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關鍵詞:1、工業化之前的農業社會,在中國也就是從漢、唐到20世紀50年代以前;2、全國平均畝產,不是一時一地的某一糧食作物的畝產,而是全國範圍內(包括貧瘠偏僻地區)在非豐非災(或一較長時間內)的正常年景的所有糧食作物(稻、麥、粟、玉米等穀物)的平均畝產。
我爺爺種了一輩子地,據他說當年頂好的地,種小麥,撒土不露的產量,最多的一年畝產大概一百斤(注意是斤),激動的他忍不住吃了碗蔥花熗鍋的白麵條。平均就是五六十斤,差點的地也有二三十斤的。
後來我爹剛工作做農業詳查,了解到當年整個山東基本就是這個水平。
後來去部里了解到,這個水平基本代表了北方關內的水平了。。。
補充一下,很多人說畝產二三十斤就犯不著種小麥了,我想說的是,畝產二三十斤肯定不會種小麥啊,難道你們以為那時候地都種小麥么,肯定種地瓜啊,說二三十斤是說這塊地如果種小麥,也就是二三十斤。
為督公@馬前卒補充一點西南地區一個縣的資料。
原四川省梁山縣(解放後由政務院改名梁平縣,1997年劃入直轄後的重慶市,2016年改梁平區),位於四川盆地內東北部,縣境被兩條海拔千米左右、東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脈貫穿,山脈之間是丘陵地帶,既不是富庶的川西平原、也不是貧瘠的川東山區。
先看下一些背景資料吧,首先是生產關係:然後是勞力和農機具情況:
80年代農業機械化程度變化情況好尷尬:先回答問題,我腦子裡有個數據,溫州這邊不用化肥的話畝產最高550斤/年(早稻+晚稻),這裡包括了農家肥和綠色肥。依據我爸我媽的描述,他們第一次接觸氨水(國產)的時間是71年;文革小組主導的四三工程起自73年,75年陸續投產,所以化肥是75年開始大規模應用的。我家這是一個行政村包含十九個自然村,共用一個水庫和十數個抽水機。
大四和別人撕逼的時候,翻過一本講蘇北地區193年至1983年水改旱的博士論文。
《蘇北地區農業旱改水的歷史研究(1953-1983)》闞國坤 南京農業大學
以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上述文章。
當時的總結如下:從時間順序上來看,第一位是水利工程,權重第二;第二是育種,權重第三;第三是施綠色肥,權重第四;最後是化肥,權重第一。
1 水利設施帶來的增長。大約從畝產50-100公斤增長到畝產182公斤。
2育種帶來的增產。
有機肥帶來的增產
化肥帶來的增產
沒有數據,只有事實。我父母在江西的一家化肥廠的供職,廠里主要生產的是尿素,那是個以廠為家的年代,關於廠里的故事填滿了我的童年記憶。 這個化肥廠建於60年代末,在70年代初開始正常生產,結果就是我長輩們之後2.30年津津樂道的一段廠史——生產出來的尿素不需要入庫,直接被供銷社搶走。廠里的工人都瞬間變成紅人,各路親戚朋友找上門來,請求幫忙搞一些尿素,一車不嫌多,一袋不嫌少,我的記憶里就不乏每年春天各路叔叔帶著各色可口的點心來我家看望,順便尋求幫助的場景。最誇張的是廠里的尿素在送往供銷社的途中,往往被沿途的農民攔截下來,強行把貨物分掉,貨款付給司機。以致於後來供銷社為了保證到貨需要請公安人員隨車押運。什麼原因讓農民伯伯跑得比香港記者還要快?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再有就是尿素的逐漸普及甚至影響了農民伯伯的日常語言——倘若哪個小娃娃個體長得比較快,就打趣說你最近是不是吃了尿素了? 對於以尿素為代表的化肥在農業生產上的積極作用,這應該是一個側面的反映。
好多人喜歡引用官方數據,我不太喜歡引用,我喜歡說理。過去的產量,我一碰到農村老年人就喜歡和他們聊這些。所以知道一些。
過去種地主要靠人力,有牛馬驢騾的都是富裕戶,多數窮人家沒有。不要誤以為過去家家都能用牛耕田。好多人家都用人力刨地。聽說過南泥灣開荒種地的故事吧,戰士們都是人工刨地。對,那時多數人家都是人工刨地,人工耩地。這樣就忙不過來,而且那時還缺肥,所以中東部地區多數一年只種一季,一季撂荒,翻起來曬,可以增加肥力。解放後逐步改為一年種兩季。南方過去一年種幾季我不清楚。但是北方現在仍然一年種一季,這是氣候原因。一年只種一季,產量起碼減少一半了吧。
過去農村幾乎沒有河渠,就是有河,也是極少的自然河。所以田地幾乎不能得到排灌,澇的時候水排不出去,旱的時候無法澆灌。所以那時幾乎年年有災,不旱就澇。雨水調和的年份很少,哪有那麼巧又不旱又不澇,雨水適中?所以過去完全靠天吃飯,雨水調和的年份日子就好過一些。
河渠就像人體的血管。人體不僅需要大血管,還要中等血管,還要大量毛細血管,這樣每個細胞才能都獲得營養,並把代謝廢物排泄出去。農業上,只有大河沒有用,還得有水庫,有大量中等河,還得有大量小河渠,才能排灌每塊田地。可是過去私有制下,需要的這麼多河渠,誰來修?沒有人管,都各顧各。
過去還經常有蝗災。蝗災一出現,蝗蟲遮天蔽日,連樹都能啃禿。莊稼肯定顆粒無收了。
肥料是過去的一大難題。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沒肥肯定不行。人的糞便很少,杯水車薪。富人家有牲口糞便,但是富人的地也多啊,況且牲口糞便的效力低。所以過去嚴重缺肥。有些富人為了增加產量,就使用芝麻渣、豆餅做肥料,這些都是窮人吃都吃不到的好東西,當然這些肥料只用在精種地塊里。
過去鹽鹼地很多,只有極少良田。鹽鹼重的地表,白花花的一層鹽霜,寸草不生。鹽鹼比較弱的地方,雖然表面沒有鹽霜,但是莊稼長得很差,又稀又瘦小。建國後花很大力氣改良土壤。但是因為初期沒有化肥,水利也沒修好,所以改良的效果不大。自從有大量化肥,而且水利修好田地變成水澆地後,都變成良田了。
種子,也是祖祖輩輩留傳下來的老種子,幾百幾千年的改進很小。
在上面幾個條件下,過去的產量是多少呢?我也問過許多老人。
拿小麥來說,一畝地最多一百斤左右。這還得是最好的田地,最好的年景,雨水調和,氣候適中,沒有蟲害等等。我們都知道,雨水調和年份的概率是很低的,再加上沒有蟲害,氣候適中,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概率就更低了。所以一個人一輩子能碰上兩三個好年景就不錯了,他能記一輩子。
一畝地假設用20斤種子,收了100斤,一粒種子只收5粒。
那麼其它年份的產量就不一了。災害嚴重的,有顆粒不收的。也有隻有一二十斤的,連種子都不夠。有的能收二三十斤,剛夠種子。農民把這叫「歸種落把草」,意思是把種子收回來了,只賺了一點秸稈。多數是五六十斤吧。
以前在生產隊時,六十年代時我們這裡有些生產隊小麥畝產達到100斤也是很困難的,所以當時這些生產隊的目標之一就是小麥畝產過百。我也補充一點資料,以前跟人在BBS上討論找的資料 @馬前卒
晚清姜皋《浦泖農咨》中 這樣寫:
上豐之歲,富農之田,近來每畝不過二石有零,則一石還租,一石去工本,所余無幾,實不足以支持一切。況自癸未大水以後,即兩石亦稀見哉!
