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羅斯解體對中國的利弊如何?

如果俄羅斯解體,那麼會形成哪些國家? - 地緣政治

我國能否藉此重獲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出海口,獲得更多北亞利益


媽呀,上萬枚核彈頭失控……我趕緊收集瓶蓋去。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

當然,你要是有秦國那兩把刷子的話,以上就當我沒說。


諸君謹記:浪費他人時間等於謀殺生命。能寫,不等於有腦。


我只依稀記得當年金滅遼,北宋當了把幫手,北宋變南宋。當年元滅金,南宋又當了把幫手,南宋直接撲街。


我想知道俄羅斯怎麼解啊......


這隻取決於中國自身的實力。如果我們有能力叫板美帝,而美帝很難影響到我們,那麼俄羅斯解體是好事;如果我們能力和現在差不多,那麼俄羅斯解體是壞事。

最好的情況是,烏拉爾山以東全歸我們,當然綠教國家的人和地我們都不要。蒙古國也可以順手拿回來。

這樣可以在新領土上設置「嶺北省」(清末失地+薩哈共和國東北部)、「薩哈道」(薩哈共和國)、「漠北道」(蒙古國)、「阿爾泰圖瓦道」(阿爾泰和圖瓦一帶)、「西伯利亞道」(薩哈共和國以西)。


那兔子就得直接面對鷹醬了……

嗯,還是現在這樣好點,讓北極熊和鷹醬打對台, 躲在 後面看見鷹強就給熊醬加點血,嘿嘿。


又一個亂七八糟的中東在你家門口出現了…米帝借口人道主義干涉/某某有大規模殺傷武器/某某不喜歡吃甜粽出兵前俄國,並長期駐紮,修機場,部屬各種雷達、反導系統。好了趕緊去廁所哭一會


答:俄羅斯解體將會導致地緣政治災難!中國將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下一個解體的就是中國,關於這一點,根據海權、陸權、空權、戰略均勢、遏制理論、文明衝突來講毫無疑問。

一、最兇殘的敵人。

從美國撤出菲律賓,看大國的戰略主動權。

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是一個國家,獲得烏克蘭的俄羅斯是一個帝國!普金是在以進為退,不管進攻多麼犀利,但還是戰略性的撤退。

俄羅斯有一個故事叫安娜出走,很好的講述了這一個問題。他講的是俄羅斯在聖彼得堡(現代化)和莫斯科(傳統文化)之間艱難抉擇,徘徊猶疑,最終還是退了回去。但對於這個人畜無害的棕熊,美國(英國)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除之而後快。

1、屌絲逆襲

以前有個屌絲叫俄羅斯,地圖上都找不到他在那。俄羅斯有個君主叫彼得,彼得大帝對現代化非常的仰慕,他親手把自己想恢復俄羅斯傳統的沙皇太子阿列克謝拿鞭子抽死。大帝為了俄羅斯能有一個出海口,和當時的北歐強國瑞典幹上了。

上圖為彼得一世親自帶隊衝鋒。

最後的結果就是。

然後。

瑞典的少年國王查理十二,用區區八千人,打敗了沙皇彼得的三萬五千人。最後俄羅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賴贏了戰爭,獲的了夢寐以求的出海口,立刻就把神都遷至空曠的彼得堡。以後的什麼拿破崙、希特勒,俄羅斯都如法炮製,所以都是如此下場。這就是大帝的風采,你再看看那個莫斯科的屌絲普氏,你就懂了,人和人的差距為什麼就這麼大呢?

2、俄羅斯近代史

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國,是一個沒有海港的大國!!!即使如此,俄羅斯還是放棄了神都聖彼得堡,遷回了莫斯科,而英國、美國卻不敢掉以輕心,步步緊逼這個把頭埋進沙子的笨鴕鳥。

這是聖彼得堡。所以我建議問問彼得大帝,為了一個出海口,搞的國家的現代化陸軍全軍覆沒,差點亡國,有必要嗎?面對彼得大帝的崛起,還有一個帝國也在崛起,那就是大英帝國。就當時而言,兩個帝國比的就是誰崛起的速度更快!最後的結果就是英國崛起的速度更快。英國、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霸權,不是軍隊、科技、資源厲害,而是因為海權論。「海權論」最先是由美國海軍史學家馬漢(1840—1914)提出的,1890年發表的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權思想」。他認為,在現實世界中海權決定國家力量。

(中國定遠艦)

根據他的這一經濟理論,東北亞的經濟中心應該是秦皇島,但事實不是。因為中國人不懂現代化,不懂陸權,不懂海權,只懂鋤頭。英國為了讓自己的世界霸權天長地久,戰略性的遏制非洲、中東、中國、印度等國家。這也反映出了英國從一開始就有非常明確的國家目的,那就是遏制其他國家的崛起。英國為了遏製法國,打了英法百年戰爭、拿破崙戰爭;為了遏制德國,打了一戰、二戰;為了遏制中東、印度,不惜佔領這些地方;為了遏制中國,甚至放任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為了遏制俄羅斯,發動了克里米亞、日俄戰爭。所以我也把俄法戰爭和蘇德戰爭稱之為兩個蠢貨之間的戰爭!!!道理很簡單,世界第一叫誰贏,誰就能贏,這還需要考慮?

3、中德友誼

火燒圓明園的是德國?販賣黑奴的是德國?二戰的起因,是德國要求收回被別國強佔了的外蒙古和幽雲十六州!!!原因就是德國想收回一戰被英國、法國割走的外蒙古(波蘭或者但澤走廊)!!!英國只是感覺到自己的戰略利益受到了潛在的威脅,便立刻宣戰。二戰是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導致二戰的爆發。但英國猜對了開始,卻沒有猜對結局,最後美國坐收漁人之利。英國為砧板,德國為魚肉。一戰後,德國被削弱。二戰後,德國再次被削弱!!!德國人以前、現在都在面對幽雲十六州問題,內心除了憤怒就還是憤怒!!!

德國在積極爭取中華民國作為其重要的陸海權戰略支點,用於取代日本的海權據點。德國人幫助中國打日本,幫助中國工業化,幫助中國人制定作戰計劃,。。。。。。英國人呢?拒絕中國軍隊進入緬甸收拾英國人的殘局!拒絕蔣介石列席德黑蘭會議!拒絕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道理很簡單,不一樣的屁股,不一樣的夢想。

5、中美友誼

德國在積極爭取中華民國作為其重要的陸海權戰略支點,用於取代日本的海權據點。在德國人撤出以後,美國人審時度勢的考慮到,自己滅英國的資源還是不夠,需要戰略支點,於是也把目標轉向了中國,開始全球布局,突然開始援助中國。道理很簡單,不一樣的屁股,不一樣的夢想。

6、海權

冷戰蘇聯之所以失敗,道理很簡單蘇聯沒有海權!這是英國長期圍堵的結果,這也是美國為什麼繼承英國這一傳統,打壓蘇聯的生存空間的原因。

同樣道理,假如俄羅斯擁有美國那樣的海港,再加上數倍於美國的戰略縱深(陸地面積),冷戰最後的結局只能是蘇聯勝出。

7、海參崴

俄羅斯的故事就像安娜出走,他講的是俄羅斯在矛盾之間艱難抉擇,徘徊猶疑。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搖擺不定,在海權與陸權之間搖擺不定,在現代化和傳統文化之間搖擺不定,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搖擺不定,在巴爾幹半島和黃俄羅斯之間搖擺不定。在搖擺不定之時,輕舟已過萬重山。

二、俄羅斯的中東戰略。

俄羅斯的精英溫文爾雅,甚至比西歐的紳士們還要現代化,但一開口說話就能露出吃人的牙齒,這或許就是野蠻人的標誌。13世紀,蒙古人幫俄羅斯統一了俄羅斯,從此以後俄羅斯的崛起就不可遏制。拿破崙的時代結束了,標誌性的事件是俄羅斯的軍隊佔領了巴黎,但俄羅斯失去了一次,也是俄羅斯唯一統一歐洲的機會,俄羅斯曾經挫敗了崛起中的瑞典查理十二,法蘭西帝國的拿破崙波拿巴,德意志帝國的阿道夫希特勒,俄羅斯特殊的國情,塑造了俄羅斯特殊的外交政策。17世紀,俄羅斯外交大臣說:俄羅斯的國家政策就是四面八方開疆拓土。從彼得大帝到獨夫普金,俄羅斯的擴張政策幾乎像一個模子里刻畫出來的一樣,不斷蠶食,大踏步後退,始終儘力控制戰略主動權,是玩戰略的好手。

根據威斯特伐利亞秩序概念,戰爭威脅意味著戰略失衡,而烏克蘭加入北約,就是戰略失去平衡。俄羅斯構建普金版的東方戰線需要時間,而爭取時間就需要在中東製造事端。

19世紀,英國為了圍堵俄羅斯南下,同奧斯曼土耳其結盟,標誌著土耳其正式加入威斯特伐利亞國際秩序。一戰中,因為英國和俄羅斯結盟,所以肩負圍堵俄羅斯重任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同德國結盟,並具有象徵意義的殲滅了英國的澳新軍團。對於一個既有的帝國主義世界秩序(威斯特伐利亞秩序),俄羅斯和以奧斯曼土耳其為代表的的中東諸國,不是去推翻它,而是維護這一秩序的存在。戰後英帝國漠視土耳其的存在,繼續利用土耳其圍堵俄羅斯的南方出海口。

俄羅斯的東方戰線亞歷山大,北約陳兵百萬不是去玩的。所以說俄羅斯一定會讓中東打起來,一旦打起來就相當於開闢了第三戰場,變相的破壞了美國的所謂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戰略理論,同時可以減輕自己東方戰線的戰略壓力,這是俄羅斯地緣政治戰略利益決定的(以俄羅斯戰爭意願100%為例)。中東有石油,就像一個魚餌,美國用這個魚餌圍城打援,打造自己在軍事、政治、經濟方面的世界霸權!俄羅斯也利用這個魚餌反釣美國,道理很簡單,中東太重要了,重要到美國不敢不咬鉤。

而沙特操刀布局,就是為了構建以自己為主的阿拉伯世界聯盟,也是不會輕易放棄(戰爭意願80%)。土耳其明白戰爭一旦開始,自己根本不能獨善其外,與其晚打,不如早打(戰爭意願70%)。英國、法國遠道而來,絕對不是來看熱鬧的,根據歷次中東戰爭的經驗,英法必有所圖(戰爭意願60%)。伊朗隱忍不發,但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即使是一場戰爭,伊朗也不會輕易認輸(戰爭意願50%)。

三、世界秩序

世界秩序即弱肉強食,國家、社會就像動物野蠻的生長著,直至消亡,這個過程構成世界的秩序。

法國的地緣政治學者雷蒙在1965年的國際會議上指出,世界秩序的五重定義:1、現實的有規則的契約或文件。2、各組成部分的有序關係。3、生存的最低條件。4、共存的最低條件。5、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

(基於本條2、3、4、5的定義,我做出金融危機或美國加息會在2016年的6~12月間結束。)

構建世界秩序的條件:1、經濟協作。2、政治家的道德水平。3、政治家的慾望溝壑。4、社會團體的跨國界合作。5、科學組織、協會暴科技。

世界秩序的發展: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合約生效,神聖羅馬統一歐洲的嘗試以失敗而告終,歐洲得出一個理論,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性是不可消除的。當這種外部的壓力被取消以後,另外一種理論或者說形式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那就是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拿破崙崛起以後,拿破崙再一次想統一歐洲,還是那個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性是不可消除理論,拿破崙失敗了,歐洲誕生了歐洲協調體系。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構建了凡爾賽體系,二戰以後,美蘇構建了雅爾塔體系,中國的崛起是因為很好的融入這個體系,反之印度的相對衰退是因為自絕於這個國際體系。越戰結束以後,美國為了擺脫自己被中法尷尬吊打的國際形式,開始單方面調整雅爾塔協定,軍事撤出東南亞中美建交。2012年1月5日,奧巴馬發表了: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的報告,高調重返亞太,於是出現了美國軍艦不斷挑釁中國的事件。新的國際秩序呼之欲出,是什麼樣的形式?G2?雷蒙有一句名言:上半句是和平不可能到來,下半句是戰爭也未必能發生。只是英、法、德、俄等大國,預防性的做好了戰爭準備,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四、陸權、中亞與哈爾福德

哈爾福德-麥金德(1861~1947)1904年,他發表了題為《歷史的地理樞紐》的演講,把亞非歐稱之為世界島。第一次提出心臟地帶理論,主旨就是控制了世界島的心臟地帶,就能統一亞非歐,統一亞非歐就是統一全世界的基礎。

