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八年了,怎樣提高英語能力,怎樣融入?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剛聽完一堂presentation課,看到我的同學不管從哪個國家來,儘管有口音,都很自信的而且深刻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我真心想求助知乎能給一條可行的學習方法。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雖然跟留學生比我英語遠高於他們,但是跟比如10多歲來的,或是更早之前來的,我的英語能力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先介紹下我的情況,我高中畢業以後來加拿大留學,到現在已經8年了。出國前托福110,gre 1500-1600左右吧,記不清了,單詞背過托福17天和gre 紅寶。08年出國到現在,上大學的時候基本不上課回答問題或者presentation, 有講英語的朋友,大部分還是中國人講中文. 這樣差不多4年,後來12年談了個講英語的男友,同時開始工作了,工作上英語使用的多了,兩年內英語突飛猛進,也西化的很快。在之後14年來讀了個master, 加上工作,一下子英語要求提高了,我就到了一個瓶頸階段。基本上自從08年來了,我沒額外學過英語背單詞,昨天做了下測試,http://testmyvocabulary.com上測得是12500-14500 (2次)左右辭彙量,扇貝上是14500-17500-19100辭彙量(3次)。

我主要面臨的問題是,1)口語:我的英語發音還是能聽出口音的,雖然跟留學生比好很多,但是我的口語從發音,流利程度還是給人一種non native的感覺。 其次,我的表達還是不是母語表達,就是同樣的意思,我的不是地道表達,有時候意思表達也不清楚。 在這點上我感覺印度人就有很多優勢,雖然有口音,但是在課堂討論和presentation上,他們的語言跟老外是沒什麼太大區別的,區別就是口音而已,還有就是談一下加拿大本土的事情他們不知道。2)聽力:看電影美劇不看中文字幕,理解還是有障礙,大概能懂6成以上,看英文字幕就基本能全懂了。日常跟老外交流就差了,比如如果跟一群洋人朋友去吃飯喝酒啥的,他們談的話題,我能懂3成,最多5成,當然這有年齡差距和文化差距。 3)閱讀:讀報紙雜誌non-fiction, 基本不用查單詞,能懂8-9成。4)書寫:很有差距,發現我寫個2000多詞的essay, 表達還是很混亂的。

主要是想問問口語表達,感覺在國外生活,大家judge你的標準還是不一樣的。 別人對你的印象就是從speaking中形成的。之前看網上有個叫褚康妮的,感覺她的英語發音就是我想練成的樣子。想問問有沒什麼辦法能練成那樣?二就是想問問口語怎麼能更流利,一個意思怎麼表達跟精確到位?是多練多講就會好嗎?

想把自己的英語水平再提高一個檔次,就是想一年後我講話,別人會覺得我的英語雖不是母語,但是也是很早10多歲來的,就是說想把我的英語水平提高10年(我是18歲來的)。不知道有沒可能?我有些朋友,就是13歲來的,也有口音,跟他們聊天,也能感覺英語不是母語,但是表達是很流暢,跟老外social, 工作中很自如,我想這就是我想要達到的水平。

打算利用聖誕5個星期假期的時間,努力學英語。看到之前知乎上很多有用的文章,想把我的困惑說出來,請大家能支支招。


很慶幸你提出了這個問題。我跟你的情況相當類似,有很多共鳴,也可以比較確切的體會你的處境。感覺很多我們這種年齡的人大多不願意去西化、不願去花更多功夫糾正口音,覺得平常生活夠用就行。很高興自己不是孤軍奮戰。我這兩年花了很多心思來思考英語如何能達到土著(native speaker)程度,希望多你有所幫助。

我也是在加拿大獃了很多年,但英語一直無法完全本土化。我比你出國早一點,高中也在這邊念的,但是因為我念的那所高中基本都是中國人(多倫多比較好的公立高中都這樣),所以一直都沒有機會提高英語(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英語有多爛)。大學第一年室友是白人,後來幾次實習室友也都是白人,才意識到自己的英語離土著簡直十萬八千里,開始努力提高。畢業後在紐約附近一對沖基金工作,公司對口語表達能力、文化了解程度、社交能力要求非常高,再加上公司里中國人不多,我住的小鎮中國人更是少,所以最近一直在思考英語的問題。

首先,可以看出樓主的目標並不僅僅是能用英語溝通交流,而是希望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到達土著的水平,從而可以更好地融入土著的生活。雖然沒有聽過樓主講英語,不能直接衡量,但是我相信(或者假設)樓主的英語水平已經好過大部分的留學生,但離CBC還有一段距離,離白人還差很多,離白人的精英群體就更遠了。對於你的目標來說,你已經走了很遠,但依然有很遠要走,所以不要急,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來達到這個目標會比急功近利有效的多(聖誕節5星期肯定是不夠的,至少要5到10年的功夫)。

那麼樓主的問題是什麼?你的描述中提到了很多問題:自信心、口語 、聽力、閱讀、寫作、發音、意思表達、流利程度、措辭精準、社交場合收放自如等。這些問題牽涉到不同的層面,有些甚至跟英語完全沒有關係(比如說你中文可以做到口若懸河、收放自如么),所以我們要對症下藥、逐個擊破。

我把英語分成兩個層面,一個語言層面,一個文化層面。語言層面包括基本的聽說讀寫,發音、語速、語調、節奏等。文化層面包括對於西方社會的了解,流行文化、社會階層、俚語(slang)、典故(idiom)等。這兩個層面可以再通過學歷或年齡來分層,我就不細講了。你和CBC(這裡主要指第二代移民,父母在家依然吃中餐、講中文,觀念比較中式,洋人朋友較少的CBC。其實大部分CBC都是這種環境下長大)差的距離主要是語言層面的。然而你要融入西方社會欠缺的其實更多的是文化層面的。當然兩個層面都搞定是最好的。

語言部分

既然樓主第一目標是想口語流利去口音,我就先講這個。流利去口音(一定程度)是可以做到的,不信去找文獻。我比較建議(而且我正在執行)的步驟是先搞定聲音,再搞定語句,最後搞定語調和節奏。不用擔心語速,前面說的搞定了時間長了語速自然會有的。

第一是聲音,所謂的enunciation,也就是吐詞清晰。這個對於去口音非常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語調)。你要做的是把所有的聲母韻母單獨完整圓潤的發出來。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找一個英語老師,然後在網上找口腔圖(就是對應韻母舌頭、嘴唇、口腔等的位置),然後非常慢的發每一個聲音,保證每一個聲音和土著是一摸一樣的。這個不難,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做到。比較要注意的是r音是和中文不一樣的,英語r比較軟;短i音,比如說team和tim的差別;flap sound,就是兩個聲母連著的時候你吞進去一個;最後還有tn音,比如說button的o在美語里是不發音的。聲母和韻母完全土著化你就可以嘗試100%標準的讀單詞了,只要注意一下重音基本沒問題。這個階段我極其推薦Ann Cook的American Accent Traning。

