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你發現哪些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
比如怎麼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怎樣抓學生的落實,怎麼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提高備課效率,怎樣在教學中創造心流等等·····
班主任工作,重磅推薦,隨筆本!!!
就是每人發個小本子,用來和班主任的我說悄悄話,保證我和學生之間看到,家長也不能看。這個本子堅持三年,絕大部分孩子都會寫,寫的少的,我會了解他的內心,寫的多的,基本上成了教育記錄本,交流很多問題,有的寫的多的,發的一本不夠,會多出四五本。到了初三,有的開始在上面和我交流思想,會寫自己的思考,然後我來評論
這個本子好處太大,唯一要求是班主任有時間批改,不能敷衍,保持耐心,才可以做到以心換心。
基本上認真寫了隨筆的,都把本子放在家裡重要的地方,沒事拿出來看看。畢業了和我感情依然很好
可以試試~~剛好工作三年。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前輩跟我說教師職業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就是前三年,三年下來行為模式基本就固定了。後來在ted上比爾蓋茨的一個演講也說了這樣的話。我卻感覺自己還能做到更好,倒是這三年學到的東西確實特別多,藉此機會整理一下,希望看到的朋友能討論一下給點建議。
一是要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一開始很擔心自己不能適應這個職業,因為本身是個不喜歡要求別人影響別人的人,被動很難強勢。所以乾脆就放棄了嚴厲的角色,而是引導。我本身一直很嚴格地規範著自己,很難放棄對自己的要求,所以作為一個老師,便以身作則,用行動來做榜樣教導學生。目前為止在很大程度上我是成功的。記得剛工作的時候,軍訓,烈日炎炎,一前輩就站在烈日下糾正學生的動作,聊天的時候他說老師要多和學生在一起,真想搬到學生寢室去。他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老師。一個本身沒有自制力的老師很難說服學生自製。老師的自製很多時候就體現在備課的嚴謹,課程的設計落實上。由於初中知識我們都爛熟於心,不備課基本上也能上課,可是效果卻差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備課,而不應該把時間大部分放在改作業上,特別是新課,一節課沒上好往往要花兩節課來彌補。當然,我的方式不一定適人。
二是要了解人的心理,人的發展。因為本身對心理學社會學感興趣,大學心理學的課一課不落百分之百注意力集中,同時看了非常多心理學方向的書籍,給我的工作幫助很大。因為這方面綜合性太強滲透到各個細節上很難說清楚,就寫一下目前能想到的比較重要用的比較多的幾點,具體原理就不細說了:
1、正反饋。當我們想學生養成某種習慣的時候,表揚肯定他們正確的習慣比否定批評他們錯誤的習慣要好得多得多得多。(重複表示強調)2、恐嚇的作用其實並不大,比較好的方式是,表示自己的希望讓學生親口同意。3、無時不刻對學生行為進行反饋,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心流。體現在:作業反饋有等級課間在教室走過的時候對他們的作業有比較細緻的評價和建議;上課對他們細微的動作有評價(比如學生討論教師巡視的時候可以提醒剛剛打呵欠的學生,是不是很困,能不能打起精神);對他們的提問和回答要重視,即使是荒謬的提問和回答也要一起分析他思維的漏洞。課上時間不夠可以課下與之討論。4、承認人的局限。育兒領域有個很出名的理論: Children do well if they can.但是國內的家長教師大多都認為: Children do well if they will.對學生要求太高太完美往往會讓他們習得性無助,從而放棄自己。很多大人的拖延症也是沒認清這個而產生的。學生犯錯是件正常的事情,要有相應的措施並鼓勵他們做到更好。另外懲罰應該是有目的的,目的是改正這個習慣,而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比如學生上課講話,我會讓他們站5分鐘,5分鐘內不講話再自己坐下。這是讓他們發現自己是有控制自己不講話的能力的,主動控制自己保持課堂的安靜。5、增加學生的可控感。學生特別是差生要努力更多才能顯現出進步,而且這個進步往往微乎其微,這個時候教師的鼓勵特別重要,對於任何一個微小的改變都應該給予鼓勵。鼓勵學生千萬千萬千萬(重複表示強調)不能誇聰明漂亮能不可控因素。