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傳授哪些方面的知識?

1.所謂的「專業的美術教育」指的可以是 學院的美術教育;網路上的專業美術課程;藝術家開設的課程。

2.若答案論及諸如 創造力、審美修養等抽象辭彙時,請展開它們的定義和在現實活動中應用。


一提到專業二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騙子。

我把題主的的問題挨個先解答一下

1.所謂的「專業的美術教育」指的可以是 學院的美術教育;網路上的專業美術課程;藝術家開設的課程。

①美院的教育是什麼呢?說白了本科的時候是學生教學生,學生影響學生。研究生的時候就是寫論文。博士沒上過,總感覺很可怕的樣子。。。產生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學生太多了,而且老師也太多了。在此階段有三種主流的教育方式,一種就是放羊講故事類型,一種是優化學生作畫步驟的類型,一種是完全不干涉的類型。一般大學的老師都是三種混用。放羊講故事就是說,上課根本不跟你提你畫的事情,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講自己或者別人的故事,然後激勵下學生。優化學生作畫步驟,意思是說給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講基礎,給那些有能力的隨便提點一下。至於第三種么。。。一個月的長期作業只有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才出現的老師。這三種說起來都跟玩一樣的,但是都有其道理所在,基本核心就是在最大限度不干涉學生自身思維的情況下讓學生自由發揮。對於本科生來說已經足夠了。對於美院每年能有一個在本行業上有可能能成上層的苗子就不錯了,當然也有可能某一年突然一整個班都是尖子,但是機會特別少。

但是在上升到研究生的時候就不同了,不過導師的任務依然只是幫助學生擺正藝術方向,現在更多的是改改論文,其他時間還是要靠學生自己,現在的研究生氛圍其實還沒本科好,因為留下的大部分都是文化課不錯專業課慘不忍睹的,剩下少數專業強的學生之間對於藝術的交流也比本科的時候淡很多。當然還有一部分老師是以帶徒弟的模式在帶研究生,教出來的也是跟自己一個路子的學生,這部分老師想的是既然選我做導師那不學我的學什麼?但是究竟是教育出跟自己一摸一樣的好,還是跟自己完全不一樣的好,這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②網路課程,這種課程多為CG類型的,國內有幾個很好的班,教學目的就是傳授技術,這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為了混飯碗,技術到了就是王道。

③藝術家開設的課程,這個。。。。。。。多為技法班和騙子,技法班比如坦培拉和②類似,就是技術的問題。至於騙子么。。高考生一定要記住勸說自己的家長,什麼美院老師辦的高考補習班都不要去,全是騙人的,畫了那麼多年油畫,應試水粉畫的跟屎一樣,根本教不出來能考大學的學生,都是騙錢賺外快的,想想就明白了能賣出去畫的老師誰開高補班啊!對成人的也是同理,真是藝術家誰有時間教外行?

題主所提的2,我覺得基本是不會見到這些辭彙的,所謂審美老師是不會教你的,自己培養吧,如果有老師教你審美,學生和別的老師還不在背後把這個老師議論死。而且我壓根也不敢提這個詞的解釋,這種主觀性極強的辭彙,根本無法定論。而且更為討厭的就是,會有不是學畫的朋友跟我談論審美,最後跟我說一句我覺得好看就好啊,無法反駁真的。但是藝術是門學科,就跟數學物理一樣,只可惜我雖然學了那麼多年,也不能跟一個沒學過畫的人證明行畫沒什麼藝術感。

抽象,簡單說一下就是解構,解析再構成。

至於創造力么,創新和製造,實踐出了自己的認知,簡單點說就是畫了張不錯的畫,或者其他藝術品,對於這張畫來說你就已經有所謂的創造力了。


這個問題拖了很久很久一直沒答,原因不外乎問題太大,那時自己也尚未對此深入思考,自然不能答。但從內心來說,我認為的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也非常重要。這個問題,讓我們這些個美術工作者回頭認真審視自己所受到的教育狀況,認真思考美術教育應該步入怎樣的軌道。

總之,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不過我可能不會按題目中所說的去討論過於專業的辭彙(比如創造能力、審美修養之類),只是就專業美術教育的整個過程,稍許談談自己的看法。

內容極長,怕是會影響看客們情緒,行文格式稍作調整,以便閱讀。

如果實在嫌太長,只看小標題和粗體也可。

———————————————————————————————————————————

專業美術教育思考方向——

一.專業美術教育的目的

  專業美術教育應該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幫助學生建立藝術認知體系

  首先我認為何炯較為詳細地介紹了當前國內美術院校的教育現狀,很好。可惜他隻字未提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哪些知識。或許他並沒看明白題目的用意是要引起我們對美術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有深刻反思,也就沒意識到要從美術和美術教育的根源去理解這個問題。

