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二戰時那些奇葩的武器有哪些?
我知道義大利有一個圓滾滾肚子的酒桶飛機……德國有一個履帶車,沒有炮管,兩個人鑽進一個可升降式的炮塔里操縱機槍……蘇聯的槍上裝了後視鏡,據說是為了防備身後出現的敵人(巷戰時,據說這種槍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產物),步槍還擰彎了……我書讀的少,沒看懂那把槍……有解釋說,步槍在城市裡穿透力太強,所以擰彎了……二戰時期貌似誕生了很多帶著蒸汽朋克風格的武器,求賜教……
老蔣在現役的坦克,為什麼都只有一根炮管? - 蔣校長的回答 - 知乎 說過:
坦克在一戰投入戰場使用後,引起各國武器研發人員的關注,出現了各種設計的坦克。
但是,有一款坦克最終只是屬於設計研發階段最終沒有走上戰場的坦克卻很少為人所知,那就是美國研發的:骨架坦克(Skeleton Tank)。
美國加入一戰後,主要使用的坦克是Mk.VIII重型坦克(Tank Mark VIII - Wikipedia)與雷諾FT-17坦克,美軍發現,這兩款坦克都存在缺陷:
- MKVIII坦克雖然裝甲厚實、越障能力優異,但機動力卻不足。
- FT-17雖然機動力好、靈活性高,但越障能力又不夠優秀。
(這樣的設計)不僅易於拼裝和運輸,而且難以被敵軍的槍彈或炮彈擊中。即使少量的鋼管被折斷,坦克仍然可以正常作戰。更換的難度也不高。也正因為坦克採用鋼管做為支架,無論從哪個方向,都可以透過坦克的支架看到後面的物體。這使得敵人從遠處能看到的僅僅是一些管子和鋼板,而難以發現這是一輛坦克。
可是等到1918年10月,技術人員基本解決了這款坦克的機體問題,即將交付陸軍測評時,一戰卻結束了。1919年,潘興將軍帶著美軍,驕傲地穿過巴黎凱旋門。
於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美國軍方對這款坦克失去興趣,並取消了量產計劃,僅有的一輛原型車現陳列於阿伯丁試驗場。對了,其實法國人也想過類似的研發工作,都因為一戰結束停止。如果說在戰場上賣萌,那最傑出的可能是義大利人。
但是說在裝備上賣萌,那最傑出的無疑是日本人。
舊日本帝國做武器,有個區別於其他國家的特點,那就是其他國家是為了更好的殺傷敵人,保存自己。
而日本人,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更有效率的送掉自己的士兵。
————————————
空心裝葯是個革命性的技術,使步兵不用再依靠身管武器產生的動能去擊穿裝甲,而是可以使用合理塑型的一小塊炸藥,去穿透裝甲。
具體原理可以百度。
於是基於這個技術,各國軍隊裝備了很多很多建議的小爆炸物發射器,來摧毀坦克,比如:
德國人的鐵拳
美國人的巴祖卡...
下面一個比較奇葩:
英國人的PIAT是這麼裝填的:
沒錯,這玩意用彈簧,小身板用不了...
但英國人沒玩夠:
Σ(っ °Д °;)っ....
好,你可能覺得很奇葩了...
下面我們看看日本人:
就是中間那哥們...
是的,在炸毀坦克的時候,會連著自己一起炸掉...
日本人還研發了磁性反坦克手雷/地雷,這算是比較科學一點的,可吸附在裝甲上。
而美國人的反制措施很簡單:
讓磁性炸彈不能接觸金屬吸附,或者空心裝葯反坦克桿不能直接在裝甲板上聚能....
是的,他們掛了一層木頭...
一層木頭...
木頭...
順便還把日本人的坦克背了上去....
是的,謝爾曼坦克那小小的臀部上,是日軍的94式豆坦克....
——————————————————
日本軍工對於長長的棒狀物的迷戀不止如此。
除了拿竹竿捅坦克,他們還嘗試著用竹竿捅登陸艇...
嗯,嚴格訓練,一身昂貴潛水服的士兵,去捅登陸艇...
起爆延時20秒,所以...這20秒登陸艇可以開多遠?秒速五厘米么?
傳說中的伏龍特攻隊....戰時隱蔽在預先安置的水下混凝土掩體里待命。
是的,所以你打算繞著日本列島休一圈水下混凝土宿舍?
————————————————————
日本人為了反登陸,還搞了不少奇怪的東西。
因為在熱帶島嶼上被登陸艦隊的火力準備打慘了,所以什麼的都喜歡往水下藏,登陸途中再開始陰人。
好像很有道理。
所以這就是你搞出這個的理由?
海軍兵學校末一位,迷之戳笑點。本體如下:
————————————————
日本人也不傻,送人頭這事情他們也知道不合適,於是搞起了防彈衣...
那時候金屬盔甲還是流行的,各國都搞過,畢竟經歷過日俄戰爭,機槍帶來的慘烈傷亡,日本人是有切膚之痛的。
同樣被馬克沁犁過,英國人搞出來是這樣的:
是的,是的,我知道你不能接受這個造型....
別怕,我有辦法讓你改變審美:
這是日本人的。
什麼?還好?除了不防正面以外?
你真的知道怎麼用么!?
Σ(っ °Д °;)っ
————————————待續題主說到「義大利有一個圓滾滾肚子的酒桶飛機」,應該就是指這貨了: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這架萌萌的飛機,但這架名為卡普羅尼TALIEDO STIPA的驗證機不僅能賣萌,還讓義大利人率先嘗試了在當時非常先進的涵道式活塞動力系統,甚至讓義大利差點一隻腳邁向了噴氣動力時代。以下這篇文章是來自航空檔案的老文了,也是唯一一篇詳盡介紹這架飛機的中文文章。作者文筆幽默,敘事詳細,將卡普羅尼TALIEDO STIPA的來龍去脈細細道來。但苦於網上實在找不到這篇文章的文字版,只在知網找到了這篇文章的影印版,遂花了三個小時用OCR軟體將其中文字識別了出來,然後重新編排配圖改錯別字後發上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多圖預警!飛行的酒桶:卡普羅尼TALIEDO STIPA涵道式活塞螺旋槳動力驗證機
Chianti(奇揚第)、Amarone(安莫羅尼)、Baroia(巴羅洛)、Vernaccia di San Gimignano(沃納卡)……這個酒單還可以列出長長的一串,顯然義大利是個出產美酒的好地方。然而這個理由就能讓兩個義大利人騎著一個酒桶上天?好笑的是,這居然是真的。不管你相不相信,或者乾脆認為這是個4月I日的把戲,但在義大利老牌飛機製造商卡普夢尼1932年的產品清單中,你的確可以發現一隻帶翅膀的酒桶——TALIEDO STIPA。那麼這裡裝的又是怎樣一種好酒呢?
