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現在漢傳藏傳佛教還是佛陀的原意么,若真想學佛,是不是應該去信仰巴利語系佛教?
家人都信佛,我也從小信,但是一直感覺她們的表現與我嚮往的不一,由此對大眾部佛教深表疑惑,誰能給我解釋一下?
打開知乎,提個問題,看看回答,不是信佛學佛的正確方式。
最正確的方式,是直接去閱讀佛經。
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
最了解眾生的,是佛陀。
最明白佛法的,是佛陀。
最懂得如何說法的,是佛陀。所以,放著全世界最靠譜的教材不去學習,反而想借同學的筆記抄抄……萬一只借到了塗鴉本,你冤不冤?你應該把猶豫的時間用到自己讀經論上去。不要看普通信眾就去給佛教標標籤,要看佛怎麼說說了啥。
再者,大乘和上座部之間的事也不是你有能力管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Basic Points Unifying the Theravāda and the Mahāyāna《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是一份重要的佛教普世宣言,發表於1967年世界佛教僧團會「World Buddhist Sangha Council (WBSC)」的第一次會議。由已故的WBSC創辦者及秘書長 Pandita Pimbure Sorata 長老,邀請化普樂·羅睺羅尊者(Ven. Walpola Rahula)擬定一份聯合了所有不同佛教傳統的簡要條文,此文已由世界佛教僧團會一致通過。
條文原件:
1、佛陀是我們唯一的導師;
2、我們都皈依佛陀、佛法和僧團;
3、我們都不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創造和管治的;
4、我們都認同人生的目標是:對所有眾生培育無差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努力,並培育能導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5、我們都接受四聖諦,亦即是苦,苦因,苦滅,滅苦之道,以及緣起法則;
6、一切有為法是無常、苦的,及一切有為和無為法是無我的;
7、我們都接受三十七道品是佛陀所教導的導向覺悟之道的分別述說;
8、達至覺悟和解脫有三種:聲聞、獨覺、正自覺;我們都認同菩薩行和成就正自覺以拯救眾生是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
9、我們認同,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對於佛教的信仰和修習方式,但這些外在的形式和表現不可與佛陀教導的基本教義混為一談。
條文擴展:
1982年,化普樂·羅睺羅尊者(Ven. Walpola Rahula)提供了一份替換上述九條共識的條文重述於下:
1、無論任何宗派、教派或系統的佛教徒,我們都認同佛陀是教導我們的導師;
2、我們都皈依三寶:佛陀、佛法和僧團;
3、無論是上座部佛教還是大乘佛教,我們都不相信這個世界是由神和他的意志所創造和管治的;
4、佛陀,我們的導師,是大慈悲、大智慧的體現者,以他作為榜樣,我們都認同人生的目標是:對所有眾生培育無差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努力,並培育能導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5、我們都接受佛陀教導的四聖諦,亦即是:
苦,是生存於世間的事實,眾生皆處於逼迫、無常、不圓滿、不舒適、充滿矛盾的困境之中; 苦因,是苦生起的事實,由於以虛幻不實的自我為中心而自私自利,苦即生起; 苦滅,即由自我為中心而自私自利所造成的困境,是可以完全根除,達到釋放、解脫、自在的事實; 滅苦之道,即解脫可經由實踐稱為中道的八聖道,導向完美的道德行為(戒)、經訓練的心(定)、智慧解脫(慧);6、我們都接受緣起法則所教導的世間因果律,因此,我們認為每一事物都是相對的、相互依存的、相互關聯的;並且世間無一事物是絕對的、永久的與永恆的;
7、根據佛陀的教導,我們都理解:一切有為法是無常、苦的,及一切有為和無為法是無我的(即行法的三相:無常、苦、無我);
8、我們都接受三十七道品是佛陀所教導的導向覺悟之道的分別述說,即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9、達至覺悟和解脫有三種:聲聞、獨覺、正自覺;我們都認同菩薩行和成就正自覺以拯救眾生是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但是,這三種覺悟和解脫並無不同,如大乘佛教的《解深密經》所言:「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說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凈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凈,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10、我們認同,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僧人的生活方式,大眾化的教徒信仰和修習方式,不同的儀式、儀軌和典禮,不同的風俗習慣等,但這些外在的形式和表現不可與佛陀教導的基本教義混為一談。您的直覺沒錯,主流漢藏佛教基本都誤解了佛陀原意。巴利語系南傳佛教也誤解了佛陀聲聞解脫道原意。
欲了解真實佛教,可先參閱此書:http://www.hymzw.net/zjdz/xfdjx/
南無佛法僧佛陀沒有意
感恩題主開題!
