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之路該怎麼走?

本人畢業2年了,學的土木工程。其實我們這個專業往造價走的人比較少,但是我陰差陽錯,從畢業以來,一直都是接觸的造價這個行業。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個造價軟體公司上班,主要工作就是給買軟體的客戶做培訓。偶爾會做一些用軟體算量的業務。(僅限於算量,沒接觸過套價)。一年以後到一國企施工單位項目上做預算,也就是現在,項目上做預算做的比較多的也是算量,順帶做過一些簽證還有跟業主的對接,我自己總感覺自己沒學到什麼東西,核心競爭力就是渣。現在在項目上除了辦進度款那幾天忙一下,平常空閑時間還挺多的,就是問問各位前輩,我要怎麼走好這條路,該怎麼去學。


嗯,做為一個從事8年造價的大齡屌絲,應該可以以自己的工作歷程給樓主一些提點吧……

首先是自我定位,確定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然後選擇相應的道路來滿足這個職位的要求。

分享一下自己的工作經歷以供參考吧。

一、施工單位的經驗

我也是土木工程畢業,不過專業是路橋略有不同吧,然後在施工單位蹲了四年工地,決心換個工作環境時,也遇到了自信不足的問題。

由於我所在的施工單位投標和項目部經營是分開獨立的,四年都在一線施工現場,也是從計量算量開始一步一步開始走到成本負責人。四年不算太短,但一直接觸的都是一樣的東西,日復一日確實很是無聊。而且對於投標、組價這些接觸甚少,確實會對投標沒有十足的把握。

可一旦從施工單位跳槽出來,就會發現,實際現場的經驗是日後說話的底氣,相對那些諮詢單位坐在辦公室里每日清單定額的人,對於現場、工序的了解是施工單位出來人的最大優勢。

在這裡,建議既然在施工單位,那就拼辛苦多去現場走走看看,因為如果你想日後跳槽,那麼去施工現場實際操作的機會就會變的越發珍貴;我在施工單位的時候,從挖第一根樁,到最後一步裝交通信號燈劃標識線都在現場參與過,我有每天去現場溜達2小時的習慣,4年積累下來就是自己最寶貴的經驗。無論是跟施工單位侃侃技術、和專家評審的時候說說方案,對業主給予合理的解釋,都中氣十足。

另外就是,一定要參與成本、經營、合約方向的工作內容,算量是基礎、充分了解現場、施工工序後,施工項目部的進階就是成本這一塊,做好成本預測、成本管理,以及一些分包、材料的合同的決策,會讓以後的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這也是施工項目部的天花板,做到這一步,基本上就是進無可進了,我是運氣較好,由於08年工程太多(我06年畢業,4萬億的政策大家也都是懂的),實在是無人可用就讓我當了項目部經濟方面的負責人。半吊子上手,但2年磨礪也算是小有所成吧。不辜負施工單位的經歷。

二、諮詢單位經驗

早早的接觸到施工項目部的天花板也帶來了非常大的負面效應,由於看不到晉級的希望了,又討厭荒郊野嶺渺無人煙的環境。所以辭職改道一家造價諮詢單位。也是希望補強一下自己招投標方面的短板,拓寬一下自己的專業範圍,畢竟市政工程有9個專業,施工單位永遠只能接觸其中一二個方面而已。

在這裡要吐槽一下諮詢單位。不得不說諮詢單位現在實在是良莠不齊,本來應該是業主的顧問單位,解決專業的問題、給出專家的意見。但結果很多應屆畢業生畢業就去了諮詢單位搞清單套定額,基本的工序、作業方法都認不清就給人當參謀實在是不靠譜,基本工作就是和稀泥,主要作用竟然是讓業主高興也讓施工單位滿意,基本上非常難有獨立意見,作為第三方相當的不稱職。

但相關的工作經驗也還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拓寬了視野的範圍,大量接觸不同的工程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業務範圍以及對造價的掌控能力,通過工程的招標結算工作,可以對造價指標有自己的認識(這裡的指標是指自己的心得體會,相關指標造價信息定期發布,但看來的和自己做來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多年施工經驗去諮詢單位基本上可以完全碾壓大多數小屁孩了,所以這個時候需要學會自己主動學習,多接觸了解各類計價的依據文件、遇到問題一定要追根溯源。大量的、廣泛的參與不同類型的工程,是在諮詢單位的意義所在。

三、設計單位經驗

在諮詢單位待了一年半就沒啥技術工作可以學了,又陷入了同樣工作的重複勞動,乏味了就找了一家設計單位做投資估算和經濟評價。當然也是為了輕鬆一下(設計單位雖然圖奴們十分的苦逼,但估算概算則真的是非常輕鬆的工作了)

由於僅僅在設計單位幹了一年,目標也十分明確,接觸工程前期經濟方向的工作,完善自己對全壽命造價的理解。

在這裡的經驗就是,經濟評價算是設計單位中較難的部分,一定要會做,對於各種政策、相關信息要及時了解。

四、有幫助的證書

造價員:不多說了,從事造價沒這個東西就是吃飯沒有筷子,但工作3年之後這證基本和廢紙也沒啥區別。

二建、一建:相對造價師來說,反而是這個證書對實際工作更有幫助,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工序、工藝、流程不清引發的。一級建造師實務課程可以彌補現場經驗不足的問題。

造價師:造價理論最高證書,造價工作的指導綱領,但由於是綱領所以解決方向問題,實際細節很難通過造價師的工程技術計量習得,而且由於是全造價工作的總體指導,與實際工作交叉的並不多,也許就那麼一兩章就是你所做工作的全部內容。但這個證書也是必須拿下的。

諮詢師:造價師買一送一的證書。個人認為除非單位需要否則沒必要浪費寶貴時間花在這個上面。有了也就是面子更好看一些。

監理師:一建買一送一的證書。重要程度同諮詢師。

五、其他相關補充

4+1.5+1=6.5 為啥只有6年半的工作經驗呢,可我畢業已經8年了啊~~

我在施工單位辭職後花光所以的積蓄玩了1年半的間隔年,之所以提這個事是因為,在工作中往往看不清自己的道路,適當的停下,跳出自己的圈子,從另一個角度看自己,會發現自己的方向。

適時的思考,可以讓自己進步更快,而盲目的學習,也許會讓自己迷失。

需要精通的軟體: EXCEL,PPT,計價軟體。 必須精通(注意是精通!!!!!)

再次修改一下,很多人要我指導就業選擇,如何最佳規劃等等一系列問題。

學習工程造價進什麼樣單位比較好? - 工程造價

在上面的答案中歸納了一下我所工作過的單位優勢與劣勢,相關的工作內容。

對照著自己的喜好選擇吧。

由於我討厭別人干涉我的選擇,所以我也不願意替別人抉擇前路。

除非是詳盡的說明情況,有分析的利弊的可能;並且自己也做出過權衡但由於經驗問題拿捏不定,我才會從第三方的角度適當分析情勢,做出回答。


截止到現在,正式從事造價已經快五年了。從一開始沒有人帶,自學,到後來帶別人,中間的艱辛只有自己清楚。剛開始沒有人帶,只有自己,整個項目沒有預算員,只有我一個,從看合同看起,熟悉合同,看圖紙在學校就會了,然後手算量,軟體算量,一步步的走過來。不懂的就問施工的,工程部,預算不懂了就問網友,或者老師,或者群里問問,後來買了視頻,聽,看,做。

造價其實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大學是考上的都能做好,關鍵是態度要端正。你可以做好,也可以左差。有的人做了七八年還是預算員,有的都當上了商務經理,一年二三十萬。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和修為(當然商務經理工資也不一樣,我在施工單位預算員的工資,和某建工商務經理一樣)。

造價之路如何走:

1、專業技能:首先你看懂圖紙,算量,組價,投標商務標,現場簽證,洽商,變更的處理,知道如果管理,如何多要錢,如何在最後結算達到目標值。

2、現場技能:施工工藝熟知。

3、項目管理技能:整個項目的統籌把握,成本控制,合同管理,材料管理等都要懂,必要的還需要財務知識。

4、統籌管理技能:整個項目的資金控制。

其實工作越久,越會發現,溝通技能比較重要,前面幾種都是用心日積月累就可以,溝通技能是終身學問,如何順利推進項目,促成項目,推進結算等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不要在工程量上過度較真,我們是為了最後的結果,而不是某一個工程量。

