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歷史與古迹,上海和北京相比還有哪些弱點和不足??

除了濃濃的歷史沉澱,散發著底蘊芬芳的名勝古迹,,上海還有哪些地方不如北京?比如.....?


霧霾


現居上海,喜歡上海多於喜歡北京。但要說北京什麼優於上海的話,是北京比上海感性。因而多了感性延生的東西,文化、藝術甚至互聯網企業,北京都更多。


「冬天太冷,原住民說話聽不懂」這類沒有絲毫意義的回答可以套用於紐約,芝加哥,多倫多,溫哥華,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哥本哈根等各大城市。

以此邏輯還可以推導出「倫敦和北京相比的差距是什麼?」答「霧天太多,倫敦腔聽不懂」,「馬德里和北京的差距是什麼?」「雨天太多,西班牙語聽不懂」,「巴塞羅那和北京的差距是什麼」「陽光太猛烈,加泰羅尼亞語聽不懂」

不客氣地說,北京在上海面前的優勢也就是所謂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了。


只講平時路上這一點。在北京,不管公交和地鐵再擠,老人孕婦和帶小孩的媽媽也能分分鐘有座位,公交車一定是堅持到站停車,沒到站或者出站以後禁止停車上下車,除去上下班高峰擠成粥的幾個地鐵站以外,其餘地鐵站和公交站都是非常有秩序的,不推不搶排隊上車。而在上海,不讓座是常事,頭髮花白的老人艱難的抓著扶手這種事情已經太多了,甚至見過很多次抱著孩子的媽媽求坐在老弱病殘孕專座上的年輕人讓座的場景,公交車停車隨意,有一次就因為公交車在站前好遠的地方停的車到站反而不停耽誤了小半天時間,上地鐵和公交的時候,不管車上有沒有空座,如果身邊有上海大媽,那一定是推推搡搡擠上去的,有一次硬是被後面的一個大媽並排擠進公交車門把胳膊碰淤青。同樣都是外來人口這麼多的城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北京人確實沒有上海小資,但小資只是對自己的小資,未必代表素質。地點暴露,匿了

————————————

隨手上圖,這種事情真是每周都能遇到


我就這麼說,北京看全國都是基層,上海看全國都是鄉下,你就知道差別咯。0.0


記得一個深入官場的大哥說過一句話,上海?上海最大的也才部級,跟北京國級有的比?


氣候

互聯網

文化傳媒


為何不問問北京在什麼地方跟上海相比還有不足?

此類問題 就是想為自己喜歡北京找點理由吧


北京是中央!是朝廷!除非上海自立門戶


江浙一帶的人好像都特別喜歡用硬幣,但我很不喜歡硬幣,錢包里根本不好放。

我在北京買東西或者吃飯,別人給我找錢,幾乎每次都是給我紙幣的,哪怕是五毛一塊也如此,有紙幣絕不會給硬幣。

但是在杭州就不一樣了,如果我不主動開口,別人是不會給我紙幣的。有時候我指明了要紙幣,很多店裡也沒準備,只有硬幣。感覺他們給客人準備零錢,從來沒考慮過從銀行要紙幣。

每次我買東西一見別人給我找硬幣我就直皺眉頭。

以上個人觀點,勿上綱上線。


歷史底蘊這種不是這樣看的吧

中國近代幾十年,特別是民國時期的歷史,上海也有很多高質量保存完好的遺迹,石庫門裡的非遺,只是你不會去看

北京的歷史感,更多的是王氣帶給你的厚重感,缺少那種輕鬆活躍的氣氛。

如果你說大屋頂就是歷史,那也沒有辦法啦

只是一個因為在高中選了歷史心心念念跑去北京上大學的上海學生,反正要論歷史古迹帶給我的驚艷感,北京還不如南京


官小多了


和北京相比 感覺上海人對外來人口少了一些包容的氣度


就不是首都這一條就差很多了吧

硬體上那些高樓大廈 隨著時間都能建起來,空氣也慢慢會好,再加上文化產業it什麼的,看看北京的發展速度就知道了


這個問題太黑了 我懷疑你是來黑北京的

要論文化沉澱 南京也不差 有法國梧桐

上海很好 謝謝

北京人不背鍋

要說不同 可能就是北京二環邊兒是清朝的垂柳

後來擴建 砍了好多

但是南京都是留下來的法國梧桐 民國的

上海有可愛的樹么?

真心問 不知道

他們樓高 並且雖說國際化 但是漢族人多


大學太爛,復旦比北大差太多,交大+同濟比清華差太多。上海的醫學院和醫院也比北京差一些不過貌似差距不大。上海科研院所比北京少太多。剩下的就是政治和信息產業的差距了,大家都懂。


推薦閱讀:

為什麼 2017 年供暖季會出現天然氣短缺,部分地區無法保證生活用氣的現象?
北京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古著店?
為什麼低薪卻有房的北京人不把房子賣了去外地發展?
如果49年沒有立都北京,現在的北京是不是比奈良京都還要美?
北京的生活到底有沒有我想像的可怕?

TAG:上海 | 北京 | 城市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