這篇(第四帖):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0"這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有因有緣的,尊重這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尊重並非表示同意),對自己 對別人 都一樣。自己還沒聖人的能力,而一直要求自己完美,或許會讓自己落入掉悔中,而無法活在當下。對別人也一樣,任何人會犯錯,一定有其背後的因緣,若想改善這世界,佛教徒會想要改變其因緣。"世上現有的因緣,無窮無盡,去說誰真誰假,或許花個一生也沒法全然清楚,還不如由最單純的做起。末學所學法門,尊重世間所有因緣,所以,不因任何因緣起煩惱,外界因緣輾轉,照說五蘊應該也會跟著輾轉,也就是自己跟著內外境轉,學習這法門,就是隨時讓自己漸不隨內外境轉。信不信仰巴利語系佛教,是一種選擇,決定權自您手中。
若是以末學的經驗,雜阿含經,原始佛法,或許就是您想要接觸的,以末學所學法門,雖用雜阿含經,但沒用其中的四禪八定(用佛陀教導的四禪)及一些參雜在內的古印度婆羅門思想,學起來相當原味,是否實用,經過自己實修親身體驗體會後,尤其深刻。用古德的話說: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不用去追尋著甚麼,先別讓自己的"妄"繼續展現就好,如我們眼見、耳聽、意想等之後,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偏見、成見(妄)跟著由腦中釋放,能不被這些偏見、成見牽著走,就是息妄的第一步(先別要求自己能有不會有偏見、成見由腦中釋放的程度,先做到偏見、成見由於習性流露出後,不被影響)。若有空,就練習一下四念處禪修,中性的覺知觀察,從身念處開始,老實的、慢慢的,一步一腳印。
學習四念處 (中性的覺知觀察五蘊),
剛開始時,練習的是身念處,由於長時間的念住所緣,會讓人禪悅法喜,也就是慈、予樂,自己能禪悅法喜(慈、予樂), 將此方法推廣,讓人人都可禪悅法喜(慈、予樂), 自利利人。能由 身念處開始練習的人,
久了,會親身體驗體會初禪、二禪,能達到二禪的狀態,會讓自己較能親身體驗體會:"覺"、"如實"、"不加油添醋"的方向若能再深入覺觀苦集滅道, 就更能趣向如實。一旦能, 因覺觀四聖諦而生慧,經驗久了,就可能達到三禪(正念正智)。(末學所提的禪,不是四禪八定,而是佛說的四禪。)能達到三禪的人,就可開始拔苦(悲),
自己能拔苦(悲),將此方法推廣,讓人人都可拔苦(悲),自利利人。所以,修習四念處,達到且熟悉心念處的人,
由於可以清晰覺觀到:念頭由腦中釋放後,產生了情緒,且有後續的副作用。有時候,同樣的念頭由腦中釋放後,卻產生了不一樣的情緒或沒有情緒,且有後續的副作用或沒有副作用,自己就會清楚,若被腦中釋放的念頭牽著走,是在懲罰自己(苦集滅道)。等練習到覺觀能力更強時,自己就會,覺觀到自己在同樣情境,能心不隨境轉的機緣,覺觀能力越強時,自己體會的就越貼切。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到今年四月中正好六年,有興趣的師兄可以繼續看下去,以下是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的心得報告:
馬祖道一禪師: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道不用修,並不是真不用修,
而是強調,莫污染 (莫將原味 加油添醋)。中性的 覺知觀察(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就是好的辦法。
許多人用有為法,殊不知很可能變成頭上安頭,加一個妄來壓住原來的妄。學佛,其實 是教導我們,
別執於五蘊,別被五蘊牽著走,最直接的,別做自己想法或思維的奴隸!練習,讓自己 時時 能 中性的覺知觀察,
是培養,不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最好的方法。實修,可輔助自己驗證,正見的觀念。
進而,讓自己 親身體驗體會,而生"信"。(盲目的"迷"信 在佛教 是不被鼓勵的)世尊所教導的四念處禪修,是練習 覺觀 自己五蘊的好方法。
這方法:沒時間的人,用少許時間練習,有時間的人,用較多許時間練習。重點 都一樣:
訓練 自己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沒有壓力,只有放鬆,放鬆時,才易 念住所緣。所以,若每天只有幾個 十五分鐘,就只練習,幾個 十五分鐘,但,練習時 要 放鬆心情,輕鬆愉悅 的 練習 念住所緣。不給自己 任何壓力,是必要的。
練習時,就只是 念住所緣,有人 打斷時,因緣不具足,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愉快的,處理被打斷的因緣,處理完,還有時間就再念住,若沒時間,也欣然接受。禪修時,用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的心態。
不在禪修時,也可 提醒 自己 時時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的過日子。隨時,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然後 放下問題。儘力做事,但不強求完美,還有的瑕疵,留給將來再有機會 運作時,把握因緣努力。(我們 隨時 都可能犯錯 犯錯後要儘力改進 然後就放下 而不是掉悔)所以,平時 就算還沒太多時間練習,
時時,覺知觀察自己的心態,並提醒自己,時時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讓自己練習覺觀,也會拓展自己的心態及心量。我們 生理的需求,或 過去的知識經驗,
都常會由腦中釋放,腦中釋放了訊息,我們該 選擇 被其 牽著走呢?還是 好的拿來用,沒用的放一邊呢?要能不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是必要的。有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做任何事 都只會 儘力 而不執著。
"用而不執" 是 學佛人該學習的:學習了 佛法 "用而不執",無"法執";對自己的身心 "用而不執",無"我執"。學習了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自己就會,漸漸 有 如實觀 及 因緣觀 的能力,能有 如實觀,就能讓人 趣向如實,有 因緣觀,做任何事 了知因果,在 因緣的捉拿上 會更熟巧。末學在這篇回答也略述了一些學佛的好處:
有興趣的話請參考:學佛修行現世能得到那些利益? - 自在之路的回答所以,練習四念處禪修,的短程目的:
當 眼見 耳聽 意念 ... 時:別將自己的,偏見 成見 (及以上的污染) 加入(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而一再的,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 牽著走。(就算 能力還不夠 污染 自腦中釋放了 也不需被牽著走 讓它去 莫管它 就好)如何 才能 有 在 日常生活中 具備 覺觀能力,而不被 內外境 牽著走呢?