  當然,我完全認同他所說的這些現象,畢竟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不過,這些現象僅僅闡述了中國的美術教育教的是什麼。簡而化之的說,國內大部分(除去部分頂級美院)美術院校所教授的,是美術專業技能的培訓,也就是美術專業專科技能的高級進修班」(甚至部分美術類院校的教學任務只是專業知識技能掃盲班)。如果把美術專業技能(僅僅是技能)作為教學內容,那不過是把高等美術院校降等為高級專科學校,所謂本科也變成高級大專而已。簡單描述就是培養高級美術民工

  顯然,專業的美術教育不應該是這樣去理解的。

  近年也隨著偶爾帶一些臨考美術生,逐漸體會到,專業的美術教育不應該是技能教育(美術造型技法或技巧,比如繪畫、雕塑、),而應該是藝術思維的培養,是引導或幫助學生建立一套有學生自身個性的藝術認知體系,創造意識和創作能力、造型意識或審美修養什麼的,都是這個藝術認知體系內的一部分,囊括在藝術思維裡面。

  藝術思維也不只是藝術理論學習,而是藝術角度的多位思考,特別是從自然美、藝術美、美的合理性、美的再現與表達等不同角度去認識、理解、分析、創造、表達自身的審美理念。

  專業的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個體對於藝術的認識和理解,以及他自身的藝術思考和審美標準。整體來說,就是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

  好的美術教育不應該是強制性地要求美術學生接受某種專業技法培訓(當然他可以自己選擇是否學習、怎樣學習),而應當幫助學生擁有自己個人的藝術思考,並因此建立起他的個性化藝術思維,比如觀察與思考、再現與創作、藝術審美標準、藝術表達與應用……等等。

  誠然,這些都會在不同程度上與美術技能的培訓相關,就像演奏樂器總是要先從指法訓練開始學習一樣。但這絕非意味著技能學習足以代表一切。恰恰相反,技能學習只是基礎,僅有基礎而不繼續建造,這些基礎毫無意義。

  我有時跟一些好學的學生交流時,論及眼界,我認為,一個人眼界的縱深(廣度和深度)決定了他在專業領域能學到多少、學得多好。這個眼界其實是個比較抽象的說法。如果用一個比較學術的辭彙來說明,我認為我所指的,就是「藝術思維」

  我認為,學校最應該教給學生的,不是知識(固然普及文化、教授知識是學校的天職),而是學習的能力,是讓學生能夠擁有一種相對正確同時具有個性的學習思維,可以讓他在今後的道路中,能夠觀察、分辨、理解並且善於學習且掌握一切可以對自身的認知、判斷、價值觀有幫助的知識,並加以分析思考,使這些知識成為讓自己更智慧、更能夠幫助他人的工具

  畢竟,知識 ≠ 真理 ≠ 智慧,這三者互相關聯,卻並不相同。

  也許很多人並不理解這個道理,會以為有了知識就有了一切,其實知識只是通向智慧的第一步,如果止步於知識,就無法走向智慧。

  當前國內的美術教育所做的就是單把知識教給學生,卻疏忽(也有可能是無視,或者是模式化)了思維教育,造成的結果就是許多學生「有技能沒文化」「有知識沒見識」「有文憑沒本事」等現象。

  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劇(好像這種事情不只限於美術教育)……很可悲。

  現在有些網路的美術教程也仍然專註於技法、技能的培訓,這點和學校的美術教育區別不大。相反,某些藝術家授課、講座中倒更多涉及藝術思維的探討,對學生的自我提升幫助更大,比如幫助他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或是提高他們的藝術學習能力等等。

  專業美術教育應當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養學生藝術思維方面,就是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藝術思考,讓他們憑藉自己的藝術認知來一步步學會進行個人的藝術化觀察、理解、分析、再現、創作、表達……

  至於技能訓練,這應當是學生自己去做的學習任務,而不是學校(高等專業學校)必須負責的教學任務。

舉個例子,

  我有兩個師妹分別考入不同的大學學習動畫專業,前一個在學校里學了幾乎所有能學到的繪圖軟體操作,包括二維和三維軟體,在技能方面非常全面。後一個則是在學校里根本沒有學到任何軟體操作,他們的老師要求他們要學會欣賞、理解全球許多不同風格的動畫作品,而所有的繪圖軟體都要他們自己自學或去某些培訓班學,但他們需要按照老師的命題和基本要求,最終拿出完整的動畫短片作品出來。

