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明星事務所和商業事務所工作幾年後的專業上的差別會有多大?

題主現在在國外某明星事務所工作,一年了,因為考慮到收入,人生髮展等各種因素,想去香港發展,想在香港老老實實的呆上好幾年的,想在一家公司好好的呆上好幾年的,不想老是跳槽,然後又想考香港的執照,就必須要在本地註冊的事務所工作才能累積到有效的工作經驗,這樣才能有資格參加考試,所以那些外企就基本不用考慮了。

所以最後剩下來的要不就是一些做很有意思作品的小公司,或者是商業型的大,中公司。小公司我個人不是很喜歡,VISA什麼的也不好辦。所以剩下的基本就是商業型的公司了,面過幾家大公司,基本上都是在做內地和香港的項目,尺度巨大,很多辦公,綜合體的項目,而且很多公司招大陸人就是想讓他們做大陸項目的,我感覺不是很喜歡這樣的尺度巨大的又很商業的項目。

我之前在國內也工作差不多2年的時間,國內的大公司和明星事務所都待過,但之前都只做到概念設計的階段,在現在的公司這一年跟了一個小項目的DD階段,感覺真的學到很多東西,我們設計到很細緻的地方,傢具,各種節點構造,聯繫供應商,選的都是頂尖的產品,我們也會嘗試新的材料和做法。我很慶幸我沒有一來就被分到去做conceptual design,因為我覺得做前期的設計國內很多公司都可以做的很好,回國後有很多機會可以學習,但是到後期階段的技術就比較差了,在國外接觸下別人的做法會比較好。

我跟我公司某PM說起我之前工作過的公司的建成項目,我感覺那家公司在國內算是比較頂尖的了,然而他卻說感覺他們蓋的東西沒有什麼DETAIL,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個項目真的有那麼差還是他眼高太高,也許是他對這個項目不夠了解,反正我自己感覺是不錯的。

但因為之前在國內沒有做到過這個階段的經驗,我自己也是有想過,其實在做國內的那些大尺度項目是不是其實同樣也能學到這些知識,只是設計沒有那麼好看,也許只是細節的做法不一樣,畢竟不同類型的公司要求也不一樣,做法也不一樣,客戶的要求也不一樣,但是對你能力的提升並不一定比在明星所的公司差。只是在明星所眼界會更開闊一些,做的東西更高端一些。

我自己覺得國內的項目很多甲方很不尊重設計的,控制比較多,然後審美也差,到了後期施工更是有很多問題,還有很多建不出來的項目,做大項目又難控制。我在想萬一我去了香港幹了幾年,是不是慢慢的就被磨得對設計沒有了激情,只是糊口飯的工具而已。

反正我各種糾結,特別希望那些工作好多年的人士能幫我解答下。


謝謝邀請。

非常能理解你的糾結,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從糾結迷茫中一步步走過來的,更加悲哀的是大多數人中的大多數將會迷茫一輩子。

你的性格,你的設計造詣和你想成為怎樣的建築師,決定了你適合哪一種公司。

除去這些主觀自身因素之外,你的年紀和你的家庭也可能會對你的職業選擇產生影響。

本來想寫寫真實的故事,想想還是算了,提綱挈領地說幾句吧,樣本來自中國,美國等多家明星和商業事務所,可能非常局限。

1. 實習時可以儘可能嘗試不同種類的公司,雖然實習生和正式員工做的事情可能非常不同,但是只要做個有心人,還是能看出自己到底適合怎樣的公司。

2. 商業事務所期待你成為某一方面的「熟練工」,然後可以妥妥地將你安排在這個位置上。雖然這個問題現在越來越得到重視,正在漸漸改變。而明星事務所基本什麼都要干。

3. 如果你是一個求安穩,恐懼競爭,甘於寂寞的人,商業事務所可能更適合你。

4. 如果你的目標是地球上曾經短暫存在過自己設計並署名的建築,並且願意拿自己最好的年華賭一把,並有滿盤皆輸的準備,去明星事務所可能會是一條路。

5. 商業事務所可能會有比較嚴重的官僚主義;明星事務所可能會有比較嚴重的明爭暗鬥。

6. 商業事務所可能會有比較規律的生活作息;明星事務所期待你的生活只有工作。

7. 美國的商業事務所可能對低階員工會有加班費;明星事務所沒有加班費。

8. 美國的商業事務所較明星事務所會有較好的福利。

9. 年輕人的心態會喜歡明星事務所。人到中年,拖家帶口的大多會喜歡商業事務所。

10. 明星事務所里有很多自以為是的名校畢業生抱團,不是藤校畢業的孩子在做出成績被認可之前,會被鄙視;商業事務所里不太看重出身,只看能不能幹活。

11. 明星事務所關心設計&>賺錢;商業事務所主要關心賺錢。

真要說工作幾年之後的差別會有多大,其實個人感覺差別3-5年之內不會太大。

It is just a job.

