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貸上線資金存管了,民生銀行資金存管?現在說資金存管的P2P平台好多呀,是真的都存管了么?
在人人貸理財有一年多了,最近人人貸通知升級民生銀行資金存管。我今兒試了下,需要開通民生銀行虛擬賬戶,跳轉頁好多,挺麻煩的。設置了民生銀行虛擬賬戶後,會有一個交易密碼,每次交易都要輸入這個交易密碼。此外,以前綁定的銀行卡都要重新綁定了。總的來說用戶體驗一般。但是有了資金存管,咱們的賬戶資金確實更安全了。大家怎麼看?
據盈燦不完全統計,目前約80家平台與之簽訂了資金存管協議,約佔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的3%。其中,共有10家平台已對接銀行資金存管系統,而人人貸是真正實現了銀行資金存管之一。
P2P平台資金託管模式,確保了交易資金全程由銀行監管,平台無法觸碰資金,有效規避了P2P平台在業務開展過程中資金池問題和非法集資的可能性,能夠有效地防範平台跑路、提現困難等風險,但資金託管也並非萬應靈丹,要客觀地看待資金託管。
人人貸去年就公布了與民生銀行合作資金存管的事兒,看來這個對接確實比較困難,基本搞了一整年。在他們之前,積木盒子是最先完成資金存管的,我嘗試了下,感覺還是很方便的,並沒有很麻煩。有了銀行的監管,資金流向會更清晰,想想如果以後監管政策確認了,P2P平台全部實現資金存管,理財人投資起來就可以放心多了,平台跑路,血本無歸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了。
先看合規,再看實力。即便是存管了,還是要優先投國資和銀行系,並且要警惕那些偽國資系。
總的來說P2P平台還是要投大平台,我基本只考慮前20名的。現在大部分的平台還沒有加入資金存管,如若監管出台,理想的情況前100的平台都做到了資金存管,排名靠後的平台還是有風險。資金存管可以隔離用戶和平台的資金,但是不能防範平台造假標的。就是說,如果平台上面顯示的標是假的,平台造的,這個銀行是發現不了的。所以各位還是要選大平台,靠譜!
利益相關,去民生銀行了解過該項目。自己公司也開始在做了。
存管。
資金端:
P2P公司觸摸不到資金,資金都在民生銀行。公司完全觸摸不到客戶的錢。公司在銀行也有虛擬賬戶,這些賬戶有收益賬戶,還有一些業務賬戶,但這些賬戶也不能全部操作。資產端:
P2P接入存管後,資產客戶也需要在銀行開戶。之後還款都走銀行。資產端的信息也要推送給銀行。完全對接存管後,看得出投資人的錢更加安全了。銀行管著。即使公司跑路,資產端的信息也在銀行,錢也在銀行,比不存管安全多。
找個時間自己得畫畫流程圖。說得亂七八糟。
要跳轉很多頁面是正常的,這等於在原來的流程里加入銀行的角色,投資人和借款人得在銀行里開戶,想想線下銀行開戶的複雜度,你就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操作。但想想錢更安全了,多耽誤會也是值的。當然用戶體驗等各方面成熟了,也就會好的。
人人貸多年前就宣布資金在招商銀行託管,現在忽悠不下去了,弄了個民生銀行存管!然並卵存管賬戶的錢還是在平台賬戶上,民生銀行只能監督一下資金動向,你確定很有用?
關鍵還是看底層資產產生的收益是否可以覆蓋你的成本。覆蓋就是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不能覆蓋就是龐氏。存不存都是次要手段
除了存管還有託管。存管就好比平台有一個大房子,裡面好多小房間,只不過大房子小房子都是銀行當物業。託管就好比一大片獨棟別墅,張三一棟,李四一棟,其中一棟是平台的。因此,所謂銀行存管也就是銀行搶了匯付天下這樣的平台的生意,邏輯是類似的,但託管就不一樣了,賬戶是真的和平台獨立脫離,而存管只不過是銀行監督。
資金託管是央行解決非法集資問題提出的非強制性辦法,用於保護投資人利益!
