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應該如何讀書?
應該有所專攻呢還是廣泛的閱讀呢?是認準一個名家把他的主要作品都讀一讀還是嘗試閱讀更多名家的書?
再就是如何做讀書筆記?比如說我讀《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好多東西對我而言都好有啟發,是不是都該記下來呢。。。那我覺得要重新抄一遍這些書。。。以及,一本書讀多少遍為準比較好?
謝 @王缺木@孫欠 邀請。
這個問題很大,不是很敢下手。因為每個人的讀書方法和讀書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閱讀沒有一套打遍天下的方法,所以我只能按照我個人的經驗說說,中文系不應該怎麼讀書。而且這些東西好像是老生常談了,有的觀點和段落之前我在知乎上說過兩三次了(笑)。
一、拒絕那些沒有明確目的和實質內容的推薦書單中文系的教授們大多數有一個癖好就是喜歡給學生推薦書單。如果是圍繞某個專業課程,又給出了閱讀的範圍和推薦書籍的內容,並且給的推薦書籍的書目也並不多的話(1~3本),那麼還可以試著讀一讀。如果一位老師啥也不解釋就上來給學生推薦一大堆「不明覺厲」的書籍的話,那麼你還是就聽聽別忘心裡去好了。真正良好的書單應該是什麼樣的?它大概應該滿足這三個標準:一、對書籍的信息有一個起碼的介紹,二、告知你大概在什麼閱讀能力下能夠去閱讀這本書,三、閱讀這本書後你能夠獲得什麼。而不是單純地把書名列出來。
人文學科的許多領域自己有一套話語系統,如果你之前沒有進入過這個話語系統,那麼很抱歉,你幾乎完全無法理解這本書在講什麼。
了解理科的人很自然地認為「連萬有引力還搞不清楚的人恐怕不能理解量子力學」,但對於人文學科,很多人總認為自己能夠一步登天,不過很可惜,這是錯的。很多人認為的是,人文領域,無論推薦何種類型的書,讀者都可以輕鬆涉獵,但是我只能說,這樣的想法不切實際。如果你之前沒有對西方哲學的背景有稍微的了解,而直接去讀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你恐怕完全無法理解這本書在說什麼、意圖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
我覺得在什麼樣的水平就應該閱讀什麼樣的書,啃高深的著作如果沒有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耐心,最後只能是得不償失。我一向認為在沒有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不應該去讀諸如《悲劇的誕生》之類的頗有爭議的哲學著作,你覺得有什麼資本去讀尼采呢?你憑什麼認為自己有能力理解這本書呢?這就好比一個連萬有引力還搞不清楚的人就妄圖理解量子力學一樣。讀書也是要資格的,也是要資本的,也是要從基礎打起的。
一份糟糕的書單,不會帶領你走入其他領域的殿堂,它們要麼讓你被那些貌似高深的理論術語迷惑眼睛。要麼讓你在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之後,產生極其強烈的挫敗感,並且一無所獲。
由此引申出下一點:
二、不要被術語和著作的名聲所迷惑(這個梗我用了許多次,因為真的是血的教訓)
你經常會在網上,在和別人的交流里,在老師的課堂上,重複聽到一些書,比如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王小波「時代三部曲」,村上春樹的文章,卡爾維諾的《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布魯姆的《西方正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甚至有許多人將天書《尤利西斯》談論得頭頭是道!
是的,那些術語名詞很好很新鮮,那些書名那些思想看起來很牛很深邃,但結果只是聰明了舌頭,實際還是不理解,反而讓自己好高騖遠。或者連舌頭也不曾聰明,中途放棄,最終就只是徒增了自己的不自信。
幾乎所有的文學院大學教授都在推薦韋勒克的《文學理論》為中文系學生必讀書目。但我在大一花了很長時間精讀了這本書,之後卻對文學理論產生了極其嚴重的挫敗感,我很難理解這本信息量如此之少的書籍為什麼會用這麼難以理解的方式表達,並且會被封為文學理論界的經典,一再推薦。我在很久以後才理解,這裡面不僅有學術背景的緣故,也有翻譯的原因,還有文化背景的元素。
對於本科生而言,趙毅衡二手的《新批評文集》反而信息量更大,更好理解,也更容易讓學生產生信心。
三、不要把「讀完某本書」當做你閱讀的目的
你的閱讀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比如消遣,比如增長知識和眼界,比如為了收集文章素材,比如學術研究。
但一定要注意閱讀不是集郵。
閱讀的目的可能有很多種,但其中一定不包括讀完某一本書。
所以,讀書讀多少遍為好?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但是很多人卻都在這個問題上著相了。
你讀一本書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消遣為了獲得快樂嗎?那麼如果你把這本書讀第二遍還能夠快樂還能夠消遣,你為什麼不再讀呢?
是為了獲得新的知識,新的啟發嗎?那麼如果這本書你讀第一遍並沒有完全消化,那麼你為什麼不繼續讀第二遍第三遍,直到這本書無法帶給你更多的知識、更多的啟發?
是為了寫論文收集素材嗎?那麼你收集足夠了嗎?
