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什麼會持續下行?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新聞背景:10年國債收益率逼近2.6%,經濟數據「量價背離」暗藏風險

8月15日,銀行間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當日最低成交價格一度逼近2.6%,全天加權平均到期收益率為2.6437,較上周五的2.6734%下行3BP;今日10年期農發行債券中標收益率觸及2.9996%。二者均為2002年4月以來新低。


看大家都是從經濟基本面來講的,我嘗試說說機構行為和投資行為變化層面的吧。因為這兩三年來債券牛市完全用基本面的框架來分析,還是會有解釋不清的地方。

機構行為:銀行理財作為最大的資金方,面臨一個壓力和一對矛盾。壓力來自於做大規模,矛盾是負債端成本下降緩慢而資產端收益下降迅速。因此可以看到委外的報價相對下降緩慢,15年的初5.5打包價算是很好的了,現在還有券商報4.8甚至5.0打包。債券投資的收益,傳統上來自於息差的收益,因此過往也是以配置為主,交易為輔。但是隨著大量理財資金進入債市,利率和信用的整體收益率中樞被不斷壓低,曲線被不斷壓平。單純靠配置息差收益越來越少,槓桿也被監管注意。

投資行為:隨著資產收益劇烈下行,管理人要想實現業績愈發困難,有三種方式,加久期,加槓桿和加信用風險。投資者不斷的向著曲線的長端前進,長債端成交顯著放大,今年最明顯的就是超長債的爆發,保險機構業績一定不錯。另外配置盤難以實現業績的壓力下,管理人也被迫加大了交易盤的比例,10年國債和其他相同期限的金融債因為供給大流動性好一直是主流品種。

所以說10年國債收益下行不僅僅是對基本面的悲觀預期,還有機構行為的因素。影響一方面對於維持較低的融資成本是有利的,但是如此窄的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很難繼續維持下去;另一方面就是會助推資產泡沫,當然還有就是業績越來越難實現了。


手機先打幾句。

這個問題從理論上看是個利率曲線怎麼解讀的問題. 一種理論是說利率曲線是未來利息的預期。 那麼有降息預期的趨勢下,債券收益率是會一直下行的。

實際交易中,更多是買賣供需決定。 通常經濟下行 資金需求弱 投資者避嫌情緒高。故而在這背景下 有穩定收入的債受歡迎, 較早些買長期限的債又能夠鎖定好的收益,避免再投資風險。

從宏觀看, 長債又是企業長期借貸標杆, 政策制定者也樂見通過壓低長債收益率, 進而減低企業利息成本,托經濟。


如果從風險偏好看,16年以來的信用債券市場違約頻發,相當部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轉為風險厭惡,高評級固定收益類產品受到熱捧;從基礎利率看,下半年CPI的持續性下降已經成為market consensus,從而拉低了債券基準利率:從資金流動性看,M1與M2剪刀差加劇,機構投資者乃至高凈值個人的資金充裕然而市場上高質量產品寥寥,資產荒造成的配置壓力倒逼投資者湧向一切風險低的高評級產品,所以城投債券與國債乃至高評級央企債券受青睞,收益率不斷下行也就是應有之義了。當然,外部貨幣政策甚至匯率政策也是誘因。


一般來說,長期國債利率主要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國家長期經濟水平、通脹水平的預期。

長期國債一般來說都是保守的機構投資者的主菜,類似保險公司、養老金等的。這些機構的投資目標一般都是十年二十年,所以最在意的並不是收益的不確定性,而是通脹和長期經濟增長情況。而長期國債,則是最傳統的對沖通脹風險和長期經濟風險的投資工具。

所以,國債目標收益率的下行,實際上反映出的是投資者對長期經濟增長的不看好以及對通脹預期的走低。

啊,打字好累啊。


300bp?是3BP吧。收益率下行 有多方面原因,1是長期來看經濟不景氣,2是不景氣的情況話,其他高收益標的風險會加大,國債作為無風險的標的,會加大配置,同時流動性也較好。3是央行持續性放水,導致市面資金寬裕,4是國家意志在調結構,包括經濟和金融。


贊同Iordofnerd的說法


經濟數據超預期下行、通脹回落,資產荒背景下配置壓力大、風險偏好下降!


就跟11年黃金一樣的


推薦閱讀:

MBS久期為何小於零?Inverse floater的久期為何會超過其現金流的期限?
債券久期(bond duration)是基於全價還是凈價?
債券投資中的 Portfolio Immunization 是什麼原理?
凸性(債券)為何有價值?

TAG:債券 | 國債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