  前者因為對動漫很喜愛(我也略有督促),因此自己研究許多不同的藝術造型風格並多方學習各種創作手法,提升了自己的創作能力,成為年級佼佼者。後者則認真學習各類動畫藝術理念,業餘鑽研各類繪圖軟體使用,期間甚至去了哥倫比亞學院做交換生,成績優秀。

  二人畢業後,前者進入動漫製作行業,後進入一所日資動漫公司,進入前期小組,因其設計能力較優,得到上司重視,不時與日本總部上司直接溝通進行創作,後者自學德語並報考了德國一所設計學院的多媒體專業碩士,如今赴德留學。

  以上例子並不是說這兩位妹子所就讀的學校很好(事實上前者所就讀是的曾經一本如今二本的一所大學的美術學院,後者則是某綜合性一本院校中並不出名的美術院系,都不是那種了不起的名校),而是說她們就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技能學習不是大學學習的主要目標,培養並建立自己的藝術化思維方式才是,學習能力的學習就是其中之一。

  記得有不少人都談到,大學的學習絕大多數都是靠自學,這話是有道理的。好的導師所能做的,就是及時指出學生在認知方面產生的錯誤,以及制止他們在學習中隨著知識、技能的增加逐漸產生的驕傲,並給學生指出多個發展方向供學生自由選擇。

  這樣看來,高等院校的專業美術教育,應該是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環境和氛圍,並鼓勵學生獨立學習,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要進行正確並且有價值、有意義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自我學習逐漸建立起這樣一套藝術思維的認知體系。

  也就是說,專業美術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鼓勵學生的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學校還能夠提供學生可選擇的充足學習條件(如知識信息資源、技能培訓傳授、理論培訓等等)就更好。

二.專業美術教育的內容

  專業美術教育的內容應當培養並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就如前面提到,好的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思維,那麼,訓練以及提供可以訓練這種思維的各類資料信息,就是學校可以拿出的教育資本,不僅有充足的各類專業資料與信息,也要有合格的專業導師。

  如果我們把創作能力、審美修養等等作為一種專業知識來看待,這些本質上都囊括在藝術思維之內。那麼,當一個學生在藝術角度的觀察與思考、再現與創作、藝術審美標準、藝術表達與應用……各方面的訓練達到了一定水平,這些知識他們就都相應地具備了,也就積攢了足以繼續前進的基礎。如果一個學生看得不夠多,他的理解、分析能力就有可能被自己的眼界所限制,他也就很難去鍛煉自己的創作能力。因為所有的創作靈感都來自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觀察理解和思考分析,來自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體會和感悟,沒有足夠的經驗,我們的想像力就會被自己的所見所思局限。就是說,學校在這方面應該備足資源,可以讓學生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主動地學到他們想要學到、應該學到的各種專業知識(而不是灌輸給他們)。

  我喜歡把知識歸納在的範圍。這個不是單指眼睛看見,而是指我們實際從物質世界所能夠吸收到的知識、見識
等信息。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也喜歡稱之為眼力,這個眼力又和我們通常以為的眼力(觀察力)有所區別,更多指明為眼界,不但有我們所能觀察並加以分析的視界層面(不僅有知識、見識、信息的表層認知,還必須達到一定的深度認知),還有我們借著這些對這些知識、見識的理解和分析所形成的標準。

  若按照這個要求來看,技能(美術專業技法或技巧)的教育學習只能歸類在的初階範圍內。而創作能力、審美修養的學習,則不能歸入的範疇,更應當被歸在,也就是之前所說的藝術認知體系(即藝術思維)之內。

  (所以我非常欣賞大頭幫主在這個問題『設計師這樣的工作,可以做一輩子嗎?』中回答里的一句話:設計師的最終價值,在於思辨。

  是的,一個優秀的藝術工作者絕不能止步於僅僅擁有出色的藝術技能。

  一個好的導師,能夠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僅僅把知識灌輸給學生。

  從這個角度看,學校的作用也是如此。

  那麼,

  美術院校的專業美術教育,所做的應當是把各種不同的方法和可能性,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喜好去選擇。老師在其中起一個指明、提攜、督正的作用,而不是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必須做怎樣的選擇、學哪些知識理論。

  一旦進入這個思考方向,可能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所有的專業類知識信息(比如技能的學習)都應當是學生自我學習的內容。學校要做的,就是把專業類知識信息(儘可能地)全部展示給學生,並(儘可能地)給出所有的發展方向和可能性。這就涉及到專業教育機構或教育者需要在(知識信息)的方面盡量備足可供學生參考學習的資本,然後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讓學生學會在這些知識、信息、技能的學習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獨立學習。

