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計算機專業書籍鼓勵讀英文原版?

不明白問什麼很多人都推薦英文原版的書,他們的理由通常是翻譯過來的通常都不準確。

可是根據我的觀察,市面上比較正規的出版社出版的翻譯書籍都是比較有專業經驗的人翻譯的,作為一個正在學習中的人難道會翻譯的比那些專業的人還好嗎?

===================

關於那個網路工程師的標籤是因為我最近在看TCP/IP卷一.英文版。很多句子翻譯出來感覺似對非對的,於是就用一個衝動,乾脆把譯本拿來對照著看,想到這兒,我又想到為何不幹脆就看譯本呢?反正是參考譯本看。最終我只能對自己說,看原版純當提高自己英語閱讀水平吧!哈哈!


以下答案針對原問題:

首先,我不敢說譯著通常不準確,但可以說不準確的很多,水平參差不齊。

其次,翻譯的好不好不光看翻譯水平專業不專業,更在於當事人對翻譯作品的領域以及時代背景的熟悉。你可能英語水平很高,但是翻譯一步講述古希臘羅馬的書,你卻沒有相關背景知識,那麼很容易理解偏差。

第三,能讀懂和能翻譯是兩回事。有的詞句可能外行人翻不好,但看到原文大概就能懂他想說什麼,但如果譯者把文章翻偏了,你是沒法從錯誤的譯文中猜出正確的意思的。

最後,當然還是要看你的閱讀目的。如果你就是讀個小說,快速瀏覽了解個故事梗概,那譯文水準差不多基本上就夠用。但如果你要對一些書籍的細節探究,甚至在平時使用一些書中的內容,最好還是參照原文。我校過一些譯稿,有的地方確實可能不能提供更美的譯法,但是譯串列,句子結構理解錯誤,辭彙選錯意思這些還是能看出來的,而且在試圖引用一些中譯本的時候也發現,一些之前快速瀏覽時沒注意過的細節語句不通很難理解,看了原文才發現是譯者根本就沒理解那句話翻譯有誤。


僅針對網路專業書籍。

閱讀原版書籍好處如下:

有些專業書籍的確翻譯質量很低。

專業術語可能對譯者來講沒有接觸過所以無法準確譯出。

有些辭彙術語縮略語在專業語境下有特殊意義,非業內人員可能仍然按照常見意義翻譯。

一般英文原著時效性好於翻譯版。

所以說如果真的是業內人員翻譯的,達雅不說至少信還可以保證。如果不是的話,達雅可能好但是作為專業書籍信還是第一位的。

建議即使閱讀了翻譯版也找一本原著作為對照。


先說一個英語的小段子

一個人想出國考察,但必須得到老總批准。於是他向老總請示,老總給了他一張字條,上面寫著:「Go ahead」。 那人想:「Go ahead=前進,老總是批准了。」於是他開始打點行李。 一個同事見到了他問:「你在做什啊??」他說:「我準備出國考察,老總批准了,給我寫了『Go ahead』。」 同事一見條就樂了:「咱們老總根本就沒批准!!咱老總的英語水平你還不知道,他這是在說去個頭!」    

01年航電系統想使用光通道(Fiber Channel),那時都是外文資料,於是找公司總工程師翻譯,總工是通信領域、硬體領域的大牛級人物,但老總忙的很,會議、協調、出差,於是翻譯這個重擔就落到我身上,可是不懂啊,只有硬著頭皮先去研究一下FC,然後就磕磕絆絆地翻譯完了,領導看了之後說了句:蠻好的,然後修改了幾處,就裝訂成冊,做為航電系統FC的中文資料。這種中文資料沒有深刻的理解,僅僅是字面上的直譯,如果看不懂,還是要看原版。我的觀點是:如果原作全部的思想是10分的話,譯者理解只有8成,那中文譯作就傳達8分,然後讀者看中文譯作也理解8成,那將只有6.4 分。

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不就是為了用嗎?看原版專業書籍不光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同時還能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如果英語閱讀能力還行,讀懂作者的思路,接下來理解起來會行雲流水,間或還會被作者詼諧幽默逗的會心一笑,而這些翻譯過來常常會很蹩腳。

如果英語閱讀能力差強人意,那也沒有必要勉強自己,那就老老實實看中文譯作,曾經也遇到一位英語很差,計算機網路水平也非常高的同學,但這種特例一般發生在天才身上。

如果英語不太好,努力提高它,之後會發現計算機原版教材里有很多的寶藏,會從心底冒出一句文青式台詞:得之吾幸,不得吾命!