昔時田有三百個稻者,獲米三十斗,所謂三石田稻是也。 自癸未大水後,田腳遂薄。有力膏壅者所收亦僅二石,下者苟且插種,其所收往往獲不償費矣。
意思就是:
華婁地區(今天上海郊區)的水田畝產量,過去(昔時)曾達到3石,而近來在最好的情況下(「上豐之歲,富農之田」)為2石略多;道光三年(1823)大水以後,則為2石或者2石不到。
也就是畝產300斤上下的樣子,蘇松地區是古代農業水平幾乎最高的地區了
其實一直到80,90年代化肥大面積普及之前,上海郊區,蘇南浙北的產量,也就是400斤上下,一直到80,90年化肥廣泛使用(就是不需要托關係走門路購買了),畝產這才真正的飛躍了。
擺幾個有代表性的資料。
蘇州地方志-數字地情庫
重量單位是噸,面積單位是畝。這樣算下來,我可以做一張產量表,注意單位已經換算為斤:
根據歷年農業政策和市場的不同,糧油作物的增減不太穩定,我這裡簡單地假設兩季都種糧食,不種油菜,用糧食總量衡量畝產,解放前是400斤多一點。而且蘇州算是受西方影響比較大的地區,日本佔領前就開始使用少量化肥,可見「蘇湖熟天下足」的最好耕地,在傳統農業社會也就400斤封頂。
我又查閱了下面鄉鎮的資料作為佐證:
可見即便是1958年這種大豐年,水稻和小麥單產也就是300斤出頭,到不了400斤。看來,蘇州郊區的土地比縣區鄉鎮要肥沃一些:
實際上,前面的數據還高估了蘇州的糧食產量。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是無法兩季收穫的。
蘇州工業園區地情網
迄止1949年,斜塘以一年稻麥兩熟為主,低洼地一年一熟,只種些早稻。夏種秋糧以粳稻為主,秋播夏熟以三麥(小麥、大麥、元麥)為主,油菜次之,搭配一定量的蠶豆、綠肥。 新中國建立初期,全鄉耕作制度沿襲舊法,很少變化。每年栽種一季水稻,秋冬種植小麥、油菜、蠶豆和綠肥,一年四季稻麥兩熟。只是水稻品種稍作調整。因原斜塘北部地區有部分低田,為防汛情,一般種植生長期短、成熟期早的早秈稻,產量低,米質差。解放初期耕作制度上變化主要是「秈改粳」,「早改晚」。
總之,蘇州的數據表明,在工業化育種和化肥普及前,以地區為單位,南方最肥沃土地的畝產也就是三四百斤。
至於北方不能常灌溉的土地么……我之前引用過一篇新聞:
《遷安、撫寧、盧龍等小麥畝產百餘斤——豐收的象徵》
這是1949年7月16日的《人民日報》稿件,可見北方100多斤就算不錯的。
再看能得到穩定灌溉的關中平原:
戶縣縣誌
民國末期(1948年)戶縣有耕地429,218畝(其中水田15,900畝),農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穀子、豌豆、水稻、大豆等。種植面積1948年有小麥241,536畝,大麥40,137畝,豌豆61,431畝,玉米128,760畝,穀子85,840畝。一般每畝產量破茬小麥180~210斤,大麥120~150斤,豌豆130~150斤,玉米120~200斤,穀子100~150斤。
戶縣這裡灌溉和日照水平不錯,氣溫也比東北華北更高,一般能做到麥子+玉米雙季種植。但兩者的產量不可能同時達到最高值,所以都按照中等產量算,小麥190+玉米160=350。
總的來說,舊中國灌溉農業發達的農業地區,沒有自然災害的話,350斤畝產算不錯;灌溉不足靠天吃飯的地區,畝產也就是100多斤。但是水澆地少,旱地多,所以全國總平均的畝產不到200斤。1949年人均耕地不到3畝,人均糧食400斤,稍有氣候變動,農民就會把剛出生的兒女活埋到山坡上。1962年(尚未工業化)的死亡率,在新中國是超級災害,放到解放前的和平時期,也是豐年的表現。
相關回答: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的真正作用是什麼?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華北平原上國家級貧困縣的產生原因是什麼?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簡單說說49之前的糧食單產吧 北方主要種植麥子 穀子 高粱 玉米 南方主要種植稻子和紅薯
在平常年份 北方華北關中地區
其中麥子產量平均畝產不到100斤 注意是麥子產量 變成你吃的麵粉 那就在打個7 8折吧
穀子平均畝產能到100斤 高粱畝產也就100來斤 玉米畝產150斤
南方稻子江南和湖廣畝產能到300斤 西南地區差一些能到150斤到200斤 但真是人多地少 所以 還要在山溝里能種地的地方種紅薯 高粱 玉米。
平均下來全國糧食畝產不到150斤。
國家統計1950年的農作物單位產量數據 國家數據
謝邀!
