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科學史著作?


感謝 @Crescent Sung的邀請……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科學史這一個學科,是一個涉及到大量的相關信息的學科……作為一個學術著作,最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能否有選擇地挑選出其中最為重要的信息展現出來,同時也不至於違背信息的真實性……

那麼,對於科學史這一門學科而言,什麼樣的信息更為重要呢?……

1. 它一定是真實的(或者說是有依據的)。

2. 它揭示了人們對於科學的傳統理解的漏洞。

3. 它對於我們現代樹立科學研究的規範是有價值的。

當然,絕大部分學術著作都不能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這是令人頗為遺憾的地方……

就我個人來說的話,我會推薦托馬斯·庫恩的《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發展中的行星天文學》,以及理查德·韋斯特福爾的《近代科學的建構:機械論與力學》,這兩本書也是常用於大學的科學史教材的書籍……

額外多說一下,就其中的第三個條件,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一類從科學史出發來談論科學本身的作品,這裡推薦拉里·勞丹的《進步及其問題:科學增長理論芻議》……


什麼是好的科學史著作?我們還是來看看科學史學者們的意見吧。

目前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聯合國內外40多家單位、100多位學者,正在承擔《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科學技術史卷的編纂。項目情況參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科學技術史卷編撰項目----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大百科》的內容中就包含了科學史著作,將來出版之後這就是最權威的科學史著作書單。本人近水樓台,看到了項目組的推薦書目,從中挑一些我比較熟悉的介紹一下吧。完整的書單,將來《大百科》出版之後我會回來更新的。

1.學科經典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Kuhn, Thomas S. )

A History of Science (George Sa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Merton, Robert K. )

A History of Technology (Singer, Charles)

上面幾部可以算是科學史和技術史專業研究生的必讀書了。薩頓的《科學史》和辛格的《技術史》可以作為手邊的工具書。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和默頓的《科學社會學》書都是有開創性的作品,可以反覆閱讀。順便再推薦默頓的《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這是默頓的博士論文,探討了清教主義與科學技術發展的關係,即所謂「默頓命題」,可以和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對著來讀。如果對庫恩的思想有特別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必要的張力》,這是庫恩的論文集,討論了很多比較基礎性的問題,比如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關係,歷史和科學史的關係,還有幾篇反映他在《結構》一書出版前後的思想。

2.科學/技術哲學著作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Popper, Karl)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Mumford, Lewis)

兩部在科學/技術史領域影響重大的科學/技術哲學著作。波普爾的思想大家都比較熟悉,很多科普作者都很喜歡用「證偽主義」的理論來講解「什麼是科學」,「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的劃界標準就是波普爾在《猜想與反駁》中提出的。實際上證偽主義的觀點存在缺陷,也有很多學者對其進行批判(此處推薦一下拉卡托斯《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對證偽主義進行了批判和修正),而且說實話,這可是60年代的理論啊……波普爾的理論在中國特別流行,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波普爾學說在中國的傳播情況:波普爾學說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與影響。希望各位科普達人能與時俱進,不要總拿證偽主義說事兒了。芒福德代表了人文主義的技術哲學傳統(卡爾·米切姆《技術哲學概論》),他在《技術與文明》中的主要學術貢獻是對以能源和材料為標準對技術史進行分期以及「巨機器」(megamachine)概念的提出。他通過強調技術對人類的約束和控制來反思技術、反思工業社會的發展模式。此書寫於30年代,今天他的很多思想已經被廣為接受,但是重讀他的文字還是能感受到一個哲學家對時代的洞察力。

3.通史性著作

Early Greek Science: Thales to Aristotle (Lloyd, G. E. R.)

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 The European Scientific Tradition in Philosophical, Religious,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Prehistory to A.D. 1450 (Lindberg, David C. )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Kline, Morris)

Die Mechanisierung des Weltbildes (Dijksterhuis, Eduard Jan)

這幾部都有中譯本,在國內也算是大名鼎鼎:《早期希臘科學》收在哲人石叢書,《西方科學的起源》和《世界圖景的機械化》都在張卜天老師的「科學源流譯叢」中,《古今數學思想》更不必說。

4.關於科學革命的研究

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Koyré, Alexander)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exts by Boris Hessen and Henryk Grossmann (Freudenthal, Gideon, McLaughlin, Peter)

Leviathan and the Air Pump: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 (Shapin, Steven, and Simon Schaffer)

「科學革命」研究是科學史界的顯學,而上面三部書恰好代表了不同的研究進路。

柯瓦雷的《從封閉世界到無限宇宙》是早期科學思想史的代表,他把科學革命的歷史概括為「天球的破碎和宇宙無限化」的歷史。柯瓦雷的研究是以文本解讀為基礎,從中分析概念和思想的演變,非常典型的內史的做法。