多誇獎行為習慣,比如做筆記的方式,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課堂上集中的注意力,思考的深度,解題方法的巧妙等等。班上有個學生很優秀,在同班同學中很明顯地脫穎而出,老師同學都誇聰明,一遇到難題自然就第一個看向他。後來常常作業不交,談話懲罰依然沒有起色,深入了解後才發現每次有比較難的題,他沒辦法做出來的時候就不交作業,害怕顛覆他聰明的形象,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聰明,對難題也失去了之前鑽研的興趣,因為恐懼失去聰明這個頭銜。這大概是我接觸到的最典型的案例了。讀大學的時候一位老師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並不是什麼很聰明的人,不過一直以來我都是踏踏實實一路走過來的,我知道我每天都在積累一些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是別人打不垮的東西。」非常感謝這句話讓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沒有放棄積累,沒有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很多事情,覺得一步一步多少還是能做成一些事,直到現在真的做到了一點點。三是對工作的態度。我是對什麼都比較認真的人,老師這個職業確實能給學生非常大的影響,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人生髮展上的。是否能考上重高對於很多學生以及他們的家庭來說確實很重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以後的平台和眼界。所以一定要儘可能多地用心思考,探索高效的教學教育方式,不能得過且過。但這並不意味著犧牲自己的業餘生活,一天8:00開始工作,6點下班,期間可以做的事情特別多,完全足夠規劃好工作。業餘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老師也是,不可能做到最好,還好後面還有很多時間慢慢調整,看到大學同學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付出那麼多,很受鼓舞。工作的事情多和別人交流,因為這個職業所有人都熟悉都有發言權,和大家一交流往往能發現各種問題和方法,聊一下大家喜歡的老師討厭的老師理想中的老師,從中可以提取非常多超乎想像的有意思的東西。早在2000多年前,先賢孔子對教育就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心理發展的先後天上提出「性相近,習相遠也」(人的性情稟賦是相似的,只是因為習染的不同而差距懸殊);
在心理發展的年齡階段他也有著名的論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事實上,無論是幾千年前還是現在,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仍然逃不開心理學、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如果用橋和橋墩來比喻二者的關係,教育研究為橋,理論基礎為墩,只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製作橋墩的材料越來越堅固,我們的理論研究也隨著科技的革新而發生變革。
追述到當下,教育已經和腦研究密不可分。本文從大腦的認知方式開始談起,以科學的視角來說明教學中可視化思維的重要性。
人腦的認知方式
現代科技對於腦的研究表明,腦的每一個區域都是由細胞、樹突和與其他部分相互聯繫的神經元組成的非常複雜的神經網路。
人腦根據功能劃分了許多不同的區域,就像你整理物品會先分類一樣,當一個信息通過感官進入體內時,丘腦作為一個分類中心,會把這些感官輸入重新分配給腦內處理每種具體感覺的區域,這被稱為知識和行為的建構。
這些被構建的腦區域,稱之為葉,包括上億的與具體被刺激的感官相關的細胞。比如,位於腦的後部的枕葉與接收和處理視覺刺激信息有關;位於腦中線的左部的顆葉與語言發展、寫作、聽覺和感覺相聯繫,並在一定程度上與記憶有關;頂葉與較高級的感覺、語言和短期記憶相關,前額葉幫助大腦判斷、進行創造、並做出決定和計劃等。
建構主義和腦認知的聯繫
所謂的建構主義指的是一種關於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它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於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實際上這和萬丈高樓平地起的理念並沒有什麼不同。
那麼對於大腦來說,它是怎麼進行建構的呢?
