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債務貨幣化為什麼沒有伴隨通脹?

穆迪在2017年5月發了一篇報告:從數據看,日本央行(BOJ)已經成為日本政府債券(JGB)最大的買家。

從宏觀經濟學常理看,債務貨幣化應該帶來通脹,但是日本這樣持續的QE,用基礎貨幣購買了35%的政府債務,為什麼日本仍在與通縮做鬥爭呢?

報告鏈接:https://www.moodys.com/research/Moodys-Bank-of-Japan-emerging-as-main-source-of-affordable--PR_366246


理想情況:日本銀行購入大量國債,讓更多資金流入銀行,然後通過銀行貸款給企業讓企業擴大生產活動,最終促進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力。如果一切順利,必將帶來通貨膨脹,當初日銀的黑田行長還信心滿滿地提出了2%通脹的目標。如此精確地數字頗有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的自信。

可是呢,日本根本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觸手無法伸得那麼長。日本央行能做到的就是花錢買國債,讓更多資金流入民間銀行,之後只能聽天由命了。結果呢,資金並沒有像黑田醬所期望的進入普通企業,讓他們用來擴大生產活動,而是進入了其他地方:

1.股市

日本央行的QQE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個股市新富,當年雷曼兄弟事件準備跳樓的人都慶幸活了下來,當然已經跳樓的人如果預想到這個估計當年也不會跳樓了。

下面我們來看日經平均在QQE後的走勢:

2.喜歡屯錢的大企業

日本是一個快要被馬太效應玩壞的國家,大企業不僅從銀行融資非常容易,而且一般人也會傾向於投資大企業的股票。而大企業很少會因為資金的突然增加而突然修改發展計劃,所以即使資金多了也很少馬上用於投資,加上日本國內可以投資的地方少之又少,很多就直接屯了起來。

東京證券1部是彙集了日本頂樑柱的大企業的地方,在QEE實施後市值猛漲,2015年5月一度超越泡沫時期的最高值。

3.流出到海外

這一點 @費寒冬 的答案也提到了。當然外國投資人會把日元作為避險貨幣購入的同時,日本本國的銀行企業拿到錢後跑去收購外國企業,甚至前腳把日本國債賣給日本央行,後腳跑去買外國國債這種事也是做了很多造成日元外流,一點都沒有為日本通貨膨脹做貢獻。

這個日本國內議論很多,日本央行自己也承認了「經濟增長緩慢的國內市場資金需求很少,結果金融機構把大量的資金投向外國的債券


大家對量化寬鬆(QE)的幾個誤解:

誤解1. QE等同於債務貨幣化

誤解2.QE帶來基礎貨幣增長,必然造成通貨膨脹

1.QE不等同於債務貨幣化

首先QE里買的不只是國債,美國買了Agency bond, MBS, 日本買了ETF, 歐洲買了公司債。這些非國債在整個QE購買里占的比重並不小。

其次,如果要讓QE變為債務貨幣化,央行必須一直保持自己持有的國債的量,或者央行直接註銷國債。只是一次性,或者暫時性的國債購買,不構成債務貨幣化。日本在2001年就做過一次QE,但是在2006年就逆轉回去了,所以01-06的這次QE肯定是不能稱為債務貨幣化的。

最後,如果要讓QE變為債務貨幣化,必須是國家因為QE可以發行更多的國債。如果在有QE和沒有QE狀況下,國債量都是一樣的,那麼QE只是把國債從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搬到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私有部門對日本國債有大量的需求,就算沒有QE,日本政府還是可以以比較低的利率發行國債。這個角度講日本的QE也不是債務貨幣化。

2. QE不一定造成通貨膨脹

QE的確增加了基礎貨幣,但是基礎貨幣和通貨膨脹的關係遠沒有問主所謂的「宏觀經濟學常理」里所說的那麼強。

首先,學了貨幣銀行學的人都會指出基礎貨幣對貨幣總量的乘數效應。但是現代銀行中,尤其是西方的銀行,儲備金從來不是信貸擴張的瓶頸。換句話說,基礎貨幣的乘數其實就是1。不願意放貸的銀行不會因為超額儲備金多了就增加放貸。

