,而綜合實力來說法蘭西、義大利又都能維持自己的區域地位誰也不比誰差,在這群國家衝突的夾縫裡又有一堆亂七八糟的公國。

圖 神聖羅馬帝國以及周邊國家,看著都密恐。

結果沒過多久東邊的突厥人蒙古人又相繼打了過來,伊斯蘭化的突厥人把東羅馬又攪黃了,搞的東羅馬的斯拉夫人很不爽,蒙古人把基輔羅斯攪黃了,這樣戰鬥民族也很不爽。

  • 所以反過來看東方,這段時間雖然有過契丹、金甚至蒙古的混亂,但是鐵板一塊的土地卻隨著外來民族的入侵變得越來越牢固,漢人內部再難有什麼割據力量存在了,可是歐洲隨著日耳曼人內部的尿性程度加上殘留拉丁人的不和還有斯拉夫人和突厥人的摻和,搞的內部基本上就好不了了。

圖 這個時代我們可以看出來完全沒什麼能夠把歐洲攢起來的人存在的,尤其是獨特的歷史導致了歐洲這群親戚們互相看不順眼,誰也不服從誰的文化,所以就算後來出來拿破崙這樣的BUG出現,也扭轉不了歐洲這麼久遠的分裂歷史造成的永遠遺留。

  • 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國基本上就是大一統王朝傳承下去了,就算外族入侵也沒讓這個地方分裂而是導致領土更大,而歐洲雖然有德國、法國、義大利(逗逼)的統一,但是卻很難有中國那種秦這樣壓倒性的勢力存在,而那些公國蛻變出來的荷蘭、比利時、瑞士等等在大國夾縫這種也怡然自得,因為只要誰染指就會被另外一個國家敵視,所以這種神奇的平衡導致了歐洲就算出現區域大國,也很難產生統一,甚至會爆發世界性的戰爭。

而各個國家內部勢力相對的均衡也導致了現在歐洲很多國家內部也不容樂觀,英國的蘇格蘭和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都是這樣。

  • 所以說要是用一個很直白的話來總結就是,歐洲走的分裂路,我們2000年前就走過並且永遠的拒絕了,一個中央政權塑造出的「漢」民族讓這片土地有了一個絕對的正統和絕對的力量中心,這是我們的土地和歷史帶給我們的,就算出現分裂,那個骨子裡的正統會一直縈繞,直到壓倒性的力量出現重新合併這個國家維持穩態。

而西方恐怕最好的情況就是維持這個平衡,維持幾股大力量的制衡,但是現在看來這種平衡好像在向壞的方向發展。

以上

這個問題其實也比較複雜這裡就是概括說了一下,歡迎大家關注我和我的專欄「祖先」。


因為有大腐國這個資深絞屎棍。

無數有雄心壯志的皇帝和元首都死在這個絞屎棍下。


秦隋,雖二代而亡,然禍在當時而功在千秋。

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改封建製為流官置,任期一到即調任,官員本身就充當了標準中國語的載體(官話),再加上同一的文字,形成了同一民族的基礎。另外,統一度量衡,意味著商業活動廣泛進行,增加了各地的交流。

隋文帝楊堅,首創科舉制,從此天下士子統一在了同一目標下,儘管此後分裂、外族入侵時有發生,但是世家家學不是那麼容易斷的。隋煬帝楊廣雖然可能禍害當代,但是其開鑿的大運河有效的連接了中國大地,可謂是當時的高速鐵路。要知道古代坐車不比走路快多少,而行舟的話,可以晝夜行駛,且舒適度要高的多,作為貨運,水運比陸運的運輸量大得多。

反觀歐洲,話是不通的,文字也各種各樣(字母不一樣),沒有共同的文化基礎,度量衡混亂,無法形成民族認同感。


蟹妖。(居然有人邀請我)

前面有些朋友也做了比較詳細的回答了,原因的確是多方面的。假如是作為論文或者討論主題的話,一般會被建議將這一的問題更細化,針對某一時期某一領域的來討論。譬如:從法制建設角度討論拿破崙政權為什麼不牢固?(也算是沒有分久必合的表象之一吧)

扯遠了。

說回問題,想了一下,真要以這個大問題去想的話,其原因,按照第一次出現的時間順序大概是這樣:

地理→農業→文化→經濟→宗教→政制→軍事

它們既循環又雜亂,在每個點上都影響著題主所說沒有分久必合的結果,其中政體和軍事是這個結果的表象,越往前越靠近根源。

首先是地理。

歐洲雖然說面積和中國相近,但海岸線真心長,水網密集但沒有具體的大流向,而且中部有數個山脈阻隔。

而中國呢,東部是一馬平川,數條大河統一自西向東。(中國地圖不用上了吧?)

