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體人不把行星做成一個流浪地球里的地球一樣的東西?

如題,三體應該有這個技術,和比人類強得多的執行力,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僅僅是猜測:

《流浪地球》的設想是,通過地球引擎的適時推動,將地日軌道不斷拉長拉扁,最後臨門一腳,逃逸出去。

這需要一個穩定的、可以計算的行星運行軌跡。

而這種東西,三體行星似乎並不存在。


作者自己在訪談中說過了,流浪地球是出於創作的考慮,為了美感才設計成這樣,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動力上原文提供的數據是有問題的,好像是推力150億噸,根本連發動機也推不動。

另外,沒有陽光,引力失衡,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不只是海嘯颶風那麼簡單。整個環境都會變化。但寫成飛船又很無趣,整個地球飛走非常美,非常壯麗。so

三體是長篇了,不需要像中短篇以一個核心創意取勝了。


書里寫得那麼清楚了還問……

流浪地球》里光讓地球停止自轉就用了四十二年(好數字),繞著太陽加速花了十五圈的時間。

地球發動機將不間斷地開動500年,到時地球將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後地球將以這個速度滑行1300年,之後地球就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航程,它將掉轉發動機的方向,開始長達500年的減速。地球在航行2400年後到達比鄰星,再過100年時間,它將泊入這顆恆星的軌道,成為它的一顆衛星。

這還是建立在能準確計算出地球運行軌道的前提下,《三體》里借遊戲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已經確切地證明,三體問題無解。」

算不出軌道,算不出下次災變的時間,無法保證在二百多輪的文明毀滅級災變中能保留髮動機,這種前提下還搞流浪地球式計劃?你是程心請來的逗比嗎?


說幾點個人看法。

第一,假設三體行星質量和地球相仿,把一個地球這麼大的行星加速到足夠恆星際飛行的速度,需要的能量比加速一個艦隊大多少個數量級,有人計算過嗎?

那我粗略算下,地球質量大約60萬億億噸。地球一艘宇宙飛船極限重量約100噸,就算三體人牛逼,造的是1萬噸級的,2000艘,就是2000萬噸。所以地球的質量是三體艦隊的300萬億倍。你是靠燒煤還是天然氣啊?好吧核聚變。。。聽起來好聽點罷了。

第二,流浪地球通過太陽引力來作迂迴加速,最後瞬間靠發動機一把踹出去。如果是三體行星呢?哈哈哈哈,半人馬座α的三顆恆星笑尿了,這傻行星是想快點投入我們的懷抱嗎?在原書中毫無規律可言的三星系統,你想怎麼變軌靠引力加速?有這能力就代表已經能預測三體運行規律了,那還是好好在家過日子吧,該脫水時脫水,該浸泡時浸泡。別勞民傷財了,還要和鄰居打架,在宇宙混,誰都不容易是嗎?

第三,除了推個大石頭去那麼遠是天方夜譚外,還有一點是,我實在看不出用行星代替飛船的必要。即使三體恆星系統極不穩定,但行星所需的能量仍然幾乎是完全來自於恆星。你在家受虐待,離家出走也要有活下去的本事吧。在恆星際間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一塊大石頭在那慢悠悠地飛幾百上千年,就算開掛給你這麼大的免費動力,途中也能保證不損壞,到達目標恆星後,變成一個沒有大氣的大凍土,不是一樣要重新改造?那還不如隨便選個類地行星改造,省錢省事?