讀多少遍這個問題,當然是你自己要根據你第N次的閱讀體驗預估,你在讀了第N+1遍之後,這本書是否依然對你有幫助。
再說一次,閱讀的目的可能有很多種,但其中一定不包括讀完某一本書。你一定要知道自己閱讀的目的是什麼。
四、不要讓寫作和做筆記的意圖成為閱讀的負擔
我覺得呆在中文系,有一點好處就是有大把的時間。除了讀書,就是寫東西。
大學四年滿打滿算寫了百萬多字的文章。基本就是啥時候有想法了就動筆寫。大學四年的課外活動基本局限於旅遊、閱讀和健身了,大部分的想法都是從閱讀和旅遊中得來的。有輸入才有輸出。
不過我經歷過一個很不舒服的階段,就是「著了做筆記的相」。那段時間一直想著做筆記,寫讀後感,因此在閱讀時候,凡事遇到有啟發的內容就想著記錄下來,或者想著如何寫個讀後感,這時候就極大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閱讀過程磕磕絆絆。收穫反而不如啥都不想來的多。
對於閱讀一本書我也不喜歡做太多的準備工作。但是事先了解一下這本書:
- 在什麼背景下完成的
- 提出了什麼問題
- 試圖解決什麼問題
對於理清文章的邏輯、作者的意圖、文章的內容還是很事半功倍的。
包括對於自己記錄讀後感,也是很有幫助的。
恩,上面我說的其實都是一些雞湯╮(╯▽╰)╭。
才疏學淺,西學不通,現當代文學不知,僅就相對於西方而被定義出來的 中國學 說一說:
既然題主給讀書前加了中文系的限定,我想,實際上問的,是作為古人講的「治某學」這種意義上而讀書的問題了。入學須知門徑,《書目答問》所謂:「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注本,事倍而功半。」門徑書即目錄書,即有此而知何書需讀,何書如何讀,何書需先讀,何書宜後讀,何書如何。即知書之要略、讀法、次第、批評。讀書需選選書,知道那些可以讀,那些不值得讀。初入學可以參看給大學生擬一份通識教育書單,哪些書可入圍?的答案,這些書,可以窺一窺門徑。其中三聯書店的學人學記多講治學方法與態度,甚是有益。(《勵耘》講態度多,《量守》講方法多,這套書中最推薦的兩本)一、既入中文系,須知何書不可讀,時間精力寶貴,在學問上是胡扯的書不必讀,文學作品的評價不在此列。對書質量的篩選,保證了閱讀質量。基本上,中華書局、人民文學、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國圖社、上海古籍、江蘇古籍、浙江古籍、巴蜀書社、嶽麓書社、齊魯書社、北大社、人大社、上海人民、江蘇人民、中國社科、上海書店、上海譯文這些出版社範圍的書,基本都是符合要求的。選書精,閱讀效果高。不把精力浪費在低質量的書籍上。
一、古書讀法,前人 著作不少,國學要籍研讀法四種 、國學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古書校讀法 、古書讀法略例 等等 ,多如牛毛,基本上都是既講了讀何書,又說了如何讀的問題。開書單的不少。在這我再次推薦余嘉錫男神的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 (豆瓣)這本的後半部《古書通例》。這部書 分為四個部分 :卷一 案著錄第一
諸史經籍志皆有不著錄之書 古書不題撰人古書書名之研究 漢志著錄之書名異同及別本單行 卷二明體例第二 秦漢諸子即後世之文集 漢魏以後諸子 古書多造作故事卷三論編次第三 古書單篇別行之例 敘劉向之校讎編次 古書之分內外篇 卷四辨附益第四 古書不皆手著
說白了,看完這本書,搞清楚古籍何以是這幅樣貌傳到現在的,就不會被那些偽學忽悠了。(加粗 的部分都是偽學最容易犯的錯誤)。
經書講家法,史書講義例,無非是讀古書須知古書體例。入了中文系,書的事兒上,別說外行話。一、讀書次第,古人有本書: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豆瓣)
八歲未入學之前,入學之後,習字至讀書,很詳細,此不贅言,感興趣的請戳文獻0059 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附綱領]b.pdf等。不從您小學說了,說說入了中文系,需要基本學的東西之一,正體字認讀。不認正體字,中文系正經書一大半大半沒得讀了。吳小如先生說治文學宜兼通小學(戳這個鏈接是該在線講座觀看),說白了,老爺子的意思是讀書得認字。這認字 說起來可以旁通很多,從認正體字,到認俗字、草書、篆書,到知平仄曉音韻。是所謂小學。治某學 ,讀其書之次第,以師長指點為佳,所以說,到了這一步才是找人開書單的時機。這種開書單的書往往也夾在著評論,其書往往名曰「要籍解題」「某學名著」,如史部要籍解題 (豆瓣)、中國史學名著 (豆瓣)、中國史學名著評論 (豆瓣)。三本書例子都是史學,文史不分家,從其中看方法。一、又何從知道何書如何呢,上面說到了解題,解題是目錄學裡的一個概念:目錄兩個字,有目有錄,目是書名篇名,錄是敘錄,我們看現在的《淮南子》,有一篇《要略》,每一篇有個概說,那個概說的東西就是錄。大概可以說,目(書、篇)有解題叫目錄,類有解題叫做小序,講這一類書如何如何的。目錄的解題就是告訴你一本書的基本情況加上一定的評論,《四庫總目提要》是其代表作。藉此了解一本書,很高效,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學會讀目錄,記目錄最好的方法則是標註,答主背過書目答問補正,感覺收效甚好。關於怎麼讀目錄,有時間有興趣可以另說另談。先謝過了。本來不打算作答的,所以最初是轉為再邀了柏齡兄和lasia。後來想想,關注這個問題的多為同專業學友,或許還有些是剛進大學的學弟學妹們,自己哪怕是只有半斤八兩的份兒,能貢獻一點就算一點了。
讀書方面:
雜中取精。讀書該讀雜還是讀精一直是個很矛盾的問題,但我認為在實際的閱讀中是可以做到平衡的。雜是要讀書範圍大,大是為了有眼界,樣板容量越多,辨識力增長的可能性越大。而精則是鍛造辨識力的一種途徑。精不應該只是同一類型下閱讀數量的堆積,而應該有質變的認識才對。這種質變最終會作用到你更雜的閱讀上。我見過一些在某些方面有所精深而對其他方向鄙視有加的同齡人,對我來說,他們只是可憐的所謂學術的夜郎。吸取一個觀點,要注意它的對立面內容。文學裡太多觀點了,太多人說著不同的話,書本上或老師的課堂上講過是只是一個片面。當你決定吸取一個觀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對立面,特別要注意它所承載的批評,因為這些批評可能剛好指出了這個觀點的盲點。我最喜歡的沈從文當時挺不受待見的,但看看別人怎麼批評他其實更能顯出他的立體。
請重視定義。不輕易被學術術語糊弄的一個訣竅就是定義啊,如果一個理論連基本定義都說不清的話,基本可以定為歪理了。還是那句話,原則上,定義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你打算以中文系人自居,那請有一個科班出身的素養。這是一個需要手執解剖刀分析文字的專業。喜不喜歡某些作品和觀點是一個方面,是否讀過才是能否開口的條件。大二做80後青春文學研究時,看過不少一開口就是「我沒有讀過……但是……」或者年級輕輕就一股老學究腔調的文章,實在有些可笑。有些大部頭得啃,管你一開始喜不喜歡,這是你的專業。想要進入話語系統,想要一開口就刀刀命中,得練內功。
想給 @海尼森【學好文獻學,走遍天下都不怕!】點贊一萬次。(我們這一屆的學霸就投身學術界讀了文獻學並且打算讀博。)
筆記方面:先不說怎麼摘錄內容,看完一本書首先得記下書目,作者,出版社,版本這幾個要素(圖書館的書還得記索書號)。之前我是直接用筆抄寫在筆記本上,後來實在扛不住,時間精力都花費太多。所以後來改為重點段落拍照或掃描,存儲到印象筆記上。這種電子化的辦法一是快,二是需要利用的時候便捷。
最後,當你讀到一本書覺得它簡直對你好有啟發簡直達到了想要再抄一遍的程度的話……我建議你多讀幾遍,再多讀幾本同類型的書,說不定你就不那麼想了……------------------------------------------我其實是學酥,你們不要理我……作為中文系小白,一直在邊感慨著自己淺薄的閱讀積累,一邊又抓緊當下在大學的日子如饑似渴地泡圖書館,深感利用好學校的圖書館資源是多麼重要。
