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論語,發現論語給自己的感覺與沒讀的時候大相徑庭,究竟為什麼讓我們覺得論語高高在上呢?
沒讀論語的時候我以為論語里講的都是三思而後行,以德報怨,因而甚是反感,耐下性子來讀發現這分明就不是孔子說的嘛,那為什麼我們尊崇的是孔子,但是大眾崇拜的做法卻是孔子反對的呢??
我解釋一下,因為我發現大家有好多也沒太了解論語。我只是覺得這部著作應該比大家傳頌的更好,在大家的印象中,論語應該是一部之乎者也,高喊人倫道德,有點兒與人性不符的書,但是讀過之後發現孔子要求的標準其實很低,並且步驟很有智慧,我只是覺得眾人有些把錯看論語,因為很多沒有讀過論語的人都覺得以德報怨,三思而後行這種話是孔子說的。
首先回答你初讀論語時為什麼會有大相徑庭的感覺:
中國的文化界,一派烏煙瘴氣。本應該給國民帶來文化思想上提升的社科文化分子和知識分子,將文化當生意做,批量進口西方二手垃圾文化,我們姑且叫他們食死徒;食死徒為了讓他們的福音政治學和鬼手經濟學有市場,必須盡全力剷除他們的文化對手——華夏文化
於是中國文化上罕有的歷史奇觀出現了,一大波帶節奏的食死徒拚命唱空中國文化,說論語很low,抹黑孔子是腐儒,笑話中國文化是封建殘餘,稍微反駁一下,他們就給你帶帽子說你是紅衛兵再現,封建餘孽。
在這種白色恐怖的氛圍下,不了解華夏文化是政治正確的事,誰說一句孔子偉大,就會被食死徒養的水狗咬的片甲不留。
那麼食死徒把華夏典籍黑出翔來你都沒辦法,你無從反駁,因為很多文盲根本就是隨波逐流的二百五而已。
不讀華夏典籍,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華夏文化在主流的輿論氛圍中又遭到狙殺,同時垃圾文人批量進口的二手垃圾文化在中華大地上大行其道,所以看論語都需要鼓足勇氣,更何況在水狗狂吠的環境中反駁無腦傳言,更需要魄力。
但
總有聰慧如題主的人群,擋不住自己探索的好奇心,去翻閱華夏典籍。猛然發現其中所講的東西,比西方那些gay里gay氣的垃圾文化強何止百倍,驀然發出:「論語原來和傳說中的不一樣啊。」的感慨。
就彷彿有人告訴你山洞後面全是猛獸蛇蠍,等你真正進去探索的時候才發現,這裡是世外桃源一樣。
這就是讓你感覺大相徑庭的原因所在。
再回答為什讓你覺得論語高高在上:
食死徒所進口的西方垃圾文化中,裹挾著享樂主義、無政府主義、消費之上主義等惡俗的意識形態。
長期在這種意識形態的浸染中,經世濟民變成了笑話一般的存在,個人主義才是理所應當。
為追求個人感官上的享樂,看腦殘片,讀腦殘書才是正道
文化低幼化、娛樂惡俗化
別說看文言文,就算讓人們靜下新來看幾篇名著,也是很困難的事。
文言文讀不懂,更別提理解其中的思想
你所了解的論語中的內容,基本都是靠斷章取義般的聽說
更有甚者把論語熬成毒雞湯給人灌,誰說難喝誰混蛋
這讓人反感
但書中確實記載了大丈夫經世濟民的真理,所以讓人覺得高不可攀
那些熬雞湯的於大師和南大師,用歹毒形容也不為過
傳統中國的識字率只有百分之幾,夫子那個時代就更少了。所以夫子其實想的是君子垂範,教育好君子,然後讓君子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的帶領民眾來以建大同。
這樣一來,後世的君子們自然就壟斷了對儒學的解釋權,為了讓沒文化的民眾更好理解,也可能是為了更好的控制民眾,當然更可能的是兩者兼而有之,後世各種君子們按自己的需要對儒學加以解釋以讓民眾更容易的理解以建設一個儒學化的社會,這就形成了印象中的儒學。
這個印象是和傳統中國的精耕小農的高密度熟人社會相配套的,但清季之後中國社會巨變,而今已經是一個強調個人權利的高流動性的半陌生人的市場經濟的社會了,這個還停留在遠古的印象當然是格格不入的了。
直接讀論語就是直接去看君子該如何做,儒學是人本之學,就是學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君子的,而如何做人、做好人,在個人和族群層面上,古今差異並不是太大的,所以你現在讀論語也並無什麼太大的違和感
您好,謝邀。
末學試說一下。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遇到人事物的時候,習慣性的調用大腦的知識儲備來加以分析,而後給出結論。
但是,人是有劣根性的。比如虛榮好面子、固執己見、不肯吃虧、疑心等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自己不利,劣根性就開始起作用了。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小人不是罵人的話,就是指大多數普通人。見識不高,心量不大,眼光不遠,等等。普通人的特點是利益至上,不肯吃虧。君子則不同。做事首先看的是合不合道義,而不是得不得利益。君子的做人信條是分享,而不是獨佔。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我們之所以覺得夫子的教導好像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那是因為大多數人不想做而已。
就如我們常聽的俗語:佔小便宜吃大虧。
即使我們吃了無數次的虧,可是能忍住不佔便宜嗎?又如:吃虧是福。