大腦並不會原封不動地儲存某一事件的完整畫面,人們所獲得的信息都要經過大腦中複雜的儲存與路徑系統的加工。上文也說到,腦會把不同的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區域。
而這些存儲區內的各細胞之間會構築起「路徑」,就像是他們彼此之間搭建了可以建立互通的橋樑。
當面對一個新的概念時,如果我們激活了這些熟悉路徑,因為有橋樑的存在,各個區域協同作戰,那麼我們就能很快速的理解這個概念,這也是我們大腦理解一個新事物的基礎。
這和建構主義的觀點不謀而合。
同時,腦神經研究還有一個重要的結論,即人腦對於視覺化的信息更加敏感。
- 我們可以從很多成語裡面找到答案,我們形容小心謹慎時會說如履薄冰,形容擔驚受怕會說驚弓之鳥,形容吝嗇時會說鐵公雞一毛不拔;
- 事實上很多著名的演講也會用到視覺化表達,1963年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的演講中並沒有直接的說「我們要呼籲種族平等,消除歧視」而是說: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了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地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 今年習近平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對於貿易戰的危害是這樣闡述的:「搞保護主義就如同把自己關入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
- 在商業上喬布斯推出ipod時說的是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裡,農夫山泉打出的slogan是有點甜,某科技公司高管介紹其電腦的「纖薄」說的是一枚硬幣的厚度……
類比上面的例子,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介紹一個陌生或者複雜的概念時,我們需要找一個群體所熟知的對象作為本體,並讓這個對象和複雜的概念發生關聯。
回到大腦認知問題的過程,提出一個眾人皆知的對象就相當於在已有的建構體系中找到熟悉的那個,當多個熟悉的建構體系一起運作時,複雜的問題或者新的概念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它還可以成為新的建構體系。
那麼如何運用到教學中呢?
作為教師對自己的學生要有足夠的了解,這種了解不能局限於成績和性格,更多的是需要了解他們日常所接觸的事物,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還要多和學生溝通,去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才能更好的選擇作為可視化對象的基模。
可視化與教學
課本上介紹碧根果時,是這樣描述的:
- 這是一種長在樹上的果子,長約5cm,寬約2cm,外被一層厚的綠色的皮。剝開後可見到褐色的脆的殼,裡面的果肉吃起來很脆很香,油脂含量較高……
可視化後:
- 這是一種類似核桃的堅果,與之相比,外形更加細長,殼更薄,易剝開,口感更脆更香,沒有苦澀味。
教學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計算題:
- A到 C的距離為S1,B到C的距離是S2,A、B的速度分別是V1、V2,問誰先到C地?
可視化一道更加複雜的題:
- 妲己寶寶距離自己的藍BUFF為S1,韓跳跳到藍BUFF的距離是S2,現在韓跳跳準備去反掉妲己寶寶的藍BUFF。已知妲己寶寶打完藍BUFF所需要的時間為t,韓跳跳打藍BUFF的時間可忽略不計,問韓跳跳速度是妲己寶寶速度的多少倍才能吃到藍BUFF?
無論是核桃還是王者榮耀裡面的情節,這些對於學生來說都是很熟悉的模型,我們通過對腦研究知道,人對事物認知的過程在初始階段是相對緩慢的,模型的建立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但是,依賴於現有的模型進行修改,就意味著人腦就只需要接受少量的信息,那麼我們的學習是不是就變得簡單高效而有趣呢?
上面的第一個例子,我們可以運用到所有的新概念解釋上;第二個例子,我們可以推廣到所有的運動學問題上。
王者榮耀作為同學中喜聞樂見的話題,作為教師為什麼不能與時俱進呢?學不好物理課,你們打王者藍BUFF都搶不到!這不也是能夠很好的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嗎?
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對新知識的講解,還是習題的練習,我們都可以嘗試著去把問題可視化,可視化我們需要分兩步去構建。
- 第一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找到他們已知的合適的對象;
- 第二利用已知的對象去講解未知的概念。
嗯,最好的方法就是能穿越到過去,和主人公一起參與事情的發展!什麼都不用背,學生們就能全部了解!!!
當然我們不會穿越,怎麼辦?我想未來虛擬現實可以做到!目前的話,如果理解穿越的意義,那麼就偽造穿越現場,演繹並讓學生參與事態發展!!!
總之老師您辛苦了!(過程應該是感覺不到累的吧!)太陽底下哪有什麼新鮮事。我是來唱反調的。不管是鬼點子還是騷操作,都是「術」,都需要在「道」的基礎上實現價值。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科,從操作上講很難有具體可借鑒的做法。但是「道」則不同,它是出發點是本源,是可以共通的。分享最近很有感觸的一個觀點,大意是說一節課教師要關注的核心問題只有兩個:一、我要傳遞給學生什麼?二、我要如何傳遞
推薦閱讀:
※讀一本書該怎麼做好讀書筆記?
※如果你現在有機會離開杭外劍高,你會走嗎?
※遼寧大學新華國際商學院怎麼樣?
※你在學習你的專業知識過程中獲得過哪些愉悅?
※怎樣找到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