學術上,麥金德第一次把全世界達成一個整體來看待,第一次提出全球觀點和戰略(地球村),這對後世的影響非常之大(全球化)。麥金德還提出了一種觀點,那就是陸權如何利用自己的不對稱優勢,最後戰勝海權,這就是不和海權爆發正面衝突,利用迂迴的戰術最後戰勝海權,這對當時西方以海權為特徵的海洋文明大受觸動。

他的心臟地帶理論,簡言之就是三句話,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地區),誰就統治了心臟地帶;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就統治了世界島(亞歐大陸);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了全世界。潛台詞:如果德國和俄國結盟或者德國征服俄國,那麼就奠定了征服世界的基礎。

1924年他預言,以美國為代表的的海權將會與俄羅斯為代表的陸權發生尖銳的對峙。二戰後他的預言成真。俄羅斯不要中亞了,認為中亞太難管理,當時的中亞五國向俄羅斯申請,中亞五國組成一個宗教性質的國家(突厥斯坦),被俄羅斯否決了。中亞想通過喬治亞和車臣修石油管道,向歐洲、日本、美國賣石油,於是俄羅斯開動了戰爭機器,而且還不止一次。(其中種種,值得玩味。)

五、美國的世界秩序

美國統治世界的三大地緣政治理論思想,分別是心臟地帶理論、海權理論、先歐後亞的遏制理論。或者說麥金德、馬漢、斯皮克曼是構成美國地緣政治思想的教父,是美國統治世界的思想基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認為世界有三個極,一個是北美,一個是歐洲,還有一個是東亞,印度有潛在的可能成為世界一極。關於印度前面提到過,印度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好,但印度對自己社會存在的問題,從來都不去解決,所以印度很難成為一個強權或世界的一極。

斯皮克曼就二戰及戰後秩序指出,假如日本、德國取得了二戰的勝利,他們將會對歐洲、東亞形成強有力的控制,最終世界將會形成三強鼎力的局面,那就沒有美國什麼事情了。所以美國需要和英國、蘇聯聯手,先打敗德國,待控制歐洲以後,再攜歐洲和美國的力量打敗日本,從而形成控制全球的目的。美國參與二戰,援助英國、蘇聯、中國,與正義無關。

斯皮克曼就地緣政治指出,美國處於有利位置和中心地帶,可以從大西洋打擊歐洲大陸邊緣,也可以從太平洋打擊東亞沿海,還可以從北極(無人區或薄弱區域)直插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非常有創意的想法!

美國要保持自己取得的世界霸權,就要在歐洲、東亞保持大量的跨洋軍事基地,以達到有效、及時的控制亞歐大陸邊緣。甚至後來的美國人發散式思維,連孱弱不堪的印度,美國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大意,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修建了大型的海軍基地。一方面印度崛起遙遙無期,另外一方面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美國需要迪戈加西亞基地大量的軍事支援,而從美國本土或其他軍事基地補給物資成本太過高昂。美國就想到了印度三哥,要求印度提供必要的軍事支援,同時願意給印度提供相應的軍事技術。據有關報道,美艦已經開始靠岸印度,並獲得補給和維護。

二戰前後,斯皮克曼的理論有很大的發展和改變。戰前斯皮克曼認為美國需要英國和蘇聯這兩個盟友來完成美國對亞歐大陸的統治,戰後蘇聯的迅速擴張,已經事實形成了統一歐亞大陸動能。於是美國人立即從戰平結合,轉變成全面遏制蘇聯崛起,觀察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有一個非常好的鏡像,那就是蘇聯,蘇聯針鋒相對的組建了華約。從此以後歐亞大陸形成的局面,唯一的區別就是蘇聯主張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思想,美國主張西方價值觀。研究心臟地帶與邊緣地帶對峙,可以很好的理解朝鮮戰爭、中東戰爭、越南戰爭、柬埔寨戰爭、柏林危機、阿富汗戰爭的起因。

鑒於斯皮克曼在二戰前後對美國地緣政治思想的貢獻,使其成為與麥金德、馬漢齊名的地緣政治學者,參與和構成了美國地緣政治思想。

六、斯大林與中國

從斯大林到赫魯曉夫,從歐洲到中國。

我們可以假設,中蘇之間的大陸關係穩固,那亞歐大陸的崛起就不可遏制。中蘇可以通過越南不斷蠶食東南亞,在中東搞民族獨立運動,在非洲、拉美不斷培養埃內斯托·格瓦拉,對於美國而言,最後能收穫的只是廢紙一張(美元)。

但人類的歷史不是那樣寫的。

斯大林曾經向希特勒要過巴爾幹地區,其實作為斯大林,他還可以佔領小亞細亞、約旦、敘利亞、沙特、伊朗、阿富汗,甚至印度,但斯大林就是打到了希特勒的痛處。希特勒發動了著名的巴巴羅薩軍事計劃。

此役之後,雖然蘇聯還是一個大國,但蘇聯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一點斯大林很清楚,所以英國蓄意在伊朗挑起戰爭的時候,蘇聯選擇了示弱。

而蘇聯、華約的規模已經達到人類能夠統治地球面積的極限,而斯大林也無意於繼續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無意於挑戰世界秩序,無意於推進所謂的共產主義運動。道理很簡單,限制一個國家行政區劃面積的是行政管理學的邊際效應,有太多的地方你根本管不過來,有太多的地方不產生經濟效益,有太多的地方入不敷出,有太多的地方你佔領就會拖你的後腿。這就是我們中國歷史書上多次提到的不求邊功,因為吃得太多就會消化不良。

鑒於以上理論,斯大林面對新生的中國居然短時間內沒有反應過來。對於斯大林而言,毛澤東太過熟悉也太過陌生。斯大林是見過大世面的,曾經和希特勒、丘吉爾、羅斯福都劃分過世界,這次是一個中國人,斯大林莫名的有些被動,最後和毛澤東談出一個亞洲革命歸中國(勢力範圍)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斯大林對中國的援助,使中國短時間內成為一個工業國。

七、赫魯曉夫與中國

前面講了斯大林與中蘇關係,斯大林認為自己達到了一個國家擴張的極限,不願意再求邊功,所以只是利用中國參與朝鮮戰爭,以緩解蘇聯在歐洲的軍事壓力。斯大林對亞洲革命、世界革命都不敢興趣,他甚至解散了共產國際,他對一個小小的伊朗都示弱,因為他只想守成。

赫魯曉夫就不一樣了,斯大林為什麼用赫魯曉夫?就因為赫魯曉夫蠢,但他沒有想到赫魯曉夫居然這麼蠢。赫魯曉夫的盲從和盲動,直接破壞了二戰的戰後秩序。

斯大林的東方防線使蘇聯處於絕對的戰略優勢地位,而歐洲的均勢!世界的均勢很有可能就會以此定型,再也不會改變。這個時候喜歡種玉米的赫魯曉夫來了,他搞批斯大林,從而破壞了蘇聯的政治一元。他開始從戰略上迂迴美國,親自在古巴部署了中程導彈,恫嚇美國拉開星球大戰的局面,從而破壞了二戰後的世界格局。他撤走援華專家,導致中蘇兩黨反目,致使斯大林導演朝鮮戰爭使徹底倒向蘇聯的中國劇情反轉。

當然這些都不是觸怒中國的主要原因,蘇聯插手越南戰爭,伴隨著中蘇反目,越南倒向了蘇聯。還是前面的講到的,越南不是越南,越南是中國的白手套。這一次變節,直接導致中國在東南亞的擴張戰略變成了蘇聯在東南亞的擴張戰略。就越南而言,越南想的是利用蘇聯制衡中國,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統一了法屬印度支那地區;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統一了東南亞;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成為世界霸權之一。伴隨著越南的倒戈和快速擴張,最擔心的都不是美國和泰國,而是中國。根據越南方面頻繁在柬埔寨與泰國邊境的軍事試探來看,越南已經開始準備戰略進攻的戰爭校射。尷尬的一幕出現了,曾經大力支持越南建黨建國的中國,面對越南倒向蘇聯,開出圍堵越南。伴隨著蘇聯海軍進駐金蘭灣,中國腹背受敵已成事實。

後來蘇聯雖然也曾想從阿富汗突破美國的戰略圍堵,但基本上都是遵循赫魯曉夫錯誤的地緣政治戰略方針,蘇聯已經達到一個帝國擴張的極限,任何一個繼續擴大蘇聯勢力範圍的戰略決定,都只能加速這個政治實體的消亡。以上種種,都是帝國版圖(行政管理)的邊際效應,一個國家越大,他的行政管理成本就越高,可真正能為國家供應財稅的地區,每個國家都是少之又少。

赫魯曉夫只是簡單的愚蠢,可他的愚蠢破壞了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精心設計的戰略平衡,他自以為高明的戰略進攻,最後導致的結果卻是蘇聯進入戰略陷阱。

八、普金與中國

中國打贏了朝鮮戰爭,結果朝鮮勞動黨倒向蘇聯。中國打贏了越南戰爭,結果越南倒向蘇聯。於是中美建交,美國軍隊撤出東南亞,蘇聯被戰略包圍,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人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於是俄羅斯的狹隘民族主義開始抬頭,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術反擊就是這種情緒的具體體現。這些人最鬧騰的就是杜金,他們當然不能說自己的是民粹主義,他們把自己標榜成新亞歐主義,是一種糅合了傳統主義、左翼思想、右翼思想的新斯拉夫主義,敵視共產主義和親西方派,逐漸臆造出一個帝國聯盟俄德日伊(朗)帝國聯盟。本來不想寫這些東西,但具有可讀性,對中國理解自己的地緣政治環境具有一定意義。

俄羅斯與德國的關係。杜金提出的應對策略是構建俄國—德國軸心來分割歐洲。兩個國家根據影響範圍來劃分歐洲,德國控制新教和天主教國家,俄羅斯控制斯拉夫人生存的地區,為此俄國將歸還德國加里寧格勒。

俄羅斯與日本的關係。在二戰時期,日本與美國堅決的鬥爭給杜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雖然日本是個島國,具有反西方的傳統,是一個有理想的國家,可以作為盟友。俄羅斯應該把北方四島歸還日本,換取日本倒向俄羅斯。

俄羅斯與伊朗的關係。在杜金看來,伊朗具有反西方的傳統,與伊朗結盟俄羅斯還能獲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最最重要的是伊朗具有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俄羅斯將支持伊朗吞併阿拉伯地區、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

對中國的關係。在杜金看來,中國就是美國在亞歐大陸的旗手,而最重要的是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俄羅斯具有極大的威脅,可以截斷西伯利亞鐵路和佔領中亞地區,所以要保護俄羅斯在遠東的利益,就需要中國的東北、新疆、西藏度立,與外蒙古形成一個緩衝區國家,隔絕中國對俄羅斯的威脅,為了不激怒中國,中國可以向南擴張,從東南亞補足中國的損失,但東南亞不包括越南。

對於烏克蘭問題,杜金早有論斷,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是俄羅斯進攻歐洲的阻礙,倒向西方是俄羅斯的肘腋之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肢解烏克蘭,既可以成為俄羅斯的緩衝國,俄羅斯出兵歐洲,烏克蘭也不是俄羅斯的對手,所以從地緣政治考慮,最好的辦法就是肢解烏克蘭,俄羅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杜金構思的地緣政治戰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日本、德國、伊朗這些國家,然後通過對這些國家的控制,完成對亞歐大陸的控制。

九、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利益。

二戰蘇聯與德國結盟

十、亞洲秩序。

故事從那裡開始講起?