科學史外史的研究則發端於蘇聯學者黑森(Boris Hessen),他在1931年第二屆國際科學史大會上宣讀了《牛頓&<原理&>的社會經濟根源》(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Newton』s 『Principia』)一文,這是最早用馬克思主義的史學觀進行的科學史研究,提出對經濟、技術和科學之間關係的探討,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可以說是最早的STS研究了。黑森在論文中指出,牛頓生活在一個新的社會關係被創造出來的時代,他的力學研究是要去解決新興資產階級提出的技術問題,反過來科學技術又成為資產階級征服自然和社會的強有力武器。這篇論文極大地衝擊了當時的科學史界,對很多科學史家也產生了影響,包括貝爾納和李約瑟。在貝爾納的影響下,三四十年代乃至戰後的劍橋形成了一個左派學者的小群體(劉禾的《六個字母的解法》部分涉及到這一群體,這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再往後延伸還可以與英國戰後的反核運動乃至帕格沃什運動都串聯起來。雖然黑森的論文本身其實還比較粗糙,但其對科學界和科學史界的深遠影響難以磨滅。

夏平和謝弗的《利維坦與空氣泵》則代表了另一個傳統——科學知識社會學(SSK)。SSK的核心理論是,科學的「成功」是社會建構的結果,科學之所以能夠取得今日的權威地位,不是因為其有效性得到認可,而是因為科學家們通過某種手段說服了人們。這本書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案例:波義耳的空氣泵實驗漏洞百出,但他藉助於「社會技術」取得了實驗的見證者的信任,並且把反對自己的霍布斯排擠在學術共同體之外,在並沒有解決實驗方法的缺陷的情況下,波義耳最終取得學界和社會的一致認可,而實驗方法從此也成為科學知識生產的重要方式。SSK的研究綱領爭議很大,特別是在科學史領域,反倒是在技術史研究當中,社會建構論更容易被接受,後面還會提到。

對科學革命的研究之研究,有一部《科學革命的編史學研究》,同樣收在「科學源流譯叢」。作者H·弗洛里斯·科恩 對學者們關於科學革命的觀點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評述,可以說是一部長篇「文獻綜述」。另外還有一位科恩, I. B. 科恩,他是薩頓最早的學生之一,牛頓研究的專家。他有一部《科學中的革命》,通俗地來說作者要討論的是「當科學家或科學史家談論『科學革命』時是在談些什麼?」作者對400年來「revolution」這一概念使用的語境和含義進行了分析,發現同時期的政治和社會變革對科學革命的概念有重要影響。書中大量引用了科學家和科學史家的觀點,可以說是另一個角度的「文獻綜述」。如果想了解各種觀點和爭論而又沒有時間去讀原作,這兩本書是不錯的選擇。

5.化學/生物/醫學史研究

Naissance de la Clinique: Une Archéologie du Regard Medical (Foucault, Michel)

The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 (Latour, Bruno)

Is Water H2O?: Evidence, Realism and Pluralism (Chang, Hasok)

福柯的《臨床醫學的誕生》很經典,不過我沒怎麼讀,就不說了。

拉圖爾是科學哲學界的大家了,在法國思想界也有很大影響。他的許多著作都有中譯本,而這本同樣經典的《法國的巴斯德化》卻還沒人翻譯。這本書分前後兩部分,第二部分比較類似於哲學隨筆,我就可恥地放棄了……第一部分探究了巴斯德和他的微生物實驗室如何在與微生物的「戰爭」中取勝。拉圖爾試圖打破原有的對於巴斯德的個人英雄主義式的描述,他發現巴斯德的成功也有社會建構的成分,比如在當時普法戰爭後的法國衛生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巴斯德因此可以與保健學和衛生學的提倡者互相利用;比如巴斯德的實驗室十分注重公眾所關心的問題,他會從公眾採集問題、帶回實驗室,經過研究予以解釋,最後將結果反饋給公眾。拉圖爾的研究表明,法國的「巴斯德化」,是包括巴斯德在內的多個行動者——醫生,病患,農場主,獸醫,甚至奶牛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結果。(ANT「行動者網路」理論又是一個巨坑,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科學在行動》)