歐洲的平原比起中國的面積小得多,唯一一塊像樣的就在德國和波蘭之間(所以閃電戰才那麼順手)。

於是農業就開始有差異。

這樣的環境不利於種植業的發展,種地不夠吃,對畜牧業的依賴就會提高,尤其是高緯度地區。

畜牧業在中世紀以前,主要靠游牧。

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差異在此就不說了。

在我們一貫的觀點看來,農耕文化的文明程度是要高於游牧文化的。這個倒不假,收入比較穩定嘛,但中國有的是耕地啊,歐洲沒這條件。更慘的是,幾個主要的文化發源地都有山脈阻隔(從另一角度看也是這些山脈保護了文化發展)。

所以歐洲長期以來地區經濟差異都比較大。

比如我的城邦發展兩圃制都50年了,山那邊才跑了個人來看到,他爺爺開始就游牧,他哪怕願意跑回去種地,也沒這地理條件,於是搶啊!體育尖子生和文科生散打比賽,一邊如饑似渴,一邊吃飽睡足,沒法打。

而中國呢,沿著河流都是耕地,技術和農耕文化的優越性傳播都更容易。打仗更多是技術先進的征服技術落後的。要是問那為什麼歐洲技術先進的打不過技術落後的啊?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歐洲異教徒的數量非常龐大,而先進的城邦,雅典以後,就是羅馬了,數量蓋過了質量。

打不過就只能靠嘴遁-哈利路亞之術。

有些人搶完就回去了,有很多人捨不得榮華富貴,在城市裡賴著,於是宗教便起到了緩解矛盾的作用,逐漸教化這些野蠻人。在傳播過程中,傳教士們為了少捱幾拳,教義難免會被扭曲。為了緩解這些教義之間的矛盾,於是教廷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沒有統一的王,但有統一的神。

中國的領導集團很早就意識到文化統一的重要性,王權幾乎等於了神權,戰爭也好教化也好,都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天子在監督管理。他對文化傳播的積極性和力度肯定要比耶穌強得多,這事關他的國運甚至自身的生死啊。

這就造成了政制的不同。

在一塊彈丸之地里,譬如義大利、德國,哪怕是同一個國王,不同城邦也可以不同制度。長久以來造成了深刻的文化、經濟、宗教、政治差異

這種問題在中國,耶穌沒出生之前就解決了。國家穩定,百姓溫飽,大一統誰不想?於是一直沿用改進。

但矛盾總有不可調和的時候,那就唯有通過戰爭解決。

這種戰爭跟之前為了吃飯的不一樣,是民族主義、國家權力和宗教正義的鬥爭。那打贏了為什麼不是分久必合?其實也有合過好幾回,但文化、經濟、宗教都有如此大的差異,統治根基也不會牢固,時間不會長久。戰爭這種衝突,本身也是為了後續消除衝突的一種手段(只是手段比較極端),消除衝突的行為包括文化洗腦、殖民、經濟控制等。但歐洲的戰爭後,往往沒有足夠時間去完成文化統一,戰爭成果就被反噬了。

中國的話,文化沒有什麼改變,比較明顯的反噬時期就是少數民族初執政權的時候,但中國文化已經牛逼到把少數民族漢化了,無論天子怎麼換,大家都是這樣過活,相對來說「合」的時間就會長久一些。


簡單來說,在中國不管怎樣王朝更替,主體民族都是漢族。即使其中也有過蒙古族、滿族掌權的時代、也出現過其他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權。但到最後均臣服於漢族的龐大規模與統一性,雖然武力征服了華夏土地但日久之後全都或主動或被動地一代又一代慢慢融入了華夏民族之中。直至某代完全被同化與本地民族看不出什麼分別為止。而且這些民族大體都是游牧民族,沒有自己的文化傳承,當面對中國奢華的服飾建築誘惑時很容易被同化。

而歐洲由於地理原因各地戰爭不斷很少有是一個整體的時候,大部分是零碎分割的狀態。是很多民族各地分布的一種格局。而且並沒有像中國一樣的主體民族,當同樣遭到外來民族的入侵時便是真正意義上的被征服了,原當地民族被征服者們屠戮俘虜至絕種,像斯巴達人、迦太基人、汪達爾人、哥特人這種消失掉只留下了名字的民族在歐洲歷史中比比皆是。所以歐洲一直是這種持續換血的狀態,不會有某一個種族獨大的情況的。

想更詳細的了解的話可以去看看《全球通史》這本書。裡面就是從比較宏觀的角度去看人類歷史的。

順便說些由這個問題延伸的題外話:正是由於中國王朝更替的模式我們的華夏文化才能很好的傳承下來,才能讓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底蘊,才能讓東方不至於像西方中世紀一樣處於混亂紛爭的狀態。但也正因西方一直是這種弱肉強食,就和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樣,西方在宏觀上一直是在進步,落後腐敗固步自封的民族被有活力先進的民族消滅掉,這正是西方先一步進入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 然後就有了以後的鴉片戰爭……