第二是語句,如何把單詞連串起來讀成句子,要注意的是之前提到的flap sound和單詞開頭結尾聲母韻母的銜接。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測試是找一個土著念if it isn』t這句短語,和自己的念法對照一下,應該有所差別。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說hit him和hit them在日常對話里連起來都是hit 『em;disappointed在日常對話里會把t吞掉讀成disappoinid。這一步要難一些,因為句子太多,而且自己有時候不容易聽出來差別,很難每一個語句都做到完全標準。平常你看電影沒字幕聽不懂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這種吞聲母的行為,另一部分原因是土著光憑語境和語調就能大概猜出來演員應該講的是什麼。

第三是語調和節奏,比如說一句話哪裡高哪裡低哪裡快哪裡慢,這個是最難的,難在於沒有比較系統地學習方法,但同時也是對於去口音最重要的。我不知道褚康妮是怎麼做到的。我目前找到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對話比較多的劇本念,你念一句讓老師念一句,然後對比老師是如何控制語調和節奏的,從而進行模仿。重點在於你一定要先念,然後再讓老師念,這樣你才知道你潛意識裡對語調節奏的錯誤在哪,然後一遍一遍重複知道你完全掌握。這個非常費時間,但是好處是你既學了口語,又背會了有用的土著對話,以後可以現套。有人會去跟著新聞、廣播念,或者學received pronunciation,不知道效果怎麼樣,反正不是很適合我:沒有人坐在我對面糾正我一會就失去興趣了。

文化部分

個人感覺像樓主這樣英語底子不錯、口音不是太重的短期內(聖誕節五星期)想有比較大的提高主攻文化會比較好,畢竟發音是慢功夫,尤其是要改變已有的習慣更是難上加難。另外,口語好、沒口音但不了解西方文化同樣很難融入當地社會(比如一些CBC);但是反過來,有口音但了解西方文化可以讓你更容易融入當地社會(比如很多歐洲人、南美人,中國人我能想到比較好的例子顏值高的的有陳冠希,顏值低的有黃西Joe Wang)。

那怎麼去了解文化呢?文化包括的東西十分廣,文史哲等都是文化,音樂電影也是文化,從何下手?這裡主要講流行文化,又稱通俗文化(pop culture),了解起來比較輕鬆快捷,可以較快融入到當地社會;古典文化或者任何有深度的文化都要成年累月的積累,不能速成,這裡不講。對於了解流行文化,第一步要找當地人喜歡什麼(1、當地什麼火,2、當地人喜歡拿什麼裝逼)。尋找當地什麼火我比較傾向大數據的方法:到Google Trend/Facebook Trend/Twitter Trend上看統計。尋找白人喜歡拿什麼裝逼我推薦Christian Lander的兩本書:Stuff White People Like和Whiter Shades of Pale。Paul Fussels的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傳說中的「格調」)也不錯啦,就是有點過時。

第二步要做的是背單詞,但背的不是紅寶書,背的是Urban Dictionary。話說Urban Dictionary比紅寶書好背的多,而且有趣的多。當然也不是全背,要背主流文化的俚語和你想融入的亞文化的俚語,也就是說要背大家都能聽懂的俚語(中文舉例:給力、菊花、大V等)和你想融入圈子的俚語(知乎舉例:瀉藥、怒答、輪帶逛等)。

俚語對你的聽說能力影響極大,而且有時候你不容易發現你俚語的不足。很多土著會在跟你單獨交談的時候下意識的減少俚語、典故、和文化梗,用你更能聽懂的英語交流,讓你產生自己可以跟土著談笑風生的幻覺。我經常發現同樣的一個土著在跟我單獨講話時要比我們倆跟一群土著講話時容易聽懂很多,時間長了才發現是人家自降等級。比如說喜歡一個東西土著會說I dig而不是I like;高興時土著會說I』m stoked而不是I』m excited;餓了土著會說I need grub而不是I need food(高級土著會說I need sustenance);要嘔吐了土著會說I』m gonna barf而不是I』m gonna puke(高級土著會說I』m gonna regurgitate)。其實括弧里是開玩笑的,高級土著們不會那麼說。。。

俚語的最好積累方式是通過看電視和看小說,注意是小說不是文學,Fifty Shades of Gray的那種小說。個人看電視比較多,對於電視劇這裡有個專門的回答,別忘了點贊:如何通過看美劇來提升英語水平? - 文思的回答。電影在Google搜類似Top 10/50/100 movie cultural influence就好,自己篩選篩選就行了。小說的話金融類的我看的比較多,比較推薦的有Barbarians at the Gate(滿滿的idiom,各種碩果累累)和Michael Lewis的作品,可以學到很多金融圈亞文化的俚語(比如說bull/bear,shop,piker等)。最後分享一下我之前攢的一大串比較不能望文生義的俚語,別忘了點贊:英語里有沒有什麼直譯起來很無厘頭的短語?類似咱們的「跪下叫爸爸」「日了狗了」之類的? - 文思的回答。

另外聽音樂和逛論壇刷俚語也快的很。聽音樂一定要看歌詞,我比較推薦rap,因為裡面單詞多、俚語多,比較事半功倍。論壇我比較推薦Reddit,基本上就是美國的天涯。逛Reddit還有一個好處是學meme(就是搞笑的網路圖片),大部分在Facebook上流行的meme都是源於Reddit(雖說Reddit的一般來自4chan,但是不太推薦4chan,有點少兒不宜)。還有一個神器是Yik Yak。沒事刷一刷,又學俚語又能了解天下(雞毛蒜皮)事,何樂而不為。

對於俚語我能說的就這麼多了,重點在於積累。不懂的辭彙一定要記下來,查Urban Dictionary,背住,然後活學活用。記得下次想說I like it的時候說I dig that shit(笑)。

接下來要了解的是名人名事(確切說是cultural reference),比如說當土著提到Portland的時候你第一個聯想到的是什麼?當土著提到Cheney時潛台詞是什麼?當土著提到Pippi Longstocking時你是否會有童年的回憶?當土著提到Breakfast Club時你是否知道大家在講什麼?文化梗其實是很難系統學習的,因為內容太多太散,而且你不僅要了解一個名人名事,還要知道他背後有沒有梗,有什麼樣的梗。我覺得幾個比較好的方法有Heads Up/Charade和Cards Against Humanity。Heads Up和Charade分別是兩個手機遊戲,就是舉在頭頂上猜詞的那個。因為大部分的詞都有類別,例如90年代電影、80年代明星等,所以可以很快很系統的學習而且還可以在party上裝B。Cards Against Humanity是party必備,卡片看不懂或拼湊不出來搞笑的組合很尷尬。我曾經把它幾百張卡片加上擴展包從頭到尾過過幾遍,對於了解文化(以及了解什麼搞笑,至少是喝醉了後覺得搞笑)很是受用無窮。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性、酒、葯。性我就不多說了,不想寫小黃文。酒能說的有點多,看你是學生還是在工作喝的不太一樣(前者beer和shots居多,後者紅酒和威士忌居多),總而言之酒一定要喝(大男人千萬別在酒吧和夜店點杯飲料,root beer和ginger beer也算飲料!),順便練好flip cup和beer pong。大麻這個東西對美國文化影響之深在我第一次吸之前是完全無法想像的,我只能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美國青年。不吸也不要緊但一定不能不了解,推薦兩部電影一個是Half Baked一個是Pineapple Express,你至少要知道bong是什麼東西。另外順便提一下藥,比較常見的有Adderall/Vyvanse/Ritalin:俗稱smart pill,提高注意力的,很多高中生大學生備考用,在美國泛濫得簡直嚇死人(可以參照電影Limitless);Xanax/Valium/Zanaprin:治焦慮症的,白人最愛;Prozac/Zoloft/Lexapro:治憂鬱症的,另一個白人最愛。