這四篇可參考:一篇敘述 四念處 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 實修的方法 及 正見的觀念)(修行的次第是最需實修練習的,但前幾帖也值得多讀,加強正見的觀念)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9一篇敘述 "不做自己 想法 或 思維 的奴隸" (正見的觀念)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32雜阿含經學習報告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四念處 -- 如實修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84祝 早日成就!
感恩!祝福!學佛得多讀佛經,佛經在大藏經中找。這條路走得通的,不要懷疑!你可以觀察一下,學佛不如法的人,有幾個是天天讀佛經的?就因為不樂讀佛說,所以才離經叛道!
想真正學佛必須得看巴利文的原始佛教的經書,但這是一門古老的語言,退一步就是看巴利三藏的英文翻譯The Grouped Discourses,英文不好再退一步就是看文言文的《雜阿含》,就是《雜阿含》也是比較龐大,佛學的任何一個小分支都夠人研究、修持一輩子。同時建議持五戒,戒比法還重要,沒有戒,任何法都沒用。
佛不在外,佛在心。好吧這句話我也不知道啥意思,只是覺的高深罷了,可以用來裝,你現在就更那種天天在微信裡面說一定要去西藏來一場心靈之旅,要去尼泊爾感受人間天堂那種人一樣。佛法說到底也是修心,你以為真按照古巴利文所記載的那樣做苦修士就能修法,照你這種思路大概得找機器貓用時光機把你送到佛祖面前去聽課才是最正宗
任何原教旨主義者,追溯到根源的時候都會大失所望。宗教本來就不是靠一個人能設計成功的,必然是一代一代人不停把一個思想給圓起來的過程。
1,都不是,如果按照佛教哲學,脫離輪迴的辦法是什麼都不做,等你的業報完就脫離輪迴了
2,印度佛教後期和婆羅門教一個尿性,巴結權貴,接受供奉(說好的要飯不要錢呢?),最貼近真正佛教信仰的是提婆達多派(個人意見)
佛棍的邏輯搞笑了,輯毒也要深入毒巢販毒才算了解。佛教源於婆羅門教和沙門教派這是不爭的歷史事實,我要看倒不如直接看吠陀經、奧義書、往世書之類的婆羅門教書籍,畢竟婆羅門教才是印度文明的正宗可以先看南北阿含經,還有四聖諦和四法印,四聖諦說明佛法是滅苦的方法,如果一個法門並沒有讓你煩惱減少,那這個法門就有問題,四法印說明的是佛教的四個目標諸法非(因為有人經常把無當成空,所以改成非)我,諸行無常,諸漏皆苦,涅槃寂靜,而達到這四個目標的方法就是修行四念處,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南無釋迦摩尼本師佛
顯然不是。
參考資料:楞嚴經,瑜伽師弟論,金剛經,園覺經。虛雲和尚禪修。達摩血脈論。靜坐方法。欲界九住心。如果想有個精神寄託,佛教挺好。如果想解脫,深入了解真相,佛教不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修行方法:1.修止。靜坐,六妙門,觀呼吸。攝心為戒,以靜止念。雜念減少,會顯出清醒意識。2.觀修。觀呼吸,觀念頭,觀身心,哪個是變去的,哪個是不變的。找到位置,眉心或後腦。3.禪,吧上面兩個運用自如。變成清醒而放鬆的常態。不是當下,而是清醒的當下,知道我在哪裡,在做什麼。白雲朵朵,青草叢叢,你,似乎帶給我那種綿綿的思念……
青山佇立,流水潺潺,你,似乎帶著我的思念飄向遠方……
或許,隨著一聲聲梵唱,我們只為尋找你的氣息……
或許,順著一圈圈轉經輪,我們只為觸摸你的手……
或許,翻過一座座高山,我們只為能與你相見……
就這樣,我們從夢中蘇醒,細細的品味著夢中的帶給我們的含義……
我們時常覺得為什麼別人有如此的機緣,能有這麼好的師父,上師;而我們卻一無所有……我們是否真的忽視了我們自己身邊的機會呢?即使真的是上師走來,你是否會真心去尋求祂?即使真的見到祂後,你是否會發自內心的去思念祂?祂的面容在你心裡是否讓你覺得就是慈悲的化身?每次我們看到自己上師的照片的時候, 我們是如此愧疚,乃至於我們淚流滿面的吟唱起上師駐世祈禱文;我們五體投地的行起了大禮拜,只為了洗滌那心中的愧疚……人,往往都是經歷了什麼,才會如此迫切地希望得到內心的洗滌,但是往往又礙於面子又不敢發自內心的去承認。