有一種說法認為歐洲的地理特徵非常特別,它是一個具備多種天然地理勘分標示大洲。

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的地理特質是密不可分的,民族國家和大一統是相對的概念。如果一片土地上的人們,所居住的地方有明顯區別於外界的天然地理分界,那麼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對天然利益共同體的認同感。換句話來說,是否具有「獨立地理單元」的特質,可以成為某種恆量這片地區居民集體認同感的硬體指標。越是界限分明的地理單元——比如四面環海的島國,就越能夠在短時間內培養出民族主義。

展開歐洲地圖,我們可以發現這塊大陸的與眾不同。歐洲並非其他的大陸是整整一塊,而是如同被切碎的牛排一般。這塊大陸有最多的群島的半島,海洋和山脈就是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線。除了中歐一帶,歐洲的邊緣地區都是群島和半島組成的,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西北部的不列顛,西南部的伊比利亞,中南部的亞平寧,東南部的巴爾幹。而中歐較大的國家法國,自身也是個三面臨海,一面臨比利牛斯山脈的半獨立地理單元。

歐洲民族眾多,各民族之間相互的征服,融合。如果歐洲是一塊巨大的,完整的,沒有任何天然界限標示的大陸,也許歷史上統一過歐洲的政權可以更加長久一些。但是正是由於這些地理勘分的出現,儘管很多民族流動性很大,善於遷徙,民族間也經常發生融合,當他們聚居於一處相對封閉,能使他們感覺到區別於其他地域的區域時,就會產生某種認同感,也就近代意義是民族主義的雛形。

當然,也正是由於歐洲古代的多民族特點,歐洲古代的各民族間已經呈現出不同的民族特質。古代羅馬人會明顯感覺自己區別於北方的日耳曼蠻族,而同屬蠻族的日耳曼人也會發現自己比斯拉夫人更加適合作為戰士。更不要說之後歐洲人所能感受到的他們和中東閃米特人的差異。不同民族之間為土地和資源發生的戰爭,催生了之後的近代民族主義。英法百年戰爭,西班牙民族與柏柏爾人之間的戰爭,俄羅斯民族和蒙古韃靼人之間的戰爭等,這些對抗外敵的戰爭最能加強生活在一個獨立地理單元的人們的共同體認同感。

歐洲的先民可以很精確地明確自己屬於哪一支部落。諾曼、薩克森、勃艮第、凱爾特、巴伐利亞、波西米亞等等。他們熱衷於保存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史詩,比如「捷克」和國名就來自13世紀流傳的捷克民族英雄「切赫」,當初他是怎樣帶領族人來到波西米亞的。儘管最早來到這裡的很可能是一支叫波伊的凱爾特部落,而不是斯拉夫人。

再者就是基督教會對歐洲民族主義的作用。儘管羅馬帝國很早就被摧毀,但是羅馬皇帝的帝統卻由天主教會繼承了下來。誰要在歐洲稱帝,必須經過教皇的加冕。中歐很多國家民族意識的覺醒,很多起源於與教會之間的矛盾,其實背後也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其所轄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典型的例子就是德意志民族和捷克民族。宗教改革時代,馬丁·路德和揚·胡斯都做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把《聖經》翻譯成本國語言,希望藉此打破拉丁語對宗教釋義權的壟斷。無形中強調了本民族的獨特性。

有了民族主義的引導,大一統就自然很難搞下去了。


謝邀。

幾位知友已經指出了:歐洲歷史上有過大一統的帝國。後來其實也是格局上大一統,但是實則各自為政的,就是羅馬天主教教會體系:羅馬教皇是代表上帝行使在人間的權力。各國國王加冕都要由教皇或者教皇任命的紅衣主教執行。

現在的「割據」局面,主要是宗教改革的原因:不同的流派從羅馬教廷里分裂獨立出去,各自為政。比如英國、德國、北歐等都有自己的教會處理宗教事務,從而趨向大一統的教會獨擅天下的格局就不再需要了,於是也就大家自管自了。

不過個人覺得這樣挺好,只要能和平相處就行。


總的回答,就是四大因素1,氣候條件不良,農業生產不發達,人口不多;2,主要人口分布區的地形割裂破碎;3,地形開放,各種外界勢力容易進入擾亂;4,接近世界文明的中心區,文化輻射能力不強。

下面具體展開來說:

很多答案都在說,中國有一個占多數的民族,所以統一。但繼續推,問題又變成了,為什麼會形成一個占多數的民族呢?這就是地理的決定性作用。

民族成於文化,文化源於共同經濟形態,經濟生產又被地理環境決定。於是同樣的地理環境塑造類似的文化、民族。地理環境的大小就直接決定了民族、文化分布區的大小,種群數量的高低。

反過來想一下,如果華北平原和關中地區面積狹小,所能供養的人口不多,還能形成一個占多數的民族嗎?