來幾組圖片欣賞奇葩翻譯


謝邀!

  1. 「比較有專業經驗」是如何評價的?就是看文憑?「常凱申」的故事知道不?
  2. 很多時候學術界的大拿自己並不翻譯,而是交給學生翻譯,然後自己校對一下,然後因為這些大拿學術行政應酬等任務繁重,甚至校對也不仔細,或者乾脆就交給助理來做,這就更加提高了犯錯的幾率。
  3. 市面上出售的很多譯作,有時候看中文就能知道翻錯了,而且還能知道原文以及譯錯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上面提到的這種情況導致的。
  4. 還有很多譯作,硬傷沒有,但是譯者的中文水平以及專業知識不夠豐富,譯文生硬拗口,或者根本無法體現原作風采,讀這種譯本簡直就像受酷刑。
  5. 綜上所述,只要能讀原著,還是讀原著更「保值」,更保險,也更能學到東西。

不要以為這是我們雞蛋裡挑骨頭,就我的領域裡的不少譯文,連「theatre」到底應該怎麼翻都搞不清楚。還有不少字幕組的視頻字幕,連「church」什麼時候是「教堂」什麼時候是「教會」也分不清呢。


借用知乎常見的一句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第一個問題,計算機專業是不是鼓勵直接閱讀英文原版資料(恕我擅自將書籍擴大至資料範疇),答案是否定的。

所謂直接閱讀,隱含著跳過所有中文資料,直接閱讀非母語的英文資料,這個觀點過於激進。雖然英文在國內相當普及,但是閱讀效率遠遠比不上作為母語的中文資料。尤其在新手入門階段,天知道學習過程中會同時引入多少新概念新辭彙,入門階段直接閱讀英文資料的後果是,吭哧吭哧看了半天,一本書還沒看幾頁,前三頁蹦出來的專有名詞都沒搞懂,剩下的新詞還要去有道字典一個一個查,翻譯結果驢唇不對馬嘴,更是愁苦。

任何領域新手入門,只要能找到基於母語的資料,就不要直接閱讀非母語的原版資料,這完全是出於效率的考慮。以自己舉例,想調研一個新技術是否適合以後的項目,肯定先找中文資料,快速了解一遍,除非沒有中文資料,或者中文資料過期嚴重,才會硬著頭皮去啃英文資料。因為100頁的中文資料,一天左右就可以瀏覽全篇,相同頁數的英文資料一周怕是啃不完。

再談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計算機領域洋溢著一種中文資料垃圾的思潮。

確實存在著很多翻譯質量惡劣的書籍,專業辭彙混亂,詞不達意,甚至語句不通,看完一本這樣粗製濫造的書,不但學不到東西反而可能出現反作用,讓新手以為這項技術太艱澀難懂,產生知難而退的感覺。各種原因其他答案涉及很多,直接使用翻譯軟體翻譯的,非專業人士翻譯的,學校導師直接讓學生翻譯的。等等。解決方法:在晚上搜書評,遇到被噴的太多的書就別看了。大家都不買這些作者自然被市場淘汰了。我是不建議因為某些人看過幾本爛書,就把所有的翻譯書籍一棒子打死。如上面解釋,不用說非常好的翻譯資料,就算是翻譯的一般的資料也能提升新手入門的速度。而且兼聽則明,偏聽則蔽,我是相信一本靠譜的翻譯書籍不會通篇狗屁不通,如果受限於譯者的能力,導致某些部分翻譯有誤,可以再去找其他資料或直接看原版印證,反饋給作者,下一個版本可能就校對過來了,這種普度眾生的事也是功德無量啊。說到底,就算是原版的就肯定沒問題么?盡信書不如無書。

另一個原因才是難以解決的,因為計算機來自歐美,最新技術都來自於國外,最新的資料也是英文的。技術出來,本地作者寫書,版權引進國內,國內作者翻譯,出版。經過這個過程,一般兩年都過去了。新技術也變成舊技術了。拿我最近想看的cassandra來說,國內能找到的資料還是0.7,據說老外寫的cassandra-3.0還只寫了兩三章,這樣下去明年英文的書能出來就不錯了。你再等翻譯,拿到手裡也是過時的資料。這種情況就只能直接看原版,或者看源碼。T_T 無解啊。

而從技術的新舊來說,像TCP/IP, C語言類的經典資料書籍,相對於新出現的技術更容易找到領域專家,翻譯成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中文書籍,早晚會有社區來做這個工作的。