此時,我們動心了,卻又退縮了……
佛陀,是內心的一種狀態,以至於我們能安駐於世;
佛陀,是發自內心的慈悲,以至於我們的同體大悲;
佛陀,是大腦知識最深層次的感悟,以至於我們能頓悟世間八法;
而我們往往忽略了佛陀最真切的含義,而一直認為佛陀只是一位領袖,祂帶領我們去修行,去行善;但即使就是這位領袖,我們又有誰真的有這份信念去遵照佛陀的旨意永不後悔的去修行?毫無怨言的去行善?
你在佛陀前,不停的磕頭,看似虔誠,但出門在外,卻趾高氣揚的利用知識,權力,金錢在弱勢人群前把頭高高揚起;
你在佛陀前,遵照佛家的儀軌,日日夜夜都必須點著油燈,但是唯獨無法點亮你心裡的那一盞心燈;
你在佛陀前,許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心愿,但是世俗的問題一來,你就不顧一切的抱怨佛陀為什麼沒有幫你化解;
你愛佛,愛的寧願千里迢迢,來聖城朝拜,卻唯獨無法愛甚至是包容一個曾經和你有一點過錯的人和冤家;
太多太多的謊言,讓我們表面看起來皈依佛法僧,但是自己又有太多的行為讓我們遠離佛法僧。我們時常對自己說要隨緣,但是很多人的理解卻是毫無行動的去「隨緣」一件事情。總是拿著隨緣的名義,安慰自己,讓自己遠離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卻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信誓旦旦的各種追求。如果最後的結果不是預期的結果,又哭喪著臉,把一切的原由推卸給同伴或者環境。若自己之前求過神,拜過佛,那麼事情的結果一定是開始批判佛陀的無作為。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如果自己沒有好好的反省自己的問題,將自己徹底的改過,那麼即使你用了各種方法,將厄運避過,那麼這個厄運也會在以後通過不同的方式和原由再次作用到你的身上。所以,我們常說,現在的我們不是看似高深的「隨緣」,而是駭人聽聞的「隨業」!而我們往往都不相知,或者去逃避。真正屬於你自己的,該發生的事情都是會發生的。即使你努力的竭力去改變一個不理想的事件發生的時候,卻總是發現,有時候明明已是約定俗成的行為,卻在那一瞬間充滿了變化…… 有時候,我們卻不敢去接受這個事實:焦慮、恐懼、仇恨、逃避都在無形的作用這我們。當你發現事件突然出乎意料變化的時候,都是你害怕這個事件的表現,所以才有了焦慮、恐懼、仇恨和逃避。
佛教經卷的可信度
2017-01-13 來自轉載 南傳上座部王健林先生之前狀告某微信公眾號並獲賠六萬,因為該公眾號刊登了題為《王健林:淘寶不死,中國不富,活了電商,死了實體,日本孫正義坐收漁翁之利》的文章,冒用其名義惡意誹謗、污衊淘寶網及網購電商。王先生尚且在世,便有人假借其名表達觀點。或許這麼做的原因,是說話者本身名不見經傳,將名人標為作者,將觀點包裝成名人語錄,便能夠廣為傳播以博眼球。名人大多同樣遭遇此類困擾。
這就告訴我們一件事,在當代網路發達、資訊傳遞迅捷的情況下,依舊有人敢以尚且在世之人的名義陳述其大多劍走偏鋒的觀點。想想我們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了多少「名人名言」,光是郎咸平教授預言中國經濟恨不得下一分鐘就要完蛋的語錄就有十幾種版本。王先生尚且能夠為自己發聲,以聲明和訴訟以正視聽,那些已經過世之人,恐怕就只能任人擺布。之前楊絳先生過世,一則手寫體的文章署名先生,轉發甚多,之後也被證實並非出自先生之手。如今時期下的人類壽命不過百年,使得我們難以找到一位在世的前輩訴說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歷史。於是,我們通過古代文獻,去了解千年前的種種。古代文獻本身的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們對歷史的解讀。那麼,那些流傳下來的文獻,是否也有著假借某人名義述說歪理的可能性呢?這就有了對於歷史文獻可信度的考量。在很早的時候,日本和歐洲的很多學者,在佛教文獻的源流考據上便下足了功夫。這些學者大多能夠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不吹不黑地進行研究工作。