一直在想讀書這件事是不分學科專業的,說起中文系總是有著一種複雜的感覺,一方面來自對於文學和語言的心懷敬畏,一方面又對當下注重實用的社會環境抱有對這個學科的存疑。說了點感慨,回答一下題主問題。1.想要有一定文學素養的話,廣泛閱讀必定要和細緻閱讀相結合的,文學作品文學史和文學理論都不可偏廢。想要說的一點是,不要好高鶩遠就去忽視專業課本。能讀好那些文學史教材有個宏觀的把握是不可忽視的,比如錢理群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洪子誠的《當代文學史》等等。這樣你在讀作品除了具體的審美感受,還會把它放在文學史中以一個連續變動的視角去審視它。有了一些基本的文學理論,你在讀詩歌的時候,會注意它的音樂性、它的意象;讀小說的時候,你會注意對敘事者的分析而不是僅僅看作是作者的講述,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結構。另外我覺得西方和東方的經典都不可忽視,當代作品也要讀,但是當你讀了《荷馬史詩》、《神曲》、《論語》、《源氏物語》等等早時期的作品才能理解所謂文學的源頭,那些經典的人物形象的原型還有一個流派的作品的產生過程。所以閱讀每個時期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作品也很重要。如果當你邂逅到一本讓你驚顫不已的書,不管是被敘述手法還是語言美吸引,就可以找這個作家其他的書和評論集來看。有些作家,比如巴爾扎克、福克納,他們的作品都有互文性,有著自己構建的一個文學世界,通讀他們的作品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文學作品。2.大三上學期,被老師要求抄《論語》《道德經》,大家都叫苦不迭。但是終於痛苦地做完厚厚好幾本讀書筆記之後,閱讀比較了不同版本的解析,你會發現對這些影響了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原著有著更通透的理解和領悟,不管你對這些思想持有怎樣的看法,都只有在更深刻地理解之後才能更好的批判和繼承。3.值得一讀再讀的書,我覺得是具有豐富闡釋性的,寫出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普遍問題和對人性進行了深刻探討的。比如莎翁的戲劇,到現在也解讀不盡。福克納也說,每年都會讀一遍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有些作品的文學形象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甚至超越時代的永恆性,比如浮士德精神。最後,還想說幾點。第一,不要把文學作品僅僅局限於小說(雖然我大多數時候也會這樣),畢竟小說有著更容易被理解和引發興趣的特性,同時你不能忽視詩歌、戲劇、散文、史詩、神話等各種體裁,這才是文學真正的廣闊性。第二,不要忽視語言素養。外語能力和中文能力都是有助於你能更好地把握文字的魅力的。尤其在詩歌中,英語詩歌、法語詩歌、日語的和歌,都是在本名族的語言的角度看才能真正領悟到最豐富的美。第三,如果能有其他領域的涉獵更好,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美學、哲學甚至美術,因為文學中總是充滿著無數的可能,不管是從哪一個角度去審視。而文學本身也與其他文化類學科有著交叉性。貌似寫這些也都是一些老生常談,對於讀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最近讀書基本會按著時代來讀,最喜歡的就是在圖書館看著I類文學的書按照國別、按照作家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樣子,一本本撫摸過去,總是感受到了一種不竭的源泉和動力,對於浩如煙海的作家們的心血凝結,都會促使你更加謙卑更加虔敬地去讀每一本書。先寫這些,隨著閱讀積累和學習,等到學完中文系畢業回首看或許有更多的感悟。@王缺木@孫欠 不好意思,今天看到陳柏齡答案的推送才想起來答題。讀書甚少,不敢答「應該如何」,只能答我覺得怎麼讀比較好,我是怎麼讀的。
讀書首挑讀什麼。我讀書分兩種情況,一是為娛樂獵奇,二為有目的的學習、掌握有關知識。
第一種,可以隨便找書翻閱,自己感興趣即可,好玩就繼續讀下去,中途覺得不好玩也可以放棄,轉而看其他的。更可以不用找來該作者的所有作品一一細讀。但在選版本的時候,還是得注意出版社,比如文學類,首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上海文藝、上海譯文 、三聯書店,廣西師範大學等出版社;理論類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等出版社;古籍則主要是上海古籍、中華書局。如果是外國譯作,不僅要注意出版社(首推上海譯文、人民文學),更是要注意譯者。要知道有些翻譯者專註翻譯一個作者的書,因而長時間翻譯者對這個作者的語言風格把握的就比較細膩。比如我們常常看到林少華與村上春樹、張玉書與茨威格的合作。
第二種,則不然。首先要明白自己最需要讀的是什麼,其次是如何選版本。陳柏齡提到不能盲目看書單,我覺得這是對的,即使是學校開的書單,也不能保證完全適合我們。老師們一般要麼是50分鐘課堂一開課就簡單帶過書單,要麼是趕著下課鈴匆匆翻到最後一頁PPT,因此他們沒有時間告訴你一長串的書單,最值得看哪幾本,看的先後順序。但在校生有個好處就是能隨時跟老師、同學交流讀書經驗。只要抽空問一下老師或者有過閱讀經驗的同學,都能對書單上的書有了一個最基本的認知,而老師,更是會告訴你哪些是入門的,哪些是可以稍稍帶過或者看看相關論文的。好在現在中文系老師也都明白,我們雖是中文系學生,但永遠不能讀完甚至讀他們列的書單,因而他們在公布書單的時候,也盡量避免了全部都是學界大部頭的經典但晦澀的書目。
其次是關於讀。我的習慣是寫論文的時候精讀略讀結合(不過我總是不能達到我要的效果)。此時,做筆記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哪些信息是需要的,哪些內容是講什麼的,都需要標註好。平時如果細讀,最能加強理解和記憶的方法我覺得是先做筆記,再整理出來。做到框架簡潔,大標題、小標題一目了然,內容簡明充實。不過這樣的缺點就是太耗時,而且閱讀的速度肯定是大於整理筆記的速度的,所以往往整理筆記,就抑制住了閱讀的慾望與興趣。所以看著辦吧,如果覺得內容不太理解、容易忘記,就可以停下來做一做筆記整理。
另外,記得「系統」「對比比較分類」。如果是純文學的書,我習慣一段時間集中時間看一個作者的所有或者絕大多數代表作。這樣,讀完他所有作品後,大致了解了這個作家主要寫些什麼題材,他的寫作敘事風格是什麼。再上知網找幾篇研究分析他作品的牛校碩博論文看看。這一環節下來,差不多對一個作家的理解對於本科中文系學生來說,我覺得就已經足夠了。另外,讀同一系列作品的時候,也可以對比閱讀,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和宿舍另一個同學對文人情書很感興趣,大家就各自找來王小波、沈從文、朱生豪的情書情信讀,讀完一起聊他們各自情書的風格。
最後,我個人還是覺得多讀古書、古典詩詞挺好的(這就是說我沒做到)。不一定非要一上來就讀原文,可以一本原文注釋,一本基礎的注釋版本。比如讀《論語》,可一手《四書章句集注》,一手錢穆老人家的《論語新解》;讀《世說新語》,可一本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注》,一本朱奇志註解的《世說新語校注》。
當然,讀書最妙之處在於與人交流後的會然於心。應該像一個作家那樣讀書。
要有偏見。偏見比人云亦云要好。
中文系當然不是為了培養作家,也培養不出作家。因為作家讀什麼系都無所謂。