從日本開始挑戰世界秩序開始講起吧,日本就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隋朝,為後來的唐朝擋掉了很多子彈,替歷史感謝隋朝。日本在20世紀初期與英國結盟,幫助英國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的崛起,接著日本的野心不斷的膨脹、膨脹,終於使其走上了錯誤的發展道路。

俄羅斯大部分人口在歐洲,即使俄羅斯只保留歐洲部分,那俄羅斯也是歐洲第一強國,但俄羅斯還是繞過半個地球來到了遠東。日俄戰爭以後,朴茨茅斯合約的簽署,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開始構建亞洲秩序,但不久的將來他就被沒有契約精神的東亞文化破壞的乾乾淨淨。*(朝鮮戰爭)

接著是大英帝國,大英帝國假如不打二戰,那大英帝國今天仍然是世界霸權,可造化就是這樣弄人。誰劃的印巴分治?英國人。英國人最愛乾的事情就是平衡、平衡、再平衡。對於英國而言,英國最不願看見的是什麼事情?那就是世界多極化!因為多極化與英國的世家霸權是衝突的。而英國想的是利用穆斯林文化圈與印度教文化圈的互相制衡,而且這兩個文化圈都是由排斥脫亞論(現代化)的保守勢力主導。友情提示:對照穆斯林文化、印度教文化審視中國自己。在亞洲大陸上,已經形成儒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事實戰略對峙的平衡。任何兩家聯合起來滅另外一家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假設,假如當時的英國把印度肢解。後果是什麼樣的?東南亞、東亞和中東、中亞的政治勢力,為了獲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戰略態勢,不被對方消滅,就都要抓緊搶佔印度,而印度文化最後會被消滅殆盡。而東南亞、東亞和中東、中亞的政治勢力,在消滅完印度以後,就會開始戰略對決,最後實現亞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一元。你們是不是沒有想到?英國人早就想到了,英國人還想過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說圖靈的人工智慧。

捎帶手的提一下印度。印度一直把中國當成其首要的敵人,可中國卻不屑於和印度為敵,中國潛在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美國人遠在地球的另外一邊,但卻對亞洲秩序異常熱心,還記得美國上次被軍事侵略是為什麼?因為美國佔領了菲律賓。中印之間爆發小規模軍事衝突,美國立刻表明態度,全力援助印度!為什麼?要知道一戰、二戰那麼大的陣仗,美國人都是一直裝B,裝到戰爭快結束了,才參的戰。道理很簡單,還是英國人的戰略均勢不能被打破。奧巴馬高調的宣布重返亞太,造就了南海多方激烈的行為藝術,美國某地緣政治學者預言中國會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呵呵一笑,這還需要預言?中國的困境和當時日本面臨的問題一樣,答案是此題無解。美國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大西洋沿岸,而美國卻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兩次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聲稱自己是亞太大國,時刻怕中國忘記。

中國有句話叫: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很好的詮釋了亞洲觀,今天的亞洲秩序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秩序!

十一、俄羅斯顛了

俄羅斯顛了,網上眾說紛紜,於是我也來湊個熱鬧。

說2016年3月15日,俄羅斯顛,你就必須從突厥中興開始,哈哈哈。我們把時間調整回2016年3月15日,現在中東的情況,局面已經很明朗了。土耳其支持ISIS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關於這一點很好理解,沙特、敘利亞、內外約旦、伊拉克就是土耳其的幽雲十六州,就是土耳其的外蒙古心結。不要說是突厥這樣曾經極度輝煌的帝國,就是波蘭不是還有侵略蘇聯和納粹德國的計劃。經過實踐的證明,巴沙爾就是典型的豬隊友,偏執的改革導致國內烽煙四起,反對派和ISIS組隊進入敘利亞,準備摘巴沙爾的桃子。而巴沙爾的政府軍面對民兵組織的無序進攻,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但濫殺平民,使用化武卻是拿手好戲,搞的全世界都欲除之而後快。

敘述完小國的悲情,開始講大國政治。俄羅斯的主戰場是烏克蘭,其次是東北亞,至於敘利亞,那隻不過是棋盤上一顆隨時可以捨棄的棋子。俄羅斯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轉移實現,煽風點火,現在火放的差不多了,於是迅速撤出。英國、法國都趕過來參與第七次中東戰爭,假如這時候,俄羅斯還不走,當電燈泡,那英國和法國怎麼敢放手大幹一場?對於普京而言,烏克蘭困局短時間內無法解開,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東北亞,因為三胖又挑釁山姆大叔了,所以普金要趕快撤了,讓英法這兩個接盤俠來。普金本來是幫助豬隊友翻盤的,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困難,普金計劃速戰速決,連哄帶騙把ISIS包餃子,結果巴沙爾的包抄部隊被全殲。於是普金遭遇了冷場,要知道普金是來搞一個大新聞的,結果卻是馬尾巴提豆腐,於是俄羅斯雞賊的顛了。

假如我們重新審視歷次中東戰爭,參戰國表面上看是以色列、伊拉克、約旦、埃及等,其實戰爭背後都是英法美俄。英國通過在中東任命國王來達到控制中東的政治目的。美國準備接手中東政治,伊拉克國王被殺,約旦國王被刺,逃離德黑蘭表達的就是美國推翻伊朗合法政府。甚至美國參與中東角力的時候,盟友不是英國、法國,而是蘇聯,道理很簡單,美蘇之間在中東有共同利益,那就是他們都需要生存空間。中東戰爭以後,敘利亞是俄羅斯勢力範圍,那問題來了,雅爾塔協定的修訂版是誰和蘇聯簽訂的?烏克蘭事件以後,俄美之間可能的合作已經蕩然無存。

關於英國。因為大量的信息不對稱,所以政治比較複雜,英國人之所以能吃飽飯,完全源於苦戰勝於強耕。我導演的情景劇:卡梅倫找到工黨黨魁科爾賓,意味深長的說如下這段話:卡梅倫:我們大英帝國被美國壓制已經六十年有餘,這是一次機會,趁亂攫取英國國家利益的機會,假如錯過,那就要再等一千年。這次戰爭,或許可以挽回曆屆中東戰爭的頹勢,或許不能,但我卡梅倫願意用我的政治生命做一次嘗試。希望你要懂,戰爭不僅僅是戰爭表面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不僅是打給俄羅斯看,更是打給我們的盟友美利堅看。因為我們英國,我們英鎊,我們英聯邦,不是可有可無的二流國家,我們是有核國家!這個時候美國重返亞太、北約東擴,美國號稱能打贏兩場局部戰爭,假如英國和法國再發動一次中東戰爭呢?美國有沒有能力打贏三場局部戰爭?對於英國這或許是一次機會,我們不說項莊舞劍的話,我們只說為了世界和平。我自比不如丘吉爾,不敢望其項背,所以我需要一個盟友,就是您,先生。您願意和我一起挽手,續寫日不落帝國的新篇章嗎?科爾賓說:我願意,先生。能為您效勞,是我的榮幸。為了大英帝國。卡梅倫:為了大英帝國。大事不謀與眾,明天如此如此。科爾賓說:如您所願。

假如說英國是難兄,那法國就是難弟。英國一直在嘗試重新奪回中東的主導權,而法國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收回自己的勢力範圍敘利亞。俄羅斯的退出對於英法而言是重大的利好!對於敢私掠艦打西班牙的英格蘭而言,沒有他什麼不敢幹的事情,戰爭唯一的驅動力就是利益大小。對於操刀一戰的英國,當年把四戰之地敘利亞劃給了法國,意思就是假如土耳其崛起,那法國就要在前面當炮灰。法國二戰後的五常地位其實是英美施捨而得,戴高樂想自從拿破崙大帝以來,法國也是世界大國啊!現在怎麼混成英國的跟班,陸軍打不過德國,海軍打不過英國、美國,照此以往下去,可怎麼辦啊!法國的總統戴高樂為了中興法國,不惜重新構建法國國內的政治秩序,法國重返印度支那不僅僅是重返亞太,更是法國中興的關鍵。法國地緣政治學者雷蒙建議戴高樂要克服海權不如英國,陸權不如德國雙重弱點的尷尬境地,就要造核武器,要成為世界第三大有核國家。當時的法國毫不顧忌美國、蘇聯、英國的反對,堅決要造核武。法國要造核武,英美蘇反對,誰支持法國?!?!?!答案是:中國。核煙花的美,是你們這群愛好和平的傢伙永遠不懂的。為此,法國還一度和美國翻臉,退出了北約。

法國和俄羅斯是傳統的盟友,不僅是一戰,還有二戰。法國和中國也是利益趨同的朋友,從奠邊府戰役到法國試爆核武。就目前來看,中法英俄之間的聯盟,已經草蛇灰線,伏筆千里了。

解釋昨天那句話。友情提示:什麼叫五常?就是減去一常,還有四常。

十二、東北亞戰略均勢。

東北亞的戰略均勢,不僅僅是打出來的,還是政治家談出來的。

基辛格:中美建交標誌著中國加入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儘管他所遵循的原則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南轅北轍。當聽到外國敦促中國遵守國際制度的遊戲規則和責任的時候,許多中國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這一原則並不是中國人制定。中國一直期望中國作為國際規則的制定者出現,並採取行動實現這一期望。

時間就是最好的老師,他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以上這段,摘自2016年3月19日,凌晨1點鐘在公眾號:wwlxl613發布短文時間的老師,比基辛格發表相同觀點早了至少七個小時,這就叫捷足先登。)

2016年3月19日,基辛格參加國務院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年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就「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兩國關係及未來發展趨勢發表看法。

基辛格: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在看國際形勢的時候,總是非常理想化,一旦出現危機或衝突就想儘快解決恢復和平。而中國有五千年歷史,解決了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官員採取中庸的態度來解決逐個問題,中國對待世界形勢的看法是概念化的,和美國的現實主義觀念是不同的。(這一段和我貼出來的觀點相同。)

很多人認為,如今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和英國的關係,他表示不認同。一戰前,德國和英國發生衝突,是因為德國一心想要超過英國(中國也在擴展海軍),最終引發一戰。今天沒有哪個國家有挑起世界大戰的野心,軍事技術的發展減少了大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關於這一段,我認為是基辛格在很委婉的評判中國海軍,後者的積極態度已經刺激了美國。)

截至目前為止,中美雙方都口頭支持太平洋地區戰略夥伴關係,此舉對維持東北亞戰略均勢與和平具有積極意義。但迄今為止,雙方都是口頭上說說,聲明同國家間的契約文書在約束力方面還是有區別的。(反應中國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態度消極。)

對於中國而言,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是一個衰落的帝國,霸權已經成為過去式,但美國任然保有大西洋湖,任然擁有世界最龐大的航母戰鬥群。雖然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永遠把持世界領導權,但美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任然會維持強大的領導力。而美國之後,也沒有那個國家能像二戰後期,在物質財富和心理上獨步全球,單獨承擔起領導世界的責任。(友情提示:G2)

在東北亞,美國不但是平衡者,還是均勢政治的一部分,假如均勢方有任何一方改換門庭(韓國倒向中國/朝鮮與美國建交終止戰爭狀態),都會對東北亞均勢產生決定性影響,這樣的均勢就會岌岌可危。東北亞均勢如果單純靠軍事力量來維持,那引起戰爭的可能比一戰還要大。

中日美之間的關係。中國和美國互稱夥伴,但在軍方和軍事刊物上都稱對方為對手,雙方又宣稱建立政治、經濟、軍事夥伴關係,這和一戰中德國與沙俄的關係類似。而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美國還和日本是盟友,這與當年德國與奧匈帝國之間的外交盟友關係契合。歷史上奧匈帝國和沙俄有著劇烈的民族衝突,而這一點日本和中國也存在這樣的情況。當年就是俾斯麥這樣靈活的歐洲均勢政治理論,造成了後面一系列愈演愈烈的軍事對抗,並最終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熱心於東北亞政治,當年西奧多-羅斯福調解日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亞洲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這是美國的一貫政策。就中國的利益而言,當然是拒絕美國於千里之外,保持自己適當的活動空間最為有利,而美國要的是東北亞的戰略均勢和遏制,是絕對不會撤出東北亞,造成東北亞均勢政治工程的崩塌。所以現在問題的根源就是中國願不願意真正接受早就已經口頭接受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假如中國接受遊戲規則,兩國的未來就會有和平的光明。假如中國明確表示不接受,那中美關係和東北亞局勢就充滿了不確定。

秩序永遠需要剋制、力量、合法性(即使中國獲勝,其他地區會不會承認中國的霸權地位?)。使用純軍事手段(38線)來維持均勢,勢必導致引發進一步的軍事對抗,只能依靠共識(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和夥伴關係才能維持東北亞政治的均勢平衡,假如平衡不能維持,遲早將會釀成大禍。

十三、遏制與反遏制

引自群主(群主特指wuweilxl)名言:世界這麼大,還怕找不到事干~中東暴亂~引爆歐洲~拉日韓下水~

wuweilxl:政治是最骯髒的。美國是國務院和國防部爭權,國務院根本控制和影響不了國防部,這也是我在朝鮮戰爭裡面講國務院陰麥克阿瑟的原因。

wuweilxl:日本是個逗比,日本是軍部奪相權以後,海軍和陸軍開干。戰爭這個和領導的個人能力有關,畢竟凱撒幾千年才出一個,大多是庸君。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收縮兵力,直接沿白令海峽出兵加拿大,佔領北美不就完了。

林源:兵力不足 資源不足吧。我那天聽張召忠說日本怕冷,不敢進攻阿拉斯加 ,因為緯度太高。

wuweilxl:所以要直插美國心臟,天氣這麼冷,哪有時間墨跡。冷是事實,但沒有辦法,這是戰略不對稱決定的。美國是海權強國,中國、日本、德國、俄羅斯、法國,甚至英國,在海洋上永遠打不過美國,更耗不起美國,因為美國有海權!