1.先來看看氣候,氣候直接決定了古代農業生產的狀況。歐洲地區,南歐屬於地中海氣候區,包括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巴爾幹半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乾旱少雨。雨熱不同期,不利於糧食作物生長,有利於各種經濟作物。事實上,羅馬帝國長期依賴於埃及的糧食,而埃及靠尼羅河灌溉。

然後是英格蘭、法國、德國這一片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緯度較高,陰雨天氣多,熱量和光照條件一般不太適合發展種植業。條件最好的是巴黎盆地,即羅馬時期的高盧。德國雖然也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但是離大洋較遠,比法國地區要冷,中世紀時期都是大片黑森林,更不說羅馬時代的蠻族亂舞。

其他大部分的歐洲平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溫帶大陸性氣候就是很冷,古代就幾乎沒法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可以忽略。

一句話,歐洲適宜大規模農業(糧食種植業)的地區很小,也都不屬於能供養大量人口的氣候條件。

2.主要的人口聚居區,就是南歐各半島及法國(高盧)地區及英格蘭,而這兩大氣候區之間,隔著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平均海拔2000米,比我國著名的華北到關中的太行山脈高了1000米。英格蘭和歐陸又隔著海峽。南歐各半島,也都是破碎狹小之地。南北歐緯度也不同。地形上的距離,自然容易導致民族、國家的分化。

3.歐洲南部是地中海,事宜航行,各種勢力滲透交流便利。東歐大平原緊接著南俄草原,中亞草原,各種游牧勢力方便進入歐洲。北歐半島是野蠻的維京人,文明開化的歐洲人對此也無險可守。歷史上一波一波的游牧民族及各種蠻族向歐洲進攻,從海上走的,從西班牙走的,從東歐走的。僅有大西洋那一邊是安全的。

4.兩河流域、埃及地區是世界上最早開化的地區,文化源遠流長,離著歐洲很近。歐洲人的老祖宗古希臘人,大方的承認自己是埃及人的學生。羅馬帝國後期,又是來自西亞的基督教橫掃歐洲。這導致歐洲缺乏一個文化上絕對領先的種群,缺乏文化號召力。

總結來說就是歐洲地區地理因素受限無法供養大量同質文化的人口,又容易受到外界的政治軍事文化力量影響。形象點說就是一堆散亂小石子,經常被外力晃蕩一下,所以沒法成為一體。

反過來看一下中國的狀況,中原文明的核心區在陝西--華北地區,特別是關中--華北平原地區。這個地區同屬一個緯度,同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而溫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非常適宜種植糧食,能夠供養大量的人口,關中到華北的太行山平均海拔一千米,阻隔作用較小,相互交流方便。華北下面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同樣適宜進行糧食種植,甚至可以種兩季,華北至長江中下游主要是長江的阻隔,長江中下游水流較緩,也不構成大的阻隔。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都是適宜糧食種植業的氣後區,相互之間阻隔較小,自然容易形成同質文化。然後東亞遠離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區,有深山大漠大洋相隔,路途遙遠,很難被先進的文化輻射,也難以遇到各式各樣的強大勢力侵入,文化上也難以被更先進文明傳染(主要是被來自印度的佛教),號召力較大。

如果把中國地圖氣候看一下,蒙古到新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屬於高寒山地氣候,東北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的較冷地帶,廣西越南等地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這幾大氣候區迥異於華北陝西一代,歷史上也長期遊離於中原王朝的統治,顯而易見的說明了氣候對於政治格局的決定性作用。

打個比方,華北陝西地區就是一個雪坡,文明的雪球從山頂滾下來,越滾越大,把同樣農耕的地區都滾了進去,成為了一體。形成的強大的能量(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甚至能跨越氣候區的限制,最終形成了今天統一的中國。


主體民族包容性不夠 太挑剔 不屑於傳播擴散自己的先進文化 殖民區的排異反應太強烈


在古代,一條黃河的治理問題就足以要求沿岸的國家組成一個大國了。


對這個題目長期感興趣,曾經思考了很久,所以強答一下,希望大V們斧正。

一、歷史偶然性。從歷史上看,完成統一的路徑都是先武力征服後文化同化。如果在古代歷史上未能完成統一,那麼在現代民族國家的理念出現之後,要想再兼并統一,就極其困難了。如果中國大一統的政權不是早早出現於公元前211年的秦,而是在一千年以後才出現,那麼中國能否像現在這樣形成統一的大國就未可知了。

