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不是已經被用電器消耗了電能么?


我們看題主的問題:很好奇為什麼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不是已經被用電器消耗了電能么?

我們來看下圖:

按我們學過的知識,有: U=I_1R_1+I_2R_2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基爾霍夫電壓KVL定律告訴我們,在閉合迴路中電壓的代數和等於零。

注意:基爾霍夫定律成立的條件是:

第一:電流不會發生堆積;

第二:電路的尺寸必須小於電流(電壓)波長的1/4。

我們由第一條可以直接推得,流入某節點的電流之和與流出該節點的電流之和相等。

我們來看節點B,我們發現流入的電流是I1,流出該節點的電流還是I1,完全符合基爾霍夫節點電流定律。

再看C點,我們發現流入節點的電流是I1,而流出節點的電流是I2,同樣由基爾霍夫節點電流定律,我們可以推得I1=I2。

我們把節點理解為廣義節點,也即整條電路,我們發現,上述這個結論還是成立的。

由此可見,在整個串聯電路中,一定是電流處處相等。

那麼負載的發熱為何不會影響到電流?

我們知道,當電流流過某電阻R時,電阻R會產生髮熱。發熱功率為:P=I^2R。我們把此式子的兩邊同時乘以時間t,換成電能在時間t內所做的功,然後再同時除以該電阻R,於是有:

在這裡,等號的左邊是系統參量,而等號的右邊是強度參量。另外,等號右邊的 I^2t又叫做允通能量。

注意到這個式子是通式,不管是電阻,還是用電設備都通用。當電源為交流電時,上式變為: frac{W}{Z}=I^2t 。這裡的Z是阻抗。

我們看到,當電阻R的值確定後,由歐姆定律I=U/R可知,電流I事實上也確定了。因此,系統的發熱量與電流流過的時間成比例關係。

當合上開關後,電源產生的電場瞬間作用在整個電路上,迫使整條電路上各處的自由電子同時做定向運動。自由電子在運動中不斷地與原子產生作用,使得原子產生熱運動,於是線路和電阻就產生了熱量。當然,導線的發熱量要小於電阻。另外,電流還產生了其它作用,例如電磁力等等。

在串聯電路的任意截面中,我們發現流入截面的電流與流出截面的電流一定是相等的,故電流不會堆積。儘管所有負載電阻都會不同程度地發熱,但並不會改變電源電場力一絲一毫,所以整條串聯電路中的電流也絲毫不會受到影響。

================

回答評論區的問題:為何電路的尺寸必須小於電壓(電流)波長的1/4?

我們知道,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是說,在閉合迴路中,有:Sigma U=0

u=sqrt{2}U sin(2pi f t+varphi ) ,又知道,光速 C=3 	imes 10^8m,於是電壓的波長T為: T=frac{C }{f} 。只有電路的尺寸小於T/4時,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才能成立。

我們看下圖:

若電壓u的頻率是200MHz,它的波長 T=frac{3	imes 10^8 }{200 	imes 10^6} approx1.5m,於是電路的最大尺寸為1.5/4=0.375m。我們可以把它想像為電視的天線,其中接收環路U形振子的最大尺寸不能超過0.375m。

對於工頻,它的頻率是50Hz,則它的波長 T=frac{3	imes 10^8 }{50} approx6000km,而T/4則等於1500km,顯見,哪怕是一座城市的配電網,也是滿足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的條件的。


消耗的是電子在「流動」過程中產生的高速「振動」而發出的「電場動能轉化成磁場能」或「熱能」,電子本身並未消失,電流表述的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截面積的電子總數量,既然電子並未憑空消失,那麼數量就是不變,電流也就從頭到尾是一樣的。


長江水經過三峽大壩發電,進大壩的水和出大壩的水一樣多!


我高中的時候,老師曾經已水流比喻,我覺得用這個來解釋比較貼切。

1L水從10m高流到0m高,用時1秒,推動了水輪機做工。水流為1L/s。做功為100J。

我們來看電,上面的高度就是電壓,水流就是電流,同樣做了功,水流量也沒減小,產生了壓降和水的高度下降對應。


會產生這種理解是因為把做功的能量來源搞錯了,以為是載流電荷運動的動能當作做功的能量來源,但其實是電源電動勢推著載流電荷做功的。

打個比方:長江的水通過水電廠時,做功產生電能,但是水量還和進入發電廠之前相同,那到底是什麼能量變成了電能呢?