背景
1930年代——人類航空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激情、創意再加上遠未定式的思維,這使今天略顯乏味的航空技術在當時遠不是這個樣子,那個時代的工程師完全可以如同對待一團熟泥般隨心所欲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飛行器,簡而言之他們彷彿是陶器師而不是工程師——其揮灑自如令今人羨慕不已。
至於那隻飛上天的酒桶,事情還要從航空史上鼎鼎大名的一項賽事「施耐德」杯開始。雅克·施耐德(Jacques Schneider)是一個富翁,也是一個狂熱的航空愛好者,曾用氣球創造了10,081米的高度世界紀錄。在因為一次嚴重事故告別飛行後,他轉而開始為各種競賽和航空俱樂部提供財務支持。施耐德發現當時水上飛機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其它飛機,而他認為水上飛機是最有希望解決跨大西洋的遠距離飛行問題的機種。為了推動水上飛機的發展,他決定為其設立一項錦標。當1911年已身為法國航空次長的雅克·施耐德以自己的名義宣布為一項水上飛機競賽設立了1,000鎊獎金時,只是想鼓勵民用航空的發展,比賽規則規定:獲勝者可保留獎盃一年,如果可以在五年內獲得三次錦標則可永久保留獎盃並贏得75,000法郎獎金;每次比賽都由上屆比賽的獲勝國主辦,由國際航空聯合會和東道國航空俱樂部監督比賽的進行。然而由於事關榮譽,再加上巨額獎金的刺激,該項賽事最後以純粹的速度狂飆成為了各國展示航空實力的舞台—一這一點未免讓其設立者始料不及。
象徵人類航空發展史黃金年代的精神圖騰——施耐德杯從1919年的第三屆「施耐德」杯起,開始出現了義大利人的身影。沒想到的是,首次參賽的義大利人卻運氣好的出奇,由於對手的相繼出局,本來飛的稀鬆平常的義大利隊「薩瓦」S.13卻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以一次空中表演贏得了「勝利」。當然,這樣的結局自然引起了爭執,並幾乎發展成一場外交事件。大約兩星期後,國際航空聯合會內部經過一番爭論,拿出了一個妥協性的解決方案——決定義大利獲勝,但他們不能贏得獎盃,只能獲得舉辦下屆比賽的「榮譽」。雖然獲得榮譽的方式不那麼厚道,但在首戰「告捷」的鼓舞下,1920年、1921年相繼兩屆「施耐德」杯又被義大利人摘冠,不過這其中的過程與1919年那次基本上沒什麼區別:由於財政困難,1920年的「施耐德」杯英國和法國乾脆沒有組織隊伍參賽,只留下義大利人自娛自樂;到了1921年事情也差不多,唯一參賽的法國人由於浮筒的問題而退出了比賽,義大利人再次輕鬆捧杯。儘管涉嫌缺乏那麼點體育精神,但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仍然對來年的比賽充滿了期待,因為根據規則,他們只要再獲勝一次就可以永久保留「施耐德」杯,終結這項賽事。
當然後面的事情並非如義大利人一廂情願般的那樣完美,但是通過參與「施耐德」杯的確大大促進了義大利航空技術的發展是個不爭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對這樣的事情大眾總是興趣盎然,所以作為各國比拼航空實力的競技場,各國開始意識到「施耐德」杯對提高本國國際聲望的巨大價值,政府力量很快便介入到了這場速度競技中,從1927年起,參加比賽的各國飛行員已經是全部來自軍隊。法西斯政權顯然更能認識到其中的奧妙,在1926年又一次奪冠後,義大利隊獲得了墨索里尼的全力支持,他下令任何有望將「施耐德」杯留在義大利的飛機製造商都可以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一切財政和原材料上的支
持——只要他們能造出擊敗對手的飛機,而這反過來又進一步提高了義大利航空技術的整體水平,並在一段時期內形成了效果甚佳的良性循環。在這個目標的牽引下,原來發展相對滯後的義大利航空技術基礎性研究得到了重視,除了大功率航空發動機技術外,空氣動力學航空材料學等等同樣得到了加速式發展,堪稱義大利的航空科技大躍進,其結果是直接導致了一批代表義大利乃至世界頂尖航空科技水準的作品出現—如馬基M39/52/67/72。可以說沒有幾屆「施耐德」杯的磨礪,義大利空軍在10年後的那場戰爭中很可能只能算個配角。
1930年代初義大利航空技術的優秀結晶——馬基MC.67曾經有人說過,「進步往往是反思的副產品」。在這場空中速度競技中,隨著飛機性能的不斷攀升,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們開始注意到一些瓶頸問題正在困擾著他們—一而這些問題已經被證明,無論經過怎樣設計上的優化都將無法避免。卡普羅尼工程師路易基斯蒂帕(Luigi Stipa )就是這樣一個敏銳者,他發現在發動機功率的提升與速度性能的進步之間,兩者的前進步伐並不是一致的。即便是馬基M.C.72這種外形光滑流暢甚至連鉚釘也與表面平齊的超流線型飛機,在用2850馬力的菲亞特24缸液冷發動機以及最先進的可變距螺旋槳武裝到牙齒後,也僅僅勉強突破了700千米/時大關,而此後無論是英國人、義大利人還是後來的德國人都很難再進一步了。更令人感到震驚與困惑的地方在於,與最初的M.C.3時目比,在機體外形尺寸相近的情況下,M.C.72發動機功率提高了近一倍還多(由1350馬力到2650),但速度卻只提高了不到1/3(412.3干米/時一709千米/時),而從紙面上對功率比的推算看這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發動機明顯感到「有勁使不上」,那麼問題出在哪兒?
涵道式活塞動力
問題的提出引起了路易基·斯蒂帕的反思。「施耐德」杯的事實證明,當動力由1000馬力級提升到2000馬力級時,只要機體設計足夠優秀,飛機接近700千米/小時相對而言並不是太難的事情,然而當動力水平再次由2000馬力級提升至3000馬力級時,卻無論如何突破不了800千米/小時(至1964年止,活塞式裸旋槳動力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是Me.209V4原型機於1939年4月26日創造的——756千米/小時)。自從飛機出現以來,活塞式發動機+螺旋槳的組合一直是飛機固定的推進模式,對此很少有人提出過質疑,但現在這條路卻似乎走到了盡頭。
出於爭奪1931年度「施耐德」杯的目的(這屆比賽對義大利人至關重要,國為如果英國人再贏一次,「施耐德」杯就會永遠屬於不列顛了),義大利人迫切需要解開高速飛行的奧秘。經過大量風洞試驗與嚴謹的理論推算,路易基·斯蒂帕發現間題就出在螺旋槳上:當飛機的速度達到800千米/時,由於螺旋槳始終在高速旋轉,槳尖部分實際上已接近了音速,這種跨音速流場的直接後果就是螺旋架的效率急劇下降,推力下降,同時,由於螺旋槳的迎風面積較大,帶來的阻力也較大,而且隨著飛行高度的上升,大氣變稀薄,活塞式發動機功率也會急劇下降。這幾個因素合在一起,決定了如果想要飛得更快,就必需拋棄活塞式發動機+螺旋槳的推進模式。
當然以現在的眼光,噴氣動力無疑是高速飛行想當然的最佳選擇,不過此時惠特利剛剛提出不久的離心式噴氣發動機方案還只是倍受人們嘲笑的紙上談兵,所以,改進的方向似乎只能在機體設計上打主意,結果路易基·斯蒂帕獨闢蹊徑,最終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把螺旋槳槳葉截短,將整個機身作為圓筒將其包起來,讓氣流從圓筒往後推,實際上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作涵道式推進動力的概念雛形。