  教育,最關鍵的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之以漁。

  專業教育本當列入精英教育體系,其中所注重的是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所進行的自發學習,而不是中小學教師那種耳提面命。大學導師所要做的是真正的「授人以漁」。所以,大學階段就應該是學生學會自學的時期,是學會完全的獨立思考獨立攝取各種知識的時間。至於學生是應該選擇成為一個技師還是一個思想者,導師的作用就是把這些不同的發展方向和相關利弊給學生指明出來,讓學生自己思考後作決定。

  如果說中小學教育是為了傳授進入這個世界、社會、時代的基本知識,那麼高等教育就應當是讓學生學會將他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匯總分析、理解思考並自行尋找答案、做出結論。

  綜上,專業技能培訓本就不應是高等專業(精英)教育的目的與內容,培養或建立學生的專業思維體系才是;高等院校也不應是主動培養或建立學生的思維體系(模式),而是(儘可能)提供足夠豐富的各種學習資料,由導師給學生指明不同的發展方向、學習標準及要求,其餘的都應當交由學生自己來做。

  一所這樣的美術學校,所教授出來的就不應該只有一種模式的學院派,而應該是允許並教授出達·芬奇……安格爾……透納、莫奈……梵高、塞尚……畢加索……安迪·沃霍爾……等等各種不同風格的學生(只是舉個例,說明各種不同的藝術風格)。

  這樣的教學模式(和內容),才更符合高等專業教育(不僅是美術專業)的社會地位。

  另外,我們也不能單純地把技能當作,這個理解的層面太淺。

  我們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思考,所以真正的,不是手上能夠學到的那些技法或技巧(skills),而是思維方式(ways of thinking)。

  如果我們從學校里學到的僅僅是技能,我們又要如何面對這些技能在不同崗位上如何運用呢?專業思維才是解決學生今後進入工作道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東西。

  所以說,高等院校最應該培養的,是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即讓學生學會自學

  當前國內許多高等專業學校所做的,基本是什麼也不做。有的學校還進行技法培訓(就像我提到的那個在大學裡學了各種軟體的師妹),有些學校則什麼都沒教,幾乎是讓學生走個過場換個文憑……對學生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小學不教,初高中沒教,一些大學的混亂局面導致學生依舊沒有學到……不得不說,這是國內教育的悲哀現狀。

  不是說沒有優秀出色的學生,之前舉例的那兩個師妹都是很要強的,所以她們意識到了自己缺少什麼就去補習什麼,逐漸鍛鍊出了學習能力。

  更多的學生呢?

  (我某外甥中學成績就一般,艱難地考入一所財經學院,現在快畢業,覺得自己沒什麼發展,趕緊跑去報考公務員……假如這也算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話……他父親是某局局長,但當下這個環境,要任人唯親不容易了,所以工作問題就變成了大問題……)

  不是每一個藝術生都能成為優秀的藝術家,但一個學生沒有成為一個好的學生,責任永遠都在導師身上。

  固然我們可以說學生素質也可能會很差,但差學生不代表他不能夠在某些方面學得好,如果有合格的教師合理引導,差生也不會永遠差下去,因為年輕人終究是有很強可塑性的。

  一旦教師隊伍良莠不齊,要想做好教育,很難……

  (至於教師隊伍為何會良莠不齊,原因太多,不多說了……)

  我不想再噴國內現行教育體制了,這種話題多說無益。我所能做的,僅僅是儘可能地提醒我的新師弟師妹們——

  • 要注意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無論學美術還是別的什麼專業,都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專業思維認知體系;
  • 不要把自己的視界局限在自己本專業之內,要學會自我開拓,各方面、各領域的知識都要合理學習;
  • 要學會多看、多聽、多想、多問、多思考;不管是對前人積累的經驗,或是自己親身的學習體會,都要綜合分析,學會獨立思考;
  • 不管打算相信什麼,都要信得清楚明白,不要輕信,不要盲信,切不可聽見一個自稱大師的說什麼都信;
  • 要學會在了解多方面信息後,進行多角度思考辨析,並儘可能考慮周全;
  • 努力發掘自己的弱點(而不是優點),並針對這些弱項一點點解決掉(讓弱點消失或變成優點),從而真正成長起來,能夠有透徹的思辨能力,足以獨當一面。

