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英語聽力?聽力牛人的練習過程是怎樣的?有哪些要注意的細節?

相似問題:有哪些提高英語聽力的經驗和訣竅?


一邊聽,一邊把聽到的東西打/寫出來。然後根據標準答案給自己改錯(可以是錄像、電影、公開課、歌曲這類有標準答案的語料)

最難的不是環境安靜的演講。而是夾雜著各種環境雜訊的語料,比如電影或者音樂。

另外說話人一定要是純正英美人士,南非澳大利亞口音次之,歐洲口音再次之。亞洲國家就算了吧。。。

p.s. 看電影一定不要帶中文字幕,不然肯定就跟著劇情一氣看下去了。。。我總犯這樣的錯誤。。。


本人英語專業八級,突破聽力靠的一個辦法:shadowing(大聲說出聽到的任何英語聲音"亦即跟讀)。

==========

做法:

1 準備長篇英語材料,裝入mp3。

----------------

不要使用考試聽力錄音,因為速度不正常(偏慢)而且聲音不自然(幾乎沒有背景音),錄音棚效果離現實場景相去甚遠,建議現場演講錄音,或者新聞報道聲音。

2 戴上耳機,聽到什麼就大聲學什麼。

----------------

a 音量設在70%左右,稍微大過平時聽歌音量,目的是蓋過自己的胡說八道聲音。

b 聽不懂無所謂,關鍵不是聽懂這種外語的意思,關鍵是聽清楚英語這種聲音。

c 一定要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說不清楚無所謂。

目的1:突破害羞心態和猶豫思考

目的2:適應並養成英語日常語速

d 單次跟讀時間至少30分鐘,自己設定總計劃的小時數,練得越密集突破越快。

3 原理和效果。

----------------

原理--"無心而為"?

效果--碉堡了。

具體參見各種"右腦學習法"。。。

----------------

這不是什麼新奇理論,是筆者和朋友們"用了都說好,誰用誰知道"的方法論而已,歡迎付諸實踐!

(筆者曾用此法練普通話,獲益匪淺)

==========

快速突破聽力方法二,用kmplayer或potplayer等播放器雙倍速看英文電影,長期堅持習慣成自然之後,再聽日常速度簡直弱爆了。

==========

總之,突破聽力的惟一路徑就是聽,大量地聽"快速地聽"不假思索地聽。

直到將這種聲音編碼內化"再來考慮詞義的問題。

這也是最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嬰兒們的偉大方法。


反覆聽是常見辦法,但很多人練很久也聽不懂電影。

聽中文時,你根本沒聽清,也聽懂了。

這跟頭腦的基礎工作原理相關,即預建模,再通過反饋,不斷校正。

苦聽不行的,很難聽懂電影多變對話,因為沒有個底模對照。

多接觸活人怎麼說,明白都是那些屁話,自然預建模精準,

如果練很久進入平原期,省點錢去菲律賓英國等地方旅遊旅遊。

待2-3個月,電影突然就懂了。


第一,每天堅持聽,每次起聽時間半小時以上;

第二,不需要視頻輔助,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耳朵上;

第三,聽的時候練聽寫做練習;

第四,有時間可以在比如上下班的時候泛聽,讓自己長時間處於英語環境中


聽力的經典陷阱,供大家借鑒分享。

1、同義替換陷阱

所謂替換也就是出現在題目中的關鍵詞和關鍵片語不會在你聽到的錄音中直接出現,而是以同義或近義的表達來替換出現,這樣就對做題人定位關鍵詞造成了障礙,最常見的替換有:同義詞或近義詞替換。,,,

如pressure 和stress 之間的替換, city和urban,town之間的替換等等。同義片語的替換:cope with替換deal with, because of 替換due to,等等。主動與被動說法的替換,如把 Population shift has caused this pressure. 換成This pressure has been caused by population shift.相近句式的改寫替換,比如Meal times can not be changed. 可以說成:No changes should be made to meal times.

2、出爾反爾陷阱

在日常口語交流中,人們常常會修改甚至反覆更正自己已說出的信息,而這種交流特點也是聽力測試的考核重點,即設置所謂的"改變主意陷阱"。比如 有一道雅思聽力真題,讓我們去聽某人的生日,本來非常簡單,很多考生聽記下給出的信息後就開始看下一道題了,可沒想到說話人馬上又更正說:No. It"s 15th. Not 18th.等到大家醒過神來,已經是悔之晚矣,白白丟了一道題。針對這個陷阱,要求做題人對說話人可能改變主意做好心理準備,切忌抓到題目相關信息後就高 枕無憂了,而應該多留一個"心眼"。

