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上海女逃離江西』為虛假新聞」這個新聞?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4112

更新

該新聞已成為目前澎湃最火的新聞,人還挺多。中飯時間會猛漲,我想問的是 這個大新聞本身是否也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度呢?


哈哈哈哈哈哈

火了一部微小說 蹦出五千多篇讀後感

可以拿來回答【如何用 100 字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

有人誤會了 假新聞確實該遭批判 這是無可辯駁的

但是原帖 言語樸素犀利 描繪生動形象 寥寥百字 展現了我國現階段發展的兩極分化 揭露了越加尖銳的社會矛盾 中心思想直指人心 引發讀者的共鳴 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網路文學典範

哈哈哈哈


歷史學與歷史編纂學之關係的典範級教材。

我們看到的史書,就是那個帖子;而史學訓練,就是教你如何利用工具和有限的資料,分析得到無數種可能的「原本故事」——其中之一可能就是這個所謂的「真相」。

「史書」從來都不是「假的」,只是它和原本的事情之間存在複雜的對應關係罷了


謝邀。

挺有意思的。

5000個回答,包括我,都沒人想過這是一個假新聞,已經「默認」了此事為真。

為什麼?

因為新聞是假的,但是新聞反映的時候社會矛盾不是假的。我們的社會在地域,階層,年齡,性別上已經存在巨大的鴻溝。這是一個撕裂的國度。上海離江西,比上海到紐約更遠。

不過三天兩頭有人搞大新聞,是時候出台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法》了,畢竟大陸沒有基本法。


早在4天前就已經有媒體報道了,但大多數人全然不知?

看來此次新聞營銷事件無疑!猜得不錯,下面的新聞中早就給出了疑點。

過半網友相信是真的,只能說營銷水平可以,是騙子太聰明還是大家都心甘情願的受騙?

最後一點,

根據網路部門的信息梳理根據網路部門的信息梳理,發帖者「想說又說不出口」並非上海人,而是上海周邊某省的一位有夫之婦徐某某,春節前夕與丈夫吵架,不願去丈夫老家過年而獨自留守家中,於是發帖宣洩情緒。而之後在網上自稱「江西男友」回應的網友「風的世界伊不懂」,和徐某某素不相識。

新聞中的網路部門是真的指網路部門嗎?

如果是真,那網路部門的力量有點大!

如果是假,

網路部門可能只是營銷推手的一個託詞,

------------------------------------------------------------

上海女孩吃完年夜飯就分手系炒作 專業策劃人揭秘「炒作邏輯」,頭條新聞 汽車中國新聞頻道

這起「上海女孩因為一頓年夜飯與江西男友分手」事件,源於上海本地的網路社區籬笆網一篇題為《有點想分手了》的帖子。發帖人稱,她不顧父母阻力來到江西農村男友家過年,看到了男友家的第一頓晚飯,決定分手。

  2月6日19時28分,發帖人「想說又說不出口」在網帖中寫道:「樓主正宗上海人,88年,長相一般性,在外企做HR。爸爸在國企已經退休,媽媽是學校老師,還有兩年退休,家庭小康。」

  發帖人曬出晚飯照片後跟帖稱,當晚的年夜飯飯菜讓她想吐。「比我想像的要差一百倍。」於是吃完這頓飯就逃離了江西,宣告分手。

  因此事涉及「鳳凰男」和「孔雀女」,以及城鄉差異乃至「地域歧視」等熱門話題,因此關注度極高。截至昨天,該帖子瀏覽量已突破30萬次,微博評論量高達20萬條。

  從這位網友曬出的圖片來看,當天的飯菜包括兩條魚,還有一盤燉雞,另外還有兩盤肉食。破舊的木桌、不鏽鋼菜盆、七長八短的筷子,難以分清顏色的菜肴。最突兀的那雙不鏽鋼筷子,插在飯碗中間,承托出反常的「笑果」。

疑似「鳳凰男」兩度發聲

  2月10日下午新浪微博賬號為「風的世界伊不懂」的用戶以疑似上海女子江西男友的口吻發布了一篇聲明。聲明中稱事情導致這個結果是他「太急」,「太相信愛情的力量」。該賬號經查為2月10日新註冊(未認證)。