先說聲抱歉,耽誤的時間有點久。在知乎第一次被人邀請,誠惶誠恐,決定好好答一下。不過我只能從我的專業角度來說,統計數據方面的知識我不是專家,不好班門弄斧。題目中提到的「區田法」,查了一下資料,這項技術是確實存在的,首見於《汜勝之書》,並非杜撰。只不過這項技術並沒有大規模推廣,原因是,區田法的技術要點在於:作區深耕,點播密植,溲種重肥和精耕細作。這些技術拿在現代農業里來講,都是有一定的指導價值,但是對於古代來說,生產力是最大的限制條件。作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期間的維護就不用說了。所以這種技術的產量就算有突破性的進展,也沒辦法推及全國。何況這是一種應對乾旱的耕作方式。具體的數據部分,明天去查一下再做回復。2000年以前的浮誇風?——論數千年以來全國平均畝產一直低於100公斤!
我的《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一文中曾提到:
根據《中國歷代糧食平均畝產量考略》(余也非著中國歷代糧食平均畝產量考略),我國歷代糧食畝產最高是明清時期,北方平均畝產為1.3市石(小麥),南方平均畝產為2.6市石(水稻)。考慮到北方耕地遠多於南方、旱地遠多於水田的情況,數千年以來,全國平均畝產一直低於100公斤。有人無視我在文中的引用和隨之的理論分析,大罵這是「搬出一兩年的數字上下嘴皮子一碰」的數據,是「誹謗歷史」「卑劣無恥的手法」!可把我嚇死了!如此大的罪名我怎麼背得起!所以只好抗辯一下。仔細看了下@信息資料員、@信息資料員2016、@信息資料員2017的論述,發現吳慧的《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成了他的聖經或救命稻草。所以,他言之鑿鑿:漢代「區田法」栽培粟可達到「畝產3904斤」、「清末有人按同樣的方法實驗二十年得到的產量是畝產兩千斤」,「去漢未遠的稽康在《養生論》中說:『夫田種者,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上好的『良田』畝產10石,是天下公認的高產水平。吳慧認為,小畝產粟10小石,摺合今市制畝產937斤,已經接近畝產1000斤了」;深信不疑:「平均畝產合今制,戰國247市斤,漢代281市斤……,明代前期畝產是343市斤」,「漢代……畝產粟281市斤,高於戰國後期的247市斤,比戰國前期的畝產205.8市斤……」,畝產3904斤!!!難道古代農業真有「九陰真經」,可以達到遠高於超級稻的畝產?趕快學習一下。1、從農技人員角度來解讀「區田法」: 「區田法」首見於《氾勝之書》,原文為: 湯有旱災,伊尹作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 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皆可為區田。 區田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凡區種,不先治地,便荒地為之。 以畝為率,令一畝之地,長十八丈,廣四丈八尺;當橫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間分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廣一尺五寸;町皆廣一丈五寸,長四丈八尺。尺直橫鑿町作溝,溝一尺,深亦一尺。積壤於溝間,相去亦一尺。嘗悉以一尺地積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積壤。 種禾黍於溝間,夾溝為兩行,去溝兩邊各二寸半,中央相去五寸,旁行相去亦五寸。一溝容四十四株。一百合萬五千七百五十株。種禾黍,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過一寸,亦不可令減一寸。 凡區種麥,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一百凡九萬三千五百五十株。麥上土令厚二寸。 凡區種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百凡六千四百八十株。 區種荏,令相去三尺。 胡麻相去一尺。 區種,天旱常溉之,一百常收百斛。 上農夫區,方深各六寸,間相去九寸。一畝三千七百區。一日作千區。區種粟二十粒,美糞一升,合土和之。畝用種二升。秋收區別三升粟,畝收百斛。丁男長女治十畝。十畝收千石。歲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 中農夫區,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畝千二十七區。用種一升。收粟五十一石。一日作三百區。 下農夫區,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一畝五百六十七區。用種半升。收二十八石。一日作二百區。 區中草生,茇之。區間草以剗剗之,若以鋤鋤。苗長不能耘之者,以(句刂)鐮比地刈其草矣。 區田法具體做法: 首先是深挖作「區」。區田法的田間布置有兩種﹐即溝狀區田和窩狀區田﹐溝或坑就稱為「區」。溝狀區田的規範作法是將長十八丈﹐寬四丈八尺的一畝土地﹐橫分十八丈為十五町。町寬一丈五分﹐長四丈八尺。町與町間有寬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豎挖深一尺﹑寬一尺﹑長一丈五分的溝﹐作物即點播在溝內。窩狀區田是在土地上按等距離挖方形或圓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淺﹑方圓﹑距離﹐隨作物不同而異,作物即點播在坑內。 區田法技術特點: A、作區深耕。區田在土壤耕作上的特點:區內深耕,不耕區外的土地。這種做法是甽種法和代田法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防風防旱,保墒保肥和作物根系的發育。 B、點播密植。尤其是窩狀區田種粟,各小區(坑)下種二十粒,一畝三千七百區,合7.4萬株,遠超出了正常密度(3萬株)。 C、溲種重肥。區田法須播前溲種(以肥料和可以防蟲的物質處理種子)和在區內施用重肥,如粟﹑麥﹑大豆等每小區(坑)要施「美糞」(優質腐熟糞肥)一升,瓜甚至要一石。而且這還只是底肥,按常規管理至少還有拔節肥或穗肥。 D、精耕細作。區田法注重中耕除草,保墒和灌溉。如播種後覆土的厚度都有要求,不能厚,也不能薄;「區種麥」播後還採取「以足踐之」或「以掌抑之」的辦法進行鎮壓,以達到「種土相親」的要求。 區田法是漢之前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集大成者,開創性地綜合運用「深耕」、「密植」、「全苗」、「重肥」和充分利用日光等技術要點,這是必須肯定的。 可為什麼「畝產高達3904斤」的區田法沒有在大範圍內普遍推廣? 