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劉心武先生的《鐘鼓樓》這本書?

看過了《鐘鼓樓》,並不認為寫的有多好,感覺書裡面人物形象描寫的很臉譜化,而且人物說出的語言讓我覺得很彆扭,不像是現實生活中常說的話。整本書都是在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前提下剖析社會現象,這點我很不喜歡。但這本書畢竟得了矛盾文學獎,我想知道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如何?


感覺書裡面人物形象描寫的很臉譜化,而且人物說出的語言讓我覺得很彆扭,不像是現實生活中常說的話。整本書都是在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前提下剖析社會現象。

題主你說的這些全部都正確,《鐘鼓樓》這部書就是臉譜,就是語言讓人覺得彆扭。另一位知友說的地域文化差異是不成立的,王朔的北京很臉譜嗎?王小波的北京很臉譜嗎?評價作品,不僅要考慮個人奮鬥,還是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劉心武挺過了十年文革,終於迎來新時代,他怎麼可能不歌頌社會主義建設。劉被譽為傷痕派文學開端的那個《班主任》,那才叫正兒八經的臉譜,就差演個樣板戲了。還有我以前讀過劉心武一個短篇《我愛每一片綠葉》,簡直是雷人一臉血。但你說它們重不重要?非常重要,重要的是文學史價值。他們橫掃了文革文藝缺血的陰霾,不寫高大全的英雄,不寫十惡不赦的反派,只寫平凡糾葛的人生,字裡行間帶著人性的關懷。你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它帶著文革餘音,但你拿它跟前幾年的文革作品比,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題主你說胡適那個兩隻蝴蝶糟糕不糟糕,非常糟糕。但沒有兩隻蝴蝶,哪裡來的再別康橋,人間四月天,斷章。

下面是我自己寫的文章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就是講《鐘鼓樓》怎麼好的,希望題主喜歡。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重點說說它的歷史價值。很多人看這本書都是為了看父輩的生活,看父輩的婚喪儀禮,看父輩的酒館商肆。其實,一本《鐘鼓樓》講的又何止是父輩的歷史呢。正陽門、天安門、故宮、地安門、鐘鼓樓,這一條中軸線守過了七百年子民的悲歡離合、生死歌哭。他們是中國社會生態最敏感的末梢,政治清平,他們就安居於此;朝代更迭,他們就改弦更張。

有很多的細節可以供我們去觀察。那時的人們會為了公用電話的使用爭吵不休,可今天的我們因為通訊軟體的普及,已經懶得撥出去號碼。那時的人們會為了一塊坤表節衣縮食好幾個月,可今天的我們因為計時辦法的繁多,紛紛卸下了腕上的負擔。那時的人們為了看到一次彩色電視而舉家歡騰,可今天的我們捧著平板和筆記本,恐怕很久沒有按下電視的按鈕了吧。那時的人們,願望有多麼簡單。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自來水,一個大院,八家人用一個水管,早晨要把閥門打開,過了很久才能放水,過了午後,就要立即關上閥門,要不一會就凍的結結實實,得把柴砍了燒,才能讓水管的冰化開。若是覺得這太麻煩,一百年前的人連這都用不上呢。他們得花高價錢去買挑夫從京城郊外挑來的井水。

有人就會問,我們為什麼要知道鐘鼓樓下歷史的變遷,今天鐘鼓樓下的人們不是生活的很富足嗎,這不就夠了嗎。可是,人不管怎麼拼搏,怎麼掙扎,來到世上也就是活這麼一次。我們知道了父輩怎麼活,知道了祖輩怎麼活,知道了七百年前的人們怎麼活,就算不能說我們增加了這麼多條生命,至少我們的人生增加了很多重量和厚度。當我們的眼界從七百年前漸次展開,我們再面對霓虹閃爍的鋼鐵森林時,還會在光怪陸離中迷失嗎?我們只會感到歷史的責任和向前,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奮鬥,讓這片土地上的子民過得更好。


這是一部在中國難得一見的以城市為背景的都市小說。

並不是要強調這部小說的空間,雖然這個在眼下的文學評論裡面是顯學,但是單只一部作品展開討論意義不大。

這部寫就於八十年代初的小說,寫的就是當時的城市生活。為我們展現了改革開放初期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種描寫,甚至在今天的中國文壇中也非常難得一見。因為絕大多數的成名成腕的作家,他們缺少像劉心武一樣從小在城市成長生活的經歷。當他們成年後進入城市後,往往是在學校這種半封閉的環境里,或者是像溫室的花朵一樣,被周圍的人呵護著。很難像普通人一樣去接觸去了解這個世界,了解城市裡面的普通人。他們的交際圈子其實與大多數人是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他們在城市裡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朋友。這又如何動筆呢?

