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些文物做成「表情包」是對文物的不尊重嗎?
01-06
博物館把古代的一些神聖物品公開展出,本身就是一種去神聖化,而表情包只不過是對這種去神聖化的進一步發展而已。
但是,也不要認為「表情」就是這些文物本身的全部意義,要知道這些表情是被現代社會塑造的和詮釋的,原環境下的表達很可能和表情包的含義截然不同。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尊重。
文物本身就有自己的表情。
史前的人面盆。
壞笑的亞丑鉞。
嬉笑的說唱俑。
呆萌的鎮墓獸。
端莊的三彩仕女。
高棉的黃綺珊。
能做成表情的文物不勝枚舉。畢竟本身已經被做成那個逗逼樣子了對不對~
把兩棲類動物做成表情包是對兩棲類的不尊重嗎?
傳媒在變。不用表情包這種極端且令人無奈的方式,有多少人會真的care一下這些文物?那把人做成表情包就尊重他們了?
所為的神聖,姑且認為是百度上指的
1.指天聖;神靈 2.極為崇高、莊嚴……
4.帝王的尊稱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在某種特殊的社會中,所謂的文物才有所謂的神聖感,比如種種象徵著軍權、王權、神權的東西,脫離了環境和當時的人賦予的意義,它只不過是個物件,頂多是個稀罕精緻的物件。現在我們形容文物,也不會說它是神聖的,因為既然已經叫做文物了,它就是過去某個社會中的產物了,我們可以說它珍貴,說它有些巨大的價值,但是不可能說是神聖的。既然現代社會裡的文物都不是神聖的,所以消遣它,不能算是有損神聖。
但是我想,科學家和研究者的工作是崇高莊嚴的,可以說是神聖的,拿自己不懂的事情亂開玩笑,一味否定別人的辛勤勞動成果是不可取的。算是有損神聖吧~紫禁城以前是禁地,現在是博物館,是對大清和大萌的不尊重嗎
創造歷史的永遠是廣大的人民,幾個死物能代表中國文化?
要搞審查委員會的節奏……
實際上,將部分文物做成表情包也是博物館的文創的一個開發方向。應對目前的媒體等發展方式,為了能夠提升博物館的影響力,擴大其教育意義,博物館也需要迎接互聯網+博物館的挑戰。所以把文物的地位放的很高反而是不利於開展教育宣傳的。博物館也得逐漸走下神台,進一步結合大家習慣的媒體進行宣傳才行。換句話說,這是博物館的一個新的嘗試,也是文物的社會價值的另一個體現。本質上是符合新博物館學的理論的。另外,表情包的開發只要不進行惡意宣傳或者涉及到低俗言論,沒事了調侃調侃也是有助於大家熟悉了解我們國家的文物的嘛~有什麼不尊重的呢?
把任何事物或人做成表情包都是對原物/人的不尊重,建議題主穿上紅衛兵的衣服,把做出表情包的人批判一番在扣個反革命的帽子拉出去遊街,我表示一萬個滋茲。
推薦閱讀:
※文革時期毀壞文物是因為「破四舊」,當時保護文物的人們是出於什麼理由?
※有一個疑問。考古把墓打開後,發掘工作把文物拿出來後墓怎麼辦?比如秦公一號大墓就讓棺槨那些暴露在外面嗎?
※古墓不是可再生資源,考古發掘把全國的古墓挖完了怎麼辦?
※為什麼文革時被毀的文物很多,但還有很多像河姆渡、兵馬俑、馬王堆等等重要古迹都是在這個時間發掘的?
※如果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考古遺址正下方發現了更重要的遺址怎麼辦?
TAG:文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