《水是H2O嗎?》是一部比較新的著作,也是一部兼顧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著作,因此後兩章對於實在論和多元論的探討我也可恥地放棄了……前三章則構成一部關於水的化學史,分別討論的是化學革命時期對水的認識、電化學發展時期對水的認識、原子論提出時期對水的認識。通過作者的研究我們發現,化學家對於水這樣一個今天看來十分簡單的物質的認識過程也是非常複雜的,先是關於水是一種元素還是一種化合物的爭論、後是關於水分子的組成是HO還是H2O的認知變化。事實上不同時期都有幾個理論體系同時存在,它們之間雖然不可通約,但各自的解釋都是自洽的,作者認為多種理論體系的共存對於科學的發展是有利的,即便是像燃素說這樣被認定為錯誤的理論,作者經過反事實推理(counterfactual history)得出結論:燃素理論如果繼續存在,對於物理和化學的發展都將有所促進,而且事實上後來的化學家也在嘗試繼續發展燃素說的某些概念,燃素與化學勢之間的相通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燃素理論就存活於現代化學之中。

6.技術史

The Unbound Prometheu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urope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Landes, David S.)

Networks of Power: Electrification in Western Society 1880–1930 (Hughes, Thomas P.)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Bijker, Wiebe, Thomas Hughes, and Trevor Pinch)

《解除束縛的普羅米修斯》嚴格來說是一部經濟史著作,不過在工業革命研究領域同樣是經典。作者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為何工業革命最早在歐洲發生?為何歐洲某些國家先於其他國家實現這一轉變?不同國家的發展模式有何異同?通過對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直至二戰後200多年的經濟和工業發展的梳理,作者指出現代工業社會的兩條本質屬性:理性和變化,理性是工業社會的靈魂,變化則是理性的必然結果,二者的交替作用造就了高度複雜的經濟發展史。作者用西方神話中夏娃、普羅米修斯和代達羅斯的故事說明西方文明中的奮鬥精神和控制慾望:儘管獲取知識是危險之舉,人類仍將不懈追求知識;即使對可能的風險心存恐懼,也仍會在希望的驅動之下繼續發展。

托馬斯·休斯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技術史家,他關於愛迪生的研究使我印象深刻。他認為愛迪生不是一個純粹的發明家,而是一位企業家型的發明家,是「系統建構師」(system-builder),他在設計和建造電力系統之初就是以問題為導向,即如何能夠使電力系統在價格上比原有的煤氣照明系統更有競爭力。確定這一核心問題後,愛迪生通過市場調研、成本分析、理論計算,確定系統存在的短板(reverse salient)——在這一問題上,短板即是燈絲材料。而且愛迪生也並非單打獨鬥,而是有一個人才濟濟的團隊,有數學和物理方面的高手,有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還有擅長社交、熟悉金融行業的人。因此,愛迪生的成功遠不是我們在勵志故事中讀到的試驗了幾千次材料那麼簡單。當然這只是《電力網路》一書的一小部分。書中休斯還進一步分析了電力網路是如何擴張到全美國乃至歐洲,揭示了很多時候技術問題實質上是制度問題乃至意識形態問題,因此技術系統是在不斷演化中的文化產品,而不僅僅是技術的產物。這本書曾獲得美國技術史學會(SHOT)頒發的戴克斯特獎(Dexter Prize)。休斯開闢了大型技術系統(交通、通訊、水電、互聯網…)研究這一新的領域,同時也是技術的社會建構論(SCOT)的奠基人之一。而這一領域的奠基性文本,就是會議論文集《技術系統的社會建構》,其中有休斯的《大型技術系統的演化》。SCOT的研究理念是,社會因素在技術的形成和演化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反對技術決定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解釋的靈活性(interpretative flexibility),即不同的社會群體同一項技術的理解不同,而最終技術所呈現出來的社會功能不是由其發明者決定,而是由相關社會群體賦予。(見書中Wiebe Bijker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akelites: Toward a Theory of Invention一章)從這本文集中可以看到,休斯提出的許多概念(technological system, reverse salient等)被技術史家廣泛使用。

7.非西方的科學技術史

The Rice Economies: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Asian Societies (Bray, Francesca)