做造價做到最後,我認識的就是編定額的那批人了(補充下,其實也不算認識,只能算是見過,離我很近想見就可以讓介紹人幫的那種,他們都是快退休的人或者有的已經退休),具體誰就不說了,總之蠻厲害的,行業的頂尖基本上。當然年薪也是很可觀。

我在施工單位4年,諮詢也快一年,感覺施工單位比較輕鬆,也許是習慣了,項目部氛圍比較好,不好的就是離家遠,四處奔波,沒有假期什麼的,個人問題不好解決。諮詢呢是,女生比較多,活兒比較多,可以比較固定,就是特別忙,用人比較狠,加班厲害。這只是我個人的經歷。

造價應該不會消亡,也不會被BIM或者其他替代,最起碼最近幾年不會,當你從事這個行業的時候,有心者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行業,並不會問任何人行業如何,因為既然從事了,既要有這種信心。

從事造價的,都應該知道,本行業還有很多問題,正因為有問題,所以才有發展的空間,真正的強者是不會管什麼前途和路的,因為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是路。

http://weixin.qq.com/r/ukjUzArES1c0rU6v9x2o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關注sishuguxiang


  「造價諮詢事務所VS施工單位,我剛畢業該去哪啊?」很多剛畢業的人有這樣的問題。圭姐建議:造價諮詢事務所。原因如下:

  1、造價諮詢事務所從造價規則和定額掌握到接觸工程的數量上都遠超於在施工單位的預算。

  2、現在的施工單位,多數太亂。人浮於事,機構臃雜的是國企施工單位,一切向錢看的是小包工掛靠施工。剛畢業的經驗、技能、血都不滿格的,極有可能沒堅持到自己可以獨立做工程就掛了。

  3、施工單位的好處是接觸現場。可是,剛畢業的你,接觸了大工地,認識了鋼筋長個什麼樣子,除了看熱鬧,還能看到啥?

  所以,在圭姐看來,剛畢業的初學者,妥妥的進苦逼累逼的造價諮詢事務所受苦受累不吭聲堅持三年再說。有人說了,施工單位學的紮實,懂施工工藝。可是,三年,見了一個到兩個項目,這樣的積累未免的慢了造價諮詢事務所一個紀元。

  造價本身就是個要實踐的學習科目。在事務所的另一個好處,想接觸工地有大把的機會,現在很多事務所搞全過程跟蹤審計的。那麼,跟個項目幾個月,結合學的理論知識,一定要幹了一年預算左右再去工地。不然,去了也多數是看熱鬧的浪費自己的時間罷了。

  另外,你想在年輕時候遊覽祖國大好河山么?去造價事務所好了。

  現在稍微有點規模的甲級事務所接的項目有全省範圍的,有全國範圍的。審個進度款,做個結算什麼的,要去現場的,順道,我們就旅個游吧。讀書、走路、賺錢,一切趁年輕。

  最後,還要黑施工單位這個選擇。圭姐是個吃的了苦,受不了氣的人。施工單位的預算員不知道要受多少的冤枉氣。甲方欺負人就算了,人家有錢的是爺。那些,造價諮詢事務所的,也會各種的欺負施工單位的預算人員。剛畢業的娃,沒什麼社會閱歷,在爸媽那都是寶,試想,甲方、審計單位、你領導統統的壓榨你、讓你幹活受氣,你能挺的住么?

  話說回來,一切皆機緣。

  就像在這個地方,你遇見了圭姐。圭姐遇見了你們。

  有時候剛畢業的工作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倘若進了施工單位也要忍住,學習,總有出頭日的。

  關於選擇,我們這輩子大大小小的各種選擇。

  一件事情,在你問了足夠多的人的時候,會發現,一半的人讓你選A面,另一半的人讓你選B面。而事情本身其實是沒有太多優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造化。找個時間靜下來,列下對於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個評估。

  實在還是猶豫,那我們不如迷信,問問命運,放鬆,來抓個鬮。


都說學東西施工不如諮詢。那我問幾個問題,諮詢的想下。

100平的外架,鋼管,十字扣,木方,竹排都要多少啊?

100平的粘灰面,要買多少張模板啊?

一棟高層,哪用木模哪用鋁模啊?

還有說算量沒用要被取代的,BIM這麼流弊,你們有幾個會啊?

至於定額,干過萬達嘛?干過萬科嘛?干過綠地嘛?你們猜5年以後我們大家是用企業定額還是當地社會定額?

說學東西施工方不如諮詢方也沒錯,但那是在初期,三年諮詢碾壓三年施工,但搞個七八年看看,看施工的吊打你不?或者實地管理個工程看看收益率,看看誰賠誰賺?

最後說一句,真想過得像個正常人,還是去甲方吧~


說一下我的計劃吧,看看就可以了,不是很具有代表性。


上學第一年混日子,天天逃課,最為墮落的一年


第二年因為愛情的偉大(呵呵,長得不帥,再不變屌,誰會喜歡。),開始努力了,先是去工地認知實習,你造37°大太陽底下暴晒三天看砂子啥感覺不,拿上圖紙手算工程量,精裝,抗震加固,水利,安裝,晚上打電話說三天後要工程量,沒用過廣聯達算量,一個人硬逼的上去算,真算完了,被人侮辱了(兩個國企SB沒看過圖紙自我YY的圖紙樣子糟蹋我,事實是我沒有他們說的那些大錯誤),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喜歡國企的原因。第二年就這麼過去了,造價生涯才展開。


上學第三年,暑假繼續滾工地實習,該吃苦吃苦,人生第一次獨立投標(中標了),為了投個標一個星期沒睡覺,冬天參與審計,跟施工單位吵了一晚上的工程量,審保溫,因為我算的比施工單位多,晚上兩點被叫起來重新核,最後發現是施工單位報錯了。這年開始,我慢慢發現自己有點失眠了,壓力真的很大,白天一個小時時間去上課,回來一個小時,做預算到三點多。那年我18,做了第一份結算……800多萬,老闆給了我3000,買了第一部智能手機(小米1)。


上學第四年,投標投了七個多億吧,主要是三個大項目加起來就五個多億了,結算做了幾千萬,幫忙跑跑腿


第五年,我畢業了,估計一個月工資在外面不會低於6000吧,就投了一個,也沒怎麼關心,主要帶同學(我媽徒弟),給家裡創造收入平均下來一個月一萬左右。


我後面計劃是找個施工單位,混三年,如果時機成熟,自己聯合我母親和自己的關係網,成立一個工作室,等自己有造價師證,就從我媽朋友手裡把事務所買下來,我想差不多也到造價巔峰了。


