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是不能買第一批嗎?多長時間之後就沒問題了?iPhone.?


不邀自來。

2013年7月學校安排去山東煙台富士康實習兩個月,被分配到做第一批ps4手柄。我們線負責加工從smt線過來的主板,將兩個搖桿焊在主板上然後將大板切成小板。

具體是怎麼開始的呢,工藝手冊(具體叫啥我不記得了,這是我起的名字)都不完善,邊做邊摸索邊改,頭半個月每條線每班11個小時(8+3,每天兩班倒,24小時不停線),只做3000個主板,目檢不良率一半左右,多數是焊點不良,漏焊針眼之類,少數是smt線過來的少件不良。

焊點不良是怎麼修的呢?我們手工焊。要重新塗助焊劑,返修的板子根本不能看,黃一塊黑一塊的,焊好之後再回線目檢,然後測試電路,是否通暢,合格了就掃碼裝箱往下送。

修焊點的人開始都不會焊,就一個一個亂焊,熟能生巧的,不誇張頭半個月就是這樣的。

關於電路測試是檢查主板電路是否通暢,將板子放在機器上,一次不過,再來一次,大概會放個五六次,有一次pass就算合格。

半個月之後每天板子數量逐漸增加,一個月的時候每天每條線每班的產量就到了14500塊,整整翻了4倍多,流水線上密密麻麻全是板子,負責目檢的人打個哈欠就能漏下十來塊板子,這個時候錫爐還是時好時壞,板子焊點問題嚴重,可以想像漏下去板子的質量。

我們後一個半月做的都是夜班,晚八點開始,半夜休半小時,凌晨五點半休半小時,到早八點。工作量大加上休息不好(兩個月沒休息一天)加上吃的不好(關於吃我真想吐槽),真是很難保證工作質量,關於第一批ps4手柄的質量如何,我是在後來的新聞上看到的——反廠率30%。

由於一個月後我們都比較熟練了,雖然量大了,第二個月的質量還是比第一個月的會好一些,不巧的是,第二個月之後我們走了,又換了一批新人接替我們,質量都懂。

結論,手機我不太清楚,應該比ps4會好一些,不建議買第一批,大概就是前6個月的產品。原因是機器雖設計合理,但是加工製作經驗不足,不良品率高不可避免,控制住你的慾望,半年後再說。

手機碼字,邏輯不是很好,明天整理一下。有什麼想知道的,歡迎討論。


理論上第一批會差一些,可能與工人裝配的熟練程度等等有關。但這並不能決定質量的好壞。有些時候,供應商供應的零件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iPhone5s屏幕豎紋的問題,就是屏幕供應商的屏幕不好導致的(這裡的屏幕不好也是高於標準的)。


不是


我們所說的前面批次不好只是相對於後期來說,蘋果品控沒得挑

前期分為這麼幾個主要問題

1:工人裝配的熟練程度

2:前期某些小問題(iphone6前期無加固工件,後期有)

3:某些網路衍化交替導致手機的適應性問題(15281530)

為什麼後期這些問題不存在呢,蘋果有個部門,大概名字叫市場應急小組,他們會針對剛剛上市的產品出現問題進行緊急修復,iphone6和6p後來出現的紅色加固工件就是,以及1528不能使用td lte,後來的1530支持全網,那這個我能說什麼呢,只有說倒霉咯

其實這些只不過個例,擺在我們面前不去買剛上市產品的主要問題是價格

官方渠道固然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需要等,線下官方店或者授權店可能面臨買不到貨,授權店更是有套餐消費(比如貼膜和殼子),水貨供應商就開始漫天要價了,因為他們有貨唄

綜上所述,個人意見,剛上市產品等一段時間在購買是比較合理的

那等多久呢?經驗告訴我,三個月

這時候產品批次不是前面的了,該有的問題也都會解決了,裝配熟練程度已經毋庸置疑,價格和貨源也都很穩定了,這個時候可以理性選擇購買渠道入手了


在一家光電公司上班,就是生產一直吵得很熱的腎6腎6S以及後續機種的開發,當然只是一部整機其中的一個部分,做的工作類似於量測工程師之類的職務,公司和APPLE的業務開發非常緊密,就是那種只要你能做的出來,訂單沒有問題。開發階段的時候客戶特別重視尺寸,但是公司內的機器的精確度卻沒有達到所謂的要求,搞過統計的應該都知道,大部分的公司在Review數據的時候主要看的是一個指數:CPK,也就是你的製程能力,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兩者的中和反應,Ca反應的是位置關係(集中趨勢),Cp反應的是散布關係(離散趨勢)