讀中文系是了解更多的作家,更多傑出的作品。從而也許(我不太確定)比其他專業的人更有可能成為一個懂得文學的人。
————————————
看那些知名作家談如何讀書,這個一定很有趣。
分享一下亨利米勒的讀書經吧。
他是少有的喜歡談書,並且寫了一本專門談自己的閱讀經歷的著名作家。
亨利米勒在文學上,是一位革新家,他影響了凱魯亞克等垮掉派名家,在美國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分量。而且,他不僅善於讀書,還非常流氓——不是那種讀死書的學者型作家。
我喜歡這樣生猛的作家。
以下是他關於讀書的一些內容:
1、 一個人應該書越讀越少,而非越讀越多。
2、 每個領域的大量文獻都是由陳舊的思想構成。(如果不是研究這方面歷史的專家學者,實在沒必要去讀。)問題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削減這種浩如煙海的便宜貨。
3、 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名作,許多早已過時,毫無價值。生命有限,應該明智地用來做最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讀那些古典的垃圾。要活得明智,需要的不是讀很多書。少量幾本足夠了。
4、 知識和學問最直接的源泉,不是學者或哲學家,而是生活本身——對生活的直接體驗。
5、 我對書本身並不懷有敬意,我也不把作者看得多特殊。
6、 最偉大的色情作家。薩德。DH勞倫斯。亨利是非常喜愛勞倫斯的。
7、 很少有書是真正新鮮的。絕大部分書的內容是重複的。那些在風格上,或內容上給人以獨創性印象的書的確很少。舉世無雙的書十分罕見,也許整個文學史還不到五十本。
8、 他認為真正幽默的書很少。一輩子要是能寫出一兩本幽默的書就滿意了。《費恩歷險記》《死魂靈》是真正幽默的書。而論幽默的書如伯格森的著作則令人反感。
9、 亨利說永遠不會再去重讀艾德蒙伯克,喬叟的任何東西。拉辛和高乃依是另兩位他很懷疑會去重讀的作家。(也許我們可以替換成蘭陵笑笑生,馮夢龍)
10、 他喜歡看懺悔類的書。但從沒讀完盧梭的《懺悔錄》。
11、 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書單。而不是學者擬定的基本文學修養的必讀書單。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12、 一個人應當先讀當代作品。他應該先熟知他所生活並參與其中的世界。而古典作家,即使非常有名,也在某種程度上過時了。他們的思想十分陳舊。他們關注的問題也喪失了重要性。當然,不包括那些真正偉大的作家。
13、 寫作時閱讀會有更大的收穫。而不在寫作時的寫作則是有害的消遣。亨利說他讀書越多變得越苛刻。後來,讀的越多,幾乎沒什麼書讓他真正滿意。那些曾經崇拜過的作家,成為他最無情批判的對象。但始終有一批作家具有魔力,得以倖免。而他在寫作時讀書,會用新的眼光看待那些書,那時候一本普通的書也能讓他學到東西。
14、 對作家不斷進行審視。
亨利早年很喜歡托馬斯曼。後來重讀時,發現他糟糕透頂。愛倫坡、傑克倫敦、雨果、吉卜林,現在也不會再看一眼。
15、 務必先做到實踐,然後再奢侈。
書是奢侈品。一個人應該先是木工、手工藝者,先解決生存的問題,然後再考慮讀書。這些比讀書重要。
16、 狄更斯的書很少讓人愉快。大多數凄涼陰森。只有《大衛科波菲爾》獨樹一幟,沒有這種感覺。
17、 唯一的老師,唯一的榜樣,就是生活本身。
作家要憑自己的直覺寫作。一個人要寫作就必須瘋狂而著迷。
18、 人類一直存在兩種認識、兩種智慧、兩種傳統。從童年開始就意識到這兩者的區別:一種是我們自己發現並暗中維護的,一種是學校教育的,後一種沉悶無用且極端錯誤。前一種教養則滋養我們的生命。所以應該深深維護童年的記憶。
19、 那些古希臘的悲劇,對我的滋養超過了偉大的莎士比亞。
20、 亨利不喜歡麥爾維爾。《白鯨》是他最討厭的作品之一。
21、 梅特林克和愛默生,現在人們已不再在他們的書里尋找安慰了,他們的精神食糧已經成為可疑的了。但亨利一直對他們念念不忘,不過這些是他早年讀的,後期也許沒有復讀。
22、 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亨利一直到後來還崇拜著的作家。
23、 克里希那穆提。亨利喜歡這類禪宗啟示性的作家。
34、 只要誰有能力讓我們每次讀他的著作都會越來越深刻地影響我們,那他確實就是一位大師。這是重讀最喜愛作家時的想法。亨利重讀最多的是尼採的《悲劇的誕生》,每次一拿起這書就覺得自己「完蛋」了。
25、 與喬伊斯相比,亨利覺得自己更接近勞倫斯。也許是太接近了。至於喬伊斯,他當然也感激,但他覺得更接近勞倫斯。他的文學血統來自浪漫、瘋狂、主觀的那類自白式作家。喬伊斯的語言天賦讓他佩服,但他更欣賞拉伯雷狂歡的語言。但喬伊斯仍然是這個領域的巨人,沒人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26、 有些人堅信某些書因為被普遍看成是「傑作」,因而就具有力量能激勵和滋養我們,他們的錯誤是多麼可悲。每個愛書的人都能說出一長串的書名來,因為這些書開啟了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睜開眼面對現實。對於一個受到極大震動的人來說,這些書就是無與倫比的作品。即使專家學者們對之評價不高。一個真正聰明人,能從罪犯、乞丐、妓女身上學到的東西,和從聖人、《聖經》中學到的東西一樣多。
27、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惠特曼,代表現代文學的兩個高峰。他們兩個在亨利眼裡,惠特曼儘管看起來不那麼像藝術家,儘管不那麼深邃玄奧,但看起來比陀思妥耶夫斯基要高大一些。他所關注的範圍是整個宇宙。歐洲豐富的文化燉菜是一種豐富,而美國日常生活的厚重礦砂則是另一種豐富。勞倫斯《美國經典文學研究》最後一章寫了惠特曼,裡面極有拙劣的評論也有驚人的穎悟之光。他不能給養惠特曼完完全全的敬意,事實上他無法估量這個人。惠特曼對他來說是個奇才,一個特別的奇才。他確實也談到了惠特曼身上具有的永恆價值的東西。惠特曼身上有很多東西他無法把握,實事求是地說,他的才華稍遜一籌。
28、 對亨利影響最大的100本書。摘錄幾本主要的。
古希臘戲劇、歌德談話錄、一千零一夜、愛默生、藝術史、希臘神話與傳說、紀德論陀翁、安徒生童話、漢姆生作品、悉達多、十日談、呼嘯山莊、於斯曼的《逆流》、尤利西斯、道德經、康拉德、梅特林克劇作、魯濱遜漂流記、尼采主要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德萊賽作品集、斯賓塞自傳、希臘羅馬名人傳、西方的沒落、追憶似水年華、斯特林堡劇作、格列佛遊記、巨人傳、蘭波詩、約翰克利斯朵夫、費恩歷險記、草葉集等。
謝邀。回得晚了,在台北玩了幾天,一直懶得打字是一個原因,題主這些問題實在是難倒我了是另一個原因。或者說,我根本沒料到某天有人會問我這類問題……我情願去考慮一下哈弗里切克和P隊哪個隊史地位更高這個問題。
好的不貧嘴,正面回答問題:
1. 基本文獻的覆蓋面和在某個興趣點的鑽研一定同時進行,關鍵在於你怎麼安排時間。當然以我朝中文系本科的學業負擔,隨性而為即可。如果非要嚴格要求自己,那就先完成基本文學史重要作品的覆蓋。
2. 怎麼做筆記我也想知道,誰能教我我送ta……一本TI4小紫本如何?基本經驗:第一遍讀書,不管是讀什麼,最好都別做筆記。第二遍精讀,分開理論筆記和摘抄筆記。另外一個小技巧:讀理論書,多讀幾遍目錄,最好背下來。
2. 補:以上一條適用於作品文本和理論文本,是否適合讀史料,未知,因為我不讀史。唯一可以一說的就是,當年在川大,王紅老師跟我們說,她博士後的導師就叫她讀通鑒別做筆記的,做了就讀不完啦……
3. 讀書遍數……當然是想讀幾遍讀幾遍啊。福克納每年讀一遍堂吉訶德,很多老先生每年讀一遍十三經。要讀的少,只讀一兩遍也沒什麼問題。比如福柯的性史,我想我是不會再去讀第二遍的。
最後說一句我一直要安利的話:學好文獻學,走遍天下都不怕!