我之所以接觸那麼早,因為家裡老媽在這行幹了二十多年,從來只愁工程太多,不愁沒工程,而後面的計劃是建立在她二十多年的人際關係上,所以我應該不是很具有代表性。


人生路漫漫,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

想太多,累,活在當下。


這是我的造價路,不知道能給你多少啟發


座標:上海

一個從造價小白成長起來的造價大白、造價老白、創業者合伙人,分公司負責人。之前曾經歷過一段苦逼的回憶,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個人成長經歷;部隊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在某部隊營房處從事過簡單的招標、算量、組價、評標工作;那個年代就是造價小白,因為穿著一身軍裝不講道理也就那樣處理和解決問題的,現在回想起來從專業角度是不應該給的,有些應該給的也沒給,折算下來那些年做我們部隊項目的施工單位應該不會虧太多……2003年11月18日大裁軍,24歲當我不得不脫下那身軍裝時;我開始了第二職業生涯,轉業回到地方沒讓地方政府給安置工作自主擇業到了一家國有企業造價事務所(姐夫的單位),他當時是公司的負責人,可能是剛剛從部隊回到地方比較「二」吧!不是很討姐夫喜歡,那個時候姐夫美其名曰讓我去上海搞個試點(辦事處或分公司)看看,如果能發展起來也算是給我封了個一方諸侯(封疆大吏);但現在回想一下,哪就是TM一個陷阱呀!當時還是比較激情和「二」的;背著行軍背囊,手提兩個迷彩包,全副武裝的像只企鵝一樣殺到了上海,一出火車站,站在人流涌動的廣場中央,不知啥時候被小偷給盯上了,把身上的錢和手機全被偷光了!好面子,不敢給家人講,還好自助擇業補償的費用在卡里,通過中介租了徐家匯上中路鑫隆花園一套1350元/月的小兩房,門口掛了一塊牌子XXX公司上海辦事處,這就開始承接業務了…當時那個年代感覺還是搞的像模像樣的,買了一台台式電腦(還以為在部隊讓施工單位直接到我營房處來侃侃價的那種)沒想到將來需要拿筆記本電腦方便去業主哪裡對賬,幸好那時候只有我一個人,一直都坐在家裡等客戶上門來找我做造價諮詢…每天對著電腦打傳奇、聊妹子、樂不思蜀!一晃半年過去了,我像是一個被人遺棄在某角落的物件(在部隊7年的原因);突然家裡來了??,才恍然大悟!半年多已經過去了,部隊轉業給的那點安置補償費都尼瑪在上海交房租、買零食、揮霍了!這個時候才想起給我親愛的姐夫打個電話,彙報一下工作!說我已經在上海掛牌了,但是已經半年多過去了,沒有人找我審計呀?我姐夫問我怎麼跑的審計業務?我去~這還要跑呀?(以前我在部隊營房處都是我們提個預算方案和計劃,軍區後勤部撥點錢,我們委託設計院設計套圖紙招標比比價格,項目結束侃侃價。)人一下被恁懵了…

更新時間:12:12

(前言)

這兩天看同行的菜鳥們對我發的帖子熱情高漲,本來只是想看一下關注度如何的,沒想到一天的點贊量超過了20次,後被知乎管理員以違規刪貼了!無耐之舉,只能耐著性子重新發了一次,看到這麼多同我當年一樣的造價菜鳥們甚是欣慰,不知辛苦的我只能擠出一點點時間隨筆一通了!

(一)造價小白

說實話,我從一開始的起點相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是不一樣的;話說在事務所工作是啥感覺?必須得從我承接到項目以後招聘專業工程師說起,上海辦事處成立的半年中,自己都是在渾渾噩噩的網路世界中度過的,清醒過來後,自己明天一定要跳出來!於是,開始計劃在上海開拓造價市場的業務;2004年9~10月份當時網路世界信息沒有現在發達,查什麼企業的信息不像現在下載個APP即可,所以跑到附近的郵局花了58元買了一本《上海黃頁》,上面有全上海註冊企業的相關信息;在整理好思路後,開始選擇性的找一些大企業,一家一家給他們的企業法人寫信;那個年代用手寫信絕對是對客戶的尊敬,特別是能寫一手好字的我,也得到了認可和鍛煉;基本上我每天都會寄出去5封信,(信封每個2角+郵票:8角*5=2元不到的成本)

更新時間:12:44分(犧牲自己午睡時間)

給企業法人寫的信是用真情寫的,在自己堅持了約2個月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接到某公司BOSS打來的電話,就他們在建工程向我諮詢了一些問題;用上海當地人一句話來說:我的回答不接地氣,回答的並不專業,讓這位BOSS不是很滿意!再後來就無下文了,針對這一案例的問題,我向我親愛的姐夫請教了一下,在他的指導下我明白了應該怎麼樣和這位BOSS談話,於是我又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給他,並且拿出了兩套處理方案;這一次,他約我到他們公司進行面談;經過上一次不專業回答的教訓,我邀請了我親愛的姐夫來上海由他親自磋商,通過姐夫對工程現狀的診斷,拿出來一整套整改方案和預案,有效的使工程得以推進;也為我們日後竣工結算審計服務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接下來的半年多我依然在循序漸進的給企業法人寫信,但是自2個月接到第一個電話後起了化學反映;接下來電話諮詢不斷,基本上每天都會接到某某公司法人或總裁助理打來的諮詢電話,他們每個企業的問題我都詳細記錄在我的筆記本中,晚一點請教我姐夫後整理成簡訊一條再回復給各公司法人;就這樣又經過長達半年的時間,我成了這些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免費的御用工程顧問,我也由原先需要記錄在本子上回頭諮詢姐夫後再回復,變成了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經常會被BOSS們請去喝茶,有了這一層感情基礎。(說實話,那時候從部隊轉業回家那點安置費基本上已經彈盡糧絕了,正準備和家人商量回老家發展…)轉折來了......2005年3月13日,我迎來了諮詢客戶中第一單竣工結算審計服務的生意,姐夫給我委派了4名專業工程師配合我,在3個月中完成了此項目的量、項、價的審核,送審價:1.2億,審定價:0.94億,核減金額:0.25億左右,直接幫業主挽回經濟損失約2500萬,在出具完審價報告後,同時我也拿到了我們第一筆服務酬金120萬,除了正常的諮詢費,這位企業的BOSS還專門給我包了一個2萬元的紅包;但是被我拒絕了 ,做人做事都要有一個原則,我們拿我們應該拿的即可!所以,這麼多年這位老闆無論在那裡建廠都會請我做全過程造價諮詢服務的結果。在審計這個項目的同時3個月期間又穿插著承接了另外3位筆友的項目,其中有一個項目沒有賺到錢,但直到今天讓我悟出一個道理:不是做每個項目都賺錢,但遇到不賺錢的項目至少一定要賺個口碑;所以在寫信的半年多時間中,我在上海積累了10個固定客戶,這10個固定客戶也奠定了我將來在上海發展的基礎。

更新時間:17:18分(利用下班前的幾分鐘)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造價小白們的大力支持,我沒想到在一下午的時間被點贊將近60個, …好,話不啰嗦,直接上乾貨........

(二)造價大白

在通過寫信的笨辦法得到了10個固定客戶後(雖然很笨,但是很多企業老總拿著赤手可熱的信件感慨萬千,因為也讓他們看到了什麼…故想給我這個年輕人一個機會吧! ),也是我的這份真情確保了我每年將近100萬的產值;那時,我已計劃開始籌劃成立分公司計劃;說實話,年產值100萬自己利潤也有20~30%,姐夫給我的建議是租一套總價不超過5000元/月的 ,於是我啟動了B計劃的開始,2005年在當時5000元/月租到市區一套約140平米裝修過(無傢俱)很不錯的3房2廳2衛,客廳完全按辦公室要求擺放了辦公桌,主卧成為了我的私人辦公室;另外兩間放了高低實木床,男一間、女一間;門口也掛了牌子,整個辦公風格如下圖:

關於標題內容設立造價分公司的看法我可以給出中肯評價,對於產值達不到300萬的造價工作者,不建議設立分公司,如想設立分公司需考慮如下成本壓力:

1、辦公樓租賃費用不少於250平米;

2、三名註冊造價工程師;

3、人員成本(行政、財務、市場、專業技術人員);

預計設立一個分公司的年成本約為200萬,如年產值底於300萬確實對於想突破這一瓶頸的造價工作者來講壓力確實不小;另外公司一旦成立各種運行成本都將超乎大家的想像。

分析1:如果只是想靠設立一個分公司通過投標承接項目的,請收起各位這樣的想法,原因:不要太天真,政府項目不是那麼好接的!在當今共產主義的資本市場,是需要有一定的人脈資源的;這個你懂我懂大家都懂的問題就不在這裡描述了!

分析2:如果你有一定的市場(業主單位)基礎,產值如果能達到300萬以上的,可能考慮設立一個分公司,如果達不到,建議還是採用合作模式為最佳方案。

我司從2017年起啟動了城市合伙人計劃,希望有意願的同行可以加入我們,可以技術合夥,也可以項目合夥;也可以在上海各區設立分部合夥,目前我公司設有寶山分部、崇明分部、松江分部,後繼會在每個區都設立一個分部;註明:我們對技術合伙人的要求非常嚴格,需要嚴格按照我司的要求來出具成果文件,但利潤相對於市場合作也是相對要高很多的。 根據項目情況大小不同而分,舉例:《如編製清單價》能土建、安裝、算量、組價獨立完成一個項目的,質量能保證通常是合同金額的40%,如果是全過程造價控制的佔60%;

更新時間:2017年9月19日14:30時

由於工作忙,很久沒有更新知乎了!不過非常感放各位造價小白、造價大白們的關注。很多造價小白們給我來信說明:希望我將「寫信的內容」分享給大家,說對我寫的信非常感興趣!哈哈...其實哪只是我開拓造價市場方法之一,在給大家分享之前,希望造價小白們先具備有獨立的執業資格和能獨立完成業務的能力。

隨後,我會將當年寫信的內容公示在:http://shanghaizaojia.com/news/show-132.html網上,以後所有的更新內容及造價承接業務的方法都會在此網與大家一起分享。感謝大家關注!


