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對印度會有巨大的認知偏差?
印度憲法規定,印度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印度在1991年之前,都在實行不完全的計劃經濟,而到了1991年才進行了市場化改革。
為什麼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印度從建國開始就是一個實行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國家呢?
印度的GDP排名世界第六,與中國在2000年時的GDP排名一樣。
2016年印度的發電量為14000億度,相當於中國2000~2001年的水平。
2016年,印度鋼產量為9560萬噸,約等於1995年中國的鋼產量(9536萬噸),僅次於日本,為世界第三大鋼鐵生產國(已經超過美國),同時與日本的差距只有1000萬噸不到,按照現在印度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三年內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產國似乎並非不可預期。
印度的汽車產量為450萬輛,大約和中國在2003年的水平差不多(444萬輛)。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識字率,青年總體(占 15-24 歲人口的百分比)
印度的青少年識字率已經達到90%,可是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印度人只有很少的精英,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或許印度成年人文盲很多,但印度青少年識字率如此之高,未來,甚至可以說現在,這些青少年進入社會後,會給印度帶了空前巨大的變化,完全是可以預期的。
印度的小學入學率也到達了中國90年代的水平:入學率,小學(凈百分比) | Data
中國在1997年,還出現了嚴重的小學入學率下降事件(應該和大下崗有關)。
印度的小學總畢業率居然還高於中國:小學總畢業率,(相關年齡群體所佔比例) | Data
不可思議的是,中國的小學畢業率最近幾年一直在下降!
而印度的中學入學率,也達到了中國2007~2008年的水平:入學率,中學(佔總人數的百分比) | Data
同時,根據我在印度的觀察,印度現在的城市建設水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近似於中國1995~2000年的水平。
為什麼還有大量的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依然保留在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前?
事實上,印度的工業發展水平,社會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都已經達到了中國1995~2000年的水平了。
為什麼中國人還那麼多對印度抱著老觀點,極端鄙視和嘲笑印度,這種做法,和當年歐美、日韓台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大陸的嘲笑和鄙視又有什麼區別?
甚至是一直老生常談的印度種姓問題,事實上,印度早在剛剛建國時,1948年就已經立法廢除了種姓制度。
並且在印度搞計劃經濟的1960年代,將高種姓的土地分給低種姓,從而導致現在印度農村以大量的自耕農為主的現狀。
還有考試錄取時,印度給低種姓降分錄取。
但中國人卻依然認為印度的種姓制度阻礙了印度的發展,是的,印度存在種姓制度的餘毒,這就跟中國存在封建餘毒一樣,是不可避免的。
但隨著印度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我們有什麼理由認為種姓制度的餘毒,在印度還會存在下去?要知道,這可是直接被印度立法給徹底否定了的制度啊。
可是現在的中國人,卻對印度的發展視而不見,對印度取得的巨大成就選擇無視(90%的青少年識字率)。這種思想和認知是怎樣產生的?
印度憲法規定,印度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印度在1991年之前,都在實行不完全的計劃經濟,而到了1991年才進行了市場化改革。
為什麼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印度從建國開始就是一個實行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國家呢?
因為總有人稱印度是民主大國,民主國家和計劃經濟在很多人眼中是不相容的。當然這是一部分人這麼認為的,我覺得,不管什麼制度,應該以實際表現為準。
印度的GDP排名世界第六,與中國在2000年時的GDP排名一樣。
如果按照人均/世界人均這個數值比較的話印度目前相當於終歸98年的水平。而且印度在和中國同GDP的時期,增長率基本上都比中國低。
2016年印度的發電量為14000億度,相當於中國2000~2001年的水平。
這項指標差距在拉大,印度95年的時候,發電量相當於中國85年,只差了10年。
2016年,印度鋼產量為9560萬噸,約等於1995年中國的鋼產量(9536萬噸),僅次於日本,為世界第三大鋼鐵生產國(已經超過美國),同時與日本的差距只有1000萬噸不到,按照現在印度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三年內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產國似乎並非不可預期。
同上,和中國差距在拉大,不過目測以後差距會變小,中國產的太多了。
印度的汽車產量為450萬輛,大約和中國在2003年的水平差不多(444萬輛)。
這個有人黑?汽車保有量和經濟水平是正相關關係。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識字率,青年總體(占 15-24 歲人口的百分比)
印度的青少年識字率已經達到90%,可是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印度人只有很少的精英,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或許印度成年人文盲很多,但印度青少年識字率如此之高,未來,甚至可以說現在,這些青少年進入社會後,會給印度帶了空前巨大的變化,完全是可以預期的。
先確定一下印度的文盲標準吧,坊間傳聞,用印度認可的任何一種語言(據說有幾十種)可以寫出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了。
印度的小學入學率也到達了中國90年代的水平:入學率,小學(凈百分比) | Data
中國在1997年,還出現了嚴重的小學入學率下降事件(應該和大下崗有關)。
印度的小學總畢業率居然還高於中國:小學總畢業率,(相關年齡群體所佔比例) | Data
不可思議的是,中國的小學畢業率最近幾年一直在下降!
而印度的中學入學率,也達到了中國2007~2008年的水平:入學率,中學(佔總人數的百分比) | Data
小學畢業率,是指無論年齡大小,完成小學最後一年學業的所有學生,與理論上從入學到畢業年齡段的總人口的比值。該指數也被稱為「讀完小學最後一年級的總比率」總入學率可能超過100%,因為包含了較早或較晚入及復讀的超齡和小齡學生。
這個問題值得深究,到底是中國教育出了問題,還是統計數字在說謊。
補充:中國2010年,小學畢業率這個數據彪到了110%。
同時,根據我在印度的觀察,印度現在的城市建設水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近似於中國1995~2000年的水平。
為什麼還有大量的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依然保留在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前?