文化包括的內容實在太廣闊,前文提到的只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內容和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其中漏掉的最重要的是體育。白人對體育十分十分看重,它對西方文化的影響不得而知。因為我對體育不是十分感冒所以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希望大家可以分享心得。

閱讀

你的辭彙量和托福的成績對於精讀來說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不知道你平常有沒有閱讀的愛好,也不知道你工作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有多高。閱讀難點分兩部分,一個是理解度,一個是速度,兩者要分開培訓。我十分推薦一本叫How to Read a Book的書,保證你受用終生。另外這個網站也不錯:

http://www.dartmouth.edu/~acskills/success/reading.html

寫作

中國人寫作向來不是難點,只要你花時間精力絕對沒問題。再推薦兩本書Elements of Style和William Zinsser的On Writing Well。職場寫作另當別論,發郵件記著簡潔,而且先過後因,重要的放在前面,解釋和補充放在後面。

邏輯和框架

針對於你上課presentation和其他商務場合的單方向敘述,假如你覺得邏輯組織有難度(甚至用中文講也有難度)的話,建議你看Barbara Minto的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基本是Management Consulting必看的。

演講藝術

這個我就不多說了,自己去找資料就行了。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其實你的口語不需要多麼好,文化不需要有多麼透徹的理解只要準備充分同樣可以做出一流的演講。比較好的例子是金刻羽的TedXChaoyangWomen演講。從英語表達來評價,她吐詞非常清晰、標準,但是語調並不是十分地道。然而她用了恰當的語速來彌補這個缺點(當然,即使完美英語語速也是慢的來好,參考喬布斯)。同樣的,她演講里並沒有很多笑點、很多西方文化梗,卻不會讓你覺得枯燥無味。對於演講,最重要的還是準備,充分的準備完全可以彌補其他的缺陷,也完全可以讓你自信滿滿。


蟹腰!看了題主的問題,我感覺你的英語水平不錯啊,我當年大二托福也就109,題主你其實真的不需要太過糾結於你的發音。

我在美國大學教英語的感覺是,尤其中國留學生,真的很糾結於自己的發音問題。可是,從老師的角度來講,我更看重的是你表達的內容。不可否認一個人的發音會給她/他帶來別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交流模式,但是言之有物的學生在我們看來比光有near native的發音更加重要。可能題主是不是應該試試提高自己的tolerance of ambiguity,不要糾結於太多發音和句法上的精確度,而是努力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我剛來美國的時候甚至會特意用自己剛剛聽到的一些expression跟別人說,如果人家沒反應或者反應不對,那就說明這個語境不適合(適合最好)。但是不管怎麼樣,你都得到了新的東西。所以,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題主你的social/cultural contextualization,不是你英語的發音或者別的,題主很有肯能在pop culture和idiomatic reference上有些欠缺(比如5月4號人家在日曆上畫一個death star,你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梗)。這個問題只能通過不斷的跟外國人互動(不只是聽,要去了解,聽不懂就問他們,回去補功課)或者通過電視劇影片來學習(enculturation)。後者是我的辦法,因為之前從來沒出過國,題主貌似也在這麼干。我還一個習慣就是在國內每次看了中文商標牌子,就試著翻譯成英文,還在騎車上學的時候自己跟自己英文對話,模擬可能發生的場景。。。這個有點二,你可以不用試。。。

再退一步,standard English(British received pronunciation/General American)是非常難以界定的概念。任何人可以無限接近它,但是無法也不需要完全跟它一樣(那就太boring了不是么)。用這個來限定自己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idiomatic language,你也更沒必要去可以模仿別人的發音。語言是動態的,也是你自己的,individualize your English!

最後,重要的事情說兩遍:語言不是獨立於文化的!語言不是獨立於文化的!

解決上面的問題,題主才會更加輕鬆的融入多語言、多文化、多口音的加拿大社會裡。

祝好!


跟你一樣,來加拿大第四年,英語不算差但是跟native不是一個等級。可能由於班裡中國人少,加上我自己就三個,前兩年根本不敢發聲。前段時間有機會到國內一外企實習,有幸見識了國內外企中國高管的英語能力,他們說英語就這態度:Don"t like my accent? Fuck you don"t listen to me. 回到學校之後再也不用懷疑自己英語了。


Your words get me confused. If your test result from http://my.vocabularysize.com/ shows that you at least know 12000 families, your size of English vocabulary is larger than most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謝謝邀請! :) 有點受寵若驚了哈哈~


10多歲來的就不一定沒有口音哦, 有的時候我也會有發音不準確的時候(12歲來美), 特別是說話著急的時候, 所以這個你先不用比較感覺自己有差. 我們先講講軟體: 關於說英語時候那種自信感 (與英語好不好無關的那種流利)

自信我個人認為其實就是一種了解自己長短, 懂得揚長避短, 對周遭以及個人能力富有安全感的一個狀態. 雖然我從5歲就開始學英語(還是那種專門注重口語的美式英語班), 但是當我12歲來的時候還是有差別. 單論口語和聽力, 容易詞不達意, 感覺身邊的人說話太快, 然後想表達深刻意義的時候總需要一陣子組織語言, 有些單詞發音還不準確. 後來儘管慢慢適應了, 但是這個過程里發生的烏龍啊, 窘迫啊這對於一個從小演講和參演話劇的我打擊不小, 導致我對於語言組織能力的信心不見了. 再次撿起來那種「說的好不好不知道但是氣場很好很流利很讓人願意聽」 的自信是隨著高中時代各種榮譽和領導經驗慢慢積累的, 因為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朋友. 在高中時候第一次競選隊長, 和學姐PK. 學姐是美國白人, 練舞時間也比我長. 但是PK的結果就是我比她跳舞更好更認真, 面試時候回答的更完整更有說服力(舉例子, 面試最要緊的就是舉例子證明而不是說空話保證). 成為隊長之後因為有很多場合需要口語能力和溝通能力. 剛開始也一樣有所擔心, 認為自己說話有口音別人會笑話, 認為自己不是完全理解他們的文化怕不被隊員所接納. 可是當我放下這樣的顧慮時, 才是自己越來越有風采的時候.有一次guard party說心裡話, 我和隊員們坦白了自己的顧慮和擔憂, 大家立刻一副OMG不要鬧了我們大家都很愛你你英語說的比我中文好我們感覺你很有趣很善良很為我們著想的支持態度blah blah blah. 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裡自然是溫暖的, 而她們的「你的英語比我的中文好」讓我感覺有了挺直腰板的感覺. 從此再和別人交涉有障礙的時候就想著沒關係反正我英語比他中文好他沒有什麼好笑話我的. 而且當自己的能力被認可和接納以後, 自己對於自己的信心也蹭蹭蹭的越來越高. 而有了自信之後, 也就越來越敢說. 敢說的結果就是提高的也快, 因為同學朋友會給你各種友情提示幫助你進步哦. 講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因為我感覺自信和表達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有了好的表達能力自信是會有所提升, 可是原本自信的話自然也會在表達能力方面上體現出那種氣場. 所以說不要感覺和其他人相比自己有所不行讓自信心打折扣, 因為這樣的比較很有可能給你在口語提高的道路上帶來困擾. 如果自己先對自己的表達能力保持信心, 那麼所表達出來的東西自然也會變得更」自然」和」自信」.