二、生產力限制。這條是從《文明5》中得來的經驗,當人類的交通、通訊、組織等科技水平很低的時候,一個大版圖的帝國是極其脆弱的。在政權管理上,受到了生產力的限制。這就導致歐洲像羅馬、波斯、馬其頓這樣的帝國都是曇花一現,難以維持,也就無法實現文化上的融合同化。

三、統一的形式問題。接上一條,為什麼中國就能維持住一個大型帝國呢?這裡可能涉及一個問題,即中國的統一政權長久以來並非我們現代人意識當中的國家概念。中國核心的領土其實就在中原一帶,而遙遠的領土實行的是附屬國的統治方式。即你認我做大哥即可(像蘇聯一樣),實際上是高度自治的。我經濟上支持你、軍事上保護你,你政治上服從我即可。由於生產力限制,中國也無法形成大一統的帝國。於是中原強大時,四方來朝,中原一旦衰弱,四方又紛紛獨立。直到清朝,對西藏的統治都是這樣的形式,所以東方所謂的統一,其實更像是威服四海,而不是建立統一政權。

四、地理決定論。中國的地理非常不同於歐洲,我們東是汪洋大海,南是崇山峻岭,西是高原沙漠,這些都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阻止了外敵的入侵,唯一的威脅來自北方草原。在古代,國力的最重要的硬指標是人口,決定人口的根本因素是農業。中國這片土地在農業上的特殊性非常明顯,適合大規模農業的平原非常少,就是以華北平原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所以一旦中原地區實現了統一,很容易對周圍的山區(真的都是山)造成經濟、人口上的碾壓優勢。即你只需要統一一塊不大的區域,就很容易威服四海,建立一個形式上統一的大帝國了。而北方是大草原,草原民族軍事強農業弱人口少,以搶劫為主,統治幾乎不可能,再加上文化落後,很難對中原文明進行徹底征服。

五、較早形成了統一且先進的文化。文化這東西很有意思,文化在一個具體的事件中,往往看起來什麼力量都沒有,但是,當你放在一個長的時期(以百年為單位)去考察歷史時,就會發現文化卻有著極強的現實力量。一個文化上落後的民族是難以征服一個文化上先進的民族的。即使武力上征服了,文化上也是被先進文化所同化的命運。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了大量先進文化(當時世界領先的),所以在秦統一、漢繼承之後,中原不論是在軍事還是在文化上,都是領先的,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對外征服就很容易擴大版圖(像美國嗎?)。而歐洲文化上領先的城邦(文明)軍事上又落後於蠻族,而又缺乏天然地理屏障,四周強敵環視,大大提高了維持大帝國的難度。

六、制度科技樹上的偶然分歧。當人類的生產力發展到可以支撐大帝國之後(具體時間我不知道,我猜的是)羅馬帝國時期歐洲是真正的封建制,很早出現了私有產權意識(歐洲諺語:領主的領主不是我的領主)貴族地方勢力強大,國王君主相對弱勢,這樣就難以出現強大的中央政權。而中國漢武帝早早發現並解決了這個問題,實行的是郡縣制,普下之下莫非王土,這樣就更容易出現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有利於統一。


中國歷史上有多次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但是最終沒有分裂,其根本原因在於中華民族有共同的文化。

大一統始終是社會和中華文化中不可磨滅的基因。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大一統的文化基因已經深深紮根與中華民族的血液里了。而西方的文化從蠻族入侵後,直接過渡到封建社會,然而奴隸制中部落意識的依然影響這歐洲各地。

文字的統一,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不管你生活在何處,只有你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那麼漢字絕對可以讓無障礙的無人交流。客觀上來說各地語言的差別並不比國外某些同一語系下兩種不同的語言大,但是同一的文字成為民族凝聚的鑰匙。而歐洲兩地經過長期的分離後,就會口語上發生變化,這就和我們國家的方言一樣,但是歐洲的羅馬字母隨著口音的變化拼寫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例如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你可能聽的懂對方所說的 但是你很難看到彼此的文字。

在制度上就不得不提我國的科舉制度了,自隋朝確立一來,客觀上將地方上選任官吏的權利收歸到中央政府手上了,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而在歐洲的中世紀,「領主的領主不是我的領主」這一采邑制度也不利於統一的國家形成。