從其布局看,溝狀區田類似於寬窄行條播法,窩狀區田則類似於「稀大窩、四方蔸」,便於通風透光,提高植株對日光的吸收利用率;其它「深耕」、「密植」、「全苗」、「重肥」等措施也一直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並都被列入了「農業八字憲法」。因而其推廣在技術上不存在任何難度,但歷史上為什麼屢屢被提起卻從未大範圍內普遍推廣? 原因是: 首先,區田法是靠多施肥料和精耕細作來爭取高產的,肥料來源先姑且不論,以人工而言就相當可觀。「上農夫區,一畝三千七百區,一日作千區。」中下田情況亦相似,僅作區,一畝就需要三至四個勞動日。在管理上也同樣費工,「區中草生,茇之。區間草以剗剗之,若以鋤鋤,苗長不能耘之者,以鉤鐮比地刈其草矣。「因此,區田法所要求投入單位面積土地的勞動集約度要遠大於代田法,且不能利用畜力和機械,無法長期維持,只能成為一種救災濟急之法。 其次,如果真的「丁男長女治十畝」就可「支二十六年」,到了人均耕地僅5、6畝的明、清早已是「種田如繡花」精耕細作到了極致,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全不是問題。但是,《氾勝之書》「區田法」畝產有很大的浮誇成分,歷代效仿和試驗者不乏其人,甚至大躍進時期的增產方法也基本都是在「區田法」之上增減,產量也確有提高,但遠遠達不到《氾勝之書》的記載。例如:http://img3.laibafile.cn/p/m/216050642.jpg《區田法在農業實踐中的應用——兼論其在中國農業史上應有的地位》區田法在農業實踐中的應用——兼論其在中國農業史上應有的地位 最後,「區田法」所必需的肥料來源無法解決。每小區(坑)要施「美糞」(優質腐熟糞肥)一升甚至一石作為底肥,每畝總用肥量「美糞」2000公斤以上,這就造成了「區田法」在小面積試驗時尚可以「廣泛搜積、集中使用」的方法來解決肥料問題;但如果大規模推廣其對肥料的需求量就遠遠超過了化肥問世之前農業社會農戶「獲得」肥料的能力。「區田法」必定在「庶盡地力」之後,因無法及時足量地補充「NPK」導致地力下降,減產甚至絕收。 總結: 區田法並不是「九陰真經」,不存在什麼特殊技術,其簡化版:寬窄行條播法、「稀大窩、四方蔸」,和「深耕」、「密植」、「全苗」、「重肥」等方法現在也在廣泛採用。一個試驗或論文的結論,必須可以被其他人以相同條件進行重複,才能證明其結論是正確的,而不是偶然獲得的錯誤結論。吳慧引用、計算的數據最欠缺的就是「可重複」。「區田法」使用的農業措施和技術都是明確的、可再現的,從長期以來的生產實踐來看,「畝產3904斤」在相同的試驗措施下卻根本不可能再現。即使依《氾勝之書》所記的較高植株數目,而且假設有效分櫱、每穗粒數和千粒重都以目前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計算,也仍然達不到那樣高的產量。所以略為嚴謹的農業史學家均對此抱懷疑而只是有條件地僅對其方法予以引用。2、粟全國平均畝產「漢代281市斤」、「明代前期畝產是343市斤」也不靠譜《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中說全國糧食畝產水平「平均畝產合今制,戰國247市斤,漢代281市斤……,明代前期畝產是343市斤」,「漢代……畝產粟281市斤,高於戰國後期的247市斤,比戰國前期的畝產205.8市斤……」,事實上吳慧推算的這幾個數據的實現難度還遠高於小面積的「畝產3904斤」。它們已經高於了良種化和保障化肥農藥的粟全國平均畝產(1986年101.6公斤、2012年162.6公斤),而1949年全國平均粟畝產僅為56.5公斤、全國平均糧食畝產僅為68.6公斤(播種面積的畝產)。吳慧在《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關於糧食畝產的古今對比問題(209頁)中為其比近代高得離譜的古代畝產數據辯解:「說這一時期(指近代)農業生產量不僅比漢唐而且比明清還高,這怎麼能算是合乎情理?難道畝產『一百四十斤』反而能出現漢唐盛世,糧食儲備充足;畝產『二百五十斤』反而能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糧食貿易繁盛,而畝產『近三百斤』就偏偏是弄得民不聊生,『粒食日艱,無論凶荒之歲』,一年需從外國進口幾百萬擔的大米、幾十萬擔的麵粉?」 這段話的邏輯都是混亂的。 農業總生產量和畝產是一回事?漢唐人口多少?人均耕地多少?近代民國時期人口多少?人均耕地多少? 漢唐盛世畝產『一百四十斤』但人均數十畝耕地,當然糧食儲備充足;民國畝產『近三百斤』但人均耕地僅4畝(1949年下降到3畝),當然民不聊生。「從城鄉人口總的來說,供養全部人口的消費量,需一人四市畝,才過得去。這個比例關係其實古已如此,固不獨清時為然」(《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第149頁)的說法更是和吳慧自己的明、清畝產343市斤和367市斤的數據明顯衝突,平均消費1400市斤糧食只能算「才過得去」? 能不能回答我:如果粟真能達到全國平均畝產「漢代281市斤」、「明代前期畝產是343市斤」,以其抗旱耐瘠的優良特性和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玉米怎麼可能在明、清取代它的地位?!如果不用化肥,玉米這種公認的高產作物也無法大面積達到平均畝產200市斤。3、事實上,很多研究農業史的人(包括余也非、吳慧在內)都犯了一個錯誤,把在歷史文獻中明確記載的畝產數據與現代的統計數據等量齊觀,殊不知,沒有科學抽取的統計樣本將造成統計結果偏差極大,曾看到史志宏《十九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糧食畝產量及總產量再估計》緒言中介紹:「本次收集的畝產數據在數量和地域分布的廣度上均遠超過以往的研究。前人如郭松義、趙剛等先生以及其他研究者已經發布的清代糧食畝產數據,也包括筆者本人過去貢獻的,總數約計1000多個,其中南方稻作數據不超過1000。而本項研究收集的南方各省稻作產量數據,僅據錄入數據表的事例統計,總數即已達2319個;由於有些數據是經過處理合併計算的,原始數據的實際數量至少在1萬個以上。在地域分布上,前人的數據多集中在蘇、浙、皖的江南地區以及江西、兩湖、廣東、福建等省,而四川及廣西、雲南、貴州等在清前期亦有大面積水稻種植的省份的數據則相對較少。本項研究除進一步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礎的各省收集事例外,在過往研究相對薄弱的幾省,也收集到了大量事例,從而使畝產數據在各省的分布更加均衡。清代南方各省州縣一級行政單位的總數,根據《清史稿·地理志》統計,大約只有900出頭(包括台灣),即便算上土州、土縣、土司,也就1000稍多。筆者收集到畝產數據的行政單位的數量超過其半數,可以說已經覆蓋了南方水田稻作區的絕大部分地方。」