其次,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和英國,銀行只是信貸擴張的渠道之一,甚至都不是主要渠道,資本市場才是主要渠道,美國這一比例大概是1:3。日本和歐洲反過來,大概是3:1。

最後,貨幣總量和通貨膨脹的關係也不是那麼緊。著名的費雪公式MV=PT。只有流通速度V,和經濟產出T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量的增長M才直接轉化成物價P的增長。很多實證已經表明M和T在長期沒有什麼相關性(貨幣中性),在短期是可能有正相關的。還有,M和V是有相關性的。在一個通貨膨脹穩定的國家,或者在一個經濟危機,以及危機後的去槓桿的過程中,M和V是負相關的。

很多其他回答指出日本的一些特性,使得QE沒有造成通貨膨脹。但我更覺得QE不等於通貨膨脹,這是一個通性,在美國是這樣,在歐洲是這樣,在日本也是這樣。

想指出的是,日本的QQE雖然沒有大副提升日本的通貨膨脹,但是對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是顯著的。在把日本拖出通貨緊縮的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最後,引用我之前的一個回答: 為什麼美國的 QE 可以提振經濟,歐洲和日本卻沒有效果?

QE對通貨膨脹影響的正確渠道是

--------------------------------------------------------------------------------------------------------------------

來補充幾點:

QE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上文說到了QE產生的基礎貨幣的貨幣乘數是1,其實不完全正確。如果QE買的資產完全是從非銀行機構來的,短期內貨幣乘數是1。但是中長期這一乘數比1要低。具體參照BOE的報告 What can the money data tell us about the impact of QE?

BOE對英國QE的貨幣乘數的估計是0.6左右。原因有:

1. 央行從銀行購買了債券

2. Portfolio rebalancing 渠道把貨幣(銀行存款)減少了

其他人的回答

@王海 提到沒有通脹的原因是「 因為央行超發的日元絕大多數又以超額準備金的形式存回了日本央行 」。超額準備金增加是QE的必然結果,不能成為沒有通脹的原因。持有這一觀點的人沒有理清楚超額準備金和貨幣的關係, 具體可以看一下一篇FT的文章

https://ftalphaville.ft.com/2012/07/03/1067591/the-base-money-confusion/

@費寒冬 提到「 日元和中國的房產一樣 」,思路是對的,但是類比有些不恰當。作為貨幣,有促進實體交易用貨幣,比如一家製造業公司存在銀行的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也有促進金融交易的貨幣,比如資產管理公司的某些現金產品。當然這兩者是有互動的。金融交易的貨幣可能轉化到實體交易貨幣。當人們把QE產生的貨幣只用在促進金融交易上,而沒有用在促進實體交易上,QE對實體經濟的物價的直接作用是很小的。

這位答主還提到了「 日元大量成為他國外匯儲備 」,「 日元為主要套利交易目標貨幣 」。這不盡正確。他國持有的日本外匯的變動和QE沒有直接關係,如果是增加的,增加的也是日本國債,而不是日元貨幣。套利增加也主要是和負利率相關,和QE以及其造成的貨幣量增加沒有關係。


先放結論。根本原因是日本人口老齡化,直接原因是日本貨幣政策傳導不暢。詳細的推理過程請看下文。

老百姓通常有一種刻板印象,那就是央行放水,然後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發生。其實事情不一定這樣簡單。

在國民黨濫發法幣和金圓券的時代,貨幣快速增長的同時,物資沒有快速增長,同樣數量的物資對應的貨幣多了,於是就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來臨。我們的爺爺奶奶那輩人經歷過這樣可怕的事情,印象非常深刻。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輪較為明顯的通貨膨脹。大家喜迎工資上漲,卻驚訝地發現能買到的物資變少了,銀行里居然有年利率百分之十幾的存款。這就是當年的「物價闖關」。我們的爸爸媽媽那輩人經歷過了這樣的事情,印象也非常深刻。

