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小說或漫畫中,你印象最深的世界觀設定是怎樣的?


等價交換原則


DND

九大陣營 萬事皆三

銀河系漫遊指南

42

海賊王

四皇 七武海 海軍本部 惡魔果實 霸氣

冰與火之歌

七大王國 絕境長城 自由城邦

指環王

巫師 戒靈 龍 矮人 半身人 獸人 樹人 人類 精靈 劍與魔法 魔幻起源


沒人提「型月世界」嗎?

以下摘自百科。

型月世界觀

1.統一多源

型月的世界觀是統一的——每作有相同的世界觀,並且在不斷完善它。然而這卻是個大坑,一邊挖坑一邊填坑一邊收拾bug,再加上fans和同人團體的摻合,使型月世界觀變成了無法窺其全貌,也很難駕馭的龐然大物,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現有作品裡涉及的世界觀只是整體世界觀的冰山一角。那麼支撐具體已形成的世界觀的作品就主要是那三部了,作為同人作品發售的月姬,作為個人小說出版的空之境界和作為商業化第一作的fate/staynight。此外還有同人時代的作品、fandisc和一些半官方性質的資料(比如傳說中一切的開端-魔法使之夜,包括宵明星、月姬讀本在內的tm早期同人作品和設定集,月姬的fandisc歌月十夜、Fate/StayNight的fandiscFate/HollowAtaraxia,另外還應該加上劇情格鬥遊戲MeltyBlood系列。預定於c71發售第一卷的fate前傳fatezero…)

「如果有人問月姬講了什麼,我會和他說:月姬講了直死魔眼的事情;如果有人問fate講的是什麼,我會和他說:fate講的是魔術師的故事;如果有人問空之境界講了些什麼,我只好告訴他:空之境界講的是直死的魔眼和魔術師的事情。」——三作統一於同一世界觀下確實比較有魅力,fans也有了不少想像的空間。但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種聯繫還是相當鬆散的,僅限於部分「設定」而鮮有劇情方面的聯繫,不得不說這是聰明的做法,否則光是bug滿天飛就受不了了。

2.自解釋

進入型月世界,第一件事恐怕就是要區分魔術和魔法的概念了,這是被反覆強調的核心概念,也由此引出了許多其他重要概念。但我認為這個區分的本來目的,就是為把型月世界做成一個完全自解釋的世界觀服務。而一個遠未完善,甚至是無法完整描述的世界觀要想做到自解釋,開放性就是必不可少的了,這點下面再談。奈須描述的是和現實世界相容的異常世界。他雖然行文晦澀,卻總想用現實世界的人完全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解釋異常世界,並把眾多現成的未解之謎納入自己的世界觀加以解釋、或把已有的解釋融入自己的世界,包括借用許多現成的約束,比如死徒的概念,宗教、魔術、神話的體系等等。如果說自解釋可以維持世界觀神秘感的話,那麼現實相容的特性則可以為世界觀增加存在感。從月姬和fate的主角來看,他們雖然都有「異常的背景」,但在故事開始時都是正常世界的人。可以說,他們了解、捲入異常世界的過程,也正是讀者了解世界觀的過程,從而省去了單獨為讀者解釋世界觀的繁瑣和不自然感。

3.開放性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存在」,這種思想在型月世界觀里是很重要的:比如萬能的「聖杯」,言峰說那不過是極巨大的力量罷了。咽條巴對荒耶計劃的破壞,荒耶則覺得下次總能追求到解決這類抑止力的辦法。死徒不老不死的身體,公主解釋說他們還需要經常從人類或其它生物那裡補充遺傳因子。fate里,在英靈們形形色色諸如「從未破壞的盾」、「逆轉因果刺穿一切的槍」、「最強的聖劍」、「可破萬法之符」、「遠離一切的理想鄉」等等各種誇張稱號的寶具,及寶具彼此的對抗中,奈須引入了「神秘」這一度量來衡量和判斷優劣,再和魔力使用量掛鉤,從而把模糊的傳說統統有限化和量化。確立了「神秘在更大神秘面前無效或弱化」的規則,藉此消除了它們「絕對存在」的性質,使之可以相互比較。他甚至還引入了「知名度」、「崇拜程度」等等意念性質的東西來作為影響比較效果的因素。如果英靈或寶具在傳說中彼此有聯繫,還會根據聯繫的實際情況來判斷相剋關係。