  教育,永遠都是艱難的。

很抱歉,拖了快兩年才來回答。

但我很喜歡這個題目,因為這是非常有趣且有意義的問題。只是太困難,像我這種離開校園十幾年的人再去回想自己所經歷的教育體驗,思考其中的各種利弊,還是略有難度的。

不否認,得出這個觀點也經過了幾年思考(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我也或多或少考慮過此類問題)。

我是個認死理的笨蛋,更喜歡從根源上去考慮所有的問題和問題的答案。加上我這些年偶爾參與一些美術教學帶幾個藝考生,也就按著自己的經驗,和對於教育的反思,作出以上結論。

或許這不是你想要的答案,我只是希望,多少回應了這個問題吧……

就這樣。

以上

2015-02-04


好問題。我僅以中國畫專業為例,聊聊自己的一些體會。

現在的中國畫教育越來越細分,獨立性和專業性也都越來越高。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這種細分到底是「專業」還是「狹隘」?

舉個栗子,我們常提起「文人畫」這個概念,很多畫人也願意以文人畫自詡,且不談階層階級之類的劃分,僅就構成上講,文人畫即「詩、書、畫」三部分的結合。但我們現在大多的中國畫教育是沒有「詩」這一項的,並且連「書」都少的可憐。這點在學生時期很少有人自知,但在以後的發展上,這一環的缺失會越發凸顯出來,等到那個時候再想著「還債」就太晚了。我曾見過一位畫家連幾個字的落款都是請人代筆,難道不值得深思么?

不僅僅是詩書方面的缺失,畫論也成為大多畫人的短板。畫論好比畫人的史書,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興替,以此指導畫人「走進去」再「走出來」,在古人的基礎上高屋建瓴。但現在看很多畫展畫冊,卻總有一種「坑灰未冷山東亂」的遺憾,余紹宋先生寫給黃賓虹先生的書信里曾寫道:「近來畫家肯讀書者甚鮮,遂使高尚學術淪為手工技藝,良堪嗟嘆!」是字字血淚。

由此說到,傳統書畫更多的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體現。這不光是針對文人畫,古代宮廷的職業畫家素養也極高,宋代翰林圖畫院的考試就是以詩文命題作畫,而宋一朝的繪畫幾乎就是構建在當時理學的基礎之上。

科學和藝術的道路恰恰相反,科學的嚴謹和理性,追求的是公理,是「千人一面」,而藝術追求的是本我,是「千人千面」,因此藝術的教育應該多在虛處著筆,不要只在技術層面打轉,不要淪為手工技藝。我這裡廢話了這麼多,其實陸儼少先生早有高論,無非是「三分畫畫,三分寫字,四分讀書」而已。


推薦看《素描進階教程—尼克萊代斯教學法》。

等畫干,來修改補充下答案。

這是本好書。

這本書我有兩本,一本中文譯本一本英文原版。前一本是在國內念書時,一位老師送的。後一本是留學國外,教授要求的學期讀本。

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美術教育人士,都推薦這本書。所以個人覺得,對這本書的理解,可能會對題主所問有點幫助。

什麼是專業的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傳授的?

是感受力。不是造型能力,不是創造力,也不是審美修養,這是這本書的基本觀點。

為什麼?

造型能力應該基於作者對物體的感受上,而不是基於理論。比例,明暗,以及調子,都應該通過正確的觀察得來,而不是公式。從這一點上說,關於專業的美術教育應該注重傳授哪些方面的知識中的知識不成立。美術教育只提供方法與經驗。

創造力與審美修養並不是美術教育能夠提供的,兩者都需要良好的公共教育作為支持。為了個人的美術能力而去提高創造力和審美修養,有點本末倒置。培養學生能夠基於個人的創造力與審美品位去進行藝術創作才是美術教育的目的。

最後想說,藝術教育最終不會同其他教育一樣,給你帶來多少知識上的東西。個人認為,在知乎上探討一些美術問題,意義不大。倒是通過其他問題,來獲得對藝術的思考,比較有意思。藝術只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有效溝通的工具。這麼說可能不太招人喜歡,那換個相對好聽的說法,藝術不是結果,而是過程。藝術家需要獲得哪些方面的知識,不應該有確切的答案。正確的回答是,哪些知識使某人成為一個怎樣的藝術家。但如果必須得說美術教育需要注重什麼知識的話,那唯一的回答就是:

畫畫。


1、理論必須理解,2、實際操作、3、對比


推薦閱讀:

藝術管理是一個什麼樣的專業,具體做什麼工作?
美感經驗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為什麼說學服裝設計的男生都會變娘?
藝術教育在學齡前兒童成長過程中有什麼作用?

TAG:藝術 | 教育 | 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