  2月13日,疑似男主角再度發聲,他在天涯上發帖,多次以外貌為緣由對事件女方進行了譴責。他稱,自己和該上海女生系前年下半年認識。該女生主動示好,自己家境貧寒,確實有找個上海姑娘少奮鬥幾年的想法。他同時指出,女方外貌十分普通。

  他稱,女方的發帖,對他的生活和今後的工作造成了明顯的不良影響。希望當事人停止一切吐槽行為,不要再對其可憐的父親母親造成二次傷害,並迅速刪除相關原帖。截至2月14日上午9時,該帖在天涯社區的點擊量已破30萬次,回復帖有1401條。

  記者隨後發微博私信給這位用戶,但始終沒有回復。其在微博上表示,讓大家不要私信給他了。此前有記者聯繫他時,他表示,不是什麼光彩事,不想把事情鬧得更大。

疑點重重

江西人的年夜飯煎小魚?

  不過,此事從一開始,就有人質疑這是一起事件營銷,是有人在刻意抹黑上海人,造成地域歧視。

  第一,網帖中,除上海、江西之外,再無任何具體的地點、單位與姓名等信息。同時,發帖人曾在跟帖中稱「打電話可以定(火車票)嗎?」也引發質 疑,網友認為「在外企工作的HR,竟然不知道打12306能訂火車票?」 一個富足的上海女孩,會選擇在一個小網站去求助?她沒有微信?沒有微博?而事件男主角在微博上回應此事時也絕口不提自己所在的城市和鄉鎮,也未提自己工作 的城市,處處閃躲。

  第二,有網友指出發帖賬號或為「馬甲」。因為「想說又說不出口」的註冊時間為2月6日19時12分,發帖時間為2月6日19時28分。

  第三,還有網友分析說,籬笆網iPhone客戶端,一般上傳豎版的一片會自動壓縮到500像素寬度,即便是美圖或iPhone自帶裁剪到16:9再上傳,也不會恰巧720×1280,像素太差了應該是視頻截圖或其他途徑盜來的圖。

  第四,昨天,有網友發現,原微博發布者「KDS寬頻社」的賬號發布大量營銷信息。這個賬號善於以隱蔽的方式配合事件營銷。

  正常情況下,一個在上海打拚得還算不錯的男孩,不會沒有微博。他新註冊了微博,回應此事,顯然為後續的自身其他事件進行發酵預熱。很多非正規途 徑又傳出男方的聲音來,說他不恨女友,自己不再去上海了,因為江西窮,所以,江西還是沒有開發的處女地,自己要留下來創業,開發家鄉。這就為將來自己的創 業項目打了廣告。

  第五,還有江西網友分析說,單從菜式來看,這位網友曬出的年夜飯飯菜也不是典型的江西人年夜飯吃的東西。網友「霜打的茄子」說,江西人吃的飯菜 比較辣,年夜飯中一般會見到一片紅通通的辣椒,這位網友曬出的菜中並沒有看到多少辣椒。並且,江西人年夜飯一般會吃糊羹,還有炒年糕,並且,一般不會燒兩 條小魚,而是一條大魚。

專家質疑

營銷痕迹非常明顯

  事件的諸多疑點也讓網友們懷疑這又是一起虛假的事件營銷。西安交通大學碩士、「情緒思維」倡導者老帕昨天表示,「上海女江西過年」事件就是一起 徹頭徹尾的事件營銷。「事件」炒作的邏輯是:不怕你罵,就怕你不說話。不管你對這個事件態度如何,只要你發表意見,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一張朋友圈照 片,還是一篇批評文章,只要你參與其中,便在客觀上起到了傳播效果。