儘管世界觀借用了很多已有的約束和傳說、神話體系,但這個世界觀是開放性的。原因很簡單,其一就是如上面所說,未完成的世界觀為了自解釋,必然要求規則是開放的;其二,它的多源性必然會導致眾多矛盾和bug的產生。具體來說,就是它雖然會最大化地利用人們耳熟能詳的約束、傳說和神話,但引用與引用之間、引用和自身需要之間肯定會產生各種矛盾,這時它會根據自身的需要,幾乎是任意地更改所引用的內容,而不受約定俗成的限制。這種不考慮修改「自身需要」,反而是修改「事實」的做法雖然極為霸道,但只須引入「歷史陰謀論」或增加規則也可以解決。當然,它修改的地方一般不會和已有確證的東西相抵觸(否則就違反了現實相容性),而且數量也不多,所以還構不成對世界觀的衝擊。(這裡最典型的莫過於saber的性別了,此外還有瓦拉齊亞之夜的身份、佐佐木小次郎的存在等等。可以看得出來,蘑菇其實也是盡量找「未解之謎」來發揮——上面正文里雖然只說他一般不和有定論的抵觸,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不管事實虛構的約定俗成,他基本上是照搬的,只有在約定俗成本身是「未知」或「不明」,他才自己重新解釋或從中鑽空子。也有一點tm牢牢抓住的,就是一直「保留解釋一切的權力」,意即「在我的世界觀里你就不要再和真實的傳說和約束對比然後找bug了,我講的和那些是兩碼事」,這似乎比較無恥,有人可能會反問「那你為什麼還要使用既有的東西」。然而實際上到為止,還沒有什麼地方必須用到這一條才能解釋過去,儘管這是「萬能方法」。)並且由於其開放性,這個世界觀的可持續性也不錯,再寫其它故事應該也比較容易吧。

最後,世界觀和故事之間的關係必須搞清楚——世界觀是為故事服務的——tm不是為了構建世界觀做了這些作品,而是為了做這些作品才構築世界觀這個平台。它主要是為了賣東西的,因此這個世界觀並不是以嚴謹無矛盾為目標,而是以吸引讀者和方便賣萌賣H為目標。最典型的還是saber性別那個例子。


《自新世界》

每個人都是一顆核彈。


哈利波特

巫師與麻瓜

完美解釋了為什麼我在生日時沒能收到一封來自巫師學校的信o(╯□╰)o

三體

黑暗森林法則

為什麼人類向太空發出的信號都沒有回應?為什麼我們也沒收到過別的文明(可能會)發來的消息?


全職獵人 感覺和知乎的主旨一樣

發現更大的世界


強烈推薦這一部《女子漢的顛倒性世界》又叫《女兒國的傑基》…

原因嘛,當然是一部電影居然把所有可能的性向都在兩個人中完成了。


《無限恐怖》系列…

好吧雖然坑仍然填不完


叛逆的魯魯修中的中華聯邦!


誠如神之所說、

——————

Game,or die.


龍槍,九洲,UO


蠟筆小新。每個人都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和缺點,看似喜劇引人發笑卻有人去世,真實地又讓人心痛,看似黃暴卻總在關鍵時刻強調普通民眾的力量,宣揚真善美。

這算不算哪?我不看動漫的……


《阿修羅》,場面很血腥 ,「人吃人」這一事件貫穿了整部動漫。

「不要恨別人,要恨就恨自己,恨自己心中那頭野獸」, 「人活在世間就是要殺戮」,老和尚的話讓我直接淚崩。哦,這就是我想看的電影,一部真實的電影,一部被極致的電影。

主人公從最初獸化,為了生存而不斷抗拒到最後的心靈的救贖,圍繞著他的是一系列人性的掙扎。關於人性與獸性,其實這是很難界定的東西。 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獸性。 人性中本就有獸性存在,獸性中也存在人性。又如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放在特定的年代能說清嗎?

在戰亂中,人們為了生存下來,不得不人吃人。人有惡就有善,影片的最後,善良的若櫻死了,留下來的人大多如行屍走肉,那些仍存在一定善心的,在面對糧食匱乏,時刻面臨死亡危脅的時候又會幹出什麼事呢?不得而知,更確切地說是我不願去深想。

看完影片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影片好像是中國幾干年來歷史的一個縮影,對於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我重新審視了對歷史的認識,真的是夏、商、周、春秋……這幾個蒼白無力的詞能概括的嗎,我突然覺得生活在這個時代是多麼幸福。

最後,我覺得要是有人對這部影片感興趣,不妨去看看。我本人不會全盤接受影片的世界觀,但也不會否認它的存在,我覺得我需要做的的應該是對比,思考,完善自己的世界觀,確切的說應該是完善自己在當下這個時代的世界觀。當然,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東西,所以就由你們自己去判斷吧。


難道不是魔獸世界嘛?


黑衣人。

地球上處處有外星人,至於為何我們不知道,biu~(白光)


第一反應就是《逆世界》 整個世界都是顛倒的 像個鏡子一樣


魔方大廈,小說。

型月。

哈利波特。


為什麼沒有人說 《駭客帝國》?


川上埝的幾部


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銀河帝國的衰亡

基地的崛起

以及貫穿三部曲的令人驚嘆的心理史學


推薦閱讀:

如何構建一個完善的虛擬世界觀?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的人比較了解中國,印象較好?
五星物語的世界觀如何(用哲學的觀點分析)?
當現在的95-00年的孩子們長大成人後,對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觀念會有什麼轉變?

TAG: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