TALIIDO STIPA涵道機體結構示意圖——在低速氣流中,隨著流速增大,流管截面面積必然減小;而在高速氣流中,隨著流速增大,流管截面面積必然增大。所以,要使氣流由低速加速成高速,除了沿氣流方向有一定的壓力差外,還應具有一定的管道形狀,先擴張再收縮最後再擴張的變拉瓦爾噴管形狀應該是較為理想的涵道構形。簡單的說,路易某·斯蒂帕設想的涌道式推進就是把螺旋槳移到了飛機肚子里,雖然說白了還是螺旋槳飛機,初看起來和普通螺旋槳方案沒有太大區別,但是涵道內外的氣流有速度差,在貝努力原理的作用下,涵道內的高速氣流可以拖動涵道外的低速氣流,可以產生比涵道內氣流流動多至少50%的額外推力,而且螺旎槳環括在涵道內,既可阻擋風扇氣動聲向外傳播,又結構緊湊、安全性高。此外,推力上的提高其實還只是一方面,迎風面積小的小直徑螺旋槳不但推遲了螺旋槳推進效率在高速狀態下降低的問題(同樣的引擎,在涵道內只需使用一半直徑的螺旋槳就可達到全尺寸的外螺旋槳所提供推力的120%),更重要的是,涵道本身在平飛狀態也產生升力,這時圓形的涵道實際上就構成了環形機翼。平直翼、後掠翼、三角翼甚至前掠翼是人們所熟悉的,但環形翼也是產生升力的一個有效方法。環形翼可以想像圓整後的上下雙翼,而且上下雙翼之間還用翼梢小翼連接起來。在同樣翼展情況下,環形翼可以產生比水平翼吏高的升力(也就是說環翼中間的氣壓較低)、而且橫滾穩定性的問題也比較好解決,滾到哪個角度對機翼都是一樣的(儘管機艙里的人可能已經顛三倒四了)。不過,由於環形翼在氣動分析和製造上比較麻煩不如平面翼簡單,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這次在活塞螺旋槳涵道動力上的應用可算是歪打正著。如此這樣一來,不但機翼的翼展可以在允許的範圍內縮短,而且整個機身結構也可以大為簡化——乾脆直接以一個巨大的涵道構成機體本身都是可行的,這就使氣動減阻得到了最優化,儘管如此設計出來的飛機看起來可能怪怪的,事實上,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將這個想法付諸於實踐的結果會是如何了。
最淺顯易懂的貝努力原理實例——兩船在水中自動靠攏(當水從遠處流到兩船之間時,由於水的通道突然變細,因此水流加快,由貝努力定理可知,此時兩船之間水的壓強就會變小,船外側較的水壓就會把兩隻船壓到一起,使兩船自動靠攏,發生碰撞)TALIEDO STIPA試驗機
不可否認,藝術的國度出產藝術的飛機,混身上下的藝術細胞使達芬奇的同胞們在這個時代成為了航空技術的弄潮兒,不過這次路易基·斯蒂帕卻似乎打算用飛機玩一把視覺藝術
前面說過、那位好大喜功的「領袖」——墨索里尼的錢袋永遠對「義大利高速隊」是敞開的,因而路易基·斯蒂帕的設想得到了義大利政府的大力資助。1932年3月,路易基·斯蒂帕的作品從卡普羅尼的車間中走下裝配架。由於這傢伙果真將涵道式結構用到了極致,結果我們看到了一個活脫脫的航空怪物。簡而言之,這架以其設計者命名的試驗機就是一個插上翅膀的酒桶,完全可以用來當作反傳統工業設計的活教材——整個機身是一隻巨大的空心管道,其目的就是作為包裹一台活塞螺旋槳發動機的涵道,推進氣流直接經由貫通的機身從尾部排出。我們可以想像,這種設計的結果是機身直徑必然不會很小,事實上,這個尺度是根據螺旋槳來定的,結果我們在TALIEDO STIPA實機上看到,螺旋槳與機身涵道前緣直徑嚴絲合縫,幾無偏差。但這樣一來,為保持機體涵道的貫通性,飛行員顯然無法在機體內找到一個安身之處,結果敞開式的雙人座艙只得「高升」,兩名飛行員實際上是騎在這隻酒桶上的。雖然在座艙的安排上被迫付出了一定的額外阻力代價,不過由於貫通的涵道式機體本身可以視作一種環形翼,所以路易基·斯蒂帕只為TALIEDO STIPA準備了一幅懸臂式中單翼——以1932年的標準這是極為先進的設計,而且也多少對座艙所帶來的額外氣動阻力進行了一定補償(要知道,那仍是一個雙翼機大行其道的年代)。
TALIEDO STIPA螺旋槳式涵道動力試驗機側視圖
當然,要最大限度的享受涵道動力所帶來的推力增量,如何增大涵道內外氣流的速度差是關鍵,因而涵道的構形至關重要。一般來講,當氣體穩定地、連續不斷地流過一個粗細不等的變截面管道時,由於管道中任一部分的氣體不能中斷,也不能堆積,因此,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在同一時間內,流過管道任一截面的氣體質量郡是相等的。也就是說,流體流過管道時,流體的流速與截面面積成反比,在截面面積大的地方流速低,在截面面積小的地方流速高。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下現象:在河道淺而窄的地方,水流得比較快,在河道寬而深的地方,水流得比較慢。另外,人站在兩棟高樓中間要比站在平坦開闊的地方感覺風要大。這些都是流體連續性定理的體現。而貝努力定理則是能量守恆定律在氣體流動中的應用——流體流速與壓力呈反比,流體在一個管道中流動時,流速大的地方壓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力大。因而「貝努力定理」(流體流速與壓力呈反比)與「流體連續性定理」一起,構成了路易基·斯蒂帕構造TALIEDO STIPA機體涵道的理論基礎,企圖一舉解決提高升力、克服阻力兩大難題,那麼現在問題是如何通過一種理想的涵道構型將兩種物理學原理結合起來?
由連續性定理和貝努力定理可知,流體在變截面管道中流動時,凡是截面積小的地方,流速就大,壓強就小;凡是截面積大的地方,流速就小,壓強就大。但結果我們發現,構成TALIEDO STIPA整個機體的涵道實際上卻採用了一種特別的變截面管道設計,也就是前後擴張(但是擴張程度有差別,前小後大),中間收斂的構形。
乍看起來,這似乎有違利用連續性定理與貝努力定理帶來推力提升的初衷。那麼我們可以分析一下,路易基·斯蒂帕為什麼要這樣做。原來,我們一直忽略了氣流密度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低速氣流在流動的過程中,由於其密度變化不大,因此可以近似認為是不可壓縮的,當管道收縮時氣流的流速將增加,氣流的靜壓將減小。反之,當管道擴張時,氣流的流速將減小,而氣流的靜壓將增加。但在較高速狀態下情況則完全相反,隨著氣流速度的增加,特別是當其接近或超過700千米/時,氣流受到強烈的壓縮,壓力、密度和溫度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此時氣流流動特性會出現一些與低速氣流不同的質的差別,收縮管道將使高速氣流減速、增壓;而擴張形管道將使高速氣流增速、減壓,這是因為橫截面積的變化引起的密度變化,比橫截面積變化引起的速度變化快得多,密度的變化佔了主導地位的緣故。通俗的講,管道橫截面積的減小或增加,要求密度和速度的乘積也相應地增加或減小,而此值的增加或減小又是通過密度的迅速增大和流速的緩慢減小或者密度的迅速減小和流速的緩慢增加來實現的。那麼事情就可一目了然了——涵道採用兩頭擴張中問收縮的啞鈴狀構型,才能保證在高速狀態下帶來附加推力的增升,這顯然是路易墓·斯蒂帕在TALIEDO STIPA整體設計中的最精華所在。
當然,如此複雜的機體結構給建造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作為一架金木混合結構的單翼機。除了中間的木製骨架外,TALIEDO STIPA巨大的涵道式機身內外兩層殼體完全是由工人們用純手工將鋁板敲制拼接而成,工裝難度非常大,據稱整整340個工時,約佔全機製造工時的近2/3都花在了這個上面!說到這裡,對於路易基·斯蒂帕的一片良苦用心,我想我們總該有所覺悟了吧。儘管這是一隻看上去十分臃腫的「飛行酒桶」,但請不要忘記,它畢竟是為了探討高速飛行的奧秘而誕生的。總而言之,一切為了速度!
建造中的TALIEDO STIPA機身。不了解內情的人,大概會想當然地認為卡普羅尼打算改行向釀酒業發展了。
然而,這種看起來標新立異的設計究竟是否能為TALIEDO STIPA帶來預期中的收益,卻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因為受技術條件限制,理論與實際往往存在一定的落差,而這種落差有時是致命的。不幸的是,不久後的試飛證實了這種說法。1932年6月5日,身寬體胖的TALIEDO STIPA在人們關切的目光下被拖到了跑道……結果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這個酒桶居然確實飛起來了(路易基·斯蒂帕總算沒有吹牛),憂的是這隻酒桶搖搖晃晃飛的並不好——最大速度只有可憐的68千米/時,遠遠低於預期的目標。當然,這其中機翼面積過大導致翼載過低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最大的間題恐怕還在於那台僅僅120馬力的「吉普賽」活塞發動機——我們知道,因為空氣壓縮現象的存在,對於同樣的涵道構型,氣流在高速狀態下與在低速狀態下的表現是截然相反的,現在由於功率不足,進入機體涵道的氣流流速始終只能在低速狀態徘徊,而更不幸的是,TALIEDO STIPA的涵道式機體結構完全是按照高速氣流狀態進行優化的,這就使本來就已經很羸弱的動力進一步受到了削弱。當然,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很容易解決,直接換台大功率發動機也許就能讓義大利人體驗一下什麼是真正的涵道式動力,然而隨即而來的另一個問題卻完全斷絕了這種可能性一一在機動飛行中TALIEDO STIPA機首唇部的迎角會不斷產生變化,但由於涵道式機體結構的特殊性再加上涵道直徑過大,這使其對迎角的變化十分敏感,當這個角度達到一定限度時不但導致了風扇進氣的紊亂,同時也會引起局部失速,這就造成了整機升力分布的改變(事實上,這是環形機翼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也是至今此種機翼只見諸於實驗機的原因)。結果在後來的試飛中飛行員發現該機操縱困難,反應遲鈍,動作幅度稍微大一點都會是很危險的舉動(其實,除了迎角過大會導致唇部失速外,涵道風扇式飛行器在高速度平飛時,為了實現縱向配平,整機重心垂向位置需要高於涵道阻力作用中心,否則操控性可能還會雪上加霜)。