林源:攤手。。。工業實力對比太懸殊,而且太遠,投送力不足,站不住腳,再說日本陸軍也不能飛過去啊,哈哈哈。

wuweilxl:罰你把:什麼叫五常?就是減去一常,還有四常。抄四遍,然後給你解釋。

林源:抄完了。

wuweilxl:新來的?遏制、遏制、再遏制。五常!五常!五常!這五個國家都不是吃素的,都是刀尖舔血,夜黑風高喜殺人的主。夏天,白令海峽還是比較宜居的,適合陸軍作戰。假設日本入侵美國本土,美國就沒有援助蘇聯的那一百億美元,沒那一百億美元物資,斯大林早就飛伊爾克茲克了。德國控制了蘇聯,英國還需要打?美國還需要打?中國在白令海峽一駐軍,一二島鏈不戰自解。俄羅斯承載著北約巨大的軍事壓力,同時具有極大的軍事張力。而英法對中東那是非常上心的!最關鍵的是中東喜歡英國式的統治,不喜歡美國式的殘暴。中美在南海和朝鮮呈現戰略對峙均勢,你只要派出去一隻部隊迂迴(漢尼拔、拿破崙都曾經翻越過阿爾卑斯山。),美國的防線立刻崩潰。假設你是美國,你只有45萬陸軍,30萬駐軍海外,海外反對勢力非常強大。本土只有15萬陸軍,一個國家在防線最薄弱的地方部署中近程導彈和二十萬陸軍,美其名曰修建中美友誼鐵路,你怎麼防禦?你在阿拉斯加駐不駐軍?駐多少?從那裡抽調?

林源:阿拉斯加在哪裡?

wuweilxl:你不是來踢館的,你是來講笑話的。話說我正講的激情澎湃、熱情洋溢、手舞足蹈,突然燈、話筒、空調就被關閉了,冷場中。

林源:不不不,我並沒有惡意,有些東西確實不懂。昨天剛來的,很多東西要向大家請教。

wuweilxl:(大口吐血中)你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僅要考慮中美,還有俄、法、英,還有日、德。

林源:圖上標註的12345是什麼?

wuweilxl:1、烏克蘭。俄羅斯雖然慫,從陸地上打美國還不是問題。2、中東是英法的傳統勢力範圍,英法一直不願意退出。這也是為什麼英法熱心於打擊恐怖分子。英國、法國對中東那是非常上心的!最關鍵的是中東喜歡英國式的殘暴,不喜歡美國式的(或許他們都不喜歡。)。3、南海。美國重返亞太,為什麼在南海找事情?因為美國有11個滿員的航母戰鬥群,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十一個。海戰是美國的強項!4、朝鮮。麥克阿瑟想撤,斯大林不讓,毛澤東也不讓,因為中國和蘇聯沒有海權。這才是朝鮮戰爭的本質,我們是在研究真相,而不是歷史。中國具有的相對優勢,是養了一隻天不怕、地不怕的瘋狗。但中國只能反遏制,不能進攻韓國,因為沒有海權,萬一中國不小心打贏了朝鮮戰爭,反而更被動。5、白令海峽。這裡是美國防線最薄弱的地方,是登上新大陸的捷徑!

林源:怎麼感覺到處被壓制呢?萬一美國不駐軍放棄了呢?

wuweilxl:那就二十萬軍隊不斷穿插,不和敵接觸,以戰養戰,迅速向芝加哥、舊金山接近。

林源:美國三億人口,不能調來預備役補防?空戰吊打中國,放棄了白令海峽,並不意味著不打海戰打陸戰。

wuweilxl:一、政治家、軍事家不是你們那樣考慮問題的。二、啥叫遏制?意思就是戰爭威脅。駐軍就已經達到了戰爭威脅的目的,從而調動美國重新部署軍隊。從而實現由戰略進攻轉變為戰略防禦。三、軍事是最後的手段。評價戰爭的標準是戰略目的,而不是戰術手段。四、你們都應該去抄什麼叫五常?就是減去一常,還有四常。美國一動手,俄羅斯會聞風而動!英國會聞風而動!法國會聞風而動!日本、德國會聞風而動!戰爭從來沒有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這才叫大國政治。何況天下苦美國久矣。

wuweilxl:這就叫戰略失去均勢,這就叫第三次世界大戰,然後我們再回到原先那個問題假設,美國會不會在阿拉斯加組織防禦?

林源:為什麼中國只能反遏止呢?

wuweilxl:吐血、吐血、閉關療傷補血中。

Escape:美國原來的地緣政治戰略是先歐後亞,現在是打贏兩場戰爭。所以破解美國發動戰爭的方法就是第三、第四、第五個戰略角力點。世界這麼大,還怕找不到事干~就是這個意思。前面講的是戰略,北上修路是戰略演變成戰術的具體形式,但戰術還是圍繞戰略展開。

群號:535561289 微信號:wwlxl613

如有問題,請公眾號留言。

十四、中國、中亞、一路一帶

網友提問:五常減去一常是四常,這句話怎麼理解。

答:這是QQ群(535561289)我經常說的一句話,他們用來調侃我。意思就是國際關係同時還是多邊關係,那種中美、中俄、中日雙邊關係論調,不僅僅是落後的思維方式,還是錯誤的。在考慮多邊關係的時候,主要考慮五個常任理事國,雖然還有西班牙、德國、日本、義大利這三個有潛力的現代化國家。這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是善戰、好戰的主(有武備的正常國家),用權利的遊戲來解釋就是強戰勝於苦耕。

今天講的是一路一帶。地緣政治學,在一路一帶以前,都是相關部門眼中的資產階級偽科學,所以中國很少有人涉獵地緣政治學。國家搞了一路一帶後,地緣政治也跟著出來露個面,相關部門也不好意思打臉,這就是當前地緣政治學的尷尬境地。

蘇聯解體,按道理俄羅斯不應該退出中亞,但俄羅斯為了表達自己無意於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還是溫順的退出了中亞。值得玩味的是,中亞國家說:你看蘇聯都不管我們了,那我們中亞五國組建一個中亞突厥國怎麼樣?俄羅斯明確表示:不行。

歐洲想染指中亞的石油和天然氣,想修一條通過高加索的油氣輸送管道,俄羅斯明確的說:不行。對於西方而言,假如中亞的油氣能通過高加索供應到西方,那俄羅斯出口西方的天然氣和石油價格就要下跌很多。對俄羅斯而言,假如中亞的油氣開始出口,那就意味著俄羅斯多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所以俄羅斯不可能作出讓步。這本就是與狐謀皮,於是西方開始策動高加索的車臣獨立,希望車臣獨立以後可以修能源輸出通(管)道,俄羅斯已經打了幾次車臣戰爭,生產者(俄羅斯)、消費者(西方)拼的都是錢,賭對方誰能堅持到最後,所以大家都鉚足了勁。對於西方而言車臣戰爭僅僅是能源價格問題,對於俄羅斯而言車臣戰爭是國家生死存亡(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第一大出口國)的問題,所以俄羅斯的態度相當堅決,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最後能取得勝利的原因。

另外一個國家是伊朗。伊朗當然不願意中亞國家在能源市場分一杯羹,雖然伊朗當時還在受到制裁,但伊朗還是跟隨俄羅斯圍堵中亞石油和天然氣供給。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俄羅斯和伊朗的外交基石,因為共同的國家利益。伊朗在與美國就核問題取得最終一致後,伊朗是用五百米衝刺的速度倒向美國,但美國根本沒有理伊朗,道理很簡單,還是朝鮮戰爭那裡講的戰略均勢。美國前期希望通過佔領阿富汗,打通中亞石油和天然氣釋放的通道,然後開始驗證、驗證、再驗證,美國想起來反蘇的阿富汗游擊隊,於是美國放棄了。

西方在投資車臣戰爭以後,最後血本無歸;於是投資阿富汗戰爭,最後發現純屬扯淡,最後滅了本-拉登,慘淡收場。這個時候誰最著急?俄羅斯!俄羅斯建議中國佔領中亞(俄羅斯希望中國佔領中亞以後,造成中美戰略對峙的局面。),中國說:我不去。俄羅斯說:有石油。中國說:我不去。俄羅斯說:有天然氣。中國說:我不去。伴隨著美國開始在中亞駐軍,這個時候中國發現,蘇聯、美國不管誰佔領阿富汗、中亞都是對中國國家安全赤裸裸的威脅。這個時候,中國開始考慮俄羅斯的建議,佔領中亞太急,不作為太緩,喜歡中庸的中國人選擇了修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了配合燒天然氣,中國開始宣傳霧霾的嚴重性。其實中國根本不想修西氣東輸,燒煤多便宜啊。燒天然氣就意味著中國要增加社會生產成本,降低社會的財富積累效率。根據我的經驗,跳大神和鬧小鬼的通常都是一伙人,這就是政治,無利不起早。你們不懂你懂的?

伴隨著地緣政治的各個變數發生變化,美國的心思開始活泛起來。中國的西氣東輸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地緣政治事件,一方面是西方沒有獲得中亞的石油、天然氣,美國對能源采儲、生產、銷售的控制能力進一步下降;另外一方面中國對海洋獲取能源的依賴性進一步下降,這就意味著美國長期遏制中國的戰略利好被拓展陸權的西氣東輸對沖了。這是美國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美國提出了G2,希望通過自己在掌握霸權的時候達成對自己利好的瓜分世界協議(類似於雅爾塔協定)。中國也看到了自己的戰略優勢,中國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往後推,事緩則圓,用時間換空間,這個時候美國已經預判到到了戰略遏制中國失敗的後果,於是拿出來經濟、軍事、政治圍堵方案,這就是TPP、重返亞太、強化日美軍事同盟。

美國又不傻,開始派海軍圍堵和重點照顧中國,意思很簡單,假如你不願意和我維持戰略均勢,那美國就要文攻武衛。於是中國開始向中亞發展(一路一帶),拓展中國的戰略(縱深)生存空間!意思其實很簡單,假如你圍堵我的海洋,那我就遷界禁海,發展陸地運輸,同時還能保持戰爭潛力。中亞就是中美俄三國之間的烏克蘭,誰佔據中亞,誰就有絕對的戰略主動權和戰略優勢!我在美國玩阿富汗那篇文章里有講過。從表面上看是修了西氣東輸以後改變了大陸均勢,其實遏制中國(大陸國家)是海洋國家(美國)的必然選擇,這一天遲早會來到。而對抗的結局無非兩種,一種是戰爭!那最後就沒有贏家;另外一種是G2,中美重新劃分世界範圍,或許對於中國而言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

十五、亞歐大陸上的三國博弈

我們群滿了,遇到了增長極理論,而我又不願給馬化騰捐款,為方便大家找我,所以開了新群。我一直在想如何處理新群和舊群的關係。最後是這樣決定的,一群還是以區域經濟為主,二群以地緣政治為主,三群不喜歡聊天的加入。群里共享的文件,和每天我講的內容,都會在三個群複製,不會出現有些人說的側重的問題。關注區域經濟的進一群(535561289),關注地緣政治的進二群(546438389),不喜歡聊天的進三群(539445721)。

你開啟了全員禁言。

赫魯曉夫上台以後,為什麼批斯大林?因為斯大林承諾把亞洲利益給中國,而赫魯曉夫不想給中國。斯大林一死蘇聯其實已經從陸權大國退化成民族主義國家。不是說民族主義不好,只是愚昧蒙蔽了他們的雙眼。

那麼這群人篡改斯大林的地緣政治目標想要幹什麼呢?答:往小說他們是實現彼得大帝的思想,往大說他們是要統一亞歐大陸,繼而征服全世界。

而這是美國絕對不能夠容許的,這是中國絕對不能夠容許的,因為蘇聯想要統一歐亞大陸,最大的障礙就是中國。蘇聯知會美國要核平中國,也是這一國家政策的體現,而蘇聯之所以知會美國,目的是為了戰略性試探。

而蘇聯佔領了阿富汗,就意味著蘇聯把亞歐大陸攔腰截斷了。誰最怕?你們以為是美國?錯。是中國。這個時候的蘇聯開始和越南共產黨結盟,事實上控制了越南的軍事行動。越南想的是利用蘇聯獨立於中國,蘇聯想的是利用越南在東南亞進行軍事擴張,中國想的是最後替人做了嫁衣裳。學過中國歷史的都知道,中國用於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錢是怎麼來的?是三大改造弄來的,結果就這樣打了水漂。中國也有民族主義者,怎麼給他們交代這個事情?這才是促成中國與美國結盟的根本原因,因為蘇聯擴張的勢頭,對中國和美國造成了實質性的威脅。

冷戰後期蘇聯也曾經找過中國,要求關係正常化,中國當時提出的要求是什麼?答:蘇聯撤出阿富汗。為什麼?因為阿富汗對於中國而言意味著戰略包圍。而中國又多了一個盟友,那就是巴基斯坦。你看很多冷戰史的研究學者說中蘇之間是因為意識形態翻臉,呵呵一笑,意識形態值幾個錢?關於這個問題丘吉爾說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國家利益。道理其實很簡單,從蘇聯佔領阿富汗插手朝鮮、越南的那刻起,中國與蘇聯的關係就從同盟國變成了敵對國,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勢力範圍。就相當於戰國時期,秦國佔領了魏國,那趙國和秦國之間的關係就不言而喻了,爆髮長平之戰就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蘇聯最後為什麼會失敗?因為蘇聯的民族主義者不懂戰略均勢對世界的重要性,假如單方面破壞戰略均勢就會導致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俾斯麥建立德國以後,一系列的政治連鎖反應。能不能扯中國造航母?呵呵。有一種觀點是中國可以低調的造航母,美國也不會幹預。你把人類一部史翻開,給我找找。有這種好事?