白馥蘭是著名的人類學家、技術史家,30多年前曾受李約瑟之邀撰寫了《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農業卷(但她認為「李約瑟問題」是偽命題)。在《稻作經濟》一書中,白馥蘭指出,中國古代的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是依賴於密集勞動力的投入,這與歐洲對資本和技術的依賴不同。前者是技藝型的技術,後者是機械型的技術,實際上並無高下之分。如果將歐洲農業史的研究思路應用於中國農業史的研究,認為新技術的採用是農業進步的關鍵,那就大錯特錯了。白馥蘭其他一些技術史的著作也很值得一讀,比如《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也曾獲得SHOT的戴克斯特獎。這本書很好地體現了白馥蘭「technology as a culture」的理念,對中國古代的建築技術、紡織技術和生育技術進行研究,分析男權社會如何通過這些婦女技術(gynotechnics)對女性的身份和地位進行建構。這種技術人類學的研究進路給科技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正好列了20本,那就到這裡吧。其實科學技術史這個學科覆蓋面很廣,有趣的話題非常多。我上面列的算是比較基礎性的,多數不大會涉及到學科史的細節,大部分也有中譯本,適合科學史的資深愛好者閱讀。如果需要入門或者只是作一些常識性的了解,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知乎用戶:科學史誰寫好?哪個版本好? W.C.丹皮爾寫的怎麼樣?。

最後再推薦一篇文章吧,如果對科學史和技術史的史學史感興趣,可以參考《牛津歷史著作史》(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第五卷的第九章,由Seymour Mauskopf和Alex Roland撰寫的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這一章對於1945年以來科學史和技術史學科的發展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梳理,裡面也提及多部他們認為在科學史學史和技術史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著作,也有自己的評述,值得反覆閱讀。篇幅不大,譯成中文大約16000字。這套五卷本《牛津歷史著作史》的翻譯工作已經進行了有四五年了,希望能夠早日見到中文版。

我在知乎上潛水多年,深感科學史普及工作之任重道遠。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相對較窄,對西方科學史關心的仍是哥白尼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人,對中國科技史關心的話題仍不超出李約瑟問題的框架,有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感覺。另一方面是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時傳達給普通讀者,導致讀者對很多學界早有定論的問題仍持錯誤認識,需要不斷糾正,比如布魯諾被燒死的問題,半個多世紀前科學史界就已經重新審視其神秘主義的背景,但這到現在也沒能成為常識,令人痛心。我想,隨著更多好的科學史著作被翻譯成中文(張卜天老師在這方面的努力令人欽佩!),以及國內學者越來越多地嘗試面向公眾的傳播(比如中科院《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的發布),情況會有所好轉。我也希望並願意在其中做一點微小的貢獻。


放個自己的公眾號二維碼,歡迎關註:

http://weixin.qq.com/r/NEipscbExZu6rYLS9x0m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假期看了陳方正先生的《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什麼出現於西方》,這是我看的第一本有關科學史的學術著作。

其實很久以前我就發現,我們國家在科學史教育方面幾乎一片空白,我作為一個理工科學生,號稱從小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但是從未在學校里獲得有系統的科學史方面的知識。到了大學以後,情況還是沒有改觀,大家通常不會花時間去考慮一下科學是用來做什麼的,它本質上是什麼東西,它有沒有邊界,我們對它是什麼態度。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鑽在自己專業里,一事一議,現在看來這是非常遺憾的。

之所以說遺憾,是因為科學史事實上是很有啟發性的一門學科,它的關注點不僅在於「是什麼」「怎麼做」,更在於「為什麼會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那樣」。它關注科學,同時又擁有很多不確定性,它不鼓勵你一竿子捅到底,用一個明確的答案回答事情到底是怎麼樣,它鼓勵你提出假說:「有可能是這樣么」「如果不是呢」。因著它關注「為什麼」,使得人能夠學會主動追索;因著它錯綜複雜,就無需害怕說錯,慢慢就會了解到越是複雜的問題越難用「對與錯」「黑與白」來簡單劃分,當你再聽到「異端邪說」的時候,也就能夠多一份包容。

我甚至覺得我們花在高數上的時間太多了,實在應該勻出一些時間,給每一個大學生講一講我們為什麼學習科學,講一講愚蠢的人類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我覺得這比單純會「計算」要有意義得多。

最近在網上也能看到一些諸如不要迷信科學,科學不能怎麼怎麼樣的文章。不是說這些文章說得就不對,而是不合時宜,就好比給一個衣索比亞難民講肥胖的壞處,和人家說肯德基是垃圾食品,還不讓人家吃。現在的問題不是大家對科學的了解的太多要變成瘋子科學家了,而是了解依然太少,即便是迷信科學也是源於對科學的無知。祛除對科學的迷信,必然要通過對科學的仔細涉獵和研習來進行,而絕非單純拒斥逃避可以解決。

而陳方正先生的這本書恰恰可以當做一個研習涉獵的起點,它本質上是要回答一個問題,也就是李約瑟難題,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也順帶回顧了整個西方科學史。

李約瑟難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古代科學技術比之西方發達,至少也不落後。一旦承認這個前提,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現代科學革命不發生在科學技術先進的我朝,而發生在落後的蠻夷之幫呢?