個人的經驗(個人能力有限,大概屬於大家說的翻譯質量較差的那部分人,如有被誤導者,請及時噴,我盡量校對):

1. 翻譯過Spring Security的文檔,說實話,官方文檔巨爛無比,程序員思維嚴重,結構混亂,看完以後會產生搞不清楚這個東西是啥的幻覺,所以自己又寫了一份spring security的功能介紹,這才心滿意足。

2. 組織翻譯了Activiti用戶手冊,希望日後能夠持續跟進,推廣國內的使用,滿足自己的慾望。

3. 維護著sonarQube的中文漢化包,中間停了一年,因為有人問,後來又接上了。

從自己的經驗看,在國內推廣一項技術,都是從翻譯官方文檔開始的,如果出現了題主提到的「中文不如英文」的現象,大家為啥不直接去看英文原版資料呢?其實也經常有人說,英文資料都看不懂,怎麼提升技術水平?但是官方文檔本地化確實是推動新技術發展的最簡單直接的途徑,畢竟推廣一項技術最終看的是有多少人掌握了如何使用,而不僅限於熟練掌握英文閱讀的群體。

發現自己有點兒跑題,所以最後補充一句。如果一個新手問,怎麼才能快速入門,我會告訴他買本中文教程,或者在網上搜一下中文資料,照著demo就可以了。如果一個讀者問,中文技術書籍寫的太淺,技術太舊,又經常出現辭彙錯誤,我只能說,那你還是直接看英文的原版吧。


計算機的書大致分四類

1. 入門普及

2. 理論以及原理

3. 應用實踐

4. 小說雜談

第一類書,不建議買來看,因為意義不大。入門普及的關鍵是培養興趣,而培養興趣的最好方式是小程序/小項目起步。看這類書沒太多樂趣,只是看完扔一邊而已。

第二類書,高價值,要看就經典(不管是中英文)。舉例來說你是寫C++的,那就把thinking in c++細讀一遍,如果.NET的,那仔細看看CLR原理。有些語言非常直接沒有太多原理的,那就不用看(比如python)。對於這類書,中文譯本的質量有些會比較差,僅在沒有好譯本的情況下建議看英文原版技術類書籍要通讀經典,明白原理,理解套路,忽略應用中的奇技淫巧。

第三類書,偶爾看看好的可以。這類書看中文比看英文要好。因為其實算是工具書,需要用到相應套路的時候查一下,為新手啟發一下思路。這些書讀了經典案例以後會有點啟發,不過對已經入門的意義不大。github和stack overflow能解決大多數這類書解決的問題。

第四類書,比如code complete,java夜未眠,頸椎病防治指南之類的,隨性就好。

題外話:提高編程技術水平有三個捷徑

1. 徹底了解原理

2. 多在github上讀多星好代碼

3. 多寫多分享多交流多code review


1、在公司翻譯過RFC,也經常看同事翻譯的稿。個人感覺,原文(英文)比譯文(中文)要好理解一些。翻譯過後的文字是別人消化後的,有信息丟失。

2、有很多名詞,不譯更好理解,譯後容易讓人困惑。能看原文就看原文,不會看就盡量變得會看吧。畢竟一手信息更可靠。


學好英語,真的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真的能來錢,裝逼倒是次要的!

1、在絕大多數領域,最新的資料或者最牛逼的人,都是用英文的。

2、專業人士一般都能看懂英文資料,不需要或者不屑於去翻譯。

3、本行業的翻譯者專業水平平庸,英文或中文也不精通。

4、外行的翻譯者一般只是英文可以,大多缺乏專業知識。

5、國外教材的國內翻譯出版一般需要3~5年。


第一,時效性.個人覺得這個可能不是那麼重要.雖然計算機技術看上去更新迭代很快,但是變化快的永遠是術而不是道.基礎學科的理論和知識更新迭代並沒有快到還沒來得及翻譯出版就更新迭代的地步. 而一個人如果真的是已經到了要時刻走在技術最前沿的境界了,我相信他的英文閱讀能力絕對不成問題.

第二,準確性和易讀性.自己作為一個菜鳥,沒有資格去評價誰誰誰翻譯的英文書籍和文檔. 首先,我們應該感謝那些認真翻譯英文文檔的前輩高人,可以說是他們的不懈努力降低了這個行業精品技術文檔的閱讀門檻. 讓更多英文水平有限的人免於"xx天精通xx技術"這樣書籍的迫害. 說到翻譯,即使它是技術文檔的翻譯也有"信達雅"這麼三個真理式的標準. 都是學理工科的人,咱們肯定不會對著&<演算法導論&>去做閱讀賞析,從美學角度理解作者文字表達的優美.