如果你只是想一門技術傍身,不管施工造價單位都無所謂。最好質詢單位,算量對量按定額走就是了。

如果有高的期望想爬到管理,去施工單位混同時自己看定額清單規範合同甚至材料市場包括財務管理都要略懂,你要學習的就特別多。不要相信算量有未來,等bim真的推廣量的意義不會大。

成本控制和造價管理越來越重要,怎麼選擇看你自己吧。

軟體很重要


聽了半天總結幾條:

1、算量沒用,因為將來會被BIM取代;

2、施工方學到的東西不如諮詢方;

針對這兩個問題想做個解釋,我上小學一年級時,說長大了能實現共產主義,可今天毛主席已經逝世40年了,他老人家的奮鬥目標還沒實現 。BIM只是理想,手算才是真理,BIM可以當個愛好去研究,算量才是造價人員解決生存問題的關鍵。

大家對成本控制非常感興趣,成本無用論洽洽是諮詢公司得出的理論,施工方再土,老闆都有一個天賦特點,能算清楚成本。在諮詢公司也許能看上去迅速領先施工方的造價人員很多,理由是諮詢公司接觸的工程多,專業接觸也多,從業人員進步快。但諮詢公司人員普遍反映是對量過程戰勝不了施工方。

再說組價,諮詢方看上去天天在翻清單、定額,其實能真正看懂的清單、定額的人並不是很多,施工方人員項目專一,不需要被其他項目所分心,可以一門心思研究一個在施項目,對付諮詢公司,組價是有勝算的。

最後說理論,如果說造價理論是諮詢公司最後的殺手鐧,現在可以正式宣布,審計幾十年打造的馬斯諾防線已經被攻破了。為什麼審計理論會被攻破?因為中國的造價沒有理論體系,審計因此藉助自身地位優勢創造了許多看似合理的原則,可這些原則看上去再合理,因為沒有理論基礎支持,找准關節點攻擊就可以一觸既潰,原來審計那套公平、公正的外皮被剝下後,話語權都因此喪失。

總結一點,做造價與所有職業一樣,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夢想一個工具能改變世界,妄想找著捷徑一步登天。這一切幻想都會被你鼻子下的那張嘴所打破,因為它要吃飯,要喝水,BIM等不到那天了,趕快先填飽肚子吧。


2014年考一級建築時看論壇考過的大神們寫的得對我十分鼓舞,當年出完成績,我也跟著大神們學也寫了一個備考一級心得放論壇上,不過因版主刻意在我帖子裡面加入廣告,我也就刪除了這篇心得,也不想讓人覺得本人的目的不純。2015年增項市政,本來也想寫一個考試心得的,誰知時間有限也就放棄了。不過對於這次造價師考試我是打算寫一個心得的,剛好群主和群友的要求寫一個,我也就談談一次通過四門造價工程師的考試心得,也為準備考試的考友提供一些備考的方法,這裡完全是自己備考方法,如有不好的地方望非喜勿噴,不過在寫之前我必須謝謝野戰群的考友們以及論壇的考友們給我的幫助。 (許多人找我要當年的QQ群 638101760,加群驗證:我要學習造價 我還是發上來吧。還是很靠譜的免費資料很多,專業老師帶領學習,做題也是不錯的。人家做的好所以才推薦。加群驗證:我要學習造價)

回首考前的那段日子裡,雖然有很多艱辛,但是又非常的充實。希望大家既然備考就堅定自己一年一次可以通過的決心,否者反反覆復的考試,會磨掉你的意志,如果連續考試多年沒有通過,終將成為你的心結,因此,堅定一年通過的信心、辛苦幾個月將換*******

一、自我介紹

本人29歲,畢業於三流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畢業後做過一年軟體、一年機械技術員,總覺得不喜歡,然後通過關係於2011年來到了建築行業,做市政工程,順帶修了一個網校本科工程類專業,於2013年9月畢業,目的就是為了考證,沒有其他的原因。

二、前期準備

2015年12月底,明確自己2016年所需要考的專業,這個選專業就土建和安裝兩個個專業(備註:一說到這個專業,強調一點,造價師考試不存在增項這個說法,通過任意一個專業即兩個專業皆可以執業,以免大家在備考時還誤以為考了土建是否還增項安裝),據說以後會將專業細化,這個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反正到時候再看吧。我選擇案例、計量土建專業主要有兩個原因,1、本人本來對於土建識圖這一塊還算可以,而恰巧安裝不會。2、本人恰巧通過了一級建築和市政考試,對於土建計量的絕大多數內容都已經比較熟悉了,複習的重心就是重複記憶。如果大家零基礎對於案例這一門個人建議選擇安裝,畢竟安裝對於零基礎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計量這一門就看各位考友的意向吧。確定了考土建專業之後,就必須樹立一個信心就是今年一定可以過的,在之前我基本上沒有什麼造價工程師的學習群,然後就去找一些造價考試群,我深知一個人看書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片面性也很大,難免存在很多不足的,找到志同道合的考友非常重要,可以學到很多考試心得和學習方法,現在也完全證實了我這個想法是對,這個後面談。我從群裡面和論壇了解了造價工程師各專業的名師,課件的一些情況,然後也就收集了對應課件,這個也為後期學習省去了找課件的煩勞。

三、制定學習計劃

前期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就得制定自己的複習計划了,這個計劃大家就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比如我也屬於每年參加考試的老司機了,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學習的進度和自制能力如何,每天我可以看多少頁書、做多少題,每天看書、做題時間的精確性,由於造價工程師的考試時間是10月,如果叫我10個月都這麼學習我會受不了的,畢竟我不是那種喜歡把戰線拉得特別長的人,所以我就決定在造價師考試前參加一個重慶本地組織的園林師考試(屬於中級職稱),時間是5月7日,這麼一算時間剛好,考完這個考試複習造價,於是乎我就計劃在2016年過年期間,完成所有造價師課件學習,這樣,備考造價複習的時候就不用再聽課件了,充分節約時間。在聽課件期間,我沒事,就是逛逛、看通過考試考友們的心得、和群友們交流如何備考造價,值得慶幸的是看到好幾片如何學習的心得,比如計量這一門考試需要大量記憶、案例需要親自動手寫,而且是不斷重複寫,練習速度、計價考得特別細,看書應全面理解、管理比較簡單等等。看了這些東西,堅定了自己複習計劃(主要是聽課件順序),也就是第一門計量的學習,因為需要大量記憶,提前學習把一些要背誦的條目像以前考一級一樣寫在一張紙上,沒事就可以拿出來回憶、第二門案例的學習,這一門重點是理解和練習,背誦的東西並不多,除了第一章的幾張表格和第四章的招投標,其他的關鍵都是理解、第三門計價的學習,這一門主要是細、第四門管理的學習比較簡單;當聽完所有課件之後,我也對這個考試的難度有一定的了解了,也就在5月考完園林師後,就決定5月完成教材案例第一遍,且從6月開始到8月一直將案例穿插於基礎科目學習中,每日一練案例。6月完成計量第一遍細讀,且從7月開始持續到考試前每天晚上進行計量的學習與背誦。7月完成計價和管理的第一遍教材學習,從8月考試開始到考試前,每天兩小時的間隔學習計價和管理。由於對整個考試難度有一定認識,所以,明白自己時間的分配,我不喜歡戰線拉太長,但是也得充分準備即可。

