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鳥類沒有進化出海生的種類?

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恐龍沒有進化出海生的種類,鳥是恐龍的後裔,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鳥類也沒有進化出海生的種類?


以海為生而不會飛的鳥類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啊

現存的各種企鵝就不說了,單說說已經滅絕的那些吧:

1)黃昏鳥(Hesperornis)

包括一屬七種。多數種不會飛,有牙齒,身體結構非常適合潛水和游泳,於晚白堊紀滅絕。

2)威馬奴企鵝(Waimanu)

一屬兩種,是現今企鵝的遠祖之一,但由於翅膀較長,可能沒有企鵝那麼好的水性。生活於恐龍大滅絕後至古新世期間。

3)槳翼鳥(Copepteryx)

一屬兩種,與威馬奴企鵝類似,但生活於漸新世。

4)大海雀(Pinguinus impennis)

真正的Penguin,曾經廣泛分布於北大西洋,歐洲航海時代的犧牲品之一,因人類過度捕殺而在1844年滅絕。

5)白令鸕鶿(Phalacrocorax perspicillatus)

一種不會飛的鸕鶿,曾分布於北太平洋,於1850年被歐洲探險者捕殺殆盡。

(所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


有啊,從中生代的黃昏鳥,到新生代的企鵝,都可以算是海生的;其中企鵝的游泳能力已經和很多鰭足目哺乳動物不相上下了;

但是幾千萬年來,海生鳥類在海洋中的定位一直都是打工仔,一直都是岸邊築巢以捕獵小魚小蝦維生,從沒有出現過食物鏈頂端的個體,甚至連掠食者都沒曾出現過,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鳥類的進化也是從帶毛恐龍-滑翔恐龍-短距離飛翔似鳥爬行動物-原鳥類-反鳥/今鳥(中間的具體區分比較模糊,而且帶毛的爬行動物也不僅僅只有恐龍)進化而來的;我們也不排除會有帶毛恐龍和滑翔恐龍選擇重新走進大海並發展出自己一系的可能,但是如果單純討論原鳥類和反鳥/今鳥類重回大海的可能性,我只能說,它們一直在嘗試,但是始終在原地踏步。

首先鳥類來說,它們一開始的生理結構就是為了讓它們飛上天空的,後來在一些特殊地質事件的影響下(比如白堊紀大滅絕和幾次冰川期),部分鳥類選擇了在地面生活,雖然沒有競爭過傳統的地面霸主哺乳類,不過也能夠在地面生態系統上擁有一席之地,部分種類還能在一些特殊的區域成為當地的扛把子(比如象鳥這樣的海島巨獸,還有曾經位於南美洲食物鏈頂端的恐鶴)。但是在海洋中呢?幾千萬年過去了,海生鳥類目前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基本上一直是打工仔,是的,從黃昏鳥到帝企鵝都是只靠吃小魚蝦維生的,他們陸地上和空中的同胞們都多次佔領食物鏈頂端了,海生鳥類卻一直是打雜的。

具體原因其實我也說不清,這裡只是簡單說幾點推測吧:

第一,因為下蛋的問題,鳥類的卵生確實是走向大海要面臨的最大短板,而且因為鳥類卵殼的特殊,以及鳥類退化的生殖器官和長於爬行動物的生長周期,讓所有海生鳥類在一年中必須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在孵蛋和哺育幼崽。而其他下海的動物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哺乳動物完全不必考慮這一點,而爬行類則是費盡千辛萬苦把自己由胎生變成了卵胎生。可鳥類呢?一直沒有成功。。。具體是什麼原因讓鳥類沒有進化出卵胎生的繁殖方式呢?其原因有可能是鳥類為了飛行減輕體重,捨不得讓寶寶呆在肚子里佔據寶貴的載重量;也有可能是因為進化留下了萎縮的生殖器官,讓自己一旦選擇胎生則生殖效率會大減;亦有可能是在海水中懷胎會嚴重影響個體的機動性…總之,卵生的這個問題,對鳥類來說確實很難解決。

不過當年無數海生爬行動物都能克服的問題,看起來也不算是大問題;

