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清華免試招收外籍或移民學生?

新聞: 明年起持外國國籍學生可免筆試上清華
國際學生本科招生將從2017年開始採用申請-審核制度,取消筆試。凡是持有效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4年以上,且近4年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原籍中國學生也適用該政策。(清華招生辦)

外籍是不是比京籍更有用了?普通人通過高考考入清華是不是更難了?這個政策的出發點是什麼?

學生的國際性對於大學來說真的很重要嗎?

階級流通的渠道是否逐漸堵塞?


題主你的擔心多餘了。

首先你要知道,以前招外籍學生不免試的時候,他們的入學考試也不是高考。你應該不是今天才知道單論高考水平的話,絕大多數留學生是考不上北大清華的吧?

所以你所說的什麼京籍不如外籍啊,這不是免試才出現的,早就是這樣了。

我的意見跟你是相反的,我覺得面試申請反而還能讓招收留學生的過程相對公平一點。

以往的留學生入學考試,考個小學水平的語文,難度弱化了無數倍的數理化,結果招進來一堆名字三個中國字兒的幾內亞留學生。輿論上不好看,北大清華也不開心。然而在篩選真外國人和假洋鬼子這件事情上,靠考試是考不出來的。招留學生又不像自主招生那樣可以很容易的把學生聚到學校里搞一次面試,所以一點辦法也沒有。

現在估計學校也是想通了,反正本來考試也達不到校內普通學生的水平,考不考也沒多大意思。反倒是由於每個學生都得交申請材料,那種改個非洲某國國籍但是一輩子都在國內上學的假留學生,一眼就能看出來了。

我也不是歧視幾內亞學生,你要真是改了幾內亞國籍,然後在幾內亞上了幾年中學,我敬你夠硬核,當作外國學生招進來我服。


人家只說不用考試,申請就行。又沒有說申請了就會被錄取。

以前以為在國內長大,怎麼也隨便選清北。沒想到二代連這種考試都搞不定,只好把目標放在一本。現在好了,沒有考試比素質,那看誰比得過誰。

去個幾內亞就能有通途真是天真可愛,不過是移民中介忽悠。


我是甘肅裸分考進來的。首先我覺得北京考清華不比甘肅考清華簡單,我進來幾年遇到的北京同學都是很厲害的。所以別黑京籍了。

其次我覺得國際交流確實是很重要的。再說了他們進來雖然不用高考,也是要申請的。學校知名度上去了,申請的人多了,進來的人質量也就高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趨勢是名校更看學員素質,而不是筆試成績,和美國逐漸看齊,階層固化,很正常。


如果我們站在清華學生的角度來看的話,外籍學生上清華大學:

一來在就業上不會形成競爭(人家連國籍都沒有怎麼參加校招?而且多半日後回自己國家工作)

二來沒占你多少資源(有留學生住宿用的公寓樓,能多住點人就多住點人吧,反正不佔你的宿舍。課程師資資源佔得更少了,說到底還是留學生人數少)

總結起來就是壓根沒什麼影響,也許能多交倆外國朋友?

主要好處是能讓校方掛上個國際化的大招牌。


因為招不到海外學生啊!只好放水了!其實你看看國外也有放水給咱們中國學生進的學校:

當外籍學生免試入讀清華的時候,在啃「五三」的你…可否也有對等待遇?!


這不就是和幾個月前在知乎引起巨大爭議的話題嗎?想知道答案就在知乎搜老問題就行了。


為了提升「國際化」水平瞎招外國垃圾的事情難道是今天才出現嗎?難道只有清北嗎?

你能怎麼看待呢?雖然養活公立學校的是你的稅錢,但是你有什麼辦法嗎?


幫助補充個例子

我們學校,是市裡面第二三的高中(12線 城市),很難出一個清華北大(一般4年才一個),於是17年出現一個成績並不好的人,人品就無從考證了,上了清華 ,他父母在巴西工作,他有巴西籍,,,,,可以說這是常態,如果你也有錢,你也有它國籍,還是有機會以低標進去的,,,,,

,個人覺得題主說的無所謂,他有實力或者說家族有實力,進不進北大清華一個樣,能有實力移民的 ,讀這些只是為了混個學籍,好聽而已,說不定人家混到畢業證了就回去接管公司了,而真正需要進入那裡學習的,要麼是心存大志的報國者,這些人無論有沒有去985211都會非常努力去攻克自己的領域,還有的是為了以後能脫離自己的class,這些當你進到一個211就已經差不多達到你的目標了,完全沒必要追求清北復交。有的有智商的人,他們可以任性,讀不讀,他們智商還在那,那個領域都能左右逢源,而對於在網上的鍵盤俠,就,,,


即使沒有這個政策,對普通人開講。考清華也是極為困難的,清北本來就是給頂級的學生準備的。這個政策的出台做主要是提升國際化程度與招生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世界一流學校都會面向所有人招生。


少玻璃心,你申請外國學校有見到筆試的嗎?沒有。

是,確實要考個托福。但是人家看托福就跟你看hsk一樣,完全是小學級別。


外籍是不是比京籍更有用了?

就以考清華為目標,持有外籍的人是比京籍的人更有優勢,但外籍人士也得是貨真價實在國外上過學的。

普通人通過高考考入清華是不是更難了?

不會。國際生和普通高考生走的不一樣的招生渠道,按理說是不會相互影響錄取結果的。

這個政策的出發點是什麼?

招收更多的國際生,向世界其它一流大學看齊。

學生的國際性對於大學來說真的很重要嗎?

個人看來就是個名聲問題。大學追求國際化,吸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生,促進思想的碰撞和火花。出發點是非常理想化的。

階級流通的渠道是否逐漸堵塞?

沒太明白階級流通和招生政策有什麼關係。

除去土生土長的外國人,那些原中國籍的學生,能走出去上了國外高中,實力強的是不會回來的。

總結看法就是:

學校想更加國際化,但是方法似乎不對。

有沒有國際生在我看來不重要,學生是不是優秀的、教授是不是有真才實學的、研究設備是不是頂尖領先的、研究項目是不是創新實用的…這些問題的回答應該更重要!

真正把一個學校做好了,自然有國際優秀的學生慕名而來。自己把對國際生招生標準放這麼低,

可笑。


推薦閱讀:

「成王敗寇」是否正確?
為什麼說《Legal High》是深刻透視日本社會本質的作品?
為什麼艷照門事件後阿嬌回到娛樂圈 冠希卻不能?
情侶關係中,女生總比男生付出得多這說明什麼呢?
如何看待好歌曲放棄於文文,當優勢變為累贅,這就真的公平了嗎?

TAG:教育 | 清華大學 | 歧視 | 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