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90、00後對儒家思想、馬克思主義很反感?
有一部分剛畢業出來社會的朋友,看見成功人士比自己高大很多,自己也很急著出人頭地。前輩說:「想事業有成要先學會做人,得多看看四書五經。連孝敬長輩、與身邊人和睦相處都不懂,什麼『愛國』、『在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都是空談。」年輕人會呵呵呵,他們可能想:說了那麼多,無非還是要我聽你的,不聽你的就是思想不正。先不論說大道理的前輩本身為人如何吧,只要他們說的話對就行了;我們晚輩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去接受教導,萬一覺得前輩為人不好那就提醒自己不要這樣、這是儒家思想教給我們的自省精神。有些人沒有完整讀過四書五經、根本沒翻閱過馬列全集毛選鄧選就說「儒家思想、馬克思主義是禁錮人的、毒害人的」,該如何看待呢?人家苦口婆心地給我們灌輸儒家思想、馬列主義這些大道理不累嗎,並不是別人有喋喋不休的癖好,而是希望我們能用上;這是他們的好心,因為他們多說不能多賺錢反而多得罪人,壞人才不這麼笨呢;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別只顧著自己的感受;我又不是什麼新鮮蘿蔔皮,尤其還處在事業起步階段時地位卑微、受到挫折打擊是難免的,自己的內心要強大。本人也沒讀過多少文字經典,但起碼明白一點:別人的位置比我高,他們說的話我就要聽。位置比我高的包括:陽光向上、積極上進的人,不一定要有多麼高的事業成就,他們凡事看正面、不會吐槽社會不公;品德好的人,懂得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包括無償幫助我的好朋友;領袖、領導,不論會不會直接管著我的,例如我在家裡說什麼總書記聽不見、但我肯定聽總書記的號召;長輩,他們現在年事已高、工作效率肯定不復當年了,但不論現在還有沒有用、只要他們年紀大我們就應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親人,不論他說的話多麼難聽,親人應該都是為我好、總不會害我吧;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身為中國人調侃師生戀是對傳統道德的大不敬。家父家母經歷過上山下鄉,按說他們受害比我們深刻,但為什麼他們反而更加忠誠呢?如果說人就是這麼賤,那國家對我們還是太好了、太仁慈、太寬厚了;這樣說來還是錯在我們,因為與前輩相比我們不懂感恩、身在福中不知福。
反感的不是思想本身,是強迫灌輸思想的行為。
四書五經馬克思我都看過,可以回答。
儒家我很反感,反感的是自先秦儒以來的漢儒,犬儒,科舉儒,總是自以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大肆維護統治階層以魚肉百姓。我不排除一部分先秦儒和後世極個別儒家有一點知行合一的操守。
但是大部分的還是如魯迅所說: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讀書少……
不是反感,而是現在的馬克思是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跟原本的馬克思相差的十萬八千里。簡直把我老馬改慘了
先聲明,我也反感儒家思想,但是認同馬克思主義。 在我看來,這兩者被這些人反感的原因並不是其中的思想與他們的價值觀有衝突,而是他們對這兩個詞語所代表的事物不滿。儒家思想可以代表傳統的中國,包括現在的道德;而馬克思主義則代表中共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中國(雖然我不同意)。也就是說,他們的反感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轉移了對象。正如美分、哈日的人一樣,對代表著中國的這兩桿大旗的反感就是他們對無情現實的反擊了。然而基本上,這只是因為他們對這二者的不熟悉。
先說結論:儒家的很多東西不是壞的,而是人們曲解了其意
三綱為: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
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可見,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君主應該成為臣下的表率,父親應該成為兒子的表率,丈夫應該成為妻子的表率,身處某種位置,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正人先正己,三綱非但不是奴役壓迫,反而是對上位者的約束,三綱並非是為臣、子、妻定的,而是給君、父、夫定的!
說四書五經的,他自身看了沒有?要是汪曾祺季羨林等先生們說這句話,恐怕我們還回去看,然而,說這句話的看得懂看不懂四書五經還是個問題吧。
而且,有許多東西和儒家,和馬克思有毛關係?我們更加反感的是雷鋒精神在現代的格格不入:
即高能力低工資在現代的格格不入。我死黨的他哥是緝毒警,每月三千五的工資,外加一千的補助。不罵街才怪!如此高危的職業,工資還比不上海關裡面坐辦公室的公務員。對於反感馬克思的,主要是因為TG改革開放以來公信力下降,導致民主對其全部不信賴。我們討厭的其實並不是馬克思主義和儒家思想,只是ZF故意灌輸、誇大、扭曲的行為。
我們又不蠢,一個東西你拚命給我們灌輸,可他看起來也不怎麼對,肯定有蹊蹺啊( ????? )
┄┅┄┅┄┅┄┅┄*┄┅┄┅┄┅┄┅┄*┄┅┄┅┄┅┄┅┄*┄┅┄┅┄┅┄┅┄*┄┅┄┅
2016年3.3日修改:感覺自己之前說的很倉促,應該是,我身邊的大部分人都不太知道什麼才是馬克思主義,天天說實現共產主義,但是直到現在,沒人告訴我們什麼是共產主義,那是幹什麼的,我並不能準確的說出來。
所以,連了解都做不到,談何認同?