所以,一部能做到"信"和"達"的技術譯作就可以稱之為絕對的良心作品. 如果,譯者是翻譯界最懂技術的,也是技術界英文較好的.大部分基本上能達到"信" 這個地步. 但是如果譯者是個非業內人員,單純只是從事專業翻譯的圖書從業者,絕對會出現"霸王硬上弓"的情況,根本就不不理解作者在說什麼,就直接上來對著原文一個個單詞翻.比如把TCP/IP翻譯成 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他們可能還覺得自己翻譯了一個很高大上的專業術語,但是,哪個搞網路的不知道TCP/IP...

而且,很少有技術很牛,同時文學造詣很高的人.所及即使是業內人員的專業翻譯,我們也會發現,在很多翻譯作品中會出現一些不符合中文閱讀習慣,甚至語句結構有問題的情況. 這會影響我們的理解,甚至會導致曲解原作者本意. 首先,中英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結構是有差異的,這點大家都清楚.比如,

Looping is controlled by while, do-while and for, which are sometimes classified as iteration statements.A statement repeats until the controlling Boolean-expression evaluates to false.

怎麼說我們也都是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了,看到英文,多多少少還有會有一點條件反射的.對於英文,我們自然會切換到英文的表達方式去理解它. 但是如果要把它直譯成中文,如果在語句結構上斟酌不好,雖然不影響原意,但是在閱讀的時候,多多少少腦袋還是要轉一個圈(當然,你可以說,直接讀英文原文,腦袋需要轉的圈更多...那我不抬這個杠...)

總的來說,閱讀中文翻譯過來的文檔,你的閱讀質量,除了受自己智商限制之外,還要取決於譯者的水平.很顯然,能做到"信"和"達"甚至是"雅"的譯作鳳毛麟角. 另外,被翻譯過的書籍和文檔有意無意的會帶著譯者"二次處理"之後的影子.在生活里很多地方,我們都喜歡原裝,第一次(不要污...),為什麼到了技術文檔上就不能堅持自己呢?

我相信,問題主既然問這個問題,肯定是在英文閱讀上有障礙的(請原諒我的耿直). 在這裡要說,我也是個連英語六級都過不了的英語渣.早期的時候,習慣性裝逼,堅持技術類書籍,有英文原版絕對不看中文版,並幻想幾本書讀下來,英文水平肯定見長. 但是,智商受限,毅力不足. 不但不能很好的促進學習,還會產生厭煩的心理,看見超過100行的英文就一臉生無可戀. 所以開始的時候,可以中英文對照著看,重點在中文,慢慢的往英文遷移.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鄧爺爺曾經說過,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要謹記,無論讀原版還是中文翻譯,目的是在知識的學習...莫裝逼.


1. 翻譯受譯者水平和責任心限制(明擺著。)

2. 翻譯受自身語言限制。

3. 如果一個東西就一個翻譯版本,還好說,沒選擇。如果有多個選擇,到底該選哪個。

4. 最重要的,無數次在看翻譯的時候覺得:「有哪不對勁?!」,或者「這是什麼意思,看起來高大上!」,「到底什麼意思?」

但當回頭看原文的時候,WTF,原來這麼簡單,裝什麼13。教科書尤其如此。

翻譯,到底該怎麼把握,遵從原文並讓人能讀懂,和徹底把原文本地化兩者的平衡,對譯文作者的水平,尤其是責任感是有比較高要求的。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字幕組的翻譯火爆全國。不單單是因為他們在做,更是因為接地氣。很多翻譯並沒有按照字面,而是用另一種本地的表達方式。

文學類的還好,可以用生僻字詞,但是工具類的,這樣反而丟失了這本書最主要的功能。

更具體一點,好在計算機技術是以英文為主導,外國即使是譯文教材,校對上也是相對嚴謹的。而且從語言的互通性上也好很多。也就是說,即便是譯文,丟失原意的幾率也會小,而且大部分是最廣泛使用的英文。或許它需要一個從句或者一個長片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翻譯過來的有些只需要兩個字,但是要想理解好這兩個字,沒準還得看註解,或者看論文。得不償失。

最最明顯的,每當不知道一個單詞什麼意思的時候,去查字典。十個字以內解釋了意思,沒準還有用法。但是真用起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查牛津之類的中文版,總覺得怎麼這麼長。但是如果看英文字典,這些問題都沒有。