1)口語:我的英語發音還是能聽出口音的,雖然跟留學生比好很多,但是我的口語從發音,流利程度還是給人一種non native的感覺。

口音的問題我個人的拙見是-很多人都會有, 南部的美國人著他們的口音, new yorker有著他們口音, 就好比咱東北人有東北人的口音, 山東人有山東的口音. 因為這是和個人經歷以及地域文化有關的. 平時比較正式的場合, 因為自己比較注意著要留下好形象, 所以談吐起來也更正式, 往往大家都不知道我是來自中國的丫頭. 但是當和大家混熟了之後就呵呵了, 有些人反映過說一直沒感覺沒意識到口音, 而有些人則說慢慢能夠聽出來我一些詞語發音的不同. 以前我也經常糾結口音的問題, 感覺有口音會被人嫌棄. 但是自從我男朋友和朋友說我口音可愛之後, 加上自己個人不再對於口音有所想法和偏見, 認為這是自然的之後, 就沒那麼糾結了. 而當和朋友在一起討論改變口音這件事情時, 他的回復為: why do you want to do that? It』s what makes you 「you」, 我倒是開始有點喜歡自己有口音這件事情了. 當然啦, 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完美的權利. 理解你想要讓自己英語更地道., 說這一段intro主要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把心態放的好一些, 不要過於糾結, 也不要對於自己甚至其他人的口音產生厭惡感, 我感覺犯不上.

在我看來, 口語這個東西是一項工具, 是需要練習並且慢慢成為自己一部分的.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英語地道的人一起說一起練, 請他幫助你正確英語的發音和語氣. 在矯正發音這個旅程上我要感謝男友, 男友他哥, 男友他弟, 男友他爸媽, 我高中的好友們, 我高中的隊友們, 我高中的老師們, 我大學的好友們, 感謝CCTV….哎說偏了. 我本身話就多, 所以說聊天什麼的是我的特長(這算是特長嗎?). 和大家交流的時候他們會好心提醒哪些發音不正確需要改正. 比如說我th音不喜歡咬舌頭, 所以老發s的音, 就此問題我和男友都快達成一種只要我說不好他就瞪我的默契. Water這個詞以前我老把er說的特彆強烈, 後來也是在身邊人提醒的時候改過來了. 平日里和朋友說話, 他們會善意提醒我哪個用詞不當, 遇到生詞新詞也會幫我解釋.你甚至可以聘請accent coach/speech coach幫助你矯正哦(好萊塢明星在演繹外來人員的時候就會找人來「學口語」), 雖然這個聽起來有些不現實...:P

說英語的時候不用急著說, 因為說得快不代表流利和熟悉. 遇到過一些同學說英文總是有點搶著說的感覺, 語速太快了倒讓人聽不太清.

其次,我的表達還是不是母語表達,就是同樣的意思,我的不是地道表達,有時候意思表達也不清楚。 在這點上我感覺印度人就有很多優勢,雖然有口音,但是在課堂討論和presentation上,他們的語言跟老外是沒什麼太大區別的,區別就是口音而已,還有就是談一下加拿大本土的事情他們不知道。

我不太明白地道的表達是指什麼, 是指用詞呢, 還是邏輯呢, 還是語句, 還是slang呢?

用詞方面很多人都會用查字典的方式背單詞, 我個人認為查英漢字典還不容查英文字典, 查英文字典不如讓其他人解釋. 別人解釋還能舉N個例子, 還是實用的例子. 很多單詞在不同語句里有不同的意思, 這也就是為什麼context很重要. 你背了很多單詞可是往往都不一定會用, 因為不知道放在什麼樣的context里代表什麼意思. 記得很清楚一次SAT背單詞背了commotion, 結果是最近才會用. 也不是說不知道什麼意思, 就是不知道應該在什麼場合用. 我感覺Slang方面除了日常生活中交流, 經常上reddit和urban dictionary也能學很多. 比如說netflix and chill, IRL, on fleek, bae, shady這些很多只可意會的詞.

表達方式: 一個人在某個環境和某個人接觸時間長了之後, 自己的表達方式也會被影響. 打個比方, 據我所知, 全美國只有南加州一個地方會在freeway前面加the. 「how to get to riverside」 「you take the 15 and get off at magnolia」 這句話在我男朋友姥姥耳里聽起來很奇怪, 因為他們北加州的人會這麼回答」you take I15」 或者」you take 15」. 小安子他哥在德州呆過一段時間, 回來之後也開始不要」the」了. 雖然是一個很小很微乎其微的差別, 但是一來顯示了語言表達上面地域的不同. 二來體現了人被環境所影響的結果. 我不知道大家朋友圈子怎麼樣, 多和本地人交流, 可能會得到也學到這些」地道」的口語習慣的差別.

2)聽力:看電影美劇不看中文字幕,理解還是有障礙,大概能懂6成以上,看英文字幕就基本能全懂了。日常跟老外交流就差了,比如如果跟一群洋人朋友去吃飯喝酒啥的,他們談的話題,我能懂3成,最多5成,當然這有年齡差距和文化差距。

首先應該仔細分析一下自己聽力聽不懂在哪裡. 是語速太快聽不清, 還是一句話裡面有很多生詞, 還是表達結構不理解, 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去有所提高. 很多人說看電影啊看電視啊, 我感覺這都只是一部分, 重要的部分是你要聽得懂. 聽力當中辭彙量很重要, 看big bang theory的時候謝耳朵只要一說和工作有關的東西我就犯糊塗, 不光他說的賊快, 說的這分子那分子的物理詞我也聽不懂啊!? 再說第一次看指環王, 這表達方式和口音不看字幕真著急. 所以說掌握一定的單詞量, 了解一定的句子結構是能聽懂大概的基礎, 從而才能夠學到更多的辭彙, 揣摩他人的說話語氣. 而看電視的素材也有差別, 就拿美劇來說(雖然我看的不多), 迪士尼頻道幾年前的Hannah Montana和老片子Friends和近期很火的Game of Thrones簡直不是一個頻率的聽力. 我一直認為聽力和口語是相輔相成的, 學習聽力的同時, 也可以藉機揣摩大家說話的語氣, 遇到事情的表達方式. 打個比方, 說seriously?裡面那種滿腹可疑和不屑的口氣是需要聽過才能了解的, 以前雖然學過watch out, 可是真正開始用的時候也是在聽到別人這樣說之後才慢慢使用的.