補充:文學史教材。,拿來當書單用就好。我小川大最近幾年自己編的幾套教材,都實際上是作品選。高教出版社那套紅皮的,建議當廢紙賣掉。書宜雜讀,業宜精專。
身處中文系,業為何物,你自是比旁人明白。宜精,應是你對中文系的態度,參照陳兄的答案,深刻,反覆,琢磨,勤思,去吃透每一本業書。教人家怎麼看書,我不會,知乎眾人太耿直了,直接給心得方法。但讀書方法,要教嗎?多讀讀,就通了。不通,那是沒讀夠。
業外之書,要雜讀,才不至於看不到更大的世界,讀不到更有趣的故事。莫言的魔幻現實,矛盾獎的革命現實主義,北方民歌詩經的玲瓏精緻,南方文化楚辭的浪漫恣意,明清小說的巧妙、不遜西方,荷馬史詩的宏偉敘事,莎士比亞的悲劇文學等等。雜讀,是亭中玩月,涉趣有味,依著性子來,魏晉才子風度。讀書是鬧著玩的,以習業之法而精於雜讀,就少了韻味,讀書是有趣的,不是呆板的。如果文學是你的業,另當別論。我反感,並反對,把看書當作一門高深的學問去研究,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有些知識,書本解釋不了,也無法用知識去印證另一個知識,只能用生活去與它共情,產生自身理解,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史鐵生將生命揮毫潑墨成如此,在尚淺的年紀,未嘗世事,你怎麼都無法共情互通,唯有感動罷了。
若不是業,該雜讀,平白的生活里添點生機,尋點趣味,如果非要用一套方法理論去讀,那是作賤自己的心氣,不讀也罷。若是你的業,也要划出業涉獵範圍之外的書,廣雜涉獵,但務必精於業,不荒廢。
直白一點,讀書是種消遣,相對高尚的消遣,既然是消遣,就得適意,怎麼爽怎麼讀,不拘泥方法筆記。現代人讀書太不適意,老想著精鍊,套點所謂的乾貨,又不是你的業,何必刁難自己。這樣的人可能很厲害,但無趣的很,不會消遣書,反到被書消遣。我的一位中文系研究生輔導員告訴我的
1.他能做到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就是說花大部分時間去讀書熱愛讀書,毛姆說過讀書等於給你的人生建造了一座避難所。2.心靈雞湯類可以讀但是要少讀。取乎上,得乎中,取其下就不知得什麼了。所以要能夠接觸那些高層次的難懂的的作品。他最喜歡莎士比亞,魯迅,蘇俄文學,詩歌,就是說各方面涉獵,不應該只讀自己喜歡愛的 。
3.老師上課提到的書,感興趣下課拔腿就往圖書館借,一位老師曾說,中文系讀書讀的不是聰明而是腳快 。
4.寫作老師說到讀書時說,把一個作家的作品看10遍以上你自然寫作也具有那種文風了。所以我讀了5遍以上邊城,寫作很樸素。。當然要精讀那麼幾本因為畢業論文啥的也需要這個,然後就是讀書讀書本身就好開心啊 。
5.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都得有所觀覽 ,讀書是系統性的
6.關於做筆記,看完書最重要要思考,寫下自己心得體會記下來不是看完一遍就完事。我看書一般就會抄錄許多但是.......我的老師曾說過背下來....