  老帕認為,這一事件就是上海本地的生活服務類網站「籬笆社區」的一次事件營銷。

  「這100%是一起營銷騙局,也就是說是一場炒作。」著名網路策劃人「金泉少俠」昨天告訴本報

  他說,鳳凰男、孔雀女、城鄉差距、階層差距、貧富差距、逼婚,這些引發爭議的社會現實,在「上海女逃飯」的故事中鮮明地表現出來,並以「鄉村愛 情故事」為包裝,以春節為爆發點,讓衝突變得尖銳而極具爆點。上海大都市與江西鄉村,城市姑娘與「鳳凰男」,還有灰暗影像中分不清食材的飯菜,以及參差不 齊難成雙的餐具,刺目地插在米飯上的不鏽鋼筷子,白富美逃離小山村,所有這些充滿戲劇效果的因素,在眾多人返鄉過春節的大背景下,極易引起「鄉愁」這個共 鳴,所以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金泉少俠」表示,這起事件的營銷痕迹非常明顯。第一,註冊ID後十多分鐘就發帖,這樣是為了避免別人人肉搜索。並且在短短半小時內就決定和男友分手,這太反常了。而且,跟帖也非常及時。

  第二,發帖人對自己的介紹非常簡潔,只有兩三百字,不拖泥帶水,但爆點的內容卻不少,一看就是專業寫手乾的。

  第三,整個事件的走紅是有人在後面推動。首先,女主角發帖原本是在一個不知名的小網站,被發現的幾率很小,但這一次,她的帖子卻迅速被發現,然後迅速被轉發到微博,並且置頂。並且,男主角註冊微博後的回應也第一時間被網友發現。這些都表明,事件背後有網路推手在推動。

  他認為,整個事件中,籬笆網是最大的受益者。整個事件,極有可能是這個籬笆網在藉機炒作,打知名度。而對於男方藉機炒作創業的說法,他表示不贊同。「名聲搞這麼臭,還想創業?」

網站否認炒作

過半網友相信事件是真的

  但也有上海本地網友分析認為,網站應該不會用這種低劣的手法炒作,事件應該是千真萬確。上海本地的BBS「寬頻山」網友「亦五亦美亦候」分析 稱,籬笆社區在上海有一定知名度,用這種虛構事件進行炒作,對網站只有壞處沒有好處,說不定還會讓網站惹上麻煩,所以該網站應該不會「引火燒身」。

  關於網友所說幾個疑點,網友「亦五亦美亦候」也進行了分析。關於小號問題,這個在籬笆網屬於很普遍現象,不少網友在吐槽如婚姻、情感、婆媳關係等,為了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或被人肉,開個小號實屬正常不過。

  關於盜圖問題,以這篇帖子現在的知名度,如果是盜圖,無論是論壇、網站還是朋友圈,老早就有人站出來揭穿了。可是到如今依然沒有人站出來說自己是原圖作者,所以應不是盜圖。

  記者昨日向「籬笆社區」的一位吧主求證,其也否認這是他們的炒作行為。

  在搜狐推出的「女子因一頓飯逃離農村男友家,你相信嗎?」調查顯示,截至2月14日,在4.7萬名參與的網友中,有超過一半(53.65%)的網友認為此事是真實的,1/4左右(25.94%)的網友則存在疑慮,1/5多的網民覺得有炒作嫌疑。

-----------------------------------------

1.那些個媒體沒事總想搞個大新聞,他們才不管真假,等熱度過去後再搬出來,炒一炒,議論了這麼久,議論空氣呢?

2.新聞無論真假,給媒體帶來流量,給微信號,段子手,大V們吸引關注,給觀眾們帶來茶餘飯後的談資,所有人皆大歡喜。

3.假新聞引發熱點的討論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我國貧富差距加大產生的社會矛盾,地區不平衡,城市鄙視農村,大城市鄙視小城市,沿海鄙視內地,鳳凰男,社會階層固化,各種各樣的鄙視鏈加劇了這種矛盾,才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太多的點能讓人自行帶入和補腦,充分說明我們的社會真的很有問題,一遇到某個點就能爆發出來,那怕這這個點本身是虛構的。

4.新聞經過一番炒作後熱度已經下去,此時放出假新聞的消息,再度愚弄一次群眾。就問你過去了幾天,為何現在才出來說這是個假新聞?把早已不熱的新聞又回鍋在炒一遍,反轉玩的非常溜,營銷水平可以。


大概從「成都女司機被打」開始,知乎就肩負了傳播熱點新聞的使命。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新聞娛樂化,戲劇化,極盡所能,吸引眼球,挑動神經,客觀早已不重要,真假都沒人追究。人們像是巢里嗷嗷待哺的小鳥,貪婪的吞咽著別人家的八卦,狗血,然後等待下一波更新的,更刺激的熱點。婆媳關係,民科發現,都成了自由民主,決定世界觀的事,全民討論,針鋒相對,劍拔弩張。

幾天後,就沒人在意了。再去吵,去討論,也沒人理了。

為什麼?