特別提醒:留意but, however,although這樣的轉折連詞,說話人常常用它們引出主意的改變。

3、定位詞靠後陷阱

在做題時,當答案出現在路標詞即關鍵詞後面,通常可以順藤摸瓜聽到答案,但如果答案給在關鍵詞前面,也就是遇到了"答案置前陷阱"該怎麼辦?比如有一道填空題,題目是

Students need a front door key between _____and ______ . 主要路標詞是need+key,而其對應的原文卻是This door is closed and locked at 8 p. m., and is opened again at 7 a.m. So you will need the key between those times.這裡我們當然不能順藤摸瓜填those times,實際上答案是給在了路標詞前面,也就是8 p.m. and 7 a.m.。這種出題的思路對我們的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們不能只聽點,還要聽面,並且在需要時能馬上回憶起所聽內容。

不過只要善於根據問題來預測答案 類型,有針對性地去聽錄音,對相關信息多一些敏感度,就不會掉入這個陷阱了。如剛才那道題,如果能預測出應該填時間,那麼重點抓這部分出現的時間詞就可以 了。

特別提醒:像時間,地點,人名,單詞拼寫,最高級,因果,轉折這些信息,常常是考點,我們聽的時候要多加註意,並適當地做筆記.

4、信息轟炸陷阱

做雅思聽力題 其實很像在跟著路標開車,而回答問題時就像轉了一個彎或過了一個坎;如果被迫要連轉兩個或多個彎,也就是連續做多個題目時,就有可 能措手不及了,這就是所謂的"信息轟炸陷阱"。它常常出現在考試的三四部分,為了增加難度,連續給你兩個或多個題目的答案。要破這個陷阱,首先是看清題 目,通常如果題目連得緊,答案亦然,那些讓你列舉原因或者觀點的填空題更是如此;然後,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隨時預備連續作戰。

5、部分對應陷阱

這個陷阱常常出現在選擇題的選項中,即出題人故意把錄音中的部分信息作為選項給出,這就讓那些"聽風就是雨"的考生,尤其是聽力基礎薄弱,只能抓住隻言片語的人上了當。破解這個陷阱的方法無非就是盡量聽懂整個句子,而不是僅靠幾個單詞的對應去判斷。

6、時間先後陷阱

考題中經常通過現在和過去的狀況的比較來設置陷阱,考生要特別注意 used to, in the past,many years ago, at present, now,in the future等一系列提示時間先後的詞。例如在租房場景中房東會說這裡從前有5個人住,後來走了兩個,所以現在就只有三個人住了,而題目問的是現在房子里 住的人數,答案就自然應該是3 而不是5了。又例如有健身俱樂部在介紹設施時說現在只有健身房,將來還會開設游泳館。題目中問此俱樂部有什麼設施,答案就只能是健身房。

7、數值比較陷阱

考題中經常會出現一連串數據連報的現象,特別是當數據較多或對數據的解釋較難時。引起注意的詞有:minimum, maximum, least,most, up to等。

例如在旅遊場景中會說一個旅遊團的人數通常在30人左右,但是在淡季時也會有20人的小團,而旺季最高會達到40人,考題中問最大的團幾人,就應填40。

8、信息拆分陷阱

在考試時有時會把一個完整信息拆成兩半,在答題時就要注意綜合兩方面的信息。重點詞不是非常明顯。比如在學校場景中老師說這個班有20 名男生,30名女生,又如在面試場景中,面試者介紹經歷時說在紐約住了5年,又在西雅圖住了2年。那班級的總人數和在美國居住的時間就應該是前後兩個數據 的相加。

9、信息選擇陷阱

這類陷阱在兩人對話中是經常發生的,特點是由一人列舉大量信息讓對方選擇,對方在評價後作出決定。注意:…should do, decide on,don』t want to

等接出決定的用法及一些表評價的形容詞。這時要分清誰是做決定者,且做決定的人的語氣有一定提示作用。

例如在討論旅遊攜帶物品時,一方說要帶防晒霜,水壺,毛衣,另一給建議的人說防晒霜是必須的,因為會去海灘曬太陽,但水壺太佔地方,而且如果換了是他的話,不會帶毛衣會帶雨衣。則最後要帶的物件是防晒霜和雨衣。

10、主客觀混淆陷阱

雅思考題中會出現主觀願望和客觀事實的衝突,這時要注意usually,common,want to, plan to等詞。比如面試官問面試者會呆多久,面試者回答他一般要在學校學習三年,但是他打算在兩年內完成所有課程。則該學生決定要呆的時間就是2年。

11、言外之意陷阱

這種陷阱的難度較高,一般要通過理解做題。比如說在租房過程中房東問來訪者願不願意和別人合住,來訪者答他要拿學位,需要集中精力學習,如果和別人合住會有很多干擾。那他的言外之意是要單人房。

轉載侵刪


每天聽⑤到十個小時路過,只要有空我就會聽,絕對不讓自己的耳朵閑下來,為此買了ipod..也買了幾副耳機,最新的airpods 也買了,裝備必須到位,藍牙音響回家聽,airpods 在公司聽,vpn也買了,這樣可以看YouTube ,沒有字幕。