至於方法, 對於我本人來說, 完全就是實踐加環境. 我沒有考過聽力的經歷, 所以沒有精聽啊泛聽啊這樣的經歷, 也沒有過那種反覆聽錄音練習的經歷. 就是「簡單而粗暴的」每天在學校上學聽, 每天和同學聊天聽, 即便不插話也會聽身邊的人說話. Audible是一個網上有聲書的網站/app, 網上有很多podcast的下載, 喜歡聽書和podcast是因為省事(加上老爸以前老聽單田芳的習慣), 推薦給大家做練習的素材.

話題方面不理解不了解其實和我們自己熟悉的相處的以及所關注的信息有關. 我在一個關於融入美國文化的回答裡面是這麼形容的: 多少人來了美國之後從來沒有看過美國報紙, 不怎麼用FB, 不聽新聞, 不看SNL, 不理解social justice issues, 不曾想過environmental problems, 不讀本土小說, 不看documentaries...久而久之, 生活在美國的他們和美國人其實是活在兩個有不同信息組成的世界. 沒有說誰對誰錯的意思, 只是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解釋為什麼不相容的原因. 我和我朋友很喜歡DNC-deep night conversation. 深夜裡一起學習啊或者hang out的時候會開始說一些或嚴肅或秘密的事情, 比如說怎麼看待school shooting, 怎麼看待神靈, 怎麼看待俄國, 怎麼看待電子競技, 怎麼看待女權主義....或者說一說小時候和父母最大的衝突, 自己身邊流逝過的生命, 今後結婚生子, 如果有一天做不了以後想做的職業事業有什麼plan b...這樣的對話是鏈接我和我好朋友們最棒最棒的地方. (這些朋友都是歪果仁). 通過對於身邊current event的關心和了解, 你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才能找到更多共同話題, 同時也可以練習著發表自己的見解. 如果沒有了解, 怎麼會有見解呢? 如果不發表見解, 怎麼能練習自己發言辯論的能力呢? 在國內刷微博了解時事(雖然這個渠道不好), 刷美國社交網也能了解身邊的時事呀. Facebook上面的trending雖然有時候會被無聊的八卦充滿, 但是也含有身邊的新聞.

4)書寫:很有差距,發現我寫個2000多詞的essay, 表達還是很混亂的。

書寫看你是些什麼, 寫argument, 寫essay, 寫business correspondence, 寫research paper都是不一樣的寫法. 我寫作的第一次突飛猛進是和閱讀有關, 讀的書多了, 自己寫的時候也會更好的書面表達了. 在初中的時候寫作文, 寫不好在放學之後和老師一起, 用自己的作文對比著其他的同學的作文進行修改. 老師會告訴我說哪裡寫的不好寫的怪異, 以寫的好的同學文章做基礎說你可以嘗試這樣的句子結構. 後來老師推薦我幾本比較簡單的讀物讓我看說可以考閱讀提高一下我的語法和句子結構, 還挺好用的! 之後上學時候學習語法也就更注意一點. 第二次的突飛猛進是學習文章結構的時候, 那個時候給humanities寫作文, 看了幾篇範文, 發現好的文章都是以遞進形式去prove thesis想說的那個point, 也就學習了如何有邏輯性的寫文章, 如何延伸推理, 一步一步讓你的讀者被說服. 我個人認為寫文章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文章結構, 要清晰, 要合理. 你要先會寫正常的文章, 才能接下來寫一些出花樣的東西. 在這個階段我就開始很注意topic sentence啊, thesis啊, 也開始帶點情緒的表達想法. 寫這樣的文章你總結能力也要好, 而總結能力在以後寫notes什麼之類最有幫助. 第三次是寫research paper的時候, 學會了如何簡潔的去表達一個point(因為academia最煩拖沓). 這個是需要編輯功夫的, 一篇文章反覆修稿好多遍, 而且間隔時間會長一點. 修改的時候只有一個中心, 那就是如何最簡潔最有效的表達這篇research paper的意思. 所以說句子結構精簡許多. 除此之外在實習和leadership的經歷里也學習了怎麼樣寫correspondence, 這個沒有什麼入門, 就是先找樣板, 比如說「how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email to your mentor」, 或者「how to write a follow up email to blah blah blash」, 時間長了你也就知道用什麼樣的口吻去回復email了.

最後想說的是真的認為環境很重要.日日夜夜語言的熏陶, 和一天8小時上班的交流, 和集訓般的練習效果還是不一樣. 而且我真的是一個話很多的人(也是我的缺點, 嗓門還大容易煩人), 但也是因為我話多, 我才能和同學們有說不完的話, 給自己創造了無數次的練習機會. 也是因為有過演講功底和領導主持的經驗, 我一直認為自己的表達能力還可以, 而且做過研究也熟悉辯論, 可能也在學習英語的路上有所幫助吧. 我知道自己的經驗和提供的方法很單一, 都是-多說多練, 多讓自己進入那個語言環境. 而且這個過程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 不能半途而廢. 而且我感覺英語當作很多地方都是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是以辭彙作為基礎的, 所以說日常多積累點總沒錯. 希望有所幫助吧, 最後祝你好運!


Accent does not matter that much. What matters is that you are able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it should not be difficult for others to get your point. It"s not about showing off language skills but about exchanging feelings, ideas and thoughts .Many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are still not able to express any insightful thoughts in Chinese even though they have excellent Chinese language skills. Presentation skills matters but I think it"s being over emphasized. Given your experience I think your major problem is not how you talk but what you talk about. To fix this, you may need to read more book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your culture and background , think critically and deeply about hot topics and do some research if needed. It also might help to be proactive and enthusiastic during discussion rather than stay in low profile,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major cultur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


Hiiiiii!我覺得你說的這個問題是現在很多留學生包括在中國上學的學生都有的共同問題,閱讀能力很強,測試後覺得單詞量也很大,可是口語和聽力就是上不去,國內的作文可以拿高分,可是你到了國外就發現,靠我為什麼不會寫作文了。。。。!!! 根本問題就在於,在中國學到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是用來應付考試的,你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況且!這是重點!你在下意識地一直用中文思考,然後再把你的思路轉化成英文,所以儘管你在加拿大獃了八年,可能你還是沒有訓練你的英文思維

今年是我在加拿大的第七年,大多數情況下好多人都以為我是很小就過來了,但偶爾一激動一緊張口語還是可以聽出中國口音,希望下面說到的這些或多或少可以幫到你!