但是劉心武不一樣,從小就在北京長大,了解北京的一花一木一街一巷。他寫下的故事,就可能是他經歷的,他親戚經歷過,他朋友經歷的。他對這些事情的把握不是道聽途說,而是可以從個人經驗出發予以整合。這對大多數作家來說,是無法實現的。

而且劉心武因為自己的體驗,他是理解城市生活的邏輯的。他不會像很多農村作家一樣,有文化休克的問題。他不需要對傳統和現代化的衝突鋪陳太多,也不會因為自身的身份焦慮。他就是將他自己、他身邊人的狀態加以裁剪,落在紙面上就可以。

@朱浩然說到的王朔,也是從小在北京長大的大院子弟。所以他的《動物兇猛》《我是你爸爸》都透著北京平民的混不吝。這個是別人學不來的。不過,換句話說,王朔也很難寫得好農村現實題材。要讓劉心武來寫,我也是捏著一把汗。

至於王小波,他的作品的地域色彩非常的淡弱。起碼」城市「在他的作品中不是一個重要的主題。

而更多的像是王安憶、金宇澄、甚至陳丹燕他們筆下的上海,就非常的有現代感。而且是真正的上海。與之相反的,則是郭敬明筆下的上海,那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秀場。所有的故事情節,發生在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可以的。在這點上,他甚至不如韓寒的《三重門》。

如果非要說的話,馮唐筆下的城市小說,也是值得一看的。

總之,《鐘鼓樓》是中國當代難得一見的高質量的城市小說。當然,這是從」現實主義「這個層面去考慮」城市小說「這個問題。如果是其他的維度,就別有其他的評價了。


在12月12日,我讀完了劉心武老師的《鐘鼓樓》。

從一個四合院的12月12日入手,展開了一幅百年的老北京畫卷。矛盾都集中在了一天,矛盾都集中在了一個普通的四合院內,以小見大,具有高度概括性卻又不失藝術真實的細節,內容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豐富的生活圖景。通過一個四合院的一天,將老北京百年來的變化和80年代北京人的風貌娓娓道來,能夠讓一個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我感覺到身臨其境。書中的所有人物都沒有定性,也沒有交代最後的結果。畢竟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當然,小說本身有著其時代所限的局限性。現在看來,很多段落的思想性已經大打折扣,然而站在80年代的視角,在那個「作家」遍地開花的年代,這部小說不失為一部佳作。能獲得茅盾集,絕非虛名。


題主提出了幾個觀點和問題:

1、【不認為寫的有多好】評價嘛,見仁見智。

2、【感覺書裡面人物形象描寫的很臉譜化,而且人物說出的語言讓我覺得很彆扭,不像是現實生活中常說的話】我猜有地域文化差異,作為一個北京人,看人物對白和性格還是覺得很親切的、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也很驚訝,劉心武一個八歲定居北京的人,能把北京寫得如此地道。相反是南方韻味的小說,比如描寫上海市井生活的《繁花》(金宇澄著,獲得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滿紙上海話我讀起來非常生澀拗口,也想像不出。

3、【整本書都是在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前提下剖析社會現象,這點我很不喜歡】您非常非常可以不喜歡,但我認為閱讀作品的時,我沒有太關注他是否歌頌了社會主義建設,我只去關注社會現象並且得出我的見解。他的歌頌,還沒有嚴重到能影響我對這部作品進行閱讀和審美的程度。當然,有些讀者不喜歡是非常正常的。

至於我如何評價,只能說,鐘鼓樓比起劉心武后來寫作的一切關於紅樓夢的作品,實在是上上佳作了!!!


第一次看這本書,還是20年前。後來還看了電視劇。當時只是覺得還不錯,畢竟寫北京人平凡生活的作品當時不是太多。

今天再來看《鐘鼓樓》,我個人可以說是頂禮膜拜。甚至為了向他致敬,都有模仿其手法把時代放到今天再寫一篇小說的打算。(畢竟從南鑼的變化,什剎海的酒吧,到太多暗河的打開,中國尊的建設,北京還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對《鐘鼓樓》的感情,很像對電影《本命年》《我的九月》《夕照街》《二子開店》《父與子》《小叮噹》《瞧這一家子》的感情。對他,我覺得就像說《金瓶梅》,單是明朝生活的寫生已經彌足珍貴了。《鐘鼓樓》可以說在歷史上承上啟下,比如對賣水的描寫。人物從爺爺輩到小輩的無形傳承,太多都是及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因為是文字的形勢,雖可能沒有畫面的描述來的直觀,但詳實感也不是一般的照片,紀錄片可以體現的。