我是從幾年前開始無意中熱愛上聽英語的,當然用mp3下載bbc.cnn.voa新聞聽了幾個月每天三四個小時發現有點感覺,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養成了這麼個每天必須聽,幾個小時不聽就不舒服的習慣了。前前後後,我想幾千小時是有的,用stitcher聽過,上面統計有1200小時,其他還有更多是podcast 和看電影之類累計的聽力時間,我按一天五個小時,一年1600.8年算,可能也有一萬多了,不過我並沒因為一萬小時理論成長為這個領域天才,但是樂在其中,而且也有信心說自己聽力確實很好了,看電影聽英語節目沒有絲毫壓力,也許這就是偏執狂和習慣的力量。

我的經驗就是熱愛,不要為了考試啥的,我就是為了聽懂這種語言,我帶有強烈的渴求,每每進步一點內心很滿足,這樣一種正向循環來激勵自己不斷把自己的耳朵習慣這種語言的聲音。


我不是牛人,不過我學習了牛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當然,牛人必定就是畫龍點睛的大神,給你看個我膜拜的東西吧,這玩意兒打破了在過去我所認識所有的學習方法,應該算是顛覆吧,同時也想聽聽各位的看法。

原帖:

很多人會發現,閱讀英語文章時如魚得水,一旦變成聽文章(還談不上聽對話)就不知所云,暈頭轉向,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就是因為你沒有自己的「聽力記憶庫」,無法培養聽力思維,當你腦中還在翻譯上一個單詞時,一段話早就念完了,沒有辦法像聽到中文一樣條件反射式的知道它的意思。

大部分中國人的單詞量其實可觀,但那是閱讀單詞量,不是聽力單詞量。所以,花費那麼多年學英語,許多人還是不能把英語作為一個溝通工具使用。所以,擴大聽力記憶庫,遠遠比擴大視覺記憶庫(閱讀)重要。因為聽力過關了你才能說,才能寫,而視覺上記得的單詞最多能幫你讀得順暢一點兒。

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聽力記憶庫呢?答案是先從數字計算和方位開始。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這數字這麼簡單,還需要建立記憶?當然!不信你找段關於電話號碼郵政編碼路牌號碼的聽力材料聽聽,保准多聽上一會兒就會被繞暈。從數字(還不說計算和方位)開始建立聽力記憶庫,其首要目的就是幫你培養基本的聽力反射思維和英語的邏輯思維,擺脫大腦翻譯的枷鎖。當你開始搞定了這步,你就會發現「感覺」馬上來了,而且可以好不誇張的告訴你,那是你從來沒有體會過的「聽力」快感,注意,是「快感」,你知道聽力不用在腦子裡翻譯一遍的感覺有多爽嗎?

好了,下面我就會給大家介紹建議聽力記憶庫的工具,招招鮮招招靈!

先看幾張圖:

這就是一個建立「聽力記憶庫」的典型工具,裡面包含開始提到的數字,到數字系統(數字之間的關聯)、字母、空間方位、時間、數量、比例、測量等等,它系統的對「聽力記憶庫」的基礎進行了強化訓練,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基礎是我們後面提升整個應用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核心方法。

當然這些截圖,只是讓大家對學習方法和內容有更加直觀的認識,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建立自己的聽力記憶庫,不出三個月,你會深刻感受到「聽力記憶庫」的神奇力量!

工具:耳麥神聽力進階

這裡我想明確的問題是:

方法是正確學習和進步的航道,但是選擇方法確實航船的舵,所以根本的問題在於不要人云亦云,學會辨識別人的東西,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持之以恆!

祝各位好運!


所謂「牛人」,他們成功的地方往往不是因為本身的智商有多高,而是他們獨特的學習方法,英語聽力學習也是一樣,因為英語畢竟不是母語,所以每次在語意轉換時,中文作為母語的我們總會需要一點時間的適應,特別是對年紀還小的小朋友們,不過不用擔心,搞定以下這三個難點,就能解決一大半問題!

普通數字不簡單

有關數字0的聽力問題:數字0在口語中有很多種讀法,除了大家熟悉的 zero,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讀作「nought[n?t]」,「nill[n?l]」,以及「O/?u/」 。其中「O」是較為常見的用法,一般在電話號碼和房間號等不表示量的情況下多見,比如說 0204381,常常就會被讀作:「O-two-O-four-three-eight-one.」而「nought」多用於小數或者表示零符號的情況時使用。

舉個例子:

「0.2」一般讀作「nought point two」

「一百萬是1後面有六個0。」一般讀作「A million is one followed by six nought. 」

nill則會用於賽事比分,x 比零就可以說為「x nill」,例如:

「I stake one-week pay on the USA"s beating Brazil by two nill.」

「我賭一個星期的薪水美國會2-0打敗巴西。」

不過在隨性的美國人口中,上述情況往往「簡單粗暴」地直接用「zero」表示。

再告訴小朋友們一個有關 -teen 和 –ty的技巧:

-teen的尾音有鼻音 /n/,而 -ty 沒有,這樣就可以區別 fifty 和 fifteen 之類的詞了。

時間日期有點難

以1999、1900和2009三個年份為例:

首先,以1999年為例,一般會將年份的四個數字按前後分為兩組,當做兩個兩位數來讀,常常念作「nineteen ninety-nine」。而對於後面兩個數字為「零」的年份,則前面讀法不變,後面讀作「hundred」,如1900年通常讀作「nineteen hundred」。最後如果碰到兩個「零」在年份中間的情況,如2009年的讀法又有不同,常當做普通的千位數,念作「two thousand and nine」,需要注意辨別。

另外,除了日期的說法,還需要把 to 和 past 這樣的時間表示詞弄清楚。

to在時間的用法中,常用來做「減法」,比如 7:50 可以表達成「It"s ten to eight」。而 past 常用來做「加法」,如 8:10 可以表達為「It"s ten past eight」。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英國人用 past 的地方,美國人通常用 after 表示;英國人用 to 的地方,美國常用 for 表示。這樣總結下來,小朋友們不僅可以熟悉用法,還能判斷對方是哪個國家的人啦!

習慣用語要積累

這類的用語往往每個單詞都簡單易懂,但是固定組合之後,就常常讓人不知所云。例如「break a leg」:「當別人說"I have a job interview this afternoon"時,你就可以回答這句話了」。其實這就是:「祝你好運」的意思 —— 當聽別人表達時,有時可以根據具體的語境猜測片語的含義。

看了上面的分析,你還會還覺得英語聽力很難嗎?


http://www.scalerstalk.com/118-listeninghard/

[118]「聽力-難」問題:關於聽力訓練中的幾個問題的說明

今天的文章中,我對聽力中的幾個問題給出了說明,並且提供了對應的解決方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聽力-難」問題,以期共同探討。

100天計劃中有不少讀者以聽寫作為計劃的出發點,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針對提出的一些問題,這裡一併作一個說明。

1.材料的選取。

如果是許久未訓練的新手,本著提高興趣,保持更長的持續時間的目的,建議先從盡量簡單的材料入手。如何把握簡單?就是材料中的生詞,在你能夠忍受的範圍內,再多幾個你就會吐槽受不了,這是聽寫的痛苦大於快樂的臨界點。聽寫中遇到的生詞一般記憶會比啃單詞書深刻,生詞太多主要會影響自己在聽寫中的體驗,會讓你懷疑自己。雖然聽寫的總體目的是需要提高,我們也的確需要在聽寫中找到那種虐殺自己的感覺才能實現提升,但是作為剛開始訓練的人,還是需要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下,讓自己保持繼續努力的良好勢頭。簡單的材料有VOASpecial English, New Concept English,難一些的有BBC,VOA, CNN等等。如果你還覺得不過癮,那就把BBC調到1.5倍速以上盡情享受吧。

2.聽寫的方式。

聽寫說白了就是聽一句寫一句。但是我認為不管對於簡單還是難的材料,盡量在聽到一個長的句子後開始寫,而不是逐個單詞地寫。後者會更省力一些,但是提高的效用沒有前者高。前者相當於加入了一個擴展大腦容量的環節,讓你在聽寫的同時,關注錄音的語義。我們做聽寫的訓練更多的是幫助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解材料,讓細節成為理解的有力支撐,而不是訓練到後面,所有的材料在你的腦子裡都是一堆的生詞,那樣過於碎片,你就變成了一個分詞器而已。

3.聽不懂的幾類

在033文章的基礎上,這裡補充聽不懂的幾類

3.1 生詞不認識

再怎麼學生詞還是會有的。所以短期內的解決方法是控制材料的難度,長期的方法是參照多方面學習提高辭彙水平。這些我以前的文章都有。大家回復三位數字自己尋寶吧

3.2 半生詞沒反應

這詞你學過。但是材料中聽起來像其他的詞,而又沒能通過語義進行最大似然的估計,識別出這個詞。解決方式就是2中說的,不要把材料聽碎成小詞了。

這詞你很熟悉,但是連讀略讀後就辨別不了。解決方式是,在口語中學習這種詞的發音處理方法。

3.3 複雜句式反應慢

一般的SVO結構(主謂賓)的句子比較容易理解,但是英語的特點是能像一顆N叉樹一樣,掛載出很多從句,並且往裡面增加不同的信息。奧巴馬同學很愛干這事,但他絕不是獨一個。於是對於掛載的信息多一些的句子,若再配上一些從句,不管是讓步、虛擬還是條件假設,就很容易歇菜。

這是高階部分,解決方法可以參考以下:

一是,朗讀與閱讀注意整體信息的提取與理解。二是,注意抓從句之間的連接詞。三是,自己在口語中也試試多用用。

3.4 背景不了解無法響應

背景相當於一個上下文場,這個我在033中也提到過。場的作用就是幫助你的理解,降低你聽力的消耗,讓聽力處理不再費勁。對於熟悉領域的材料,聽到的信息能快速激活大腦已有的儲備,而不是臨時建新的概念。這有點像計算機里的緩存,緩存是提高性能的重要途徑。

