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被推後了21年?

「我們的目標,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鄧小平《中國本世紀的目標是實現小康》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大報告》

由此可見,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由2000年被推後到2021年,推後了21年。請分析其原因。


大家對於小康社會的闡述都不同,理解也不同.

我們先看看共黨對小康社會是如何解釋的.

首先小康社會這個概念是鄧在1979年首次提出.

共黨對於一個全新的概念在開始都是沒有量化指標的.

所以我們也無從判斷他的標準.

1991年國家統計與計劃、財政、衛生、教育等12個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了課題組,按照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小康社會的內涵確定了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這十六個指標把小康的基本標準設定為:(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於900美元);

(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

(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

(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質攝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平方米;

(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爾係數50%;

(10)成人識字率85%;

(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

(12)嬰兒死亡率31‰;

(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

(14)電視機普及率100%;

(15)森林覆蓋率15%;

(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100%。

以這個標準來看.小康基本上實現了.但是這是一個非常低水平的小康.

所以共黨在這個時候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低水平的小康建設成高水平.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誌。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

八是大學入學率20%。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上述10條是共黨對於全面小康社會的闡述.

我們可以一條一條的來對比.看看我們距離全面小康社會還有多遠.

一.2010是40萬億,2011由於通脹5%,變成47萬億,名義增速在18%,實際是9.2%。證明除了通脹因素之外,3.8%是計算的固定基差。3.8%佔14.2%的27%左右。

所以假設2012CPI降到3%,GDP放緩到9%,那麼12%,乘以一個27%等於3.2%,所以總增長會是15.2。這個是保守估計。

47萬億乘以1.15等於54萬億人民幣。根據CIA2012全球主要國家的GDP統計顯示2012年中國人均GDP6000美金左右.

幾乎與目標翻了一番.

(由於重新編輯不能貼圖.我無法貼出數據統計)

二:2013年2月2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已經超越18000元.

三:國新辦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201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695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實際增長9.6%,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0.7%。

還是來至於統計局的數據.這組數據有標準幾乎相差無幾.

但是就算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無法掩蓋中國社會城鎮與農村的貧富差距正在越來越大.

四:首先我們來熟悉下恩格爾係數的意義.來自百度百科: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

下圖所示: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在08年之前恩格爾係數是成逐年下降的趨勢的.但是08年有大幅度的反彈.原因在於這一年爆發了金融海嘯.中國政府進行了4萬億的政府主導的拉動.關於這部分的更多內容我將在後面一一闡述.

五:去年全國家庭現住房完全自有率為84.7%。住房類型上,42.2%的家庭現住房為平房,比2010年調查結果下降了8.5個百分點。全國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積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為36.0平方米。

礙於篇幅的關係.剩下不是非常重要的幾點我就不再一一列出數據.

現在我們來一一分析以上幾點的一些疑問與內在聯繫.

首先第一點:中國在08年推動4萬億計劃後.經都濟基本上是實現了保8.從03年到今年10年的時間裡.中國的GDP在全球節節攀升.但是人均GDP卻一路下滑.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國進民退,CPI上升.匯率上升.等等

第二點:農村與城鎮發展.

去過農村的朋友都知道現在的農村是什麼狀況.幾乎都是留守來人與兒童.年壯年都進入城市成為農民工.為城市的建設出力.但是卻因為中國的戶籍制度,無法享受到自己所創造的價值.如果想要得到福利,就必須在務工城市買房,對於收入偏低的農民工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問題並不是非常的嚴重.我相信在20年之後,首批進入城市的農民在步入65歲之後,政府如何安置與養老問題會成為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

第三點:恩格爾係數的高低,決定了這個國家的人民生活質量.雖然這幾年大家的收入都在增加,但是物價的上漲也是非常快的,所以這一點決定了我們的恩格爾係數居高不下.當然這個部分還有房價的原因.

第四點:自從商品房這個概念出現到今天,沒有人能想到中國的樓市可以成為一個投資市場,中國最著名的企業除了國企幾乎都是房企.高昂的土地出讓金,材料的上漲,工人工資的上漲.加上通貨膨脹,這幾點因素加起來使得房價的高低幾乎決定了GDP.所以我認為政府的調控不是為了遏制房價上漲,而是為了確保房價不可以下降.

第五點:在國企壟斷橫行的今天,加上人民幣匯率節節上升.民企可作為的範圍其實非常小.今年中國經濟的疲軟大家都看見了.由於第四點原因.前段時間地王頻出,這是政府的一個信號,政府希望房價在今年穩中有升.並確保GDP增幅不會低於7.為了刺激消費拉動經濟,政府決定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推動新一輪的4萬億投資,這幾乎決定了未來5年內,中國的通貨膨脹會更加劇烈,

第六點:新一輪的4萬億主要是面向城市建設,地鐵,輕軌,等等.這種城市建設幾乎可以斷定會推動新一輪的房價上漲,從現在看中國政府似乎已經決定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的樓市捆綁在一起.要麼一榮俱榮,要麼一起毀滅.

好了就說這麼多了.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心裡有應該對中國現在是否是高水平小康社會有個基本的認識了.

其實我覺得小康社會並不依靠冰冷的指標.

而在與人民是否能夠幸福的生活,大膽的消費.


一開始不是要建設終極社會嗎?

其實被推後了不止20多年,而是60多年


2000年是中國達到一個小康社會,是中國大部分人達到小康水平,2020是全國人民都要達到高等小康水平,以此為建國100是中國一半的國人達到中產階級水平。所以這裡的『小康』意義已經不僅僅是鄧小平總設計師的」小康」意義了。所以並不是推遲了21年。


和諧的說法,就是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當年對小康社會的標準也提高了。所以現在是在向小康社會2.0發展。

不和諧的說法,10年亂政。

拒絕咖啡、水表、快遞


先富帶動後富,先富們還沒撈夠,其他人只能等。


因為國進民退。


這個問題無法回答,什麼是小康社會,什麼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些問題的答案一萬個人解讀有一萬種結果。其實,使用類似小康社會這種模糊化語言是一種統治技巧


推遲?我記得前任的前任就說咱們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雖然用『初級的』加以修飾)

我只能說

前蘇聯七八十年代還死命宣傳,20世紀資本主義要滅亡。。。


我倒要看看這個問題誰敢答!



可以預見的未來還會推遲,因為他需要個目標。


推薦閱讀:

如何選上村支部第一書記?
中國為什麼放棄海參崴?
怎樣認識我國周邊形勢?對中國周邊國家關係有哪些具體感受?
李達康這個形象在現實中有政治前途嗎?
如何看待共和黨議長paul Ryan 未準備好背書特朗普的言論,是否意味著共和黨目前已經走向分裂?

TAG:中國歷史 | 政治 | 社會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