陳先生在本書的最後,給出了他的觀點:李約瑟難題本身的假設就不甚合理,技術不等於科學,一事一技也孕育不出現代科學。中國和西方世界在遙遠的過去,就走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並非是我們中國走得慢,而是我們的「重德」傳統與西方世界「重智」傳統本身就不同,再加之科學的萌生髮展實在需要運氣,而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現代民主制度可能也是一個道理),許許多多因素彼此影響,兩方也就終將不會通往同一個方向。

就是這樣一個結論,難道不簡單么?為什麼要寫一本書用那麼多字來說呢?其實是用不著的。如果只看「是什麼」,單為了揭一個謎底,那就只需要看這本書的開頭結尾就行了。這本書的大部分篇幅還是在寫「為什麼」:從遠古科學傳統、自然哲學傳統、永生與宇宙奧秘的追求、西方第一次科學革命、希臘科學、羅馬科學、直到科學向伊斯蘭世界遷移,一去一回到了中古科學時代,接著是文藝復興,最後才是現代科學革命的開端。

作者花了很大篇幅來敘述歷代科學家的生平,師徒關係,後世作用等等。這些內容,對於像我這樣的業餘讀者確實有些太繁雜了,我倒覺得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和著作其實都可以跳過,反正又不是以此為生,不去糾結於考究也罷。

除去大量的敘述,書中對於一些問題做出了嘗試性的解答,這些問答倒是比平鋪直敘的史料更能吸引人,而且是問題勝於解答。

比如,為什麼西方會有希臘哲學這樣的思辨傳統,而中國和埃及這樣的文明古國相比之下就不那麼明顯?這裡就有文化上的解釋,說內陸治水農業文明天然喜歡大一統,反對發揮個人智慧。也有地理上的解釋,說希臘地區土地不集中,全是半島小島,沒有方便法門試行中央集權,大家長期各自為戰等等。

比如,在科學史當中什麼叫西方?中東算西方么,中東人除了發明恐怖炸彈還發明了什麼?在本書中,中東世界算是西方的一部分,而且對於西方科學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在中世紀保存了歐洲科學的傳統,還加入了很多新元素,沒有伊斯蘭世界無數能工巧匠,名醫術士和學者的反哺,文藝復興也就不會發生。本書介紹伊斯蘭科學的一章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章,因為我有時要頂著一點偏見往下看。

比如,穆斯林?西方科學為什麼非要有穆斯林?歐洲人自己把事辦了行不行?有一種說法很得我心意:科學的成長需要一個好環境,這個好字裡頭有一大推指標,稍不滿足的話科學這棵樹就沒法開花結果。但人類社會總是在發展變化,以前的環境變了,科學怎麼辦呢?只能往別的地方跑,這就有了歷史上幾次翻譯運動和科學中心的轉移,而伊斯蘭世界就是這種轉移的接球手之一。科學就像一顆長了腿的樹,本身生長緩慢,但可以移動,哪有陽光雨露它就去哪裡,它須得這麼周遊列國,才有如今的模樣。它需要一片多元的土地,不求始終合適生長,但求還有個地方可以逃命。

比如,為什麼西方就會有「重智」「重數」傳統,它們就那麼巧能同時發端?答案是不會,西方數學有許多傳統源頭,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其實畢達哥拉斯和其後人並不像我們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而是更像魔教教主東方不敗一類的東西,信徒也非基於理性而是基於信仰。重數傳統一開始也不那麼理性,那時的人們認為數字很神奇,覺得憑藉數字能和神溝通,好不容易想出一個數學定理,都是藏被窩裡不發表,說什麼你叫我三聲師傅,老子就傳你神功。理性傳統和重數傳統也不是一開始就雙劍合璧天衣無縫,而是經歷了漫長的磨合。至於重視實驗的實證精神,那又是好久好久之後的伊斯蘭科學繁盛期才加入進來的。

比如,為什麼天文學發展那麼早,而解讀地上事物規律的物理學要很晚才跟上來?難道大家無心解釋人間事物卻醉心於天上么?原因有很多,此書中就提到了一些。比如天文學對比人間動力學容易研究,你不需要製備什麼太多設備,只要抬頭就行了,不用去和外國人解釋你怎麼做的實驗,大家頭上都是同一片天,它是高度均質化的,走到哪都是看。比如天文曆法對農業有重大意義,又可拿來算命,比較實用,又顯得高端大氣。相對應的,在人類製造出大炮之後,為了算彈道,動力學才開始發力。再比如,天文學對時間計算精度要求比較低,在機械鐘發明以前,每次計時都只好計算幾個月幾年的天文變化,原始計時工具的誤差就可以得以消弭,你總不能指望拿沙漏或水滴掐出9秒97。很多物理規律,都是從星體運動中摸索出來,然後牛頓大神站出來一統江湖,把天上的道理用在人間,這才通了天人之變。