本來想詳細答,看到底下有那個熟悉的謝邀狂魔就不想答太多了。

1 地理區隔明顯導致跨區域統治難度在前工業革命時期難度比東亞高多了

2 一神教不同教派之間的排他性太強,導致文化上很難統一。

3 分封制下貴族太多實際上是另一種穩定態,能夠靠強橫武力統一一國的雄主出現的都很晚,別提統一歐陸了。(我是指羅馬衰亡之後。

答的不專業,就當拋個磚了。希望能看到專業一點的回答可以學習一下。這裡先謝一下了。


主要是他們開頭就沒統一過,導致啥都不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啥都不對付,統一的代價太高,再到後來就是生活好好的,幹嘛要統一,為啥要統一?;換個思路,要是當年秦始皇沒統一這些個東西,沒準等秦亡了大家又開始各過各的日子了,因為統一的生活成本太高了……而統一過後了,中國人就一根筋非要統一,不然總覺得生活沒滋味,還有未盡的事業


奧古斯都的羅馬帝國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大一統帝國,統一文字拉丁語,建立了永恆的法律精神,對歐美今天的法制體系都有影響。羅馬帝國的地位等同於東方的秦漢。再者,洲大陸的大一統概念其實不存在,沒有一個大洲是統一的。歐洲各國大都有獨自的語言和民族,這個概念不適用他們,而歐洲的殖民時代,列如英國,鼎盛時期境內人口達五億,面積三千多萬平方公里,有兩個俄羅斯大,統治了地球的四分之一,這樣一個國家,你怎麼定義它的「大一統」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就有必要先去探討下羅馬的制度,可以說歐洲最開始的大一統便是羅馬。

最初的羅馬共和國時代的制度是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組成的三權分立制度,但是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做是公民制。

那麼什麼是公民制,首先看到「公民」二字就別覺得誰都可以是公民,實際上公民是由血統來決定的,而羅馬公民在羅馬共和國中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在享受較高權力的同時也在履行著義務。

羅馬社會從地位高地來說最高是公民,其次是自由民,最低的是奴隸,公民享受的好處顯然是需要壓榨自由民和奴隸來得到的,這樣對於羅馬來說擴張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於是羅馬便開始了擴張,羅馬軍團的戰鬥方式是以步兵方陣為主的,這使得羅馬軍團的機動性不強,深入歐洲北部比較困難,但是憑藉優秀的航海技術使得羅馬能很快的將部隊運送到北非或是中東,但是隨著擴張的繼續,兩個問題被擺在了羅馬眼前。

首先是羅馬如何面對異族的問題,隨著擴張的繼續越來越多的異族被羅馬所統治,而公民製造成的矛盾是橫向的,貴族和公民們會制定對自己有利的法律和政策,這顯然就是對自由民和奴隸的壓榨,但這個問題在擴張期是可以緩解的,因為擴張就會帶來大量資本注入社會中平息矛盾,但是這就要說到第二個問題。

那就是擴張本身就存在缺點。

在早期的擴張中,擴張帶來的好處是毫無疑問的,通過擴張和掠奪可以迅速獲得大量的資本注入社會中,但是隨著擴張的繼續,成本和收益逐漸不成正比,並且戰爭也不可能一直讓羅馬走向勝利,這就讓收益越來越小,而成本反倒是越來越高,而隨著收益的減少,公民制所帶來的矛盾也開始顯現,公民會為了自己的控制力而壓榨自由民和奴隸,但自由民和奴隸對公民的壓榨感到不滿,而這種矛盾最後會演變成什麼?

那就是斯巴達克斯起義。

同時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隨著疆域的擴大,實際上地方執政官的權力也越來越大,這使得其越來越向諸侯化過渡,而結果就是三巨頭的出現,而三巨頭中克拉蘇遠征帕提亞戰死,凱撒則擊敗了龐培,成為了羅馬的終身獨裁官,雖然元老們殺了凱撒,但是門閥時代已經不可逆轉,最終,凱撒的養子屋大維獲得了「奧古斯都」的名號,之後這也成了羅馬皇帝的名號,並且組建了羅馬禁衛軍使得羅馬皇帝有了聽命於自己的軍事力量來壓制地方,但實際上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最後的結果反倒是羅馬皇帝只有奧古斯都這個虛名,但實際上權力集中在了禁衛軍的手中,這使得羅馬皇帝成為了高危職業,理由在於皇帝隨時都有可能被禁衛軍給幹掉,以至於沒人願意去做羅馬皇帝。

這時候一個關鍵人物出現了,那就是君士坦丁,伊斯坦布爾以前的名字就是由他的名字命名,而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做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接受基督教,並將其定為國教。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不明白,接受基督教怎麼就解決了問題呢?這就要說到宗教,在宗教的歷史中大多可以分為自然神時代、眾神時代、一神教時代。在人們早期並不了解自然的時候對於自然中的動物、自然現象進行崇拜的歷史非常普遍,當進入到部落和城邦時代,每個城邦的領袖往往被描繪成神,這是因為通過神格化早期領袖能夠讓整個部落城邦形成完整的自我宗教體系有利於社會形成公民制的主體,並且編撰成故事也容易傳播與流傳,在希臘時代的希臘神系便是如此,之後羅馬也繼承了屬於自己的眾神時代。