即使勤勉如斯的該學者的數據來源也不過「收集到畝產數據的行政單位的數量超過其半數」,並且,這個行政單位還只是州縣一級,而州縣駐地周邊卻往往是水利設施較好較富庶的地方,和其它地區可能有較大的畝產差異,而「崇山密菁」、地瘠水瘦、廣種薄收、看天吃飯之地往往正是「山徑險惡之處,士人不能上下」之地。所以:古代文化昌盛能有較大概率留下農業數據的絕大多數地區也正是農業生產水平較高的地區。所以,先不說吳慧他們的單位折算等計算是否有問題,基於這樣一種文字描述和記載之上而不作修正的研究,其成果肯定會因數據來源偏重於富庶文盛地區和缺少貧窮落後地區的數據而偏高。即使是今天,江蘇省的糧食平均畝產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0%。再如,今天一個對農業一無所知的人僅僅通過報刊雜誌來了解農業,他只會看到:無論南方的水稻還是北方的玉米小麥,新聞報道動輒就是畝產1000、2000斤;農業學刊所刊登的品種試驗報告,因為屬小面積試驗,畝產上2000斤並不罕見;甚至更慎重一點,隨便問幾個進城的農民工,絕大多數也會告訴你現在畝產1000多斤很正常很普遍,1500上下也不少……但是,如果只是如此地走馬觀花,你能想像今天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實際上僅有353公斤?4、研究農業史的人普遍犯的另一個錯誤是:論文中使用的以歷史文獻中明確記載數據所折算而來的耕地面積較真實面積普遍大為偏低(這將導致由總產反推畝產時畝產被高估)。這種偏低並不僅僅是因為主觀上的漏報、隱瞞耕地,還有客觀上的技術原因。以解放後的耕地面積數據為例:根據歷年統計數據,民國時期全國耕地面積14~15億畝,1949年146,822萬畝,1995年142,461萬畝。然而1996年,在首次部分採用遙感測繪、計算機製圖等方法、歷時十三年完成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後卻發現,全國耕地面積一夜之間增加了52,598萬畝!之後2007~2013年全面應用航空、航天遙感、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首次「全國一張圖」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束後的統計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為203,077萬畝。 事實上兩次全國土地調查後「新增加」的耕地面積絕大部分是之前未進入統計的耕地因新的技術手段顯露出來而被「發現」進入統計,並不是真正的新增加。綜合兩次全國土地調查的技術成果可以認定:1995年全國耕地真實面積不是14.25億畝,應為22億畝以上!而造成假象的原因除主觀上的漏報、隱瞞耕地外,還有客觀上的技術原因:土改和公社確定劃分耕地面積時農村90%以上是文盲,偏遠山區的情況更為嚴重,大部分基層幹部連面積計算公式都不會,根本不可能用丈量、製圖的方式來確定面積。再加上土地有肥瘠之分,因此沿用了一種巧妙簡單實用的方法——以產定畝。即如果確定基準田、土畝產為2市石(市擔)即200斤稻穀或包穀,就以此來用各地塊產量來折算成耕地的上報面積:這塊田常年產4市石(市擔)稻穀,那麼就是2畝田,那面坡常年產70市石(市擔)包穀,那麼就是35畝地。因為其巧妙簡單實用,實際上自古以來,包括後來土地下戶時確定承包面積,除壩區好地外,地形複雜的山區一直都是使用的這種方法。 這種情況實際也就是部分學者提到的「地畝換算」,「中等土地按一畝一分七厘到兩畝甚至更大的比率折成納稅畝。貧瘠等級土地按兩三畝的比率,或者提高到七八畝的比率摺合」。(註:[美]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版,第312頁。) 與之類似的還有「以種定畝」,光緒《滁州志》卷2之2《食貨志·土產》就提到滁州州城一帶「田以種計,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而距離不遠的來安縣卻是「每種一石,計田三畝零」,即約每種3.3斗計田1畝。以1斗=0.1石(擔)≈10市斤,和現在每畝2市斤左右的用種量相比,「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尚勉強可用耕作方式和種子不同解釋,但每畝用種33市斤就肯定是瞞報耕地面積了。 參考資料:《中國1961-2009年統計耕地面積_世行數據_新浪財經_新浪網》圖文:中國1961-2009年統計耕地面積 事實上直到現在,因土地承包證是用農經報表面積(計稅面積)的數據頒發的,所以新舊兩套數據依然同時在使用。所以我們縣的最新農經報表,上報的耕地面積(不是播種面積)數據是全縣97933畝水田,161142畝旱地,合計26萬畝,但國土局地籍年度變更調查上報的耕地總面積為56萬畝。這兩套數據可能要等新的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完成後才會統一。那麼明、清真實耕地面積是多少?根據《明神宗實錄》卷三百七十九:萬曆三十年十二月丙辰「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萬八千九百四十八頃八十一畝」再加上「屯田子粒地共六十三萬五千三百四十三頃七畝八分六厘三毫」,明代耕地面積為12254291頃,1明畝折0.92市畝,即11.27億畝耕地。鄭正/馬力/王興平所著《清朝的真實耕地面積》清朝的真實耕地面積認為「清朝官方統計耕地數只是收取賦稅的計量單位,這個數大大低於真實的耕地面積。……這個面積根據近年來土壤和耕地普查以及衛星照片分析,實際值應為約20億畝。 」《對清前期耕地面積的綜合考察和重新估價》對清前期耕地面積的綜合考察和重新估價周榮進一步推算曆年耕地面積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9.47億畝,雍正二年(1724)16.02億畝,乾隆十八年(1753)17.80億畝,嘉慶十七年(1812年)22.40億畝,道光二十年(1840年)21.04億畝。綜合《國家數據》國家數據和「一調」、「二調」和國土資源公報相關數據分析,建國後真實歷年耕地面積應為:1949年16億畝以上(當時統計數據為14億畝多),此後以生態惡化和耕地質量下降為代價,大力墾荒,耕地逐年遞增,至90年代達到峰值22億畝以上(統計數據為14億畝多,「一調」數據為近20億畝),此後每年凈減耕地0.1~0.2億畝,2012年全國耕地面積不到20億畝(「二調」數據為20億畝以上,能穩定利用的耕地面積約18億畝)。1949年至今歷年因城市、道路、工廠等經濟建設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如退耕還林、災毀等)而佔用的耕地累計在10億畝以上。參考前述原因,及《清實錄》記雍正初年耕地面積就已達8.9億畝,所以可認定:明盛時及清雍正元年(1723年)納入漏、隱耕地在內的真實耕地面積在10億畝以上。