為什麼四大發明在中國安安靜靜,一到西方立刻引發了一波科學革命?在沒有未知數表示法的時候怎麼解方程?(說來慚愧,我是看了此書才學會徒手開根號,用的是幾何法推導遞推公式,然後迭代)。所有科學都以數學為核心傳統么?化學的鍊金術傳統,醫學的發展怎麼解釋?伊斯蘭世界是否有和中醫類似的傳統醫學?它們和現代醫學是什麼關係?等等等等,每一個問題,或抽象或具體,都有許許多多的學者,給出了許多可能的解答。大多時候你會看到這些解答,然後選取一個說,嗯,我認為這個最主要,其他的因素或許冥冥之中也有影響,少數時候你會嘗試建立自己的說法。但光是把這些因素大致了解下來就是個挺需要耐心的事,而隨著不斷地深入,人也會漸漸喪失那種「無知的信心」,喪失那種「一拍大腿就站隊的勇氣」。你總是不能得到確切的答案,得了100分然後安然入睡,總是有更多更多的問題纏著你。你從前認為是建立在理性上的東西,隨著不斷地挖掘,在它的下面卻隱隱發現了信仰的痕迹,這麼一來,又有更多東西要挖。名為「為什麼」的魔鬼總是不放過你,它牽著你,一會兒跑到天文,一會兒跑到地理,看著魔法師、鍊金術師、占星者、拿數學當神功的西方不敗輪番登場,看著不同國籍、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科學家,究其一生,也許才搞清了一個問題,把自己那門學科往前推了一下下,然後死去,理論被替代被歸納,名字被趕出教科書。生老病死,日月交替,越看越覺得世界很大,而人很小。一本書,幾行字就是一個人的一輩子,這千千萬萬的人生,現在就捧在你手裡,當你看完最後一頁,把書一合,會覺得有話想說。我想,這就叫啟發性。

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朋友們,雖然有點長吧,不過我認為這本書值得花時間去看。希望有一天,科學史教育能成為大學裡的必修課,因為它指向過去的同時,也指向未來,訴說必然的同時,又不忘了偶然。它是一條長長的河流,你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了解它的壯觀,甚至有人說,科學發展的歷史本身就如同是神跡一般的存在,但它確實是人類創造的。它給人帶來困擾,也能給人帶來信心。它讓一個人知道,即便要經過繼承與叛逆的掙扎,但蒙昧里可以走出智慧,黑暗裡也可以走出光明。

向那些無名的科學家致敬


【吳國盛】一些較好的科學史書籍

「過去二十多年間,我國流傳最廣的西方科學史著作始終是丹皮爾的《科學史》(商務印書館1975年出版)和梅森的《自然科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年出版,1980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新版)。這兩本書的作者都不是職業科學史家,丹皮爾是位作家,梅森是位化學家,但這兩本書均獲得了職業科學史家的認可。

由西方專業科學史家編寫的小型科學通史本來就不多,國內譯本更少。

大型科學通史中值得一提的是貝爾納的《歷史上的科學》,已由科學出版社於1959年出版。60年代以來多卷本的科學通史最好的大概要數法國科學史家塔頓主編的四卷本《科學通史》,原文是法文,英文本第一卷《古代和中世紀科學》,1963年出版,第二卷《近代科學的開端:從1450年至1800年》,1964年出版,第三卷《19世紀的科學》,1965年出版,第四卷《20世紀的科學》,1966年出版,這四大卷科學通史可在相當程度上滿足學術界的需要,但至今未譯成中文。20世紀後半期西方科學史界的主要成果是由專業科學史家編寫的分科史、斷代史,國內推出了不少譯本,這裡試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值得首先推薦的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11冊「建橋科學史」叢書,包括格蘭特的《中世紀物理科學思想》、狄博斯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與自然》、韋斯特福爾的《近代科學的建構》、漢金斯的《科學與啟蒙運動》、科爾曼的《19世紀的生物學和人學》、哈曼的《19世紀物理學概念的發展》、拜納姆的《19世紀醫學科學史》、艾倫的《20世紀的生命科學史》、巴薩拉的《技術發展簡史》、布魯克的《科學與宗教》。這套叢書缺古代部分,如果加上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的林德博格的《西方科學的起源》,就可以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通俗般的西方科學通史系列,具有大學文化水平的普通讀者將會受益不淺。更具專業性的著作也出版了不少。