那這個怎麼解決,除了多接觸各個領域的信息,我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就像緩存要提高命中率,就要盡量存儲多的訪問過的信息,不過大腦的好處在於,我們似乎不用擔心空間有限的問題。

現在我在定義一類很難的聽力問題(感覺很像在給NP-Hard問題作定義啊,哈哈),我管他叫「聽力-難」問題。

3.1-3.4相當於四個變數因素,如果四個因素在一段材料中都具備,那麼這段材料可以稱之為「聽力-難」問題,這是對學習者的一個終極挑戰。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沒有把語速與口音納入模型中進行考察。我把這兩個當成額外的輸入變數。

於是,基於前四個變數,我們可以建立起一個文本分析模型,來評估一段文本材料的客觀難度與相對學習者的難度。

再加上兩個額外的變數,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基於語音的分析模型,分析一段錄音材料的客觀難度與相對學習者的難度。

這兩個題目我尚未做文獻檢索,不清楚學術界是否有人開展相關研究,但是我認為從工作量來看,應該分別算作是兩個碩士論文題目的工作量。

嗯,早上寫作的確是很有靈感的……

喜歡我的文章的么?那就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吧。

想看更多相關文章,關注公眾號 ScalersTalk 回復任意小於標題括弧中的三位數字查看。或者去我的站點 http://ScalersTalk.com 查看歷史文章。

有任何問題隨意留言,與我分享你的閱讀感受。也可以給我提問題哦。

歡迎任意調戲,但不可以惡意灌水,否則小心我順著網線找到你。


安利我的live,建議對號入座選擇

英語辭彙三萬漫漫求索路

托福聽力對話套路一網打盡

如何跟著紀錄片聽力辭彙達到2萬以上?

如何獨立申請海外高端學術實習?

小姐姐覺得英語聽力牛人有幾個指標:(托福聽力25+基本能達到指標1,達到指標23需要一些訓練或累積,不是誰都能真正達到真正聽懂聽明白指標3,能達到指標4的人早就熬出來了,比如小姐姐我O(∩_∩)O)

指標1:聽懂快速的美音和英音

指標2:無字幕聽懂美劇/英劇

指標3:聽懂較難的學科,如天文,歷史,文學,政治,經濟

指標4:聽懂各種口音,典型代表有:印度口音,黑人口音,日本口音,拉丁口音

從以上角度來看,小姐姐絕對是英語聽力牛人(廢話,吃飯的傢伙啊,有著吊炸天的托福聽力提分記錄和提分率)

當然,作為托福聽力老師的小姐姐,帶你裝逼帶你飛才是關鍵,先說說我是怎麼達到的。

大學之前普高系,聽力就那麼點難度,除了考試,就是聽歌練習,對語感培養很重要。

從大學開始常年說英語,說話速度杠杠的。聽力課成績還蠻好的,教材是Listen to This,經常有填空練習,答題,現在想起來蠻low的。只記得教材很老,口音蠻多的。我還記得老師給我們聽英國口音吆喝收廢鐵。後面也經常會聽新聞進行填空練習,經常遇到印度口音。

私下喜歡聽寫VOA special,有故事情節嘛,比較慢,但寫起來也費事啊。

再者專四有聽寫,雖然難度不大,非要標點符號和大小寫都正確,我也是醉了。

英語聽力好的最大驗證就是大四那年我去海外實習,小姐姐可以聽懂所有口音大談特談治,軍事,外交。

Judy Cheng小姐姐:在中國國內上學的學生如何申請到海外實習?——以德國為例

沒有字幕也能看懂《一千種死法》。

工作之後,開始教托福聽力,聽力考過29分,30分,28分的成績。不到兩年,我就已經創造出咋舌的提分記錄,經常能讓國際部學生聽1-2節課點撥,就能從22分到29/30分,整個公司的業績都是我撐起。

作為完美主義者,一直尋求聽力100%提分,但又遇到一部分人實在難以提分, 怎麼教都很難提分,或者很難到目標分,因為他們一口嚴重的錯誤中式口音,怎麼教都難以改進,我就開始跟自己較勁,開始學習美音和語音體系,果真上了一個台階。

Judy Cheng小姐姐:如何培養英語「聽音辨形」、「聽音單詞拼寫」的能力?

Judy Cheng小姐姐:為了學好英語,你做過哪些沒有用的努力?