07年是金融危機前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年,GDP增速高達14%以上。但是那一年的物價增長也很可觀。食堂里的菜價大幅上漲,國家不得不趕緊給學生提供伙食補助,大學紛紛出台政策,禁止外校人員來學校就餐,侵佔隱含在低菜價里學校對學生的補貼。我們這波人也經歷過這些事以後,同樣印象深刻。

所以,三代人的共同記憶變成了我們腦海中的思想鋼印,那就是央行放水非常可怕,會導致物價惡性上漲,引發通貨膨脹。

但是金融危機以後,事情慢慢起了變化。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國終於遇上了馬克思恩格斯他老人家天天說的問題,生產過剩遇上了需求不足,導致經濟危機。

這個時候,央行放水的結果不一樣了。因為絕大部分工業品我國都能生產,如果有人購買,還能迅速擴大生產。因此放水不能導致普通商品價格上漲。

那什麼東西會漲價呢?

首先是原材料。例如石油、鐵礦石之類的。這些產品需求量大,我國的產量少,依靠進口。但是,我國的高速發展期已過,不再有之前那麼高的需求增速。全世界的原材料生產能力已經過剩,多餘的資金很難引發價格上漲。

其次是農產品。農產品受生產周期限制,不能迅速擴大供應。「姜你軍」和「豆你玩」等等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這些農產品市場規模有限,不能容納大量資金,只能短時間炒作,時間長了供應量上來就又跌價。

糧食、肉類等產品按說比較適合,但是受到政府限制。民以食為天,糧價上漲的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國家會用儲備糧壓制糧價上漲。去年我國還大規模進口外國豬肉抑制國內豬肉價格。

再次是房子。房子本可以大規模生產,但是土地供應由政府說了算。於是,多餘的資金湧進了樓市,樓市成為小川說的蓄水池,容納了超發的貨幣。

因為這個原因,我國天量的超發貨幣才沒有引發惡性通貨膨脹。

日本的情況比我國更進一步。日本政府無法讓房價成為蓄水池。因為日本老齡化相當嚴重,數一數二,整體來說房子早已過剩。

日本土地私有,日本政府不能像中國政府一樣,通過控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土地供應來造成人為稀缺。連最後的蓄水池都沒了。超發的貨幣沒有好的投資標的物,只能變成超額準備金。

更麻煩的是日元自由兌換,大量超低利率的日元被外國投資者借走,留在日本國內的就更少了。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啥美國的量化寬鬆就不像日本那樣失敗呢?

首先是美國人口結構更年輕,美國人口年齡中位數是三十五歲,比中國還要年輕三歲,購買力旺盛。

其次,美國有稀缺的投資標的物,那就是蘋果等高科技企業的股權。量化寬鬆造就了美股再創新高。反觀日本,索尼步履維艱,夏普被郭台銘收購,東芝馬上要破產。

也許過幾年日本的物價會開始上漲,因為日本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不足。日本如今已經接近勞動力供給的極限,失業率已經降無可降,如果日本政府不打算大規模引進我國勞動力,那麼稀缺的勞動力還是會引發勞動力工資上漲,間接地引發溫和的通貨膨脹。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是我最感興趣的幾個問題之一,然而我對這方面不太懂。。。。

對於通脹通縮問題,坦白來說現在經濟學界應該是研究的很淺的,只了解一些經驗性的法則。例如調節利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可以影響通脹之類的。對於,通貨緊縮的實現機制說實話經濟學界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合理和深入的理論的。

最樸素的經濟原理說:如果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購買力,而供給的商品、服務維持在一定水平的話,那麼就會出現商品、服務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也就是說過多購買力追求一定的商品、服務也就會出現通貨膨脹。所以從最經典理論來說,可能QQE的結果是大量購買力其實並沒有進入商品和服務的市場,而是進入了其他領域。所以沒有出現通脹, @費寒冬的答案應該是這個意思。由於大多數情況下,政府是沒法對供給進行直接控制的(有這本事,那就早就受益大眾了),所以實際上往往是對需求側進行干預,例如節省政府開支等等。