當然,每個人的學習計劃是不同的,有的2015年造價師成績公布之後就陸陸續續的開始準備了,很多並非有基礎的,制定複習計劃更麻煩,畢竟很多人對於考試難度和自己的複習進度、時間安排很難把控,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考慮提前開始複習。所以,我個人建議,如果真想通過這個考試,最好對自己的學習制定一個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以免到最後一兩個月發現時間不夠,或者複習到最後一兩個月,已經看書想吐一般。

四、關於課件

這個必須說課件的作用是非常的大,先說說課件來源吧,主要有三個地方;第一論壇基本上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課件,不過這個也確實是一個很費時的事情,也要花很多精力。第二就是加一些建造師交流群會有很多人免費共享出來也是可以的,不過很少畢竟免費,這個就是看人品了。第三就是很多交流群有收費的課件,費用不大,大家也可以考慮,而且這種是不需要花費你任何時間他就會給你提供課件的,免去了後顧之憂。當然本人還是給大家介紹一個我通過考試的群117805386他們的課件速度又快,又清晰,最重要的還是他們家的口訣,真是好,利用率很高。知識覆蓋面很廣。

再說課件的作用吧,課件雖然不錯,但是大家別光聽課件不看書,這樣的人95%以上是肯定考不過,千萬不能脫離書本,課件可以讓你快速閱讀一本書,了解整本書的知識體系和考試重點(常考點)這個課件對於基礎科目特別有用的,畢竟大家的精力是有限的,基礎科目不可能逐字都看。

四、是否是有經驗和相關專業

聽見很多考友說不是這個行業的或者說不是這個專業的看書困難,我覺得這個說法完全就是借口,這個考試就了解而言,通過的恰恰和大家說的相反,不是相關專業的通過的考生反而更多,有經驗和相關專業其實也就僅僅在學習教材前兩遍有優勢,但是你的遍數或者達到一定做題量的時候,其實你們就沒有差距了,最大的差距也就是案例第六題,所以,我在這裡給零基礎的考友們的建議就是案例選擇安裝,畢竟簡單好得分。所以,大家既然考,就別說什麼是否是相關經驗的問題,這都是為自己找的借口。而且你要給別人談不是相關專業的或者說不是從事這個行業的別人同樣也可以說他是這個行業的沒有時間看書,這個是一樣的道理。

五、基礎科目

關於基礎科目本人的學習方法就是在6月正式開始學習的,由於在過年的時候已經聽過一遍課件,把名師所說的重點畫出來,這裡聽課件的同時必須要懂和理解透徹老師講的內容,不然後期看書很累,在這裡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稍微慢點都可以,第一遍一定要聽懂,如果聽懂了以後都可以不用再聽課件了,畢竟聽課件太費時間了,如果大家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每門聽兩個名師的課件,主要是擔心某一年基礎科目考得太偏,具體基礎科目名師我也不好介紹,根據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這個就看大家自己把握吧,不過我每次看三門基礎科目有個習慣就是每次看一遍基礎科目書的時候把看到自己所畫重點理解有問題和不容易記住、易錯點的頁碼寫在書本的第一頁,便於後期有針對性複習,相信大家到了考場也有一定時間對吧,不可能那個時候看書是隨便翻翻吧,都是翻自己的薄弱點,這樣可以快速複習自己薄弱點,讓自己的薄弱點反而成為自己最拿手的,所以,我感覺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還有一個就是,其實大多數人考友都是一樣的,前兩遍看書沒有多大感覺,但當你看到第三遍或者第四遍之後其實就慢慢的有感覺,開始沒有感覺別嫌煩,也別嫌這個太難,這個僅僅只是你對書本還不夠熟悉而已,多看兩遍就好了。然後就是做題了,基礎科目我做的題幾乎都是近三年的真題,當然我是對教材熟悉到一定程度再做的,畢竟那個時候做可以檢驗自己複習的程度,說到這裡補充一下,每個人的習慣不同,記憶習慣也不同,有的喜歡跟著課件過完教材之後就開始刷題,其實這樣也挺不錯的,直接就知道自己哪裡不會,可以很快的知道自己的薄弱點,然後再複習教材的時候就可以更加關注自己的薄弱點,方法多種多樣,就看大家的學習習慣了。然後基礎科目我建議每本書最少5遍以上,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只是我個人建議(本人計量教材最少10遍以上、計價和管理最少6遍)。

計量我就聽的是2013年李毅佳(後面稱佳佳)的課件,由於我教材也是2013年買的,當時新教材沒有出來,我也就這樣聽了,因為在論壇和群裡面大家都說佳佳講的計土建計量很厲害,各種工法、施工工藝、考題分布等都講得挺好的,可惜的就是,據說她的東西一般不怎麼考,不過我覺得能給你講懂了就很重要了,如果懂了,最起碼學習教材輕鬆很多,所以,我這次計量考試就賭佳佳一個人(主要是時間有限),在土建計量的學習過程中,知道分值的分布以及所需要花費的時間,這一門所花費的時間我認為是比案例還多的,因此,決定放棄第四章,當然這裡的放棄不是一點不看,前期到8月前是仍然要看的,到8月之後就不怎麼看了,畢竟接近150頁的內容,才考20分,加上佳佳在課上說了第四章有好幾個點是必考的,如果把這幾個必考點算上,其實也就剩下10分不到了,而且我對與這第四章的知識也是有一定的基礎(一級建築和市政),心裡就是琢磨著90分考80%,也得有70分左右呀,基本上夠了,加上由於教材分值分布情況,一三五章又由於重要基本上完全掌握就百分百過,所以,我自己的複習重心就是一三五章,看了的內容都背下來(第五章全背),以便準確應對選擇題,保證多選又不丟分,這樣充分做到有舍有得。由於計量是需要大量背誦的東西,恰巧一級建造師考試也是需要大量背誦的,我有借用一級考試的方法,把在對計量學習過程中,認為需要背誦的,用白紙把需要背誦的題目寫上去,內容不寫,方便自己看的時候回憶,這樣對於加深記憶感覺特別有用。這裡建議大家,從第一遍開始就背,畢竟第一遍背住了,後面反覆看的時候很容易就可以背誦了,如果每次都背得模稜兩可,那你每次看到對應位置的時候,所花費的時間同樣是比較多,雖然背誦前兩遍看書速度會減慢很多,但是一旦背誦熟悉之後,你的速度同樣又會提升很多,反而節約時間了。

計價其實我本來是打算聽了兩個老師的課件,一個是李娜,一個是柯洪,由於時間原因選擇放棄了柯洪,放棄柯洪不是因為柯洪講得不夠好,而是如果要聽柯洪的課件的話,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聽起來才能事半功倍,柯洪講得其實是特別精鍊的。當時也是論壇和群里討論的結果,但在聽李娜課件的過程中,其實發現李娜的確講得還行,而且對很多公式如何來的都有一定的解釋,就沖這一點我當時聽著就特別興奮,雖然她教材勾畫內容特別多,但是又想著計價考得特別細,所以,我覺得我還算能接受。這一門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其實發現特別多的易混點,同樣還有很多需要記憶的東西,而且在每次做歷年真題的時候感覺自己這一門複習得挺好了,但是仍然做題之後沒有底,後來和幾個考友交流之後都是這樣,不過也有一些已考過的大神們說,計價這一門把所有要計算的掌握之後,其他的在複習一下,很容易通過的,聽了這個之後,我在後期的複習過程中,又轉換了一定的思路,有一個專門的時間點來針對複習書上的教材的計算題,從今年的考試來看,的確算是運氣好,今年考試考了20多個計算題,這個得暗暗自喜一下,哈哈!!!其實在對計價的複習中,其實發現同樣也有很多每年固定考的內容,因此,刻意標註出來,針對性的對這一塊進行複習和背誦,這樣對於提升自己通過還是特別有幫助的。

管理我聽的是朱俊文的,這裡不得不說朱俊文果然是大師,所講的內容比較精鍊,緊緊相扣考試重點,不說什麼廢話,如果把朱俊文所說的內容完全掌握其實是肯定可以通過的,當然,只要你是看教材的,肯定在看的過程中逐步看一些老師沒有勾畫的,或者做題當中不會的,我也是這樣的,當然由於這一門是最簡單的一門,所以,我是最後複習,免得在複習過程中,提前佔用腦內存,讓自己的有更多的精力、不受這一門科目干擾的學習其他科目,看論壇很多人都是說最早開始學習這一門,個人感覺,可以適當考慮放在後面穿插的學習,這樣也算是為其他科目留更多的時間。