其旨趣並不在於攻訐異己,而只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到十九世紀末,由文獻的評估與典籍的整理,可發現佛陀出現在歷史上的這一事實是確實無疑的。在這些文獻中(其數量相當龐大),巴利聖典(Pali Canon,通稱為「三藏」(Tipi?aka))被視為歷史最悠久的典籍——巴利藏經比梵文版的藏經年代稍為久遠,不過有些梵文學者並不同意此觀點。憑著這些資料,英國的巴利語學者 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 寫道:「當這些資料重新整理後,顯示出佛陀並非只留下幾句簡短雋永的話,讓弟子從中建立一個或一些自己的思想系統,事實是佛陀本身已詳盡地闡述了他的學理,但就根本教義來說,其中一部分的說明產生在開始弘化之後,乃至在他行化之前,就早有了縝密的思惟。再者,在他漫長的教學生涯里,佛陀已對弟子一再充分地重述他的教誡及整套思想體系,同時也檢核這些弟子對這整個思想體系的認知。最後,佛陀的大弟子也如佛陀般,熟知形而上最極微細的特性,且培養出當時印度苦行者所具備的出奇之記憶力。當以上這些事實在心中浮現時,我們可以合理地說:佛教經典本身的教義,比其他宗教後期的相應文獻,更值得信賴。」依據錫蘭和緬甸的記載,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在公元前六二四年出生,在他二十九歲時離開王宮,三十五歲時證悟四聖諦,成為佛陀。其後流布教導四十五年,於八十歲時(公元前五四四年)於古西那拉入滅。在這四十五年間,佛陀走了一些地方,隨因緣而教導合適的對象,將證悟涅槃的方法對無數人天進行了講述。而在當時的古印度,並非只有佛陀和其弟子組成的沙門,還有其它沙門、婆羅門遊歷四方,他們秉持不同的教理和修行方法。較為著名的是當時的外道六師,他們分別是:1Purana Kassapa,主張「無作論」或「道德虛空論」,他認為,無論造的是善業或惡業,純粹只是造作而已,並不會帶來任何結果;
2Makkhali Gosāla,主張「命定論」或「宿命論」, 認為一切都是註定的;
3Ajita Kesakambala,主張「無因論」或「斷滅論」,既否定因,也否定果,認為「無因無緣眾生污染, 無因無緣眾生清凈」。Ajita 是古印度自由思想學派「順世論」的先驅之一。順世論(lokāyata,lokāyatika)意即隨順世俗的思想。此學派主張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世間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物質元素組成,人死後一切歸無,沒有靈魂,沒有來世。此論否定輪迴,否定業果,道德、苦行、布施、祭祀等皆毫無意義,人生的目的在於享受快樂和滿足肉慾;
4Pakudha Kaccāyana,主張「靈魂不滅論」、「七元素論」或「原子論」,認為靈魂不會因為身體被殺而遭到傷害或者毀滅,所以沒有殺生者,也沒有被殺生者;
5Niga??ha Nataputta,也被尊稱為「大雄」(Vardhamāna Mahāvīra),耆那教的教主。上述外道諸師,或持「靈魂不滅論」,或持「斷滅論」,或持「命定論」,而大雄認為,他們的觀點各持一端,因而主張「非一端論」,認為凡事總有兩端,兩端在各自特定的條件下都有可能反映部分的真理,不能把一事的兩端截然割斷,絕對對立。稍後詳述其觀點內容;
6Sa?jaya Bela??hiputta,主張「不可知論」、「懷疑論」或「捕鰻論」(鰻魚的身體很滑,很難抓住它。這個人的理論如同鰻魚一般,對任何事物都持懷疑態度。你問他什麼問題,他都不直接回答,只給你模稜兩可,甚至連模稜兩可都不是的答案。)。上首弟子薩利子尊者和摩訶目犍連尊者,在成為佛陀的弟子之前,曾跟隨其學習。
知乎上的王永豪先生寫了一篇《道德虛無主義》發布在其文字專欄中,他論述了支持「道德虛無論」的理由。