另一方面,貨幣本質上只是信譽,那麼現在的情況是日本央行的信譽過於的堅挺了。日本人堅信日本央行是負責的,那麼這種情況下通脹也不會有相應的基礎。

理論上應該是這樣子,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有一點問題。因為,日本的QQE實際上提高了物價水平,也就是說確實提高了物價,在2014年日本的CPI曾經觸及到了2%的通脹目標。所以說,QQE沒有伴隨通脹是不符合現實的。問題可能是為什麼之後通脹形勢急轉而下,整個貨幣政策的效力迅速變弱。

在日本央行的總結中可能有兩個原因(1)油價下跌帶來的外部衝擊,當時的油價下跌嚴重打擊了各國的提高通脹的努力,這對於印度這種高通脹國家可能是好消息,但是對於歐洲和日本是致命一擊,除此之外沒有老齡化問題的英國在2015年開始也陷入了通縮 (2)消費稅對居民消費的衝擊。當時的經濟形勢較好,安倍晉三決定提高消費稅以彌補財政虧空,沒有想到嚴重打擊了經濟,導致當年幾乎沒有經濟增長。(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 Activity and Prices as well as Policy Effect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 (QQE)。

另外,可以參考為什麼美國的 QE 可以提振經濟,歐洲和日本卻沒有效果? 中我的答案,為什麼在日本有這麼強大的通貨緊縮力量。前央行官員白井早由里稱「4個因素影響了通脹實現」

Four inter-related structur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limited impact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easing on aggregate demand and inflation: limited demand for credit relative to ample liquidity (as shown by the low loan-deposit ratio); low expectation of income growth; unfavourable demographics and concerns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households』 upward bias in perceived inflation and long-term inflation expectations. The fourth factor requires explanation. Households tend to form high perceived-inflation and inflation expectations, even when CPI-based inflation indicates deflation. This reflects long-standing stagnant income growth and perceived tighter budgets. In particular, households are very sensitive to an increase in food prices. When food prices rise rapidly, households" present perceived inflation rises and their tolerance for price rises drops. Based on this price perception and limited tolerance of price hikes, firms appear to have found it difficult to continuously raise sale prices.

也就是信貸需求不足、低收入增長預期、不利的人口結構、家庭對通脹預期的高預期。

第四個因素的意思是由於長期通縮,日本家庭對價格過度敏感。即使CPI顯示通縮,那麼家庭也會形成通脹和通脹預期的認知(個人理解,如果你長期處於一個CPI為-0.5%的地區,那麼如果變為0%,你也會視為通脹)。這意味著長期收入增長的停滯和預期過緊的預算,公司發現這種情況下非常難以提升貨物價格,最終對物價提升的動能進行打壓所以這要求提升收入增長的預期並且實現長期收入增長。也就是說,日本本身依舊深陷於通縮的困境和隨之而來的後遺症之中,僅僅靠貨幣政策恐怕推力依舊不夠。

從前央行的官員的說法來看,日本通脹低迷是有兩方面的力量的,而且都是無法短期內克服的。(1)結構性問題,像信貸需求不足不利人口結構等等都是日本長期存在的經濟問題,是不太可能短期內解決的。 (2)大蕭條遺留問題,像低收入增長預期和對通脹預期的高預期都是大蕭條之後長期遺留的心理機制。在美國大蕭條爆發之後,直到1955年才恢復了信貸活躍,這種長期蕭條帶來的影響往往會一直延續。

聖路易斯聯儲副主席David Andolfatto(Vice Presiden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 給了日本通脹問題一個極其高難度的分析,非常有洞察力,這是我見過的最合理的解釋之一了。