但,不一定防得住!
我們這裡討論的「資金存管」為銀行直接存管的形式。該存管指P2P平台在銀行業金融機構單獨設立獨立賬戶,將客戶資金存入該等獨立賬戶,並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出借人、借款人發出的指令和合同約定,對該等資金的使用、劃付進行管理和監督。小妞要跟你說: 本質並沒什麼區別
非要說區別那其實是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利益述求點的區別。
對於銀行來說根本不在乎 P2P 那點管理費和通道費。銀行更在乎的是 P2P 公司借款端和理財端的潛在客戶。而且銀對接 P2P 是有一定風險的,一旦 P2P 公司出問題對於銀行信譽是個很大的衝擊。所以銀行在選擇 P2P 平台合作時就會非常的謹慎,會儘可能的選擇比較大型的企業,例如民生銀行對接的積木盒子和人人貸。
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則完全不同,他們更在乎的是對接平台的數量以及平台的交易量。只要你平台流水大那麼就是來者不拒,因為這是他們的生財之道。他在不在乎你賣的是真標還是假標只要有量我就有錢賺,最後你是死是活也不管我什麼事兒。
提現快提現快提現是真的很快 這是對於我們投資最直接的感受。更安全 當然平台會跟你說存管後平台資金和個人資金分離,資金變動都需要合同,每筆交易銀行都有明細。沒錯~這些小妞都不否認,但這些更多是平台的宣傳的手段。看問題要看到其本質,準確的說是平台想接入銀行存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首先是銀行願不願意接納 P2P 平台就是個問題,另外與銀行系統對接需要非常強大的金融技術團隊。所以說很多小平台都會在這兩年死於非命也就不難理解了。
首先要肯定資金存管不管是對於投資人還是對於整個行業都是重大的利好。這裡小妞要由衷的佩服制定這套規則的人,這種通過市場行為自然的淘汰劣質平台的做法的確是高明之舉。
所以小妞的觀點是希望平台儘快與銀行合作上線自己的存管系統,同時也和廣大投資人一起祝福這個行業能風雨過後見彩虹~~~~
今天就到這吧~大家周末繼續 high 吧!小妞要洗洗睡啦~
海椒妞的網貸日記
有些別有用心的平台打著銀行存管的幌子去騙取用戶的信任,於是乎「偽存管」出現了。
- 「掛羊頭賣狗肉」型:
有的平台故意混淆視聽,聲稱與銀行有「戰略合作關係」,或者自己在銀行存一筆錢就說資金在銀行託管,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資金存管。
- 「雙軌並用」型:
這種平台採取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式,雖然平台上線了銀行存管系統,但是實際上是兩個系統並存的狀態,新用戶用存管版平台,老用戶還是按照之前的第三方支付系統。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沒有存管的那部分資金成了平台的「灰色地帶」,至於會不會合規使用全憑平台「良心」。
▍如何辨別「偽存管」?
1、看宣傳措辭。
只有寫明銀行存管已經上線才是表示真正的銀行存管,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簽約」等措辭只不過表明雙方才開始有接觸意向。一句話,談戀愛不代表結婚。
2、看操作體驗。
真正上線銀行存管的平台會提示投資人開立存管銀行的Ⅱ類賬戶,系統將要求投資人填寫相關信息,並簽署存管的三方協議。
3、去銀行查詢。
投資人知道平台與哪家銀行合作以後,可以直接去銀行詢問,核實平台存管情況。
用我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來作答,如果覺得答案有效,就關注一下我吧,公眾號叫花捲財團。關於資金存管在文章末尾,如果對P2P為什麼不安全不感興趣,可以直接滑到文章末尾。
在很多人眼中P2P意味著跑路,不安全,這話在2016年下半年很對,但現在就不一定全對了。P2P是個舶來品,源自歐洲和美國。在美國,關於P2P跑路的信息很少,但在中國這種情況卻是相反。
本來好好的投資產品,到了中國怎麼就變味了呢?這還得從P2P在中國的發展來看。
互聯網打破信息壁壘,P2P有了形成基礎
P2P的本意是個人對個人,在投資理財領域就是個人對個人的借貸。說白了就是你有錢,然後把錢借給需要錢的人。但是有錢的人並不知道哪些人需要錢,而需要錢的人也不知道那些人有錢,這就尷尬了。雙方都深受信息不平等之苦,只不過需要錢的人更苦。
到了互聯網時代,人與人的信息壁壘逐漸被打破,這給有錢人跟缺錢人之間搭建橋樑提供了可能。可這個橋樑誰來做了?互聯網P2P平台出現了,化身成琳琅滿目的理財平台。
這樣一來,很多急需用錢的個人或者微小企業就樂開了花,他們寧願支付比銀行高很多的利息去借錢,因為他們對自己未來的財務狀況非常樂觀。
為什麼不去銀行借?