TALIEDO STIPA涵道式機體首部的螺旋槳特寫不同角度的「酒桶」寫真TALIEDO STIPA三視圖TALIEDO STIPA主要參數TALIEDO STIPA的事實告訴人們、由於前飛時涵道阻力較大,螺旋槳式涵道若作為單純的動力裝置僅適用於低速飛行器。最終,令人失望的這一切直接導致了TALIEDO STIPA被認為是嘩眾取寵的失敗作品而被迫下馬。但請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是所有的醜小鴨都會變成白天鵝,但所有的白天鵝都曾經是醜小鴨」。即便是這隻看上去甚至有些愚蠢的啤酒桶,其實在那怪模怪樣的外表下釀的終歸也是好酒,只不過因為年份尚淺,人們還無法品味出它的香醇。
TALIEDO STIPA的事情對於路易基·斯蒂帕來說算是結束了,不過其東家卡普羅尼卻不這麼想,由於不甘心投資就這樣白白的打了水漂兒(儘管大部分帳單是由義大利政府買單的),所以這個故事又繼續演繹出了一個更離奇的續篇。
義大利空軍部長伊塔洛·巴爾博將軍(Italo Balbo)在1931年曾經信誓旦旦地說:「500千米/時?那已經是過去式了,我相信不久這會是個很常見的指標。而我是如此的確信這一點,以至於我們的眼光需要開始放得更遠……」巴爾博的表態,實際上代表了整個義大利空軍——「速度!義大利戰鬥機需要的是速度!」。
深諳軍方心理的卡普羅尼自然不會放過這一點。在卡普羅尼看來,TALIEDO STIPA採用涵道式動力這個大方向並沒有錯,要實現高速飛行,這樣或那樣的涵道式動力遲早是必然的選擇。只要能夠在將機身涵道直徑降下來的同時大幅度提高發動機推力(注意,是推力,而不單純指發動機功率),那麼涵道式動力所表現出的真正優越性必將大放異彩,同時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諸多問題也將由於機體涵道直徑的大幅下降而迎刃而解(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大把訂單滾滾而來)。然而,這個要求看上去卻是完全矛盾的。我們知道,螺旋槳是發動機帶動旋轉的,螺旋槳的作用是把發動機的功率轉變為拉著飛機前進的有效功率,有效功率才是飛行真正所需要的,而螺旋槳直徑越大,它吸人和排出的空氣量越大,因此要給空氣加速所消耗的能量就可以越小,也就是說大直徑螺旋槳可以花費比較小的發動機功率來得到比較大的有效功率。現在問題在於,如果按照上述要求將TALIDDO STIPA的涵道式機體按比例縮小直徑,那麼螺旋槳的直徑也將隨之縮小,這樣一來無論發動機功率提高到何種程度,都將由於螺旋槳直徑過小而被抵消,甚至還會有所倒退。
看起來這似乎是個令人一籌莫展的難題,結果這種時候義大利人倒是表現出了聰明才智。義大利人的想法很簡單,但是思維過程卻很有趣,而且最終結果令人大跌眼鏡:既然發動機功率的提高,都被小直徑螺旋槳轉化有效功率的不足而抵消了,那麼為彌補這一損失,不如在氣體由涵道尾部排出前進行加熱,於是一個機尾燃燒室出現了,而燃燒室的出現意味著什麼?對,需要一個東西將空氣壓進來與燃料混合燃燒,不過那個小小的螺旋槳顯然是無法勝任了,干是又出現了專門的壓氣機,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卻發現螺旋槳又完全顯得多餘了,那麼壓氣機乾脆直接取替了螺旋槳在活塞發動機上的位置……結果義大利人得到了什麼?—台奇特的噴氣式發動機!當然從原理上講,這東西與渦輪噴氣發動機沒什麼不同,只是用一台活塞發動機代替渦輪來驅動壓氣機而己。
這種奇怪的噴氣發動機估計也只有義大利人才能想的出來。姑且不論實際效果如何,這群可愛的義大利人認為自己發現了金礦,按照這個設想到了1934年,義大利航空部(RegiaAerortautica)委託工程師卡姆皮尼(SecondoCampni)具體設計並製造了2具噴氣引擎,該發動機分為三個部分:前部,壓氣機,三級可變槳距,每分鐘轉速為18000轉;中部,一台愛索特·法詩尼(Isotta-Fraschini) MC.40 ASSO 12缸「V」型發動機,驅動前級壓氣機,後部,燃燒室和尾噴管。地面試車表明,這具結構新穎奇特的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 Asso) L.121 RC40噴氣引擎(按其製造商命名)可以產生約750千克的有效推力。
卡姆皮尼最初版本的「混合」噴氣發動機方案(與卡普羅尼-卡姆皮尼(Caproni Campini) N.1實機上的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 Asso) L.121 RC40相比比,該版本的活塞動力與壓縮機的位置剛好相反)發動機問題的「解決」,讓卡普羅尼又重拾了信心。1939年,為該引擎量身定做的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 Campini) N.1出現了。這是一架全部推倒重來的TALIEDO STIPA,與後者相比,該機苗條纖細了很多(當然機體直徑依然要略大一些),墓本上已經可以看作是一架「正常」的正常布局飛機了——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懸臂式下單翼、液壓可收放式後三點起落架。但有一點需要提醒注意的,無論TALIEDO STIPA與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rni Campini)N .1倆兄弟外表上的差異有多大,但兩者在設計思想的本質上卻並沒有什麼分別,況且它們間的血緣關係更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rni Campini)N.1的整個機體仍然是發動機的涵道外殼,只是後者對於涵道式動力的運用更為巧妙、技術上更為先進罷了(實際上,噴氣動力本身就可看作是涵道動力的一種類型)。
縮小版的酒桶——Caphoni Gampirii N.1然而,看上去完全現代化的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honi Gampirii)N.1其表現卻依然令人失望,在1940年8月28日的試飛中,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 Campini) N.1飛得慘不忍睹,僅僅達到了359千米/時的速度與4000米的高度,只能算是勉強能飛而已。問題當然還是出在那台「先進的、富有創意的、義大利式的」「活塞」噴氣發動機上,其怪異的原理決定了這台引擎致命缺陷是使用重量很大、結構複雜的活塞發動機來代替結構簡單、重量輕的燃氣禍輪,結果不但不能發揮噴氣推進的優點,反而比單用活塞式發動機加螺旋槳的推進效力還低。