因為我喜歡歷史,考古,人文類的記錄片,看紀錄片的同時就開始同步跟讀模仿,從他們的語氣情感和氣勢動作開始模仿,從一開始看埃及考古入贅雲里霧裡,後面能進行同步跟讀生肉紀錄片,小姐姐也是驚呆了,發現自己真正成了一個real聽力達人。而且紀錄片里各種口音我都聽得懂,不管是埃及的,土耳其的,非洲的,拉丁美洲的,日本人的英語我都聽得懂。

實際生活中基本能聽懂所有口音,但我自認聽非洲口音有些困難,其他比如印度口音,日本口音我都沒有問題啦,畢竟二外是日語,自學過印地語。

我覺得自己最喪病的是,可以把別人的中式口音和印度口音強行修正。

比如把我朋友從印度口音變到正常後,TOP2的教授放著一堆英語為母語的人不用,招他教研究生英語口語,我也是醉了。

比如最近的學生的語音準確度到都被我糾正到了合格狀態,siri識別率90%,哪怕是35+的男士,45+的女士,都被我糾正了,我記得那位女士是總監級別,被我慘無人道地折磨。

如何突破英語聽力呢?如何達到牛人級別呢?

一:聽說不分家,多聽多說,多說多聽

會說英語的人,說得很快的人,怎麼可能聽不懂?至少能達到指標1。

但離英語牛人還是有距離的,因為說口語需要的聽力能力很簡單。

比如我教大量美高學生,在美國待2-3年,日常聽說和上課基本沒有問題,但托福聽力10-20分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口語很溜不代表聽力很牛,因為辭彙量受限,速度受限。

二:聽寫校對

聽寫考驗拼寫能力和手速,還有語法,能檢索出自己的問題,掌握辭彙也不錯,但不能太難,否則沒法聽寫啊。

我展示一下學生的聽寫吧。

一般會讓學生聽寫的進階順序是:托福口語task聽力部分--&>托福聽力對話--&>托福聽力講座

只是聽寫校對,是沒有用的,本質上是要解決問題。

聽寫部分最可怕的不是辭彙不對,而是熟形不熟音,這是中國學生最可憐的聽力障礙,具體怎麼解決,請看第5個方法。

步驟:

1整體聽第一遍 選材: 口語task 3 5 4 6 →聽力對話/講座,做完練習 30-60s左右

2 一句放3遍,每一遍盡量記框架,再補→考瞬間記憶 專有名詞代號,符號處理

3檢查語法錯誤/拼寫錯誤(自查,有助於寫作)

4校對(不同色號)

5分析錯誤類型

① 語法錯誤 –ed -s

② 拼寫錯誤

③ 虛詞錯誤 the a an that of in as for from(弱讀,連讀)

④ 熟形不熟音(讀音矯正/讀音不熟/發音不美式/弱讀/連讀)

⑤ 生詞

⑥ 短語(無法臨時反應,不能望文生義)

6改進問題 背生詞 調讀音 整理詞句和短語

三:跟讀「模仿」

理論上來講,跟著英語讀,需要聽到原聲讀,再聽到自己讀,後者有兩個渠道,從空氣傳道耳朵,從大腦傳到耳朵,所以會產生環繞立體聲的效果,腦海里充盈著英語,久而久之,就會習慣。

但,此處需要確保自己讀的英語和原聲一樣,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所以語音不好的同學,我不建議跟讀,雖然瞎讀也是讀,對聽力也許有些幫助,但未必能很牛。

一般學生其實注意不到下面很多現象,就跟著嘰里呱啦的讀,離真正的牛人差距很遠

(我感覺提問的人很聰明,知道問注意事項(*^__^*)

① 語音(母音,輔音,長短,鬆緊,美音處理)

② 弱讀

③ 重讀

④ 連讀

⑤ 停頓/斷句

⑥ 語氣

⑦ 語調

⑧ 情感

⑨ 氣勢

⑩ 角色/情景/音色

? 動作/表情

四:散文跟讀模仿

托福聽力速度很快,做跟讀模仿,一般需要降速,散文跟讀模仿速度剛剛好。

美麗英文30篇系列

XDF生而為贏系列。

速度較慢,發音清晰,情感飽滿,起伏波動明顯,特別適合練習,也適合裝逼。辭彙難度比口語難,但不涉及學科難度,算是辭彙進階訓練。

五:紀錄片同步跟讀模仿

Judy Cheng小姐姐: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紀錄片?

跟著紀錄片可以刷聽力的難度和深度。

小姐姐一般都跟著同步讀,剛開始還看字幕跟讀,後來看生肉覺得很爽,也能做到同步跟讀,畢竟不用糾正字幕組,看得懂的人少就不會有傻逼彈幕。

同步跟讀模仿有很多好處。

①學習短語和表達

都是教授們精心寫的script,字字珠璣,眉毛和手足齊飛,文采和思想共色。

結果就是有道收藏基本都是大部分學生看不懂的單詞和短語,看完表示頭疼,(*^__^*)

②學習語氣和氣勢

剛開始是跟著生肉《非洲偉大文明》Africa"s.Great.Civilizations,黑人教授純正的美音,讓我注意到了很多現象,比如美音中對於L的處理,比如billion,volume都是不拼讀的。

紀錄片.PBS.非洲偉大文明.Africa"s.Great.Civilizations.2017[全6集][高清][生肉]_紀錄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注意這個系列後的所有的中英文梗概都是小姐姐寫的哦,累屎我了。

