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粵語和廣式粵語的差別具體有哪些?
這裡只說廣州與香港的區別,因為在我看來廣州話和珠三角很多地方的白話還是有差別的。
辭彙上差別很大
如吸管-飲筒(前為廣式,後為港式,以下同)、冰箱-雪櫃、空調-冷氣、公車-巴士、打的-截/Call的士、手機-手提電話、下班-放工等,不排除現在因為中港文化交流、內地移民日漸增多還有廣州年輕一代受香港影視影響而開始混用並差異縮小。
兩個小例子
港資銀行培訓師對呼叫中心的客服(廣州人)會一直強調發音是信用咭,不是信用卡,和客人交代要說12點前再聯絡你,而不是聯繫你。
在貝澳茶餐廳點了個雞蛋三文治,老闆重複是蛋治一份,香港人基本上少說黑咖啡,只會說齋啡,但廣州人好大一部分人都會說。
所以基本上憑用詞就很容易判斷是否香港人。
中英夾雜
香港人的粵語中英夾雜比廣州嚴重多了,而且教育程度越高用得越多,嚴重到不忍直視那種。
香港會議下午茶的對白實錄
主持:我地大概四點左右會 take返個break, Hi-tea我會叫assistant去Starbucks買飲品同cake, 你地想食咩嘢?
A:我啱啱生完,依家breast feed緊,唔飲得有咖啡因架,要杯檸茶,cake隨便。
B:我凈係要杯Caramel Macchiato,Tall就得啦,on diet,
A:你on diet, 仲飲Caramel Macchiato。
B:無辦法啦,下晝唔飲杯coffee點都挨唔落去, Starbucks就只鐘意依款。
See, 就是這種抓狂的節奏。
語氣/語速
上面都提過了,語氣上廣式較短促,聽起來稍生硬,港式較和緩,聽起來比較柔和。語速上無論是服務員還是白領,香港人都要快多了。
以上說的是大部分人,不包括特例,像我幾年前在港資公司時,用詞就幾乎跟港人一樣,這幾年跑到外地人較多的公司,用詞又變回很中式。
具體的例子:分別叫廣州人,香港人說橡皮差,香港人說擦膠,廣州人說膠擦(深圳人說擦子膠)。某天廣州來了個香港的童鞋,於是矛盾就發生了~~真實案例。還有香港人說van仔,廣州人說麵包車啊等等。有香港的親戚,其實並不是所有香港人都喜歡參雜英語,比如說那些70年代從大陸去香港定居生活的人就不喜歡,他們的後代(我堂哥堂姐)他們的粵語腔調中所參雜的方言比較少一些,這大概是香港那邊用的辭彙頻率問題,香港人多說懶音例如容易將「廣州」說成「港州」該翹舌的地方沒有翹舌。目前也正在廣州生活,廣州人就參雜著一些珠三角一帶的人都聽得懂的方言了例如:打蛇餅,執死雞等等~而且音比較正比較穩一些,但是也不排除個體的差異出現說懶音的情況哦。他們用詞差異其實蠻大的,聽得懂粵語的人其實一聽就能聽出來。
港式粵語其實可以說是一種廣府地區的粵語大融合,因為早年過去香港的粵語使用者來自廣府各個區域(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並且各自有地域性的粵語次方言,但由於廣州作為廣府語系地區的首府並且珠三角移民佔大多數,故最後演變成以廣州音為標準的港式粵語。廣式粵語語音上比較傳統,少懶音,但辭彙上受普通話影響較大;港式粵語口音上比較現代,清新,但辭彙卻由於較獨立的文化環境而保留了大量傳統的粵語辭彙和融合很多英語辭彙。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的關係其實有點像北京話跟普通話的關係。對於我們(非廣州)廣東八零後抑或九零後來說,都是說著本地的粵語(注意,廣州之外的廣府區域各有自己區域的粵語,差別大同小異)看著TVB和本港台長大的,但是不同區域的廣東人見面都會用標準粵語來交流,而這種標準粵語很大程度上來說,受到電視上的港式粵語影響會更大。
【香港】【廣州】
「?車立」vs「升降機」
「叉電」vs「充電」
「老世」vs「老闆」
「先生」vs「老師」
「杯葛」vs「抵制」
「油炸鬼」vs「油條」
「食肆」vs「餐館」
「差人」vs「警察」
「差館」vs「警察局」
「郵差」vs「郵遞員」
「部(量)」vs「台(量)」
「書簿」vs「書本」
「雪櫃」vs「冰櫃」
「插鬚」vs「插座」
「飲筒」vs「吸管」
「電芯」vs「電池」
「影印」vs「複印」
「擁躉」 vs「粉絲」
「侍應」vs「服務員」「燈膽」vs「燈泡」
「擦膠」vs「膠擦」
「露台」vs「陽台」