我高中三年一直都是在一個很封閉的中國留學生圈裡,我的高中是個當地的普高,白人很多,亞洲人幾乎沒有,所以留學生就特別容易出現抱團現象。再加上很多時候我也不敢說,總怕別人嘲笑我的口音,所以在高中三年聽力長了特別多(因為我住寄宿家庭)但口語並沒有所謂的本土化,當初的我只是能夠用簡單的英語表達我的想法而已。直到到了大學,我第一次見到了那麼多的亞裔,我曾經開玩笑說我在大學開學的前三天講英語比過去三年都講地多。 我的室友是華裔,香港人,普通話基本上。。。。不行。大一的時候,我認識了很多她的朋友,在這個大環境下,我就逼著自己開始說,但很多的時候會意識到我只是坐在那裡跟著他們一起笑(其實並不知道笑點在哪),我就想我這麼一愛參與的人為啥呢。然後我就總結出了一個事實。。。不是我不說話而是我根本插不上話啊啊啊!!因為我並不知道他們在講什麼!!!他們關注的我從來沒有關注過啊啊啊!!!自此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些補上。後來當他們說話的時候我就會留心他們在講什麼,如果我不知道,等他們不在我旁邊的時候,我就自己在網上搜一下。我開始注意觀察他們是如何表達的,口語經常用什麼詞。大二以後我就搬出學校和室友住了,天天跟兩個亞裔講話,慢慢地就被他們帶地越來越本土化。最神奇的是,有一天你會發現,當你講英文的時候,腦子裡想的也是英文,根本沒有中英轉換的過程!

前面啰嗦了半天,就是是想說最重要的一點,環境! 如果你要有這個大壞境,口語一定會有質的變化!如果你現在沒有這樣的機會,那就去創造這個環境,接觸更多隻講英語的人! 華裔包括那些幾歲過來的都是最好的開始。儘管有些CBC會很抵觸自己的文化背景,但畢竟他們都已經吃了那麼多年的中國菜,從小都跟爸媽講中文,或者是去中文學校,中國文化還是有的。 口語一定是多說才可以,光跟中國人練,我覺得沒有用,因為你們的思維都是一樣的。你要有意識地訓練英文思考的能力! 音樂就是一個很好的入手點。可以跟他們聊聊talyor swift的最新男友啊,netflixchill的看法啊,justin bieber最近刷新了大家對他的認識啊,你喜歡什麼pop。很多華裔現在都很into kpop,可以跟他們聊韓星啊。 很多人很喜歡看這種八卦消息的。但是我也有見過那種很喜歡讀書的。反正就是要找共同點!還比如說美劇suits,grey"s anatomy, etc。女生的話可以聊化妝,男生可以聊運動。

聽力嗎,都是老生常談,多聽就好了。推薦Buzzfeed,他們的視頻都是現在最新最潮的東西,每個視頻都很短,但是你能了解到最新的trend,這樣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就不怕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了。

寫作,多看英文原著,多寫。我覺得我自從轉化成講英語只想英語以後,寫作自動也提升了。還有就是多找native speaker 幫你改作文,你看他們的寫作思維是怎麼樣的!

我覺得如果你可以訓練自己變成英文思維以後,什麼口語更流暢啊,更本土化啊,這些都自帶著跟著來了,所以問題就來了。。。怎麼練。。。 就我上面說的,哈哈,多找只說英文的人,觀察他們怎麼說話,用什麼詞。最好用的就是 i"m like.... he"s like... she"s like ... seriously? exactly! really? 哈哈哈哈。不過這些千萬別在面試用啊!formal speech這些都是大忌! 就是日常跟朋友說說什麼的,或者是informal/casual的講話。我知道剛開始會很難!突然用英文思考你就會突然覺得沒話說了,但是practice真的make everything better,而且真的就是突然!有一天!你就發現!咦!剛才講話完全沒想中文誒!然後開掛模式就可以開啟了!嗯。我的親身經歷!所以我現在儘管帶口音,可是我的英語很本土化。

最後我想講下口音這個磨人的小妖精。我可是曾經羞恥到希望我不是一個中國人(現在會鄙視當初的想法,嗯),但後來我就慢慢明白了一個事實,在一個大家認為西方文化是高一等的現在,自然而然中國口音會被嘲笑,為什麼沒有人嘲笑巴西口音?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南美口音就性感的不行行了到了亞洲口音就是超級難聽?為什麼外國人講中文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口音好可愛,到了我們我們就要自卑?你要做的就是不讓這些思想干擾你!我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現在就覺得有口音又怎樣,我本身就是中國人啊!這就是我的identity啊! 我能講這麼流利地講英文,那些嘲笑我的人法語也不見得有多好啊,口音重地呵呵呵(不在加拿大的同學們給你們解釋一下,加拿大第二官方語言是法語,這邊的娃娃們至少都得學幾年的法語)。相信我,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總有一天大家會覺得中國口音也可以這麼棒! (sorry這個跟題沒啥關係,就是想提一句 :p)

最後的最後,找到你自己的identity才是最重要的。北美是一個尊崇meritocracy的地方,有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什麼口音都是浮雲。你想啊你在一個公司工作,老闆根本不會在意你有口音好嗎,你能知道怎麼給Ta賺錢提供很棒的想法就好了(當然除非你做的工作跟communication有關係,那硬體必須要強一點啦),只要你可以完整地表達你的思想,大膽地去說吧! 多練多練多練啊!!!

最最最最最後,再讓我叨叨一句,

英語思維英語思維英語思維啊啊啊啊!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在最後強調三遍。

能讀下來的你們都是好樣的,么么么!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剛看時間現在凌晨1:40呃....... 寫著寫著把我給寫亢奮了...噗... 我要去睡覺了。bye :) 有問題可私信 &<3

(偷偷說一句,匿名的那個說找個講英文的男朋友/女朋友,答主親測,效果棒棒的,哈哈哈哈哈)


第二份工作和一個話癆本地人坐一起,工作原因可以一邊youtube一邊工作所以看他看各種視頻啥話題都可以聊一遍.... 聽力就提高了很多,口語一口子破語法但是敢說,能說了。寫作和閱讀基本上沒有提升,但是連帶的整體理解能力提高了一丟丟。

後來思培一次就CLB7,聽力10,不排除運氣成分但是頭頂青天的感覺還是有的。


多學習積累一些生活化的短語,對融入當地文化與環境是有很大幫助的,在文化笑點方面有一定積累,在生活中給大家一種幽默、和藹可親的感覺,會有不一樣的精彩發生。

特此給篇資源,望樓主稍作積累!