事實上,印度的工業發展水平,社會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都已經達到了中國1995~2000年的水平了。
為什麼中國人還那麼多對印度抱著老觀點,極端鄙視和嘲笑印度,這種做法,和當年歐美、日韓台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大陸的嘲笑和鄙視又有什麼區別?
是的,因為窮,所以歐美笑我們,我們也笑印度,至於印度的生活水平相當於中國哪一時期,估計沒人說得清楚。
甚至是一直老生常談的印度種姓問題,事實上,印度早在剛剛建國時,1948年就已經立法廢除了種姓制度。
法律上廢除,事實上存在。
並且在印度搞計劃經濟的1960年代,將高種姓的土地分給低種姓,從而導致現在印度農村以大量的自耕農為主的現狀。
知乎上貌似沒看到什麼關於印度耕地所有權的討論吧?大多在說糧食產量低,每年好多農民自殺,以及某個大地主佔有了大量土地。
還有考試錄取時,印度給低種姓降分錄取。
但中國人卻依然認為印度的種姓制度阻礙了印度的發展,是的,印度存在種姓制度的餘毒,這就跟中國存在封建餘毒一樣,是不可避免的。
但隨著印度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我們有什麼理由認為種姓制度的餘毒,在印度還會存在下去?要知道,這可是直接被印度立法給徹底否定了的制度啊。
種姓制度事實上大量存在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城市裡會少一些。
可是現在的中國人,卻對印度的發展視而不見,對印度取得的巨大成就選擇無視(90%的青少年識字率)。這種思想和認知是怎樣產生的?
印度是在進步,但是和中國比較,差距在逐漸拉大。不知道題主是否認同這點。
首先,向某些閱讀能力差的,跟我說什麼「中國因為禁摩一開始摩托車產業就不行」的人說,中國摩托車已經霸佔總產量第一位置23年。
所以這不是一個「我們比別人弱但是在追趕」的故事。
而是一個「我們曾經很強但是現在被趕上」的故事。
歪個樓。
都在嘲諷印度工業能力差勁,作為一個摩配行業從業者,我們來看看印度的同行。
1、印度的摩托車產量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5月23日報道,據印度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印度2016年摩托車銷量為1770萬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2016年摩托車銷量為1680萬輛。由此可見,印度摩托車市場已在2016年趕超中國。」
「印度可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追趕者,但直到目前為止,中國經濟仍然有印度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稱霸23年的中國,『世界第一摩托車銷量大國寶座』將被印度取而代之,據印度機動車製造商協會統計,印度2014~2015年摩托車產量在1900萬輛左右,如果2016年印度能繼續保持這個產銷量,那其將有望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摩托車生產製造大國。」
摩托車行業怎麼說也算是工業大類,被印度超了,諸位有何感想?說好的弱雞呢。。
印度摩托車產銷或將趕超中國_牛摩網
2、印度摩托車的質量
哎呀,印度那旮旯做的肯定質量差。
恩。。哈雷,美國品牌,不玩摩托車的朋友也是知道的,而哈雷在中國是沒有代工廠的。
哈雷宣布在印度設立組裝廠--《摩托車技術》2010年12期
國內車友聽聞,表示說好的美國大牌變成印度都比,壓力好大。。有的朋友說了,哈雷這種車就是賣個情懷,沒啥技術含量,我們來看下一個
KTM
「KTM 是奧地利的一家生產摩托的廠商,1934年誕生,強項是越野摩托,性能卓越在多次越野賽事上拿過大獎。 在達喀爾上常常會有前五名選手都是駕駛KTM的戰車的壯觀景象出現。 」
KTM將在印度生產500cc/800cc車型_牛摩網
亦是摩托車界高端品牌,印度生產。(不過我國春風也有代工)
不管怎麼說,由此可見印度產的摩托車質量也是不低的。
3、中國為毛這麼弱雞?會被印度在大工業門類反超呢?原因在哪想想看
。
。
。
。
。
。
。
。
國家統計局:2017年1-4月電動自行車行業情況,產量1239.5萬輛-中國稀土在線
因為。。。中國禁摩,電動車作為替代,近幾年實在是太猛了。。產量分分鐘破4000萬的節奏。(我收回這句話,本來是用來安撫一下某些自尊心過強的人,這TM還真把這個當主因了。禁摩不是主因,主因在下面。)
當然,印度能造摩托車也就能造電動車,我們還是要加速,萬不可懈怠傲慢才是。
——————————————憤怒的分割線——————————————
一堆人來跟我扯什麼摩托車過氣啦中國禁摩啦街上看不到摩托車,我就呵呵了。
1、中國14億人,禁摩了,好么,海外還有60億人口的市場呢?為什麼已經佔領的海外市場被印度一步步侵佔?這和當年西方壟斷產業被中國一步步打敗有什麼區別?被格蘭仕價格屠殺的歐美電器公司還在樹上看著你們那!2016年我國摩托車進口數量將進一步增長,增幅或超過50% 說好的沒市場,進口額瘋長,嘖嘖。
2、印度每年好歹6個點增長速度,你以為錢從哪裡來?別人也在發展工業,蠶食中國的份額!當東南亞的市場從中國質造變成印度質造的時候,中國靠什麼保持6個點增長?找借口好找,到時候被乾死可是沒有道理講的。
3、中國不是粉碎機么,為什麼不去佔領高端摩托車市場?一樣是塊大蛋糕!知道KTM的模式是什麼么,印度生產配件包然後發給中國組裝!就這還TM裝不好!質量差的一筆!春風被罵的要死,結果今年組裝還不給了,全部收回到菲律賓組裝了!你們真的要一直閉著眼睛嗎?