原文於http://andolfatto.blogspot.jp/2016/11/the-failure-to-inflate-japan.html ......當然以本渣的知識水平肯定是根本讀不懂的,特地感謝親友團 @楊大寶對本渣的支持。

首先科普下相關的背景知識。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經濟繁榮的日本,在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長達十年的經濟蕭條,大蕭條中日本採取了回歸金本位的政策導致了嚴重的通縮和經濟蕭條。於是,時任財長高橋是清試圖降低利率並使得日元大幅度貶值,同時使得日本央行購買政府債(QE),但是和現在一樣央行很快就遇到了無債可買的問題。所以,日本政府推行了所謂的「積極財政政策」,日本政府將無限制支出財政資源,而日本央行則照單全收,將收益率控制在0。這使得日本在1931年當年立刻擺脫經濟蕭條。在1937年以後持續經濟刺激和戰爭失控,終於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飛速的通脹,也就徹底擺脫了通縮。所以在戰後,由於這種情況被視為「軍國主義」的支柱金融政策,所以被嚴厲禁止。

在現代日本,財務省控制了債務的總量(是否進一步增加債務),日本央行決定了其組成(貨幣+債券)。QQE政策增加了貨幣供給,也就是說日本央行實在沒有改變政府債務的情況下,改變政府債務的組成。

( First, note that a JGB is basically an interest-bearing claim to (possibly) interest-bearing BOJ money. The total nominal government debt is the sum of BOJ money and JGBs. The fiscal authority controls the total supply of debt. The monetary authority determines its composition (between money and bonds). Quantitative easing increases the supply of money and reduces the supply of bonds held in the wealth portfolios of private agents. That is, it changes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debt without changing its level. )

假如是在貨幣和債券可以完全替代的極端情況下,那麼改變政府債務組成而不改變債務規模不會有什麼重要影響。類似操作不太可能對經濟和物價產生什麼影響,在2002年-2006年日本試驗了QE,但沒有影響到通脹。

(注釋:日本現在的情況就是作者說的極端情況,正常情況下債券利率比貨幣利率要高,但是日本兩者基本一致)

( Because bonds are normally discounted (that is, they generally earn a higher yield than money), an open-market operation that alters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debt will generally have real and nominal consequences. But in present circumstances, the yield and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money and bonds are very similar. In the limiting case where money and bonds are perfect substitutes (we"re not quite there yet), altering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debt (without affecting its level) is inconsequential. It"s like swapping one hundred dollars worth of $10 bills for one thousand $1 bills. Such an operation--even it is permanent--is not likely to have any measurable effect on the economy, including the price-level. Why should it? Empirically, it didn"t seem to have any measurable impact on inflation the first time Japan tried QE from 2002-2006 (see also my 2003 paper here, section VI). )

兩種情況下:(1)名義國債供給增速必須上升(2)政府國債需求增速必須下降,必須二者之一發生才可能出現通脹。

(注釋:關於第二點由於日本普遍有「安全」需求,對國債的需求居高不下。很多資金沒有用於投資,加重了通縮)

( For the rate of inflation to rise, one of two things must happen: [1] the growth rate in the supply of nominal government debt must rise; or [2] the growth rate in the demand for government debt must fall. )

現在日本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改善了經濟環境。但是假使安倍晉三的措施最終沒有成功,第三箭沒有生效,那麼要怎麼辦?應急措施應該有使用政府債務會社保進行融資、減稅,必要時突破債務上限,也就是直升機撒錢。但是由於只有財務省才有權控制債務規模,所以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日本政府並沒有顯示出這種意願,日本政府很擔心債務規模。

( In my view, the appropriate contingency plan would involve a promise to use nominal debt to finance (say) social security payments or tax cuts as long as inflation remains below target. This is essentially "helicopter money." The "money" in this case is government debt (whether the BOJ monetizes new debt or not is irrelevant if the two objects are perfect substitutes). Importantly (and as far as I understand), the BOJ has no authority to engage in helicopter money. Only the government can do this. And in present circumstances, my view is that only a commitment on the part of the government to adjust money/debt-finance expenditures to meet the inflation target can render it credible.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government has expressed any willingness to support the inflation target in this manner. All the evidence I can find suggests that the answer is no. )