我們首先來看電流的定義:

電流強度 I被定義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荷量,用公式表示即為:

但是,這樣一個概念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那麼有效。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電流強度是針對一整個截面的「平均效果」。對於直流電路,在導線橫截面上,電流是均勻分布的,但是對於交流電路,隨著頻率的升高,則會出現所謂的「趨膚效應」,即電流的分布將會往導線的表面集中。這樣,即使兩個電路有著相同的電流強度,但是二者內部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可以將其與水流類比,電流強度即相當於流量,即使流量相同,水流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速度分布,因此僅靠流量這一個物理量是遠遠不夠的。

為了精確地描述某一點的「電流」,物理學家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即:電流密度矢量。這矢量在導體中各點的方向代表該點電流的方向,其數值等於通過該點單位垂直截面的電流。嗯,其實它就是單位面積上通過的電流強度。如果我們用j來表示電流密度,dS表示與電流方向垂直的一個截面元,那麼自然有:

通過導體中任意一個截面的電流強度即為:

在流體中,我們有質量守恆定律,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流體的連續性方程,與之類比,在電磁學中,我們有電荷守恆定律,因而我們也可以得出電流的連續性方程。與流體的連續性方程類比可以立即得到:

這個公式即是解答這個問題的關鍵。

如果電路處在恆定條件下(恆定條件:物理量不隨時間變化),那麼上述公式化為:

我們給這個公式一個通俗易懂的解釋:若電路處於恆定條件下,在電路中任意作一個閉合曲面,那麼有多大的電流強度「流入」這個曲面就有多大的電流強度「流出」這個曲面。若將該電流的連續性方程用在電路的節點上,我們就得到了著名的基爾霍夫第一方程組,又稱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回頭來看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根據以上的分析,如果電路處於恆定條件,那麼串聯電路中的電流一定是處處相等的。對於一個直流電路,當電路穩定以後,電路中形成了類似於靜電場似的恆定電場,電路中各處的電荷將同時受到相同的作用,即所謂的「步調一致」,在電路中不會產生電荷的堆積,因而恆定條件對於穩定的直流電路是一定成立的。

但是對於交流電路,則未必如此。交流電路中的電場是周期性變化的,而電磁場的傳播需要時間,因而在電路中不同位置的電荷可能會受到不同的作用,電路中可能產生電荷的堆積,串聯電路中的電流也可能處處不等。如果電路本身的線度相比電磁場的波長小的多,那麼我們仍然可以把電路中各點所受到的電場的作用看做是相同的,即恆定條件仍然成立。這樣的近似我們稱之為「似穩條件」。

我們來舉個例子說明這種近似的合理性。

以日常交流電距離,中國民用交流電的頻率為f=50Hz,那麼電磁波的波長為:

能繞地球1/6圈的交流電路是不存在的。

如果交流電的頻率很高,這個界限一般定為10^8 Hz,那麼就不能以傳統方法處理這樣的交流電路。

我們再來看題主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我猜題主是這樣想的:導體中的電流強度又可以表示為:

其中v是自由電子的平均定向運動速度。

根據金屬導電的經典微觀解釋,「在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不斷地和晶體點陣上的原子實碰撞,在碰撞時把定向運動的動能傳遞給原子實,使它的熱振動加劇,因而導體的溫度升高。」

這樣,似乎自由電子的平均定向運動速度會減小,電流強度也會減小?

實際上,我們同時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電路中建立的電場也在不停地對自由電子做功,這個過程是使得電子的平均定向運動速度增大的過程。這兩個過程恰好達成了一種動態的平衡。因而我們不能說用電器消耗了電能就會使得電流強度減小。

(第一次編輯有這麼多數學公式的答案,排版不太好,大家將就著看。。。)


電壓不是沒了么。。。


說簡單點就是,電荷無法被消滅,所以電流不能被負載逐級「消滅」!

電流對時間的積分為電荷量,根據電荷守恆定律,從電源流出的電荷量應等於流入電源的電荷量,換句話說單位時間內,流出電源的電荷量應等於單位時間內流入電源的電荷量,即流出電源的電流等於流入電源的電流!

這就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那麼,假設負載逐級消耗了電流,總的電流大小會下降,體現出來就是從電源流出的電流下降,流入的電流也會跟隨下降,而不會出現因負載存在,電流逐級降低的情況出現!

負載的耗能的主要表現在於電壓的降低,在電路網路中選擇一個圈計算圈上各元件電壓的矢量和是等於0的

這個就是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如果把電流比作水流,負載比作為水電站,水電站積蓄一定的水流滿庫容運行時,消耗了水的重力勢能,對外輸出電能,而排出的水流大小始終等於入庫水流的大小

當上游的洪水來臨時,水壩的蓄洪作用在於,利用先前空出的庫容,遲滯洪峰下行,當庫容達到警戒水位時,水壩也只能是放水泄洪,此時的水流同樣也是流入多少水就排走多少水,只是洪水的能量被削減了!