因為很多熱點,都是些不大不小的事,本不值得這麼多的口水,能火,是因為有娛樂性,等到話題的娛樂性被榨乾了,大家滿足了,它就自然冷了下來。

有段時間,報道明星的娛樂新聞很吃香,大家都愛看,現在有些沒落了。不是因為讀者更有追求,而是新聞整體已經泛娛樂化,明星的緋聞,反不如隔壁家的齟齬來的刺激。熱點新聞,不過是場狂歡。

假新聞,是被愚弄了的狂歡。

高潮褪去,反而沒人在乎真假。新聞都想吸引眼球,眼球總是被吸引,久了,眼很累。

最近被年夜飯和民間科學家刷屏,眼累,心也累,沒有興趣,卻反覆出現,所以想了個極端點的辦法,把知乎的「新聞」話題,加進了屏蔽列表,試試有沒有用。


上海女人和蘇北都已基本實現生殖隔離,還江西?excuse me?

那些說雖然新聞假但故事有代表性的朋友們,yeah,in your dream.

要說二十年前,把這些案例揪出來或許還可表現新舊價值觀的碰撞。如今社會逐利氛圍如此赤裸,一共都在水晶棺里躺幾十年了,各地人市明碼報標價久矣,這個女孩在婚前不顧巨額家產縮水的風險大膽試愛,簡直已經是新時代的愛情狂信徒、原教旨浪漫主義者。

我不知道原答主中有沒有江浙滬群眾,總之這樣一本正經地討論她的取捨真的很好笑。

另外不要把所有答主都拉下水說大家都被矇騙了,原答案很多都是明白人寫的,只是立論在故事主角是個奇葩的前提之上,換言之他們一開始就沒有迎合這個故事想要煽動的普適性,因為它並沒有。


在一段羅素的採訪中,記者問羅素,想對一百年後的人們說什麼,羅素回答:人們總是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然而,關於真理,就是事實是什麼,以及它說明了什麼。

當我們確定這是一個假新聞之後,不要再說什麼新聞雖假但現象是真了。這是一種狡辯,所有基於錯誤的事實所得出的結論都是必須被拋棄的。

實際上,當我們不去嚴格對待我們討論的事情的真假,我們的世界觀的建立方式就會出問題,走得越遠可能越極端。

是的,我也評論了這條新聞,我以為它是真的,我承認這次被傻逼騙了,下次要更加小心,更加不給面子地去揭穿傻逼。


真假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看清某些趨勢 很有意思


姑娘想低價投資一潛力股,入手後發現母公司抽血和關聯公司輸送吃不消了,所以業績還是要看合併報表的。。。


此新聞原帖出自籬笆網

熟悉籬笆網的人都該知道此網站在上海女人中的地位,上海女人在籬笆網能秀恩愛也能怒斥渣男小三,當然最多就是一個曬字,曬婚房曬裝修曬婚紗照曬婚禮照曬蜜月照直到曬孕婦照曬親子照,無所不曬。

至於討論婚嫁利弊那是再正常不過了,籬笆網上吐槽在滬外地人的帖子就像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出現這樣的假貼籬笆女多數很淡定,或許在她們眼中貼是假的極端了些但現象是不容否認的。

為啥這種老生常談的話題能搞出一個大新聞,就怪籬笆女的死對頭寬頻山的屌絲男,作為飽受籬笆女打壓和藐視的寬頻山抓住春節催婚季,果斷截圖微博造勢,炒熱話題。

籬笆女今後要小心啦,以前互相看不慣在各自論壇抱團互掐,如今戰火蔓延到門戶網站,數十年的恩怨恐愈演愈烈,籬笆女和寬頻山男這一上海獨特的社會現象是否會蔓延全國值得研究。


追求主觀認知的時候一堆人跳出來要求客觀真實。

追求客觀真實的時候一堆人跳出來要求主觀認知。

能不能別那麼精分?