此後小冰河期過後氣候轉暖,東北柳條邊廢馳,西北寧夏、河套墾荒和內地圍湖毀林開荒等原因導致耕地面積大幅增加,例如:湖北「深林剪伐殆盡,巨阜危峰,一望皆包穀也」,東北早在乾隆中葉僅奉天旗地即已開墾4000萬畝(註:王育民:《中國人口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頁。),真實耕地面積至咸豐元年(1851年)增長至16億畝。清末及民國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耕地面積在15億畝(太平天國、抗戰)~17億畝(同治、1933前後)間徘徊。1949年耕地面積16億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8.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16.5億畝(見《國家數據》國家數據)。我們把吳慧等人這些論文中使用的以歷史文獻中明確記載數據所折算而來的、大為偏低的耕地面積還原之後就會發現很多問題。
如《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190、191頁,吳慧以耕地面積7.4億畝、糧食耕地面積6.3億畝,人均糧食耕地降至1.45畝(畝產367市斤*1.45畝=人均糧食532市斤)作為道光十三年社會危機漸起的計算基礎。但是,耕地面積7.4億畝這個數據明顯有問題。雍正元年(1723年)至咸豐元年(1851年)真實耕地面積由10億畝增長至16億畝,道光十三年(1837年)真實耕地面積肯定在15億畝以上。如果按15億畝修正後,按吳慧所算的畝產道光十三年人均糧食應在1070市斤以上!這已經遠超今天(870市斤)和吳慧所推算的漢唐盛世差不多了,與1949年的人均糧食418市斤相比完全稱得上「大康」,怎麼也不應爆發太平天國和白蓮教(席捲5省歷時9年)等大規模農民起義吧?只有全國平均畝產是181市斤(糧食耕地面積的畝產)而不是吳慧所算的367市斤,才會出現道光十三年人均糧食532市斤,社會危機漸起的情況。5、補充一下,國際上糧食的對應口徑是穀物(grain),而糧食全國平均畝產在農業上常用的有兩個口徑,「耕地面積的畝產」和「糧食播種面積的畝產」,區別在其畝產計算的分母不同。分母換算公式為「耕地面積」*複種指數=「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經作播種面積=「糧食播種面積」。在解放後因工業所需的經作用地,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比例逐年下降,1950年為88.81%,1980年為80.09%,2010年為68.38%。由於這一變化,在1949年以後「耕地面積的畝產」低於「糧食播種面積的畝產」,1949年以前兩者大致相當或前者略高。例如:1949年糧食總產1.1億噸,耕地面積約16億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8.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16.5億畝,「耕地面積的畝產」約70公斤,「糧食播種面積的畝產」68.62公斤;2012年糧食總產5.9億噸,耕地面積19.5億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4.5億畝,糧食播種面積16.7億畝,「耕地面積的畝產」301.75公斤,「糧食播種面積的畝產」353.45公斤。我所提供的畝產數據如無說明都是指「播種面積的畝產」,但在1949年以前兩者無法區分時也只能混合使用。在《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101頁)及很多農業史論文中使用了另一種口徑的全國平均畝產:「糧食耕地面積的畝產」,其大致為「耕地面積」*85%=「糧食耕地面積」,所以其畝產量應*85%才能口徑吻合。6、有很多人無非是出於「祖上也曾寬過」的心理,所以願意相信這些高得離譜的數據,會主觀、盲目地相信唐、宋、明甚至清末人均口糧會超過1100甚至1500市斤——雖然這些數據超過了現在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糧食消費水平(包括飼料用糧,但扣除出口和工業用糧),而2012年中國人均口糧也不過435公斤。但是,在農業社會,農業生產水平的構成無非就是:耕畜、水利、廣泛使用的優良品種、農具、農業技術。和「區田法」存在的問題一樣,漢代至清末所廣泛使用的農業措施和技術在今天都是明確的、可再現的,但吳慧所算出來的高得離譜的畝產量在同樣的技術措施(無化肥、大面積、「深耕」、「密植」、「全苗」等)下無法再現,我們怎麼可能相信「漢代281市斤」是全國的粟平均畝產?不過,我們確「祖上也曾寬過」,《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業生產與消費再評析》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業生產與消費再評析中提到:16世紀「每英畝16蒲式耳還是一個較為適中的估算,摺合中國市制,相當於1市畝產55公斤。」「就整個18世紀而言,迪恩等的估計即20至22蒲式耳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如取21蒲式耳,即相當於1英畝產438公斤,摺合中國市制,相當於1市畝產72公斤。」即使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包括整個歐洲,在廣泛使用化肥之前其農業水平仍然比中國低得多。那麼,農業社會的中國糧食畝產水平究竟是多少? 1、首先從土壤肥力供需情況分析:
以下是我《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一文中所分析的:僅以作物最重要的3種生長元素之1——氮計算,每生產100公斤稻穀約需吸收純氮2.2公斤,100公斤玉米約需純氮2.5公斤,100公斤小麥約需純氮3.0公斤;折中取2.5公斤,相當於人或豬糞尿(標準腐熟肥)500~600公斤,或牛糞尿腐熟肥約1000公斤,或綠肥腐熟肥500~1000公斤(約不施肥的2畝綠肥產量)。而這分別大約是2個成人,或0.2頭豬,或0.2頭牛全年的「產量」(折為標準腐熟肥)。同時應注意到,雖然在「提供」肥料的能力方面,豬牛等大牲口遠高於人,但是1頭牛需20~30畝的草地或耕地(秸桿)提供飼料。所以,在小農經濟下,農戶養殖豬牛等大牲口數量是有限的;在耕地不足的情況下,能擠出來種植綠肥或保留為提供飼料的山林草地面積也是有限的;所以農業社會的農戶「獲得」肥料的能力是極為有限的。另:南方的河池所能提供的塘泥也是同樣情況,不再分析。 