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與歐美唱片封面在設計上突出的信息不同,前者注重突出專輯名稱,後者注重突出歌手名稱,這是普遍現象嗎?原因是什麼?

首先聲明,這並不是絕對現象,但是目測多數情況下是這樣的。

除了封面設計的視覺圖案或是寫真照片,唱片專輯封面一般都要有「歌手信息」和「專輯名稱」兩個文字表達的部分,但是我發現中外唱片在突出這兩部分的信息時關注點似有不同。

華語唱片一般注意突出專輯的名字,使之更容易被注意到,比如孫燕姿新專輯《是時候》的封面,其注意突出的是「是時候」三個字,而不是「孫燕姿」三個字;日語唱片也或多或少存在這種情況。

歐美的唱片則恰恰相反,在設計上似乎更樂於突出歌手的名字,使之更顯眼,而不是專輯名稱。

這是什麼原因呢?

有什麼設計思想或者是文化理念上的原因么?

此為華語唱片示例:(通過大字體突出專輯名稱)

此為歐美唱片示例:(通過字體大小或者字體顏色等各種元素突出歌手信息)

多謝師天曉同學提醒哈~


以上為AC/DC的幾張專輯,其中包括他們最暢銷的作品bib。

可以說,無論是哪張唱片,首先最搶眼的還是他們的樂隊標識。而且這個標識,絕大部分都是統一的。

我同意@Scrummble 的回答:華語歌手沒有把自己的唱片做成一個系列的習慣。或者說,意識。

這個世道,有一下,沒一下;有一發,來一發。

因此唱片對於歌手來說,更像是一個割裂的行為。

聯想到一句話:「不以經營十年以上為目標的咖啡店不是好咖啡店。」歌手同理。

回到一個問題,國內的音樂產業從來都是畸形的,或者說就沒有成熟過,連包裝都亂來,何況是成熟的CD封面設計?

國內的獨立音樂人相對來說會保持著比較統一的氣質,比如小弟曾經效力於的秘密後院(http://site.douban.com/secretby/),每張唱片基本做得都很統一。看過實物的會更清楚。但封面上,依舊還是突出專輯名。

我可以理解為:國外的專輯會一直堅持突出歌手名,但在封面的主視覺、圖案等方面去下功夫,通過視覺效果來達到辨識度。早年淘打口碟的時候,沒有網路,英文又爛,基本上我們是以這個封面的圖案來區分專輯的。比如,大香蕉、大眼娃(我說的是beautiful freak)等等。當然,像鐵娘子的專輯封面……我就區分不開了……而對於華語專輯來說,沒有這個意識,因此就比較難單純描述封面,而知道這個專輯是什麼。不信,你試試。


華語圈沒有把歌手一生所有唱片做成呼應的一套的習慣。

單就logo而言,你見過哪個國內歌手給自己設計過一個一直使用的logo的?


華語唱片是雜誌,歐美封面是書籍。

雜誌的快消性決定了它的質量和定位。

可以做特刊,可以做專刊,可以連續做專題,可以跳票,可以換主編。

沒有固定的設計 DNA ,只需要切住當期的主題即可。每一期邀請不同的設計師來做「本期封面」,不同的主編也會有各類不同的著眼點。

雜誌的封面著眼點在「本期專題」,即「唱片標題」了。

至於編輯/演唱者,當你混出一定地位後,再標出來吧。

書籍相較於雜誌自然質量要高上很多。

作者/演唱者的地位不敢說絕對蓋過書籍名稱/專輯名,起碼並重是必須的。

個人感覺,不知這麼比喻是否恰當?


個人認為:

1.國內是標題黨嘛。(發生了什麼事?)

2.國外是認人的嘛。(誰做了什麼事?)


個人認為是市場因素:

1.我國喜新厭舊嚴重,突出歌手名,可能導致無法吸引散客,相反突出專輯名和封面,可以勾起好奇心

2.如果需要突出歌手,那麼會採用帥哥美女照,比文字更有效

3.不管設計成什麼樣,藝人的忠實歌迷都不會流失,封面設計只是針對非忠實歌迷的

4.我國藝人普遍沒有自己的風格,公司選什麼歌就唱什麼,也就談不上什麼把唱片做成一系列了


從文化屬性說起:

國內快餐文化風靡,喜新厭舊突出;這樣片商需挖掘每張專輯的特色,來吸引眼球。

對於國內的個人英雄主義,群眾不是崇拜,而是羨慕嫉妒恨,需趨避之。

個人修養國人都偏好高大全,就算其音樂風格一成不變,也可用不同的專輯內涵來粉飾歌手的全面素質高。


推薦閱讀:

2014年4月,預算4000-6000元,平面設計電腦應該怎麼配?
這張海報如何拯救?~~?
為什麼說 OS X 在作圖和設計上比 Windows 有優勢?
平面設計三大構成怎麼學?
為什麼很多設備的時間還是可以設置成明顯比出廠日期更早的年份,比如1980年甚至更早?

TAG:音樂 | 設計 | 設計師 | 平面設計 | 流行音樂 | 封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