成對的英語短語

在英語當中兩個近義和相對的詞用and或or連接構成成對的英語短語,它們經常出現在一起,因此它們的位置固定下來,有些同漢語的位置相同,有些同漢語不同,意義上有的和漢語相同,少量的同漢語有些差別,下面是筆者收集的一些此類的短語。

1. 同漢語位置相同的短語

aches and pains痛苦 affable and kind和善

ancient and modern古今 arts and science文理

bag and baggage提包和行李 black and white黑白

bucket and spade 桶和鍬 brothers and sisters兄妹

bow and arrow弓和箭, bread and butter麵包和黃油

crack and roar咆哮 cup and saucer杯子碟子

drunk and sober酒漢與清醒者 fair and square公正

far and away遠離 far and near遠近

fire and sword火與箭 first and foremost首先

first and last先後 fish and chips炸魚和薯條

free and easy輕鬆自在 friend and foe朋友和敵人

forward and backward 前後 fun and pleasure娛樂

wife and children妻子和兒童 good or ill好歹(善惡)

great and small大小 hale and hearty健壯

ham and egg火腿雞蛋 hammer and sickle鎚子與鐮刀

hand an foot手腳 head and shoulder頭與肩

heart and soul心靈 heaven and earth天地

heavy and light重輕 high and low高低

hill and dale山谷 home and abroad 國內外

horse and cart馬車 house and home家居

hue and cry喊叫 husband and wife夫妻

hustle and bustle熙熙攘攘, ifs and buts假設和轉折

in and out進出 whole and all全體

import and export進出口 internal and external內外

judge and jury法官與陪審團, king and queen國王與皇后

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與先生 knife and pork刀叉

kith and kin親戚 land and sea陸海

law and order治安 lean and lanky瘦長

leaps and bounds跳躍 light and shade光陰

long and short長短 lord and lady貴族與小姐

male and female男女 man and beast人與獸

man and woman男女 meek and mild溫和

sweet and sour糖醋 more or less或多或少

mother and child母子 null and void無效

odds and ends零碎 officers and soldiers官與兵

old and trial久經考驗 Oxford and Cambridge牛津劍橋

out and away出走 past and present過去與現在

weight and measures重量與尺寸 pick and choose選擇

pots and pans罈罈罐罐 puffing and blowing吐煙吹氣氣

profit and loss盈虧 pros and cons正反

rack and ruin損壞 right and wrong正誤

rough and tumble雜亂 rules and regulations規章制度

true or false真假 safe and sound安全

short and sweet少而精 skin and bone皮包骨

slow and sure慢而准 sooner and later早晚

sports and games運動與遊戲 stocks and shares股票

stuff and nonsense胡說八道 tea and coffee清茶和咖啡

then and there當時當地 thick and thin厚薄

this and that這那 thunder and light雷電

time and tide歲月 to and fro來回

town and country鄉村 twists and turns曲折

up and down上下 ups and downs盛衰

vice and virtue罪惡與美德 ways and means方法

wear and tear磨損 wind and weather風與天

come and go 來去 poems and essays 詩文

2. 同漢語的位置不相同的短語

back and forth前後 bed and breakfast食宿

cap and gown(coat)衣帽 fire and water水火

flesh and blood骨肉 heat and cold冷熱

heavy and light輕重 iron and steel鋼鐵

land and water水陸 love and money金錢與愛情

might and main主力 night and day白晝

north and south南北 off and on開關

old and grey蒼老 old and new新舊

one and only唯一 pen and paper紙和筆

rain or shine陰晴 rich and poor,窮富

right and left左右 sword and shield劍與盾

twos and threes三三兩兩 you and I你我

young and old老少 pin and needle針毯

part and parcel重要部分 give and take合作與讓步

mock and satire 諷刺嘲笑 rain and wind 風雨


我同事和客戶里有西班牙口音,非洲口音,亞洲口音,但美國人也沒覺得很奇怪。我同事地道美國妞說「accent only suggests you know at least two languages".

所以只要你表達準確觀點明確邏輯清晰,這就是地道的英文啊。


口音不是問題!

我覺得重要的不是口音,

而是你要有信心,

我在加拿大第四年了,

從來沒思考過我的口音問題…

我在的這個高中會說中文的每年最多只有三個人,

而且有些中加班的只來半學期就走了,

導致我在學校沒有會說中文的朋友,

所以我才不在乎我的口音呢!

根據口音這個方面,

我特地發簡訊問了我的加拿大朋友們,

她們的回復是這樣的:

你看!

其實別人不會在意你的口音的!

如果實在想要改變口音的話,

有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不要和非本地人來往。

(真心有效我發誓!)

◆○◆○◆○◆○◆○◆○◆○◆○◆○◆○◆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謝謝!


我想我估計就是你說的13歲去加拿大,在你眼裡「表達是很流暢,跟老外social, 工作中很自如」的人。

我在加拿大生活了11年,5年前來美國讀書。剛到美國的時候,跟我的美國室友,和一個剛剛從國內來的學英文同聲傳譯的姑娘一起搭車長途旅行。一路上我跟美國室友扯淡罵街,之後那個學同傳的妹子對我說:你英文可真好。

被一個專業學英語的人誇英文好,我當時真是高興死了,可是心裡卻非常的沒底。跟同齡出國的人比起來,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英語非常的糟糕。我雖然在一個幾乎沒有中國人的高中度過了四年,雖然一直上的Higher Leverl IB English並得到了不錯的成績,卻一直和爸媽生活在一起,每天回家之後都只說中文,也只願意看中文的書和電視。直到上了大學才真正開始生活在一個English Immersion的環境。我還有點結巴,還會緊張,所以課堂上人很多的時候我不敢發言,Presentation也做得磕磕巴巴。而且我知道,我有著一口不知道是哪裡的英語口音。

我想,大概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有一點冒充者綜合症(imposter syndrome)吧。

自己覺得自己英文爛得不行,其實跟別人交流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看你的問題中,似乎比較在意是以下這兩點:

1. 如何融入加拿大,和Native談笑風生

2. 如何讓自己的英語更像Native

我覺得,學英文並融入英語社會是相輔相成的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不是能夠速成的,它需要很長時間慢慢的積累,你只需要確保能給自己創造足夠的English Immersion環境。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以下幾條比較管用:

1. 和說英語的人一同生活,不管是室友還是男/女朋友。總之在家裡製造一個英語環境。

2. 把所有的信息交換界面換成英語。這個包括用的軟體,看的新聞,電視,書,等等。你能想到的能換成英文的都換成英文,如果想看中文電視可以考慮加英文字幕。

我覺得如果做到這兩點,基本上你生活中70%以上的時間就都是英語環境了。剩下的時間隨便支配,保留一點中文的環境。

然後吧,我來說一下口音這個事情。在加拿大生活久了應該也認識很多操著各種不同英文口音的人。就不說British或者Australian 這種差異特別大的口音,就單說加拿大口音,要不要每句話後面加一個eh?要不要把out說成「歐特」?要不要把about說成「aboat」?