很多高票簡而言之就是事件是假的但文中提到的矛盾是真的。請問什麼時候真實的現狀需要一個虛假的例證來證明?


難道沒有人覺得今年春節這種暗地裡有人在煽動這股火嗎?


江西人:媒體欠我們一個道歉

上海人:我們怎麼會欺負鄉下人呢?

自媒體人:卧槽居然是假的,又他媽有素材可以寫了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網友:瓜子礦泉水,自帶小板凳,貴乎藥丸。


一則假新聞,在一些營銷號和媒體的推動下,引起全國範圍的討論並佔據了整個春節假期。

雖然在這個新聞曝出之後,也有多家媒體都對此提出質疑,但是公眾似乎並不關心這些。

話題一旦被挑起,事實本身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一位從事公關行業的朋友說,現在看到網上的一些新聞,都會下意識覺得這是營銷活動。

我無奈地笑笑,作為一名新聞傳播學的研究生,我看著這些所謂的熱點新聞,經常會想,現在都是營銷號們在進行議程設置了嗎?

有時候,似乎不得不承認,這些營銷號背後的人才是真正懂傳播的人。

我的一位從事媒體研究的朋友今天發朋友圈說,「隨便阿貓阿狗都知道我們偉大祖國的痛點在哪裡,一戳就疼得跳起來,跳三尺高。在不到24小時就能更迭一撥熱點的快節奏時代,這種長久存在的社會之痛能讓大家從春節跳到元宵還難以釋懷,問題還是很嚴重的。」

是哦,他們太懂受眾了:「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戳到的是「城鄉差距」以及「戀愛是否要門當戶對」的痛點;「哈爾濱天價魚」戳到的是「旅遊被宰」的痛點;「被嘲諷的民科」戳到的則是「尊重夢想」的痛點,外加一鍋「不被嘲笑的夢想是不值得實現的」的雞湯。

只是相比老羅的雞湯來說,這鍋雞湯有些變味,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喝下它。

這些痛點,很多都是人們親身經歷過的,即使沒有經歷過,也是能引發共鳴的。即使這些事情和人們關係並不大,但正如世相的張偉所說:

「大家看到不公義憤填膺,看到人們潦倒而糊塗的時候,關注他們的潦倒而原諒他們的糊塗,因為關注潦倒可以讓自己覺得正確,甚至寬容他們的糊塗也讓自己獲得一種崇高感。」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說,認同也是一種彰顯自己的行為,人們會通過認同獲得心理安慰

有人說,年輕人不需要知道沉重的事,只要有樂子就行了,社會的進程就是應該越來越多的愚眾+越來越少的聰明人,社會才更好管理更文明。如果不信,看看票房排行榜就知道了。

儘管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但是新聞逐漸成為消費品已是不爭的事實。

想起以前讀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書中說,消費者不是對具體的物的功用或個別的使用價值有所需求,他們實際上是對商品所賦予的意義(及意義的差異)有所需求。

在鮑德里亞看來,在消費社會中,被消費的不再是物品,而是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結構本身,這種關係已延伸到歷史、傳播與文化關係的所有層面,而且最後所有的關係理念都成為了消費品。

在消費之光的照耀中,一切都成為了消費品。

這個社會有著太多的情緒的鬱積,就好像一個個充了氣的氣球,曝出來的熱點事件就好像一個突然出現的打氣筒,每個轉發、點贊、評論的人都在按著這個打氣筒,大家似乎都在「享受」這個氣球變大的過程。

直到某個時候,「嘭」的一聲,氣球炸了,可能炸出了花,也可能是一地雞毛。

嗯,不重要。

人們在歡呼之後,又會轉向下一個氣球。

【原文名為《從逃離農村的女孩到被嘲笑的民科 他們戳中了什麼痛點》 刊載于于本人微信公眾號:體驗盒子(expbox)】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著名的「紙包子」事件。