羊群效應西方中情局常年都利用一些意見領袖,一些高校進行意識形態滲透,污名化馬克思而一些年輕人相對失去判斷能力,看到比自己牛的人都在反,那麼自己也要反,這種反是一種不過腦子的反。
儒家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在很多方面都是對立的,想把兩者結合的人,不是蠢就是壞。————————————————————無論是結合起來宣揚還是結合起來批評。
我是00後,對於我而言,確實對【部分】儒家思想和馬克思主義有一些厭惡感。我覺得原因大概是學校和社會的過分宣傳帶來的心理陰影和逆反心理以及網路的普及吧。
就拿我來舉例吧,我之前是很喜歡儒家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因為家長都說好啊,我也就跟著說好啊。
可是呢,後來我上了網,接觸了其他的觀點,對我固有的思想造成了衝擊,就像一個完美無缺光芒萬丈的女神,嘴邊長了顆大大的青春痘,這顆青春痘在我眼裡越看越突出,被我無限放大,女神也是越看越丑??
先說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其實我還是能接受的,除了一些畢竟封建的人上人思想,我還是很欣賞的。但是,歷史課上學到百家爭鳴,那麼多種思想不說,只教我們儒家思想的知識,因為只有儒家是考點??在我自己查了一些資料之後,其實我是很喜歡道家無為的思想的,可是不行,我就得被儒家思想影響著,大人告訴我只有儒家思想是正確的??儒家思想因為從小被家長老師各種宣揚,成為帶有約束感的準則後,味道已經變了,是帶有強制性的東西,就像被廣電粑粑保護的國產電影一樣,本來應該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應該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可是他表示你只能看這個,心有不快是會有的吧。
其實我現在根本不知道馬克思主義是什麼意思,可是老師不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是什麼,他只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好。感覺就像,你的朋友跟你說隔壁班小紅真漂亮,你問小紅哪漂亮,他說你別管,反正小紅就是最漂亮,其他妹子都是醜女,你覺得我到底覺不覺得小紅漂亮??
00後是自出生後網路就被普及的一代。網路上與老一代思想體系衝突的內容不少,我們心智還不成熟,任何觀點都容易輕信並無限放大,不會客觀評價事物。因此思想會因碰撞而混亂而迷茫,兩種過於絕對的思想中和,最終不會絕對偏向某一方??
最後,還是一種物極必反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很強的,你越是讓我遵從什麼,我就越要打破什麼,標新立異和裝逼的心理都是有一點的。因此,面對成人世界鋪天蓋地的思想建設宣傳,自然有些頗多微詞。
別人家的月亮最圓。
以上。我估計是因為從現在某些人的嘴裡吐出的儒家和馬克思主義可以被總結成一句話:「我是你爹,你要聽我的。」
儒家思想不是孔子的思想,馬克思主義也不是馬克思的主義,謝謝。
你不是反感儒家和馬克思主義,而是反感聽媽媽的話和聽黨的話
淺顯的說,儒家思想離我們上千年了,它產生的初衷到底是為了束縛門下弟子,還是真正傳統意義的學術交流,抑或是治國方略,再者說是平民化的思想傳播以擴大儒學知名度已經無從考證了(我們都沒活在他們周圍,因為歷史是古人想讓我們看到的,並非所有的都是客觀真實)而九零後零零後對於儒家思想的認知多半在小學教材,初中教材以及考試,高中教材以及考試中體現,讓孩子去背一條條儒家學說,誰不鬧心,如果說儒家思想的匯總比作孔孟荀以及門下的日記,我們就是在背他們的日記…(試問你們誰會去背日記?你自己寫的日記你還記得嗎?你還記得你曾經寫過的作文嗎?當然也可能是九零零零後的叛逆導致的厭惡)
再淺顯的說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分為三大體系這些我都不說了,這也是他結合多位前人的學術成果加以修正翻新的結果,當年這些思想是要打開一條時代的新出路,而現在被奉為經典,成為了我們年輕人思想上的大山,因為我們做什麼都是在這個山上「採藥」……目前馬克思主義出現在初中教材,高中政治教材,大學獨立教材,那還等什麼?背吧!不背你有分嗎?國考你能考上嗎?一堆堆原理方法論等著你呢!