佳佳、李娜、朱俊文還是真的很厲害,如果仔細聽都是能聽懂的,對於自己複習教材幫助還是挺大的,當然大家也可以選擇其他比較好的老師,這個只是我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考友們的建議作出的選擇。這裡我得澄清一點,並不是說他們講的就一定是要考的內容,而是我們要懂得理解、分析內容裡面的東西,把裡面的內容懂得延伸,這樣考試就肯定沒有問題。然後就是要將歷年真題做透,我三門基礎科目考試並沒有做多少題,就單純的重複做2013-2015年的基礎科目真題,對於這點,大家可以選擇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做題,如果有時間的,也可以在上班空閑之餘在群里刷刷題,相互討論,把一些記憶難點提出來,這麼多考友,指不定誰就能有更好的方法,也許一兩百字需要記憶的內容,就幾個詞就讓你記住了,而且做這類型的題永遠不錯。

我三門基礎科目正式看是從6月1日開始的,最先開始的是計量,每天晚上就花2個小時看,說到這裡,我補充一個我的軟板,我看書有一個習慣,幾乎每次看書都是固定看到多少頁、固定看多久,不會超不會少,看到這個位置或者看了多少時間,大腦像上了發條一般就感覺累了,也就不會繼續往下看了。針對考前這三門基礎科目我也有一定的複習計劃,就是在考前十幾二十天前,結合自己的複習進度,讓自己的看書和考試科目時間對應起來,比如說第一天第一個考試科目是管理,我考前一天絕對是以管理科目結尾,然後是計價、計量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第二天第一個科目保證以最好的狀態進行,讓自己對後面三門考試增加信心;對於基礎科目大家在考場上面一定要以過為主,不要去衝擊什麼高分,說這個的目的就是給大家在做多選的建議,得分為主,拿不準的千萬別去碰。我考管理的時候我做了3遍題,反覆算自己的分數,肯定可以過的,當然考管理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大的做題感覺的,狀態不好,主要是題比較簡單,然後中午就休息時,計價本應該是對著第一頁標註的頁碼(也就是易錯、易混點)看一下,也就二十分鐘不到就看完了,然而自己考試當天本應該拿計價教材的結果拿成案例教材,沒辦法,就手機QQ下一個群里發的畫書版本教材來看一會,然後就睡覺,估計太緊張了一直睡不著,然後到了下午考計價的時候,狀態完全不同了,題太活了,有一定難度,反而讓我做出精神來了,每一題反覆分析、反覆用排除法,總算做完了,不過心裏面沒有底,但是做得很開心,計價是我考的四門科目中做得最開心、發揮最好的一門科目,畢竟做出精神來了(有點和2014年考一級法規一樣)。考完計價回家以後,並不著急看書,就先休息了一下,也沒有去網上核對答案,吃飯、睡一覺,然後洗個澡,到了晚上8點開始看書,看的是計量,主要是計量太多記憶背誦的東西了,沒辦法,案例一晚也突擊不上,不如和管理一樣,保證第二天的第一門考試穩穩的,讓自己中午有著愉快的心情來複習案例。第二天上午考計量的時候,感覺很輕鬆,覺得都太簡單了,同樣和平時差不多的速度二十分鐘左右做完,然後做二遍,然後算自己能得多少分,然後睡覺,兩小時到交卷,覺得沒有難度,這樣早交卷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在考案例之前把計劃今天要背誦的招投標法和招投標條例以及案例第一章財務部分的表格再背一遍。

六、造價案例

關於造價案例的學習估計大家都覺得是最困難的,我覺得怎麼學好這門最重要的就是「練」(練習做題、練習速度、練習語感、練習思路、練習手指、練習準確度),如果你練習達到一定程度通過是肯定沒有問題的,畢竟這一門考試就是考的你答題速度、解題思路、準確程度。其實我今年選擇這一門課件的也糾結了很久,本來一開始我打算聽左紅軍的課件,好像是2015年的高通班沒有,我就找了一個2014年的高通班,結果發現居然前面100分的內容都是我平時考一級學習過的內容,然而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開始聽還硬是有點不懂,就果斷放棄了他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又反覆在群里問案例聽誰的,後來待續姐說王英的,我就去找了一個不知道是2014還是2015年王英的課件來聽,不過王英確實講得挺基礎的,也挺通俗易懂的,我覺得挺好的,我認為只要基礎學紮實了,其他的什麼也就不怕了,事實也是這樣的,開始我還傻不溜秋的認認真真做筆記,主要是當時沒有找到電子版本的講義,導致聽課速度也特別慢,一邊做筆記一邊聽課件是特別慢,後來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一個她的電子版講義,列印出來,聽課件的速度也就上來了。好了具體談下我是如何學習案例的吧!!!!

還記得前面我說加群、逛論壇?目的之一就是了解這些考過的人是如何學習的,如何通過的,還有前面所說的,一個人學習畢竟存在片面性,很多問題自己是不能發現的,這時群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加入一個良好學習氛圍的群是很有必要的,對於這點我想起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經常混群的人,更容易通過考試」,再加入一些比較好的群以後,我也就正式開始自己的學習了。

我是2013年12月初,網上購買了一套教材,當時是打算2014年考試的,可是誰知道偏偏這三年都跑去做手術去了,所以,一直把這個考試計劃拖到了今年,前面我不是說聽了2014年左紅軍的課件?畢竟在論壇混大家都知道他是絕對的造價大師,正是2014年聽了他的通用案例班(適合一級和造價),讓我對網路圖、造價、招投標、索賠、合同這塊有一定的提升,以前自己一塊很亂,他的這個通用案例我是連續三年都聽,很是受用的,對於他提的一些索賠、網路圖的答題技巧也非常受用,我幾乎一級和造價考試的所有答題都是按照他的一個模板弄得,比如XXX索賠成立,XXX事件屬於建設單位(業主、甲方)應承擔的責任,由此導致的費用和工期增加由建設單位承擔。也或者說XXX索賠不成立,XXXX事件屬於建設單位(業主、甲方)應該承擔的責任事件,增加的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但延誤的工期小於此工作的總時差等等,也或者說是E工作進度計劃滯後1周,不影響緊後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不影響總工期等等,這些東西感覺學著老左的很實用,老左講的一些方法也很實用,比如什麼堵截法、秒定法等等,不過老左還是有很多比較坑的地方,就是如果你沒有他的課件,只有他的講義的話,建議別用老左的東西,他的講義有很多問題,答案也有問題,如果你同時有講義和課件的時候,聽他的課件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老左也經常出一些犄角旮旯的題,這種題如果你有時間就可以做做,沒有時間也可以不做,確實太偏了,考試主要是考基礎的東西。聽完王英的課件後反而感覺案例挺簡單的,畢竟講得很基礎,把各個知識點都涵蓋了進來,也正是因為聽了她的課件,讓我把基礎知識弄得特別紮實。這個過程大概我花了兩周左右,主要是才1月,沒有給自己強度,所以,慢慢在聽,盡量聽懂,深知良好的基礎是保證通過這個考試的前提,不管這考試再難,都是各個小的基礎知識點拼湊起來的。所以,我聽完她的課件之後,我就又把她講義內容和題全部再做一遍,然後把需要背誦的東西勾畫出來,案例需要背誦的不多,就是第一章的一些表格,然後就是招投標,我就計劃著把招投標單獨弄到最後一個月來背誦,畢竟東西不多,基本上一個下午就能背一遍的,第一章表格部分就在開始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背誦,畢竟做這個題的時候用到表格的頻率會非常高的,一說到這裡,其實很慶幸,把第一章的財務表格都背了,導致了今年第一題真題做起來比較輕鬆,就幾張表格大家也別嫌難得背什麼的,每天早上花幾分鐘背一下就搞定了。第二章相對於整個造價師考試來說是最簡單的一章,一般就時價值工程、工程經濟和一些常規的數學計算而已,也是最容易拿分的。第三章主要就是案例的第六題,這個分值比重太大,而且對於本專業以外的人來說難度還是比較大,這一題主要就是考算量、綜合單價、綜合單價分析表和計價,這裡的難點就是算量了,要求較高,如果有一定的識圖基礎的這一題就等於送分,如果基礎較差,建議學習安裝,計算也容易得分。說到這裡,又得說另外一個話題了,就是老左和王玲貌似都比較傾向於放棄第六題,個人覺得,第六題是是否通過的關鍵,不建議放棄,稍微每天花點時間跟著群里學學識圖,基本上問題不大的,畢竟案例考的那些圖都是比較簡單的。第四章招投標貌似沒什麼說的,就是記熟招投標法和實施條例基本問題不大,主要就是記憶的一個問題了。第五章主要是就是考一個網路圖加索賠,這個基本上聽左紅軍的這一題就可以搞定了,他對於這一題的答題技巧挺有幫助的,建議大家可以學習一下。第六章考結算,這一章其實考得倒是非常的活,在整個考試中,除了第六題就是這一章最難了,題裡面很多陷阱,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在做這一題的過程中建議盡量的分步驟的走,避免數據的重複計算,也是為了更好的在考試中得分吧。