人人都希望有福,可是有幾個人能捨得眼前的小利呢?孔夫子教導我們的,不是單純的大道理。而是系統的、有步驟的,告訴我們如何才能不佔便宜,如何才肯吃小虧。
說白了,夫子告知我們具體的方法,讓我們一步一步的做到不吃大虧、得大利益。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就是孔子為什麼演示的學習過程,只要我們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一定可以得到幸福圓滿的人生。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謝邀,當儒學從政治主體里退出後,大家才客觀分析孔子的哲學體系。獨尊儒術的時代,論語的解釋權歸官僚體系,現在,解釋權歸普羅大眾。
引經據典,是為了表達引用者的思想,而不是「經典」的思想。所以合則用,不合則曲解歪曲。
這是《論語》的異化,從本質上講其實是作者、文本與讀者間的矛盾。
文本本身是什麼樣子,其中蘊含的思想、理念究竟是什麼,這是本來的問題。而後代思想家又根據這一文本進行自己的發揮,借之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這是流變的問題。至於一些人雖未讀好但自以為讀好了,然後以之為標籤進行自我標榜,這是臆妄的問題。而一些並未讀過的人受那些自我標榜的人的影響而以為原著是怎樣的,這是誤解的問題。
作者本來的思想在形成文本後,其話語的表述在現實中便獨立於其意識活動之外了,所以表達的模糊性可能帶來思想理解上的不確定性或者說多樣性。
而文本獨立於作者以外之後,其他人尤其是後人,對作者思想的理解又主要通過文本進行,故後人的理解可能受自己原有思維基礎影響,走向比較個性化的方面,尤其是受到表述相對模糊的文本影響後,所以會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這時候原作者的理念就異化了。(所以閱讀理解也有三種傾向:作者導向,文本導向,讀者導向。體現到我國傳統上就是「我注六經」和「六經注我」的兩種傾向。)而《論語》作為中國哲學史上的經典作品,歷史上是有非常多的詮釋者的。這些詮釋的流變更多地服務於時代或者說現實政治的需要,所以必須做「有意的誤讀」。最典型的是朱熹注本,這是真正的把原本生活化的儒學進行了哲學思辨的改造,這當然有學術意義,但在文化傳播上卻造成了一定的問題。
很多沒弄明白朱子到底講了什麼的較低層的讀書人,生吞活剝地學習其著作,並通過自己頗不合於朱子理念的實踐,扯著《論語》、孔孟的虎皮,做自己酸腐行徑(我認為其酸腐來自於教育的不足——半瓶醋晃蕩——和階級的不上不底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收入不足)的大旗以維護自己可憐的自尊,但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完全是在給聖學抹黑。這是我上面講的臆妄的問題。
問題更嚴重的是,真正領會到儒家精神的人是不尚浮誇的,他們不會整天把這個掛在嘴邊,好像不宣揚就埋沒了自己似的;而其他未研習過儒家作品的人又需要或者說會接觸到儒學,那他們是怎樣與儒學發生聯繫的呢?答案是主要通過那些宣傳者,尤其是身邊一些自稱儒家門徒的人。如果身邊有真儒者還好,但如果身邊有臆妄者,那麼最為惡性的事就發生了:誤解的發生與傳播。那些人是會進行宣傳的,久而久之,社會主體成員可能對這方面的問題形成了社會性的刻板印象。被強加的名聲就來了,而事實到底如何,這一思想本來怎樣,就被漠視了。假作真時真亦假,標籤貼上難還真。
(現在也有一些學者在做還原工作,成果顯著,但有些未必站在多牢固的基礎上,我感覺國內的這個風氣是受現在國際思想史研究界主流思潮歷史語境主義的影響,就和當年顧頡剛古史辨學派他們其實受西方聖經考古學影響一樣)但問題遠非如此簡單,真正可怕的事情是知識的塑造。
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是,我們絕大部份的知識是來自於教導,完全的自我探索和體認是比較少的。而問題在於,誰充當這個教導者,教導背後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教導者說到底是統治階層,教導背後其實是社會資源的分配,從根本上說,是與根本利益息息相關的。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有多少是自我實現的?應試教育的可怕之處完全不在什麼這閱讀那能力的不足,只要通過考卷表現出來,指揮棒下照樣是全民讀經典、提能力,它真正可怕的地方是缺乏對認知主體——學習者本身——的尊重,是對自我塑造的抹煞。
它通過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的選拔機制確定了對每一學生知識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維乃至整個認識的塑造的絕對權威性,這直接導致我們的思維、認知完全為其所塑造而從根本上喪失自主性——這是所謂的工具化。這個意義上,「我」是不存在的。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掘《論語》誤解的深根了。