而冷戰事實上完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目的,那就是摧毀了雅爾塔協定體系,造成了今天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而這個時候中國選擇G2(新的雅爾塔協定)對於中國國家發展而言,或許是不利的;但對中國國家安全而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參照美國玩阿富汗(錯誤)、赫魯曉夫篡改斯大林的地緣政治方針(錯誤),想要表達的就是重新審定中國的地緣政治戰略,那就是繼續韜晦待時,伴隨著美國的衰落,有一天世界必將是中國的天下大同。

禁言解除。

十六、朝鮮戰爭(版本一)

以言開場: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軍事永遠是政治的附庸。

1、中蘇矛盾

其實毛和他所領導的中共不屬於斯大林一派,也不屬於與托洛茨基那一派,所以中共內部的那兩派一直想重新奪取中共內部的控制權。斯大林說毛屬於普加喬夫式的農民起義領袖,這個比較中肯,我個人比較認同。中共一直想擺脫蘇共的控制和影響,其中一個合作夥伴就是美利堅,在延安大家都談了很多有意思的話題,但最後美國始亂終棄,認為中共的實力不夠資格成為一個盟友,背棄自己承諾過的一些東西,所以中共也就沒有義務一頭熱的向美國懷裡擁。

2、機變結盟

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因為美國意識形態的敵視,把中共被迫推向蘇共,對於中共而言結盟是唯一的出路。與美國的私有制和蘇聯的公有制對照而言,農民起義軍的耕者有其田更傾向於蘇聯的公有制,於是毛做出了和蘇聯結盟的決定。但是斯大林不是這樣想的,斯大林的盟友是信奉國家主義的第三帝國,再或者是橫貫全球的大英帝國,再或者是超強的美利堅,中國?那個農業國?根本不予考慮。你當農民有組織就是世界強國?最後毛還是在蘇聯換來了一紙盟約,算是給國內的政治勢力一個交代。

3、朝鮮戰爭

弱國不僅無外交,而且弱國無盟友。但是對於脆弱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充其量就是一張紙,對蘇聯沒有任何約束力。而蘇聯也並沒有因為這樣一張紙就放棄他的黃俄羅斯計劃,朝鮮戰爭就是這一計劃的具體表現。在打與不打之間反覆權衡的毛澤東,最後做出一個必須打的決定,美國在海的那一邊指望不上,假如不打如何和蘇聯共處,那盟約就真成了白紙一張。而什麼誤判、美國威脅中國東北等,都是託詞,只有毛自己清楚,不打中國就會被世界徹底孤立和遺忘。

4、軍事主官

粟裕態度消極,林彪等軍事主官都不主張打,因為他們是從單純的軍事角度算賬,打根本就划不來帳。而毛則要考慮大軍事,那就是政治。所以必須打,那就讓彭德懷去吧。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5、大亞洲主義

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做出一個選擇,選擇脫亞論,或者選擇大亞洲主義。毛曾經說過:我不恨日本人,我還要感謝日本人。這是一種大亞洲主義的觀點,他的宣傳詞就是:大東亞共榮。與之對應的是日本的脫亞論。很多落後的亞洲民族,都有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亞洲的民族應該聯合起來,比如說緬甸的昂山素季。在戰後面對垃圾場一樣的日本,美國也在考慮怎麼收拾日本的局面,但最後還是先歐後亞。日本就在戰後秩序中掙扎,很有可能就淪為一個三流的民主國家。朝鮮戰爭使日本的戰略地位扶搖直上,一直到1967年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而亞洲四小龍、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承接日本的產業轉移,又造就了亞洲的崛起和復興。假如沒有朝鮮戰爭,那蘇聯也不會在沒有戰略價值的遠東部署很多軍事力量,美國也就沒有必要提振日本經濟,那日本就完了,就會和阿根廷一樣重新墮落返貧,那亞洲四小龍、東南亞和中國沿海的產業轉移也就成了空話。舞台就是這樣,有人唱紅臉,就要有人唱白臉。

6、政治

1972年中國和美國建立交往,中國終於攀到了高富帥的高枝。假如沒有朝鮮戰爭,中國和蘇聯的聯盟就是一紙空談,當蘇聯的利益受到威脅時,中國就是今天的烏克蘭,也就沒有幾個五年計劃,就沒有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當1972年和美國見面時,美國也不會和中國靠近。那今天的中國經濟、政治、文化還不如印度,印度沒有經受戰爭破壞,還有英聯邦留下的那些物質財富可以折騰。

7、地盤

就是街上的地痞、流氓都知道,想混就得有自己的地盤,這就是世界政治。當老大打不過新來的混混時,就會說不打不相識的鬼話,這還是政治。然後這個混混就有了自己的地盤,開始擴充自己的實力。以上就是戰略推演,延安接觸是中蘇結盟的前提,中蘇結盟是朝鮮戰爭的前提,朝鮮戰爭是中美建交的前提,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就因為美國背棄延安接觸的精神和原則,所以。。。。。。打仗的目的還是為了建交,建交才是問題自始至終的核心。

(沒有單純的軍事(暴力),和老大打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搞好關係。)

8、中美建交

建交真的那麼重要?我就呵呵,不是有句很有哲理的名言:土豪,我們交個朋友吧。假如在蘇聯和美國中間選擇,滅秦者胡,當然遠交近攻。中美建交是一件中國現代國家利益、傳統政治利益、地緣政治利益高度契合的政治資產,然後就有了中越戰爭,就有了改革開放,就有了中國勇奪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表演。

(政治家和流氓有什麼區別?政治家是智商比較高的流氓,他們都信奉強戰勝於苦耕。)

所以說為什麼會打朝鮮戰爭,因為毛澤東奉行實用主義。

9、政治家

有很多人,他們要做的就是構建制度,引導歷史的發展方向。比如說:李光耀、鄧小平、蔣經國。只要不是很蠢的政治家,都能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的預判。拋棄表面現象,看問題的本質。政治的結果,就是政治的原因。朝鮮戰爭是中美建交的基礎,而中美建交始於延安接觸,這才是大戰略。反右、文革和中蘇反目都為中美建交鋪平了道路,關於文革,文革和劉邦、朱元璋對異姓王謀反和千乘之家的屠戮,歸根結蒂是要他們的命,好讓權利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關於中蘇反目,長征路上電台壞了,毛澤東很高興。政治家活著為什麼?那就是用陰謀和陽謀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整個社會之上。

10、政治目的

說得好像能推出幾十年以後的結果一樣。答:這就是政治家吃飯的本事,假如毛不能推演出一個結果,那還不如在北大當他的圖書管理員。而且毛澤東旁邊還有很多非常有錢,對權力定力十足,吃飽了沒事幹的幕僚,給他教帝王心術和提前削藩。

11、厚黑

政治不是講道理,政治就是厚黑哲學,政治就是實用主義。今天的印度,就是理想中的中國。印度沒有反傳統文化的文革,沒有向外推行政治意義的戰爭,沒有國內政治派別的無差別清洗,納倫德拉·莫迪甚至把印度的發改委解散了,嚇了我一跳,但細細反思之他是一位民主世界的領導,這也註定了他一事無成的命運。

12、朝鮮的強悍

那個、那個、那個誰說過:大國因為瞻前顧後而顯得軟弱,小國因為無所顧忌而顯得強悍。

朝鮮半島的局面是中、美、蘇三國政治博弈的結果。

13、朝鮮

首先講中朝意識形態方面的矛盾。中朝關係之間有一個集體領導和個人領導的衝突,中國是黨說了算,朝鮮是紅太陽說了算,中國的社會結構要比朝鮮穩定得多,所以可以改革開放。假如朝鮮想改革開放,那就要把紅太陽的個人領導轉換成集體領導,而且還要照顧很多人的利益,是你,你干不幹?朝鮮不改革開放,所以必須排斥中國,否則政治上就不正確。朝鮮不改革開放,不是侵害到黨的利益,也不是侵害到國家的利益,更不是侵害到民族的利益,而是涉及到某些個人的利益。對於人家個人而言,改不改都一樣,改革也不能帶來紅太陽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普列漢諾夫談到法國雅各賓黨專政垮台的原因時,說:這個專政垮台,就是因為砍的腦袋太多了。列寧說:「雅各賓黨垮台,是因為砍的腦袋太少了。革命應該善於自我保衛!」或許這就是朝鮮政治體製得以維持的原因吧。三胖不但有秘密警察、軍隊、政府的支持,還控制了朝鮮的主體精神,讓老百姓一見就激動的淚流滿面。斯大林死了,朝鮮弄了個主題思想,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中共、蘇共控制他。

14、韓國

歷史上西德和東德合併,把西德害慘了,但人家那是一個民族,打斷骨頭連著筋。假如今天中國想滅韓國經濟,很簡單啊,把朝鮮佔領,然後撤出,叫韓國當接盤俠,韓國只能選擇接盤。然後韓國大量的流動性資本(現金流)進入朝鮮,僅維持正常運轉一項就能拖垮韓國經濟。

15、中國

毛澤東的態度,你當天朝駐北韓志願軍是在那玩的嗎?最後再三思量,看門不掏錢的犬科哺乳類動物哪裡找。鄧小平的態度。鄧小平對美政策全面轉向,這個時候對待朝鮮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但一思量,中國需要和平的周邊環境。以後,朝鮮經常刷存在感,中國很生氣,美國挑唆,把他滅了,我支持你。中國一思量,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所以作罷。

16、美國

假如南北朝鮮合併,沒有北朝鮮這個敵人,韓國將會倒向誰?

17、俄羅斯

有很多歷史學家說38線是麥克阿瑟隨手一划,我就笑。38線是甲午戰爭以後,俄日之間的勢力分界線,再說直白一點就是俄羅斯的最遠邊界線。俄羅斯經濟雖然三流,核武器那可是一流,你們擅自改動雅爾塔協定,是什麼意思?想破壞戰後秩序?