在斷代史方面,除了上述的系列外,商務印書館分別於1985年、1991年出版了沃爾夫的《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以及《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專家認為,兩書所搜集的史料依然有查考價值。

商務印書館1998年出版的科恩的《科學中的革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霍伊卡的《宗教與現代科學的興起》,是專業性很強的專題研究。屬於內史傳統的著作,北京大學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的「北京大學科技哲學叢書」中推出一批,其中包括柯瓦雷的《從封閉世界到無限宇宙》、《牛頓研究》、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研究》、《哥白尼革命》、伯特的《近代物理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江西教育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的《三思文庫·科學史經典系列》的三部著作:科恩的《牛頓革命》、鮑勒的《進化思想史》、吉利斯俾的《創世紀與地質學》,華夏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巴特菲爾德的《近代科學的起源》、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徐良英編選的霍爾頓《科學思想史論集》也屬內史範疇。

屬於外史傳統的著作,商務印書館1982年出版過貝爾納的《科學的社會功能》、2000年出版過默頓的《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出版過普賴斯的《巴比倫以來的科學》。

數學史方面,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出版過克萊因的《古今數學思想》,中文分四冊,對西方數學史有比較全面而又權威的勾畫。商務印書館於1985年出版的丹齊克的《數-科學的語言》是一部非常有名的數學史話,據說愛因斯坦非常喜歡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波耶的《微積分概念史》是一部較好的數學專題史。

物理學史方面,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過卡約里的《物理學史》,此書是20世紀初年的作品,實證主義味道很足,但有不少資料。商務印書館1986年出版的馬吉編的《物理學原著選讀》是一個權威的物理學史資料選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霍爾頓的《物理科學的概念與理論導論》(分上下冊,其中下冊198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以史帶論的物理學導論,也可以當成物理學史來讀。商務印書館1981年出版的伽莫夫的《物理學發展史》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著作。相對論史和量子論史譯本更多,不一一述說。

化學史方面,商務印書館1979年出版過柏廷頓的《化學簡史》,這是一個權威的化學通史讀本,但只寫到了20世紀初年。

天文學史方面,國內80年代以來還沒有翻譯出版過一部比較出色的西方天文學通史著作。宣煥燦選編、知識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天文學名著選譯》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天文學史資料選本。

地學史方面,地質學史無重要譯本,地理學史有商務印書館於1982年出版的詹姆斯的《地理學思想史》。

生物學史方面,邁爾的巨著《生物學思想的發展》先後有兩個譯本,一個是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的譯本,一個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的譯本;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瑪格納的《生命科學史》也是一部很好的生物學通史著作。

醫學史方面,商務印書館1986年出版了卡斯蒂格略尼的《世界醫學史》第一卷,未有下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波特的《劍橋醫學史》,圖文並茂,印刷精美。

技術史方面,查爾斯·辛格的巨著《技術史》六卷本及其後續卷(由威廉斯主編)80年代相繼由好幾家工科院校出版社出版,據說,東北大學陳昌曙先生準備重新校譯,統一出版。

中國科學技術史方面,首推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該書70年代曾經部分出版過,80年代末開始,由盧嘉錫主持重譯,由科學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90年出版第一卷、第二卷、第五卷第一分冊(紙和印刷),1999年出版第四卷第二分冊(機械工程),2002年出版第五卷第六分冊(軍事技術)。原著計劃共7卷,尚未出齊。坦普爾據此巨著縮編的《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1995年由21世紀出版社出版,可供一般讀者閱讀。中國科學史家寫作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著作很多,科學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由杜石然等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是中國人編寫的第一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199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由盧嘉錫主編的10卷本《中國科學技術史》,顯示了中國科學史界在中國科技史領域的總體成就。董光璧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大部頭《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盧嘉錫、席澤宗主編的《彩色插圖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版)是一部圖文並茂、印製精良的作品。中國科學史家寫作的關於中國科學技術的分科史、斷代史著作不勝枚舉,這裡只提到江曉原的《天學真元》(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和《天學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因為它們可能是社會史綱領在中國古代科學史研究中少有的成功範例。」

另外,吳國盛,江曉原都是中國優秀的科學史家,作品可以讀讀。

《科學的歷程《什麼是科學》)吳國盛

《科學史十五講》江曉原

近年來,谷歌出身的吳軍博士寫了不少好書,他用歷史的方式看待矽谷和科學,很有意思,語言非常簡練有趣,外行也很容易看的進去。作品有《文明之光》、《矽谷之謎》、《浪潮之巔》、《智能時代》、《數學之美》