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銀行是P2P形成的主要推手,也是壓倒他們的稻草之一。
在2011年,中國經濟決策層猶豫2008年4萬億投入的副作用而力圖收縮銀根,讓市場上的貨幣更緊一點。所以那時候提高存貸比(就是銀行存款額和貸款額的比率)和用行政手段抑制商業銀行貸款成為主基調。
貸款融資受到限制讓很多公司生存遇到問題,他們開始不惜代價的尋求融資途徑。而很多民營資本看到了這個機會。P2P互聯網理財平台出現的必要條件形成。
2015年,P2P平台迎來高爆發,開始野蠻生長!
P2P的畸形分支
P2P發展過程中出現一個畸形的分支——裸條。這一方面是由於大學生理財意識淡薄,涉世較淺,缺乏判斷力;另一方面是大學生經濟來源單一,高度依賴父母,而且面對的誘惑太多。
在物質的誘惑下,如果有人很樂意給你解決燃眉之急,而條件僅僅只是幾張裸照,如此低的借貸成本,自然會吸引一批單純的校園之花。
在這裡,請允許花捲問候一下那些搞裸貸,禍害女大學生的人的家人。好在後來這股邪風的到遏制,不至於讓更多單純的校園弱勢群體落入魔爪。
與P2P運營成本增加相比,跑路成本更低
在這種幾乎剛需的前提下,藉助互聯網的快車,P2P理財平台開始野蠻生長。短期最低12%的收益,足夠割一波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這樣一來似乎就形成了一個生態閉環:有錢人→平台→缺錢人。此處我們先打一個「呵呵.JPG」的表情,事情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1、P2P理財平台運營成本增加
到了2013年以後,政府的策略變了,他們開始執行給銀行降息降存準的政策,以期通過這些策略讓整個經濟體運行速度不要太慢,並以此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這下p2p的問題來了。
降息降存准意味著企業更容易的從銀行以低息借錢,尤其是各大商業銀行,借貸業務激增。而p2p的融資和運營因為規模小,因此受到降息影響也小,這就相當於之前銀行將企業推給P2P,現在又從P2P手裡將企業收回來。
這樣一來,P2P業務開始萎縮,整個平台的運營成本增加。而在另一端,P2P公司風控水平有限,面臨著借款難以回收的風險,埋下的種種「地雷」開始爆發。
2、原始慾望爆棚
P2P平台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賴交易量,交易量萎縮導致運營成本增加。加上銀行放款,P2P收益下降,同時風控不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撤資。P2P平台的處境著實尷尬。
在多方壓力之下,加之每天數千萬的現金誘惑,P2P爆發跑路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這個時間恰好是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這一時期P2P行業淘汰率(也就是算上跑路的,倒閉的和其他原因關張的)高達39%!這遠遠高於華爾街對垃圾債券所規定的危險界限!