財政可持續是好的,否則總有一天會破產,但是破產是有一個時間點的,作者話題一轉,論述了下日本政府債務有多嚴重。日本名義債務雖然高達250%,扣除跨政府借款剩下150%,扣除政府凈資產還剩下100%的債務,還要扣除央行持有的40%的國債(2016年中期數據),可能真正的政府債務規模遠非失序。所以他認為,市場上國債的低利率反映了市場認為日本公共財政狀況遠沒到崩潰邊緣。

(注釋:三大評級機構對日本的評級現在都比較高,穆迪評級為A1,標普為A+。。。。所以好像很有道理,完全沒人擔憂破產)

最後作者結語,如果要2%的目標,就必須在現在實施足夠的寬鬆財政政策。如果財政當局不步調一致的話,那麼央行就會無債可買,努力就會白費。

( The point of this post is as follows. IF the monetary and fiscal authorities wish to implement a 2% inflation target, THEN success of the policy (in present circumstances) requires a sufficiently accommodative fiscal policy (deficit financed expenditures and/or tax cuts) when inflation and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re running below target. Absent this commitment on the part of the fiscal authority, the endeavor is ultimately doomed (if an overall bearish outlook persists) and--as a consequence--the credibility of a monetary authority that keeps promising an inflation it cannot deliver may at some point be jeopardized. )

倘若我們繼續延伸一下,日本現在採取的控制收益率曲線貨幣政策,其實意思就是控制收益率為0,和當年的貨幣政策一致(但是沒有財政當局的協調)。由於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同時控制價格和購買數量兩個目標,也就是QQE的變相終止。除非日本財務省大開綠燈,那麼QQE就會變成一個參考標準而非是政策。所以,作者認為財政當局和貨幣當局的政府不協調的情況下,是不太可能實現通脹目標的,這個說法也解釋了為什麼2015年之後QQE的政策效果越來越差。

倘若財政當局和貨幣當局步調一致,類似於1931年的日本財政-貨幣政策。那麼就需要使用政府債務大規模為社保、投資融資。由於日本債市如此堅挺,那麼就不會有任何違約風險。使勁融資最壞的情況可能有兩種:(1)像1937年一樣,人們認為政府和央行完全不負責,那麼就會有嚴重的通脹,難道這不是日本想要的局面嗎?(2)人們相信這些錢是真錢,那麼就真的是錢了。日本政府央行需要印更多的錢還債,那不也是日本政府想要的嗎?


這是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級的問題


經濟正常衰退。企業以盈利最大化為目標。

資產負債表衰退。企業以負債最小化為目標。

泡沫經濟時代,企業大量舉債擴張。泡沫經濟破滅導致資產短時間內大幅縮水。那時日本企業普遍持有城市地皮且地皮是銀行的抵押物。那時日本企業,日本銀行大部分都會計破產了。當時的日本企業技術先進盈利能力都不錯。只要慢慢賺錢彌補資產端的巨大虧損就能活過來。

日本的做法是日本企業資產端地皮不計提跌價損失,日本央行為企業提供充足流動性。日本企業從1992年開始還債直到2003年才讓資產負債表正常化。那時候,索尼等大公司重新擴張資產負債表。然而,索尼賭錯了科技樹。美中韓在電子產品領域崛起。日本已經處於技術劣勢了。