這種初中級別的問題最適合我來回答,答案雖然為了淺顯漏洞百出,但是容易理解,在中學層面也夠用了。來個類比,水是不會變成水流的,除非有了高低落差(水壓),電荷流動也仰仗電壓(電池就是干這個的)。水流衝下來撞擊到中間水輪機(水車)葉片,葉片因此獲得動能轉起來(水能轉換為葉片動能)但是葉片不喝水啊!他只是在水流路過時候轉換點能量而已。高處出來多少水最低處還是多少水出來。同樣的,電流在路過電燈時候電能轉換為燈的光能,但是電燈不吃電荷啊!電池正極出來多少電流就還是有多少電流流回負極,並不因此減少。現在你抬頭看看燈,電子正在奔流不息,只是路過而已

ps:電流是指單位時間內截面通過的電量(電荷數目)被消耗掉電能和被吃掉電荷是兩個概念,雖然高速公路有很多收費站穿成一串,影響了車流速度截取了司機血汗錢(能量),但車子數量沒少啊,而塞滿車道的車子,整體上流速變慢,你俯視整條高速路,每一處的車流都相等


消耗電能,但不是消耗電流,題主沒有把什麼是電能搞清楚。電能是正負電子分開後所具有的勢能,就好比一群小朋友爬到了滑滑梯頂部,這個時候,他們相對於地面就有了勢能,這個是重力勢能,你可以類比電勢能,然後小朋友往下滑的過程,可以類比電子做功的過程,小朋友可以理解為電流,他們滑倒了地面,沒有了勢能,但小朋友的個數沒變,電流做了功,但電流大小不變也是相同的道理。簡而言之:電流大小不等於電能大小消耗的是電能,可不是電流


我用自己現有的水平分析了「工頻50赫茲,線路總長取四分之一個波長」時一個簡單電路的KVL方程的情況。假設線路上沒有壓降,那麼電阻上的電壓總是滯後電源電壓 frac{pi}{2}

u-u_{R}=2U cos(2pi ft-frac{pi}{4}) ,只在少數的點等於0,可以認為此時KVL不再成立。

圖片中的 u+u_{R} 需要改成 u-u_{R}

我自己的疑問是:

並沒有在資料上看到過Patrick Zhang所說的線路尺寸小於四分之一的波長就能認為KVL是成立的,把上面的線路尺寸如果縮小到750KM,會得到

u-u_{R}=2sqrt{2}Ucos(2pi ft-frac{pi}{8})sinfrac{pi}{8}

如果按照我上面的思路,仍然可以認為KVL不成立。

百度了一下集總參數電路,得到一下的資料

一個電路應該作為集總參數電路,還是作為分布參數電路,或者說,要不要考慮參數的分布性,取決於其本身的線性尺寸與表徵其內部電磁過程的電壓、電流的波長之間的關係。若用 l表示電路本身的最大線性尺寸,用λ表示電壓或電流的波長,則當不等式 λ&>&>l 成立,電路便可視為集總參數電路,否則便需作為分布參數電路處理。電力系統中,遠距離的高壓電力傳輸線即是典型的分布參數電路 ,因50赫芝的電流 、電壓其波長雖為 6000 千米,但線路長度達幾百甚至幾千千米,已可與波長相比。通信系統中發射天線等的實際尺寸雖不太長,但發射信號頻率高、波長短 ,也應作分布參數電路處理。

參數的分布性指電路中同一瞬間相鄰兩點的電位和電流都不相同。這說明分布參數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除了是時間的函數外,還是空間坐標的函數。

分布參數中KVL是不是成立,即使成立,它的形式又是怎樣?這超出了我現有的知識範圍。如果以後有學習到,我再來補充。


從高中教輔對電阻微觀本質的解釋講,電子在與晶格上的原子碰撞時雖然損失動能,但由於系統具有一定電勢能,所以碰撞後電子會繼續加速運動,電流也自然不會消失。


簡單來說,電流是單位時間通過的電荷的數量(dQ/dt),如果一個節點流入和流出的電流不等,就意味著電流會在這個點「堆積」,然而導線是不能儲存電荷的,對每個點來說,進來多少就必須出去多少。這就是基爾霍夫第一定律。

關於能量的問題,直觀的解釋,可以想像一條裝水的u型管,一邊是一個活塞,一邊是開放的水面。活塞擠壓一邊的水面使之下降,另一邊的水面上升,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顯然是一樣的,這跟電流相等是同樣的道理。這樣思考,能量是哪裡來的也很明顯了。


前面有東西堵著,後面自然也跑得慢了


我給你一個好理解但不完全準確的答案。

這個電子就好比是一個在空中飛的球,同時具有動能(電流)與勢能(電壓)。電子經過電阻後減小的是它的勢能(電壓)而並未減小動能(電流)。


水流過水電站推動發電機以後,水會變少嗎?


為什麼河流水量不變,不是被發電站消耗了勢能了嗎?


流入水電站的水跟流出水電站的水一樣多,為什麼能發電?因為損失了勢能。電壓可以類比成勢能。


一條電路中的穩定電流必然處處相等,如果不相等,就會導致電荷堆積。電荷不可能無限堆積,因為電荷會產生電場,最終導致電流中斷。


推薦閱讀:

電學能以某個實際的、非微觀的模型類比嗎?
鎳鉻合金絲和銅絲哪一個適合做電熱絲?
為何金屬的電阻率都不同,求微觀解析?
當出現超導現象即R為0時,歐姆定律是否還成立?
為什麼說電阻是「將電流轉換為電壓的元件」?

TAG:電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