平時案例的練習,我主要就是以教材和真題為主,我是6月份開始做案例的,當時強度特別低,每天一兩題,這裡必須說一下,做案例的時候一定要動手寫出來,如果只是單純的看一下這題會不會,這樣是不行的,只有等你真正的做了以後才會發現裡面存在的問題,你自己的疑問,這個可以讓你在後期培養了良好的答題思路,組織了語言能力,這裡我就建議大家做案例試卷的時候,案例一定要認真回答,盡量書寫,這樣可以更好的組織大家的語言能力,切記一定要動手。這個每天一兩個案例我是持續到了8月份才開始逐步增加強度,到了8月份每天我是做六個案例,也就是書上六章,每一章選擇一題出來做,讓自己熟悉考試的模式,也逐步開始練習速度,在這期間也不乏群里發點教材和真題以外的題,我是有時間就做,沒有時間就不管了,畢竟考試仍然是以教材為主的,說到這裡又補充一條,如果你是第一次考試,而且是考多門科目,建議以教材複習為主,別動不動就看教材以外的內容,如果你真把教材吃透,考個80%的分數是沒問題的,從大多數考友的反饋來說,主要就做教材和歷年真題,掌握這些通過考試是完全可以的,畢竟出題組是會結合教材的。如果你是為了高分,或者說你只是考一門,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教材以外的內容那你可以嘗試。好了又轉回正題,這個過程持續到9月中下旬,然後還有20天左右就考試,為了適應考試的高強度,讓自己大腦適應這麼大的題量,我開始嘗試每天下午做10-15個案例,這個過程持續到考前4、5天,不過這個感覺確實很好,讓自己適應這種高強度,以至於今年考造價案例的時候做題還算順手,這種模式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然後在這20天的學習中我也加入了之前考慮需要背誦的招投標法以及招投標條例、教材裡面涉及比較好的一些關於招投標題的內容,雖然只有短短的20天,這一塊內容我背了最起碼有六七遍吧,倒還很熟悉。然後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於大家說答題的順序這個問題,我的建議就是,大家最好一開始就決定做題順序,以後的練習過程中也按照一開始的做題順序進行練習,不然到了考試的時候來調整就有點不適應了,我平時練習的時候做題順序是從一到六,本來決定考試的時候,改變做題順序,但是又怕改了做題順序,如果大腦累了又來做不同順序的出錯,所以,我考試還是按照平時的練習順序進行做題的。這裡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有的網校老師建議先做簡單的,但是我覺得他又如何界定哪題是簡單的呢,豈不是每題都要讀一遍?這樣不是很費時?我做題的時候已經習慣性先看問題,然後再看背景,然後答題,以前考一級始終不習慣這種模式,貌似考造價主動就把這種模式改過來了,估計是造價的背景太長了的緣故吧。這些僅僅是個人的學習方法,但是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是有計劃的進行的。

七、補充

也許大家會問我,五月份才開始看書時間會不會緊,你是不是全日制考試的,我這裡就說一下吧,本人工地一打雜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看書兩小時到八點,當然如果你仔細閱讀我前面內容的話,就知道我早上一般是計價和管理兩個科目輪流在看,而且我看書的習慣也算怪,幾乎是固定的每小時看多少頁,看多久就累,但是這個也為了估計學習效率提供了可靠的保證,能完全預計自己的複習進度。然後八點之後開始上班,有事做事,沒事可以群里交流學習經驗或者做做題,有 張老師帶頭,很是厲害,刷題量達到8萬題以上,這個量估計一般人很難達到,當然我也不是一個稱職的群員,都沒有按照群里的進度進行刷題,哈哈,這裡得像群主張老師說句抱歉。又跑題了,八點開始工作,盡量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今天的工作,畢竟下午盡量爭取閑暇之餘做案例,保證時間的充分利用,其實這個時間就很難固定了,不過基本上都在可控範圍內,畢竟上午能把工作安排和完成得井井有條。我晚上的時間是這樣的,吃晚飯,在群里混一下,聊天或者做題到七點半左右,睡覺30分鐘,從8點正式開始看計量,基本上是每看1小時左右大腦就會累,然後就得睡覺20分鐘,反正就這麼重複著,堅持到11點左右,所以,群里烙印每次都會發現我看完了就會去群里聊天,這個基本上就是我一天的學習時間,這麼算過來也就是說我的計量其實是花的時間最多的一門,也保證了我計量為什麼準確率這麼高的原因。

然後就是做題了,我主要是從8月中下旬開始做真題,每天晚上看完書之後做一套真題,三門基礎科目的真題晚上輪流做,真題反覆做,其他有時間的時候就在思敏群跟著刷題,群裡面刷題有一定的好處,針對某一個題不是很清楚的,大家及時提出來,如何高效的搞定這個題,也算人多力量大吧。

還忘了我背書的時間,我背書是每看一遍書背一遍自己勾畫的內容(計量),背的內容和看的內容分開,為了讓看書更有效率,索性就整理了一份主要背誦內容的題目表,看著題目背誦,果然這樣背誦讓自己背書更得心應手了,我沒有借鑒群內考友的意見編順口溜,直接硬背的。

還有一個學習的時期就是,有的人由於複習強度太大,到後期快考試那一個月已經不想看書、不想背書了,我想給大家一個建議,當遇到這個時候的時候一定要懂得休息好好調節,不然後期看書更累,一個是不想看,一個是不看又怕考不過,我當時就是這麼糾結的,以前我考一級的時候就是調節得很不好,現在考造價倒是很會調節,不過還是有一種死撐的感覺。所以,大家一定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來調節一下。

這裡建議大家,既然決定考試,既然開始學習就應堅持每天看書,抱著一次通過的決心,不然每年都為了這事搞幾個月不值得,如果一直不通過也是你的心結,看書時建議手機能靜音最好靜音,能沒心沒肺就盡量沒心沒肺的看書。

八、押題

相信大家很多都會談論這個押題,是不是很准,我這裡可以肯定的回答一句,考造價押題沒有多大意義,畢竟造價和建造師一樣,過了案例其實基本上都通過了,剩下的基礎科目,如果你態度認真,基本上肯定過的,但是造價師案例又具有特殊性,案例基本上都是那幾個題,押題也沒撒用,就比如,今年給你說了會考決策樹、裝飾裝修、招投標條例,其實這個範圍也是很廣的,還是得考平時的積累,所以,造價的押題和一級不是一個概念的,當然今年一級貌似押題不行。對於基礎科目的押題,思敏還是能押準的,起到關鍵作用了,如果你學得可以,那押題有沒有都無所謂了。因此,書一定要看的,押題也就是賭運氣的,市面上不是所有的押題都準確的,我從考友了解,有的人花錢買押題結果劃定的範圍太少了,而且花了大把時間在找押題這個事情上面了,也就肯定就沒有考過,當然不可否認有的押題確實很準的,但是也是一個範圍,也只是錦上添花,望大家別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這個上面,認真看書才是真正的王道。

