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近年為何丟失港味了?


香港電影北上是近年來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香港影人北上只會造成港味的缺失越來越嚴重,最後徒留一點新時代對舊時代下港片情懷無限緬懷。

香港電影的港味其一來自於長街小巷,高樓矮屋,闊路夾道這之間獨有的招牌林立,燈光交錯,經歷過大浪淘沙的幾十年發展,港影中經常不斷重負著這些街道高樓的景別。這裡面有的是香港一代人的經歷與記憶,而北上的那塊土地不為香港人所熟知,也很難找到並挖掘這種風味,當攝像頭搖拉轉移定格在這片土地上的時候,即使靈巧如杜琪峰的《毒戰》,也無不透露出一股子濃濃的大陸風格,再也看不到簡繁相間,間插有英文的招牌,乾淨整潔的街道,路上長長的電軌,齊刷刷的機車排列,電車與單車的交錯縱橫。唯有黑夜和大全景,模糊細節,只剩下高樓林立,燈火通明與香港齊頭並進。

這其二是審查制度上的水土不服,大衛波德維爾稱港影是「盡皆過火,滿是癲狂」,這種天馬行空,奇思妙想,鬼馬荒誕的敘事與風格,在大陸嚴格審查制度下越發收斂,港影里的城市江湖在逼仄的空間里無法伸展,不斷的憋死。慶幸還有杜sir(控制力強且堅持),還有韋莊(劇本邏輯能力強),他們是為數不多港味的堅持者,願意在北上旅程中不斷與大陸過招,爭取那麼一點點的進步,98年《非常突然》里的警匪全死劇情在大陸出現是13年的《毒戰》,而且還是杜sir功勞,你敢想像嗎?與GOV短兵相接,在這樣的環境里,不僅想像力、風格上束手束腳,而且還暴露出影人重複港片老三樣的缺點,這樣又何談港味呢?北上的確擴寬了戲路,但卻在制度難以突破,很難復現出港片中警察,土匪的千人千面,有血有肉。

其三是香港本土電影的日漸式微,歷經大起的港影在98年後不斷走向衰弱,一方面原因是港影本土人才的缺失,青黃不接。近些年來,你能說得出的名號的男女年輕演員有那多少?而女演員是極度稀缺,我幾乎都說不出現年來有幾個香港新生代女演員。那些年,港影有張曼玉、林青霞、王祖賢等等一系列明星,那個時代只有鞏俐這類為數不多的女演員可以摸進港影,最後一輪張柏芝過後的現在卻不得不從大陸引進周迅,雙冰冰,湯唯,章子怡,張靜初前來助陣。而男演員上還稍好,雖然黃秋生、梁朝偉、劉德華、梁家輝、任達華還在苦苦支撐,不過也算還有古天樂,余文樂,謝霆鋒等人可以勉強接棒。香港電影在東南亞市場上的萎靡,日韓電影的崛起也是一個原因。港影的老三樣已經玩不出花活來了,這一套架子下的內核精神都被掏空了,一部黑幫題材電影,講情色,講情義,講兄弟,講家庭,講卧底到最後《無間道》都講佛理了,你還要講什麼?這一套殼你還想挖出什麼東西來?殫精竭慮啊!!電影哺育演員,演員哺育電影,這都是互為因果關係的,不是一句青黃不接就能說明問題。本土電影的港味都在逐漸喪失,合拍片還想還原口味?

其四是市場經濟下的市場導向,大陸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中,GOV對資源的分配逐漸下移到整個自由市場中,完全由市場自由主導。港片的北上恰好就逢迎上了這股子氣息,開始迎合市場,市場需要葉問我拍葉問,市場需要青春題材我拍青春題材,在資方的和市場對利益的追逐下不斷的苟合,走向一個同質化嚴重的情形。當然,也有優點,大陸財團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推動電影品牌,徐克背靠財團發展出的《狄仁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迎合市場就算是失敗了,港味變成一股子俗味。

香港曾是港影人士的一片天,在這裡孕育出了無數多個神話,但從整個亞洲,整個世界來看,香港是狹小的。港影的北上無疑是跳出這方土地,看見更大的天空,接受更多國內國外電影的夾道攻擊,在這樣的環境下,港影無可避免的走向沒落,而港味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期待港影早日走出這樣的困境,也期望杜sir,許鞍華,羅啟銳等人能繼續堅持自己,再給多一些關於港影的人文變遷。文雀里的光影,天水圍里的故事,多希望能再綿長一點。


大概是我對港片的感覺只在王家衛和古惑仔了吧


答案很明顯,因為是「合拍片」呀,合拍片有大陸電影公司投資,考慮到票房,投資公司必然會選擇迎合大陸人的口味而非港人口味,作為被僱傭方的導演所拍出來的玩意自然港味不濃。


只說台詞,以前那些耳熟能詳的港味對白,似乎再也聽不到了:

1,呵呵,怕咩丑哇,出來做吧。。。

2,咁串,師姐大嗮哇?