4、對於有些人說摩托車是印度的特殊國情,所以產量高的。好么,我們隨便找找工業類的數據。工業!不是什麼IT醫藥寶萊塢,我們就說工業!你們認為的弱雞!
汽車,印度產量全球排第六,塔塔集團是第四大車企
紡織業,印度出口額全球排第五
鋼鐵,印度產量全球排第三
沒錯,是比中國差,但是放在全世界來看並不差!!
5、一堆人跟我說什麼摩托車是夕陽產業,力圖證明中國只是覺得摩托車沒前途不想做。
且不說摩托車是不是夕陽產業(全球摩托車總產量一直增長,市場一直擴大,結果中國禁個摩然後你們就覺得全世界都不需要摩托車,我也是真的醉),我全文沒有就摩托車行業情勢作任何評價!我只是證明印度有大規模工業品製造能力!有一定的高端產品製造能力!這是不是事實??這就變成吹印度了,各種腦補五盧比,你們小學語文老師也是晚節不保。
我!T!M!真的不知道你們哪來的優越感,才吃飽飯幾天啊,整天YY印度垃圾,你們和當年嘲笑中國只會造襪子換飛機的白皮有什麼區別!
老祖宗教的謙遜在哪呢?
———————————————資訊的分割線———————————————
恩,有必要讓大家看看我所認為中國摩托車沒落的根本原因:車廠不思進取 是怎麼體現出來的了。
大家不玩車,大約不太知道台灣前幾年新出了一款電動車,用的是特斯拉換電池的理念,各種高端配置,售價25800人民幣,名字叫做gogoro。
這個車比中國小牛電動發布略早,小牛發布的時候台灣網友大多強行認為小牛抄了gogoro,後來自己都沒意思了也就散了,因為小牛除了都是二輪踏板電動車,其他方面跟gogoro的確相差很大。
小牛電動是國產摩托/電動車界可以說一股清流,設計超前,很有靈魂,持續創新,每款車都有著自己的風格。
正當大家興趣索然,尼瑪國產某排名第九的摩托車廠今年出手了。。
出了一款車,除了車燈基本照抄,被對岸各種嘲笑,簡直不能更丟臉。就這尼瑪還各種吹。。5299元!大陽E客Ecooter發布會現場火爆!-全球電動車網
售價近萬究竟貴在哪裡,大陽E客電動深度體驗-全球電動車網
左邊gogoro,右邊為仿款。
不要再讓我舉例子了,這個情況在摩托車界算是司空見慣了,可以自己去查。看了這個你還會跟我扯什麼市場禁摩么?不爭氣就是不爭氣,白吃了一波中國的人口紅利。乃們要是繼續閉目塞聽,我也沒辦法,反正市場是不講道理的。
你不見知乎上一大堆大學剛畢業的青年最熱衷於說「我印度朋友說印度早沒種姓制度了,你們這些老頭落伍啦」 。
連阿米爾汗幾年前拍的影片都說了,印度大城市裡最多喜歡講沒種姓制度的人,可他們根本不曾實事求是的檢視過自己國家的真相。
這類人根本已經沒救了,歸根結底他們只是想要一堆主流標籤貼在自己身上顯得自己很進步很優越很與眾不同罷了,實事是辦不了幾件的。
所以題主,你真的理解什麼是計劃經濟嗎,什麼是市場什麼是政治制度,那麼多名詞上來就套用是回答不了問題的,加深的只是你「主觀認識」的「印象」。
乍一看你跟他們的論點分明是相反的,然而得出的卻是一樣的結論,那就是有毛病的是大部分中國人看待印度的方式。
你應該首先反思你得出這個觀點的一切論據是否有力,反思為何你們能得出儘管完全相矛盾的推理途徑上的相同答案。說實話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題主已經明顯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認同觀,至少不是以一種求知的態度來提問這個問題的。因為真正回答這樣的問題根本不用去扯什麼印度的好,印度差,畢竟對外的認知不可能沒有偏差,如果偏差巨大只能說明溝通的少,或者溝通意願的本身很低,再者就是雙方關係一直不穩定,畢竟相鄰的兩個大國(印度不可否認也是大國)必然不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而是損己肥人的關係。再者,中國國運上升,民族自信心也在上升,作為被西方世界對比了幾十年的印度發展遠遠不如中國,被國人踩著嘲諷也是必然。
PS:題外話
印度是不是能崛起,答案是肯定
印度能崛起到什麼地位,答案是五常外最大的國家勢力
印度未來是否一帆風順 答案是否定的
印度未來是否會和中國直接對抗 答案是肯定的
印度是否能擺脫種姓殘毒 答案是除非工業發展能解放初大量的第一產業的勞動力
印度教育是不是笑話 答案是印度教育弊端嚴重,只能說效率並不是很高
再次PS:題外話
印度的民族性格導致印度這個國家很難進入第一流的國際梯隊(有人會反駁,100年前中國人也愚昧,我想說的是沒人會等印度100年)
最後PS:題外話
嘴炮不能強國,但是印度確實是嘴炮強國
題主原話「為什麼還有大量的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依然保留在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前?」
敢問題主,你覺得中國人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對印度是什麼印象?十幾年前,差不多是2000年,那時候有幾個中國人一天到晚泡在網上?就算上網的人,那時候又有幾個人會關心印度?
網下的話,報刊雜誌都忙著刊登歐美日雞湯文,誰會去報道印度?