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 Campyi)N.1的再次一敗塗地讓卡普羅尼無話可說,不過至少還有一點是值得欣慰的——由子這次飛行要早於英國人的格羅斯特(Gioster)E.28/39(1941.5.15試飛),而僅僅晚於德國人的亨克爾He178(1939.8.27試飛)上天一年,所以作為世界上第2架噴氣動力飛機,這樣的成績還是讓墨索里尼沽沽自喜了好一陣子,算是充分滿足了一把禿子的虛榮心。結果在「領袖」的意志下,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Campini)N.1實際上是一架不堪使用的試驗機的事實反倒被忽略了。儘管義大利空軍部早就從試飛結果中得出這種稀奇古怪的「噴氣發動機」沒有任何前途的結論,但為了討墨索里尼的歡心(目的當然是更多的軍用飛機訂單),卡普羅尼被迫硬著頭皮對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 Campini)N.1進行「改進」,結果出現的Ca.183bis成了一個明顯的敷衍之作——這是一架更為奇特的混合動力飛機,卡姆皮尼(Secondo Campni)式的噴氣引擎僅僅作為一種輔助動力繼續出現在飛機上(一台位於機身中部涵道中部的菲亞特A.30氣冷發動機驅動卡姆皮尼(Campini)壓縮機,機身兩側的進氣口兼作菲亞特(Fiat)發動機冷卻氣進口和壓縮機後燃室的空氣來源),其真正作用是向「領袖」證明該機仍然繼承了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 Campini)N.1的「先進性」,至於真正的飛行動力則還是要靠機首的德制DB605液冷活塞引擎來驅動一副傳統的共軸對轉三葉螺旋槳。雖然最初工程師們期望輔助噴氣動力系統能為預計740千米/小時的最高時速(完全依靠DB605)再提供大約96.5千米/小時的增量,並計劃將Ca.183bis向一架高空高速截擊機方向發展,為此甚至由5門MG 151構成的軍械繫統都被考慮在內了(4門位於機翼,1門位於發動機傳動軸內)。不過當飛機設計出來後,大概是因為實在是看不過眼——卡普羅尼公司自己比誰都清楚這樣的東西永遠成不了氣候(用這樣的東西上天打仗只能是白白浪費飛行員的生命),結果Ca.183bis最終僅僅停留在了繪圖板上(很明智的決定)。
飛行中的 Caphoni Gampirii N.1義大利空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Caphoni Gampirii N.1
Caphoni Gampirii N.1三視圖
Caphoni Gampirii N.1主要參數
見微知著,對於各種設想不拘一格的大膽嘗試,使義大利航空工業得以在上世紀20-30年代獨領風騷一時。當然,儘管這段航空史中的小插曲今天讀來分外有趣,但作為風扇式涵道動力的首次嘗試,那隻胖胖的啤酒桶TALIEDO STIPA最終仍然無可奈何花落去。雖然也有人說,在改造酒桶的過程中,通過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 Campini)N.1義大利人居然誤打誤撞的將半隻腳跨進了噴氣時代的門檻,這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穫。這句話雖然大體上沒錯。不過那已經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無論如何,結構更簡單的風扇式涵道動力在TALIEDO STIPA之後沉寂了相當一段時間總是個不爭的事實。
然而,隨著1945年戰爭的終結,另一個更為安寧、富裕的黃金時代來臨了。攜戰爭期間航空技術的躍進式發展,戰後人們對風扇式涵道動力再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這次的目的已經不再是高速飛行,而是轉向了另一個時髦的熱門領域——垂直起降,但TALIEDO STIPA總算是逃脫了造成風扇式涵道動力發展因噎廢食的指責。
戰後的風扇式涵道動力呈現了多樣化的發展特點,主要集中於三種構型:
1.固定式風扇涵道動力構型。這種構型的風扇式涵道動力與TALIEDO STIPA較為接近,但除了作為前飛動力外,憑藉風扇式涵道動力的特點,還可以通過變換機體姿態實現在懸停與水平飛行間的自由過渡,也就是說可以做到垂直起降。不過由於懸停到平飛的轉換隻有很小的操作「窗口」,所以目前對固定式風扇涵道應用最多的是無人機。當然高速性能並不是這類固定式風扇涵道無人機的初衷——結構緊湊、安全性高、噪音小、擁有的獨特的「懸停和凝視」能力,這使其成為在城市地區執行偵察任務的理想機型。
現代的無人「小酒桶」——金眼50固定式風扇涵道動力無人機
2.傾轉式風扇涵道動力構型。這種構型利用轉動風扇涵道式發動機艙來改變推力方向,從而實現巡航和起降時的推力轉向,由於發動機推力既可完全用於產生推力升力,又可完全用於推進,就能量利用率的角度來說,與固定式風扇涵道動力相比,不但效率同樣是最高的,而且靈活性大為提高,轉換操作的「窗口」得到了大大擴展。在這方面,貝爾X-22算是個經典範例,為了方使發動機艙轉動,該機的4台涵道式風扇動力艙分別布置在了前後翼的翼尖位置。由此一來,不但解決了不對稱升力和後行槳失速的問題,而且還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大直徑的剛性槳葉,進一步提高了發動機的有效功率轉換比。
然而,目前此類鳳扇涵道動力構型有三個最嚴重的問題限制了其發展:首先,由於發動機推重比變化不大,推力增加必然導致發動機重量上升。如此一來,機翼結構必須進一步加強,以保證足夠的結構強度,同時發動機轉動慣量增大,也使得控制更加困難,而且要消耗更大的控制功率。其次,發動機推力增加還將導致動力艙涵道尺寸的增大,這就使得機翼的設計受到很大限制——通常只能選擇小展弦比梯形翼(儘管大直徑涵道本身可以看作是環形機翼,產生一定的升力),而飛機即使採用上單翼,留給發動機轉動的空間也是相當有限的。最後,困擾TALIEDO STIPA的老問題仍然在傾轉式風扇涵道動力飛行器上沒能得到解決——當大直徑的涵道動力艙傾轉到一定程度時,涵道唇部會產生明顯的失速現象。這三個因素直接限制了這類飛機採用更大推力發動機的可能性,使其發展前景目前看來較為黯淡。
作為三軍聯合項目開展的貝爾X-22傾轉式風扇涵道動力垂直起降實驗機(4個酒捅一樣的涵道風扇 讓人印象深刻),這種機體構造的最新進展就是波音-貝爾的Quad Tiltrotot傾轉四旋翼機3.升力風扇構型:如果不傾轉涵道風扇,而是把涵道風扇固定在機翼或機身內重心附近,用於在垂直起落時提供升力,在平飛的時候覆蓋起來,減少阻力,這就是所謂升力風扇構型了。通用動力的XV-5為我們展示了有關這種設想的美好前景,雖然該方案由於升力風扇佔用體積過大,使載油和機載設備受到限制,機翼內的風扇又使機翼很厚導致阻力問題嚴重,而且還要加上在轉為平飛後,升力鳳扇就會成為不划算的「死重」等一連串向題。但筆者認為,在某些特定機型上,該方案可能是垂直起降有人駕駛飛行器的一個較現實的解決方式——至少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可以先解決有無問題。
XV-5垂直起落研究機(可以看到機翼上向上折起的風扇蓋板,機冀下表面另有百葉窗式的蓋 板,慕露出機翼內的升力風扇。平飛時,機翼上下表面的風扇蓋板板關閉,減小機翼阻力)。由TALIEDO STIPA到卡普羅尼一卡姆皮尼(Caproni Campini)N.1 ,再到金眼50、貝爾X-22,XV-5,義大利人的飛行酒桶作為一個開端為我們演繹了一段活生生的航空史,這段歷史告訴我們,創意終歸是值得尊敬的,哪怕它曾經像一出鬧劇般輸得灰頭土臉!
《航空檔案》 2008年05期
二戰,古斯塔夫巨炮
就是這個東西,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大炮。
法國人把馬其諾防線修的固若金湯,讓元首很是頭疼,無奈之下元首命令手下研究一款能夠打穿馬其諾防線工事的巨炮。
經過計算,工程部門提出,這種炮射程要達到32公里(注意,這是在二戰的技術條件之下),威力要足以打穿一米厚的鋼板或者兩米半厚的鋼筋混凝土工事,要擊穿馬其諾的工事,至少要700毫米口徑。
元首說:造個八百毫米的。
於是由克虜伯兵工廠負責製造這門超級大炮,以克虜伯的家族姓氏——古斯塔夫,來命名這門巨炮。
1942年初,這種巨炮終於造好,由於法國跪的太快,另外德國人也壓根就沒去啃馬其諾防線,所以這門大炮就成了屠龍之術,沒有了用處。
但是歷史註定了人類最大的大炮不可能就這麼籍籍無名,上帝又給了他另一個戰場。
蘇聯,塞瓦斯托波爾。
這裡的蘇軍工事同樣堅不可摧,急需巨型火炮。
但是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問題。
這門炮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它實在是太大了。
一門800毫米口徑的炮有多大?