「宿命論」在當今也依舊被人秉持,認為世事皆註定,如有劇本一般有條不紊。「斷滅論」認為死後一切皆消散歸於虛無,此論在中國似乎頗為流行,另一觀點是死後必定成為鬼神的「鬼魂論」,日本與韓國也頗受此觀點的影響。「原子論」(Atomism)認為,就像用刀砍一堆綠豆,刀只是進入綠豆之間的空隙而已,同樣地,所謂的殺人純粹只是臆想而已。人是由這七種最基本元素構成的,而這七種元素是恆常不變的。如果一個人用刀去殺人,也只是刀經過這七種元素而已,並沒有所謂殺害或令殺害。由大雄創立的耆那教,則秉持「非一端論」,認為有靈魂的存在,靈魂會受到污染,如追求物慾、欲樂,導致靈魂墮落,因為墮落所以就要輪迴。必需通過修行,才可以凈化靈魂,而其修行方式,稱為「消業」(kammāna? byantībhāvā),即通過實行苦行,以各種方式折磨自己,而讓過去還沒有成熟的惡業先成熟,同時持戒不造新的惡業,於是當這些惡業被消盡了,就可以解脫一切苦。再有是「不可知論」,認為很多真理是難以被知曉的。細究這六位外道導師秉持的理論,都是非常經典的主張,在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依舊被很多人接受。當然,人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其認可的信念。而除了這六種經典的理論主張,還有很多尚未提及的觀點。換言之,佛陀所處的時代正值沙門思潮的興起,這些出家後或遊方參學或傳道授業的沙門眾,在很大程度上對婆羅門教的「祭祀萬能論」發起了挑戰。這種多元思想交匯碰撞的時期,佛陀步履其間,傳達他的洞見。大背景類似於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而佛陀自然也會考量,在諸多不同思想互相激蕩的格局中,如何最大程度的維持其教導不被雜糅、篡改以至於喪失其核心。答案是,唯有靠人。是人弘道,非道弘人。於是便有了僧團體系。文獻記載,悉達多太子證悟涅槃成為佛陀後,最先教導的比庫僧有五位,他們原本是和悉達多太子一起修習苦行的苦行沙門。當這五位比庫在佛陀的教導下,一一證悟涅槃,滅盡所有煩惱之後,成為了阿拉漢弟子。所有斷盡煩惱、不再有未來生的人,都被稱為阿拉漢,有三種阿拉漢:佛陀(正自覺佛)、獨覺佛和阿拉漢弟子。而前兩者的區別,只在於佛陀能夠全方位地闡釋證悟涅槃的方法,形成解脫法的流布傳承,建立僧團,而後者則只能在有限的角度闡釋它,於是便難以有教法的流布。而阿拉漢弟子,是指受持修習了佛陀所講述的教法後證悟涅槃的人,他們是佛陀的學生,有時也稱為佛陀的兒女們。知乎上的王永豪先生寫了一篇《道德虛無主義》發布在其文字專欄中,他論述了支持「道德虛無論」的理由。
「宿命論」在當今也依舊被人秉持,認為世事皆註定,如有劇本一般有條不紊。「斷滅論」認為死後一切皆消散歸於虛無,此論在中國似乎頗為流行,另一觀點是死後必定成為鬼神的「鬼魂論」,日本與韓國也頗受此觀點的影響。「原子論」(Atomism)認為,就像用刀砍一堆綠豆,刀只是進入綠豆之間的空隙而已,同樣地,所謂的殺人純粹只是臆想而已。人是由這七種最基本元素構成的,而這七種元素是恆常不變的。如果一個人用刀去殺人,也只是刀經過這七種元素而已,並沒有所謂殺害或令殺害。由大雄創立的耆那教,則秉持「非一端論」,認為有靈魂的存在,靈魂會受到污染,如追求物慾、欲樂,導致靈魂墮落,因為墮落所以就要輪迴。必需通過修行,才可以凈化靈魂,而其修行方式,稱為「消業」(kammāna? byantībhāvā),即通過實行苦行,以各種方式折磨自己,而讓過去還沒有成熟的惡業先成熟,同時持戒不造新的惡業,於是當這些惡業被消盡了,就可以解脫一切苦。再有是「不可知論」,認為很多真理是難以被知曉的。細究這六位外道導師秉持的理論,都是非常經典的主張,在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依舊被很多人接受。當然,人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其認可的信念。而除了這六種經典的理論主張,還有很多尚未提及的觀點。換言之,佛陀所處的時代正值沙門思潮的興起,這些出家後或遊方參學或傳道授業的沙門眾,在很大程度上對婆羅門教的「祭祀萬能論」發起了挑戰。這種多元思想交匯碰撞的時期,佛陀步履其間,傳達他的洞見。大背景類似於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而佛陀自然也會考量,在諸多不同思想互相激蕩的格局中,如何最大程度的維持其教導不被雜糅、篡改以至於喪失其核心。答案是,唯有靠人。是人弘道,非道弘人。