請題主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問題吧,如果你真能描述一下十几几十年前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再來討論。
。。。。。。。。。。。。。
有人說題主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國很多人對印度的印象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印度。哈哈,你要是能不查資料說出來十幾年前印度的實際情況算你贏。
別搞笑了,哪個普通中國人能知道十幾年前的印度是啥樣子的?印度二十年前人均GDP多少?國際排名多少?這種印度的宏觀數據都不可能有多少中國人留意到,更別提微觀生產、生活的實際情況了。不請自來。這是印度被黑的最慘的一次,還是一本正經的黑…………先擺明觀點:不是我們喜歡黑印軍,不是我們不與時俱進,更新對印軍的印象,而是就算是更新了數據更新了觀點,才發現原來印度還是那樣。趁著熱乎,上完課的我來說一下關於阿三自認印度洋就是印度的這樣的論斷。根據書上的數據(怎麼也有一兩年了),印軍總數130w+,但是其中陸軍110w+,海軍是6w(忘了,可能不對),這樣一個偏科嚴重的軍隊,怎麼可能守得住偌大的印度洋?還窮橫窮橫的(這點上倒是學到了老毛子的精髓)。且不說裝備如何,光是這樣沒有經過戰爭的軍隊,你敢說能夠有優良的作風嗎?能有歷史經驗的總結嗎?況且在印度建立初期的時候,連一個師以上的印度軍官都沒有,怎麼可能領導的好軍隊?再來說說裝備,印度自己不爭氣(民族性格使然?),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沒有完整的研發能力,就靠著現有的艦艇,能夠抗衡中國下餃子一樣的各種艦嗎?說到印度和平建國,題主有查詢一下印度各個領導人的關係嗎?最大的皿煮國家,蛤,尼赫魯當了總理,尼赫魯的女兒當了總理,她兒子又當了總理,兒子的遺孀讓出了位置,但是還有各種糾纏在裡面,糾結來糾結去還不是像三胖(不對,現在是四胖)那邊一樣了。綜上,不是我們喜歡黑印軍,不是我們不與時俱進,更新對印軍的印象,而是就算是更新了數據更新了觀點,才發現原來印度還是那樣,不驕不躁,不增不減,不進不退(按照發展的眼光看,也可以說是相對的來看)。願永遠沒有那麼一天要我們和印度幹起來,但是,說句自信的話,到時候哪怕有美帝在後面撐腰,我軍還是能夠碾壓印軍的,國人對印度怎麼看都可以啊,不會影響到**安全的(有我軍在後面一直刷新數據,看著印軍發展,而又相對我軍倒退,豈不是美滋滋……)。爪機打字好累,且先說這麼多吧。以上。
互聯網有風口說,站在風口裡面的豬都可以飛起來,三哥就是國際政治領域中站在風口的那頭豬。龍象之爭不是說著玩的,2050年極有可能是中美印三強鼎立。
首先,三哥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領土/耕地+人口。印度次大陸西北部是沙漠和高山,北部是喜馬拉雅山,東部是茂密叢林,其它方向都是印度洋,大國勢力難以大規模介入。三哥300萬平方公里領土竟然有160萬的耕地,兔子960萬領土只有143萬耕地!以後別再嘲笑三哥人口超過兔子了!人家耕地本來就佔據優勢,目前糧食產量上的劣勢最主要是由於化肥使用量,這個不難解決,耕地面積(光熱條件也比我們好)和人口目前都是世界第二,妥妥的一個超級大國苗子。
其次,三哥戰略地位非常好!現在大格局是中俄聯手和美帝死磕,美帝對付老毛子時叫上了歐盟,對付兔子時叫上了日本,三哥是遊離於這場撕逼大戰之外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四常都積極拉攏三哥,願意賣先進武器給他,三哥只需要牢記一點:堅決不站隊,保持平衡,吃盡這幾方!實際上現在也是這麼做的
兔子對三哥也是非常忌憚!盡量避免提前和三哥陷入全面對抗,避免東西線兩線作戰(東線和美帝撕得很累)。相比三哥的戰略位置,我們是唯一和五常全部打過架的苦孩子(包括當1971年之前的KMT,所以是打過五常!不是說兔子連自己都打。。。)。
到目前為止,三哥能力的確戰五渣,經常一手好牌能給你打稀爛。各種段子嘲笑的也是三哥這種戰五渣的能力,1962年被兔子揍得鼻青臉腫的梗,飛機半摔期的梗,自建航母下水三次都快泡壞了的梗,船廠里修船最後翻船被嘲笑是「翻修」的梗,種姓制度的梗。。。。
雖然牌技賊爛,但畢竟家底厚本錢多,加上外力助攻,只要不輸光下場,玩牌的能力肯定會進化的!風口裡的豬也在進化,只要在風停止之前,三哥進化成鳳凰,那就可以不藉助風力翱翔藍天了,那時候肯定會成為兔子噩夢的。兔子崛起之路對於發達國家是一個災難,產業升級就是發達國家的碾壓機,三哥未來真進化成功,對於崛起成功的兔子來說,也是一大災難。
超級大國需要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人口/教育,面積/耕地六個方面要素。經濟上現在三哥GDP已經第七了,十年後翻一番超過日本成為第三。政治上最主要是沒成為五常,很多人說這個不可能的,五常不會分權給他的,但是一個已經崛起的超級大國,如果不給一個常任席位,很可能對安理會的有效性帶來威脅,到最後常任含金量下降,想想當年蘇聯,如果美帝不給一常給他,他壓根不理聯合國的,缺少蘇聯認可的聯合國最後會步入國聯的下場。當然需要三哥崛起到足夠強的時候才行,我估計要20年,可以比肩中美的時候。軍事上三哥自研能力太弱,但是也在進化,不好說。文化上不用提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兩大輸出,寶萊塢也不是蓋的,這一方面兔子和他比起來也稍遜風騷(兔子的強項是同化,天朝上國不屑於輸出)。人口估計2025年世界第一,教育上我不了解,估計經濟起來後教育也沒太大問題,加上也是英語系統。耕地第二沒問題。