這裡順帶提一個大家今年說的放水,我覺得這個估計就是很多沒有考過,或者一些考過的考友對於通過了這麼人的一點偏見而已,何謂放水,我覺得別人考進了那個通過率,而分數通過調整試卷分值分布,把簡單題的分值比重提高,難的題分值比重降低(來源李麗紅),就這樣而已,如果真是這樣,你最起碼連簡單題都沒有完全作對,你基礎知識不夠紮實而已,最起碼別人按排名在你前面,哪怕你兩就差一分。所以,這裡的放水你直接說是某領導提高通過率,估計比你左一句放水,右一句放水要好很多,最起碼是對考過的人的一個尊重。

九、結束語

本人文筆非常的不好,很多啰嗦的話望大家諒解,還有本文中提及的是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有更好的方法望大家相互交流,以便為其他考試作鋪墊。

PS:具體章節如何去學這個每個人的方法不同,就看大家自己了,畢竟自己理解的東西才是自己的。

十、上圖

1、自己的成績

12月15日下午4點多的時候群里吳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可以查詢成績了,當時還不緊張,但自己查詢成績之後,終於過了,可是手一直發抖,本來想的查詢方式是這樣的,我用A4紙遮住了電腦畫面。將A4紙慢慢、輕輕右移,我努力鎮靜,告訴自己一定要冷靜,不過是一個考試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哈哈。

2、背誦的列表

當時整理背誦列表的時間估計就是6、7月的時候吧,當時考慮背誦的時候一頁一頁的翻書挺累的,而且背書效果不好,然就整理一個背誦列表,這樣對著題目背誦記憶會加強很多的,從背誦的標題找答案,直到會背誦,這裡列的背誦列表不是叫大家單純的背這點內容,我是單純的把這些內容提出來背誦而已,基本上計量書上是看了的我都是背了的,這個為了當時前期看書時提高一定效率弄得,後來都是跟著書本一起看了。


作為一個經手過五六百個各種各樣工程的造價人士,覺得最關鍵的是入門有師傅帶,入門後有機會參與大量的不同類型工程預算或者結算,不要挑食


造價之路確實不好走,做過施工方做過諮詢單位也現在在甲方,說說我的感受吧。

BIM沒接觸過,了解過。但是跟現在的實際應用還是差太遠,BIM理論上可以取代傳統算量,但是如果是一個大型修繕工程呢?因為我現在做的甲方就是修繕項目,原建築內的東西全部BIM做模型計算拆除工程量?完全不實際,所有我覺得算量基本功還是要學好。

另外廣義講算量就是把工程量全部計算出來,但是不結合清單跟定額的計算規則還有做法圖集做法去算量不算真正的懂算量。在計算工程量的時候腦子裡已經有組價想法了,計算出來才能很好的匯總,並且能避免實際同一個做法因為字面表述不同拆分成兩個組價形式。

至於討論的諮詢單位也好還是施工單位也好的問題,個人覺得什麼單位都要去,因為都是不同的立場作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不過還是建議才畢業的實習的不要去諮詢單位,對內難得有好老師帶你,因為造價這個東西靠帶只能學個外殼,對外尤其審計自認為諮詢單位牛逼,被一奉承忽悠也很難沉下心做好技術活。我還是建議先去施工單位多看看,看看正常施工的做法,了解施工組織的安排規律。

最後說說造價方面的支撐理論,確實如前面大牛所說,造價這一塊的理論支持不全面,有很多東西是模稜兩可的,原來審計單(或者業主單位)位可以一屁股坐死施工單位,但是現在業務水平都精進了,什麼原因都需要法律合同規範的支持。法律合同和規範算一個共同的對戰平台,誰能拿出支持性的條款誰就能有勝算。當然實際問題實際操作比這幾句話還要複雜,只能說混一個圈子玩一個圈子的規則,畢竟大家開始都是自願下水的,不是么。

造價方面的小學生,眼界有限,專業不精請多指正。


一個是課程 一個是經驗心得體會

東西在回答裡頭 有時間自己下載看看


工程造價分為土建和安裝,土建造價最重要的就是鋼筋,圖集一定要熟悉,最好去現場看看怎麼綁鋼筋的,這樣有助於自己理解。安裝造價有水電暖消防,內容很多很雜,圖紙分析沒有底子也是不行的,其實建議你報個靠譜的培訓班。


學造價就像是砌牆一樣 慢慢堆積才能穩立倒,所以不要急躁,什麼事情都放好心態去對待,如果是沒有基礎的最好的能夠自己惡補自學,但是自學還是有一定局限,有條件可以找一個培訓機構,不要多知名或者多大,主要看師資力。


從事造價三年多,當初也是學的土木。造價是件技術活,學精才能游刃。認準方向吧,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要幹什麼怎麼知道要學什麼。想學速度的話去諮詢公司,高強度的工作會讓你很快上手,覺得差不多了可以去現場熟悉工藝流程,材料等。跳槽是給自己找的新起點。我也不知道自己說的啥,畢竟離大牛還很遠,學習是最省錢的投資, 我還在學習的路上


建築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現在出來工作三年,一直在施工單位,做政府工程的預決算兩年,政府項目總價不高以量取勝,才出來是沒人帶就做了個600W中標的項目,結算時800W把老闆高興壞了(有很多簽證變更),施工前預算過程資料現場簽證決算資料竣工圖紙都是我一個人包辦,個人認為還是要在現場呆一呆,學習施工工藝,再而就是多學多看多問,我剛出來時CAD只會簡單的L+空格、C+空格,全在工作過程中看別人怎麼用的,什麼命令有什麼效果,後來做投標,加班到半夜兩三點從雙眼皮加到單眼皮都是小事情微微一笑,後發覺政府投標太過機械化已無法再學習到新東西,投標太容易讓人內分泌失調。今年跳槽到現在的公司,專做萬達的外裝項目,萬達的項目完全不用軟體組價,才到這裡的時候我也是一臉懵逼,各種算耗量,現在慢慢能跟上節奏了,準備在這種模式下學習一下,以後打算往成本方向走吧,這行痛並快樂著,說不定又轉行了呢,人生那麼長。


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經驗的,自學造價,非常累,一開始沒有師傅帶,沒有鍛煉的機會,成長非常的慢,導致小白們內心焦慮,恐慌,厭惡這個專業,只能自己找些教程學習,先入門再說,我也是這樣,沒有別的辦法,還是先從教程看起,慢慢的隨著教程越看越多,水平也會越來越高的,我把收集的教程都分享給大家


造價之路怎麼走,還是看你個人吧。不要眼高手低,從合同開始看起,對照合同看你們的現場管理,有沒有業主要求的比合同義務多乾的活,這叫開源,高於標準自己要乾的攔掉,這叫節流。國內目前還是定額計價模式流行的比較多,看定額工作內容和現場實際施工區別在哪裡,另外簽證報價可能不同的策略收益可以翻番的。

如何把整個施工過程完整有邏輯的反映在你的造價之中,這是一門高升的學問。看現場不能止於工程進度,要了解工藝,吃透,甚至你可以花花時間在現場測算下砌牆每方消耗多少技術工和普通工,有了這個數字,你就知道你們的分包能賺多少錢了,這將是你往商務經理崗位提升的必要因素。

另外你可以研讀一下各行業、各地區定額,寫一寫他們的不同點和相似之處,行業清單規範和國標差別很大的,定額計價模式也不一樣,把這些搞通了,不說做領導,至少近二十年你是不愁飯吃的。


魯班?


預算只是造價的一部分,後期還有核算、決算。

如要要做造價,在施工單位學習工藝等知識是必經基本功,還有算量。有些小項的算量是軟體達不到的,這在工程結束時核算中會體現出來。

學習完之後,去甲方、審計公司都可以,你會發現,沒下過工地的,都PK不過你。


推薦閱讀:

結構設計領域有哪些笑話?
為什麼土木工程專業要學力學?
即將畢業(2017年)的土木er和建築學er們,你們和身邊同學的工作找的怎麼樣了?
隧道及地下建築工程 比較多用什麼軟體 ?midas還是ansys還是abaques?
如何系統的學習經典力學(固體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非線性、土力學等)知識?

TAG:建築 | 土木工程 | 工程造價 | 預算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