3,好快要移民嘎納達,不如一起走啰?

4,(掛上毛大頭)早晚供奉,平安度苟茨了噢

5,叼,好巴閉咩?睇你地衰樣,遲早令你冚家鏟。。。

6,(啪啪啪。。。)差人查房

7,後生可畏,來,同埋歹佬做完哩單嘢,一起去嚄藍

8,捉佢條女返來,輪個大米先

看到沒?這就叫接地氣,不忌粗口,不忌政治,不禁血光,這種自由創作的風氣,與大陸市場一旦接軌,必然不能存活;技術人才的流失,迎合大陸市場票房等原因,其他答案都說了

港片已死,莫等


真正的港味內地會喜歡嗎?看錢份上,改!這也是為什麼彭浩翔之流那麼被香港年輕人推崇,所謂堅持本土文化,但是估計他也堅持不了多久。


1.設備。拍攝設備鳥槍換炮了,你當然看不到那個熟悉的調調;

2.演員。演員們都成熟了繼而天價,沒法湊齊那麼多。新生代青黃不接,老演骨都在,沒出頭之日;

3.製作。製片、導演、公司、編劇就那麼幾撥,有點壟斷的感覺。而這批人實際上都暴發戶了,沒了當年那種激情和動力,脫離了群眾和生活;更是攜大陸某些導演在「高雅」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4.盜版與抄襲。直接扼殺絕大部分創作人才,創意不值錢,抄現成的才是硬道理。

大陸電影同理。


香港電影產業日漸萎縮。「《2013香港電影市道整體情況》報告顯示,2013年本土上映的港片只有42部,比之2012年的52部大幅下跌,同時也遠低於近年來五十部以上的平均數值。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年前的1993年,香港電影年產量的峰值是242部,而2013年的數字不偏不倚,恰好是它的零頭。」

政府和企業亦有意製作扶植本土計劃,但生存空間壓縮和人才流失卻是不爭的事實。隨著國際間合作的加強,香港大批優秀電影人被美國拉走。以功夫片為例,從前香港每年出產三、四百部電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功夫片,大部分導演都兼任武術指導,他們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如今,這些人都去了美國,在好萊塢只要做武術指導就可以過得去,於是「樂不思蜀」,導致港產功夫片數量大為減少。

當前電影界流行一種觀點,認為唯有大製作才能吸引觀眾,「愈小就愈死」。曾志偉說,這是「最糟糕的事情」。他認為,中等投資的影片才應是電影市場的支柱,缺少這一中堅力量必然會引發危機。上個世紀80年代,台灣電影持續滑坡,就是源於此。現在內地電影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要麼是投資上億的大片,要麼是二、三百萬的小製作。實際上,真正撐起一片天的應當是600萬至1500萬之間的中等投資電影。

北上搵食的必然需要迎合內地市場口味,也就出現所謂港味丟失了。


時至今日,香港的經濟、文化地位都已經遠不如二十年前了,在亞太等華語地區的影響力自然也急轉直下。而大陸作為一個強勢的華語地區,香港勢必要為市場妥協,進而被文化同化。即使不妥協,弱勢話語群也難逃同化下場。

另一方面,也確實有些為了得到而必須失去的話語情境,以及立場考量,畢竟擦邊易走火。

客觀想想,二十年,即使香港電影依舊,你還是當年那個喜歡港片的你么?


以前拍電影是拍給香港人看,那時候香港還沒有回歸。90年代沒有互聯網,宣傳渠道小,宣稱範圍小,小眾電影符合市道。香港就那個點地方,一部電影上檔了,有哪個明星拍,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要到電影院才能看到電影。資金小,請幾個小知名的明星來拍就能有不錯的票房,回報多的幾率大。

現在香港回歸了,拍電影還要給內地人,既要符合內地口味,才有錢收。要顧及到內地市場,主題是一個問題。宣傳範圍大了,宣傳資金是一個問題。而且千禧年開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都不需要去電影院,就能在一個月後在網上看到最近上檔的片。要去電影院的話都是看大片,都看3D,要看大導演,大明星。小片小明星的生存環境被壓縮,上檔的小電影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喜歡看。很多小明星都拿著自己90年代的名氣到內地拍爛片吸金,人才流失。

其實這些因素總結起來,香港電影沒有港味是必然的。

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字,「錢」!