三哥現在是我們90年代末的水平,歷史的確很相似,想想我們90年代多慘,我現在看很多莫迪的新聞,不自覺就對標到那時的丞相,1994年一口氣推出六大改革,98年之後也是繼續給力。再看看現在的莫迪,頗似我朝地方官員,手段強硬,追求經濟成長,例如去年的換鈔,今年的稅制改革,但是畢竟三哥是聯邦制國家,中央權威不夠,莫迪通過一些改革一步步提升中央權威,我覺得他在對症下藥,走的路子不錯,當然最後能否成功就看他能力了。
最後,兔子如何應對三哥的崛起?身後這麼大一個威脅,誰TMD的能睡踏實啊?奈何實力有限,和美帝在東線撕逼只能勉強應付,再在西線開一條戰線是作大死,三哥只是十年後的威脅,美帝可是家門口的威脅!但是也不能坐等三哥崛起,大家也都知道了:巴鐵!在兔子的外交體系中,巴鐵和老毛子是最高等級的盟友,老毛子是對付美帝的盟友,巴鐵是對付三哥的。現在兔子對三哥很微妙,既要扶持巴鐵壓制三哥,又不能激怒三哥,以免三哥和美帝直接結盟,噩夢成真。
個人估計,三哥進化成功概率&>90%,我們極難逆轉這個!就像發達國家沒法逆轉我們崛起一樣。
===============
回答幾個問題:
1)種姓制度的梗:一些人留言說種姓制度壓在印度身上無法翻身,我無法未卜先知,不過可以類比於美帝的奴隸制度和種族歧視問題,黑人佔美帝少數,在皿煮體制下看似永遠無法翻身,不都解決了嗎?種姓制度,不少人上層精英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了,肯定會一步步解決的。
2)三哥會阻撓兔子的一帶一路。沒那麼絕對,三哥和兔子現在是亦敵亦友,在反抗美帝為首的發達海權國家壓榨上,兔子和三哥是有很多共同利益的,兔子跟美帝要權,如果可以分一點給三哥,三哥也會考慮組團的。兔子的一帶一路是整合亞歐大陸,一旦成功,就是大航海時代之後,海權再次讓位給路權,印度自己也受益很大。
一帶一路現在大家是各懷鬼胎的,歐盟是騎牆派,畢竟他們自己也受益於美帝的海權,如果兔子的一帶一路做成了,等於多了一個保險,一帶一路兩條線中,一條是北線從俄羅斯連接歐洲,一條是南線從印度巴鐵中東土耳其連接歐洲,老毛子希望南線不通,只有俄羅斯那條路,這樣他就是關鍵節點了,三哥是希望南線通,兔子希望一帶一路以自己為主導。
3)為嘛美帝不打壓三哥呢?三哥現階段最主要是兔子的麻煩,三哥對兔子有鉗製作用,所以扶持三哥,但是美帝自身像討厭兔子那樣討厭三哥成為發達國家,所以美帝和三哥一直是准同盟關係,既用又防吧,像兔子家殲20都服役了,為了扶持一下三哥,賣F16。。。。
4)前面回答被批評捧三哥太厲害,好吧,滿足一下三哥黑吧!我說的是三哥的潛力,現狀的確很差,補一個例子:三哥海軍現在主力驅逐艦是加爾各答級,滿載排水量7000噸,兔子現在主力的052D驅逐艦,滿載排水量7500噸,排水量看基本對齊,但是從下水到服役,三哥需要6-8年,兔子基本兩年半。。。
那個,1995年到2000年。可不就是十多二十年前么……………
我沒去過印度,對印度不了解,但我還是知道一些的。我們包括題主在內的很多人都不了解印度。反問一句,你了解中國嗎?大多數人都是自詡的吧!1.差距就題主所列舉的例子而言,大體相當於中國2000年左右(未經證實)。那與現在相差十幾年,你知道這十幾年中國的發展有多快?想想2000年的生活,想想現在的生活,中國的發展速度是遠超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速度,而且現在速度還很快,你覺得印度未來十幾年一直能保持中國的發展速度嗎?落後就是落後,但五十步笑百步就不好了。2.看印度的角度印度的發展和我們相似,都有其獨特性。我們要以印度文化來看印度,很多人就像以西方文化來看中國的西方人一樣(產生精日、精美情節),以中國文化來看印度。這樣所得到的結論都是不切實際的。 很少有人務實的以印度文化來看印度。3.人們的真實看法現實中大部分人聊印度都是當談資玩笑來看,並不想深入談論印度本身,只是無聊找話題而已。我做過實驗,和朋友閑聊一些話題時,剛開始隨便聊,當我把話題深入之後,大多最後是不歡而散改聊其他話題了。所以閑聊就是閑聊並沒有什麼實質內容。你怎麼知道對方到底了解多少,是什麼看法呢?網路也一樣。4.了解真相其實很多人並不想了解真實的印度,都是人云亦云。要想真正的了解印度,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印度去,真心的融入普通印度人的生活,了解他們所想的所做的,理解他們的文化、歷史、生活等等。在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的同時去反思現在的中國 ,我覺我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這個中國。
同事印度人,說說他的看法吧。首先印度人喜歡板球跟電影。大學入學率低,%10吧。醫學院貴,讀下來摺合人民幣百萬,所以印度大量留學中國的醫學生。然後吃飯蛋疼,不吃什麼肉,只有魚雞羊,語言很多種,一年三個季節(他是班加羅爾人)。作為一個工程師,技術上跟中國工程師也沒啥區別。。然後,他anti msl,是的,他說msl太能生又不好好養然後還殺牛 。。。先這些吧,接觸也不多。