換而言之,在農業社會,以自耕農最為理想的情況:每戶6人30畝耕地60畝柴草山(或魚塘湖面),飼養10頭豬2頭牛,而糞尿收集、腐熟、貯存、運輸、使用過程中的遺失、流失、揮發等損失僅以50%計算(實際僅貯存過程中不加蓋密封就將揮發損失約40%的氮),不考慮經濟作物用肥,其「提供」的純氮也僅能維持3200公斤的糧食產量。即使能精耕細作每年擠出1/3耕地輪休種植一季綠肥,最多也就3700公斤糧食產量。而農田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應該平衡,否則系統就要退化、崩潰,表現為土壤退化板結,地力下降,減產甚至絕收。當然,各種肥餅和酒糟、糖渣、豆渣、油渣等也被廣泛用作肥料,尤其在江南被廣泛使用。明後期甚至已開始把硫磺、砒霜、黑礬、滷水及螺蜆殼灰、蚌蛤蚝灰等用作肥料。但是因來源有限、產量有限、肥效有限、或作用有限(只能用於改良特定土壤,不能補充氮等),對農業生產沒有根本性的影響。 所以在化肥問世之前,無論有多好的水利、良種、良法,木桶效應就決定了農業不會有高產。也就是說在農業社會、小農經濟的「盛世」,在保留必要的柴草山(約24億畝)後受限於「合理耕地」的總量(約12億畝),以最好的耕作管理、技術和品種,全國糧食可持續的總產極限為:1.2億噸,合理供養人口為3~4億人。2、從現在的糧食產量的構成分析:先從「3414」試驗說起。科普一下:「3414」試驗不是什麼「搬出一兩年的數字上下嘴皮子一碰」的數據,而是根據測土配方的要求,全國幾乎所有縣(包括我)實施了多年的試驗,網上一搜就是一大堆,我貼出的《富民縣農業局「3414」田麥試驗報告》富民縣農業信息網只是其中一個: 如果其它太專業懂不起,就看錶6吧:http://img3.laibafile.cn/p/m/215749904.jpg 不用化肥的「處理1」畝產157.3公斤僅有「處理9」(370公斤)畝產的42.5%。《玉米3414肥料田間試驗初報》玉米3414肥料田間試驗初報 專業分析不用去看,只看錶2就很容易看出: A、在現代管理之下,小面積玉米達到500公斤以上畝產是很容易的。 B、不用化肥的玉米畝產(315.71公斤)僅為最高畝產(630.17)的一半。 C、非專業人員對農業的記載往往偏重於小面積的特殊事件。而在這個試驗中就可以看出,小面積的最高畝產(630.17)遠遠高於全國糧食平均畝產353公斤。「3414」試驗的方案設計吸收了回歸最優設計,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肥效田間試驗方案。「3414」是指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該方案除可應用14個處理進行氮、磷、鉀三元二次效應方程的擬合以外,還可分別進行氮、磷、鉀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應方程的擬合。例如:進行氮、磷二元效應方程擬合時,可選用處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為基礎的氮、磷二元二次效應方程等等,以找出肥料最佳用量。此外,通過處理1可以獲得基礎地力產量,即空白區產量,所以其試驗成果也可用於分析是否施用化肥的產量對比。此外: 聯合國糧農組織從1961年~1989年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進行的大規模肥料(NPK)試驗計劃(FP)表明,主要糧食作物的60089個試驗中,加權平均的總PI值(化肥的增產量)為10.3kg/kg。另一項在孟加拉、埃及、印度、菲律賓、加拿大和美國進行的8500個水稻試驗和6100個小麥試驗結果的研究表明(Ahmed,1979):每kg氮肥(N)平均增產稻穀(籽實)在14~20kg之間,增產小麥籽實在17~21kg之間。一般認為,化肥的貢獻大體是:在糧食總產中化肥的貢獻在30%~40%,而在增產的糧食中,化肥的貢獻在50%~60%。 一個試驗得到的結論,必須可以被其他人以相同條件進行重複,才能證明其結論是正確的,而不是偶然獲得的錯誤結論,這才是《「3414」試驗報告》和我的試驗可以讓人完全信服的原因。 看了這些試驗報告,只要略會思考的人都不會相信古代會有「畝產3904斤」、「畝產二千多斤」和「漢代……畝產粟281市斤,高於戰國後期的247市斤,比戰國前期的畝產205.8市斤……」的高產。 這些試驗只是剔除了農業生產中化肥的作用,其它還有良種、農藥、農膜……如:普遍認為在良種方面,60年代的矮桿水稻、70年代的雜交水稻的增產效果均約為20~30%。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個人認為,就中國而言,自1949年至今平均畝產增加的280公斤中,單純化肥因素約佔30%,單純良種因素約佔20%,單純水利因素約佔10%,單純其它因素(包括高廂壟作免耕輪作預留行間套作肥水管理在內的耕作制度改革,和農藥、農膜、農機等)10%,多因素綜合作用(包括化肥、良種、水利、農膜、農機、農藥、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因素約佔30%。2012年全國糧食平均畝產是353公斤,但如果把所有工業化成果全部從農業生產中剔除,僅僅保留與工業化關係不那麼強的水利因素,那麼全國糧食平均畝產將是現在的多少?30%?還是20%?我認為絕不會超過100公斤/畝,和今天的印度相當。3、從歷代人口數量分析:明朝及清前期(東北、西北墾荒前)納入隱匿耕地在內的真實耕地面積至少也有10億畝,如果按吳慧的粟全國平均畝產「漢代281市斤」總產1.4億噸糧食。即使「社會發達的時候,……生活指數追求高一些,消耗的糧食就多了」,人均口糧300公斤以上時怎麼也不會「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暴發農民起義吧?1949年的中國、現在的黑非洲和印度人均口糧也僅有200公斤多點。這樣算下來,中國早在漢、唐就至少可養活4.7億人。但是,古代中國不僅從未曾達到這個人口數量,在玉米等高產作物普及之前甚至連這個數量的一半都達不到。歷史上的幾個人口高峰分別是:西漢平帝元始二年6300萬人,東漢桓帝永壽三年7200萬人,唐玄宗天寶十四年8500萬人,宋徽宗宣和元年14000萬人(占城稻廣泛種植),南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4000萬人,明世宗嘉靖元年17000萬人(嶺南開發),清乾隆二十九年即1764年20000萬人(玉米等高產作物廣泛種植、耕地面積有較大增長),清咸豐元年43600萬人。(見《中國古代人口損耗數據簡列》中國古代人口損耗數據簡列)這些人口高峰實際就標誌著歷史上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情況,人口*人均口糧=糧食總產=耕地總面積*平均畝產。