2008年金融危機打了所有擴張資產負債表大企業的耳光。1978年後,中國沒有經歷過資產負債表衰退。美國在網路泡沫後立馬吹起地產泡沫也不是全國性資產負債表衰退。日本的企業經歷了20多年的全國性資產負債表衰退才出現5年的陽光時間立馬又被打擊且這次技術也落後了。25年時間是2.5個世代了。人的思維是有慣性的,群體思維的慣性特別可怕且未必理性。這次日本並沒有資產負債表衰退但日本企業卻執行負債最小化。日本的從眾心理比中國強的多甚至是種政治正確。中國企業遇到4萬億國企進行了資產負債表擴張,民企進行了資產負債表縮收。隨著資產價格重新上漲,民企也開始資產負債表擴張。美國企業也是先經歷資產負債表衰退後。隨著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企業重新開始資產負債表擴張。

工業時代比較工業人口,信息化時代比較信息化人口。中國的信息化人口按6億(8億勞動人口但60後基本不會上網扣除2億)計算,美國2億,日本1億。中國的gdp是日本的2倍,美國的0.7倍(美國是日本的3.5倍)。中美都是加槓桿投資科技,日本是無槓桿投資科技。

中美之間。中國有人力優勢包括信息化人口基數優勢和科技人口的相對廉價。美國有科研經費絕對量的優勢。總體而言中國的增量早就超過美國了但總量欠費太多了。

別說日本面臨人口基數劣勢和經濟總量劣勢。歐盟各國也面臨同樣問題。全球十大企業被中美壟斷了。全球十大科技企業也被中美壟斷。現在的十大科技企業都是盈利能力爆表幾乎擴張到了極限。

按理說大企業能夠進行跨國投資但任何企業都傾向於主業擴張和國內投資的。跨國投資有額外成本和風險的。日本的國內企業整體沒有競爭優勢,國外企業優劣難斷。最保守的做法就是無負債經營不擴張。從理性人的角度看正確的。這又是個個體正確,群體錯誤的合成謬誤。節儉是個好喜歡但整體節儉就不是好事。不進則退,日本企業越不敢投資則科技越落後。最後老本吃光等死了。

總結:日本企業不願意負債,不願意擴張。央行撒幣就是傻逼。

辦法:成立國企對外投資是條路但日本的政體不允許且政治不正確。其實,一帶一路上的基建貸款中國領貸款日本跟貸即可。貸款利率為4%的話也有不少的利息的。貸款帶動日本貨出口還能刺激日本經濟的。奈何日本是美國的跟班政治不獨立又把「正常國家」看的很重。

一帶一路:不少發展中國家沒錢沒技術,中國有錢有廉價技術(高端技術也在慢慢進化),歐美日有錢有高端技術。目前,發展中國家最缺的是基建而這就是中國的強項。隨著經濟的發展需求也會慢慢提升的。中國的思路沒錯但動了所有發達國家的乳酪了。英國加入亞投行是騎牆策略但對中國有利。克強信心滿滿的全球推廣但四處碰壁。最後發現能推動的只有友好國家。比如上合成員國包括巴基斯坦,東非幾個國家(衣索比亞政體與中國類似且高層留美留華歸國的)。話說上合組織和東非幾國扣除中國後也有5億人口有巨大的基建需求的。玩好了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經濟發展導致需求升級且國民對基建國有好感。以前,衣索比亞人認為美國第一,衣索比亞第二。現在,他們認為美國第一,中國第二,埃國第三。


溫鐵軍:全球金融化危機與客觀演變規律1703_演講?公開課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40分鐘說的,大概是:

日本用增發貨幣將本國銀行債買出高價來,然後用這些高價債券到有自己投資企業的國家,換成對方的銀行債,比如1000W日元換XX越南盾,這些增發的越南盾只能用於日本投資的企業


個人認為把日本通縮說的最清楚的是Bill Mitchell. 我沒本事寫的比他好, 人又懶, 所以就只附上鏈接

如何忘記一件事情?