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快車道那是2000年以後的事兒了。真正的開啟開掛裝逼模式那已經是當年金融危機以後得事情了。所以說題主認為現在的印度是2000年的中國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正如高票答主所說的一樣。印度沒有在前期做任何的鋪墊,任何的布局。現在的印度,它的發展勢頭我確實根本不看好。中國在經濟水平是印度這麼多的時候中國的經理增長率是兩位數。印度是多少?更改了GDP的統計方式以後終於夠到7了。其實說實在話把誇大的地方去掉他印度的增長率也就百分之六。怎麼和當年的中國比?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咬著牙建立了健全的工業體系,這個印度有嗎?中國痛苦的掃除了阻礙國家現代化的精神障礙,印度能嗎?中國實現了教育的真正普及,這個可不是印度那種去學校算個人頭蹭個飯就是上學了的那種敷衍了事的玩意兒。我這麼跟你講吧,中國的媒體已經很客氣了。你真的去一趟印度試試看?一個語言都不統一的國家,一個分離主義嚴重的看似統一的國家,一個人民懶惰無知又自大的國家。你告訴我這個國家有什麼潛力?印度的未來是什麼樣。你看看拉美國家你就知道了。我不知道你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態覺得印度發展的還行。說實在話和別的國家比印度確實還不錯。和中國比。。你確定你不是在侮辱自己?
說實話,從我身邊數以百計的印度兄弟的言行舉止來看,中國對印度的印象的巨大偏差是把印度人想太好了
比如說對印度明目張胆的奴隸制幾乎沒有人了解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印度發展緩慢。
題主要知道,建國前印度經濟遠遠好於中國,當時中國和印度有十年差距。
到了今天,區區60年時間過後,印度竟只趕得上二十年前的中國。
顯然,題主沒有閱讀數據的能力,中國在60年間,拉開20年的差距,你讓我們怎麼看得起印度?
=========
好吧,就算按你所說的,按照改革開放的時間開始算起。
中國改革開放是1979年。
印度改革開放時間是1991年。
這中間只不過隔了12年——然而,樓主說:
印度現在的城市建設水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近似於中國1995~2000年的水平。
這差了快20年了吧!
你遲12年改革開放,而且原先經濟是全面領先的,結果被拉了20年的差距?
======
印度的GDP排名世界第六,與中國在2000年時的GDP排名一樣。
別吹印度GDP了。
印度的GDP的增長主要通過修改GDP的計算方式來達到的,我真的不明白這有什麼好吹?
===========
印度的青少年識字率已經達到90%,
這個青少年識字率可圈可點。
另外,印度的人口紅利大概能到2050年,接著他也要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而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是印度的五倍,就算印度每年保持9%的高增長,中國完全不增強,20年之後,它在總量上也沒辦法超過中國。
========
換句話,為什麼中國輕視印度?
就算我們按照答主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印度這個國家之前全面優於中國,只不過遲了12年改革開放,結果就被拉了20年以上的差距。
這個國家的文化、內部的制度有很大問題。
他事實上缺乏一場無產階級革命,來淘汰買辦階級,沒收他們的財產來發展國家經濟,沒有這個革命,印度始終內部矛盾重重,沒辦法發展起來。
更搞笑的是題主說1997年小學入學率怎麼樣怎麼樣。
天啊——20年的事情還拿來說,題主沒有任何對於數字的敏感性么?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1990年看。世界GDP人均印度是超過中國的。
90年中國人口11.4億,GDP4044.94億美元,人均354美元。
90年印度人口8.5億,GDP3355.95億美元,人均394.8美元。1991年印度開始市場化改革,中國這一年終於在人均上追平了印度。時間就是這麼巧,兩國人民開始站到同一起跑線了。
再看2015年的數據。
中國人均7990美元,印度人均1617美元。差距就是這麼大。[傲嬌臉]印度的改革起到什麼作用了?第三世界沒有改革野蠻生長的國家進步都要比他大吧?世界上除了戰亂肆虐的國家這些年哪個國家沒有進步?這是90年GDP人均排名。(和上面數據有出入,資料不同)這是2015年世界GDP人均排名,印度從123名降到了144名,而中國從128名上升到76名。從全球看印度事實上倒退了,如果把蘇聯解體和南聯盟分裂國家數量增多的因素考慮進去,那也是原地踏步。2016年,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8271萬人(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