訾北佳,原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透明度》欄目臨時人員。2007年6月間,他通過查訪,在沒有發現有人製作、出售肉餡內摻紙的包子的情況下,為了謀取所謂的業績,化名「胡月」,冒充建築工地負責人,到本市朝陽區太陽宮鄉十字口村13號院內,對製作早餐的陝西省來京人員衛全峰等四人謊稱需定購大量包子,要求衛全峰等人為其加工製作。後訾北佳攜帶秘拍設備、紙箱和自己購買的麵粉、肉餡等再次來到十字口村13號院。訾北佳以喂狗為由,要求衛全峰等人將浸泡後的紙箱板剁碎摻入肉餡,製作了20餘個「紙箱餡包子」。與此同時,訾北佳秘拍了衛全峰等人製作「紙箱餡包子」的過程。在節目後期製作中,訾北佳採用剪輯畫面、虛假配音等方法,編輯製作了虛假電視專題片《紙做的包子》播出帶,對北京電視台隱瞞了事實真相,使該虛假新聞得以於2007年7月8日在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透明度》欄目播出,造成了惡劣影響,嚴重損害了相關行業商品的聲譽。

之後上新聞課的時候,講到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這一段時,老師特地講了這個事。當時我在課上提出一種假設:會不會真的有紙包子的存在,只是這位「臨時工」沒有採訪到,所以他虛構了一個原本存在的事實。

這次「上海女逃離江西」的事件,早在剛剛發生的時候就有人質疑是不是在炒作,但這樣「貼近生活」的創作實在是太容易讓人引起共鳴了,所以很多人在「真相」還沒有確認的情況下,從各個角度分析了這一事件,雖然後來證明事件本身是虛構的,但種種見解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提供了多種角度,可以更為全面和理性的看待這一類的事情,從這一方面來說,事件本身真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為什麼可以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

有一個新聞APP的宣傳語寫的很好:你關心的,才是頭條。為什麼我們會去關心?不管是因為自身經歷、思維構成、興趣愛好或是別的什麼原因,我們對「這個事」產生了反應,那麼不管表達與否,我們都會有「想法」。可一個人的「想法」總歸是有局限性的,我們總會有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和想不到的方面,這時候,聽聽別人的看法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

勇於表達自己經過思考的想法,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想要永遠不被「打臉」,只有永遠把臉藏在深深的沙子里才能做到。


我想知道,這個「網路部門」是何方神聖?


假的象真的一樣,那就是真的。


新聞是假的,討論是真的。


知乎上很多【好故事】,高票,看到最後一個微信二維碼結尾,第一反應便是:卧槽浪費我生命和感情!

社會經驗告訴我,民眾能被吸引這事本身就說明該段子不【天然】

哪人多躲哪,以至於東窗事發前我都不知道有【童瑤】


其實吧,這事兒也可以這麼看。。。

首先,這件事背後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

地域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分化,這些都說明一個客觀事實:中國社會內部存在嚴重的矛盾,

其次,這個新聞是假的,是編出來的。

暫且不論是誰編的,也不管為什麼編的,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編就是騙

既然確定這是騙,那麼就一定有其目的,於是我們得到了下面的問題:

編新聞的人想騙什麼?又騙到了什麼?

編新聞的人想騙的,可能是騙關注,騙點擊,騙流量,騙贊——甚至是騙錢。

當然我們無法得知騙子的真實心理,但是,騙子實實在在的騙到了關注和衝突。

通過以上兩點可以分析出一個結論:中國社會內部存在嚴重的矛盾,這個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會

引發大量的關注和衝突。

而現在,有人試圖通過引爆這個矛盾來獲得某些東西,並且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以後再有這種事,大家還是多個心眼兒的好。

保不齊又是騙子呢。

畢竟,有位政史板塊的大V曾經說過:事情正在起變化。。。


推薦閱讀:

立二拆四是個什麼樣的人?
如何評價薛之謙的大粉公開號召舉報別人?
怎樣判斷一條消息是否是由炒作而來?
如何看待2015環球小姐大賽的主持人宣布優勝者時念錯名字?

TAG:新聞 | 炒作 | 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