字典都是這樣,更何況是譯文。有很多譯者可能都沒在原文國家生活過,語意語境並不能很好的接地。有時候要想真理解,人家從句或是長片語里的每一個字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都需要譯者有很強的責任心,和對每一點無數次的推敲考證。在一個高產環境下,質量就不會有保證。

栗子或許不完美,知道味兒就行。


很多技術文檔根本沒有中文的,比如3m公司的。看原版翻來覆去的看有好處。

每本書的翻譯水平不同,一些非著名書籍沒有Java編程思想名氣那麼大,翻譯水平翔一樣,谷歌翻譯都比他強,還帶著錯誤。

請問除了看原版還能怎麼樣。


英文資源多,而且翻譯成中文就很奇怪。


這個時候就要狂踩機械工業出版社了


一方面是學計算機的必須要鍛煉英語閱讀能力,因為平常看的論文,白皮書,還有好多較新的前沿的文檔只有英文。既然遲早要被逼著看英文,為什麼不早點鍛煉?這是逃避不了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確實是譯者翻譯原著本身就是一次加工,摻雜了自己的理解,而讀者再去看譯者的產物就又經過一次理解加工,可能有些細節會和原著差很多。

最後就是,即使是專家翻譯的書籍也有可能有很多錯誤,畢竟翻譯一部著作,對一個人來說真的是很費時間費精力的事情。校正也是如此。而有些錯誤可能累加可能導致讀者的理解多次偏差疊加,變成錯誤理解


大概是怕大家寫代碼的時候出現一個拼音的變數名?

哈哈哈哈哈哈


不是計算機類的,但我讀經濟的,中文文獻我居然看不懂它說的是什麼,感覺看原版更明白。本科中國,研究生某國。


我還是建議大家讀中文版的,但是很多技術書籍壓根就沒有中文版的。


其實每個專業都鼓勵讀英文原版……


大部分人英語不怎樣,具你學的也不是最新的什麼,買本中文書,一小時天能讀上一=章開始幹活,英語書做不到。


以下回答僅針對題主最後一個標籤。

回答如有不妥,望指正:

有能力的情況下,推薦閱讀原版。C語言指針(Pointers)攔住了多少人的腳步?

TCP/IP看英文版會節省很多時間,以免得因為翻譯問題而鑽牛角尖,耽誤寶貴學習時間!~

附:配合RFC觀看效果更佳!

---

每一個環節必定存在信息損失,就像小時候的傳話遊戲一樣。

有些書籍是沒有中文版的,尤其是新技術方面的書(先到的有肉吃,後到的連碗都見不著了)。暫不論網路方面新技術書刊,多數肯定是英文。《可編程自動化網路開發》(《Programming and Automating Cisco Networks》)?沒中文咱就不看看了解下了?有中文估計也是翻譯的夠夠的吧。

拿Cisco過去出版的書籍舉例,講述Cisco IOS軟體設計及系統原理的《Inside Cisco IOS Software Architecture》與詳細舉例說明Tcl腳本語言與EEM在Cisco設備上的應用的《TcL Scripting for Cisco IOS》(這本書強烈建議空了讀,乾貨多多!Cisco Live上也有相關的內容提及,自動化、智能化是趨勢,跟上時代,解放勞動嘛~)是沒看到有中文版的。

如果有了閱讀原版技術刊物的習慣,就可以更快的找到你想要的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學到更多更新的技術(開闊技術視野)。比如封面上印著動物的O』Reilly出版相關技術書籍,有些乾脆就是原版影印。個人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當你接觸到新的產品或設備時,不可能再去投入大量時間學習,這個時候第一閃念應該是Google,然後是http://Cisco.com(或其他廠商)查找手冊資料(八成英文不多說),遇到了自然就會體會到甜頭,你的優勢也會隨之體現。

寫到最後發現一個很可悲的事實,為什麼要閱讀原版,還不是因為這方面我們不夠強大?如果介紹中國功夫的書是英文版的,我想外國人也會覺得中文版更加地道,同樣會傾向原版書吧。


推薦閱讀:

用tracert命令追蹤路由,出現了相同的IP地址,怎麼解釋?
想考網路工程師,希望能給出一些建議?
學完了網路工程師怎麼找不到工作呢?
交換機收到幀後的處理方式?
我該怎麼選擇?網路工程師、Linux運維工程師、虛擬化工程師

TAG:閱讀 | 學習 | 計算機技術 | 翻譯 | 網路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