7.詩歌真的很好看。朦朧派詩歌也超級愛。對於自己喜愛的就更要去研究去讀。一下子讀個暢快!(^_^)Y
讀的多自然就會有感覺了……
我也是中文系一名學生但是我也讀書少所以只能說說我們平時輔導員告訴我們的。還有一些平時自己讀書的體味。。看看好了。。大概用處不大:D
靜下心來讀書……一切就都有了事情是這樣的,當我若干年前圖楊圖森破的時候,以為中文系是一個終日讀小說且不用學數學的專業,深覺快哉,但真正讀下來中文系,覺得這話又對又不對。
我呢,在一個據說中文還不錯的985高校讀中文,系裡百十號口子,剛進學校的時候擔心自己適應不來中文系的酸氣,到頭來發現受不了的是腐氣。中文系裡當然有慘綠的寫詩青年,區區而已。第一志願是經濟的被調劑的人大有人在,中文系裡當然有勵志學術的學霸學神,詩經儀禮隨便來好么,但更多的人是在想著畢業後考公務員。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讀書,只不過根據自己的情況取捨不同而已。大學老師一大習慣是給學生列書單,不管是教授還是講師,好像不列就不見水平似的。我大一時上第一堂古代文學課,老師是學界頗知名的老先生,我們是他臨退休前的最後一屆學生,好好的專業課被壓縮了課程,烏烏泱泱一屋子的學生,老爺子第一節課義正言辭痛心疾首地分析了學院不重視基礎課的現狀,並叮嚀我們務必好生自學,說罷便倒豆子班噼里啪啦說了一串書名,雲,都要通讀!我傻呵呵地按照先生意思買了書單里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書,遂花去五百大洋。可是,《左傳》精裝版會便宜啊!╮(╯▽╰)╭而這些書我至今也為讀完。再接著上文學理論的課,老師年紀不大,是個講師,學術水平值得商榷,腳踝(huai)念成腳裸(luo),至今淪為笑柄,這哥不知如何想的,一上來就給我們忽悠鮑德里亞,每天上課就光聽著些亂七八糟的名字,他說,要讀《象徵、交換與死亡》喲~要讀《消費社會》喲~我又顛顛地買回了書,結果╮(╯▽╰)╭,尼瑪看!不!懂!啊!老師嘿然,沒事,不懂接著看,慢慢就懂了。再後來,知道了中國知網,知道了課程論文,才發現每年讀書頻率最快的時候是期末結課的時候,一篇論文不引個十個八個注那不能拿去見人。——————————---------------以上是吐槽中文系的分割線------------------------------------------------------這答案本來是深夜醒來拿著手機啪啪啪亂按一通的結果,等我正兒八經清醒過來的時候又改了若干錯別字和修辭,現在通篇讀了一通, 又看了看其他知友的答案,深感不妙。小姑娘年紀輕輕一肚子怨氣會毀容的~,想來大部分人只是把時間勤於口舌而疏於四體,所以我還是回來老實寫點東西好了。1.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我現在覺得所有人讀書吧,還是求個喜歡。當年五柳先生說得好:「好讀書,不求甚解。」中文系不中文系都是如此,只不過對於中文系來說讀書算是一門生計。喜歡現當代你就巴老曹去,喜歡文藝學你就黑格爾去,起碼興趣是讀書入門之法。2.少讀教材,多讀經典。教材這種東西除了在複習考試的時候最好不要碰好么。現在中國大學因為種種可說不可說的原因,恨不得有多少所大學出多少本教材,實則大同小異,找一找學界承認度比較高的一二本提綱契領地讀一下即可,其餘時間多看里程碑式的作品,多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中文系在於在確定細分方向後,對於方向內的經典,不可不讀,且要讀精讀透。我的一位老師說,大學四年,你能把康德讀好了,我敬你是條漢子。現在多少學者就是憑著一個巨子一本書安身立命,一招鮮吃遍天。3.讀點詩歌我們院長說,讀中文系,要讀詩。這話說的很有意思,大約詩歌最能代表所謂的中文系的氣質,無論中外古今,詩歌是形式美和內容美結合的最高典範,是眾學問之母。錫德尼的《為詩辯護》已經論證的及其精彩,有興趣可以讀一讀,在這裡想放一段海德格爾在《詩人何為》中的話:"死亡遁入謎團之中,痛苦的秘密被掩蔽起來了,人們還沒有學人會愛情,但終有一死的人存在著。只在語言在,他們就存在。歌聲依然棲留在他們的貧困的大地之上,歌者的詞語依然持有神聖的蹤跡。" 在這個貧困者不知道自己貧困的時代,在這個夜到夜半的散文時代,像詩人致敬。4.勿以中文畫地為牢另一位老師,算個大牛,他說,讀點經典,讀點經濟哲學歷史,女孩子不要再看張愛玲了,看點《國富論》好嗎?」 聽說曹文軒曾經給自己的研究生說,你們論文再做張愛玲我就掐死你們。哈哈哈哈。但是想來是對的,中文系的人別以中文二字成為自己的桎梏鐐銬,世界之大,知識之廣,僅僅中文二字難以涵蓋。不同領域的知識往大了說能提供不同的研究視角,往小了說用來吹牛逼也好呀~關於抄不抄,私以為抄過的東西和看過的東西記憶程度和理解程度完全是兩碼事,不是有個教授勒令自己的博士生去抄《純粹理性批判》么,但有的知識,又不能拘泥於字句,需要整體把握,比如阿多諾。題主說的書,哎呀抄抄前面李澤厚自己羅列的概要就可以了么~
當然啦,中文系裡不讀書的人也是一把抓,反正每位老師都會說這麼一句話:「對於本科生,要求低一點。」其實說了一堆怎麼看書,不如自己去看一本書。怎麼讀,一頁一頁的讀就是了。從中文系畢業十幾年了,現在回想起來,最大的遺憾就是書讀得不夠多。雖然每位教授上課都有側重點,只要按圖索驥按部就班就能拿個中上的成績,不過學得不甘心的學生大有人在。讀書不是為了一紙畢業證,不是幾個分數就能糊弄過去的。所以,怎麼讀歸根結底還是得問問自己,需要什麼,求的是什麼。我當初有三個選擇,一個是中文系,一個是英語系,一個是歷史系,後來還是選擇了中文。頭幾年其實挺悔的,覺得應該先學四年外語,再去讀英美文學,這樣比較順溜。隨著年齡漸長,才發現,如果不讀中國文學,恐怕也不知道外國文學,文學這一路其實彼此通聯的,所謂差異無非是民族性格的差異而已。千變萬化的技巧最終都落在一個美字上,覺得這篇文章美,覺得這詩動心,就夠了。而美又是最難形容的,悠然心會,妙處難與人說。回到正題上。中文繫到底該如何讀書?我還是覺得不可能面面俱到,因為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在總體科目保證及格的基礎上,專攻一兩門課程。這也是我們那時候讀書的一個策略,革命史、馬克思哲學理論、現代漢語什麼的就抄抄筆記混個及格,像外國文學、古代文學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連皮帶骨地啃,外國文學又有側重點,我當時主要的精力就放在古希臘神話上,因為導師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肯定是跟著導師走了,不懂就問,抓住一切機會問。她當時對我們這些本科生是不怎麼待見的,但是你多問幾次,她就留了心,以後再問她,就能得到一些具體的指導了。古代文學也不是籠統的,當時教我們古代文學的教授,研究方向是唐代傳奇,所以也就兩眼一抹黑地跟著讀,什麼明清小說、漢賦宋詞先擱一邊,先讀唐代傳奇,一篇篇啃,覺得美的段落就抄,就背,對我而言,苦讀始終是個辦法。有人說,真正的大牛是跨界的。我覺得,跨界也許不是大牛自覺追求的,而是在實際學習中自然而然地涉獵到其他學科進行補充。打個比方,你讀古希臘神話,肯定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跟著也就了解一些古希臘聖賢的哲學,知道一些自然法和人類法的區別吧,這都是在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添磚加瓦的,不是刻意去學,而是不經意間推開另一扇門走進另一個房間。雖然我現在並沒有從事跟文學相關的職業,但始終覺得中文是個美好的科目,至少別人活一次的生命,你可以在古往今來經典文學中體驗成千上萬次,今天懷抱著濟慈的希臘古瓮,明朝葬身於梅爾維爾的巨鯨,一切皆有可能。
