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有哪些有趣的段落?
謝邀。
一、《晉書》一本正經地記載道:晉元帝太興初年,有個女人的陰部長在了肚子上,還有個女人的陰部居然長在了腦袋上,能過正常的性生活。
元帝太興初,有女子其陰在腹,當臍下,自中國來至江東,其性淫而不產。又有女子陰在首,渡在揚州,性亦淫。
二、陳平每天的工作就是調戲婦女。
——呂后的妹妹如此評價丞相陳平。
陳平聽說後,調戲婦女愈發地勤了。呂媭常以前陳平為高帝謀執樊噲,數讒曰:「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陳平聞,日益甚。
三、
1.
楊素長得很漂亮,大鬍子,像挂面。但他是一個嚴肅的人,十分討厭有人跟他頂嘴。他被重用那會兒,公卿大臣在他面前連個屁都不敢放。2.
不過有個人敢和楊老師抬杠,他是鴻臚寺的少卿,陳延。鴻臚寺,外賓招待所。鴻臚少卿,鴻臚寺大堂經理。3.
可惜陳延沒什麼硬傷,但楊素還是把陳延給辦了。怎麼辦的呢?楊素路過過鴻臚寺的蕃客館,發現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院子裡頭,居然有一坨屎。
那是一坨馬屎,馬拉了一坨屎,馬走了,屎還在。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令人亢奮的事情。楊素顛兒顛兒地走了。4.
他告訴隋文帝,鴻臚寺粗大事了!蕃客館的院子里居然有一坨屎!不過,光一坨屎,是不足以搞死陳延的。楊素說,要有光。
於是有了光。5.
楊素看見屎的那一刻,他就意識到,這件事不致命。但當他看見馬屎橛子後面,鴻臚寺的員工正在打牌時,他便非常高興——終於可以扳倒陳延了!楊素把鴻臚寺的慘狀告訴了皇帝。皇帝大怒。在西市杖殺打牌者,並賜陳延一頓棍棒,打到快死。6.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楊素知道,隋文帝有精神潔癖,快六十歲了,潔癖愈發厲害,近期有變成潔癌的衝動,動不動便要殺人了事。這一招,後世的官員也經常會用。官員們會充分利用大家的精神潔癖來扳倒一個對手,從而為自己的為所欲為掃清障礙。
時楊素正被委任,素又稟性高下,公卿股慄,不敢措言。素於鴻臚少卿陳延不平,經蕃客館,庭中有馬屎,又庶仆氈上樗蒲。旋以白帝,帝大怒曰:「主客令不洒掃庭內,掌固以私戲污敗官氈,罪狀何以加此!」皆於西市棒殺,而榜棰陳延,殆至於斃。這位太平皇帝王始真不是哪位RAP歌手穿越?妖賊王始聚眾於太山,自稱太平皇帝,號其父為太上皇,兄為征東將軍,弟征西將軍。慕容鎮討擒之,斬於都市。臨刑,或問其父及兄弟所在,始答曰:「太上皇帝蒙塵於外,征東、征西亂兵所害。惟朕一身,獨無聊賴。」其妻怒之曰:「止坐此口,以至於此,奈何復爾!」始曰:「皇后!自古豈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國邪!」行刑者以刀環築之,仰視曰:「崩即崩矣,終不改帝號。」
——《晉書·慕容德載記》
正在讀二十四史,不定期更新。5
《北史·封懿傳》
(封懿)子玄之,坐與司馬國璠、溫楷等謀亂,伏誅。臨刑,太宗謂之曰:「終不令絕汝種也,將宥爾一子。」玄之請曰:「弟虔之子磨奴,字君明,早孤,乞全其命。」乃殺玄之四子,而赦磨奴。 磨奴被刑為宦人。
封懿的兒子封玄之謀反,要滿門抄斬。北魏 明元帝說:『我不會讓你絕種的,我要赦免你的一個兒子。』封懿說:『我的侄子封磨奴(啥鬼名字)小時候就沒了爹,還是饒了他吧。』明元帝表示非常感動,就砍了封玄之和他的所有兒子,赦免了封磨奴的死罪,然後把他閹了...(封玄之:卧槽我們是不是對『絕種』的定義不大一樣?)
4
《晉書·苻堅載記》
初,堅之滅燕,沖姊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後庭。沖年十二,亦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
給第0條做個註解。苻堅滅了前燕,俘虜了清河公主,虛歲十四,就被苻堅XX了。清河公主的弟弟慕容沖虛歲十二,因為長得好看,也被苻堅XX了...當然後來慕容沖反殺了。所以第0條沒什麼不對嘛。
3《南史·何尚之傳》
尚之愛尚文義,老而不休。與太常顔延之少相好狎,二人並短小,尚之常謂延之爲猨,延之目尚之爲猴。同游太子西池,延之問路人云:「吾二人誰似猴?」路人指尚之爲似。延之喜笑,路人曰:「彼似猴耳,君乃真猴。」
傻缺何尚之有個傻缺老基友叫顏延之,兩個人都很矮。何尚之把顏延之比作猿,顏延之把何尚之比作猴。一天兩個人出去浪,顏延之問路人甲:『我們倆誰像猴?』路人甲說何尚之像。顏延之高興地笑了(請腦補doge臉)。路人甲又對顏延之說:『他只是像個猴,你就是個猴。』(路人甲:『傻缺都是成對出現的嗎…』)
2《北史·蠕蠕列傳》
無文記,將帥以羊屎粗計兵數,後頗知刻木爲記。
蠕蠕就是柔然,北方游牧民族(草原人民多奇志)。大家不會寫字,將軍們用羊屎來數自己有多少兵。(柔然王檢閱部隊:『羊屎們好!』士兵們:『……』)
1《北史·高洋本紀》
曾有典禦丞李集面諫,比帝有甚於桀紂。帝令縛置流中。沈沒久之,復令以出,謂曰:「吾何如桀紂?」集曰:「向來彌不及矣。」帝又令沈之,引出更問,如此數四,集對如初。帝大笑曰:「天下有如此痴漢!方知龍逢、比干,非是俊物。」遂解放之。又被引入見,似有所諫,帝令將出腰斬。
北齊文宣帝高洋是個大變態。有大臣提意見,把高洋比作桀紂。高洋把這個人沉到水裡,再撈出來,問:『我和桀紂比怎麼樣?』大臣說:『桀紂比不過您。』高洋繼續把這個人沉到水裡撈出來(涮火鍋嗎喂)繼續問,大臣還是這麼說。高洋大笑道:『天下居然有這樣的痴漢!』(自己就是個大痴漢還敢說別人)就把這個人放了。然而後來這個人作死繼續提意見,就被砍了。
0《晉書·苻堅載記》
太元七年,堅饗群臣於前殿,樂奏賦詩。秦州別駕天水姜平子詩有「丁」字,直而不曲。堅問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剛,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獻也。」堅笑曰:「名不虛行。」因擢為上第。
前秦皇帝苻堅(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背景帝)大宴群臣,讓大家寫詩。某人寫了個『丁』字,但沒有勾,強行解釋道:『我的丁(丁)特別硬,無法彎曲。而且彎曲的東西(硬不起來,)不應該獻給皇帝。』苻堅表示很高興。(似乎沒有什麼不對?)