什麼是好的科學史?我的理解是脈絡清晰,語言明快不晦澀的科學史才是好的科學史。畢竟真實的科學史太龐雜,每本書都有作者的主觀偏見不管他自詡多麼公正,也很難做到絕對公平。

至於選擇哪一本科學史來研讀學習,則需要考慮具體看科學史的目的。這裡把導師推薦的部分書單列出來。。僅僅是我作為科哲學生需要了解的小部分。。

丹皮爾的科學史,非常穩定的版本,不過受時代局限只寫到19世紀,後面的可以參考吳國盛的科學的歷程。。雖然後面這本導師沒推薦,但我自己在看

梅森的自然科學史,這本包含了很多技術史在裡面

然後瓦托夫斯基的科學思想概念基礎,尚未讀過,不過老師覺得寫的很好

猜想與反駁,科學革命的結構,批判與知識的增長,科學研究綱領方法。。以上四本可以搭配江天驥的當代西方科學哲學看,可以通過銳利的文風學習寫論文的技巧

科學究竟是什麼,邱仁宗翻譯的版本比較好

後面是我還沒看的,只能先列出來,無法評價,估計專業性太強,不太適合通識用。

科學哲學引論,科學與啟蒙運動,近代科學的建構(可搭配近代物理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19世紀物理學概念的發展(搭配物理學的進化),技術發展簡史,科學史學導論

然後有人安利我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我看了一點,寫的挺好懂的,也可以去看看

科學史博大精深,我們對前人的研究只為了在科學史的大江大海中加一瓢水。。嗯。。誰說的來著。。反正原句也不是這樣的。。。我忘記了。。隨意啦


張卜天的那套科學源流譯叢不錯,其它國內翻譯的科學通史類的書籍都不夠專業。還有一些科學哲學的書值得一看。


通俗易懂,言簡意賅。

脈絡清晰,沒有之一。


其實對於科學史這個專業,大家了解的都不多,也看到推薦的裡面有像《量子力學史話》這樣的為學科實踐服務的學科史,有《果殼中的宇宙》這種科普讀物,還有像《中國古代科技史》這樣的通史。但從我看來,這只是科學史中的一小部分,甚至可以說史最不核心的一部分。

身為一個科學史專業的研究生,若問我什麼是好的科學史著作。最重要的在於,解決了一個人類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沒有意識形態。其次如果是以史書或者論文形式,則要引證詳實分析透徹;如果是講思想融入小說,則要將小說講的合情合理又引人入勝。真正好的科學史往往切入點很小,但這個很小的切入點卻能讓你看到一個你之前不知道的或與你之前認識不同的世界。

論文形式的推薦《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新視角的推薦《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小說形式推薦《叫魂》。另外有一本文化學著作《屠貓記》,也是以小見大。

當然如果是知識博覽形式的科學通史的話,好著作的標準就是不帶意識形態,不帶意識形態,不帶意識形態外加真實性與趣味性。世界史比較經典與有趣的的《科學的旅程》,中國的可以選擇性的看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注意不是李約瑟的),李約瑟的那套可以看總論和思想史


量子力學史話挺有意思,推薦


可以看看張卜天老師譯的科學源流譯叢和科學史譯叢。


謝邀……

why?

我看過的跟科學有關的都是BBC……


十萬個不為什麼


關注這個問題好幾天了,我也很希望能有一個很棒的答案,或許這個問題實在太寬泛了……

「科學,原指分科而學的意思,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引號部分引自百度百科

建議題主可以細化下題

讀書甚少,在我所讀中:

《中國科學技術史》---李約瑟(或許是最符合題主問題,相對客觀詳細)

《浪潮之巔》---吳軍(名氣很大,外行人表示讀起來不累)

《果殼裡的宇宙》,《果殼裡的60年》等---第一推動系列,還有哲人石系列(讀過幾本,都挺不錯,科普類書籍,原諒我強行和史扯上關係←_←)

最後吐槽下……其實科學史這麼大的命題,真要考究的話,那還不得一堆堆的文獻壘起來啊-_-||


@夏三伏謝邀,對歷史不感興趣,不知道。


謝邀。同問。來學習


讀書少,不會點評,不過,李約瑟的 《中國科學技術史》值得讀一讀


推薦閱讀:

民間科學會不會把研究方向轉到經濟學上?
所有科學定律都是可證實的嗎?
有沒有研究知識本身的學科?
我國在量子科技方面貌似很領先,中科大郭光燦潘建偉他們一直在出成果,放在國際來看,水平究竟如何?

TAG:自然科學 | 科學史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