英語不像中文,有普通話,有標準發音。世界上那麼多的英語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口音,有的國家裡不同的地方英文口音都能特別不一樣(比如我們波士頓人一口一個「cah」,「pahk」)。這其實並不影響說英語的人相互交流,咱們真心沒有必要糾結於自己有一點chinese accent。

我曾經因為結巴的事情去看過speech therapist,我的理療師也提供改口音的服務。據她所說,找她尋求幫助的都是些口音特別重的人,重到別人完全聽不懂,像我這種口音完全沒有必要理療,治治結巴就足夠了。所以要是真心受不了自己的口音,也可以找理療師幫助,當然價格是不會很便宜的。


就提一點。一般大家說融入,總是愛和口音死磕。但是以我個人經驗,言之有物可比口音土著好用多了。老外對英語口音非常包容,在母音發准避免歧義的基礎上,過份苛求口音我認為是屬於浪費生命。舉個例子,在中文圈,如果你知道膜,那麼就算你說一嘴火星音,我也認為你很融入。


吵架最練口語了,從認識現在老公,吵架說不出話,到現在他話還沒說完我就開始反駁,這個過程是極度痛苦又有收穫的。


You are actually asking two separate questions. You know, speaking good English doesn"t necessarily help you mingle with native communities. Most Chinese people are just so obsessed with their own culture and reluctant to go out of their comfort zone. To what I know, I don"t think your language is a major barrier between you and the community. Since you said you want to be part of this community, I assume you are going to live there permanently. In this sense,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do is to embrace the local culture and stop your Chinese identity from holding you back. Not that you should deny the fact that you are Chinese, but it"d make it much easier if you love Canada from your heart. Because in that case you"d be more like a Canadian with some Chinese elements, instead of an expat from China. At least that"s what I did, and everything worked out like I expected.


留學生想提高語言2個最有效的辦法

1,找個當地的男/女朋友。

2,上課的時候一定不要混中國圈。group project找一定鬼老做。

3,常找人搭訕。

想融入他們的圈子

1,同上面第一條。

2,經常去酒吧,去學校組織的各種派對,各種雞尾酒會。


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樓上看到好多大牛,但其實個人覺得身處在說英語這樣一個環境中,是很容易練習口語的。

我自己10年到的英國,那時候磕磕巴巴的說英語,聽別人說話完全聽不懂,因為有口音,到現在已經完全不懼怕跟老外交流,現在的英語已經是英式發音,會被之前的同事和同學說英語好。心裡還是有些小自豪的。當然其實我自己也知道有些發音和單詞還需要改進。

說一下我的方法,強迫自己去和這些老外說話,一開始確實是聽不懂,但是當你聽到能聽懂的句子的時候,馬上跟他們進行交流,你放心,老外是不會因為你突然插一兩句話而生氣的,而且我個人覺得他們有時候挺高興跟中國人聊天的。舉個例子,之前我在機房做作業,旁邊坐著2個同學在那裡聊遊戲,玩的那種比卡丘的不知道神馬鬼的遊戲,我當時聽見他們說比卡丘就湊上去了。嘛,然後發現他們不知道比卡丘是哪部動畫里的,於是就跟他們聊了聊動畫,又聊了聊他們玩的這個遊戲,接著就聊了聊我玩的遊戲,並且推薦給了他們(當時流行的那個2046…)你看,其實想要交流並沒有這麼的難,而且當你用英文跟老外聊天的時候,旁邊有人聽見了也會跑過去插2句話。所以第一個意見就是盡量在有外國人的地方不要說中文,而且想辦法讓自己插2句話。

另外,我覺得我英語有了質的改變是在英國公司工作的那一年,周圍只有我一個中國人,逼著自己去聽,那個時候其實英語還不是很好,所以聽他們聊天,加上那破口音,基本上也只能聽懂30%,但是當你身處這個環境的時候,耳濡目染不由自主就會聽懂的越來越多。所以,別去中國餐館刷盤子端盤子了,哪怕是去老外的餐館端盤子或者刷盤子也是好的,要盡量讓自己的周圍都充斥著英語,聽力才有可能提高。

此外關於口音,我個人深有體會的是盡量去模仿。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歡英式發音,所以有時候聽見口音比較好聽的人說話,我會盡量去模仿他們的發音,這個不僅僅是從在英國的身邊人,英劇有時候也會有很好聽的發音,另外BBC也有專門教英文的一檔節目,可以下載,也可以在線觀看。非常實用。不過我個人覺得,口音什麼的都不是事,只要你說的東西可以讓老外聽懂就可以。有些口音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就好比我們的普通話和方言,有些方言即使你不會說,也還是可以聽得懂啊~

嗯,另外注意聽他們聊天時候用到的辭彙也比較重要,因為聊天和寫作用到的詞語真的是差別太大了。

最後,重中之重其實是多增加自己的辭彙量,有時候我跟同事聊天,聊到一半就不知道咋辦了,為啥?因為我想說的那個詞不知道怎麼用英文說…這種時候其實蠻尷尬的,所以一定要讓自己的辭彙量豐富起來。

我覺得聽力和口語,最大的障礙就是不敢說出第一句,你已經在加拿大待了那麼久,完全不用害怕你的口音問題,大著膽子說吧!老外們都能聽得懂,而且自信是在不斷地交流中建立起來的。加油哦!Hope this helps. :)


作為一個經常和人聊天被當作本地人的留學生…說實話我的單詞量大概才一萬出頭…

我來加拿大一年多一點,來之前雅思七分…口語才六,寫作六點五…

目前的水平大概是…就是可以偽裝成一個單詞量不豐富的native speaker..…我修文科,論文一般都是百分之八十朝上…

所以我覺得我的提升方法可能對題主比較管用……

首先是口音我以前有很嚴重的捲舌音…但是想練好口音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口音的問題在哪兒,知道問題多注意在加聯繫就好,我走在路上會聽別人講英語的腔調…然後去學,你可以讀一些電影台詞啥的錄下來再自己聽,聽出問題再修正,再錄音再聽,如此往複循環…

然後是工作…我一直在打工,從中國人的店到本地人的店,做的全部都是customer service,總之確定一點就是我的顧客一定都是講英語的,但現在我的同事也都是講英語的…和他們大量的日常對話,我會留心他們的一些特別的表達方式,就是題主提到的很口語化的表達…中國人的講話方式太死板了…或者說更多的像是漢翻英…多留心別人說話的方式,多模仿就好了

然後是朋友…專業選的比較冷同學裡面幾乎沒有中國人…唯一的幾個中國朋友都因為種種原因更習慣說英語所以我們的聊學習工作相關基本都是英文…其他朋友大多是本地人…還是那句話,多聊天,摸索他們的表達方式,歸為己用…大概就是這樣…


樓主高中畢業就考GRE天賦異稟啊


In terms of connotations, how you express something is often more meaningful than what you say. But we"re talking about accents, and unless you"re a news anchor or something, people care about the contents more than the package.


推薦閱讀:

在加拿大讀College是怎樣一種體驗?
加拿大移民,夫妻北京有房年薪40萬,是否值當?
加拿大為什麼沒有澳洲受歡迎?
為什麼美國打贏了獨立戰爭卻在入侵加拿大時失利?
加拿大本土品牌Roots怎麼樣?

TAG:文化差異 | 英語 | 英語學習 | 加拿大 | 英語口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