看到有同學貼新五代史里慕容彥超的故事,這哥們非常歡樂,索性多給大家科普一下
後漢高祖劉知遠有個同母異父的兄弟,叫做慕容彥超。這哥們非常能打,孔武有力,曾經在唐明宗李嗣源手底下當過兵,活生生打到刺史,可見戰鬥力驚人。此人連鬢絡腮的鬍子,黑乎乎一張麻子臉,端的嚇人,因此在江湖上有個諢號,叫閻崑崙。
劉知遠對他這個兄弟非常不錯,慕容彥超有次犯了死罪,是當時還在給別人打工的劉知遠拚命把他保下來的。所以劉知遠當了皇帝之後,慕容彥超就果斷跑回來輔佐自己兄弟來了。然而這貨桀驁不馴慣了,總是和劉知遠手下的將領們發生衝突,最嚴重的時候到了什麼程度呢?有一次劉知遠派他和手下的大將高行周——這哥們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五代名將白馬銀槍高思繼之子,高思繼號稱五代第一名槍,你們就能知道這哥們有多NB了——一起去討伐杜重威,高做一把手,慕容是二把手,到了目的地倆人就開始掐,慕容彥超各種人身攻擊高行周,什麼你有個女兒是杜重威的兒媳婦,你家和他家不幹凈啦;什麼你這濃眉大眼的,想不到也叛變革命要準備投敵,不然為什麼還不趕緊攻城啦;什麼你家這白馬銀槍都是吹出來的,到了戰場上分分鐘被人幹掉啦之類的。高行周氣的要死,但是人家是天子的兄弟,又沒辦法真的打死他,於是一來二去,終於劉知遠知道這個事了,心想尼瑪你們再鬧一鬧別特么出事啊,果斷親征。
劉知遠到了軍營之後,高行周痛哭流涕,狠狠的在劉知遠面前告了慕容彥超一狀。當時高行周情緒激動到什麼地步呢?《新五代史》記載,「行周不能自忍,見宰相涕泣,以屎塞口以自訴」
……
也就是說,這哥們拿一坨屎糊住自己的嘴,邊往裡塞邊告狀……
五代第一名槍之後啊同學們!日後的齊王啊同學們!這都被擠兌成什麼樣了……
於是劉知遠果斷把自己兄弟給收拾了一頓,讓他去給高行周賠禮道歉。慕容彥超硬著頭皮道了歉,總算這仗可以繼續打了。然而雖然不能繼續噁心高行周,慕容同學還是想在正面戰場上靠軍工來羞辱一下他——你不是說杜重威城高兵多不能貿然攻打么?老子偏要打!於是天天跟他兄弟墨跡,墨跡來墨跡去,終於劉知遠決定:打!
於是就掛了一萬多人,人家屁事沒有。然後慕容彥超同學就消停下來了。
之後劉知遠病死,他的兒子,也就是後漢隱帝劉承佑繼位。這哥們繼位的時候很年輕,還不到20歲,可謂too young too simple,於是慕容彥超就經常以一個長者的身份為他講一點人生經驗。終於,郭威有天反了打到京師,還很年輕的劉承佑把一眾臣子叫來召開中央軍委會議,詢問退敵之策。開封尹侯益是個明白人,說:「叛軍好多家屬都在城裡,咱們關門不出,然後每天讓家屬到城樓上「狗蛋」「二傻子」的這麼一喊,沒幾天這事就搞定了。」劉承佑琢磨了一下,又問慕容彥超:「長者,你怎麼看?」
慕容彥超露出一個淡定的笑容:「不要慫,就是干!」
好!不守城了!出去跟他們野戰去!
侯益一看,這尼瑪後漢國要完,帶著一支人馬投敵帶路去了。劉承佑當然很氣憤,氣憤之餘欣慰的發現自己這個叔叔還是很能靠得住的。龍心大悅之下決定去勞軍,出城之後皇太后很擔心,就托太監給慕容彥超帶了句話:「皇帝還小,你這個當叔叔的可得保護好他啊!」
慕容彥超哈哈大笑:「那都不是事!皇上,有我在,你就放心住這都沒問題!你看我明天喊一嗓子對面就都投了!」
劉承佑也哈哈大笑,好,朕明天親自給你觀敵掠陣!
第二天,劉承佑高高興興的出城來觀敵掠陣,慕容彥超高高興興的到陣前大喊:「兄弟們,我是你們的慕容啊!大家都回來吧!哎我擦,怎麼射箭了……哎我擦,還射……哎……不好了快跑!」
亂軍之中,慕容彥超大敗逃跑了,劉承佑,卒……
————————————————————————分割線————————————————再來段二十四史里曾經記載過的,但是不太詳細的吧。關於好色的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的後宮裡有兩個超級美女,一個姓尚,一個姓楊——這個尚美人可是大大的不簡單,曾經當面嘲諷過郭皇后,郭皇后盛怒之下居然動手與尚美人互毆,宋仁宗跑過來勸架的時候郭皇后一掌就拍到了宋仁宗的身上,宋仁宗大怒,頂住各方面壓力把皇后給廢了。為了一個美女廢掉皇后,這個美女有多受寵可想而知。總之兩個大美女與宋仁宗日夜混戰,什麼人肉三明治啦,老漢雙推車啦,各種花樣層出不窮,把宋仁宗爽到飛起,每天除了處理朝政就是3P,有時候連飯都不吃。終於有一天,大家都覺得不對勁了:皇上,您怎麼越來越瘦了?怎麼這臉色也不好啊?您最近起夜是不是有點多啊?哎喲,您這腰可得仔細點了。然而宋仁宗對這些充耳不聞,繼續3P大業,大臣們和後宮們就不幹了,尼瑪你也悠著點啊,天天3P,國家還要不要了?於是大家開始輪番上訪,啊不是,是進諫,最後連楊太后都親自出馬,要求宋仁宗把兩個美人趕走,宋仁宗聽了之後當然很尷尬,只好繼續通過3P來釋放壓力。大家都很不爽不過也真的沒什麼辦法,終於,內寺省有個叫閻文應的,每天跟著宋仁宗墨跡這事,有天宋仁宗可能是被墨跡煩了,就隨口說了句「行行行」。然後宋仁宗上朝去了。閻文應拔腿就跑,直奔寢宮,找來兩輛馬車就把兩個美女給拉走了。各位,你想想,上一刻你還是皇帝愛妃,下一秒就衝進來一人把你裝車裡要拉出宮去,你什麼心情?兩個美女當然不幹了,於是哭鬧不已,尚美人可是敢和皇后互毆的猛人,於是撲過去就要動手。閻文應絲毫沒有慣著兩個美人,抬手就是一頓耳光,喊了一嗓子:「賤人你BB你MLGB!」兩個美女估計從來沒見過這個場面,都被震懾住了,於是順利的被丟出了宮。話說宋仁宗上朝歸來,心裡正在盤算今天要玩點什麼新花樣,忽然發現哎喲,今天不對啊,美人們呢?給您扔了啊,皇上!扔NMB!誰讓你扔的!您啊!您說的行行行!我……總之,趕緊給我找回來啊!不行,扔遠了……這個時候後宮裡的諸位太后啊,妃子啊什麼的也都出來了,大家對宋仁宗果斷拋棄兩個美人的舉動進行了高度的讚揚,大臣們也紛紛為自家皇帝的行為點贊,宋仁宗雖然一百個不情願,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他真的無能為力,只好下令讓兩個美人一個做了道士,一個做了尼姑——皇帝用過的女人,就不要讓她們在到社會上混了,不然萬一泄露了國家機密,比如時間大小什麼的,問題就大了。總之這個故事的結局,除了宋仁宗,大家都很高興……————————————————分割線————————————————————————貼個不是二十四史里的吧,《西湖遊覽志餘》第二卷里的內容話說宋徽宗的後宮裡有兩個劉娘子,一個年級比較大,中年之後就每日誦經念佛做功課,宮裡都叫她「誦經劉娘子」。另一個是他做王爺時就開始侍奉他的美女,這個美女非常會侍奉人,每次徽宗想要用膳的時候她都親手布置,徽宗總是很滿意,一般來說,管住了男人的胃也就管住了男人的心,因此她在徽宗面前很得寵,大家都叫她「尚食劉娘子」,這是背景。這位尚食劉娘子有一個缺點,就是八卦,不僅八卦,還喜歡傳播八卦,放在今天一定是個娛樂記者的好料子。某天有個小宮女因為一點小事惹怒了徽宗,嚇得半死,你要是看過契訶夫的小公務員之死就知道,這種情況下人往往自己嚇唬自己,越嚇越怕,手足無措,於是身邊就有人給她出主意,說尚食劉娘子在徽宗面前很得寵,你不如去求求她給你說情。宮女去了之後,這個尚食劉娘子滿口答應,結果轉過身來就把這個宮女給賣了,不僅賣了,而且還落井下石了一番。於是這個宮女滿心忿恨的就上吊自殺了,自殺之前燒了好多紙筆,揚言要到天上告御狀去……本來故事到了這裡也沒什麼,後宮之中勾心鬥角的事情多了,一個小小的宮女受了冤屈自盡了,真不是什麼大事。可詭異的是沒過一個月,兩個劉娘子竟然在同一天暴斃了!暴斃了!斃了!了!我腦補了一下,那個宮女死後大概是這樣的:宮女:玉皇大帝啊!我好冤啊!玉皇:嗯,你有何冤屈,從實招來!宮女:BLABLABLA……玉皇:唔,確實很冤!閻王啊!小閻?閻王:在呢在呢,您說。玉皇:這個宮女挺冤的,你去把那個劉娘子魂魄勾了打入地獄吧!閻王:遵旨!宮女:多謝玉皇!多謝閻王!若干天后……玉皇:……閻王:……宮女:……誦經劉娘子:???玉皇:卧槽這是咋回事?閻王:我哪知道啊,你讓我把劉娘子魂魄勾了我就去勾了啊,你也沒說是哪個啊。玉皇:宮女,你咋不說是哪個劉娘子呢?你四八四撒??宮女:陛下您也沒問啊!誦經劉娘子:???玉皇:小閻,還有招給她送回去了不?閻王:沒招了,那邊已經要入棺了,再送回去就成詐屍了,皇宮大內的,不合適。玉皇:那不能就這麼完了啊,人家在家裡吃著素齋念著經,說弄死就弄死?這人家還不得說我天庭賞罰不明啊?閻王:要不這樣,我在她出殯的時候給她點表彰獎勵啥的,做個區分?玉皇:只能先這樣了,你跟誦經劉娘子做做工作,許她下輩子投個好胎,保持死者情緒穩定,不行就說這事是臨時工乾的。閻王:好嘞!於是出殯的時候,大家把兩個人的屍首往棺材裡抬,發現尚食劉娘子的脖子已經斷了,抬的過程中腦袋掉到了地上,裡面爬滿了蛆蟲,臭不可聞;另一個誦經劉娘子面色栩栩如生,香氣怡人……大家紛紛感嘆:共產主義好……不對,是天庭果然賞罰分明,善惡到頭總有報!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九卷全文 竇建德所署普樂令平恩程名振來降,上遙除名振永寧令,使將兵徇河北。名振夜襲鄴,俘其男女千餘人。去鄴八十里,閱婦人乳有者,九十餘人,悉縱遣之,鄴人感其仁,為之飯僧。
北齊的奇葩皇帝高緯!