至2016年終,印度人口已經達到13.26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8%,印度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就是人口要變成世界第一了。90年我上高中,第一次看到世界GDP人均數值,被印度震驚了,一直覺得印度是一個原始社會,沒想到竟然比中國有錢,顛覆了我的認知,從此再不敢小看印度。
沒想到二十七年後,我們已經把印度遠遠地拋在了身後,一騎絕塵有沒有?現在我難道不能嘲笑它嗎?落後就要被人歧視,沒辦法。
怒答一發。很多人認為三哥遲早崛起。其實持這種觀念的群眾,沒有看到世界競爭的本質。簡單說,兩個方面,做蛋糕和分蛋糕。先說做蛋糕,做蛋糕有賴於技術的進步,但是做蛋糕並不容易。總體經濟總量的巨大提升是不容易的。現在,一直再努力做蛋糕的是中國。然後是分蛋糕,分蛋糕是政治經濟綜合國力的博弈。很不幸,兔子處於分蛋糕的不利地位。三哥嘛,在蛋糕總量不會有巨大提升的情況下,它分蛋糕的能力基本可以無視。三哥遲早會碰到天花板。不要說中等收入陷阱,三哥沒有機會進入中等收入陷阱。世界是容不下兩個發展中大國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看了看這些回答,感覺大部分都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在反駁提問者列出的觀點。看來,站隊才是關鍵,回答問題倒是次要的。
回答:
為什麼偏差?偏差的原因:
1. 不了解。
2. 強行帶入自己的觀念。
1.1 對印度的報道和關注太少了:
定量來看:
從報道的角度,比如很有代表性的新聞聯播[1]:
對印度的報道遠遠少於美俄歐日韓朝。
從普通人關注的角度,主要國家的百度詞條數和話題知乎關注數[2][3](北京時間2017年6月30日中午數據):
可以發現,印度在百度上的熱度低於大部分大國,在知乎上,就更慘了,僅僅比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巴西關注度高一點。
如果不了解一個事物,認知就容易有偏差,這一點恐怕大家都承認。
1.2 新聞工作者的報道一直有偏差:
一共時期,官方把印度宣傳成第三世界的好兄弟,大部分中國人不會知道印度的陰暗面,只會知道印度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華麗的歌舞;最近十幾年,官方倒是不太說印度如何如何,但是一些新聞工作者矯正過枉,對印度的宣傳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強姦、掛票、開掛,似乎這個國家除了這幾樣東西就沒有什麼了。不同時期,宣傳上的巨大反差,難以讓大部分人全面了解這個國家。
報道片面是一個個問題,更嚴重的問題是胡說八道,比如出名的「掛票」:
其中一些圖片來自孟加拉國,比如這張[5]:
再說,印度鐵路電氣化率35.3%[4],主要幹線大多電氣化(比如德里—孟買、德里—加爾各答),電氣化鐵路你掛一個試試?一個電火花就能把你烤焦,網上有類似的視頻。所以,掛票即使存在,也是很有限的,不是普遍情況。
此外,我在鐵路在線和印影論壇看過的所有印度鐵路運轉貼里從來沒見過那種新聞里誇張的現象,掛票代表印度是很不全面的。
於是乎,偏差就造成了。
此外,我認識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印度教的存在,以為印度以佛教為主也大有人在。
2.
這是不了解,容易造成偏差。不了解的情況下還強行帶入自己的觀念,產生偏差就是毫無疑問了。
這是印度類話題的典型邏輯:
中國和印度國情相似 1949年印度比中國強 印度的政治制度不如中國 皿煮不好 印度沒有毛主席 印度應該文革等等 (1)
首先,這兩個前提就不太成立:
國情相似:除了人口規模相似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相似點:一個半殖民一百年,一個殖民幾百年;一個世俗化(不能說無神論),一個全民宗教幾千年;一個黃種人,一個白種人和黑種人(此點存疑);一個長期使用一種文字,一個不同地區文字不同……
所以,沒有什麼可比性,前提條件為假,式(1)第一個箭頭就不成立。
對於另一個條件,我也不以為然,具體論證請參考:建國初期,印度甚至非洲的鋼產量、發電量、人均壽命等大部分指標都超過中國,為何現在他們都遠遠不及中國了? - 知乎 ,大體觀點就是,在1949年,中國很多方面不輸印度,而且拿剛剛連續戰爭十幾年以的中國和幾乎沒有什麼戰爭的印度比較不能證明中國的「正常水平」不如印度。
至於式(1)第一個箭頭,這個高深的問題連歷史學家政治學家都沒有定論,言之鑿鑿地認為是不是合理呢?
式(1)第二個箭頭,又是強行帶入自身觀念的典型例子,我在這裡有詳細論證:如何評價「印度需要一場文化大革命來掃除思想流毒」的觀點? - 知乎 。
我只想說,既然中印的差別如此之大,中國的發展模式就一定適用於印度嗎?正如,西方發家的模式不適用於中國,中國崛起走了獨一無二的「中國模式」。
式(1) 僅僅是一個強行帶入自身觀念而引發偏見的例子,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是否印度應該統一語言,我只想說一句,你到XJ和XZ統一語言試試?