景甜


文化這東西沒有一成不變的,香港早期的電影文化受日本和英國的影響較大,現在則是和大陸的聯繫多了起來,處在轉型期嘛,文化融合的差不多了,香港電影又會有自己的新特色了。

早期香港電影無非就是武俠片能拿得出手,後來的港式喜劇和槍戰也紅了幾年,現在雖然有點不倫不類吧,但我感覺是正常現象,現在投資拍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大陸市場這麼大,必須得讓大陸觀眾滿意啊,同時還得照顧老港人的看片情緒,內地和香港兩地的意識形態本來就不一樣,文化觀念也不一樣,一部片子想取悅兩類人,再加上美日影視文化的衝擊,票房口碑都賺足很難的,所以拍出來的都有點不倫不類。


大概是對香港沒有神秘感,距離感了吧


講一個方面 因為電影在天朝上映的時候會經過各種審核。

例如《門徒》就拍了兩個結局 1)大陸版:劉德華自殺後,吳彥祖對袁詠儀的妹妹說:"對不起,你姐姐也是毒販,"但後面又無交代袁詠儀.

粵語版:吳對何美鈿說的是:我一直都好驚有呢一日(我一直都很怕有這一天)。

前面的劇情並沒有交代袁詠儀參與了販毒,而且從整個劇情上看也沒必要讓她也參與的。

之所以這樣,估計是為了照顧大陸方面的意思--知情不報包庇罪犯也屬於犯罪。

2)大陸版的結局:吳彥祖坐在桌子上正看著阿芬用過的吸毒器具思考著問題的時候,小女孩進來後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里。

港版的結局:小女孩從吳彥祖身上拔出針管,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里。這與開頭小女孩對媽媽張靜初做的完全一樣。

還有《無間道》

結局一:阿仁被大B打死,劉德華走入電梯殺了大B。電梯門開,吳廷燁上前:「劉健明,你被懷疑是黑社會卧底,我們現在要拘捕你。」

劉健明交給他警員證,被戴上手拷,音樂聲起……

結局二:

電梯門開了,一隻手高高舉起劉建明的警證。劉建明面對槍口走出來,坦然地說了四個字:「我是警察。」

警察衝進電梯,劉建明不動聲色,從容地把警證別在胸前。回頭看著陳永仁還沒來得及閉上的眼睛裡不甘的神情。而陳永仁的身份終於在死後被證實,在墓地舉行莊嚴的儀式上。大家都爲他而惋惜。劉建明一身高級警官的制服,英氣逼人,還有誰能想道他曾經是黑社會的卧底?面對梁的墓碑,他站定,敬禮。

劉健明在墓碑前敬禮,眼神里幷沒有絲毫的得意。他看到的是一個曾經和自己一樣身處無間地獄的人,只有陳永仁才最能了解是非難辨,身份錯亂的痛苦。他之於劉健明彷彿是一位真正的知己。不同的是,陳永仁在死後才恢復了身份,得到了最後的解脫。

劉健明的眼神里有惋惜,感慨,更多的是敬佩,還有做回一個好人的決心。他已經得到解脫了嗎?也許身份不會被發現,但心裡的陰影讓他的眼神永遠少了一分清澈。

影片的最後回到陳永仁離開警校的時候:

黑白色的陳永仁少年時代,

彩色的梁朝偉,無奈的一笑,從此踏上無間道;

警官大聲訓話:「誰不服從就是這個下場,驅逐出校,誰願意跟他換?!」

黑白色的劉健明少年時代,

彩色的劉德華,望著梁朝偉離去的背影,內心痛苦地掙扎著,卻同樣身不由己。畫外音:「我願意跟你換。」

第二個結局應該是為無間道三後期調查劉建明而拍的,也更好的讓前面的一些情節順理成章。第一個結局 則更多是為了應付大陸的一些審核。

所以閹割之後難免有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現在還有合拍片么?都通過優才計劃換了港籍了。


就是俗,俗到透頂的俗,東南亞式的俗。


一路向北,港片也是發展的,再過幾多年,還是會覺得現在的片也是香港片的。


政策和市場傾向的原因


因為人們對港片的認識大多就定位在了早年的那種類型上邊


因為回歸了?


推薦閱讀:

香港電影產業經過輝煌的發展,有哪些東西沉澱下來了?
黎氏兄弟對香港電影來說是怎樣的意義?
《英雄本色》和《古惑仔》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么?
怎樣界定張國榮是否是被消費?榮迷們怎麼看待影星、歌手、甚至營銷號提起他?

TAG:電影 | 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