而宗教並不能單純的理解為精神信仰,大的宗教往往帶有社會契約性質,即分清誰是我們,誰是他們,在這個基礎上不同的眾神信仰往往成為社會中階級的劃分,在這種情況下基督教出現了,基督教一神教最大的改變在於其取消了眾神的地位,篤信「一神」的存在,請注意的是不管是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的創始者耶穌和默罕默德都不是神,他們都是神的使者。

基督教信奉耶和華為神,伊斯蘭教信奉真主為神,不同的國家和文化所產生的宗教有自己的發展歷史,一神教的優勢在於兩點,第一點是以一神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形成契約,即羅馬皇帝是君權神授,由皇帝任命的重臣需要皇帝的契約才能成立,而皇帝是為神效命的,這使得他們要為普通人謀福利,在這種情況下一神完成了社會從上至下的完整貫通,使得階級重新劃定,讓不同階級信仰相同的信仰促成了第二點,社會整體契約的出現。即不管羅馬帝國疆域有多大,只要信仰相同他們就都有了一個相同的可執行的契約,這種契約形成了社會的規範,讓他們不再依賴於單純的力量行事自己的權利。

通過以上關於羅馬和基督教的分析就能清晰的看明白,因為之前的羅馬是公民制社會與門閥勢力的早期,在這個早期如果使用基督教這一一神教作為社會的契約取消羅馬的眾神系宗教,就會導致階級的混亂,當自由民和奴隸也可以信仰基督教時他們在宗教的地位上就與公民形成了統一的形態,社會則很難再進行完全的壓制。所以打壓基督教本質上是維繫公民制的關鍵所在,但是隨著諸侯化的發展,門閥的勢力能力越來越大,這使得他們在管理一個巨大疆域的時候反而需要基督教。

因為唯有基督教能夠使得所有人都凝聚於一桿大旗之下,在這種情況下由羅馬皇帝為首的政體下,信仰統一宗教有利於管理巨大的疆域,這造成了君士坦丁選擇基督教的原因,所以當擁有了更加先進的文化契約在內部形成合力的時候,君士坦丁才能真正的異軍突起。

在這種狀態下君士坦丁在米爾維安大橋擊敗了馬克森提烏斯取得了勝利,為他進軍義大利掃開了障礙,為羅馬帝國的最終統一奠定了基礎。

那麼一神教他雖然解決了公民制度的舊問題卻產生了新問題,舊公民制社會使用眾神系來維持公民制使得公民能夠團結在一起的話,當一神教出現以後,如何劃分階級成了羅馬帝國的巨大問題。

雖然身份上的劃分得到解決但並不意味著生產力、控制力等實際能力的差距就會減弱,所以羅馬帝國遭遇了嚴重的隱患,即分封制逐漸取代了公民制。由於文化的改變讓爭奪實際能力來提升自己的控制力成為方向,這導致羅馬勢力越來越追求諸侯化的效果,並且雖然形成了皇帝君權神授的方式,可皇帝封賞貴族逐漸使得他們成為諸侯化,由於相互之間利用眾神系的地位維持自己所在統一的公民地位被逐漸取代,如何確保自己的安全則放在了發展自己的封地上。

這導致羅馬帝國最終分裂為東西羅馬,那麼為什麼會如此?

羅馬文明之後歐洲為何再也沒有幾個大國達到如此高度並長期統一出現呢?這就是因為宗教的改變讓不同的階級劃分發生了變化,以天主教為主的宗教逐漸越來越深入人心,封地一旦到了封地主手中,就會讓貴族優先確保自己的利益。維繫統一大國的公民群體消失後,自然其勢力越來越追求分化與瓦解。

最終造成了歐洲越來越趨於分裂的結果,所以綜合來看君士坦丁,與其說是他信仰基督教獲得了神之力,不如說是當羅馬從公民制小國家發展到大疆域國家後內部的構成上越來越困難,使得新宗教的崛起導致變化產生,然而新宗教雖然授予了皇帝至高無上的神權,卻最終使得管理結構再次發生變化,貴族和領主勢力最終取代了公民,讓歐洲陷入了不停的紛亂之中。

(PS:喜歡或者對我的觀點感興趣的話可以加QQ群27704239來一起討論,同時也可以關注下微信公眾號博通聊聊(微信號:botongliaoliao)來關注我的更多文章)