18、日本

周邊少一個有實力的國家,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大家要多看政治背後的那些東西,六方會談是為了要結果嗎?六方會談最大的意義就是大家可以見見面,走走過場。你看我們大家都是很努力的,至於沒有結果,其實沒有結果就是政客們要的最好的結果。於是六方會談開始了,主持人提出我們討論一下南北朝鮮合併的問題,於是大家一致的發出喻~~~的聲音。看上去很扯淡的38線,是歷史上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存在就是合理。

19、大院君

朝鮮信誓旦旦的說:要踏平韓國最高峰,漢拿山。中國說:你上啊!朝鮮回頭看了一眼中國,繼續恨恨的看著韓國。中國說:你倒是上啊!朝鮮回頭看了一眼中國,繼續恨恨的看著韓國。中國說:哎。說你呢,你倒是上啊!朝鮮回頭看了一眼中國,繼續恨恨的看著韓國。中國說:你他#的,上啊!然後嗶哩啪啦一頓打。一邊打一邊說:你不知道大院君?你不知道大院君?你不知道大院君?朝鮮被打的抱頭亂跑,大喊:我就是嚇唬、嚇唬美國,減輕你們重返亞太的地緣政治壓力。中國繼續打,說:他#的,我的壓力要你減,要你減,你要是不小心把炮火星子蹦到美軍基地,還用美軍重返亞太?你個蠢豬!金正恩回國以後開始大肆宣傳,金正恩在北京接見維尼同志,和中國就近期東北亞局勢交換意見,雙方交流始終在愉快、祥和的氣氛中進行,雙方會後就美帝妄圖挑起戰爭的舉動發表了聯合公告。中國和朝鮮都是晴天,因為烏雲都跑到韓國和美國了,思密達。

十七、朝鮮戰爭(版本二)

朝鮮戰爭有很多版本,沈志華的蘇聯版本是一個,基辛格的美國版本是一個,還有我在公眾號寫過的亞洲主義版本。今天講基辛格的美國版本,這就是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爆發的甲午戰爭至今還沒有結束,雖然1950年6月爆發的朝鮮戰爭已經簽字停戰,但戰爭還遠沒有結束。多少年以後,美國鼓吹自己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於是俄羅斯、法國、英國決定在中東給美國開闢第三戰場,我把它稱為第六次中東戰爭。

基辛格說:中蘇之間的動機是模仿德日式的侵略戰爭。當時美國的軍隊正在裁軍,沒有力量遏制中國崛起,但杜魯門還是決定調運佔領日本的美國駐軍堅決反抗。

當時斯大林對鐵托背叛自己非常生氣,為了強化對朝鮮的統治,下決心叫朝鮮放手去進攻韓國。同時,斯大林對毛澤東和中國的崛起非常的恐懼,於是斯大林也需要一場局部戰爭來讓中國、朝鮮選邊站。最最關鍵的是,美國把大量的軍事、經濟、政治力量部署在歐洲,導致蘇聯壓力山大,而蘇聯要緩解歐洲方面的壓力,就需要在非歐洲的地區,打一場現代局部戰爭。斯大林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斯大林挑起戰爭以後,就想放手,讓中國和朝鮮充當炮灰,這也是斯大林為什麼不願意大力援助朝鮮戰爭的原因。

雖然我們不知道金日成許下什麼樣的諾言(原話是金日成一次次抬高價碼),但我都清楚,就金日成當時的情況而言,除了當兒皇帝,基本上沒有其他選擇。所以說,戰敗或者說和平協議的簽署,對朝鮮未必就不是好事情!

美國濫用武力,美國最愚蠢的無非就是不考慮政治後果的,越過三八線。假如當時美國的軍隊僅限於聯合國授權的範圍以內,沒有越過三八線,沒有「入侵」北朝鮮,那戰爭從那刻起就已經結束。再或者,麥克阿瑟在距離中國邊境240公里的地方(平壤和元山一線)停下,那戰爭也不會觸發,中國會默認這個緩衝區,但這一切都是假設,麥克阿瑟還是把軍隊派到了中朝邊境。戰爭終於在突破中國人兩條底線情況下被觸發了。1950年8月4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說:假如美軍停留在平壤和元山一線,那中國軍隊不必主動進攻。因為麥克阿瑟是愚蠢的,當時的美國政府也是愚蠢的,他們只是含糊不清的給麥克阿瑟下達容許越過三八線的命令。當然假如說:越過三八線、越過平壤和元山、向靠近中朝邊境部署小股部隊是愚蠢的話,那觸怒毛澤東的就是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毛澤東作出了最終的判斷,那就是美國要挑起一場更大的戰爭,而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美國奉行的是威斯特伐利亞國際體系原則,毛澤東奉行的是天朝上國的東北亞國際體系原則,於是文明之間的衝突開始了。

從戰場失利的麥克阿瑟想從政治上扳回一句,他和國務院幹上了,他要擴大戰爭,他要空襲中國本土,他要全面遏制中國,杜魯門微微一笑,撤了麥克阿瑟的職位。這個時候,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說:用軍事的手段解決朝鮮戰爭,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與一個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是先歐後亞。)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是朝鮮戰爭的戰勝國,因為中國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而美國是朝鮮戰爭的戰敗國,因為美國從一戰爭開始就奉行了先亞後歐的錯誤戰略,差點同時挑起兩場戰爭,假如兩場戰爭同時開始,等待美國的只有失敗。當然這不是最搞笑的,最搞笑的是,美國醉漢奧巴馬現在又開始鼓吹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英、法、俄怕美國動手,趕快派航母去中東準備挑起第三場戰爭,希望美國能適可而止。(這段話不是基辛格說的,是我說的。呵呵。)

杜魯門對和平與戰爭有自己獨特的觀點,他認為談判與戰爭是相輔相成的,是矛盾共存的,所以美國要見好就收,適時終止戰爭。而毛澤東(或中國)則認為,談判是戰爭的延續,根據孫子兵法的攻心為上,談判是瓦解美軍士氣最好的辦法,處於優勢的時候就進攻,處於劣勢的時候就談判,所以經常談而不決,談判為軍事鬥爭而服務。實際情況是,美軍在談判停戰期間死亡的人數和戰爭進行時死亡的人數呈現1:1的態勢。

最後,在三八線,中國和美國都獲勝了,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美國挽回了自己世界霸權的面子。最大的輸家是蘇聯,蘇聯曾經承諾出兵和援助武器,其實大部分沒有做到,出兵沒有,即使是武器援助,蘇聯也要自己的同盟現金償付自己二戰中淘汰的武器,這些嫌隙為以後的中蘇關係破裂埋下了伏筆。而蘇聯的懦弱或背信棄義徹底的激怒美國,美國迅速擴大了自己在歐洲的軍事力量,並長期保持了和蘇聯規模相當的陸軍力量,正式確立了自己全面遏制蘇聯的基本國策。

中國學者認為:朝鮮戰爭使中國失去了收復台灣的機會,使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促進了全世界的民族獨立運動,使美國人民反戰的情緒高漲,美國錯誤的先亞後歐的戰略方向為越戰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十八、朝鮮戰爭(版本三)

一個網友問:朝鮮戰爭該不該打?

瞬間大量信息被調用出來,在遺忘前把它寫出來。

從美國的視角看問題。美國當時剛打完二戰,軍人的勢力如日中天,美國的文官控制不住局面。美國隨時都會出現凱撒(軍人獨裁)控制美國的局面,而美國當時擁有世界一半的物質財富,假如美國要統一歐洲,甚至要統一全世界,可以說根本沒有懸念。但對於美國而言,國務院和軍方就內政和外交的看法都是相反的,國務院不願意出現一個軍政府,所以極力遏制軍人做大,但軍人一聽到戰爭,汗毛都是發笑的。這個時候,美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淪陷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假如美國淪陷成軍人執政,那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根本沒有懸念。對於美國而言,朝鮮戰爭最大的勝利,就是麥克阿瑟的霸星隕落。就美國國家利益而言,美國當時正在強勢崛起,但還不是世界霸權,美國真正接手霸權,是通過歷次中東戰爭,控制了中東就相當於控制了全球的戰略主動權。

從蘇聯的視角看問題。蘇聯當時向小鬍子要巴爾幹地區,小鬍子回答:巴巴羅薩。二戰蘇聯理論上是輸定了,一方面小鬍子自信爆棚,沒有佔領高加索油田。另外一方面美國的大腿那是非常、非常的粗,支持了蘇聯一百多億美元的物資,硬是把一邊倒的局面打成了持久戰,其實二戰是美國單挑德國、日本、義大利。這個時候的蘇聯外強中乾,面對美國兩腿打顫,唯一能挺住的就是軍大衣,因為軍大衣可以遮掩了這一事實。面對伊朗英蘇南北劃分勢力範圍,伊朗的政策就是武裝鬥爭為主,斯大林迅速做出反應,立即撤出伊朗北部全部軍隊。而蘇聯的高壓政治對控制世界第一大國明顯力不從心,蘇聯自身的行政管理學就是鞏固目前的既得利益,無心於對外擴張,但是毛熊的胃口還是沒有吃飽。

從中國的視角看問題。中國繼承的是誰地緣政治利益?或者說中國接手的是誰的勢力範圍?延安不用想,西柏坡不用想,北京不用想,到了莫斯科這個問題就要想了,中國繼承的是日本的(地緣政治利益)勢力範圍。一個國家的崛起,必須要有自己的門羅宣言,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這就是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起源,這也是為什麼天朝特別反感越南在東南亞擴張的原因。回頭講朝鮮戰爭,從毛和斯大林的會談紀要顯示,朝鮮應該是中國的勢力範圍,但蘇聯比中國有錢,比中國勢力更加龐大,這也是為什麼朝鮮、越南會偷偷倒向蘇聯的原因。作為中國而言,要想不淪為一個地區性大國,成為一個彪炳史冊的世界大國,就要打贏這場日俄戰爭,這場戰爭的意義不僅僅是局限在朝鮮走廊,更是中國門羅宣言的異化。中國必須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否則只能走印度那樣的中間道路,搞不結盟運動。

朝鮮戰爭,中國是不是被蘇聯利用?答:這是毋庸置疑的。那個、那個誰不是說過,被人利用,說明你還有利用的價值。而中國參與朝鮮戰爭,追求的是自己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政治。

十九、朝鮮戰爭(版本四)

友情提示:什麼叫五常?就是減去一常,還有四常。

問:@易行道 怎麼看3胖,美軍有可能對他實施斬首行動嗎?中國會默認美軍的行動嗎?

答:以後上課不好好聽,下課提問題的一律收補課費。你們要理解金正恩他們家是怎麼想的。三金長期以來搞那個主體思想,動力是什麼?就是為了搞意識形態差別,不願讓蘇共和中共控制他,勞動黨還朝秦慕楚兩邊拿好處,兩邊罵。朝鮮想的是學中國最後和美國建交,然後朝鮮也獲得美國的最惠國待遇,朝鮮開始改革開放。這叫預先取之,必先予之。你們認為這種小國的逗比思想比較可笑,朝鮮人家可是非常認真準備的。

問:朝鮮跟中俄兩國邊界接壤,結果最後就跟烏克蘭一樣啊?

答:中國曾經擔心過這個問題,就目前來看,沒當一回事情。道理很簡單,假如中國擔心朝鮮反水,早就滅了朝鮮了。中國考慮的是和平的周邊發展環境。美國考慮的是東北亞的戰略均勢,西方人思維不像我們這麼活泛。假如朝鮮倒向美國,那韓國這麼辦?假如朝鮮倒向美國,那就不是朝韓對峙的局面,而是中美對峙。美國有一個短板陸軍是個瘸子。迄今為止,我們見過美國打海戰,還沒有見過美國陸軍在戰爭中放大招。美國本土陸軍十五萬,想笑的感覺。其實朝鮮戰爭爆發的時間點,非常的好。正好在美國人撤離的關鍵時刻。假如再晚幾年,那朝鮮半島就真統一了,那今天東亞的經濟還不如印度。

問:我發現,美國每次打仗 ,優先使用空軍,世界最強空軍。

答:比起美國海軍的強大,空軍也尿。你見到的空軍都是海軍的艦載機。

問:不會吧,美國會遏制印度崛起?