如果說這個名字大家僅僅只是在地理方面熟悉的話,有一個香艷的成語大家一定聽說過,那就是——玉體橫陳。故事是這樣的,高緯有一個寵妃叫馮小憐,身材特別好,高緯心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於是讓妃子脫光衣服躺在房間里,召集群臣,凡是願意出千金購買門票的,都可以進去參觀一下……(圖:家中貧困的大臣)現在呢,荒淫無度的高緯終於面臨了即將亡國的地步了,皇帝著急了,於是招募人手打仗,許諾會有重賞,然而——他竟然連一毛錢都不肯拿出來!別人以為皇帝興許是忘了,就出來提醒皇帝賞賜將士,皇帝居然不高興!都生死存亡的關頭了還在考慮錢錢錢的問題!
大臣一看這樣不行啊,既然物質獎勵沒有,乾脆來些精神鼓舞吧。於是給高緯寫了一篇動員演講稿,希望皇帝能用慷慨的言辭和橫飛的涕淚激發起大家的抵抗決心。高緯看完稿子出去做演講了,結果當他走到人群之前的時候,突然什麼都想不起來了。(圖:臨陣忘詞的高緯)想不起來沒關係啊,臨場發揮說幾句也可以的,實在不行就直接放聲大哭,也能起到號召的作用,可是高緯大概是覺得這麼多人看著他的場面太逗了,於是……竟然哈哈大笑起來。
(圖:哈哈大笑的高緯)他這麼一笑,周圍的人也都跟著大笑起來,此時底下站立的士兵和寫稿子的大臣們的心情應該是這樣的:原文呈上:度過了平凡而逗比一生的高緯,享年21歲。庚申,帝入鄴。幸酉,延宗與周師戰於晉陽,大敗,為周師所虜。帝遣募人,重加官賞,雖有此言,而竟不出物。廣寧王孝珩奏請出宮人及珍寶班賜將士,帝不悅。斛律孝卿居中受委,帶甲以處分,請帝親勞,為帝撰辭,且曰宜慷慨流涕,感激人心。帝既出臨眾,將令之,不復記所受言,遂大笑,左右亦群咍,將士莫不解體。
——《北齊書·補帝紀第八·後主高緯》
《梁書.卷第五十六.列傳第五十·侯景》景又矯詔曰:「相國可加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余悉如故。」以詔文呈太宗,太宗驚曰:「將軍乃有宇宙之號乎!」
----------------------------------------------------再補充一個《三國志.蜀書八》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雍與先主游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蟹腰。
先來一個唐朝的小故事。在武后還不怕貓的時候,她還自詡特別擅長養貓她不僅喜歡養貓還喜歡和下屬們炫耀?( "? )????她說能讓貓和鸚鵡(對!又是一個武則天生命里非常重要的動物/攤手)住在一個籠子里和平共處文武百官在朝廷上傳看貓和鸚鵡的籠子,嘖嘖讚歎之聲不絕於耳這時,貓突然餓了??(好突然)所以就把鸚鵡吃了
(百官當時的表情)所以武后就把看見這一幕的百官都殺了其實並沒有最後一句話(乛?乛)我只是覺得武后很像是能做出這種事的人
好吧,題目問的是《二十四史》,我這個故事是出自於《資治通鑒》的:太后習貓,使與鸚鵡共處,出示百官。傳觀未遍,貓飢,搏鸚鵡食之,太后甚慚。——《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一·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先佔坑,想起來《二十四史》里的再來更。唐渣就引幾段舊唐書吧,單純有趣的話還真是有幾個,但大多數都參雜其他情緒
先給白話兩個男寵吧o(╯□╰)o:
《新唐書》蘇良嗣傳:
遇薛懷義於朝, 懷義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頰,曳去。武后聞之,戒曰:「第出入北門,彼南衙宰相行來,毋犯之。」白話文:
宰相蘇良嗣有次上朝,遇到了武則天男寵薛懷義,薛懷義不僅不行禮讓而且態度傲慢,蘇良嗣大怒,喝令手下抓住薛懷義左右開弓打臉,然後施施然離去。武則天聽聞這件事後,對薛懷義警戒道:「以後你不要去南衙朝堂那邊了,那是宰相們往來的地方,你不要去惹他們。」《舊唐書》韋安石傳:時張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皆恃寵用權,安石數折辱之,甚為易之等所忌。嘗於內殿賜宴,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數人於前博戲。安石疏奏曰:"蜀商等賤類,不合預登此筵。"因顧左右令逐出之,座者皆為失色。則天以安石辭直,深慰勉之。時鳳閣侍郎陸元方在座,退而告人曰:"此真宰相,非吾等所及也。"白話文:
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恃寵而驕,穢亂朝政,親王外戚與名臣大將無不諂媚避讓。宰相韋安石風骨剛正,無畏權勢,數次折辱之,張易之兄弟極為忌憚他。有次於內朝行宴,張易之引來蜀中商人宋霸子等人入宴遊戲,韋安石立起而奏:「蜀商這等賤類,依制度是不可以出現在這種筵席的!」。奏完,未等武則天發話,便令左右侍者將宋霸子等人逐了出去,剎那間,滿座皆驚,具皆相顧失色。武則天眼見如此,便以韋安石言辭正直、為臣之典範,慰勉一番後不了了之。當時中書侍郎陸元方出席並目睹了一切,退席後對人說道:「這才是真正的宰相啊!不是我們可以比及的!」摘要:
《舊唐書》許敬宗傳:
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縗絰。率更令歐陽詢狀貌丑異,眾或指之,敬宗見而大笑,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馬。《舊唐書》郭霸傳:
時大夫魏元忠卧疾,諸御史盡往省之,霸獨居後。比見元忠,憂懼,請示元忠便液,以驗疾之輕重。元忠驚悚,霸悅曰:"大夫糞味甘,或不瘳。今味苦,當即愈矣。"元忠剛直,殊惡之,以其事露朝士。《舊唐書》李昭德傳:
時朝廷諛佞者多獲進用,故幸恩者,事無大小,但近諂諛,皆獲進見。有人於洛水中獲白石數點赤,詣闕輒進。諸宰相詰之,對云:"此石赤心,所以來進。"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豈能盡反耶?"《舊唐書》劉蘭傳:
貞觀末,以謀反腰斬。右驍衛大將軍丘行恭探其心肝而食之,太宗聞而召行恭讓之曰:"典刑自有常科,何至於此!必若食逆者心肝而為忠孝,則劉蘭之心為太子諸王所食,豈至卿邪?"行恭無以答。《舊唐書》郭元振傳:
神龍中,遷左驍衛將軍,兼檢校安西大都護。時西突厥首領烏質勒部落強盛,款塞通和,元振就其牙帳計會軍事。時天大雪,元振立於帳前,與烏質勒言議。須臾,雪深風凍,元振未嘗移足,烏質勒年老,不勝寒苦,會罷而死。其子娑葛以元振故殺其父,謀勒兵攻之。副使御史中丞解琬知其謀,勸元振夜遁,元振曰:"吾以誠信待人,何所疑懼,且深在寇庭,遁將安適?"乃安卧帳中。明日,親入虜帳,哭之甚哀,行吊贈之禮。娑葛乃感其義,復與元振通好,因遣使進馬五千匹及方物。制以元振為金山道行軍大總管。《舊唐書》李君羨傳:
貞觀初,太白頻晝見,太史占曰:"女三昌。"又有謠言:"當有女武王者。"太宗惡之。時君羨為左武衛將軍,在玄武門。太宗因武官內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羨自稱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羨封邑及屬縣皆有"武"字,深惡之。會御史奏君羨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將為不軌,遂下詔誅之。《舊唐書》安金藏傳:
載初年,則天稱制,睿宗號為皇嗣。少府監裴匪躬、內侍范雲仙並以私謁皇嗣腰斬。自此公卿已下,並不得見之,唯金藏等工人得在左右。或有誣告皇嗣潛有異謀者,則天令來俊臣窮鞫其狀。左右不勝楚毒,皆欲自誣,唯金藏確然無辭,大呼謂俊臣曰:"公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並出,流血被地,因氣絕而仆。則天聞之,令輿入宮中,遣醫人卻內五藏,以桑白皮為線縫合,傅之葯。經宿,金藏始甦。則天親臨視之,嘆曰:"吾子不能自明,不如爾之忠也!"即令俊臣停推,睿宗由是免難。《舊唐書》蘇世長傳:
王世充平,世長歸國。後高祖於玄武門引見,語及平生,恩意甚厚。
高祖曰:"卿自謂諂佞耶,正直耶?"對曰:"臣實愚直。"高祖曰:"卿若直,何為背世充而歸我?"對曰:"洛陽既平,天下為一,臣智窮力屈,始歸陛下。向使世充尚在,臣據漢南,天意雖有所歸,人事足為勍敵。"高祖大笑。嘗嘲之曰:"名長意短,口正心邪,棄忠貞於鄭國,忘信義於吾家。"世長對曰:"名長意短,實如聖旨;口正心邪,未敢奉詔。昔竇融以河西降漢,十世封侯;臣以山南歸國,惟蒙屯監。"即日擢拜蘇世長諫議大夫。又嘗引之於披香殿,世長酒酣,奏曰:"此殿隋煬帝所作耶?是何雕麗之若此也?"高祖曰:"卿好諫似真,其心實詐。豈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須設詭疑而言煬帝乎?"對曰:"臣實不知。但見傾宮鹿台琉璃之瓦,並非受命帝王愛民節用之所為也。若是陛下作此,誠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常陪侍,見陛下宅宇,才蔽風霜,當此之時,亦以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數歸有道,而陛下得之,實謂懲其奢淫,不忘儉約。今初有天下,而於隋宮之內,又加雕飾,欲撥其亂,寧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世長機辯有學,博涉而簡率,嗜酒,無威儀。初在陝州,部內多犯法,世長莫能禁,乃責躬引咎,自撻於都街。伍伯嫉其詭,鞭之見血,世長不勝痛,大呼而走,觀者咸以為笑,議者方稱其詐。
《舊唐書》楊綰傳:
綰素以德行著聞,質性貞廉,車服儉樸,居廟堂未數月,人心自化。御史中丞崔寬,劍南西川節度使寧之弟,家富於財,有別墅在皇城之南,池館台榭,當時第一,寬即日潛遣毀拆。中書令郭子儀在邠州行營,聞綰拜相,座內音樂減散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以承恩,每出入騶馭百餘,亦即三日減損車騎,唯留十騎而已。其餘望風變奢從儉者,不可勝數,其鎮俗移風若此。《舊唐書》朱粲傳:
粲所克州縣,皆發其藏粟以充食,遷徙無常,去輒焚余貲,毀城郭,又不務稼穡,以劫掠為業。於是百姓大餒,死者如積,人多相食。軍中罄竭,無所虜掠,乃取嬰兒蒸而啖之,因令軍士曰:"食之美者,寧過於人肉乎!但令他國有人,我何所慮?"即勒所部,有略得婦人小兒皆烹之,分給軍士,乃稅諸城堡,取小弱男女以益兵糧。隋著作佐郎陸從典、通事舍人顏愍楚因譴左遷,並在南陽,粲悉引之為賓客,後遭飢餒,合家為賊所啖。又諸城懼稅,皆相攜逃散。顯州首領楊士林、田瓚率兵以背粲,諸州響應,相聚而攻之,大戰於淮源。粲敗,以數千兵奔於菊潭縣,遣使請降。高祖令假散騎常侍段確迎勞之,確因醉,侮粲曰:"聞卿啖人,作何滋味?"粲曰:"若啖嗜酒之人,正似糟藏豬肉。"確怒,慢罵曰:"狂賊,入朝後一頭奴耳,更得啖人乎!"粲懼,於坐收確及從者數十人,奔於王世充,拜為龍驤大將軍。東都平,獲之,斬於洛水之上。士庶嫉其殘忍,競投瓦礫以擊其屍,須臾封之若冢。《舊唐書》于志寧傳:
承乾大怒,陰遣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就殺之。二人潛入其第,見志寧寢處苫廬,竟不忍而止。及承乾敗後,推鞫具知其事。太宗謂志寧曰:「知公數有規諫,事無所隱。」深加勉勞。《舊唐書》張仁願傳:
萬歲通天二年,監察御史孫承景監清邊軍,戰還,書戰圖以奏。每陣必畫承景躬當矢石、先鋒御賊之狀,則天嘆曰:"御史乃能盡誠如此!"擢拜右肅政台中丞,令仁願敘錄承景下立功人。仁願未發都,先問承景對陣勝負之狀。承景身實不行,問之皆不能對,又虛增功狀。仁願廷奏承景罔上之罪,於是左遷崇仁令,擢仁願為肅政台中丞、檢校幽州都督。《舊唐書》姚思廉傳:
後為代王侑侍讀,會義師克京城,侑府僚奔駭,唯思廉侍王,不離其側。兵將升殿,思廉厲聲謂曰:「唐公舉義,本匡王室,卿等不宜無禮於王。」眾服其言,於是布列階下。高祖聞而義之,許其扶侑至順陽閣下,泣拜而去。觀者咸嘆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謂乎!」《舊唐書》段秀實傳:
秀實戎服,與泚並膝,語至僭位,秀實勃然而起,執休腕奪其象笏,奮躍而前,唾泚而大罵曰:「狂賊,吾恨不斬汝萬段,我豈逐汝反耶!」遂擊之。泚舉臂自捍,才中其顙,流血匍匐而走。兇徒愕然,初不敢動;而海賓等不至,秀實乃曰:「我不同汝反,何不殺我!」凶黨群至,遂遇害焉。《舊唐書》唐休璟傳:
久視元年秋,吐蕃大將麹莽布支率騎數萬寇涼州,入自洪源谷,將圍昌松縣。休璟以數千人往擊之,臨陣登高,望見賊衣甲鮮盛,謂麾下曰:"自欽陵死,贊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賊兵,欲曜威武,故其國中貴臣酋豪子弟皆從之。人馬雖精,不習軍事,吾為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與賊六戰六克,大破之,斬其副將二人,獲首二千五百級,築京觀而還。是後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來請和,因宴屢覘休璟。則天問其故,對曰:"往歲洪源戰時,此將軍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眾,故欲識之。"則天大加嘆異,擢拜右武威、右金吾二衛大將軍。,《舊唐書》唐臨傳:
儉薄寡慾,不治第宅,服用簡素,寬於待物。嘗欲弔喪,令家童自歸家取白衫,家僮誤將余衣,懼未敢進。臨察知之,使召謂曰:"今日氣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嘗令人煮葯,失制。潛知其故,謂曰:"陰暗不宜服藥,宜即棄之。"竟不揚言其過,其寬恕如此。《舊唐書》杜景儉傳:
天授中,與徐有功、來俊臣、侯思止專理制獄,時人稱云:"遇徐、杜者必生,遇來、侯者必死。"累遷洛州司馬。尋轉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則天嘗以季秋內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雖周文德及行葦,無以過也。"景儉獨曰:"謹按《洪範五行傳》:"陰陽不相奪倫,瀆之即為災。"又《春秋》云:"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黃落,而忽生此花,瀆陰陽也。臣慮陛下布教施令,有虧禮典。又臣等忝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於是再拜謝罪,則天曰:"卿真宰相也!"《舊唐書》楊再思傳:
楊再思,鄭州原武人也。少舉明經,授玄武尉。充使詣京師,止於客舍。會盜竊其囊裝,再思邂逅遇之,盜者伏罪,再思謂曰:"足下當苦貧匱,至此無行。速去勿作聲,恐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財盡以相遺。"盜者齋去,再思初不言其事,假貸以歸。《舊唐書》 王及善傳:
高宗時,累遷左奉裕率。孝敬之居春宮,因宴集命宮官擲倒,次至及善,辭曰:"殿下自有樂官,臣止當守職,此非臣任也。臣將奉令,恐非殿下羽翼之備。"太子謝而遣之。高宗聞而特加賞慰,賜絹百匹。及善雖無學術,在官每以清正見知,臨事難奪,有大臣之節。時張易之兄弟恃寵,每內宴,皆無人臣之禮。及善數奏抑之,則天不悅,謂及善曰:"卿既高年,不宜更侍游,但檢校閤中可也。"及善因病請假月餘,則天都不問之,及善嘆曰:"豈有中書令而天子得一日不見乎?事可知矣。"
《舊唐書》蘇味道傳:
味道善敷奏,多識台閣故事,然而前後居相位數載,竟不能有所發明,但脂韋其間,苟度取容而已。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是號為"蘇模稜"。《舊唐書》姚崇傳:
開元四年,山東蝗蟲大起,崇奏遣御史分道殺蝗。汴州刺史倪若水執奏曰:"蝗是天災,自宜修德。劉聰時除既不得,為害更深。"仍拒御史,不肯應命。崇大怒,牒報若水曰:"劉聰偽主,德不勝妖;今日聖朝,妖不勝德。古之良守,蝗蟲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豈無德致然!今坐看食苗,何忍不救,因以饑饉,將何自安?幸勿遲回,自招悔吝。"若水乃行焚瘞之法。時朝廷喧議,皆以驅蝗為不便,上聞之,復以問崇。崇曰:"庸儒執文,不識通變。昔魏時山東有蝗傷稼,緣小忍不除,致使苗稼總盡,人至相食;後秦時有蝗,禾稼及草木俱盡,牛馬至相啖毛。今山東蝗蟲所在流滿,仍極繁息,實所稀聞。縱使除之不盡,猶勝養以成災。陛下好生惡殺,此事請不煩出敕,乞容臣出牒處分。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並請削除。"上許之。黃門監盧懷慎謂崇曰:"蝗是天災,豈可制以人事?外議咸以為非。又殺蟲太多,有傷和氣。今猶可復,請公思之。"崇曰:"楚王吞蛭,厥疾用瘳;叔敖殺蛇,其福乃降。趙宣至賢也,恨用其犬;孔丘將聖也,不愛其羊。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禮。今蝗蟲極盛,驅除可得,若其縱食,所在皆空。山東百姓,豈宜餓殺!此事崇已面經奏定訖,請公勿復為言。若救人殺蟲,因緣致禍,崇請獨受,義不仰關。"懷慎既庶事曲從,竟亦不敢逆崇之意,蝗因此亦漸止息。居月余,玄宗將幸東都,而太廟屋壞,上召宋璟、蘇頲問其故,璟等奏言且停幸東都。"上又召崇問曰:"朕臨發京邑,太廟無故崩壞,恐神靈誡以東行不便耶?"崇對曰:"太廟殿本是苻堅時所造,隋文帝創立新都,移宇文朝故殿造此廟,國家又因隋氏舊制,歲月滋深,朽蠹而毀。山有朽壞,尚不免崩,既久來枯木,合將摧折,偶與行期相會,不是緣行乃崩。且四海為家,兩京相接,陛下以關中不甚豐熟,轉運又有勞費,所以為人行幸,豈是無事煩勞?東都百司已作供擬,不可失信於天下。以臣愚見,舊廟既朽爛,不堪修理,望移神主於太極殿安置,更改造新廟,以申誠敬。車駕依前徑發。"上曰:"卿言正合朕意。"賜絹二百匹,令所司奉七廟神主於太極殿,改新廟,車駕乃幸東都。
《舊唐書》宋璟傳:
璟嘗侍宴朝堂,時易之兄弟皆為列卿,位三品,璟本階六品,在下。易之素畏璟,妄悅其意,虛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張卿以為第一人,何也?"當時朝列,皆以二張內寵,不名官,呼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天官侍郎鄭善果謂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郎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若以親故,當為張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鄭善果一何懦哉!"其剛正皆此類也。《舊唐書》王珪傳:
時太常少卿祖孝孫以教宮人聲樂不稱旨,為太宗所讓。珪及溫彥博諫曰:"孝孫妙解音律,非不用心,但恐陛下顧問不得其人,以惑陛下視聽。且孝孫雅士,陛下忽為教女樂而怪之,臣恐天下怪愕。"太宗怒曰:"卿皆我之腹心,當進忠獻直,何乃附下罔上,反為孝孫言也!"彥博拜謝,珪獨不拜。曰:"臣本事前宮,罪已當死。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肖,置之樞近,責以忠直。今臣所言,豈是為私?不意陛下忽以疑事誚臣,是陛下負臣,臣不負陛下。"帝默然而罷。《舊唐書》段志玄傳:
文德皇后之葬也,志玄與宇文士及分統士馬出肅章門。太宗夜使宮官至二將軍所,士及開營內使者,志玄閉門不納,曰:"軍門不可夜開。"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辯真偽。"竟停使者至曉。太宗聞而嘆曰:"此真將軍也,周亞夫無以加焉。"《舊唐書》韋雲起傳:
雲起,隋開皇中明經舉,授符璽直長。嘗因奏事,文帝問曰:「外間有不便事,汝可言之。」時兵部侍郎柳述在帝側,雲起應聲奏曰:「柳述驕豪,未嘗經事,兵機要重,非其所堪,徒以公主之婿,遂居要職。臣恐物議以陛下官不擇賢,濫以天秩加於私愛,斯亦不便之大者。」帝甚然其言,顧謂述曰:「雲起之言,汝藥石也,可師友之。」恆彥范徐有功二傳:
彥范凡所奏議,若逢人主詰貞,則辭色無懼,爭之愈厲。又嘗謂所親曰:「今既躬為大理,人命所懸,必不能順旨詭辭,以求苟免。」詔下大理者,有功皆議出之,前後濟活數十百家。常於殿庭論奏曲直,則天厲色詰之,左右莫不悚栗,有功神色不撓,爭之彌切。《舊唐書》崔仁師傳:
時青州有逆謀事發,州縣追捕支黨,俘囚滿獄,詔仁師按覆其事。仁師至州,悉去杻械,仍與飲食湯沐以寬慰之,唯坐其魁首十餘人,余皆原免。及奏報,詔使將往決之,大理少卿孫伏伽謂仁師曰:「此獄徒侶極眾,而足下雪免者多,人皆好生,誰肯讓死?今既臨命,恐未甘心,深為足下憂也。」仁師曰:「嘗聞理獄之體,必務仁恕,故稱殺人刖足,亦皆有禮。豈有求身之安,知枉不為申理。若以一介暗短,但易得十囚之命,亦所願也。」伏伽慚而退。及敕使至青州更訊,諸囚咸曰:「崔公仁恕,事無枉濫,請伏罪。」皆無異辭。《舊唐書》崔祐甫傳:
祐甫舉進士,歷壽安尉。安祿山陷洛陽,士庶奔迸,祐甫獨崎危於矢石之間,潛入私廟,負木主以竄。《舊唐書》崔從傳:
淄青賊平,鎮州王承宗懼,上章請割德、棣二州自贖,又令二子入侍。憲宗選使臣宣諭,以從中選。議者以承宗罪惡貫盈,每多奸譎,入朝二子,必非血胤,人頗憂之。從次魏州,田弘正以路由寇境,欲以五百騎援之,從辭之。以童奴十數騎,徑至鎮州。於鞠場宣敕,三軍大集。從諭以逆順,辭情慷慨,軍士感動,承宗泣下,禮貌益恭,遂按德、棣戶口符印而還。《舊唐書》常達傳:
時薛舉方強,達敗其子仁杲,斬首千級.舉遣將仵士政紿降,達不疑,厚加撫接.士政伺隙劫之,並其眾二千歸賊.舉指其妻謂達曰:"識皇后乎?"答曰:"彼癭老嫗,何所道?"舉奴張貴又曰:"亦識我否?"達瞋目曰:"若乃奴耳."貴忿,舉笏擊其面,達不為懾,亦拔刀逐之,趙弘安為蔽捍,乃免.仁杲平,帝見達,勞曰:"君忠節,正可求之古人."為執士政殺之,賜達布帛三百段,《舊唐書》王晙傳:
晙卒後,信安王禕於幽州討奚告捷,奏稱軍士咸見晙與蕃將高昭領兵馬先軍討賊,上聞而嗟異久之。戶部郎中楊伯城上疏,請晙等墳特乞增修封域,量加表異,降使饗祭,優其子孫。玄宗乃遣使就其家廟祭,仍如其子官秩。《舊唐書》闞棱傳:
及公祏僣號,棱從軍討之,與陳正通相遇。陣方接,棱脫兜鍪謂賊眾曰:"汝不識我邪?何敢來戰!"其眾多棱舊之所部,由是各無鬥志,或有還拜者。公祏之破,棱功居多《舊唐書》李百葯傳:
李百葯為童兒時多疾病,祖母趙氏故以百葯為名。伏威既據有江南,高祖遣使招撫,百葯勸伏威入朝,伏威從之,遣其行台僕射輔公祏與百葯留守,遂詣京師。及渡江至歷陽,狐疑中悔,將害百葯,乃飲以石灰酒,因大泄痢,而宿病皆除。《舊唐書》侯思止傳:
侯思止,雍州醴泉人也。貧窮不能理生業,乃樂事渤海高元禮家。性無賴詭譎。時恆州刺史裴貞杖一判司。則天將不利王室,羅反之徒已興矣。判司教思止說游擊將軍高元禮,因請狀乃告舒王元名及裴貞反。周興按之,並族滅。授思止游擊將軍。元禮懼而曲媚,引與同坐,呼為侯大,曰:"國家用人以不次,若言侯大不識字,即奏云:"獬豸獸亦不識字,而能觸邪。""則天果如其言,思止以獬豸對之,則天大悅。天授三年,乃拜朝散大夫、左台侍御史。元禮復教曰:"在上知侯大無宅,倘以諸役官宅見借,可辭謝而不受。在上必問所由,即奏云:"諸反逆人,臣惡其名,不願坐其宅。""則天復大悅,恩澤甚優。《舊唐書》張守珪傳:
十五年,吐蕃寇陷瓜州,河西恟懼。以守珪為瓜州刺史、墨離軍使,領餘眾修筑州城。板堞才立,賊又暴至城下,城中人相顧失色,雖相率登陴,略無守御之意。守珪曰:"彼眾我寡,又創痍之後,不可以矢石相持,須以權道制之也。"乃於城上置酒作樂,以會將士。賊疑城中有備,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縱兵擊敗之。於是修復廨宇,收合流亡,皆復舊業。《舊唐書》顏真卿傳:
盧杞專權,忌之,改太子太師,罷禮儀使,諭於真卿曰:"方面之任,何處為便?"真卿候杞於中書曰:"真卿以褊性為小人所憎,竄逐非一。今已羸老,幸相公庇之。相公先中丞傳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杞矍然下拜,而含怒心。《舊唐書》黎干傳:
即行,市裡兒童數千人噪聚,懷瓦礫投擊之,捕賊尉不能止,遂皆賜死於藍田驛。《舊唐書》王縉傳:
縉弟兄奉佛,不茹葷血,縉晚年尤甚。與杜鴻漸舍財造寺無限極。妻李氏卒,舍道政里第為寺,為之追福,奏其額曰寶應,度僧三十人住持。每節度觀察使入朝,必延至寶應寺,諷令施財,助己修繕。初,代宗喜祠祀,未甚重佛,而元載、杜鴻漸與縉喜飯僧徒。代宗嘗問以福業報應事,載等因而啟奏,代宗由是奉之過當,嘗令僧百餘人於宮中陳設佛像,經行念誦,謂之內道場。其飲膳之厚,窮極珍異,出入乘廄焉,度支具廩給。每西蕃入寇,必令群僧講誦《仁王經》,以攘虜寇。苟幸其退,則橫加錫賜。胡僧不空,官至卿監,封國公,通籍禁中,勢移公卿,爭權擅威,日相凌奪。凡京畿之豐田美利,多歸於寺觀,吏不能制。《舊唐書》盧杞傳:
由是河北、河南連兵不息。度支使杜佑計諸道用軍月費一百餘萬貫,京師帑廩不支數月;且得五百萬貫,可支半歲,則用兵濟矣。杞乃以戶部侍郎趙贊判度支,贊亦無計可施,乃與其黨太常博士韋都賓等謀行括率,以為泉貨所聚,在於富商,錢出萬貫者,留萬貫為業,有餘,官藉以給軍,冀得五百萬貫。上許之,約以罷兵後以公錢還。敕即下,京兆少尹韋禎督責頗峻,長安尉薛萃荷校乘車,搜人財貨,意其不實,即行搒箠,人不勝冤痛,或有自縊而死者,京師囂然如被賊盜。都計富戶田宅奴婢等估,才及八十八萬貫。又以僦櫃納質積錢貨貯粟麥等,一切借四分之一,封其櫃窖,長安為之罷市,百姓相率千萬眾邀宰相於道訴之。《舊唐書》薛萬徹傳:
及謀泄,吏逮之,萬徹不之伏,遺愛證之,遂伏誅。臨刑大言曰:"薛萬徹大健兒,留為國家效死力固好,豈得坐房遺愛殺之乎!"遂解衣謂監刑者疾斫。執刃者斬之不殊,萬徹叱之曰:"何不加力!"三斫乃絕。《舊唐書》傅遊藝傳:
兄弟並承榮寵。逾月,除司禮少卿,停知政事。夢登湛露殿,旦而陳於所親,為其所發,伏誅。時人號為四時仕宦,言一年自青而綠,及於朱紫也。《舊唐書》張果傳:
張果者,不知何許人也。則天時,隱於中條山,往來汾、晉間,時人傳其有長年秘術,自雲年數百歲矣。嘗著《陰符經玄解》,盡其玄理。則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後人復見之,往來恆州山中。開元二十一年,恆州刺史韋濟以狀奏聞。玄宗令通事舍人裴晤往迎之。果對使絕氣如死,良久漸蘇。晤不敢逼,馳還奏狀。又遣中書舍人徐嶠齎璽書以邀迎之。果乃隨嶠至東都,肩輿入東宮中。 玄宗初即位,親訪理道及神仙方葯之事,及聞變化不測而疑之。有邢和璞者,善算人而知夭壽善惡。玄宗令算果,則懵然莫知其甲子。又有師夜光者,善視鬼。玄宗召果與之密坐,令夜光視之。夜光進曰:"果今安在?"夜光對面終莫能見。玄宗謂力士曰:"吾聞飲堇汁無苦者,真奇士也。"會天寒,使以堇汁飲果。果乃引飲三卮,醺然如醉所作,顧曰:"非佳酒也。"乃寢。頃之,取鏡視齒,則盡燋且黧。命左右取鐵如意擊齒墜,藏於帶。乃懷中出神仙藥,微紅,傅墜齒之齗。復寐良久,齒皆出矣,粲然潔白,玄宗方信之。 玄宗好神仙,而欲果尚公主。果固未知之,謂秘書少監王迥質、太常少卿蕭華曰:"諺雲娶婦得公主,真可畏也。"迥質與華相顧,未曉其言。即有中使至,宣曰:"玉真公主早歲好道,欲降先生。"果大笑,竟不奉詔。迥質等方悟向來之言。 後懇辭歸山,因下制曰:"恆州張果先生,遊方外者也。跡先高尚,深入窈冥。是渾光塵,應召城闕。莫詳甲子之數,且謂羲皇上人。問以道樞,盡會宗極。今特行朝禮,爰畀寵命。可銀青光祿大夫,號曰通玄先生。"其年請入恆山,錫以衣服及雜彩等,便放歸山。乃入恆山,不知所之。玄宗為造棲霞觀於隱所,在蒲吾縣,後改為平山縣。《舊唐書》神秀傳慧能傳:
弘忍以咸亨五年卒,神秀乃往荊州,居於當陽山。則天聞其名,追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敕當陽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已下及京都士庶,聞風爭來謁見,望塵拜伏,日以萬數。中宗即位,尤加敬異。中書舍人張說嘗問道,執弟子之禮,退謂人曰:"禪師身長八尺,龐眉秀耳,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初,神秀同學僧慧能者,新州人也。與神秀行業相埒。弘忍卒後,慧能住韶州廣果寺。韶州山中,舊多虎豹,一朝盡去,遠近驚嘆,咸歸伏焉。神秀嘗奏則天,請追慧能赴都,慧能固辭。神秀又自作書重邀之,慧能謂使者曰:"吾形貌短陋,北土見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師以吾南中有緣,亦不可違也。"竟不度嶺而死。天下乃散傳其道,謂神秀為北宗,慧能為南宗。《舊唐書》葉法善傳:
道士葉法善,括州括蒼縣人。自曾祖三代為道士,皆有攝養占卜之術。法善少傳符籙,尤能厭劾鬼神。顯慶中,高宗聞其名,征詣京師,將加爵位,固辭不受。求為道士,因留在內道場,供待甚厚。時高宗令廣徵諸方道術之士,合煉黃白。法善上言:"金丹難就,徒費財物,有虧政理,請核其真偽。"帝然其言,因令法善試之,由是乃出九十餘人,因一切罷之。法善又嘗於東都凌空觀設壇醮祭,城中士女競往觀之。俄頃數十人自投火中,觀者大驚,救之而免。法善曰:"此皆魅病,為吾法所攝耳。"問之果然。法善悉為禁劾,其病乃愈。《舊唐書》盛彥師傳:
會徐圓朗反,彥師為安撫大使,因戰,遂沒於賊。圓朗禮厚之,令彥師作書報其弟,令舉城降己。彥師為書曰:"吾奉使無狀,被賊所擒,為臣不忠,誓之以死。汝宜善侍老母,勿以吾為念。"圓朗初色動,而彥師自若,圓朗乃笑曰:"盛將軍乃有壯節,不可殺也。"待之如舊。賊平,彥師竟以罪賜死。《舊唐書》劉世讓傳:
復為安定道行軍總管,率兵以拒薛舉,戰敗,世讓及弟寶俱為舉軍所獲。舉將至城下,令紿說城中曰:"大軍五道已趣長安,宜開門早降。"世讓偽許之,因告城中曰:"賊兵多少,極於此矣。宜善自固,以圖安全。"舉重其執節,竟不之害。《舊唐書》李守素傳:
守素尤工譜學,自晉宋已降,四海士流及諸勛貴華戎閥閱,莫不詳究,當時號為"行譜"。嘗與虞世南共談人物,言江左、山東,世南猶相酬對;及言北地諸侯,次第如流,顯其世業,皆有援證,世南但撫掌而笑,不復能答,嘆曰:"行譜定可畏。"許敬宗因謂世南曰:"李倉曹以善談人物,乃得此名,雖為美事,然非雅目。公既言成準的,宜當有以改之。"世南曰:"昔任彥升美談經籍,梁代稱為"五經笥";今目倉曹為"人物誌"可矣。"《舊唐書》盧祖尚傳:
貞觀初,交州都督、遂安公壽以貪冒得罪,太宗思求良牧,朝臣咸言祖尚才兼文武,廉平正直。征至京師,臨朝謂之曰:"交州大藩,去京甚遠,須賢牧撫之。前後都督皆不稱職,卿有安邊之略,為我鎮邊,勿以道遠為辭也。"祖尚拜謝而出,既而悔之,以舊疾為辭。太宗遣杜如晦諭旨,祖尚固辭。又遣其妻兄周范往諭之曰:"匹夫相許,猶須存信。卿面許朕,豈得後方悔之?宜可早行,三年必自相召,卿勿推拒,朕不食言。"對曰:"嶺南瘴癘,皆日飲酒,臣不便酒,去無還理。"太宗大怒曰:"我使人不從,何以為天下命!"斬之於朝,時年三十餘。尋悔之,使復其官蔭。《舊唐書》岑文本傳:
父之象,隋末為邯鄲令,嘗被人所訟,理不得申。文本性沈敏,有姿儀,博考經史,多所貫綜,美談論,善屬文。時年十四,詣司隸稱冤,辭情慨切,召對明辯,眾頗異之。試令作《蓮花賦》,下筆便成,屬意甚佳,合台莫不嘆賞。其父冤雪,由是知名。《舊唐書》閻立本傳:
立本雖有應務之才,而尤善圖畫,工於寫真。《秦府十八學士圖》及貞觀中《凌煙閣功臣圖》,並立本之跡也,時人咸稱其妙。太宗嘗與侍臣學士泛舟於春苑,池中有異鳥,隨波容與。太宗擊賞,數詔座者為詠,召立本令寫焉。時閣外傳呼云:"畫師閻立本。"時已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側,手揮丹粉,瞻望座賓,不勝愧赧。退誡其子曰:"吾少好讀書,倖免面牆,緣情染翰,頗及儕流。唯以丹青見知,躬廝役之務,辱莫大焉!汝宜深誡,勿習此末伎。"立本為性所好,欲罷不能也。及為右相,與左相姜恪對掌樞密。恪既歷任將軍,立功塞外;立本唯善於圖畫,非宰輔之器。故時人以《千字文》為語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舊唐書》高開道傳:
先是,有懷戎沙門高曇晟者,因縣令設齋,士女大集,曇晟與其僧徒五十人擁齋眾而反,殺縣令及鎮將,自稱大乘皇帝,立尼靜宣為耶輸皇后,建元為法輪。至夜,遣人招誘開道,結為兄弟,改封齊王。開道以眾五千人歸之,居數月,襲殺曇晟,悉並其眾。《舊唐書》女學士、尚宮宋氏五姐妹
德宗能詩,與侍臣唱和相屬,亦令若莘姊妹應制。每進御,無不稱善。嘉其節概不群,不以宮妾遇之,呼為學士先生。庭芬起家受饒州司馬,習藝館內,敕賜第一區,給俸料。元和末,若莘卒,贈河內郡君。自貞元七年已後,宮中記注簿籍,若莘掌其事。穆宗復令若昭代司其職,拜尚宮。姊妹中,若昭尤通曉人事,自憲、穆、敬三帝,皆呼為先生,六宮嬪媛、諸王、公主、駙馬皆師之,為之致敬。進封梁國夫人。寶曆初卒,將葬,詔所司供鹵簿。敬宗復令若憲代司宮籍。文宗好文,以若憲善屬文,能論議奏對,尤重之。
不摘了。。。累。。。o(╯□╰)o
個人感覺唐廷斗惡錢的食貨志記載最有趣,各種算計與應對,但估計太長了沒人看
論有趣還是需要去各種筆記里看,比如唐代就看《明皇雜錄》啊,《朝野僉載》啊等,各種段子( ⊙ o ⊙ ),最不濟你加一個《資治通鑒》有趣的內容就會多得多《史記》說劉邦是他媽跟龍交合所產生的,《後漢書》里有死者復活:是歲,初置尚書左右僕射。武陵女子死十四日復活。
北魏,爾朱榮與葛榮之戰。
當時,葛榮號稱擁兵百萬,矛頭直指京師。相州刺史李神軌閉城自守。敵人前部已過汲郡,所經過的村莊和塢堡都橫遭劫掠。
爾朱榮啟奏皇帝,請求討伐。九月,爾朱榮率領精銳騎兵七千,戰馬都有備用的,日夜兼程,東出滏口。葛榮長期為賊,橫行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爾朱榮七千騎兵與他的軍隊比較起來,懸殊極大,人們議論紛紛:這哪能制服逆賊啊。
葛榮聽說此事,也高興壞了,便吩咐部下說:「這太容易對付了。你們只管都準備好長繩子,他們一到,綁起來就是。」葛榮自鄴以北擺下數十里長陣,陣如箕形,張翼推進。
爾朱榮偷偷在山谷伏軍作為奇兵,分督將以上的軍官三個人為一處,每處數百名騎兵,命令他們在埋伏的地方揚塵吶喊,以使敵人弄不清有多少人馬。又派遣人馬上前邀戰,
爾朱榮以刀不如棒的威力大,又秘密吩咐屬下各備木棒一根,放在馬的側面。說等到戰鬥發生時,不計斬首的功勞,用棒打死敵人就行了,以免耽誤追擊敵軍。於是分別命令壯士們在各處衝突敵陣,號令嚴明,將領士兵爭先殺敵。
