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看,人類對錢的感情有多「複雜」?

經濟學是否用錢作為評價標準?

是不是有的時候,錢的激勵反而會有副作用?比如,人們為了表達感情更喜歡送禮物而不是錢(現在似乎不是了)

經濟學怎麼看待,人和錢的關係?有哪些理論或者研究?


謝邀。

人和錢的關係,其實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主流經濟學當然認為「錢越多越好」,在效用理論的框架里,最經典的問題就是這樣的:

egin{aligned}
max:u(c_1,cdots,c_L)\
        	ext{s.t.},sum_{l=1}^Lp_lc_lle w
end{aligned}

這裡,c_l是消費者對商品l的消費量,p_l是商品l的價格,w是消費者的財富。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的解寫成c^*(p,w)=[c^*_1(p,w),cdots,c^*_L(p,w)],那麼我們有一個叫做間接效用函數(indirect utility function)的東西,它是

v(p,w)=u[c_1^*(p,w),cdots,c_L^*(p,w)]

在這裡,微觀經濟學有這樣一個定理,如果所有的商品都是「good」,也就是說,多比少好,那麼間接效用函數就是財富w的增函數,換言之,更多的錢總是更好,有更多的錢做激勵也總是更好。

但是……

在行為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個非常非常著名的故事:在以色列的一家幼兒園,家長接孩子總是有大規模的遲到現象,導致了幼兒園阿姨們沒法按時下班。於是,幼兒園制定了這樣一個政策:如果家長來得早,幼兒園就給家長一部分金錢作為獎勵。

按照最經典的經濟學教條,「人會對激勵做出反應」,家長在新政之下遲到的機會成本上升,因為遲到相當於放棄了贏錢,因此遲到會變少。多麼簡單!

可現實呢?家長們來得更晚了。

這個故事裡面有這樣一個道理:把別人想得最壞,往往得到最壞的結果。要知道,西方的民主制度就是建立在假定別人是壞人的基礎上建立的,處處提防政治家鑽制度漏洞為自己謀利的機會。可是,如果上面幼兒園裡的故事成立,那麼,想盡方法提防別人,反而不如信任別人更有利。

這個故事,在技術上,可以被一個叫做「心理博弈」(psychological game)的東西解釋,我的一位今年剛剛畢業的學長,在2013年的《經濟研究》上發表了一篇這方面的綜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在心理博弈中,你的效用不止決定於你得到了多少財富,也取決於你獲得這些財富的那個納什均衡中,你對「別人是怎麼對待你的」這個問題的信念。在幼兒園的例子中,家長因為激勵而早來,這個均衡中,家長不得不相信「幼兒園將家長視作了『為了錢才早來的懶漢』」。如果這種痛苦足夠強烈,家長就會拒絕早來。

說白了,這就是節操和錢之間的權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有些東西錢是買不到的。很多時候,節操可以換錢,但錢不能換節操,節操沒有市場,也就只有成本,但沒有價格,因為,價格是市場顯示出的成本。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東西有這樣的性質: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掙錢,但錢不能換這些東西。權力、健康、道德(參考劉備和宋江)、樂觀的性格、對個人能力的自信,在某些社會形態下都可以通過消耗它們幫助我們掙錢,但是,反過來,錢不能換到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都是消耗品,是廣義的資本,但是,卻不一定能通過可以交換的實物資本得以補充。

如果這些東西並不影響你的效用,也就是,你只在乎你能買到什麼,那麼你應該會盡你所能把這些東西兌換成錢。沒有政治理想的貪官、冒著巨大健康損失掙錢養家的工人、一心做道德秀的「偽君子」,遲早都會將自己手裡的權力、健康和道德形象兌換成消費品。

但是,如果這些東西直接影響了效用,比如當人有絕對的道德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行為操守,那麼,錢就不是越多越好了。

舉個例子:Tirole有一篇叫做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的文章,在一個組織中,經理用錢激勵員工,並不能夠刺激員工努力工作,因為外部激勵(錢)會擠出內部激勵,如果員工比經理更清楚工作的難度(hidden information),這種副作用就會顯現。

Tirole在那篇文章的開頭引用了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裡面的一段話:

湯姆對自己說,這終歸不是一個虛偽的世界。他發現了一個關於人類行為的規律,要讓一個人垂涎一個東西,只需要讓這個東西難以得到就可以了。如果他是一個睿智的哲學家,比如說這本書的作者,他一定能總結出來:工作包含了所有人有義務做的東西,遊戲包含了所有人沒有義務做的東西,僅此而已。

個中緣由,都在其中。

前幾天我一位在打CBA的朋友搞了一個籃球訓練營,一堂訓練課中那哥們兒想到了一個壞點子,給打贏了的一方發錢。他自己的解釋是:「要讓他們知道,打球是能賺錢的。」結果呢,那個訓練營後面幾天,學員們不給錢不好好打了!