為什麼九零後零零後厭惡,因為它們已經不是當年的純臻的思想了,被具化為年輕人道路上的門檻
1.對前輩的喋喋不休感到厭煩。2.說這些大道理的人自己不身體力行。3.往往講這些大道理的人是我們的上級,不論他們說什麼我們都不得不聽。
註冊了知乎的賬號,一直不敢回答……比較內向,不太會表達……我只是一個普通的00後初二學生……我不會厭惡馬克思思想或儒家思想……一方面,我深刻地知道,我並沒有完全地理解它們,了解它們。我不能胡亂臆斷。另一方面,我也知道自己沒有那樣的智慧,能超越它們。在反對之前,要先學會敬畏。我不會反對它們,因為我自知自己的思想不如先賢們。再說,其實儒家思想沒什麼壞處啊,馬克思也是。理論和概念是沒錯的,沒有任何理論是錯誤的,錯的是使用者。就像斧頭,有的人用來製作工具,有的人用來殺戮。殺戮是不對的,但這怪斧頭嗎?殺戮是不對的,所以用斧頭做好事也不行嗎?明明可以使用它的優點,為什麼要執著於它的劣處呢?
靠貶低其他東西來抬高自己是不對的……
我們要先吸取各家之長,發展自己,提高自己,直到自己達到更深的層次,才有批評的權利……反感之前,要先確定自己有反感的實力。我們真的有批評它的實力嗎,我們真的理解嗎?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吧,我以為,別老看著別人的不好,多反省反省自己。別人做的不好又如何呢,又不能改變別人,我們只能改變自己,我們自己有做有益的是嗎,我們自己的行為合理嗎。心寬點,如果自己一直都是在關懷別人,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夠了。得,又如何?失,又如何?自己的心態擺好就行了。有一身好脾氣,看誰會不順眼呢?什麼會不順利呢?客觀現實沒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主觀思想感情啊……一個人,不是因為他討厭所以你才認為他討厭,而是因為你認為他討厭他才討厭,如果你愛世間一切,還有什麼討厭的呢?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作為一個90後,我對儒家思想的態度還是很虔誠的。我們呵呵的不是儒家思想,呵呵的是只會講大道理的長輩,然而很多是他們自己都沒做好的。
我們更希望長輩給我們一種耳濡目染、以身作責的教育,而不是從書上搬來,畢竟我們自己也識字。為什麼有些70後對馬克思主義,儒家文化很反感?
為什麼有些80後對馬克思主義,儒家文化很反感?題主把問題換成這兩個問題就明白了。
不是當下年輕人對這兩個東西反感。反感是普遍存在的。利益相關:馬克思主義哲學信仰者,儒家文化的重新發揚人。拒絕一切打著儒家文化or馬克思主義的帽子賣弄其他雞鳴狗盜的東西。能被運用拿來治理國家說明確實是優秀的,但是編著者沒有考慮到現在的基礎教育,不懂當代大學生,中學生的哲學基礎與社會閱歷,把書編的太抽象,而多數老師講課只是照本宣科,沒有深入淺出領導學生更好的理解馬原的真正內涵,導致聽不懂,不想聽。而且馬原雖然要學但是學校並不要求學生作為主課學,使得自學慾望下降,沒有理解每次上課都是聽經,最後只會更加厭惡。
單說儒家。
因為不了解。
大多數人對於儒家的看法停留在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水平。而不幸的是,歷史教科書對於儒家是持半否定態度的。這些張口即反感儒學的人,即使只讀篇『大學章句序』或『拔本塞源論』都不會有這樣的偏見。
有些人反趙家,卻對趙家所編的歷史課本深信不疑;自以為有辨識能力,卻仍然膝跳反應般,冠以不加思考的言論。一言以蔽之,受偏執教育許多年,心雖惡之,潛意識卻仍以此為標準。推薦閱讀:
※90後都玩哪些應用?
※適合送給老爸的父親節禮物加生日禮物是什麼啊?謝謝回答哦?
※年輕人如何辦理自己的第一張信用卡?
※現在找一個願意一起打拚的女孩很難了么?
※家裡窮的姑娘 是不是就算長得好看性格好工作好孝順勤儉持家也不會被家裡富的婆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