感謝邀請。
但是窩真的讀書特別少又特別喜歡黑中文系那種啊。好吧說正經的。
都是個人看法,歡迎批評辱罵。第一個問題:
熟悉文學史比熟悉具體作家作品重要。閱讀深度比閱讀廣度重要第二個問題:
我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除非是自己研究的領域),讀書對我來說只是獲取「印象」的方法。而現在有更好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第三個問題:
因為興趣或者隨手看到開始閱讀的作品,著作,一遍。自己想專攻領域的作品或者特別喜歡的作品,多少遍都不嫌多。阿根廷贏了,不開心,碎覺,明天白天起來詳細寫。(詳細寫的答案真的會得罪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練成**龍爪手。人要兩條腿走路。選定一個分類進行精讀,其他的泛讀。
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四,學渣。學校一般,但也是985。可本校中文系歷史悠久已歷百年(but現在不叫中文系了),在全國不是前三也是前五了。
已經有這麼多人給題主答案了,我就說下自己的實操性強的一點想法。我假設按照中文課程內部的分類,大致分為文學類、理論類、語言學類、民俗學類、人類學類、傳播學類書籍等等。以文學類為例吧。韋、沃倆人的三分法:文學批評、文學理論、文學史。先拿文學史入門,以史為綱。再拿作品為本,依文學史讀作品。我主張先讀史再讀作品。文學史能使你有一個嚴謹的學科思維。但不可拘泥於史論,一定以作品為本。從史入從作品出。作品第一位,文學史第二位。對文學史和文學作品熟稔之後,可以閱讀相關文學批評。從批評中豐富體系框架,把扁形作品變成圓形作品,並且引出對文學理論的關注——所有文學理論都是從作品中來的。有了文學作品的積澱,對理論理解也會容易得多。了解理論之後,從流派角度梳理理論框架。到了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會在你的第二次閱讀中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觀。這時你的視野就會出現兩種情況:向內聚焦和對外擴展。向內聚焦很有可能是導師的引導。而聚焦的內容有可能是特定的作家作品,或者是流派,或者是文學內部學科:比較文學、世界文學、中國比較詩學等。擴展視野是自然發生的:文學理論的來源並不僅僅限於文本——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詮釋學、語義學、多元文化主義以及社會學、人類學、傳播學、政治哲學、政治經濟學、分析哲學等等。我個人覺得所有人文學科都可以以學科史入門,把文學作品換做學科經典。以學科史為骨,以經典文本為肉,以評論論述為血,以發展流變邏輯為皮,基本可以入門了。附:不讀文學史的小心從審美鑒賞跳不到文學批評哦~連印象派批評都跳不到~你這問題真是問倒我了,我畢竟不是中文系的學生,不幹這一行,不知道這一行的水有多深,也不知道該怎麼趟這水。就我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中文系分幾個不同的板塊。不同的板塊,學習方法不一樣,看書和看書的方法亦不盡相同。首先第一個板塊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這就是純粹的理論研究了。這一板塊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一塊。最早的漢代成書的《爾雅》,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最大的字典《康熙字典》,以及古代的訓詁學,都是研究這一塊的。這一板塊你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廣博的見識,要對漢語言的精髓要有深刻的理解。然後一個板塊是漢語言文藝學和寫作知識和技巧。這一板塊也是歷史悠久,中國文人對這一塊非常重視。學習方法也和上面一樣,要對漢語言文學的寫作方法和特點有著深刻的理解。最後一塊就是應用了。主要就是對外漢語、寫作一類的。這些板塊近代以來才劃分出來的,在古代,這些都是不分家的。在古人眼裡,漢語言就是一個整體,分開來難免會有之及一點不及其餘的缺點。近代以來,國人學習西方,參照西方研究語言學的方法來研究漢語,為了方便和與國際接軌,就硬生生的分出了這些板塊。但凡是對漢語言有深入研究的,雖說這三個方面不會樣樣拔尖,但至少這三個方面的素質都不差(因為差的話很多東西就研究不了,或者是研究不透徹,或者乾脆就是錯誤百出。)。所以我個人的建議就是兼收並蓄,先博後淵。
不管是不是中文系,如果涉及古文,首先治學,最重要的是治小學,沒有小學類的基本功夫,可以說是讀書千卷、撰文萬言,都只能算是「言不及義」,因此,需要大體上了解訓詁、名物、方言,如果細緻的話還需要涉及音韻。
其次選書,最重要的是讀原典,這一點不論東西方學問都是一致的,就是學科、學派最根本性的著作,對原典掌握的深入程度決定基本面,至於評論、發揮、研究之作要少看、精選,因為大部分都是無關痛癢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乃至胡說八道。
再次科目,也就是明宗旨,大致明確自己用力的方向,把主要的精力去挖好一口、兩口井,當然對於在校生來說這麼早就有所謂的明確方向,很難,都是慢慢來的,根據自己愛好、能力以及環境在較長較為廣泛的動態過程中摸清自己的心志。
最後手眼,勤讀很容易理解,拙讀則是對於重頭的書,不可輕易放過一字一句,我以前讀書很輕快往往一目十行,基本上沒什麼益處,此外多做筆記、乃至多寫,寫札記、小文,雖然寫出來的內容大體無足輕重,但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中文系學生一直被認為應該是讀書很多的人。可事實上,大部分中文系的學生甚至沒有理工科的學生讀書多。原因就不必說。僅在你願不願意而已。