哦,有人會說,不確定太陽系是否有類地行星。我們人類就當前的水平,都能發現比半人馬座α還遠很多的2B地球了(1400多光年)。三體人難道不能觀測到近在咫尺的太陽系有幾個類地行星?所以它們只是不確定這些石質行星是否宜居罷了(其實個人認為,是否宜居都是可以判斷的,但要這麼設定,早沒地球人什麼事了)。

嗯,就說這些吧,只是一些個人觀點。


上面各位提到了動力問題還是其次,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沒必要。帶著星球流浪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獲得足夠的物質,可是以文中都可以展開原子的三體星人科技,花點能量製造物質應該不是難事,這個可是現在的物理實驗室就能做到呢。三體星人可以脫水儲藏,更是省時省力啊,連休眠倉都不用了。至於到了別的恆星系統之後的居住問題,大部分恆星都有行星的,就算沒有,自己造唄。與其費勁帶著塊大石頭跑,不如多造點飛船廣撒網,反而更容易得到利益。這也是文中三體星人就一個艦隊和人死磕而死讓我最無法理解的地方。


三體艦隊錯過流浪地球後到達太陽系正好碰上氦閃,然後流浪地球三千年後到達三體世界,發現大家都是笨蛋,然後兩個文明在滅亡前向宇宙發射了一條蕩氣迴腸的信息

--------日!


主要是作者不想。

流浪地球中地球人的技術水平可能已經超過三體人了,不然根本搞不出這種上帝工程。

帶著地球走是故事需要。

三體人根本沒必要知道地球適宜不適宜生存,在電波傳來前,三體艦隊已經完成過半了,就是沖著太陽系來的。他們應該是打算用幾千年改造地球和火星。


大劉後來自己都說了,寫流浪地球的時候是自己認識太淺薄,後來有一次他坐飛機,飛到很高的地方看地球還是平面,才意識到地球的龐大遠超過當時的想像,以人類的力量想推動地球,根本是不可能的


《流浪地球》的結尾:

「每當聽到這首歌,一股暖流就湧進我這年邁僵硬的身軀,我乾涸的老眼又濕潤了。我好像看到半人馬座三顆金色的太陽在地平線上依次升起,萬物沐浴在它溫暖的光芒中。」

地球最終似乎就是駛入了三體星系?


1、造太陽沒問題,但是三體人擔心的是,自己的行星隨時被母恆星吞沒,沒時間去造太陽。

2、其實三體的艦隊已經包含三體文明的大量人口了,要是說三體第一艦隊還沒有,三體第二艦隊應該帶足了人,完全算一個移民逃亡艦隊。

3、科學發展的方向會有盲點,三體人可能沒有去發展改造行星的工程能力。而且,可能沒想著這樣做吧,造艦隊成本和速度要高效很多。流浪地球里,人類沒能力造出帶走全球人走的方舟,三體人可不見得。

4、人類對地球非常有情感,但是不見得三體人也對三體星,這個只能給他們苦難的地方有情感,不見多想保留。更何況三體人更理性冷靜,行為為現實實用主義,不像人類感情豐富。


大劉科學素養不高,反而為其文學創作打開了天窗,思維沒有太多限制

其實想想,三體人已經可以對質子進行二維展開,那麼能源已經不是問題。自己造個小太陽也是輕而易舉了。飛到太空里去生活不是更好?何苦搞得那麼複雜?


這樣的話,大劉沒戲唱了,你也沒可能提問題了,也就是說,你也沒戲唱了。


任何一個具備星際航行能力的文明都不會考慮推著一個石頭做星際旅行,嫌飛船不夠大?死星夠不夠大?不夠大多造幾個唄!從安全,節能,操控性等等多個方面考慮,星際旅行的航空器並不是越大越好。


流浪地球和微紀元都是電工為了腦洞不顧邏輯的產物。按照三體所說,人類兩百多年就能在海王星上建太空城了,對付太陽災變應該不成問題;微紀元中光速飛船都能造一萬年後卻還要躲在地球上簡直豹笑...這種為了一個創意拋棄其它所有的方法水水短篇還可以,寫長篇就要考慮一下現實問題了。當然三體也是邏輯硬傷不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地球紀元》這本網路科幻小說?
為啥有恆星際旅行能力的文明,科技一定大幅領先於地球?
什麼時候才能讓一顆核彈的威脅與現在的一顆子彈的威脅相當?
《希靈帝國》是一部好的科幻小說嗎?

TAG:劉慈欣作家 | 科幻 | 三體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