長43米,高12米,寬7米,重1350噸,炮長32米,炮彈重7噸。
光從這些數據就可以明白——這門炮是後勤部門的夢魘。
為了順利的把它運到克里米亞前線,德國人特意改裝了三列運輸火車,因為經過的橋無法承受這種重量,不得已又饒了很遠的路。到達陣地後,又由兩個巨型起重機來吊裝底座,又得組裝炮架,裝彈結構,由於當時沒有合適的裝彈工具(七噸重的炮彈啊),德國人只能用一架起重機把炮彈吊起來。然後用一輛輕型坦克猛的把炮彈撞進去。
這麼複雜的一個工程,其耗費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了,由一個少將指揮1400人足足忙活了三個星期才把這門炮組裝好,而且由於目標太大,還得隨時提防著蘇聯特工和空襲,還得組織警衛部隊,防空部隊,掩護部隊,防止蘇聯特工滲透,在蘇軍飛機過來的時候釋放化學煙霧防止轟炸——一系列工作下來,足足需要4000人,德軍為了這門炮專門組織了一個旅。
好在這些努力沒有白費,巨炮確實展現了它的威力。
塞瓦斯托波爾是蘇聯苦心經營的堡壘,固若金湯,工事的彈藥庫修築在地下三十米,上面覆蓋著混凝土鋼筋工事,蘇聯人認為這是堅不可摧的工事。
一桿清台。
炮彈直接命中,擊穿了彈藥庫上面所有的遮蔽物,引發的巨大爆炸炸死炸傷了上千蘇軍。
蘇聯人被炸懵了,想不出來這是什麼武器,最後一致認定:這應該是德國轟炸機攜帶了某種我們不知道的巨型炸彈。
後來這門炮又被調到了斯大林格勒,但是由於組裝太過費勁,還沒投入戰鬥戰役就結束了。趕緊又拆開運回。在華沙戰役中它進行了它最後的一次表演:為了對付華沙的起義,德國人有計劃的利用這門炮把整個華沙城夷為平地。
不過再強大的武器也無法改變納粹的命運,隨著戰局的惡化,德國人不得不把這門巨炮拆毀,最終盟軍和蘇軍各自俘虜了一堆零件。
在導彈誕生之前,這門炮代表著人類對火力的終極追求,既然沒有新的武器,就只能通過野蠻的方法來追求更大的威力。
但令我驚訝的是當時歐洲工業國家高超的工業水平和強大的國力,巨型起重機,改裝運輸列車,化學掩護煙霧,這些東西在同時代的中國都是聞所未聞的,對比抗日戰爭於歐洲戰場,歐洲戰場是十幾萬輛坦克幾萬架飛機上千萬軍隊的碰撞,中國軍隊就不說了,哪怕日本,也基本保持在一戰陸軍的水平,自動火器少的可憐,坦克基本也是剝皮大餡的改裝汽車,幸虧打我們的是日本,要是換成蘇聯德國來打中國,估計這場戰爭是很難勝利的。
工業化,強大的根源永遠是工業化!嗯,我找到
這個,二戰時JP模仿蘇維埃不成熟的構想,腦洞大開的滑降坦克……原因似乎是他們造不了重型滑降機,便想出了這種超輕型的坦克……但實際上技術不過關,似乎連樣車都沒造出來……這個直升吉普車……沒錯,不是直升機,是直升吉普車-_-||這估計就是直升機的原型吧……我是偽軍迷,比較喜歡二戰一戰時的黑科技……沙皇坦克……看看這人和坦克的對比,就知道它有多大……設計之初說是要能跨越所有地形,然而…反坦克狗,也是蘇維埃的,(沙皇坦克不清楚是不是蘇維埃的,這麼不成熟,可能是一戰時的東西),訓練狗到坦克車下找吃的,等到坦克會戰時就把餓了很長時間的狗放出來,讓狗背著炸藥撲倒德軍坦克下 引爆炸藥……但事實上……蘇軍用自家的坦克給狗做訓練,狗找東西時鑽的自家坦克……也有說,反坦克狗炸毀了300多德軍坦克……我沒看過書,不知道真假,大家別較真,當個笑話看著玩吧……蝙蝠炸彈……當人都用來自殺式襲擊時(如JP甲標)實在沒有理由把動物也排除在外,難道是因為這個原因?繼反坦克狗之後……看吧,炸彈蝙蝠……說是要讓蝙蝠飛進對方的工事里引爆炸彈破壞工事……可實際上……好像工事沒破壞多少,燒了自家的機場……
這個航母……沒有建出來戰爭就結束了黑白圖看不明白,可彩圖應該能理解……它是建在冰上的……沒錯!建在冰上,然後開到太平洋戰場上!!!據說是戰爭後期,某國缺鋼,所以把眼光放在了冰上……我不知道冰塊從北冰洋或南極洲拖到太平洋會不會化,我覺得這妥妥的會化……但有人說,冰塊里填充木屑會讓它非常堅固……學渣不懂,求物理帝,化學帝,軍事帝科普……而且,似乎,建造這種航母的廠房所用的鋼,就已經超出建一艘航母了…… 嗯,再找到,在補充,歡迎大家補充這些腦洞大開的奇葩武器,以上的東西是我在德意志第三帝國吧里見到的,但那個吧貌似現在被封了…… 再來加一些這就是我說的那個兩名機槍手鑽進車裡的升降機槍坦克(?)我想知道,升降機的作用是什麼,躲榴彈?航空炸彈?穿甲彈?硬芯彈?還是子彈?據說這是布倫機槍改進來的,成員升起設計,降下躲子彈-_-||躲子彈-_-||子彈……-_-||高射機槍(炮?)我不太懂……有大佬說這是一個笑話……我覺得,這麼開闊,沒點防護,一顆炸彈的碎片就能報銷這個東西,應該是個笑話-_-||螺旋坦克,這雖然也是腦洞大開,但意外的實用,因為它的作戰區域不是平原之類的地方,它適用於雪地,沼澤,蘇聯有用這種類型的坦克……
歌利亞,玩過英雄連的都知道……它很噁心……非常之噁心……似乎也是很有戰果吧,沒關注過……航天母艦沒錯,是航天,不是航空母艦……右下角似乎是美利堅為這種東西試做的掛載機,咱本人倒希望有生之年能看一次航天母艦……當然,這是有生之年系列-_-||拐彎的突擊步槍……這不是為了城市巷戰減輕活力的,這是坦克車的成員用來擊殺車外的靠近的人的,估計一百多發就會報銷一根槍管吧……後視鏡是真為了城市巷戰看到背後的人的……Trubia A4這滿身的槍管,衝進敵方散兵戰線里就是屠殺!但是……一個集束手雷就報銷-_-||大德意志科技第一……這是早期的直升機原型……元首的黑科技……這是什麼,我不懂,求科普……這兩個我也不懂黑科技在哪裡……但是第二個……能飛嗎?這麼不對稱……反正我相信,優秀的武器都是符合美學的……求科普這兩個……噗噗噗!看到這個之後,我竟然想起了這麼一句話!不是德軍太強大,奈何德軍有高達!據說,這是掃雷車,但是,毛子試過……一個雷也沒排除……這兩個似乎是掃雷車,上面那個看樣子壓爆地雷無壓力,下面這個,玩過英雄連的會很眼熟,不停的砸地面引爆地雷,戰爭時挺實用的……據說……是JP運兵車……我忘了我從哪裡看到的,JP的裝甲運兵車,馬克沁重機槍都能打穿…… 嗯,以上引自德意志第三帝國吧……寫這麼個題只是想找找好玩的二戰黑科技,不是在秀知識,咱幾乎軍盲……歡迎大家找些好玩的腦洞大開黑科技通知咱啊。 嗯,再補充幾個想到的,一戰時德軍手裡必備的一種錘杖,外型酷似老太太捶背捶腿用的小鎚子,不過那是鐵質的,在戰壕里短兵相接,這種鎚子一垂一個準…… 我記得,我還看過一張圖,也是一戰時的,一名士兵在戰壕里拉著一個弩,弩上放著手榴彈-_-||,這似乎是最早的迫擊炮…… 好了,以上!蘇式對地德味防空
她不對,她違章建築扶桑號戰列艦,第一次看到這船就震驚了
我覺得二戰日本大正十四年式手槍挺奇葩的
這貨是這樣的↑看著熟悉吧,抗日劇常見結構是這樣的↑這樣的↑作為手槍,這玩意太複雜了,長度不小,威力太小,使用不舒服,還容易出故障!x百科是這樣說的:
二戰日軍陸軍使用最廣泛的戰鬥手槍.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但這種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此外該槍採用的設計結構,必需嚴格保養才能保證可靠性,否則擊發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射擊停頓。本槍為日軍在侵華戰爭中裝備的主要手槍。他不但樣子怪,威力也小,與中國軍隊廣泛使用的自來得手槍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東西。總的來說,大正式四年式手槍不是很成功的手槍。由於這槍的皮套有個圓形的蓋子,所以中國民間俗稱其「王八盒子」。在我國有些地區,南部十四年式半自動手槍被稱為「雞腿兒擼子」。這是來自那手槍的造型,因為這手槍槍管纖細,槍身和握把顯得粗壯,比例不夠勻稱,如果把槍管抓在手裡,活像拿著一隻煮熟的雞腿兒,於是老百姓便給它這樣一個滑稽的名字,也算得夠形象。南部十四式手槍的長度,在現代戰鬥手槍中也算得上是「籃球運動員」一級的了,然而打起來的動靜,似乎比我們現在用的64式、77式小型自衛手槍還要弱,總的評價:太「肉」!還不止此,南部十四式手槍的拋殼窗設在機匣的正上方,拋殼的瞬間,彈殼碰在拋殼窗的後沿上,使彈殼沿著幾乎垂直的方向向槍的正上方飛出,其高度甚至可達到2m,這滾燙的彈殼接著又幾乎垂直地落下來,往往對射手造成干擾。要是在室內或屋檐下射擊,這種情況會更糟,反彈回來的彈殼打在射手頭上、手上,或是掉在耳朵上和脖領里,皮肉受疼痛和燒灼之苦,是在所難免的。看來,老一輩軍人對南部十四式手槍的鄙夷,以及繳獲的大量南部十四式手槍始終沒有在中國抗日的正規部隊中大量使用,還不僅僅是對60年前那段歷史的情仇憤懣。南部十四式手槍這支槍,使起來真的叫人有些不可理喻,自當也是個中緣由。
為什麼我對它的記憶是日本軍人戰場自殺專用槍呢?異端!