第二,生理原因,鳥類的呼吸系統,骨骼,還有消化器官等等都是為了飛行設計的,具有氣囊的呼吸系統可以在稀薄的空氣中更多獲取氧氣,到海里就成了阻礙下潛外加使身體變得脆弱的累贅;空心的骨骼可以減輕重量,到了海里不僅阻礙下潛還讓本來不強的身板在高水壓下變得更容易受傷,並且自己也很難再在此基礎上增加體重;消化器官,鳥類的消化效率低下是公認的了,你在天上飛行還好說,我站得高望的遠多多gank升級快,然而到了海里,必須在漆黑一團的海底找到那麼一丁點食物,還要養活自己嗷嗷待哺的一大家子,這時候再敢浪費簡直是暴殄天物,這也是海洋動物一般都有厚厚的脂肪層的原因了,鳥類也想有厚厚的脂肪,但是本來骨頭就不結實,再加上本就不多的空間還被裝氣囊了,,欲哭無淚。。。。。此外,鳥類的聽覺嗅覺都不行,溫血動物在海中唯一的一點點優勢就這麼失去了。

然而這一條也是可以克服的,畢竟不論是企鵝還是黃昏鳥都可以從容應對水生生活,當然比起他們的哺乳動物同行還是差了不少。

第三,生態定位,這一點其實是最要命的,畢竟對於一個闖蕩江湖的人來說,遠方的高山再險峻也可以征服,但是眼前的溫柔鄉卻很可能磨滅了你一生的銳氣和夢想,也許我們對於海生鳥類的想法是:生態系統底層,打工仔,沒有征服大海的志向;可是對於海生鳥類本身來說,人家本來就是從征服藍天的夢想中退出的,做個打工仔賺賺小錢錢不是挺好的嗎?你讓人家放棄了天空,就是為了在一個自己完全佔劣勢的領域出人頭地?就算是人家真的有一天練成了絕世神功,變成了海洋中的掠食者,又能怎樣?天生生理上全是缺陷,隨便哪一條拿出來就足夠讓不管是傳統海洋生物的魚類還是新興海洋霸主爬行類/鯨類亦或者和自己同生態位的鰭腳類虐死自己了;況且孤自一人在漆黑的深海里覓食,偶爾換氣時,看到上面那熟悉又陌生的天空,看到自己曾經的同胞們自由的飛翔,自己卻在這孤獨的深海里苟延殘喘,是不是會有一種悔恨當初不該來這鬼地方打拚的感覺呢(嗯,那些在美國的華人議員可能都是這種心情吧)?好吧最後那一條是我自己腦補的,但是就像我之前的其他回答一樣鰭腳類會成為海洋霸主嗎? - 知乎,天生的嚴重缺陷,註定了即使再努力也只會成為悲劇,還不如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默默耕耘,畢竟人的成功不能光靠自己的努力,還要看歷史的選擇,畢竟遠到當年卧薪嘗膽了兩億多年的硬骨魚類,寄人籬下一億多年的哺乳類,近到三起三落的美洲狼,再近到多次死裡逃生的現代人……他們曾經經歷過多少波折,但最後不都成功逆襲了嗎?

相關回答:

想當年鳥類在地面上沒杠過哺乳動物是必然還是偶然? - 知乎

鰭腳類會成為海洋霸主嗎? - 知乎

大力出奇蹟:是不是大型哺乳動物都分布在陸地和海洋,沒有分布在天空?為什麼?


一般都是海洋生物進化成陸地生物的,如果鳥進化回海里,那不成了逆進化了嗎?企鵝這種也只是屬於進化中的分支而已。


中生代海洋生態系統已經被霸佔了,恐龍下不去。海生鳥類的話,海鳥不都是么


鳥類的話,你聽說過企鵝嗎?

至於恐龍的話,同時期已經有魚龍、滄龍、蛇頸龍等爬行動物統治海洋了,只不過他們按分類嚴格的說不屬於


你瞧不起企鵝?


關於恐龍的水生,鱷魚不知道算不算。我總覺得鱷魚就是某種恐龍的後裔…


推薦閱讀:

是否有可能發明基於化學的計算機?
為什麼從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準確預測其三維結構那麼難?
人的壽命在動物界算不算長壽?
昆蟲在變態後還有變態前的記憶嗎?
既然人體消耗的一部分能量被用來維持體溫,那麼人能靠喝溫水熱傳遞獲得這部分能量嗎?能獲得多少?

TAG:生物進化 | 鳥綱動物 | 進化生物學 | 生物 | 鳥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