總之,我覺得《鐘鼓樓》就是生動現實版的《阿龍說北京 》,在今天,可能也有新的被遺棄的歷史需要我們去用一種方式記憶。就像窪里一樣。


背景很重要,比如班主任,不談背景就很普通。


剛剛讀完《鐘鼓樓》,個人感覺劉心武是個特別善於洞悉身邊小人物的作家,尤其是北京四合院中經歷了歷史變遷下的各種小人物,他們出生環境不同經歷的政治不同所以產生的心理狀態的也各異,但又同處在同一個四合院當中,發生著這樣那樣的事,把他們的形象個個描繪的很豐滿。其中我認為最打動我的是那句「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人的性格是最難描寫的。」書中所有的小人物都不是完美的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性格缺點,但並不妨礙他們的可愛之處,他的性格都在小說矛盾中令讀者感到驚訝同時也意識到人性中本來具有的善良。尤其是小說高潮中新媳婦的小坤表丟了,荀大爺和杏兒主動借錢給薛家買表,荀磊自己遇到困難卻仍熱心幫助薛家買表的事實在令人感動,我想這也是打動大多數讀者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寫作背景具有極強的地域性,所以可能除北京人外覺得書中的北京方言不是生活中的日常用語看著彆扭,但其實老北京人確實天天這樣說話,即使是現在年輕的北京人讀上去仍然倍感親切,有一種特別的歸屬感。但是很遺憾的是全書沒有交代結尾啊!這完全不是保留想像空間留下些許空白,完全是爛尾啊!木有結局啊,讓人看著很不過癮。空白留太多了,就有一種不過癮的感覺。偏偏作者在結尾又把所有你能想到的疑問全都問了一遍,真是絕了!除了結尾不咋樣其餘的描寫真可以算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了!


鐘鼓樓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閱歷並不多,雖然對文革的歷史感興趣但也沒有深入了解過,所以前幾位答主說的臉譜化我沒看出來,也不明白什麼是臉譜化。

但是我很喜歡這種描寫北京民眾生活的書,每個人都是小市民,又都熱情善良,每個人從文革里活過來,站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強,堅守,團結。

這其中出現了不同的思想物質衝擊預示著下一個時代的來臨。


是我了解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傳統的一個窗口,也是我從小對北京潛意識的好感來源


個人覺得這是我讀中國近代文學以來,對人物刻畫描寫最細膩,全面的一本小說了。在時間,空間的局限里,對每一位人物的梳理都清晰明了,而且人物之間的關係也能有條不紊,沒有事件敘述的突兀。劉心武先生對自己筆下世界觀的把控可謂是非常精確。(對比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後期人物的敘述已經銜接不上了,顯然作者對作品的把控度不足了。)

可能本人看書不多,但讀這本書,是不會讓你覺得失望的。


鼓樓在前,紅牆黃瓦;

鐘樓在後,灰牆綠瓦。

鐘鼓樓高高地屹立著,不斷迎接著下一刻、下一天、下一年、下一代。

這本小說,就寫了一天,從清晨到傍晚,一個四合院里平凡人物的諸多雜事,讀完好像真的看到那麼個四合院,幾家人為了各自的生活匆匆忙忙,比如娶媳婦要圖吉利,鄉下親友來了忙招待,年輕一代聚在一起聊未來等等,都描繪的非常生動,也很貼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於我而言,似乎看到了多重活法,看到了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以自己的理念而活,同時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理念都不盡相同,因此更加能接受現在的生活,不過是我眼中的世界罷了,與他人千差萬別。


個人認為不能說好不好 但是看完過後確實很想去到1982年的那個時候


讀完一遍還想再讀

人物塑造飽滿,鐘鼓樓成為文革時期的縮影。

但我覺得把所有人物牽扯用時間聯繫全文結尾反而什麼都沒有講,很失望。我也沒感受到文章的高潮可能人物過多。如果是我我會把所有人的衝突連接在薛家婚禮上,寫成鬧劇讓人在充滿笑聲中感受那個時代扭曲人性悲哀。

人物刻畫實在佩服。


剛剛讀完鐘鼓樓。除了其中穿插的一些關於政治的內容之外,光從故事上來講,讓人想一直看下去。其中北京四合院的描寫很貼切。

作為北方人書中很多頁腳的標註我是可以忽略不看的。只是最後買表的情節引發關於時間的思考後就結尾讓我覺得不太適應,也就另一方面反證了人物故事情節的引人入勝。

題主對於人物的對白感到生疏可能是因為地域原因?


感覺 過於政治正確了

其他都很好


83年寫的書,故事背景定在82年雙十二這天。確實描述上感覺有些彆扭,通過薛紀躍結婚這條線穿起來這一天的事情,並介紹了這一四合院里的各戶人家的情形,書中夾雜著感覺比較生硬的哲思,比如人生的喜怒哀歌、時間的意義等等,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北京舊文化和新文化的交融、舊生活和新生活的交替,種種變化反應在更加具象的事物中。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心靈雞湯?
中國當代詩壇的現狀如何?當代詩人的境遇如何?
如何系統地閱讀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
現在的中文文學作品和作家有哪些值得推薦?
張愛玲《心經》解讀?

TAG:中國當代文學 | 茅盾文學獎 | 劉心武 | 鐘鼓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