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襲擊麵包店》?
《襲擊麵包店》的內容本來不難理解,因為篇幅本身就很短。「我」和同伴肚子餓,打算去搶劫一家麵包店,店主卻說如果他們答應一起聽一會兒瓦格納,就可以敞開肚子隨便吃。他們覺得也沒什麼損失,就答應了店主的要求。
劇情本身是有象徵的,背景是學生暴動時期,「我」和同伴都有一種叛逆的理想主義:想要打破社會的即成體制,砸碎社會發展的根基——物物交換的經濟體系。於是他們打算去搶劫,用一種單純的暴力手段破壞「物物交換」這一基石。
然而,老闆卻冷靜地邀請他們聽瓦格納的音樂,然後讓他們得到麵包。也就是說,「我」和同伴看似沒有做出交換,但實際上「聽瓦格納的音樂」這一行為本身就是一種交換。主人公看似破壞了即成規則,實際上還是不得不屈服於即成規則。村上想要表達的就是那一時代的青年人,雖然懷揣著破壞規則的理想,最後也不得不屈從與規則。
《襲擊麵包店》應該和《再襲麵包店》連起來一起讀,前者畫了一半的圓,後者續完整了。雖然本身代表的是最為堅不可摧的小資產階級情調,但村上春樹的作品向來對資產階級價值觀乃至整個現代社會嘲諷甚深,短篇小說尤其明顯。《襲擊麵包店》和《再襲麵包店》一起,構成了一個兩段式的完整寓言。
在《襲擊》中,主人公和朋友大學畢業,拒絕了現代社會立足的根本——工作,為了填飽肚子(注意僅僅為了填飽肚子,不是去搶錢),決定去搶麵包店。在最後,他們以「跟店主一起聽瓦格納」為代價,得到三十個漢堡的戰利品——似乎以藝術之光凈化了冰冷的金錢交易,但本質上,現代社會神聖的「交換」原則再一次困住了他們的行事與思維,他們雖覺得「有點不對勁」,卻終究沒能逃脫。
如果說在《襲擊》中,兩位劫犯對現代社會革了一次小小的命,那麼這次革命要到《再襲》才變得完整。主人公結了婚,當年的革命同志已泯然眾人,而自己雖然嘗到了婚姻與工作的磋磨,卻依舊在胃底潛藏著一種形而上的「飢餓感」。一天夜裡,飢餓感爆發,他於是跟自己娘子軍一般(有槍,行事熟練)的神秘夫人一起,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革命——純粹用槍逼迫店主拿出三十個漢堡。沒有錢,沒有瓦格納,沒有任何妥協,村上春樹在《襲擊》中未能填平的「飢餓」,此時方得偃息。
其實就是荒誕啊。
把襲擊麵包店這種事情更換成發學生運動的傳單或者為同性戀婚姻合法化開展的募捐,是不是就更為方便理解了呢。
還是不理解的話,把再襲麵包店裡的搶漢堡包換成找一份臨時工,是不是就很清晰了?開頭就對飢餓感做了定義,那感覺就像把全宇宙的空白整個兒吞進了肚子,空白在體內膨脹,最終變成了深不可測的虛無,內心空虛。並非飢餓感驅使著我們奔向惡,而且惡驅使著飢餓感襲向我們,可以翻譯成不是空虛驅使著我們奔向惡,而且惡驅使著空虛襲向我們。
村上的作品中出現不少空虛的人物,這與日本社會環境有關。空虛的人與社會中的惡的相對關係,是因為人的空虛使社會具有黑暗的一面,還是社會黑暗的一面使人變的空虛呢?接著作者又說到"儘管有些不明所以,卻頗有存在主義風格",就是說作者對於這個問題也只是意識到它的存在,但怎麼去辯證的看待與解決,他是不明所以的.
"襲擊麵包店"中兩個人物,飢腸轆轆,空虛,需要做點什麼去解脫,他們襲擊了麵包店,在這裡,我把麵包店理解成社會的縮影,他們要去與社會對抗,然而,他們最後沒有襲擊成功,因為與點老闆達成了物物交換,聽店老闆播放的瓦格納的音樂,然後就可以隨便吃麵包,兩個主人公同意了。故事到這裡,其實,是他們屈服了這個社會,被招安了. 在「再襲麵包店」中,可以看到,被招安的兩個人過著按照社會規則的生活,正經工作,結婚,但突然有一天,被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空虛感再次襲來,無法解脫,這時主人公和妻子決定再次襲擊麵包店,可以說是完成那時未完成的事,不過沒找到麵包店,變成了襲擊麥當勞,完美襲擊成功,帶走了三十個巨無霸漢堡,最後作者也將貫穿全文的隱喻再次描寫,之前水中的火山不見了,水面靜靜地映照出湛藍的天空,細浪猶如隨風搖拽的絲綢睡衣,輕柔地拍打著小船的船舷。湖底的火山不見了,說明隨時可能爆發的內心深處的空虛感不見了,整個人突然覺得周圍的世界變的溫柔,等待漲潮的潮水將他運往該去的岸邊。也就是襲擊事件成功完成後,與社會規則對抗成功後,用戰利品(三十個巨無霸漢堡)填滿了之前的空虛感(飢餓感),空虛感消失,也有了生活的目標,知道該怎麼走了。生活的本義,也許不在於步步為營的腳步,也不是運籌帷幄的規整,而是信手拈來的隨性,或者漫不經心的闖入某個時光,某個地方。
上午喝著咖啡,突然下午就想去吃鹵煮;今天聽著爵士樂,突然明天想去聽場搖滾樂。
現在我們所留下的每個痕迹,都會成為日後的記憶。可我們為什麼要在乎這些記憶,回憶的重要之處何在,以至於我們非要現在低聲下氣的向未來的回憶乞求一些值得留住的時光。
管它呢,當我們想離開的時候,就背上行囊;當我們沉寂已久的時候,就要在路上;當我們飢餓難捱的時候,就去襲擊麵包店。
於生活,於朋友,於陌生人,我不懷有一絲的惡意,更不想存在那麼多的小心翼翼。
分享了這個朋友成功求職的喜悅,也分擔了那個朋友失戀之後的痛苦,我變得麻木,也感到羞赧,身邊從不缺錢精彩的故事,現在我也想擁有自己的故事。
我闖入了一家麵包店,嚴格來說,只是一家快餐店,沒有麵包,我只能搶劫漢堡,我蠻橫地開口要了50個,迅速跑到一個寂靜無人的角落。
我不在乎以後我會怎麼想,此刻,我只想一口吞下這些漢堡,而後迅速忘記一切。主人公一開始飢餓感爆棚,襲擊麵包店代表著一種抗爭,但最後沒有襲擊成功,並妥協了。正常生活一段時間後,這種感覺再次襲來,妻子帶著主人公襲擊成功,代表著抗爭成功,這種感覺徹底消失。每個人不知會在何時何處就會產生一些很恐怖的飢餓感,或者空虛感,也可以把這稱為自己對自己的詛咒,只有抗爭並且勝利後,這種感覺才會消失,生活才能好好繼續下去。
一個詞——病態
反正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沒看懂…覺得花那麼多錢等於買了本精裝版繪本,特後悔,用那錢能買本比他厚一倍的小說來看。看了樓上的解讀算是理解了…我不會推薦我的朋友這本書
推薦閱讀:
※村上春樹的作品,施小煒譯本比林少華譯本好嗎?好在哪裡?
※如何理解看多村上春樹的書會讓人變得孤獨?
※你喜歡村上春樹的哪些句子?
※村上春樹有哪些動人心弦的句子?
※村上春樹的作品流行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