2012年中國人均口糧435公斤,姑且認為「盛世」更高一點人均口糧500公斤(雖然「盛世」之後緊隨的農民起義和人口減少證明糧食不可能如此富足);由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17000萬人和清雍正元年(1723年、耕地面積恢復至明峰值10億畝以上)19000萬人反推,可大致算出當時糧食總產約為0.85億噸和0.95億噸;以10億畝耕地計算,全國平均畝產約為85公斤和95公斤(明至清畝產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玉米的普及),畝產水平達到農業社會的極限。明末因小冰河氣候畝產極不正常,清卻因小冰河過後氣候轉暖,柳條邊完全廢馳、西北墾荒等原因,咸豐元年(1851)耕地面積增長至16億畝,但因耕地質量下降和水、旱、蝗災連年不斷,糧食總產增長不大(約1.2億噸上下)。人口卻在「盛世」中增長至43216萬人,清末的歷史地理學家汪士鐸為此驚呼:「人多之害,山頂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開深菁,天地之力窮矣!」於是,太平天國爆發,人口損失超過1億,人、地矛盾緩和後方有「同治中興」。此後,因墾荒已危及生態(如科爾沁沙漠化),土地過度利用導致平均耕地質量進一步下降,再加上戰亂、災荒等因素使畝產水平更無法恢復,人口的增長就只能以生活質量的進一步降低為代價了。根據《表象與事實:近代中國糧食供求平衡研究》表象與事實:近代中國糧食供求平衡研究所引用、推算數據(所用數據中最高為吳傳鈞《中國糧食地理》估計的1931~1936年22省平均年產25.5億市擔,摺合1.275億噸),整個民國時期含稻、麥、玉及雜糧在內的糧食(穀物)總產一直在1~1.4億噸間徘徊。按16億畝耕地計算,全國平均糧食畝產在62.5~87.5公斤之間。1949年中國16億畝耕地總產糧食1.1億噸,平均畝產68.62公斤,5.4億人人均口糧209公斤。結論:數千年以來,全國平均糧食畝產一直不曾高於100公斤! 《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中說全國糧食畝產水平「平均畝產合今制,戰國247市斤,漢代281市斤……,明代前期畝產是343市斤」,「漢代……畝產粟281市斤,高於戰國後期的247市斤,比戰國前期的畝產205.8市斤……」是錯誤的。
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春過雪消:地主階級是怎樣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人民公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春過雪消:小農經濟(包產到戶)是否已到最後的末路?
春過雪消: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過雪消: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春過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國?
春過雪消: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討厭日本?單純因為歷史?
春過雪消:為什麼一些人覺得美國是中國的敵人而不是朋友?
春過雪消: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國家一個政策或者法律,你會改變什麼?
農業時代河南小麥風調雨順100斤是平均水平,山東估計也好不到哪去。
不用說非工業化了。陝西秦嶺大熊貓保護區里不允許用化肥農藥的農田用上免費配給的最頂級種子和工業化的農田水利設施,畝產也就是500斤上下。
為督工 @馬前卒 補充一點豫西北焦作的歷史資料
來源:父母和外公的回憶背景:老家處於丘陵地區,解放前沒有水澆地。所以只代表豫西北一小塊地方畝產變化(只計算一季,因為開解放前就種一季;種植對象主要是穀子和小麥,不計算紅薯):50年代約100斤,父親原話是「一二百斤算是好年景」60年代穩定在約200斤,原因是集體化修水庫70年代穩定在300多斤,原因是小化肥廠,原話是「開始都沒有化肥,只有氨水,氨水也管用」再往後,有化肥,有種子,有農藥,現在基本上在1000斤左右,比較穩定結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沒有錢搞科技的話水利是第一生產力。另外感謝長輩的付出,我才能吃上白面饅頭。聽家裡人說過。坐標:專業種了9000年地的中原。
使用化肥和育種之前,一畝地麥子好地最多是百十斤,也就是100斤出頭。一般地80斤左右,就是剛好裝一麻包。賴地、年景不好的話,四五十斤,二三十斤,甚至絕收都是常有的。所以就算50-100斤吧。
現在是400-800斤麥子。8倍。
題外話:回到某年代化肥育種沒有的時候,14億除以8,那個時候能讓人吃富足的話,應該是1.75億人口。而那個時候從4億人暴增到6億人…………其實社會脆弱的很,稍微一折騰,是要出大問題的。我小時候問過我的長輩們。華北山區缺水旱地,小米產量100斤左右。小麥200斤算是很大的豐年。時間大約是饑荒以前……甚至到70年代也很普遍。他們總結的主要原因是種子退化,以及農家肥真心不如化肥有勁。
彭帥當年的試驗田一分也就90多斤,理論上1千斤頂天了。沒有合成銨啊
我家地處成都平原,氣候土壤水源簡直是為種糧食而生,然而聽我奶奶說,以前一畝地大概能打三百多斤糧食,現在種田能手畝產大概是1200斤的樣子,我父母差一些,八九百斤,所以後來搞經濟作物,我則完全不會種地。
我姥爺是30年代初出生於山西省的一個小村子,地處晉中盆地,在太原南邊。據他回憶,他的父親(我不知道該叫什麼,太姥爺?)在種地上是一把高手,最高記錄是有一年一畝地打了700多斤高粱,而且是16兩的那種老斤。
根據張宏傑在提到過中國歷代糧食畝產比較與人均佔有糧食數量。
畝產量:秦漢每畝為264市斤,隋唐每畝為334市斤,明朝每畝為346市斤,清朝每畝為374市斤。
PS:這裡說的是平均畝產,不是指某種特定作物在某一特定區域內的畝產,而是全國範圍內的平均值。清之所以有較大提高,跟美洲作物的大面積推廣有關係。人均糧食佔有量:秦漢人均為985市斤,隋唐人均為988市斤,北宋人均為1457市斤,明朝人均為1192市斤,清朝人均為780市斤。
以上數據均出自張宏傑老師,所以他把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概括為:飢餓的盛世。
的確,在工業化之前3億至4.5億人口的壓力不是小數目,可以說差不多到頭了。在增加人口數那麼一遇到天災人禍,那隻能是賣兒賣女過日子。沒有好種子,沒有化肥,沒有柴油,機械化還沒完成。畝產150市斤,已是當時不錯的收成了
推薦閱讀:
※德國工業的一路領先,靠的是創新還是嚴謹?
※假如沒有西方的入侵,中國和印度要過多久才能自發出現工業革命?
※三星、松下、西門子的冰箱哪種質量好?
※都說航空發動機難,那麼,除五大常任理事國,還有那些國家能夠自主製造類似斯貝發動機的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