所謂的「自大」「膚淺」背後是什麼?不僅是誤解者或臆妄者的錯誤,更是知識系統和權力階層以及利益集團的(有意識或無意識)共謀。
人之所以未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因為文化的話語權被他人所掌控,我們的認識是由既得利益群體通過教育而塑造,並且他們通過這種塑造使人認為就是這個樣子的,而無法突破自己的認知範圍。於是,程度較低的理解為了普及而被教導,但想獲取更多認識的人通過自己的探索去加深理解。在社會文化資源有限的現實下,其未必能找到正確的思想進路,從而發生了方向性的理解偏差。然後上述框架里的問題就發生了。這類人叫民哲(類似於民科),像什麼孝與企業文化啊,本能——神秘的力量呀,馬恩毛後第四人啦,都是自我摸索後問題比較典型的例子。但學院派之外的優秀的文化分子確實比較少。
而有足夠的社會資源的人才有條件深入理解經典文本。(所以人文學科在國外實在不是經濟狀況不甚理想的同志讀的。)而連相關教育資源都沒能獲取的為生計而忙碌的較大體量的群體,又怎麼會有正確認識?而受此群體影響的一般民眾,怎麼能給下一代傳授正確的理念?
至於另外一類稍有相關知識而未領會儒家精髓的小知識分子們的追求當然是名利,什麼能給他們帶來名利?當然是所掌握(呸,這敢叫掌握?)知識的專門性。只有相關知識專門化了,他們的存在價值才能被以為提升。這是一個「反去魅」或者說「加魅」的過程。神秘性使虛榮心得到滿足。
而真正意義上掌握了相關知識的專家學者,你是大多需要一定的教育資源的才能見到的。
所以,一般的知識新接受者是難以得到持續正確的理解的。好的指引者難求。不結合語境的解讀翻譯和理解都是瞎扯,不結合歷史環境,不結合個人環境進行解讀,這就不算是解讀了,頗有歪曲經典以為己方論據的意味,華夏文化,很多書籍被奉為經典,不是沒有道理的。論語而言,個人理解在於孔子對於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的指導。
儒家強調「仁」,而時代發展至今,儒家文化在過去的主流地位慢慢削弱,但和儒家思想千絲萬縷的「王陽明心學」前幾年大行其道,頗為暢銷,不僅歸咎於王陽明的人格魅力,而且也歸於我們的心理。
為什麼我們喜歡「心學」,卻不太愛讀儒家經典,因為王陽明的傳奇給我們一種錯覺------心學裡有方法,我要學習這種方法,我要掌握這種方法,所以我要讀這本書,。 論語和其他儒家經典頗為強調世界觀,提到的方法很難在短時間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提升和收益,所以我們不愛讀,讀起來也相對晦澀艱深,舉例,「知其不可而為之」,一般舊解為『知其不可而為之並不是指明知道做不到而偏要去做,而是指不求結果只求過程,不論結果如何只管自己努力。』兩層理解意味。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理解為「凡事不問能不能做到,只問該不該做到」,理解必然會隨著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不一樣經歷,不一樣環境換出不同的理解,放在歷史環境里,可能又有其他不同見解,我想這都是我們隨著閱歷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理解。或許今天的理解不一定對,也不一定完全理解了當年先哲們講這句話的本初含義,直到有一天,我們遇到相同的事兒,有了相似的頓悟,就覺得此言簡直珠璣。 我想儒家經典是中國文化里的精華,傳承至今,如今教育環境優渥的情況下,一味的去追捧西方哲學,西方科學同時弱化傳統經典的教育方式,不是很合理,西方的思想體系自然非常優秀,然我國傳統經典亦是精華,只可惜,我們不太讀了,因為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讀他們,確實不簡單。謝邀。論語被擱在廟堂之上,甚至被醜化,還是因為某些接受了西方觀點的公知或者大師出於一心推廣西學的需要肆意抹黑,包括魯迅、胡適等人。讀論語,還是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讀,比如孔子說的「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女子當時講的就是南子這種蕩婦,又何曾侮辱了廣大女性?所以,讀論語,要立足實際情況,要結合仁義禮智信等儒家內核來讀,這樣才不會變成學院派。當然,我也不同意于丹雞湯式的解讀,太低端了,,把論語變成了暢銷書,跟解憂雜貨店一個層次了。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說:只有小人和女子難以相處,離她近了她就經常挑你的刺,離她遠了她就跟別人抱怨你(¬д¬。)。
有人看到這句話就說,啊,「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壓迫女性,儒教壓迫女性。反抗他,推翻他的束縛。
換到現實生活中就是,比如你說了一句「女人啊,真是自私的生物!」這樣的抱怨。
