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具體事例解釋社會學想像力?

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提出了「社會學想像力」的概念。用一個事例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以下兩張圖摘自米爾斯《社會學想像力》的第一章——

比如有新聞報道老人摔倒後無人攙扶,是什麼導致這一社會問題?同時為什麼很多人在迷路時第一時間會給親朋好友打電話問路而不是直接問身邊的眾多路人甲?

為什麼我們會有如下的顧慮——

一、老人摔倒——可能是為了藉機敲詐攙扶者;

二、迷路了——路人甲可能誘騙你。

運用社會學的想像力,可以推斷這兩個事情是我國當前社會誠信缺失的表現——

下面是新浪網的一個專題:社會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對策,裡面有社會誠信危機的原因分析。

一、個人主義膨脹,利欲熏心。在計劃經濟時代,強調的是「一大二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要求絕對服從組織,不講個人利益。改革開放以來,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們獲得了獨立經濟人地位,個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尊重,利益最大化成為人們遵循的最高原則和追求的最大目標。一些人拜金主義、個人主義膨脹,為追求一己私利不惜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由此產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則與倫理道德觀念的矛盾和衝突,使社會誠信受到衝擊。

二、 第二、道德教育的虛化。傳統道德特別是儒家思想都把誠信看得非常重要,但卻僅僅或主要停留在道德層面上,僅僅或主要局限在強調注重個人自覺自省上,對實踐層面和社會約束方面的要求和設計不足,從而導致了誠信教育的蒼白無力。如「狼來了」和「烽火戲諸侯」等教導人們不說謊、不作假的故事,誰也沒有真正拿它當回事。當今包括誠信在內的道德教育,很多時候也還是局限於泛泛而談流於形式,缺乏實質內容,缺乏針對性,缺少有力和有效措施。特別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和內容與實踐嚴重脫節,教育者說的和做的不相一致,致使被教育者不以為然,大大地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由此可見,從微觀之處著眼,結合歷史發展,思考社會現象背後的宏觀原因(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因素),並進行適當的歸納和演繹,就是對「社會學的想像力」最好的運用。


社會學的想像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要求我們能夠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觀察、看待自身所處的社會,而不是只用個人經驗與文化的偏狹觀念妄加斷言。在這方面,我覺得很多學習社會學的科班學生都沒有做好。

舉一個例子,很多社會學或者人類學科班學生往往會指責穆黑,認為穆黑非理性,在歧視穆斯林,並運用跨文化研究對穆斯林進行辯護。然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度缺乏跨文化視角(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的觀念:當你在運用跨文化研究為穆斯林辯護時,其實這種辯護對於穆黑也同樣有效。

一個真正擁有社會學的想像力的人應該這樣思考穆黑問題:穆黑處於什麼樣的文化環境中?他們與穆斯林社群的互動關係是怎樣的?他們通過什麼媒介了解穆斯林?我國帶有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主體民族色彩的民族政策對於穆斯林的行為方式有著什麼樣的影響?這種政策與穆黑在社會化(socialization)時所接受的具有社會主義平等色彩的教育相混合會使得穆黑產生怎樣的觀點?更進一步,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穆黑」一詞帶有戈夫曼(Goffman)所說的污名化(stigma)傾向?穆黑在承擔「被損壞的身份」(spoiled identify)時體現了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怎樣的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傾向?運用錢布利斯(Chambliss)的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穆黑」這一社會標籤?在我們社會內部是處在什麼社會經濟地位(SES,socieconomic status)的人在極力試圖向另一部分人貼這種標籤?是僅僅由於穆黑的行為所以我們就認為穆黑越軌(deviance),還是由於我們看待穆黑這個群體的方式才導致我們認為穆黑越軌?

一旦你真正開始運用社會學的知識來看待這些問題,我相信你會更加客觀和理性地看待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文化衝突,而不是用傲慢、偏見、非理性的態度橫加臆斷,把自己的價值觀去強加給別人。我們應該通過這些問題去探究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審查自身和其他社會群體的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問題,而不是不經過大腦思考就盲目站隊,加劇社會撕裂。

社會學的想像力同樣適用以下問題:如何看待「小粉紅」這一標籤?如何看待給911事件和日本311大地震叫好的人?如何看待川普現象?如何看待喜歡小時代的人?


參照吉登斯《社會學》的「咖啡」事例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when you realize that you are not wrong, but the society is sick.

比如說,我在一天之內被十個人扇了巴掌,我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一定有什麼大問題。然後我的社會學想像力開始運行,我意識到,啊,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這些人是在歧視我,我沒有錯,錯的是這個社會。

從指責個人(blame

deviant)到指責社會系統(blame the system), 這個轉變就是社會學想像力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考古?
誰能淺顯易懂的解釋一下皮埃爾·布迪厄的《區隔》啊?
為何師生戀會受到社會的譴責?
為什麼不能欺負弱者?
人類早期文明為什麼一般都採用君主制度?

TAG: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