我認為如何讀書是根據種類而分。專業與非專業書籍是最起碼的界限。但卻不局限於此。讀書前你必須有明確目的性。讀書的目的粗略地可劃分為兩類 一、你的目的是看看,了解下,好,不必說,你也知道,一目十行,跳著看。 二、你的目的是有所了解,有所應用。這就需要至少讀三遍,並且做到眼手並用。 這讀書法根據不同的書,不同的效用也是不同的。 對於故事性或傳記性強的書籍讀法:第一遍通讀,了解大意。 先不要急著第二遍讀。試著去寫一篇一二百字內容梗概。擱置一個月後,再開始第二遍。而空置的這個月你則需要了解這本書的評價,相關的學術文章。讓無數別人的話湧進沖淡你最初的比較簡單的看法,然後開啟新的一頁。因為對於大量評論的了解使得你不自主地關注評論中經常提到的書中的地方。所謂眾人觀點相的同多了,便成了參考答案。而書中別人關注的多了,自然也成了一種作者希望讀者了解到的核心。因此,在第二遍的閱讀中,你會自覺地關注所謂文章的核心主線、主要思想、結構分析等等,這些都將進一步鞏固你頭腦中的宏觀認識。 第二遍讀完後,還是不要急切,用一個月的時間去寫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這是你在別人影響下的成果,但是對於這本書來說,你是向前邁了一步,有了更完善的想法與見解。 寫好後,可以再開一本新書先看著,半個月後,開始第三遍。你對他人的見解,頭腦中的宏觀認識經過這一個半月的時間已經沖淡了不少,但是最核心的卻仍舊在你腦中,這時看第三遍,一句一句讀,帶著筆,圈圈點點,細緻地分析每一句為什麼這樣說,前因後果,在空白處記錄你的見解,同時不忘摘選優秀內容作為筆記。 這樣讀完後,你已經對這本書完全有自己的見解,看法,讀透,讀破,如此,用3天的晚上睡覺前的時間系統地在腦中梳理整本書的內容,再寫一篇論文。那樣,這本書就再也不用看了。這個方法很有效,讀的書可能會少,但一旦堅持,你的見解,寫作能力,文學素養絕對會有很大提高。當然,這是借鑒英語學習方法得出的。
對於專業書,比如現代漢語叢書,這些我不倡導你立刻看。讀這些書前,還需準備兩套相關題。一套簡單通讀一遍後再做,你會明白那個是你的難點,易錯點。然後根據錯題類型去翻對應書目,對這些相關知識進行了解。看完對應的後,在通讀。 另一套進行鞏固。這樣效率挺高的。現代文學史之類的,類似於歷史性的,可以找點人物傳記的相關介紹片看看,再略讀就差不離。至於該記的就背吧。 其實中文系的大多數是概讀,即使是老師推薦的書目除非是著實優秀的、你極感興趣的,或是必須要去完成精讀任務的書籍,一般不要浪費時間精讀。即使是很多大家的文章,有些也經不起你細緻分析。可若是因為一些糟粕令你對閱讀失去興趣,才是得不償失。 盡量不要去沾染惡俗小說,否則你的眼光,審美都會拉低很多。 希望對你有收穫……⊙▽⊙如果您的定位是畢業找工作,泛讀為主。老師推薦的書一定安安心心看完,在此基礎上,有額外精力和興趣,再看其他書,才不會掛科。
如果您的定位是畢業讀研讀博進高校社科院走學術路線,精讀為主。本科最重要的是精讀訓練,到了讀研再泛讀不晚。精讀學得好,泛讀是一目十行學有宗主。精讀學得不好,泛讀是隨讀隨忘狗熊掰棒子。
精讀的話,大一入學開始,只選一種書,最多兩種,以此為核心,集中爆破,再讀其餘。四部要籍,皆可備選,一個簡單粗暴的選法是在黃侃說的八部書內選一種到兩種。頂不濟的,哪怕精通四大名著菜根譚張愛玲沈從文哈利波特,你將來都會發現受益匪淺。近現代文學和外國文學我不太了解,抱歉。讀文學史,你跟緊老師所主張那一本書的進度就夠了,沒必要過多記誦超綱常識。作為一枚中文系已經畢業的學酥好想來回答這道題,當然有些觀點可能主觀片面,姑且聽之。
拋棄題主的喜好、將來的就業選擇等個性的因素,僅就「中文系」這個範圍,私以為專業和廣博來說,前者是基礎,而後者是錦上添花。閱讀量當然越大越好,涉獵範圍當然是越廣越好,但是一味地追求廣度沒有深度,就是典型的什麼都知道,並且都是只知道一點點。大學讀四年,學來一堆吹水的本領,卻沒有核心競爭力。如果可以,先保證專業書籍閱讀量的廣度和深度,再去說廣泛的涉獵。——哦,多麼痛的領悟!知乎很多關於讀書很好的回答,我其實已是班門弄斧,但還是想舔著臉說說本專業書籍的閱讀體會,各位看官見笑了。如果不是師範類專業的話,中文系的課程主要是語言和文學。因為語言學得很渣,就不丟人了,談談文學這一塊。
1、一定要有專業基礎!!!——不要問我為什麼用三個感嘆號。中文系學生的要求,那對各個時期重要的文學現象、文學流派,重要的作家作品肯定要有了解吧。尤其對作品而言的話,代表作要看吧,——至少主要內容是什麼得知道吧?你就是學這個的人,如果你都不知道,不想知道,懷疑知道的意義,那我們這麼優美的文化怎麼傳承下去?身在中文系,一是需要有某種情懷,二是需要知道中文系也是個專業,需要了解一些本專業是必備的知識。不然畢業了跟非中文系的人怎麼區別開去?2、興趣很重要。中文系有各種文學史的課程,已經幫你建立的大概框架。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找到你的興趣點,以點帶面地看。比如有段時間看池莉,單純地覺得不錯,就會繼續找她其他的作品,進而又了解到「新寫實」這個群體,然後又去看了方方和劉震雲。所以不怕會陷進去出不來,你會藉由你的興趣點,看到更廣闊的世界。3、大致按作家作品→文學理論→哲學這樣的閱讀順序。大一、大二時期,配合各門文學史的課堂,儘可能多地閱讀作家作品,建立感性的認識。然後在廣泛的閱讀量的基礎上看文學理論、文學批評類書籍,學有餘力的話進一步閱讀哲學,就有更高的視野。當然,你只喜歡哲學一開始就讀哲學也沒人攔著你,這裡只討論中文系這個專業。4、要有自己的判斷。這裡的判斷,既包括書目選擇,同時也是對書中觀點的態度上。上下幾千年,方圓一個地球的作品,有太多高大上的經典,很想一一拜讀。但也許會有隨之而來的問題,即是明明是經典,被捧得這麼高,為什麼我不喜歡或者覺得不過爾爾?可能是你的知識面閱歷還不夠,也可能你就跟這本書沒有緣分,錯的不是你,不是推薦這本書的人,更不是作者,而是說你不該和這本書有硬著頭皮讀與被讀的關係。講到這裡想到一件事,某次一個磚家來作講座,巴拉巴拉說了好多,挺給人啟發的。突然提到《紅樓夢》,然後幽幽地說:我就不喜歡《紅樓夢》,看了也沒看懂。重點不是這句話,而是這麼短一句話硬生生被大家發自肺腑熱烈的掌聲打斷了。很囧,聽講座的我們那一級的中文系學生,好些都是紅學社的骨幹,對《紅樓夢》的推崇毋庸置疑。就這麼華麗麗地啪啪啪地鼓掌。一本再好的書,一個再好的人,都有可能不是你的菜。看不進去,不喜歡就放放嘛,不要盲從,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不要為了經典而經典。(這一點自己現在正在努力克服,共勉之)當然也不是讓你看快餐文化。個人感覺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的觀點放在這裡很合適(當然人家的這個理論初衷不是這個,是我亂套用),踮踮腳就夠得著的,而不是跳起來都摸不到,也不是蹲下來都可以夠著的。這樣的書,要根據你自己的喜好、認知程度去選擇,慢慢摸索。實踐最重要。再回答你的問題。- 「應該有所專攻呢還是廣泛的閱讀呢?是認準一個名家把他的主要作品都讀一讀還是嘗試閱讀更多名家的書?」——前面都提到了,請參考。
- 「如何做筆記」每個人方法不同,想提醒一點的是第一遍最好不做筆記,只是看。心裡有數之後再做筆試。因為有些觀點書中反覆提到,甚至後來涉及得更深入全面,通覽之後不至於做無用功。
- 「比如說我讀《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好多東西對我而言都好有啟發,是不是都該記下來呢。。。那我覺得要重新抄一遍這些書。。。」一般碰到這樣的書,我的做法是繼續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如果還是覺得哪裡都好,都有啟發,就去京東下單了。→_→
- 「一本書讀多少遍為準比較好?」這個問題,就像我問你「一個帥哥你看多少遍為準比較好」一樣。喜歡的多少遍都不厭倦,不喜歡的,你懂。
用錢鍾書老師的回答 書不就是一本一本地讀 咩
推薦閱讀:
※有那麼多好書,讀不過來怎麼辦?
※看書究竟有什麼意義?
※你們看書做筆記嗎?
※怎樣去培養一個初一孩子的閱讀習慣?
※如何閱讀專業的經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