你這個問題多少經濟學家想破腦袋都想不出原因,大家看到日本的情況都一副:日本情況特殊,日本迷思。日本這個國家已經成為所有政客的噩夢,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變成日本一樣,經濟停滯不前是件多麼可怕的事!今天我換個角度來講問題,記得彼得林奇在日本經濟逆天(經濟崩潰前)的時候去日本考察,發現大家每天做那麼遠的地鐵上班,然後晚上回鴿子籠睡覺,而這鴿子籠簡直天價,所以彼得林奇就撂話了,呸,虛擬繁榮,不可持久,白來一趟!有沒有覺得跟現在的天朝有點像?你覺得再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把北上廣的房價炒到100萬每平,中國的GDP能拉動多少?你覺得這經濟能持久嗎?萬一崩盤需要多少年緩過來?扯遠了,扯回來。首先看通脹的定義:「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

這是我剛剛查的日本人的平均收入,看到了嗎?人均收入一直在穩步下降中,你告訴我,在這種情況下,通脹有基礎嗎?好了,我知道你想問錢去哪兒了?前面有人回答錢去哪兒了,日本的經濟無法按照市場規律來的原因在於其他方面不符合市場規律,比如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和不鼓勵創新(應試教育害死人),美國為什麼每次都能活過來,號稱人類的燈塔不是沒有原因的,制度在那裡,經濟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中國也一樣,體制不改革,想超越美國簡直痴人說夢,等人口紅利過去,以後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請先搞懂「債務」和「貨幣」。

通貨膨脹是由於貨幣憑空多發了。

即:你手上有一根蘿蔔,你印了100元,那一根蘿蔔等於100元;你多印一張,蘿蔔卻沒增加 ,那一根蘿蔔變成200元。

按題主給定的內容,哪裡多發了會導致通貨膨脹呀?

你以為只有「實物」增加才可以增發貨幣?

那我腦子想出來的專利賣了個一百萬,難道會導致通貨膨脹一百萬了?「權利」是值錢滴。

噢,可以推薦看看陳志武的金融那幾本入門書籍,大概就有點感覺了。


我記得當時教宏觀的教授當時的解釋是日本應該是進入了流動性陷阱了,新增的貨幣並沒有在市場流通或者用來消費而是大多被存起來了。和文化背景,社會環境以及老齡化都有聯繫。最後總結說日本是個沒有未來的國家


貨幣乘數低。


與債務貨幣化相近的一個概念叫做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

直升機撒錢有兩種:一是央行購入市場上的存量國債(即二級市場上的國債)後,將國債期限改為無限期,政府不用償還本金,只需要支付利息;二是央行直接在一級市場上購買國債。

個人認為目前日央的政策並沒有真正涉及到債務貨幣化,其交易主要有兩類:一是僅從市場上購買存量國債,二是購買股市ETF。這兩類交易顯然並不在直升機撒錢的範疇。

通過以上兩種交易,日央向其他金融機構投放了大量基礎貨幣。在利率極低的環境下,其他金融機構都在做carry trade(當然渡邊太太們也是重要的投資群體):賣出本幣,買入外幣,投資短期外匯資產。carry trade敞口對匯率波動很敏感,所以每逢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的時候都需要清倉,對應地日元也就升值了,所以叫做避險貨幣。

日央投放的基礎貨幣並沒有真正進入實體經濟部門,通脹會上行才怪。


因為日本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中,至今沒有走出來,幾十年前欠的錢,到現在都沒有還完,印的錢不是老百姓可以支配的,工資大部分要拿來還債,老百姓的購買力上不去,只能繼續通縮……


因為老齡化非常嚴重。


日本政府長期發行國債購買美元形成外匯儲備壓低匯率,導致以外幣計價資產價值下跌,國內資產無法上漲導致各種信貸萎靡,國內金融機構更加註重安全性收縮信貸或投向高質量資產,最終導致利率與信貸數量齊降。


推薦閱讀:

德國人為希特勒的屠殺道歉了,滿族應該為歷史對漢族的屠殺道歉嗎?
石黑浩的美女機器人如何評價?
日本關西附近有什麼好的海濱或溫泉城市嗎?
jk制服和Lolita文化是怎樣在日本流行起來的?
日本的公共廁所有哪些超貼心的設計?

TAG:日本 | 宏觀經濟學 | 貨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