爾朱榮親自衝鋒陷陣,在敵陣後部出現,這樣前後夾擊,大破敵軍。在陣中活捉葛榮,敵人紛紛投降。爾朱榮考慮敵人人數眾多,假如立即把他們分開,恐怕他們心生疑懼,或許又結聚起來,成為後患,於是普告各人自便,親屬任其相隨,居住在他們想居住的地方。這樣,大家十分高興,隨即星分雲散,數十萬人馬全都散去。等到他們跑出百里之外,爾朱榮才開始派兵分頭押領,把這些人安置在合適的地方,俘虜們都被安置得很好。然後篩選其主將,量力任用,新歸附的人都安定下來。當時人佩服他的辦事快捷。又用牢車把葛榮送往京城。魏書,爾朱榮傳。這是一個悲劇啊。葛榮的幾十萬流寇,敗於爾朱榮的契胡騎兵之手。葛榮被送往洛陽處死。。看了一圈沒人答三國志呀,作為我唯一看過的一本史書,我把在其中發現的唯一一個段子寫上來吧。蜀國有一個大臣叫簡雍,這個人很早就追隨劉備,生性詼諧幽默。有一年蜀地大旱,為了防止浪費糧食,蜀國法律規定凡是在家裡釀私酒的都要被判刑,有一次官員們在某人家中發現了釀酒的工具,當時在討論的時候認為這個人應該與釀私酒的人一同處罰。有一天,簡雍和劉備一同出遊,看見一男一女走在路上,簡雍對劉備說,這兩個人想要淫亂,為什麼不抓住他們?劉備很是驚奇,問他說,你怎麼知道他們要淫亂?簡雍回答說,他們兩個有做淫亂之事的工具,這和那個有釀酒工具的人的性質一樣。劉備聽完哈哈大笑,赦免了那個有酒器的人。《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八·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雍與先主游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原來在史書中也能找到黃段子。
這段兒我就不翻譯了,大家領會精神吧,我最崇拜的劉穆之的兒子的故事:
穆之三子,長子慮之嗣,仕至員外散騎常侍卒。子邕嗣。先是,郡縣為封國者,內史、相併於國主稱臣,去任便止。至世祖孝建中,始革此制,為下官致敬。河東王歆之嘗為南康相,素輕邕。後歆之與邕俱豫元會,並坐。邕性嗜酒,謂歆之曰:"卿昔嘗見臣,今不能見勸一杯酒乎?"歆之因斅孫晧歌答之曰:"昔為汝作臣,今與汝比肩。既不勸汝酒,亦不願汝年。"邕所至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嘗詣孟靈休,靈休先患灸瘡,瘡痂落床上,因取食之。靈休大驚。答曰:"性之所嗜。"靈休瘡痂未落者,悉褫取以飴邕。邕既去,靈休與何勖書曰:"劉邕向顧見啖,遂舉體流血。"南康國吏二百許人,不問有罪無罪,遞互與鞭,鞭瘡痂常以給膳。——《金史·列傳第十七》孔彥舟荒於色,有禽獸行。妾生女姿麗,彥舟苦虐其母,使自陳非己女,遂納為妾。
目前正在讀《史記》,所以特舉其中一小段個人感覺比較有意思的句子。記載在《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里「武王伐紂」一節:諸侯不期而會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班師歸。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這裡諸侯第一次決定征伐商紂時,武王說是諸侯不知天命,還不到時候,那麼什麼時候才可以去征伐呢?等紂王身邊的那些大臣都已經死的差不多的時候。也就是說有時所謂的天命其實更多的還是指的是人事。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延伸的意思,就是你如何致對手於死地?武王做的比較絕,沒有說紂王出現了問題就去打他,而是他作惡到了極限,人民已經忍無可忍的時候才動手,這樣才可以調動人民共同參與,也不會有人再對紂王有同情心了。所以有時我們在痛罵那些落馬的官員時,可以從頭開始看下他犯下的那些罪行,直到哪一條你覺得不能再原諒了,那就說明他的時候到了。所以感謝那些在生活工作中給你指出錯誤的人吧,是他們讓你避免走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雖然可能有時候你感覺不爽,但有的時候批評比拍馬屁要好的多。
北宋的死敵、英明神武的西夏之主李元昊,雖然在戰場上與宋軍打得不亦樂乎,最後卻被太子割掉鼻子嚇死了。
東晉武帝司馬曜本來是個很有前途的皇帝,淝水大戰就是他在任期間取得的政績,可惜這傢伙酷愛喝酒,而且酒品不好,一次醉酒吐在了陪酒的張貴人身上,不但不道歉,還說要把人家給廢掉,結果被張貴人驚怒之下,命婢女拿大被子把皇帝給活活悶死了。
秦始皇的祖先秦武王力大如神,勇冠天下,有一次跟人比賽舉重,可惜對重量估計不足,結果活活被大鼎壓死了。
晉景公姬獳視野極廣,雄心勃勃,曾重創楚國霸業,並對齊國形成強大威懾,結果有一次上廁所不小心掉進糞坑嗆死了。《左傳》用絕對簡潔的語言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將食,漲,如廁,陷而卒」。連嘆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南北朝時期最有作為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執政期間勵精圖治,南征北戰,棄胡服、斷北語、改漢姓、遷都洛陽,對北魏和中國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結果在三十三歲時因為得知皇后偷情而被活活氣死。
齊桓公公子小白風流飄逸,屢建奇功,在管仲輔佐下使得齊國成為春秋霸主,最後卻被軟禁在宮中活活餓死,直到蒼蠅報信才被外人發現。忘了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在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對於李世民弒兄行為很生氣,但是李世民用了一種行為,李淵就原諒了他。大家猜猜是什麼?
是吸父乳。。。。吸母乳就算了,吸父乳什麼鬼。。。最後查了,是少數民族的一種儀式。好吧,我實在腦補不出來,扒了親爹的衣服,吸咪咪。朱暉字文季,南陽宛人也.暉早孤,年十三,王莽敗,天下亂,與外氏家屬從田閑奔入宛城.道遇群賊,白刃劫諸婦女,略奪衣物.昆弟賓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動.暉拔劍前曰:「財物皆可取耳,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暉死日也!」賊見其小,壯其志,笑曰:「童子內刀.」遂舍之而去.——《後漢書·朱暉傳》不是說朱暉小小年紀勇氣可嘉,而是覺得這個賊倒也真是可愛。
何不食肉糜?
李斯列傳和「劉曉慶」的感慨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歡迎參加本次live入口 PE 行業發展之我見(案例篇)知乎 - Live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村上春樹「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作是二戰的受害者」的言論?
※常玩「P 社四萌」,會使玩家對世界歷史產生哪些錯誤認知?
※生魚片和納豆據說都發源於中國,為什麼後來大部分地方都不吃了?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時出現那麼多自發維護王朝的「湘軍」,淮軍。而明末面對李自成起義時確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中外歷史上女性地位普遍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