竟然沒有我多炮塔神教!左右護法何在?!奇葩武器怎能少的了我 226工程
也就是著名的kv6事情的開端是這樣的。
二戰前期,蘇聯人造了一些重型坦克,其中有一款著名的噴子車。
大腦袋的kv2(坦克世界醒目)。裝備152口徑火炮,裝甲極厚,厚到非常非常難打穿。德軍裝甲師牛逼吧。曾經,一輛kv2,把一個德軍裝甲師,堵在一個橋頭好幾天。詳細戰例如下:
(此戰例當時有其他輔助小戰場配合,我只說筋骨)在德國發動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內和德軍坦克發生激戰。在1941年6月23日下午,北部橋頭堡的裝甲營自作主張地認為蘇軍會發起背後襲擊,因此調撥了第41坦克殲擊營的一部分反坦克炮和第76炮兵營的105毫米榴彈炮防守自己的南側。
這時,一輛KV2插了進來,將這個營孤立在橋頭堡一側。
好戲開演。
KV2坦克首先擊毀了12輛德軍卡車,它擋住了通往兩個橋頭堡的路。24日下午,德軍第1裝甲師派出6門嶄新的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和精選炮手班組向KV2隱蔽前進,在550米距離架設陣地開炮猛轟,德軍共射擊7發,命中率100%,就是無法擊穿這個大腦袋。
KV2隨後將這6門火炮全部摧毀。德軍決定使用更大的火炮,298高射炮營的一門88毫米炮經過精心偽裝後,由牽引車托曳接近KV2,為了隱藏自己,德國人躲在卡車殘骸後面慢慢前進,但是KV2的乘員憑藉直覺將炮塔一直跟隨他們活動。在接近到900米時,德軍炮兵開始布設陣地,此時KV2連續兩炮接連摧毀了德軍火炮和牽引車。一些德軍衝上來試圖拖回傷兵,KV2的機槍順便將他們也一併報銷。
24日夜間,德軍出動工兵:第57裝甲工兵營的一個特遣隊趁著夜幕匍匐前進,用雙倍於通常用量的炸藥對KV2車體進行爆破。KV2沒有被摧毀,反而機槍猛烈掃射,德軍無法抬頭只得爬了回去,只有一個工兵前往確認爆炸效果,發現炸藥雖然炸斷了履帶,但是對裝甲絲毫沒起作用,他在離開前用小型炸藥包對KV2的152毫米火炮進行爆破,但同樣收效甚微。
德軍沒辦法,只好擊敗其他方面的蘇軍,然後圍毆這輛kv2。
由於北側的蘇軍已經失敗,德第6裝甲師派出一個35(t)坦克排在1941年6月25日從橋頭堡出擊,開到了那輛孤獨的KV2駐守的十字路口,並隱藏在灌木叢中。此時在十字路口另一側,德軍從拉斯葉尼亞市再次運來一門88毫米高炮,為了分散蘇聯坦克兵的注意力,35(t)坦克排在後面不斷地向它射擊,正面的88毫米炮趁機進入位置並連續6炮命中KV2坦克。坦克並沒有燃燒,而35(t)上的德國坦克兵紛紛跳下來確認戰果,令他們大驚失色的是:6枚88毫米炮彈只有2枚擊穿了KV2的裝甲,[3]另外確認到7個很淺的凹坑,這是50毫米炮彈留下的,而37毫米炮彈連一個坑都沒有留下。正當德軍檢查完畢登上KV2時,坦克炮塔開始旋轉!結果德國兵不得不跟著炮塔一起跑,以免被機槍射中。最後,德軍工兵撬開了KV2炮塔艙蓋,投入幾個手榴彈殺死了乘員。然後,我們的主角登場了。
1941年7月,斯大林聽說一輛KV-2遲滯了德軍一個師的前進腳步,便下令以KV-2為基礎在最短的時間內研製出一種巨型的「無敵坦克」,火力要儘可能大。
為滿足斯大林的個人味口務實的蘇聯設計師利用現有的KV-1、KV-2、BT-5、T-38和T-60坦克的部件、很快拼湊出一種名為KV-6的坦克。它全長15.5米,高4.6米,寬3米,重138噸,使用三台600馬力V-2發動機,最大時速每小時20公里,裝甲最大厚度160mm,車組成員16人,裝備6個炮塔。在審批這個項目時,有人質疑這種長條狀的坦克無法轉向,斯大林反駁道:「它不需要轉向,而是會徑直衝向柏林。」(大力出奇蹟啊)
斯大林對這種他親自導演出來的「怪胎」充滿信心:
「我打賭,希特勒不會喜歡這個!」普通人很難想像蘇聯真的會製造出這種不倫不類的東西,但是依舊有2輛KV-6的原形車完工並投入實戰檢測,其作戰經歷非常荒謬可笑。
第一輛原形車於1941年末完工後立馬加入莫斯科保衛戰,在它的第一次作戰中,由於冬天大霧的原因,尾炮意外地向中部炮塔開了一炮。這導致了一場爆炸,整車毀於一旦。(大力出悲劇)
第二輛原形車完工於1942年1月,之後被送上斯大林格勒前線。這輛原形車裝上了炮塔儀錶以防止上次那種事情發生,但還沒等到向德國人開上一炮,它就在跨過一道深溝時折斷成兩半。事實上,德國人根本沒有機會見識到這種坦克的「威力」。
手機碼字,覺得有收穫,請贊 請感謝。
(≧?≦)/
好多兄弟說這個是忽悠人,答主才不想背上造謠傳謠的名聲,所以補充下,kv2的事迹是有根據的(歷史有這事,描述可能有誇張),kv"6是以前答主網上看到,覺得符合問題才答的,並沒有深究。
如果仍然覺得真實待考,那就權當個段子看吧。反正知乎是個講段子的網站嘛,可以看答主在財務和稅務區的答案,都是嘔血科普乾貨類的,辛辛苦苦沒人看,(喜歡乾貨的可以點進去看)不如口水區抖個機靈,幾千贊,大家開心就好。讓你眼界大開的稅務科普系列:
推薦看帖子後的評論,有評論比原文更精彩。中國的稅真的很高嗎?在世界上排第幾名?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對普通消費者而言,中國的稅負相對其他國家如何?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為什麼很多中小企業家都說「在中國不「偷稅」基本都賺不到錢」?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如何看待曹德旺說中國增值稅過高,是企業最大負擔,建議改成所得稅?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發票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會用那麼多類發票,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所謂的「虛開發票」是怎麼回事?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代開發票是靠什麼牟利的?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從本質上說企業的增值稅和所得稅是不是重複的? - 麥托什的回答 - 知乎很多答案都是軍工類,但是在二戰時候,人民群眾的智慧才真的是厲害....果斷轉一發————————————————————————————————
1:最原始的大刀,成了克敵制勝的利器
1931年「918」事變後,日軍完全控制了東北。1933年2月,日軍開始侵犯熱河省,宋哲元的29軍為了抗擊日寇,他們奉命開到了北平以東,長城喜峰口、羅文峪和馬蘭峪一線,準備抵禦日軍的進攻。
可是不論鬼子武器的精良,單兵的素質,甚至拼刺刀的技術,都遠超過29軍的戰士,為了克敵制勝,宋哲元就命部隊的武術教官李堯臣,設計了一種砍殺披刺非常兇猛的窄刀無極刀,用於跟鬼子的近戰,以彌補子彈的不足。
1933年3月的一天,華北前線突然傳來日軍向喜峰口進犯的消息,宋哲元首先命令第一一○旅旅長何基灃,率領兩個騎兵營先期出發,何旅長率領身背無極刀的戰士們,很快來到喜峰口長城腳下。
面對兩千多名日軍的瘋狂進攻,騎兵營官兵迎著日軍機槍的瘋狂掃射,一隻箭般沖入到了日軍的隊伍里,刀光閃閃,怒吼聲聲中,短兵相接的戰鬥只進行了半個多小時,日軍先頭部隊就丟下了兩百多具屍體,便狼狽不堪地就潰退了下去,這隻倒霉的日軍先頭部隊,首先嘗到了無極刀的厲害。
大刀隊自成立之日,經過多次行動,竟殺敵三千餘人。這可是即九一八事變以來,抗日戰線上取得的最重大勝利,日軍鈴木師團為了穩定軍心,他們的軍事專家竟然研究出一種可以圍在脖子上,用來防止刀砍的鐵圍脖。足見大刀隊的威名,確實是震懾敵膽,威風赫赫!