還有一個系列叫做《古羅馬的女王們》,Mothers,Murderers and Mistresses: Empresses of Ancient Rome

【紀錄片】古羅馬的女王們_紀錄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主持人一看就是女王級別的,穿著講究,化妝濃妝,用鼻孔看人,說話很有氣勢,每次都能感覺自己是powerful woman。

六:追根溯源,學習語音,連讀,弱讀

至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量學生根本無法提分,因為發音太中式,熟形不熟音,只要連讀,快讀,弱讀,基本無法反應,倒逼小姐姐我學會了American Accent Training。

理論上來講,我需要給學生講完語音語調語氣和美音特徵這些原理性的東西,任何人任何年齡段,最終都能有很不錯的聽力能力。

---------------------

也許有人會問聽力怎麼會需要跟讀模仿這麼多?為什麼會需要學習語音語調啊?

小姐姐是聽力老師,過來人的經驗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麼做,但有相應問題的人或相應追求的人,如果想要聽力能力進階,可能需要不同手段達到,只要適合就好。


首先,辭彙量很重要!不然聽到發音了你也寫不出來或者不理解。理解聽力材料真的特別重要,千萬別一個單詞一個單詞聽。英語一讀得快很多音就會連讀或者弱讀,這時候理解了,再加上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在極短的時間內會降低很多錯誤率。(這學期聽力考試之前我寢室里同學問我聽力該怎麼考。。因為我上課從來不聽,平時也不刻意練,還一直考特別好。。我就跟她說聽文章要理解,結果考好試她幫我講真的有用)另外,雖然我不刻意練聽力,但一直會聽英文歌看美劇,聽歌的時候會很用心聽歌詞,聽不出就上網查,再反覆聽,反正喜歡的歌多聽幾遍也無所謂。看美劇聽到聽不清的地方也會倒回去放好幾遍。忽然某一天看了一集無字幕的ellen show竟然都毫無壓力得聽懂90%+的時候爽爆了啊...語言這種東西,死學是行不通的,要把她融入生活習慣中,自然而然就好了


說一個我的親身實踐。

在開始這項計劃之前,聽力一般,但是口語發音比較標準。

1.每天戴著耳機聽英語,材料來源是各種英文有聲小說,VOA,BBC的podcast,總之一鍋亂燉。不過絕對不會去聽Special English這種,因為不是正常語速,不要這麼看低自己吧。

2.聽英語時可以做任何事情,吃飯,掃地,洗澡,睡覺……不用去管耳機里在說些什麼,只要有聲音就可以了。

3.同時要記單詞,很多時候聽不懂只是因為辭彙不認識,所以要補充大量辭彙。

4.堅持……

一年後:某天走到路上突然發現以前覺得快到崩潰的語速變慢了,仔細聽的話能夠聽懂耳機里在說什麼。此後由於耳機壞掉和其他原因,我沒有再堅持了。

但是,半年以後,發現自己聽TED演講無鴨梨了。

我推薦這個方法主要是因為非常輕鬆,只要聽就可以了,不必要想太多也不要花太多時間,只要把零碎的時間擠出來就夠了。


所謂的聽力不好,其實都是以下兩種情況的其中一種:

1.一段文字材料,讀上去感覺很簡單,但是念出來卻聽不明白。這種情況就是辨音沒做好,而且常常伴隨發音不準。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找套靠譜的語音教材練個兩個月就能解決。

2.一段文字材料,讀都讀不懂,你還做夢想聽懂?這哪是聽力不好,這是聽說讀寫都不好,趕緊閱讀去吧。


不要把英語聽力看成一個單獨的能力。語言是靈活多變的,辭彙足夠多了,發音都正確了,自然能聽得懂了。我個人的體會是,學語言要長期堅持,但是除了苦學之外,也需要好的環境、理念和老師。我們大多數人面臨的問題,是在一個孤立的環境里,學一門和日常生活不太相關的外國語。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夠堅持,是需要毅力的。如果你能堅持下去,好樣的。

「突破」一門外語中的「聽力」,是個模糊的概念。如果你要的僅是在碰見老外問路時提供幫助,那熟讀十幾個單詞,一個禮拜就夠了。如果你要聽懂比如VOA慢速英語,三個月到半年時間,2000詞左右都能正確發音,也就「突破」了(我花了三個月)。要看懂CCTV外語頻道里的外國主播,那就需要多練習。每天專註聽一到五分鐘的新聞,這個積累的就不僅是英語,還有新聞常識了。

如果你還能堅持,下來就是CNN, BBC了。和前面一樣,這需要的,不僅是辭彙量,還有對英美語境和文化的了解。即使生活在國外,也需要時常關注才能保證全部理解,因為新聞里的人名和事件和地點都是我們不知道的,世界很大,要了解全面需要很長時間。經過這個階段,學英語就是一種習慣了,你的生活那一刻也因為英語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學習變成了交際,更多關注的是文化,而不是某個語言本身了。