答:美國要遏制的是亞歐大陸的崛起。因為亞歐大陸比北美大陸大,假如亞歐大陸統一了,那全世界就統一了。再別插話,繼續聽我說朝鮮。朝鮮不止一次的喊:要和美國直接對話。朝鮮不止一次的喊:要和美國建交。朝鮮不止一次的喊:建交就帶速度棄核。美國根本沒有鳥朝鮮。道理很簡單,美國人比較死板和教條,抱著均勢理論不放,所以美國一再重申要在六方會談的框架下和朝鮮談。什麼叫六方會談?就是東北亞攪局大會,東北亞攪局大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維持東北亞的戰略均勢。均勢就是和平,均勢就意味著中國不會統一東北亞。麥克阿瑟當年說:韓國沒有戰略價值,所以要全部撤走。因為韓國是亞歐大陸東北亞延伸出來的半島,歸根結底他還是大陸。這裡面毛澤東和金日成是不懂的,但斯大林絕對是懂的。麥克阿瑟跑了,以後再想打美國人就要造軍艦了,那有那個錢啊?所以斯大林叫金日成咬美國人。當時的美國還處於崛起過程中,還是慢慢和英國、法國比內力(百度伊拉克國王)才搞到天下第一的。美國是不願意打仗的,但奈何朝鮮要打美國(駐軍)。這裡又要涉及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軍事擴大化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仁川登陸,其實仁川登陸改變的戰爭的性質,北朝鮮是侵略,仁川登陸從國際法上講也是侵略。對於中國人這不是什麼問題,對於西方就是要重新審視這個地區性質的國際問題。而毫無疑問,美國的國務院關於這個問題是想陰麥克阿瑟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艾森豪威爾成了總統,麥克阿瑟夜夜哭到醒。東北亞的戰略均勢是美國人一手打造的,美國不會結構性破壞它。中國當時的心情和今天的朝鮮是一樣、一樣的,美國你就和老佛爺建交吧。

朝鮮戰爭結束,接著就是越戰,美國實在是被中國鬧的不行了,於是打破戰略均勢收了中國,於是連鎖反應就是蘇聯掛了。關於朝鮮問題,毛澤東想得很清楚,毛澤東在延安的時候就想和美國人建交。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先抱蘇聯的大腿呢?因為中國想和美國講一個好價錢。毛澤東當時是有能力打贏朝鮮戰爭的,但毛澤東不願意。還是前面的顧慮,假如打贏美國,那就要和美國打海戰了。所以中國在朝鮮戰爭中都是以打疼美國為主。很多戰略性的大撤退,根本沒有必要,但毛澤東不是這樣想的。其實關於這一點金日成是看的很清楚的,金日成很清楚中國人就是把自己當猴耍,還發了脾氣,據說被彭德懷扇了耳光。對於毛澤東而言,想打美國了,就隨時拉開朝鮮戰爭(陸戰)的序幕。三金也想學毛澤東的實用主義,但是三金沒有搞清楚,他沒有中國這樣的戰略縱深。美國不和朝鮮建交的主要原因是朝鮮是小國,美國如果被朝鮮訛詐,以後還怎麼混?

講個笑話。朝鮮就是向韓國發射核武器了,美國有什麼損失?學地緣政治,重新審視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在美國地緣政治理論中的重要性,自己心裡要清楚他們到底是幾斤幾兩。美國是在1950年,甚至更早就計劃撤離朝鮮半島的。因為朝鮮半島沒有戰略價值,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大西洋湖。日本列島都沒有多大的戰略價值!還是那句話,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大西洋湖。美國當年在歐洲搞馬歇爾計劃的時候,日本大批餓死人,美國連管都沒有管。

二十、中俄歷史。

答:有這樣一種聲音,那就是被雞姦的人總是佩服雞姦犯的強大,並慰問之。

中俄關係並沒有外人想像中那樣好。說難聽一點,就是中俄之間臨時抱團取暖,其實俄羅斯心裡在嘀咕,美國強大,千山萬水,中國強大,遠東危咦。這個時候不抱中國人的大腿,黃金和外匯儲備已經見底。抱,不抱?最後一愣神的功夫就抱上了,維尼同志微微一笑。俄羅斯假如亞投行的目的還是為了緩解自己內外交困的政治、經濟、外交局面。

以下為中俄交往的歷史:

蘇聯是怎麼解體的?因為中美建交,改變冷戰格局。背後插了蘇聯人一刀。

外蒙古為什麼獨立?蘇聯人對中國人不放心,就是中國共產黨也不放心。

蘇聯扣著溥儀,是何居心?是不是有再建一個偽滿洲國的想法?

新疆的哈薩克人民解放軍又是怎麼回事情?最後又是怎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1、中俄關係

就一個名字,就能顯示出中國對俄羅斯的態度,猶疑不定,瞻前顧後。清朝時期蒙古族把沙俄叫鄂羅斯,漢族把沙俄叫羅剎,滿族剛開始也叫羅剎,後來換了音譯比較中性的詞,叫鄂羅斯。

俄羅斯應該叫做特了西亞,為什麼不叫特了西亞呢?呵呵。

本來路過笑笑,有鑒於回復這個問題的太多,故作說明。我說的是俄語發音,你們說的是英語發音,我的觀點是中介免談,俄羅斯當然用俄語發音。

清朝早期對沙俄關係,可以百度尼布楚議界條約,中國割讓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希望可以換取和平。沒有想到的是條約讓出了一條通道,讓俄羅斯繞到了外興安嶺,俄羅斯人甚至把手伸到了阿拉斯加。早期中俄關係,可以百度買賣城,訂約170年俄羅斯沒有跨過這條國境。

清與俄羅斯中期的關係,一方面是看到英法通過鴉片戰爭獲取了很多經濟利益,於是春心蕩漾,起了賊心。東北亞還有一個國家也急需殖民地,那就是日本。俄羅斯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對中國下手,所以一直觀望,直到甲午海戰以後,局勢逐漸明朗。中國開始聯合俄羅斯對抗日本,而俄羅斯也不是省油的燈,期望不斷蠶食中國,以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中國的引狼入室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方面不斷給於俄羅斯經濟利益,以換取俄羅斯對中國東北的保護,用以屏障日本的擴張。三國干涉還遼就是中國以夷制夷的典範,其實還有英美兩國處於自己的利益,也施加壓力要日本吐出遼寧,日本大受刺激,奈何狼多,只好悻悻而去。

民國與俄羅斯後期的關係,伴隨著德國輸出革命,蘇聯意識形態的特殊性,導致全世界的敵視。

中國人出兵蘇聯,捎帶手的收回了外蒙古。

2、蘇中關係

全世界都敵視蘇聯,蘇聯不知道?蘇聯當然清楚。

德國對俄羅斯採用革命輸出的辦法,讓沙俄退出一戰,假如不是普魯士內部出現問題,一戰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蘇聯以意識形態立國,故環鄰皆側目而視,而蘇聯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權,對內殺伐為政,對外革命輸出,利用周邊國家的混亂渾水摸魚,以求蘇聯之國家安全。

中國的宋教仁是怎麼死的呢?現在還一個謎團,我就呵呵呵。孫中山幾次三番的要推翻了自己建立的民國政府,於是被蘇聯選中。當時的蘇聯在北京有大使館,在廣州有黃埔軍校,在上海租界有共產國際的分部,他們都拿蘇聯人的錢。

這就是早期的蘇中關係。

3、孫中山誤國

中國的兩黨制早在1912年2月12日就已經成型,伴隨著王金平的崛起,馬英九採取了暗殺的方法,來鞏固自己在黨內的地位。

《影響近代中日關係的若干人物》,社會科學院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P254)。為了「北伐」,孫急需巨款以充軍費,各種手法都未能奏效之後,2月3日,孫中山與胡漢民約見日本政界、財界聯絡人森恪求援。森恪提出將滿洲「完全委託給日本之勢力」,以換取日本財政援助。孫中山表示:「余等希望將滿洲委託給日本,而日本給革命以援助。」不惜出賣滿洲,換取日本在陰曆年底前支付1500萬元,以供其打敗袁世凱。森恪隨即起草電文,經孫、胡修改後發回日本,寫明孫中山同意「滿洲之事如有意實行,在4日之內,匯一千萬元並電告,則可與袁中止和議。」

4、黃埔軍校

起初大家火鍋吃的好好的,結果火車就翻了。

假如國民黨晚個十年再去清黨,局面就不一樣了,所以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亡國民黨者,國民黨也。

5、老子黨

其實毛和他所領導的中共不屬於斯大林一派,也不屬於與托洛茨基那一派,所以中共內部的那兩派一直想重新奪取中共內部的控制權。

斯大林說毛屬於普加喬夫式的農民起義領袖,這個比較中肯,我個人比較認同。

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奪取軍權,在延安整風以後奪取黨權,在七大把毛澤東思想寫進黨章,搞個人崇拜,中共一直都在想擺脫蘇共的控制和影響。

國共內戰的時候粗暴的要求中國共產黨放下武器,組建聯合政府。

三大戰役後,粗暴的要求北京政府停止追擊,搞停戰談判,要不是有求於蘇聯,就毛那個脾氣,早和蘇聯翻臉了。

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長征路上向共產國際請示彙報的電台壞了,毛很高興。但因為美國意識形態的敵視,中共被迫倒向蘇共,對於中共而言與蘇聯結盟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對於脆弱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充其量就是一張紙,對蘇聯沒有任何約束力。而蘇聯也並沒有因為這樣一張紙就放棄他的黃俄羅斯計劃,朝鮮戰爭就是這一計劃的具體表現。

6、兒大不由爹

伴隨著中國控制住朝鮮局面,開始逐步影響和控制周邊國家。蘇聯那一邊在搞道德潔癖,整一個和赫魯曉夫一點點厲害衝突都沒有的斯大林,蘇共黨內思想混亂,東歐社會主義黨派之間思想混亂,華約內部內耗嚴重,而中共就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共產國際大家庭的地位。有了輕視蘇聯和取而代之的想法。

蘇聯雖然說赫魯曉夫是個棒子,但蘇聯軍人那都是經過肅反和衛國戰爭洗禮的,對中國方面絲毫不讓步。

7、延安談判

今天的世貿組織、G2、還有中美建交公告,都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契約性文件,當時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蘇聯和國民黨接觸,美帝和共產黨接觸,最後都沒有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美帝和蘇聯都出現戰略誤判,認為中共不可能上台。

兩黨關係其實早在1960年以前,就已經草蛇灰線,伏筆萬里了。

8、中國的訴求

毛想要的是外興安嶺、外蒙古、外新疆。

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就是一眼窺歐洲,一眼窺亞洲,假如把這些地區歸還中國,那俄羅斯就真正是國將不國。

幾百年來俄羅斯執行的黃俄羅斯計劃,以及俄羅斯東部的經濟、地緣政治利益都會受到影響。

假如俄羅斯沒有外興安嶺,國家東部的人口結構就會出現崩潰。

9、舊賬

俄羅斯一共割佔中國多少領土?

1: 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

2:貝加爾湖以南100多萬平方公里。

3:外興安嶺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

4: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40多萬平方公里。

5:外蒙古156萬平方公里。

6:唐努烏梁海岸17多萬平方公里。

10、軍人干政

1964年,紅一方面軍的主要負責人周恩來等到訪蘇聯,尋求緩解兩國關係緊張的局面,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說:「我們已把赫魯曉夫搞下台,現在該你們把毛澤東搞下去了」。

還是牽扯到故事五裡面講到的,蘇共其實是槍指揮黨,蘇聯和中國關係緊張,誰受益最大?

答案是軍隊。馬利諾夫斯基說的不是蘇聯讓他說的話,也不是蘇共讓他說的話,而是蘇軍讓他說的話,蘇聯那種體制,你就是做夢都不敢說錯話。

誰要是相信這是意外,那就說明他智商有問題。

11、形勢比人強

黃俄羅斯計劃,最重要的一環的就是中東路。1949年中國收回中東路主權。1955年中國收回旅順軍港,象徵著中國人完全控制東北亞局勢。1945年東北(偽滿洲國)的工業規模超過日本本土,成為世界經濟中重要的一極。假如日本侵略中國早個十年,後果不敢想像啊。

斯大林想到的補救措施,就是發動奇襲,打贏朝鮮戰爭,但金大胖不爭氣。其實中國收回中東路的時候,中蘇同盟就已經分裂了,因為中國掐斷蘇聯的交通運輸線。伴隨著朝鮮戰爭沒有按預想的發展,中國和蘇聯緩和國家間利害衝突的最後一道門也被關上了。

普金最近又視察遠東地區了,說要大力開發遠東,為什麼俄羅斯沒有能力開發遠東呢?因為俄羅斯遠東天寒地凍,沒有大連不凍港,沒有天時和地理。

12、相同的宿命

中俄改革對比:

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敗於英法聯軍,導致農奴制改革(1861年始)

日俄戰爭(1904-1905)敗於日本,導致斯托雷平改革(1906-1911)

一戰(1914)俄羅斯參加一戰,導致二月、十月革命(1917),最後帝制垮台(1917)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敗於英法聯軍,導致洋務運動(1861年始)

甲午戰爭(1894-1895,敗於日本),導致戊戌變法(1898)

清末皇族立憲強化皇權(1901-1911)導致辛亥革命(1911),最後帝制垮台(1912)