慢慢來,一切都還來得及。


我的觀察是,設計機構分為兩派(或者以其一為主線)——走設計創意路線,或者走設計質量路線。

創意路線,就是關注創意好,噱頭足,效果牛逼,偏向做競賽,偏向挑戰,偏向結果,偏向項目設計。許多明星事務所走這條路。

質量路線,就是關注完成度,客戶滿意度,專業化,偏向接老客戶,偏向保守,偏向過程,偏向項目管理。許多商業公司走這條路。

不存在哪條路好哪條路差,因為沒提目的。如果走創意路線,出路偏向自己開事務所,當創作人員,最終目標明星建築師。如果走質量路線,出路偏向項目負責人,甲方等等,最終目標XX集團總建築師,XX項目總負責人。


明星事務所在於名氣夠響,對於這類事務所,尋求項目設計的人有兩類:

1、自己不懂得,對於這種業主,那事務所是最好交差的,因為名氣夠響嘛,找一個主創,2個小弟,去做吧,經常主場一揮手,小弟跟著畫下去,出去開會主創一忽悠,業主一呼百應「這個好,就這個」,對於這種情況,其實作為自己,想學習的範圍很窄,通常學徒類是沒有發言權的,更沒有設計權的,你的所有所得,都是跟著所謂的師傅,他怎麼做,你照貓畫虎,當然不排除有很出色的師傅,會在每一個項目中教你所知所得,這個很難得;

2、自己有點小本事的,只追求品牌響亮;這種業主很怕,雖然自己知道點皮毛,但蜜汁自信覺得自己已參透設計精華,找你只是為了以後項目合作夥伴的響亮名稱,或者是項目推出時的一塊口碑招牌,這種業主總的來說就是「折磨你,折磨你,折磨你」,當然不是說真的折磨,只是對於他自己不熟又要顯示自己很熟的時候,大家之間就有太多的「過招」,「這個效果給我做一個,那個方案給我搞一個……」,不能說這種業主很討人厭,但如果對於新手,折磨的同時,給予你更多的是成長的機會,對於設計的第一階段,我始終認為是足夠的折磨。

商業事務所有自己固定的一套流程,你在哪個職位,做哪些事情,已經定型,你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技能走到另一個更高的職位。

對於不同的公司,不管「明星」也好,「商業」也好,總是相互交叉的,沒有純粹的獨立個體,有的僅僅是身兼數職的初創企業,和成熟老套的地主集團,剛畢業的同學,初創企業能夠瞬間給你360度無死角的各種技能培訓,但是事多底子薄,你無法對你所處理的每件事情都做到積累、總結,你可以每天面對成長的自己,但這個成長,僅僅是「人性」的成長,技能也有,但是這種技能,經不起細細推敲;地主集團的按部就班適合穩步前進的人,也許3年後你熟悉的能力無法和同時期初創公司的人相比,但是長遠而看,由於你基礎夠紮實,在未來,也許職業這條路走得更踏實;

工作到現在,如果讓我重新再來,我還是會選擇基礎紮實,走得踏實之後學習飛奔,如果你走得歪歪斜斜的,奔起來也容易摔跤不是嘛?


明星事務所大多剝削嚴重。

看著那些光鮮的主持建築師出現在雜誌上,背後卻是一群低薪加班狗,,,,,,,,

我就想草他娘的


額 雖然我不是建築行業,但我LG在Aedas HK

Aedas去年香港裁員一天內裁了一群

上海aedas據說裁員60%

能不能在一家公司長期呆

以現在的行業狀況,似乎更取決於有沒有項目


一般我認識的在明星事務所出來的要麼自己干,要麼干別的了,基本很少受得了商業公司的那一套,喜歡設計,就多呆幾年學東西,總會有離開的那一天


在某巨型商業事務所。快兩年了,只分配做競賽。

努力考過了註冊,每次年度述職都要求做競賽之外的工作,不予理會。或者讓做些不算項目費的圖書出版。

對個人職業能力目前十分悲觀。

更悲觀的是,直屬領導就是想讓我做競賽,沒有理由,一周工作六天,每天末班車回家。我和他真心合不來。

導致現在跳槽也沒有資本。因為自認為競賽是沒有意義的工作。一段職業生涯太短,也很不利。

每天痛苦中。


我也覺得吧,要是目標是以後自己開公司,那就去明星事務所學幾年賺點reputation。要是沒膽自己干,想要settle down的話,那就商業事務所吧,至少作息規律福利高,也有比較多業餘時間充實提升自己。


謝邀。

舉個例子,蘋果和富士康,哪個更厲害?

明星事務所和商業公司的關係跟這個有點類似。

一個關注0到1的過程,一個關注1到100的過程。

哪個更重要?都很重要。

什麼行業都有做得很牛的人,

我覺得大家現在更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牛起來,剩下來的,自然可以通過社會分工解決。不然,就只有被社會分工的份兒了。

so,先想明白自己更喜歡什麼。


推薦閱讀:

上海有哪些值得加入的建築設計公司?
有哪些介紹中國建築師作品的網站?
為什麼很少有建築師轉結構師?
你見過哪些頗具特色的建築立面設計?
建築師去甲方那幹什麼活?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設計 | 香港工作 | 建築事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