我想大多數的英語學習者,都和我一樣,從小接觸英語,學習英語幾十年,嘗試各種途徑,種種失敗。但是,堅持下來,你會發現,其實學英語根本沒有捷徑,也不存在所謂大牛。學會說話,本來就是人類的本能,我們中文都能學得會,又怎能學不會英文呢。

歡迎交流。^_^


我覺得掌握好自己的發音,才是最主要的提高聽力的方法。有人說在歐美國家裡生活了,然後聽力就會提高,我並不這樣認為:可能會提高少許,但是不會有顯著性改變。我在美國生活幾年了,每天和美國人說話,沒有感覺對我提高聽力有什麼幫助。說快了我一樣聽不懂。


前面@肖錦文 提到去旅遊是王道。如果資金有壓力,就學馬雲,到旅遊景點當免費導遊吧。


以前有聽過一個英語老師說,想提高聽力,一定要提高口語。所以不要把兩者分離開來,多跟讀,可以先錄音然後聽自己的發音和語調來進行糾正。同時多花時間利用各種途徑聽聽力。個人覺得,如果實在沒找到好材料,可以每天花半個小時看一集《老友記》,持續下去,重複地聽,重複地看。效果一定會很顯著的。


第一步,背單詞先把托福單詞和GRE單詞記下來。通過百詞斬app和GRE3000詞app,或者閱讀英文原著書籍。

第二步,聽voa special English100篇,每篇100次,聽寫,通過讀音猜詞,寫下來。基本可以搞定它。

第三步,聽standard English 500篇,每篇100次-150次,聽抄,基本可以聽懂了。

第四步 ,聽20本英文原著,每本聽3-5次。搞懂聽不懂的句子和單詞。

第五步,泛聽,看美劇老友記至少要看5次,口語提升很快。看慾望都市5次搞懂單詞和句子,托福滿分是可以的。看美劇,看演講等。絕望主婦,紙牌屋。

第六步,找外教溝通一下,或者上外教培訓課程。3-6個月左右。你就可以把英語聽力丟掉了吧。

單詞,句子,文章,文化,語言的特色(couch shane)。


連續看美劇4年。每天2個小時。


上次的文章中講到如何高效實用老托93篇進行精聽的複習,有需要的同學,請用猛戳這裡

【pte】都說用老托93篇練聽力,具體需要怎麼做

今天,我們來看下PTE的考試中的另外一個難點,聽力,如何提高聽力的硬實力。(PTE是一個交叉評分的純機考考試,今天我們只討論提高聽力的方法)

【首先,態度上的重視】

英語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目,所有的聽力不好都是幾乎都是五行缺練,但是練習不注重方法,反而會事倍功半。很多同學覺得,每天把自己沉浸在英語的環境當中,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和外國人聊天,這樣英語怎麼會不好呢?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因為:你最多只能聽懂你讀得懂的東西。關於英語聽力的訓練,應該是有目標的提高,應該是把不懂得東西聽懂,跳出舒適圈。

【選材,什麼樣的材料才是適合你的】

具體來說,選的文章的難度至少是和你的單詞量相當的,如果一篇文章閱讀都不懂的話,想要聽懂是很難的。如果將大家手頭可以拿到的材料進行分類,新概念2冊,VOA慢速這樣算是初級的聽力材料; 高階的聽力材料包括常速BBC, 科學60秒,經濟學人等。

作為PTE的考生,PTE考試中的大分項題目有SST和RL,取材偏向學術,主要是教授講座,TED演講或者論壇發言等,題材上偏向高階聽力材料的難度,但是語速相對較慢

【"聽力提升五步法"】

1.先聽音頻三遍,每一遍做複述練習,也就是當做retell lecture 來做;

2.再聽三遍,每一遍當做summarise spoken text來做;

3.再一句一詞的完全聽寫下來,也就是當做Write from Dictation來做;

4. 最後再跟著音頻,大聲復讀出來,當做Read Aloud;

5.shadowing影子跟讀法:影子跟讀法的推廣人Alexander Arguelles教授,詳述了此方法的訓練過程,即大聲跟讀,聽到什麼就大聲複述,盡量模仿錄音里的發音,訓練自己的英文思維。

【訓練時間安排】

建議聽寫,精聽,泛聽應相結合,訓練時所佔時間比1:3:6

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聽寫是對細節的捕捉,精聽是對內容的理解,泛聽是主要是對語感,語速的培養。

個人學習經歷總結,大家不要吝嗇手中的贊~~~~

後續還會補充,除了方法之外,像答主個人簡介中寫的,還要做一個聽力聽1000遍的狂魔~~~


推薦閱讀:

丘吉爾如何達到十萬的辭彙量……?
purple與violet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如何提高英語水平,以便與外國人輕鬆交流?
唱英文歌有哪些技巧?R&B 中連音與轉音中怎樣取巧?如何克服中式發音的影響到質感?熟悉英文歌的發音有哪些貼士與經驗?
為什麼很多英語學習者都提到要看老友記?

TAG:英語 | 英語學習 | 英語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