就有人說,啊,你說女人自私,還說他們是生物,你這個性別歧視,你這個壓迫女性的人,社會的垃圾!這樣說的人不是傻,就是壞。想的太多,還是好好繼續看比較好。程子說過,讀論語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當成三千弟子其中一個。
直接原因是大家放大了論語里壞的方面,或者只去看到其中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東西。論語中的行為標準即使是在古代也不是多少人就能達到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多少餓殍,與不義在其中演繹,只是在歷史的車輪中被淹沒而已。再次論語是一個包涵豐富的集合,包括了從生到終的基本做人的內涵和更高的追求意義,這些東西不是一個絕對的,你既能從其中看到你所擁有的美好或陋習,也能看見你憧憬的或不能企及的境界,還有現代社會淘汰的觀念。人的統一性上更加傾向於忽略或削弱已經達到或達不到的更好的標準。還有就是對於論語的全面性理解不夠,大多為人所知的是其中幾句或者斷章的話,而論語是用許多東西支持起來的,孔子的志,有多少人是只了解大概,孔子為其做過多少犧牲與捍衛,孔子其人文韜武略,和智慧超人,包括他面對不仁的尷尬憤怒,只有完讀之後才會明白,不然了解的也只是一個看似完美的聖人,與平常的說話做事格格不入,又怎麼會對孔子理解深刻?最後論語不只是講孔子的,包括他的弟子也有大量的描述,塑造人物之深刻,值得細細品味,其弟子三千,出彩之人也不過些許,這些具體事件的刻畫與口頭流傳的形象與故事的差別逐漸加大,出現差異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總之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使人步入快消模式,知識碎片化,概念化,大部分的經典都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我想這並不一定是倒退,畢竟信息化的知識越來越多。
謝邀。「那為什麼我們尊崇的是孔子,但是大眾崇拜的做法卻是孔子反對的呢?」這句話的語義邏輯我實在沒搞明白。先說大背景吧,中國人經常會被覺得是沒有信仰的一代,包括我們自己,也經常恍惚。嗯,不,現在我們信仰科學,馬哲。我強迫自己按題主的標題與問題描述來答,但說實話吧,總有點兒牽強。題主的標題:讓我以為,題主沒讀論語之前,覺得論語是一部深受熱捧的著作。可是題主自己讀的時候卻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兒,不明白為什麼受追捧,也就是覺得名不副實?題主的問題描述:沒讀之前覺得沒什麼意思,道德感太強。一讀發現並不是自己原先反感的那個樣子。經常返回去看看,我這個破題實在慢的有些啰里八嗦還有終於徹底搞懂了。1.大眾推崇孔子不是因為孔子那類「以德報怨」的言論。2.如果是想問孔子為什麼值得大眾崇拜的話只要看一眼孔子的個人成就。就能明白不少。3.像《弟子規》中(暫停一下 太早了這個點 沒睡好 再睡會兒先…)
謝邀。雖然不喜歡儒家,但客觀來說,單純地人從為人來看,孔丘是相當不錯的。他為人謙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善於反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因材施教;沒有老師的架子,在《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中問弟子的志向,暢所欲言,「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好開玩笑,《論語.陽貨》中載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甚至有點任性——《論語.陽貨》「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可以說是非常可愛了。《論語》本身是對孔丘言行的記錄,應該是很鮮活的,只是被確立為統治思想後,統治者覺得這麼不嚴肅的孔聖人怎麼能教化萬民呢,於是不斷神化,「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將儒家經典包括論語抬至神壇,自然就產生了距離感。至於題主說的「以德報怨」之類的曲解,我以為有的是故意斷章取義以攻擊儒家(雖然我不喜儒家,但更不喜歡這種人);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取其對自己有利的解釋。
經是好經,就是被念歪了。論語是講的人性。1976年之後,批判孔夫子的人至少有九成讀論語不超過100行,剩下的一成絕大部分是帶著意識形態來讀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令你震驚的流傳千古的規律或者道理?
※中國的四書五經在世界上有什麼影響力?
※四書五經適用於現在的社會嗎?
※如何看待被媽媽送去深山私塾里學習四書五經的胡玄姬?
※「偽古文尚書」是否還有價值,應如何對待「偽古文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