於是便有了僧團體系。文獻記載,悉達多太子證悟涅槃成為佛陀後,最先教導的比庫僧有五位,他們原本是和悉達多太子一起修習苦行的苦行沙門。當這五位比庫在佛陀的教導下,一一證悟涅槃,滅盡所有煩惱之後,成為了阿拉漢弟子。所有斷盡煩惱、不再有未來生的人,都被稱為阿拉漢,有三種阿拉漢:佛陀(正自覺佛)、獨覺佛和阿拉漢弟子。而前兩者的區別,只在於佛陀能夠全方位地闡釋證悟涅槃的方法,形成解脫法的流布傳承,建立僧團,而後者則只能在有限的角度闡釋它,於是便難以有教法的流布。而阿拉漢弟子,是指受持修習了佛陀所講述的教法後證悟涅槃的人,他們是佛陀的學生,有時也稱為佛陀的兒女們。最初,世間只有佛陀一位阿拉漢,隨著「最初五比庫」的證悟,當時人間就有了六位阿拉漢。由於佛陀在傳法效率上的考量,最初教導的弟子,都是在證悟阿拉漢的因緣上最接近圓滿的人。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僧團從五比庫增長到上千人之眾。在佛陀成道後的第九年,位於高賞比的僧團由於一個凈瓶的問題而發生一場嚴重的爭執。這事件一度威脅到僧團的完整,而諸比庫不聽佛陀的勸誡,促成佛陀離開他們到林中獨居。這事件惡劣的起端和圓滿的收場,不但說明平息糾紛的途徑是慈愛而非怨恨,且說明了人們多麼容易被區區小事所困擾。觀察佛陀處理這一爭紛的方法,我們可看到他關心的是雙方處理爭執的心念與態度,這是一種我們至今仍可從中獲益的智慧。此事忠實地反映了年輕的僧團在成長中自然會碰到的問題,以及當時佛教的長老比庫們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所表現出的探索精神。隨著僧團的不斷壯大,更多挑戰也開始出現。當時的一些外道一直對於佛陀領導的沙門群體懷有敵意,其間以辱罵、造謠、偽裝混入僧團等種種方式進行干擾。誠如佛陀所說,其教法因他本人的證悟而出現、流佈於世間,然而也將在某一時刻隱沒。從佛陀講法開始,世間便存在著阻撓其教導延續的種種因素,譬如魔羅、外道、僧團中的愚人等。故而在佛陀入滅一百年左右,原本可稱之為「原始僧團」的僧眾團體因為戒律而發生了分裂。某些僧人開始接受在家人的金錢供奉,並在捉持金錢的同時進行一系列買賣交易。這種情況被僧團中的長老們所不容,他們堅持認為,佛陀制定的戒律應當遵守,不論佛陀本人在世時,還是入滅後的百年,僧團都代代傳承並遵守佛制戒律,不應當擅自改變。而接受金錢的僧人們認為這些長老是不知變通的老古董,應當順應社會的變遷,對生活方式進行調整。由於上座長老們與人多勢眾的開始使用金錢的僧人們在戒律的觀點上無法統一,於是原始僧團正式分裂為兩大陣營,分別是「根本上座部」和「大眾部」。「根本上座部」和「大眾部」又分別分出諸多小部派,於是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部派時期。原始佛教時期,原始僧團所傳承的經典即是如今巴利語三藏的原型。佛滅一百年後,自原始僧團分裂則逐漸過度到部派佛教時期。在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開始出現了一系列大乘梵語經典。這些大乘梵語經典的內容和巴利語經典有很大的不同。後來玄奘等人去到古印度留學,取回了大量的大乘梵語經典,並將其漢譯,於是有了如今的漢譯大乘經典。那時其實也有巴利語經藏的漢譯版本,稱為「阿含經」。大多數阿含經的篇章都能找到對應的巴利語原文,但是因為翻譯的質量以及後世的派別之見,譯本中的不少內容出現了失真。而漢地的大乘佛教祖師,則將「阿含經」判定為劣等部派的經典,束之高閣,轉而只尊崇譯自梵語的大乘經典。經歷了部派佛教時期後,佛滅一千年後,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開始密教化,宣稱佛陀有秘密傳下的教法,大量的咒語經文開始問世。最終,有了如今世界上的三個佛教派別:南傳上座部(以巴利語三藏為行持依據);大乘漢傳佛教(以漢譯大乘經典為依據);大乘藏傳佛教(以藏文大乘經典為依據)。如前言所說,因為歷史綿延久遠,我們是從現有的經卷文獻去了解古人留下的教導,而倘若文獻的內容本身不具備足夠的可信度,那麼我們也勢必會被誤導。佛教的歷史尤為複雜,其間很多來歷不明的文獻又不斷湧現,倘若並不加以辨析區分,而全盤接受之,恐有過患。有時看到一些人引用的經文中,以佛陀之口講述種種邏輯尚且不自恰的言說,再或是記述某些阿拉漢比庫莫須有的經歷,則知「同人小說」已然泛濫。如同只知《三國志通俗演義》,乃不知有《三國志》。附:以上所有內容非原創。