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其實已經比較成熟,在這方面,經濟學研究借鑒了很多管理學方面的工作。在Camerer大神寫在《行為經濟學及其應用》這本書中的那篇行為組織經濟學中,這方面的一些研究得到了很好的綜述,選擇性地摘錄如下:

在這一段研究綜述當中,Camerer提到的「補償性差異」,就恰恰起源於貨幣財富與某些影響我們幸福感的因素之間的不可兌換性:工作的成就或者壓力,很難被貨幣收入的提升所補償,因此,人們寧可放棄一部分財富來換取這些東西。

總結:在一個只有財富能夠購買的「商品」,沒有其他東西的理想經濟世界當中,財富越多越好,可如果其他東西產生影響(現實確是如此),那麼錢未必是越多越好。

以上。


經濟學是否用錢作為評價標準?不是。經濟學是個廣泛的學科,分為宏觀和微觀,宏觀講國家和國際這個整體的經濟運行,微觀講的是企業和組織等的運行,具有各自的研究目標。

題主想了解經濟學看待人和錢,或者說是人和物質利益的關係的話,古典經濟學有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質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人都希望以儘可能少的付出,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穫,並為此可不擇手段。 經濟人是完全理性的,不明白題主描述的錢的激勵會有副作用什麼意思。


無價等於天價


沒錢不行啊


試著說說,你這幾個問題問的不算太好,人和錢的關係很簡單啊不複雜啊,在現代社會裡沒有錢和沒有空氣差不多啊,人人都需要啊,不然我們崇拜富豪幹什麼,知乎里最受歡迎的也是那些經營們,為什麼呢精英有錢啊尤其是金融的證券的從業人員或各行業精英,為什麼?人家有賺錢的本領啊!

連有錢的人都是香餑餑,錢就更是了~需要!簡單!只是獲取的時候有點點複雜。

再說情感方面送的物,你送你老婆情人節一個兩塊錢的你找遍城市的她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一種糖,比如這麼說啊,她肯定很感動,以為這個物代表了一種情感。再比如你來我們店裡選了一顆兩萬塊錢的磚石,磚石么又是有價值又是代表愛情,那你老婆更開心了!

但如果給領導送禮我勸你還是送個能快速變先的吧!

總結一下吧!錢是重要滴,能有能力獲得錢就是更重要滴。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啊!

就這樣吧!


我們


現在錢已經不是一般等價物而是唯一等價物了,只從經濟學來分析是無用的


=============================

反對「擠出效應的推論「,該推論得出的結果並非「錢未必越多越好」,而是「穩定的激勵更重要」。可以反證一下,如果是錢多帶來了負面效應,那麼負面效應應該發生在錢增加之後的一個階段。而事實的表現是,負面激勵表現在錢減少後的階段。

事實是什麼呢?激勵穩定才能避免產生部分負面效應。

以此的推論是,如果激勵不穩定,就會產生負面效應。

舉例:尖子生只能考到滿分的試卷,班級最差生也可以考到滿分。這種滿分帶來的成就感激勵對尖子生喪失效用。下次考試尖子生會採取放棄做這種試卷的策略。(假設每個學生可以自由決策並行使)

推論不嚴謹在概念替換,以小換大,金錢激勵只是眾多激勵中的一部分。

=============================

不過錢的確不是越多越好,當財富超過了能承擔的限度就變成了壞事。不必舉例了。

~~~~~~~~~~~~~~~~~~~~~~~~~~~~~~~~~~~~~

關於幼兒園的例子,既然是講故事,那麼這個故事我也想改寫一下。這個 假設的故事中預期與結果不同的原因的不在於用錢進行鼓勵,而是帶來了隱形的道德負擔。

我們如果把鼓勵的理由改一下看看呢?

「我們之所以給您錢,是因為您早早領走了孩子,減輕了我們的負擔和費用。您給我們雙方都帶來了好處,而這種好處僅有我們得到「金錢和時間」我們認為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想把您這種行為幫我們節約的費用補償給您,希望以此鼓勵大家儘可能節約資源。如果您不願意接受,這筆錢會用於幼兒園的建設費用的社會福利建設。我們將在我們的臉書定期公布這些用於建設的錢的來源和去向明細,並向對我們支持的人作出感謝,您可以選擇在這份文件中匿名與否。」

只是想指出道德問題並非一個簡單的經濟激勵的問題,這樣簡單的把拿錢=造成道德負擔是不嚴謹的論斷

參考下孔子的觀點的話,不拿錢是不道德,拿錢才是道德。

===============免戰聲明==============

聲明:僅希望進行討論,並非引戰。

專業不相關,經濟學領域過氣新手。


經濟,一般就是指貨幣的流通,帶動的發展,可以這樣理解,不知對嗎?但錢不是衡量經濟的標準,只能算個指標。


這得看是什麼事情 有償工作用金錢激勵是必要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龐大的外匯儲備不能發給人們用來消費?
如何避免各國貨幣發生競爭性貶值,有哪些可能的協調機制?
每個人都在賺錢,每個項目都在盈利,每個公司都在賺錢,每個國家都在賺錢。那麼賺誰的錢?誰虧錢?
為什麼說房價上漲是在創造貨幣?
為什麼日本執行負利率後 世界資本反而流向日本 造成日元升值?

TAG:貨幣 | 行為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