13、東北、朝鮮的地緣政治關係

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國正式退出東北亞的歷史舞台,沙俄正式從幕後走向前台。朝鮮的位置比較特殊,他就像一個橋樑連接大陸和日本列島,所以在東北亞的地緣政治中,它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其實說簡單點就是,丟失朝鮮,下一個戰場就是中國東北。而對於沙俄來看,假如佔領了朝鮮,那就不會出現後來的日俄戰爭。這個時候,沙俄領土訛詐奧斯曼帝國,英國視中東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於是英法決定出面進行干預,這就是英法土與沙俄爆發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克里米亞戰爭,最後沙俄戰敗,國力大損,沒有了武力爭奪朝鮮的條件。今天的奧斯曼帝國只剩下土耳其的一部分,其實對照研究奧斯曼帝國被列強瓜分,對中國很具有教育意義。甲午戰爭期間,沙俄宣布朝鮮為國際緩衝區,宣布局外中立。日本割佔中國遼寧省,這件事情是沙俄不可容忍的,於是聯合法國、德國對日本進行戰爭恐嚇,逼迫日本歸還遼東,日本人以此為恥,也註定了以後的日俄戰爭。1896年為感謝沙俄脅迫日本還遼,李鴻章與沙俄簽訂中俄密約。期間,俄羅斯與日本簽訂條約,共管朝鮮,其後齷齪不斷,最後日俄兩國以三八線為界,平分朝鮮。所以說三八線不是雅爾塔協定以後才出現的,而是早就有之,換言之就是俄羅斯的最遠邊界線。

14、中國穢史

中國的半殖民地身份不是誰給的,完全就是咎由自取,有些甚至是自己請來的外國列強。對於中國人而言,不知道這段歷史,必然導致既得利益者出賣民族和國家利益。1898年德國佔據膠州灣,沙俄佔據大連、旅順與日本佔領的朝鮮成隔海對峙的局勢。

1900年,新的世紀有氣象,中國軍政最高領導人,偉大、光榮、正確的慈禧同志向全世界宣戰,沙俄18萬陸軍,兵分六路,進入中國東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事後英美日要求俄羅斯撤軍,就連俄羅斯的盟友法、德也看不下去了,要求俄羅斯撤軍,俄羅斯的遠東夢(黃俄羅斯夢)終於成功,怎麼能輕易放棄,於是和清政府達成所謂的交還東北條約,但是到1903年仍然沒撤軍,沙俄還派了行政官員管理中國東北,於是日本下決心對沙俄開戰。

我一點都不護短,日本之所以發展海軍,就是李鴻章派北洋水師去恫嚇日本,所以日本這個民族幹了一件恐怖的事情,日本全民動員捐款造艦,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那麼恨中國人的原因。今天當中國人顯擺遼寧艦的時候,日本人再次流落出恐懼與不屑。

提出問題,為什麼日本、沙俄有能力擴張,而中國卻連門都看不好?因為制度不合理,那又是誰阻擋專制改革?答案是既得利益者。當時的中國,經濟是國進民退,政治體制是後黨專制,老式軍隊裙帶盛行、不堪大用。 說句題外話,要真想圖強世界,清政府就要省紀委書記順時針對調,開始整風清黨。

15、東北亞政治

當時的英國與俄國在土耳其、伊朗爭奪的加劇,英國決定與日本形成同盟,支持日本發動日俄戰爭,於是戰爭的天平立刻向日本傾斜,其實英美都支持日俄戰爭的背後都是想自己獨佔東北的全部商業利益。日俄戰爭的根本,是日本取得了外交、政治、戰爭的主動權,所以希望沙俄承認日本對朝鮮的佔領,換取日本對沙俄佔領東北的承認,你想沙俄佔領東北需要你承認?這已經成為即成事實,至於軍政撤出北朝鮮,那就更不可能了,你見過那個殖民佔領軍是主動撤離的,何況還有朝俄密約和中俄密約限制沙俄的外交機動,所以日本的外交努力失敗了。1904年日本偷襲沙俄在旅順的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1905年4月27、28日兩天日本全殲俄羅斯最強大的波羅的海艦隊,日本完勝,沙俄割庫頁島給日本,但是日本索取戰爭賠款的目的沒有達到。戰爭的意義在於促成革命,沙俄皇室在民族主義者眼中威嚴掃地,俄羅斯最終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個時候的日本才真正意義上吞併了朝鮮。你看中國人寫的歷史,地球沒有中國人,那就不轉了,朝鮮在甲午戰爭時期就被完全佔領。同時也讓中國人懂了一個道理,立憲的日本可以戰勝專制的沙俄。

16、所謂廢除不平等條約

1918年至1922年蘇聯全境暴亂,國際社會武裝干涉,日本出兵西伯利亞,中國出兵外蒙古和外興安嶺地區。列寧這個時候說出來歸還中國被佔領土的口號,其實只是想穩住中國,不期望干涉軍(以英美為主的)有更多的軍事行動,隨著蘇聯軍隊的到來,中國最終被趕出了這些地區。

令人悲涼的是民族英雄徐樹錚卻死於中國人之手。

17、禍源雅爾塔協定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由於丘吉爾、斯大林的反對,中國不再作為一個主要大國出現,而且雅爾塔商量的就是怎麼瓜分中國,最後達成協議,長城以北屬於蘇聯勢力範圍,長城以南屬於英美勢力範圍,這就是雅爾塔協定的核心。至於蘇聯、美國,甚至德國的援助,不能說沒有,但是和美國援助蘇聯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這就是英美蘇對於中國的態度。《雅爾塔協定》主要內容如下: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

蘇聯條件為:

1、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現狀須予維持。

2、日本1904年(日俄戰爭)背信棄義進攻所破壞的俄國以前的權益須予恢復。

(薩哈林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之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也須予恢復;對溝通大連與外界聯繫的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以共同經營之。)

3、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出兵東北,收復中國故土庫頁島,並捎帶手報復性的佔領了日本的千島群島,這可就是日本本土了。蘇聯紅軍姦淫婦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弱國無外交,弱國人民連豬狗都不如,為什麼國弱?

18、兩黨之間的意識形態

蘇共是通過發展城市革命取得的政權,中共是通過土地革命獲取的政權。這導致兩黨、兩國在一些執政經驗上有很大不同,比如說中國軍隊的三三制、大寨的農業、鞍鋼的精神。而俄羅斯是一個西化非常嚴重的國家,他們追求另外一種超理性的東西,那就是集體農莊和計劃經濟。

而以毛為代表的革命者,根本不懂,也不能理解集體農莊和計劃經濟,這就是把毛思想寫進黨章的劉少奇為什麼死的原因,因為太執著。

意識形態背後的政治,就是憑著意識形態的不同,或者說普加喬夫式的農民,毛才攫取了黨、政、軍的領袖地位,換言之,毛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他的不同,否則還不讓王明來,這就是意識形態背後的政治,這也註定了中共和蘇共走不到一起。

中國有個故事,秦王鑿牛。越南有個鐵路,窄軌鐵路。不懂的人讀一萬遍吧。

蘇共是一個奴役、迫害知識分子的工人黨,78年以前的中共是一個奴役、迫害知識分子的農民黨,他們都不是共產黨,只是冠之以名而已。

事實證明,蘇聯的計劃經濟是沒有出路的,充其量就是戰時經濟的翻版,所以意識形態方面中共獲勝。

19、國家利益

中國假如收回外興安嶺,那中國的海岸線將延長5000公里,中國將重新控制東北亞地緣政治。東北的吉林、黑龍江都是沿海省份。

假如俄羅斯失去了外興安嶺,俄羅斯東部的人口結構將會崩潰,俄羅斯有效的行政管理將會退到西伯利亞,甚至有可能出現俄羅斯放棄貝加爾湖東北的地區。

20、總結

不管毛和赫魯曉夫之間私人關係如何,兩黨、兩國之間繼承的是幾個世紀以來的恩恩怨怨、利益糾葛,當外部環境惡劣的時候,大家都會抱團取暖。當外部環境緩和以後,兩黨、兩國就會翻臉,因為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所以多種因素導致中蘇關係必然走向破裂。

21、斥俄粉

不是一路人,對你的回復不知所云。歐洲憲兵佔領了外興安嶺、外新疆,控制了外蒙古,工業鐵犁佔領了外蒙古。有這樣一種聲音,那就是被雞姦的人總是佩服雞姦犯的強大,並慰問之,你不是這種人吧?

http://weixin.qq.com/r/izkGHvnEC6R0rb1992yZ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讓談政治的地緣政治

親,看完記的


不知道現在中國正悶聲發大財嗎 讓毛子和鷹干去吧


去年4月,美國發表報告指出,30年後的俄羅斯將分裂成6至8個國家,將淪為美國、歐盟及日本的經濟附庸。

在國際競爭力排名榜上,俄羅斯被列入政治和經濟不穩定、投資環境不利和經濟活動風險過高的國家之列。

但從先天條件看來,俄羅斯有繼續發展的優勢。一是橫跨歐亞大陸廣大領土,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完全實現資源自給的國家;二是俄羅斯民族有很強的忍耐力及克服困難的意志。

俄羅斯解體論:繼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爆發運動後,國際社會再度關注「俄羅斯會不會解體」這問題。有關俄羅斯可能步前蘇聯後塵再度分裂的言論從未停過。  去年4月中,美國發表報告指出,30年後的俄羅斯將分裂成6至8個國家,將淪為美國、歐盟及日本的經濟附庸。近日,美國和平基金會發表聯合調查報告,將俄羅斯列入伊拉克等國之外的第3類可能解體的國家。俄羅斯面臨解體的威脅。

在國際競爭力排名榜上,俄羅斯被列入政治和經濟不穩定、投資環境不利和經濟活動風險過高的國家之列。

但從先天條件看來,俄羅斯有繼續發展的優勢。一是橫跨歐亞大陸廣大領土,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完全實現資源自給的國家;二是俄羅斯民族有很強的忍耐力及克服困難的意志。

對我天朝來說利大於弊。

第一,北面就少了一個強敵,對於國際關係只有永恆的利益這一真理下,周邊國家多一點比周邊國家強一點好;

第二,對於分裂後的國家,中國既有地緣優勢又有政治優勢,說不定還可以撈回一些領土。

不過,再怎麼說,自身不強大,只能看著人家啪啪啪。


現階段俄國是抗衡美國的戰略盟友,盟友解體了當然不是好事。當然如果中國強大到可以不考慮美國在亞太影響或美國已經撤出亞太專心經營大西洋了,那俄國解體就是好事。

雖然在俄國總人口裡俄羅斯族不是壓倒性優勢,但在國內戰略要地和國境線上俄羅斯族都是絕對優勢,解體不是那麼容易的。

俄羅斯現在滿腦子都是控制烏克蘭,重佔東歐糧倉恢復帝國榮光,題主卻在這裡想俄羅斯解體怎麼辦,腦洞開的太大了吧。


重獲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出海口?

開什麼玩笑!

中國肯定是大局為重,穩定分裂的俄羅斯,防止地球重啟。

別以為當年蘇聯解體的時候美帝並沒有想過把俄羅斯聯邦大卸八塊,

結果嘛!

你看到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還是那麼一大塊。


這事不能早也不能晚。最好再等20年左右解體。


俄羅斯這樣偉大的民族是不會倒下的。

我們永遠不要再去學那些沒有自信的廢宅國家,不知道自力自強,把自己變強的希望寄托在競爭對手自己垮掉上。

尊重對手,尊重自己。

戰略忽悠局是忽悠敵人的,自己信了是傻逼。


俄羅斯如果將來解體,很可能是中國在搞他,不然只要中國幫著,俄國還是可以撐的。其實蘇聯解體的時候中國也在搞他。既然中國在搞俄羅斯,很可能搞俄羅斯是有利可圖的。我的結論就是,從概率上來說,俄羅斯解體的時候對中國大概率有利。


天朝雖得其土,未得其時,惜哉惜哉。


要看什麼時候,被誰解。現在被美的解了,我們就是去一個流氓夥伴。以後等我們當上武林盟主了,再解了北極熊,就是一道大餐了,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蒙古,唐努烏梁海,庫頁島,西伯利亞。。。那畫面太美。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麼成為盟主


利大於弊

又可以搶哦不是買軍火啦~

不過要是再丟幾個核彈頭那全世界都跟著肝顫啊……


對於現在來說,俄羅斯當然是半死不活的對中國比較有利。但長遠來說,俄羅斯還是解體對中國比較有利,中國很有可能藉此控制遠東。(萬一將來的確變冷老毛子暴走了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官方會認可《尼布楚條約》?中國今後有無可能收回海參崴、庫頁島甚至貝加爾湖地區?
拉丁美洲人是什麼成分?百分之多少的歐洲人+百分之多少的印第安人?拉美為什麼不發達?
那個注射了350萬年前細菌的科學家,現在怎麼樣了?
如果遠東獨立俄羅斯加入歐盟並取代德國成為領袖,會怎麼樣?
為什麼冷空氣都是來自西伯利亞?

TAG:軍事 | 俄羅斯 | 中國近代史 | 地緣政治 | 西伯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