長按掃描關注
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想具體回答。後來想一下還是應該做出一個具體詳實的回答,以供想了解佛的大眾參考。
本人以前不信佛,因為在我們農村廟宇很多實際上是在搞封建迷信的活動。一邊放著的是佛,一遍放著的確實當地人信的神仙。廟宇里經常看到的是有人抓著一大把香咕嚕咕嚕不知道在說什麼(大概是求子女學習進步,自己事業有成,父母身體健康),有時候能看到在廟裡燒紙錢,甚至放鞭炮、春雷炮。於是廟宇給我的印象不是清凈寶地,反而是烏煙瘴氣的地方。父母雖然拜佛,卻不讀經典;爺爺奶奶雖然能背誦楞嚴咒大悲咒以及種種早晚課誦的內容,可他們似乎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學佛。
學佛二十難中有提到「富貴學佛難」,可以理解成生活太過安逸就不願意去親近佛。佛門當中戒律這麼多,生活又那麼苦。生活得安安逸逸又怎麼願意接受這麼多條條框框呢?我在高中遇到了一些變故,後來也因此得了「偏執性精神分裂症」。這件事情,我家人至今不知道,也沒打算讓他們知道。那段日子裡,我內心十分痛苦,這種痛苦來源於疑惑:為什麼我什麼都沒做錯卻被他人輕看?疑惑很難解開,於是終日鬱鬱寡歡,成績也自然一落千丈。於是我開始找各種書籍看。嗯,其中有很多心靈雞湯式的書籍,還有厚黑學,諸子百家的學說。不得不說,那段時間我讀的閑書無論是數量上還是廣度上都是超越之前任何一個時候所讀的。在這麼多書裡面,我在一本心靈雞湯裡面,讀到了寒山和拾得的那個故事:
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不得不說,這個故事給予了當時的我莫大的安慰,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主動接觸佛法。 一開始接觸佛法,哪裡懂大小乘,更別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看的第一本經書是《金剛經》(歷史教科書里提到了),我看了很多遍,第一遍看的時候沒懂, 字都認識,可連在一起就不懂了。(未完待續)1.想法有點像,但我覺得五明佛學院就不錯,可是我也沒去過。我有時候會想出家(一部分喜歡清凈一部分是處理不了各種關係想逃避)。2.前兩幾天剛去了普陀山,那裡已經完全是景區了。也是自己的問題,沒有遇見高人。3.覺得心即是道場。心清凈則法清凈。如果有緣去想去的地方求學也很好。
漢傳佛教不是大眾部,是大乘,這點首先要知道。而大乘的著作不是佛陀所說的,這一點從我了解的資料看,在學界已經沒有任何爭議了。也就是說,沒有人認為大乘是佛陀所作的。只是在知乎上還有爭議。
我個人對這個問題是這樣看的,是不是佛陀說的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是你覺得好的,那就是好的,佛陀也不是萬能的,佛教也只是人創造出來的,並且佛教的很多理論都是借鑒了同時期的宗教而來的,所以沒必要認為一定要是佛陀說的話才是對的。各人情況不同,最好是多多涉獵一些,然後隨緣。
加入印度國際,進入達利特賤民團體,信最蠢,不對,是最純的佛教吧
佛教現狀如何,這是共業,我們無法立刻扭轉。
但認死理認為「這個正宗,那個邪教」,這是我執。這肯定是不適合修行的。佛陀說,佛法唯一的目的就是教人離苦,即去除我執,解脫煩惱,解脫業報輪迴。
佛陀也說,修習四念住法門是讓人擁有智慧去離苦的直接之道(也有經文說是唯一之道)。流派之別沒什麼意義,南法北法,能教人離苦的就是好法,實修是檢驗真法的唯一標準。我自己學的是上座部佛法的止觀法門,以念住經為綱領,保持實修。北傳佛法號稱法門眾多,不曾了解。不過我更喜歡直接的,可操作性強的,層次嚴謹的方法。推薦閱讀:
※佛教的家庭觀?
※如何看待藏傳佛教弟子劉俊永久離開知乎?
※阿含經說「心解脫」、「慧解脫」是同時完成解脫的嗎?
※宿命通的真相是法術嗎?
※如何評價這種傳言(南傳佛教弟子目前抱團攻擊大乘佛教,為什麼大乘佛教弟子並沒有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