總而言之,不了解和強行帶入自身觀念導致了對印度的巨大認知偏差。//我回答了答主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不知道的新聞聯播:大數據帶你發現有趣的秘密
[2]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3] https://www.baidu.com/
[4] A train in Bangladesh - Picture of Pundits Fusion, Upton upon Severn - TripAdvisor
[5] List of countries by rail transport network size
在倫敦,巴黎等地大量投放的印度製造的廣告,想必是國內某些人看不到的。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諸君。
客觀來講,印度只要不是自己作死,那它的體量只會一步步加大,而在增長率能夠穩定的情況下,印度體量增大的步子是加快的,這也符合現在全世界(包括中國)對它的預期。印度所處的地緣位置,沒有可以匹配它的其他近似體量國家,這就決定了它可以長時間以地區領導者的身份發展,期望最終成為世界領導者的一員。
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家等從來沒有官方層面鄙視印度的發展,反而是正如提問者希望的那樣,主動找機會利用印度的發展機遇啊,但是印度一直以來非常排斥中國,利用政治層面壓制中國的重要投資,也就是只希望中國給錢,不希望中國獲利。這種無賴行為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不斷。印度長期把中國宣傳成侵略者,反派,這種負面宣傳中國對美國也有,但中國更多的是客觀報道,這才有了中美斗而不破,可能長期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印度呢?一個確定體量會成為大國的無賴長期在你身邊噁心你,他自己又有很多可以黑的地方,那中國大眾,尤其是網民群體當然就自由發揮黑的飛起,有些客觀、有些誇張。
嘲笑印度輕視印度的觀念怎麼產生的?當然的因為印度從領跑者變成追趕者之後產生的。知乎很多印度方面的答題都有數據,我就不列了。要知道,從49年中國建國的時候印度可是領先中國的,輕工重工,電力鋼鐵,水泥化肥,那真是全方面的領先,沒有一個方面比中國弱。然後到了78年,印度也是有著大量領域領先中國過。現在是17年,印度現在就剩幾個領域領先中國了(其中還有藥品這種不尊重專利的情況下才領先的)。你別光說現在印度和30年前的中國像呀。30年前的印度也和30年前的中國像呀。你來解釋下為什麼這30來崛起了並和美國玩起了新型大國關係的是中國不是印度。這個問題你弄不明白。你就不明白為什麼我們嘲笑印度。
還是多說兩句吧。題主是叫不醒了。不過還是希望其他看問題看答案的人可以清醒些。
教育,工業基礎,種姓制度,宗教這些都是阻礙印度發展的因素而不是問題。印度政府按部就班可以慢慢解決這些因素。正常印度發展的問題是下面幾個,這幾個問題不是印度政府按部就班就可處理了的。1.政黨多過的輪流執政造成的無法指定切實可行超長期計劃。光輝,阿瓊這兩個計劃倒是蠻長期的,但是執行,沒什麼好多說的。反過來看中國這幾年的成就,航母,青蒿素,航空航天,這些成果要是追尋立項,最晚也是90年代立項的,相當一部分還是80年代立項的。中國一黨執政最大的優勢就是長期計劃的制定和執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5年計劃只能算短期計劃,十幾二十年是中期計劃,三四十年才算是長期計劃。印度總理一個任期是5年,一般最多連任2屆也就是5~10年。一個任期5~10年的領導人,制定五年十年計劃沒啥問題,制定二十年計劃難度也不大,制定三四十年的計劃?不說絕對不可能,難度也是極其之大的。後發國家最大的優勢莫過於可以看見將來,便於制定長期計劃。這方面優勢,印度算是完全放棄了。2.能否成功接受產業轉移,一方面要其他產業接受國拼質量,一方面要和智能機器人拼速度。雖然強人工智慧人類還沒摸到邊,但是弱人工智慧現在迅速發展。中國是靠什麼起家的?接受低端產業轉移!印度可以靠這個起家嗎?一方面,需要印度接受的速度超過智能機器人的發展速度,印度才可以靠接受低端產業轉移起家。萬一在智能機器人的產業革命完成之前,印度還沒能接受到足夠的產業轉移,那就沒指望了。另一方面,當時中國接受產業轉移可沒多少競爭對手,現在印度接受產業轉移可有不少對手,非洲或許沒啥,東南亞尤其是越南等國的條件可不比印度差多少,更別說還有中國內地,富士康最終可還是把新生產中心建在鄭州了。3.缺少劇烈變化的外部(國際)環境。當年中國有這什麼樣的外部環境?美蘇爭霸,中國兩頭遊走。最後老大美國聯手老三中國做掉蘇聯。印度可以成為老三和美國聯手做掉中國嗎?不說不可能,但是難度很大,中美聯手做掉蘇聯的一個前提是蘇聯政治是獨立的,經濟上又缺乏和美國經濟的交流。今天的中國呢?政治上倒是獨立,經濟上?經濟上早就成為美國構建的經濟體系裡面重要的一環好了吧。那麼美國憑什麼幫你印度做掉中國呢?經濟上你印度取代中國對美國雖然沒壞處可也沒有好處呀。印度想聯手美國做掉中國需要付出多少額外的代價呢。什麼?你說不取代中國,然後自己發展?中國這才一兩億人過上了發達國家的生活,三四億人過著准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西方一群國家就開始哀嚎了,說地球資源最多承受10億發達人口,不能讓中國再發展了。印度加中國可是25億人口。假設印度20年後發展水平和今天中國一樣,中國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世界上會有20億人口過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的呢。當然,科學技術會發展,地球資源可以支撐的發達國家人數也會增加,但是20年增加到20億,怎麼看也不太可能吧。那麼印度的發展註定了,要麼從中國這裡虎口奪食,要麼從現在的歐美髮達國家那邊虎口奪食。補充下上面三個問題我認為可靠的解決方案吧1.大量的合併政黨,不求一黨執政,至少達到美國或者英國的程度,2~3個大黨,剩下都是小黨。確保最高領導人再少量政而非十幾個政黨之前流轉。確保政策的延續性,提高長期計劃的可執行性。2.犧牲部分利益,加速掃平一些阻礙因素,如上文所略過的教育基礎等問題。務必趕在智能機器人產業革命前儘可能多的接受產業轉移,也從東南亞,非洲,中國內陸手上儘可能多的搶到產業轉移。3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吼的。不要主動聯繫美國做中國,靜靜等候,等待中美爭權。參考西方對中國,一個體量巨大的國家崛起了,總是有不安分情緒,但仔細想想還不如一起合作賺錢,無腦黑沒意思
推薦閱讀:
※像張代遠這樣的教授在中國是不是很多?
※像《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Sheldon Cooper那樣的人,能不能在中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