去年下半年,國家開始花心思,挽起袖子整頓P2P平台。直到現在,P2P理財似乎規範了不少,也出現了很多比較靠譜的平台。不過我們還是建議大家慎重選擇P2P理財平台,而且不要下重金。
為什麼美國跑路的P2P那麼少
1、美國的新企業似乎沒有中國那麼多,也沒有中國那麼需要貸款
中國很多p2p的借走錢的一方其實不是個人,而是項目或者某個公司。而這些新公司信用記錄模糊,從銀行借不到錢,所以才走的p2p這條路。而在美國,經濟沒有中國這麼活躍。
2、美國人個人儲蓄率低
美國個人儲蓄率遠遠低於中國,即使在2008年經濟危機後,這一數字有所提高,有時候平均可以到達10%,但相對中國還是很低。沒存款的壞處是個人投資少,但好處是也不容易被騙。
3、即使投資也不需要個人投資
美國個人投資者獨自作出投資決策的比較少。他們通過把錢交給基金或者養老金機構來間接投資。而基金投資會相對謹慎,他們會把錢投給信用等級比較高的投資產品。比如會買相當一部分美國國債。通常養老金拒絕買類似於p2p的垃圾債類產品。
4、美國徵信系統相對透明
美國徵信系統相對透明。這也就決定如果你的信用記錄證明你是一個講信用的人,那麼銀行會借給你錢;如果你的信用記錄糟透了,大家誰也不會借給你錢。
我們該怎麼對待P2P平台
算一個薅羊毛的機器,可以考慮,但是要注意選擇平台,而且不要下重金,也不要長時間停留,最多不超過3個月。
不論是P2P投資還是一般投資,都存在一定風險,如果能夠提前辨識風險,識別出投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保持一個正確的投資觀,就能規避80%的投資陷阱。
由於篇幅限制,這裡就僅僅針對P2P理財平台給大家科普一些投資觀。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花捲財團,後台回復「投資」,即可查看。(註:不感興趣可以選擇無作為,認為我們在打廣告的朋友出門右拐,走好不送)
1、不要只看p2p平台字面上的收益率
我們之前說過,p2p是不能承諾收益率的。p2p的收益率有點像人們在互聯網上自拍頭像,那些美女頭像和真真實情況差距有多大?這不用我細說了吧,總之她們之間隔著道深淵。安全性才是主要的。
2、產品資料真實信息對你來說意義不大
所謂的真實信息就是p2p平台把他們上邊買的產品的資料都告訴你。今年的確有些地方的金融辦要求p2p平台這麼做了。但是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有P用。
我敢肯定,即使是最簡單的金融產品的說明給普通投資者看,也能讓人們在10分鐘內睡著了,誰知道那些數字在說什麼。而且即使你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又有什麼保障那幫傢伙沒有說謊。
普通投資者基本沒有能力去調查這些說明書的真實性——其實很多專業投資者都沒有——這種調查成本太高了。
3、p2p產品最重要的選擇條件大概也就是其平台的信譽
p2p產品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它在哪個平台上賣。如果那是個商業銀行或者非常著名的電商平台,p2p產品的可信度就高。
這就像一個信譽很高的人說話會更慎重一樣。很多銀行和大型電商平台的主要盈利在其他方面,比如存貸利息差或者電商平台收入。他們在挑選在他們平台上販賣的p2p產品時,會相對謹慎。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了信譽他們會有給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兜底計劃。
4、別被資金存管的文字遊戲欺騙
資金託管意思是把你的錢直接託管給銀行,不過平台的手,而且銀行有義務監控資金流向,相當於將你的錢跟P2P平台隔離,保護你的資產,降低跑路的風險。
而資金存管則不具備銀行監管資金流向的義務,僅僅是平台在銀行開設賬戶把你的錢存進去,但還是可以自由支配。也就是說根本起不到保護投資者資產的作用。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微信關注公眾號:花捲財團吧!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文,傳授財技。適合小白學理財!
這麼說吧,保險箱有鎖吧,但是誰能保證它不被撬開。不過有把鎖總比沒有的強。
過來人表示,寧願死在股票也不會放p2p 切記!!!!
資金存管只是保護投資人資金不被平台挪用的一個手段,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平台非法集資,但是這不代表投資P2P平台就完全沒有風險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