2:火箭外加柳樹炮,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1938年,台兒庄戰役爆發,滇軍84師負責防守禹王山,師長張沖為了以弱勝強,命令各部都要組織小部隊,夜間出擊襲擾日軍,以求達到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戰果。
楊德林是5連戰士,他是一名紅河哈尼族漢子,他別看打槍不行,但卻有一個任何人都比不了的特殊本領,那就是弩箭射得極准,在軍隊中,被戰友們送了個綽號神弩。
這天,楊德林跟隨一個夜襲小組,去炸毀敵人的彈藥庫,可是情報有誤,彈藥庫竟有日軍的重兵防守,戰鬥小組行動計劃暴露,傷亡慘重,就在功敗垂成的一刻,楊德林取出一支用煤油浸透的弩箭,點燃後,奮起神力,「嗖」的一聲,將燃燒的弩箭射進了敵人彈藥庫的窗口,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敵人的彈藥庫就被炸上了天。
1939年2月,日寇侵犯海南島。為了抗日,人送綽號「三爹良」的李良隊長,他組織了文昌市南陽鄉抗日游擊隊,並與日軍展開了頑強的戰鬥。
因為缺少重武器,李良指揮幾次游擊戰,雖然打死了十幾名日軍,但卻沒有將敵人打痛,打老實。李良就命手下的隊員,砍來荔枝樹,劈成兩半,將中間掏空,再合起來,做成了荔枝炮。
這種荔枝炮裝填了火藥和槍砂後,基本只能放一回,可以說打完就丟棄,根本不用游擊隊員們扛著撤退,確實是殺敵效果甚佳的一次性「重」武器。1939年5月,日軍進犯南陽,戰爭打響,十幾個荔枝炮紛紛怒吼,軍車中的敵人死傷一片,他們還以為遇到了大部隊,嚇得棄車而逃,李良打了一個大勝仗!
3:馬蜂子外加斗笠,讓日軍吃了大虧
日軍佔領溫州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地的抗日武裝為了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他們在永嘉藕渠村劉文鍾隊長的帶領下,接連打了日軍幾個伏擊,日軍吃虧後,決定對藕渠村進行大掃蕩。
20多人的游擊隊,手裡拿著弓弩和鳥槍,如何戰勝200多名武裝到了牙齒的日偽軍?這確實是個非常難的難題。
藕渠村有一座石砬子山,山上有很多土蜂,這種土蜂有半個小手指大小,名叫九里達,意思是,你一旦惹惱了土蜂,它會追你九里地,也要蟄你一口。
而且這種九里達土蜂毒性酷烈,當地的老百姓都說,被九里達蟄三下,等於老虎咬一口,十幾個游擊隊員手裡拿著布袋子,他們用衣服蒙住了頭臉,進山後,紛紛用布袋子堵住了十多個土蜂蜂巢的洞口,將蜂巢中的土蜂全都裝進了布袋子。
日軍掃蕩的時候,劉文鍾命人將敞開了口的布袋子,全都丟進了日偽軍的隊伍里,被氣紅了眼的九里達土蜂,竟當場就蟄死了三十多名日偽軍,令這次掃蕩計劃徹底失敗。
當年川軍抗戰時候,都喜歡戴一個大斗笠,楊永泰曾經跟隨這隻軍隊轉進,有一次川軍打了敗仗,被日軍追擊,楊永泰發現川軍的頭頂出現了一架日軍的偵查機,他斷定,不久之後,日軍的飛機必然來轟炸,他就讓軍隊的士兵,將頭上的斗笠全丟在路旁。
當時正是7月的天氣,驕陽似火,日軍一見可以遮陰的斗笠,紛紛撿起,戴在頭上……日軍十幾架飛機惡狠狠地飛來,竟將戴著斗笠的日軍,誤當成川軍,先是機槍掃射,接著投彈亂炸,讓日軍損傷慘重,川軍藉機殺回,還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
4:辣椒彈和毒地雷打得鬼子「嗷嗷」叫。
1940年9月,百團大戰的時候,時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迫擊炮兵主任的趙章成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用迫擊炮炸掉鬼子的一個混凝土據點。
因為我炮團的迫擊炮威力不大,而鬼子的大據點又修得堅固,故此,十幾發炮彈射過去之後,並沒有摧毀敵人的據點,趙章成看著剩下不多的炮彈,決定改用辣椒彈,幹掉這幫龜縮在據點中的鬼子。
十幾斤炒干研細的辣椒面被裝進炮彈,十幾發炮彈射出,敵人的大據點立刻籠罩在辣椒面的紅霧之中,敵人被嗆得雙眼流淚,鼻孔淌血,紛紛逃出據點,被我八路軍全殲。
而在山東海陽地雷戰中,因為民兵做地雷用得是自己炒的黑火藥,故此,地雷爆炸對日偽軍的殺傷效果並不強,天才的民兵們,就上山挖來了狼毒,烏頭等劇毒的草藥,並將其裝到了地雷之中,隨著「轟隆」的一聲爆炸,地雷帶毒的碎片,天女散花般地飛出,這些地雷碎片炸傷了日偽軍後,受傷的日偽軍的傷口,就極其難以癒合,這種毒地雷,確實讓日偽軍聞風喪膽,再也不敢隨便下鄉掃蕩來了!
戰無常式,水無常形,我英勇的抗日軍民,紛紛開動腦筋,找到了這麼多出奇制勝的好辦法,華夏民族確實是天才和偉大的民族,亦是威武不屈的民族。
————————————————————
文章來源自二戰時打日寇曾用過哪些奇葩武器_學歷史
IJN的聯裝噴進炮(防空用多管火箭炮)
(數據在評論區)噴進炮即火箭炮。又有一種名稱,見於福井靜夫的著作,叫作一二センチ?ロケット砲,就是12厘米火箭炮。在1944年阿號作戰之後(至少)裝備在戰艦武藏、航戰伊勢,日向、空母瑞鶴上。期末季時間緊張,先以伊勢型的裝備情況為例,以後有時間寫成文章。伊勢型1944年裝備6座噴進炮12厘米28聯裝噴進炮,並不是題圖上的三十聯裝。彈丸為直徑122mm,長435mm,重23.9公斤,火箭推進的霰彈。彈丸內部有90個裝滿燒霰藥劑的鋼管,發射0.92秒後引爆,變成一個大煙花。本質上就是小型化的三式彈。(有空再發戰鬥詳報)題主所說的奇葩的升降機坦克是英國佬的大作,和德國沒什麼關係。其實是英軍常用的universal carrier 的一個改型,當然這個方案被陸軍無情地拒絕了。
本尊尚存,被收藏於英國多塞特郡的坦克博物館。大名鼎鼎的虎式131號車也在這個博物館裡。
——————奇葩的分割線—————
心血來潮來發一個身世成謎的奇葩吧
這個是所謂的kugelpanzer
蘇聯人從中國東北拿走的,沒有任何相關的技術資料。據毛子稱這個鐵球是納粹德國運給日本的,裝有一台單缸雙衝程發動機。僅存一台,在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所有相關信息都是毛子口述,至於你信不信,反正我是……我想到了拐彎槍。以下是引用的資料「二戰時為了趕上在庫爾斯克的堡壘行動,德軍的大象坦克殲擊車來不及裝上機槍就匆忙上陣。為了對付撲上來塞反坦克手榴彈和莫洛托夫雞尾酒瓶子的蘇聯紅軍步兵,德軍開始為其STG-44裝備了幾款以前研發出來能轉彎的拐角槍管。完全不同於一戰時的潛望式步槍的是,德軍開發的拐角槍管有30度和90度兩種拐角,槍管發射出來的子彈有霰彈效應,用於15米之內近戰。」「中國、蘇聯和美國也仿效德國,為自己開發出了幾款拐角槍」:
藤田兵器研究所
英國人炸魯爾水壩用的彈跳炸彈,炮塔都裝在前面的納爾遜級;日本的氣球炸彈,回天魚雷,甲標的微型潛艇,大井北上兩艘雷擊艦,伊400潛水航母,陸軍和海軍的重機槍用的不一樣;德國設計時要求能俯衝的四發重轟He177,炮塔正面裝甲比車身還薄的虎王保時捷型炮塔,和正面裝甲都80了,炮塔還50的四號後期型。
me163截擊機應該算是比較奇葩的了,速度奇快,很不可靠的一款飛機,火箭動力,滯空時間很短。除此之外什麼古斯塔夫炮,寄生懈計劃,鼠式坦克都比較奇葩的
當然是舊日本帝國陸軍和海軍了,海軍造坦克(內火艇),陸軍造航母。這還不夠,最後的末日科技,反坦克竹竿,氣球遠程炸彈,回天魚雷,巴嘎彈,蛙人自殺式爆炸水雷,震洋自爆快艇。當然,還有奇葩的航空戰列艦,航空潛水艇。陸軍的輕機槍上刺刀。
冰航母
我以為說的是考研
沒良心炮 蠢萌蠢萌的
推薦閱讀:
※二戰日本研究過什麼特別搞笑的東西?
※美國當年為什麼要向日本扔兩顆原子彈?
※二戰中日軍為何能橫掃東南亞?
※如何評價《偉大的衛國戰爭》這部紀錄片?
※二戰時美國是怎麼選定廣島投第一枚原子彈的,為什麼不直接扔東京呢?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