港式粵語喜歡用懶音,廣州粵語很硬。港式粵語罵人用撚,廣式粵語罵人用閪
港式粵語大量泊來詞:士多皮梨(草莓)、的士(計程車)、巴士(公共汽車)
反正我在香港一聽就知道哪些人是大陸人,哪些人是香港人我覺得和詞語表達不同相比,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的口音差別可能更大。
廣式畢竟包括了廣東所有發達與不發達地區。所囊括的範圍比較大。比如,有的地方的口音會和客家話交雜,有的地方的又會融合閩南語的口音。
最出名的例子可能就是廣東劇,外來媳婦本地郎,裡面阿嬌的化州粵語啦~我個人認為,類似這樣的口音並不是化州特有的,而是廣東每個城市有輕重之分。說感受的話就是,我個人覺得港式的口音更直一點,發音的時候基本都是一音一字;而廣式的口音,有比較貼近港式的,有比較貼近客家話或者是閩南話的,這種就會有比較多拐音。。。。-_-||我不知道說清楚沒因為自己都不造怎麼說(⊙_⊙?)。。
由於以前香港經濟比較好嘛,所以會認為港式的口音比較洋氣,而廣式的口音有一部分就被認為比較土氣。。其實都是一種語言和當地文化的融合和發展啦╮(╯▽╰)╭之前有個廣州人背後和人嘲笑我的粵語不標準→_→她的粵語口音也很嚴重好嗎鄉音很重好嗎→_→我就不吐槽她以什麼標準來說我不標準了(翻白眼)
╮(╯▽╰)╭外地人要是想學粵語的話還是建議看tvb學偏港式的口音。。。。沒為啥╮(╯▽╰)╭好聽的普通話一般也是沒口音的吧。。。。。。
#垃圾能不能滾遠一點沒眼看了
知乎真的越來越沒眼看,幸好關注的大v都去玩公眾號了(^_^)人這麼有表達慾望不能自己回答?特么的看別人答案都沒看清楚就bbb的要表達自己觀點,是有多寂寞?你平時講話沒人理啊?
把粵語等同於廣州話還來我這裡找存在感也是迷醉。這不是專業回答,你有本事甩證據支持你的論證。
知乎刪我評論我還是要說:le se滾回自己窩裡好吧(∩_∩)污染社區環境的明明是胡攪蠻纏,閱讀能力堪憂還固執己見的人。維護社區環境是知乎的責任吧?你們自己想辦法搞定這群人再說(^_^)港式粵語隨著發展,不斷有新型辭彙,融合中西文化。有自己獨特的俗語。
至於樓上說廣式和港式的辭彙有很大的不一樣,這個不太認同。
為什麼呢?我的家人生長在廣州,以下辭彙都是廣州話,括弧內是普通話說法
雪櫃(冰箱)、冷氣(空調)、手機(手提電話)、放工(下班)講了很多年,是約定成俗的習慣了,而且這些辭彙可以百度查詢到,是廣州話,不騙你……如果用粵語問「你下班啦?」會有點怪怪的感覺一般會說:落班、放工港式粵語發音:
1.懶音現象:聽得出有些人說的時候會有懶音現象,可以聽聽香港小朋友說話。懶音是指語言中一些音韻簡化和誤讀現象。形成懶音的因素:移民、廣播傳媒和流行文化的推動2.鼻音:如果在香港,可以發現香港的中年男士說話時,鼻音特別明顯。
廣式粵語俗語舉例:
黃犬(蚯蚓)、塘尾(蜻蜓)港式粵語俗語舉例:港式粵語:去茶餐廳吃面,店員問,要唔要「走蔥」?走蔥的意思就是:面裡面不要加蔥港粵懶音多。
1、辭彙上來說,香港人更喜歡在口語中直接使用英語單詞,或者是自其他語言借入的詞語,廣州地區受北方影響則習慣用一些北方化的詞語。比如,廣州人說管電梯(升降電梯)直接叫「電梯」,而香港人會叫「 ? 」,來自於英語的「lift」。當然,有些辭彙廣州和香港一樣用英語音譯詞,像「士多啤梨」 - 「Strawberry」等等。此外,有一些詞語雖然不是外語音譯詞,但由於習慣不同,粵港兩地叫法也不同,比如廣州叫「冰箱」,香港叫「雪櫃」。2、口音上說,香港人說話懶音現象嚴重,n、l合流、ng鼻音脫落、聲母弱化等現象很常見,比如「男人」變成「藍人」,「廣州」變成「港州」,「恒生銀行」變成「痕身銀行」。受香港影響,現在廣州地區青少年的懶音現象也開始逐漸嚴重了。
1、口音,港式粵語偏軟,廣式粵語稍硬一點2、辭彙,港式粵語由於中西文化交匯較多,有很多英語的辭彙,廣式粵語和普通話有較多交匯,偏內地一點,有意思的是港式粵語保留很多很老的粵語辭彙現在已經慢慢融入很多大陸普通話的辭彙,這可能也算是文化的滲透
推薦閱讀:
※你認為廣西的那種粵方言更能代表廣西白話?
※為什麼粵語里說指代男女朋友為「條仔」「條女」?
※為什麼廣西有一部分說粵語?
※粵語區(兩廣)的年輕人怎樣看待粵語的?
※在荔枝FM或者喜馬拉雅FM等平台上有哪些優秀的粵語網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