Cpk的評級標準:
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
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
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儘力提升為A+級
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為 A級
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
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當你的製程能力達到1.33的時候,客戶才會要求繼續做下一個試做,這就是APPLE客戶的要求,。剛開始的時候公司設備怎麼都無法組裝到客戶的要求,還在研發階段的時候做的各種試做,量測的尺寸數據基本上都是掛掉的,根本無法做到圖紙上的要求,所以每天被老闆盯到死,由於設備是韓國進口,就會看見韓國的廠商每天沒日沒夜的在產線調機,在試做階段公司基本沒有出貨,因為客戶在卡,所以不良品根本無法流到客端,進入到量產階段以後,公司的機器設備已經基本上磨合的差不多了,所以,量產的產品再量測尺寸的話就會發現只有個別的部材會有NG,整個產品的尺寸都是在給定的規格內。

在我們公司有時候還會做國內的品牌代工,就有一句話:A級品(精品)出貨國外,B級品供應國內。其實也差不多吧。

剛剛開始量產,目前公司每天生產能力100K左右,等全部線體稼動,預計還要更多,所以在買手機的時候還要考慮的是你買手機的地點吧。


早買早享受,之後翻新機


這個真的看運氣。我的 iPhone 5s 是首批國行,用了沒幾個月就屏幕右上角翹起,快一年的時候攝像頭進灰。然後去 Apple Store 免費換了一個。換的機器基本和全新機沒區別。LOL.

不過肯定大部分首批機器用一年兩年都不會出問題的。要是都有或多或少問題的話,Apple 就沒法混了。


先上結論,我個人感覺最後一批是最差,中期最好。

首先剛開始做的機種,品控一般很嚴格,對於小問題都很重視,其實工廠端做的很多測試標準都是高於用戶標準,有些可能工廠中屬於不良在終端客戶眼裡基本可以忽視。但前期產品可能會有出貨壓力,時間會趕。

其次有些問題可能會被列為已知問題,真的有些問題解不了,用戶體驗影響不大,就放棄解決了,也就是說可能前期有些設計問題,後期可能同樣存在。當然大部分還是會解決。

前期的不良率很高,是很明顯的,但不良率代表這個產品已經在場內就被發現了,會返修,不會投入到終端客戶手中。

最後,後期的問題,因為已經是尾單,場內重視程度肯定不行,人員上配備都投入到新的案子了。因為量小,來料問題會嚴重,機器有時做的不會很順利,測試也會被忽視。


一般來說,前面幾批會有一些小問題,大概在發售一個月後就沒什麼問題的了


沒問題的,即使是第一批也是經過一年時間從dvt evt 到mp ,經過很多次驗證才放到市場上的 如果非要說什麼時候質量最好,我覺得是最開始,我是管品質的都是開始時候嚴,爬坡生產時候會略松,不然產線沒有料生產,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質量會越來越松。畢竟新產品變成老產品了,例如現在的iphone6


三個月,之後市面上會出現生產線2.0下來的機器


我買的第一批魅5手機一搖裡面電池就會動我會亂說?

客服還說是按鍵間隙故意改大的緣故。。動的那麼厲害你家按鍵那麼重 啊。。。我建議半年後再買比較好(如果要搶的話會好搶一點而且質量能好些)。


手機這玩意都差不多,當初俺沒在工地的時候,在什麼富士康了,英華達都打過工。一塊板能返工多少遍。做手機的反正都不買自己生產的手機。反正都自己騙自己圖個心安吧。


顧慮太多建議買行貨,只有買水貨手機心裡才會忐忑不安


只是第一批太貴了


iPhone一般沒問題,富士康都是特別重視iPhone的組裝,派最有經驗的人去搞蘋果,實習生和臨時工才去搞ps4啥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特朗普一定要把蘋果公司的代工廠遷回美國?
富士康是如何保密的?
富士康科技的子公司是如何分工的?為什麼富士康國際 2012 年虧損 3.2 億美元?
特朗普建議蘋果把海外生產線遷回美國?這對蘋果來說是否現實?
都 2017 年,為什麼還有人會去富士康等台商工作?這些是「血汗工廠」嗎?

TAG:iPhone | 手機 | 科技 | 科技公司 | 富士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