問題應該是歐洲大陸上為什麼沒能延續大一統體制。一是政治體制滯後造成的,封建制自然沒辦法維持長期的統一,看看春秋戰國就明白了;二是地理條件,海岸線曲折方便各國合縱連橫,不利封鎖;三是語言基於表音,故易分化,無法保持長期穩定的統一性。有此幾點,待到民族思潮興起,則大一統更無望了。鬆散的邦聯是未來較為可能的統一形式。


相比歐洲,在古代廣袤的國土上建議統一核心文化,中國能維持分久必合才是神奇。集合了大量的先人智慧。

春秋時沒人想統一,齊桓公稱霸樂於當世界警察。楚莊王膽子再大也就問鼎下無非想取代周天子。而秦人才能想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尤其是秦始皇的巨大貢獻。

楚漢時酈食其想讓劉邦分封諸侯之子,被張良藉箸代籌給否定,留侯也是巨大貢獻。400年的漢從黃老開始到漢武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中原建立了強大的文化向心力和國家認同感。

這些都是奇蹟的地方。

之後異民族當權,只要是想坐穩江山的,都得漢化,搞禪讓,搞五德那些理論。不然就早早捲鋪蓋滾蛋。雄心壯志的開國君主們無時不刻的都想告訴全天下:「我們就是中國!」。


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前面很多回答已經分析的很好了,我也想來說說我的想法。

首先產生這個區別的原因肯定是很複雜的,而且也正是由於這些因素相互作用才會有這個區別的。當然以下討論中的中國特徵多指清朝的關內十八省,至多為明朝鼎盛時期的疆域。

我的主要觀點就是這個是由於氣候和地理特點造成的,文字之類的也許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不大。

先說下這兩個因素的主要特點,中國的氣候的最大特點就是雨熱同期,這個我覺得是影響中國人也好中國社會也好很重要的因素,細思極恐。而地理方面就是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地,北方為一體,南方割裂為小塊。中原地區對其他地區的力量是碾壓一般的存在,其他地方沒辦法合成一體對抗。

先從氣候方面分析,大家現在也許覺得雨熱同期坑爹,夏天熱死冬天冷死,但是對於農作物來說,這個太重要了。因為這個,中國是農業文化而漢族是個特別純的農耕民族。首先農業文明肯定是要比游牧文明更發達的,因為人多嘛。而中國因為雨熱同期的關係,糧食產量又高,所以人口就多。人多了所以向外擴張的野心就大,而且又因為文明程度高,所以同化能力強。還有,古代的擴張可都是打仗,不是像現在靠簽協議解決的。打仗比什麼,比的就是人多。因為人多,所以我能打贏你,因為人多,我能守住這塊地,還因為人多,我能同化這塊地原來的人民。這點太重要了,所以我覺得氣候和因為氣候造成的人口密度高是最重要的原因。

再說地理,我先不說地理封閉這個問題,因為中國地理雖然封閉,但是古典時期中國的武力可不弱,印度更封閉,但還不是靠英國人才統一的。下面我說一下我認為的地理方面的因素就是北方是平原,首先由於北方是平原,南方多山地的原因,雖然浙江也有河姆渡文化,但是因為團結不了更多的人口,所以還是被北方滅了。如果南方也是體量相當的平原或者南方是平原北方是山地,那我覺得要合起來真的沒那麼容易。因為我覺得擴張大部分都是由寒冷的地方向溫暖的地方擴張的,而溫暖的地區向寒冷的地方的擴張需求不足,這樣就是北方的力量打不了南方,但是南方沒有慾望打北方。更現實的就是北方由於多平原,北方人比南方多所以就更難打了,即便朱元璋算是南向北的擴張,我也覺得是元順帝逃的太快了而且蒙元沒有整合北方的力量。所以就很明顯了,擴張的需求是北向南,文明程度也是北方比南方高,人口也是北方比南方高。而且南方還是割裂的可以慢慢來,慢慢消化,所以南方基本上一併入中國版圖,掙扎一段時間基本就征服了。

其實我覺得合的歷史都是北方合併南方,正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分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氣候問題,北方因為人多,草都不夠吃,所以就產生農民起義,北方不能合成一塊了,所以就分了。

而歐洲很簡單,區塊分散,誰都做不大,即使有短暫的大帝國,也是因為武力而已。沒辦法在人口和文化上碾壓或者說沒有主流的民族和文化,純靠武力肯定是很難長久的。


推薦閱讀:

二十四史中有哪些有趣的段落?
如何看待村上春樹「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作是二戰的受害者」的言論?
常玩「P 社四萌」,會使玩家對世界歷史產生哪些錯誤認知?
生魚片和納豆據說都發源於中國,為什麼後來大部分地方都不吃了?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時出現那麼多自發維護王朝的「湘軍」,淮軍。而明末面對李自成起義時確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TAG:歷史 | 地緣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