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瀉藥

這是馬克思的墓志銘。

在倫敦highgate公墓,用金字刻在大理石墓碑上。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序言曾經寫過一句話,這句話也經常被人引用: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只不過很多人往往引用了前半句話,而忽視了後半句。但是在這句話中,馬克思實際上真正想表達的還是「但是」這一轉折之後的後半句話。這就像那句知名的諺語「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而任何熟悉「但是」這一轉折詞用法的人,都明白作者一說「但是」的時候,往往是在肯定前者的前提上,更側重於「但是」之後的內容。而這句話也顯示出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里,馬克思是非常重視理論的,特別是德國哲學理論。

而且馬克思後面又緊接著說道:

理論只要能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

而聯繫上面的話,我們可知,在當時的馬克思看來,在馬克思心中,理論相對實踐確實具有優先性,而要讓理論成為現實,則首先就是要在理論上抓住人的本質。但是在1845年,馬克思的思想感情就發生激進地變化了,這突出體現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短短十一條的綱領性內容中,卻出現了十幾次實踐的字眼。

特別是在《論綱》第二條中,馬克思就直截了當的說: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這裡面第一句話,就說得非常直接明了了。真理性這個問題不是理論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這說明,馬克思的觀點與態度在距離寫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時已經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旋轉。而馬克思說要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則意味著馬克思已經認為真理性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是他必須通過實踐來證明,而不是通過理論來證明。而「證明」這一詞的使用,也意味著馬克思在任何論證前,已經預先假設了有一個尚待實現的客觀真理的彼岸。只不過這個尚未實現的真理,我們並不是通過任何理論規範的方式來論證他,而是要通過現實中的行動來通向他。可見,相比過去注重用理性說服人的馬克思,《提綱》中的馬克思的觀點可以說是,類似於一個帶有更多中二色彩的信仰之躍。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應該意識到,馬克思在寫:「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時,馬克思本人更多透露的是一種真誠的信仰,是一種歷史目的論的懸置。而這也就像克爾凱郭爾在《恐懼與顫慄》中對亞拉伯罕的深信不疑的信念與毅然決然的殺子行為的讚頌一樣。相比於哲學家解釋世界的行動,馬克思對於實踐的反覆強調,更多源於一種世界必將被理想地改變的信心,特別是對於他所信賴的客觀真理的信心。

而在這種背景下,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更不單純是關於實踐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懸置目的論的信仰的問題。這種毅然決然的行動,和對於之前所有哲學家解釋世界的鄙夷,所憑藉的也正是馬克思本人的不可動搖的信仰。


這句話的關鍵是,作為《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第十一條,在上文主要目的是闡述哲學認識應當是如何的,第十一條不可能突然宕開一筆,轉進到輕蔑哲學上去。更加不可能理解為自己已經窮盡世界真理,只待人民信服遵從了。

應當理解為「解釋世界」的理論多種,進行判斷取捨「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過去哲學家」那種純粹經院哲學的,而應當從「改變世界」的實踐中取得。

這一條仍然是進一步闡述認識的來源的。


我們要先理解世界,才能改變世界~

世界是受自然規律約束的,我們改變世界,只能靠正確理解和使用自然規律,我們是無法改變自然規律的,更不可能創造自然規律~不去理解規律,僅憑著所謂理想和蠻力,是改變不了世界的。我們能站在生物圈的頂端,是因為大自然給了我們腦子去理解它~


這是第一代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性理論

基本上就是經典哲學自啟蒙運動走到巔峰後逐漸消退 所謂「理性」的概念由客觀走向主觀

曾經理性就是真理,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是腦中理性和自然界背後的真理完美的和諧,這個想法柏拉圖就有了,比較具體的參照斯賓諾莎

但由於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和國家在傳播價值上的權威開始體現,人類最高追求變成了利益,曾經一些哲學的價值類似「正義」,「自由」等變成了沒有理論基礎的教條,只作為傳統存在

所以哲學在這個情況下無法再向理性主義發展。另一方面,經驗主義漸漸轉變成了自然科學,所以傳統哲學兩大流派都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

所以現代哲學應該走向另一條路,就是批判現代社會中的問題,從「真理的追尋者」變成「社會的醫生」,去發現且改變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並且在思想上生活上解放人類

具體參照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尤其是《批判性理論》,《理性之蝕》,還有一些他們批評「文化工業」的文章

PS:《理性之蝕》絕對是一本被大大低估的神作,在我最欣賞的哲學作品中能排前五


此言一出,就知馬大師非愛智慧所能羈絆了。黑格爾之於哲學已到加魅之極點,可是哲學的世界裡最多不過是殺身成仁,千年復臨最後審判不是哲人所能企及。

事實上,馬大師的實際效應也絕非純學術,而在於政教之間。


我們如果說我們認為世界是XX,就是說我們把他當做一個客觀存在,而把世界當做客觀存在,首先是相對於主觀的思維的角度才會有客觀存在,這種把主觀思維的認識妄自菲薄的就是唯物主義。。

這種認識的過程,是客觀存在轉化到主觀思維的一種作用,是客觀存在逐漸被納入到主觀思維的過程。

我們如果說世界是XX,就是說我們把他當做一個主觀思維,我們就把世界當做一個自己的認識,當做一個主觀思維的東西,而只有相對於現有客觀的存在才會有主觀的思維,而我們已經把自己的主觀思維當做了客觀存在,這種把主觀思維的認識妄自尊大的就是唯心主義。。

這種運動的過程,是主觀思維轉化到客觀存在的一種作用,是主觀思維逐漸被納入到客觀存在的過程。

可以看到,主觀思維與客觀存在是兩個東西,但是是兩個互相納入對方有從對方中分裂的生生不息的交互過程。

辯證法認為,兩者在上一個是從一個東西中的分裂,也將在下一個關節融合成為一個東西,就是宇宙。。

現在回到主題:

認識世界是一種主觀思維,改造世界是一種客觀存在。

前者是將客觀存在納入主觀思維,後者是將主觀思維納入客觀存在。前者是對主觀思維妄自菲薄,後者是對主觀思維妄自尊大。

歸根結底,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是一個東西,他們只是互相發生交互作用,但是他們也互相就是一個東西。

認識世界是認識論,改造世界是方法論。辯證法的認識論就是方法論,他們互相是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辯證法的宇宙觀。


你想改造世界取得進步,僅僅停留在粗淺的認識上還不行,必須親自去實踐。


世界認都沒去認識,你老想著去改變幹什麼?問題認都不認識,你就去解決幹嘛?馬克思這句話其實一定程度上背叛了哲學。再加上後人的曲解,以及高度注重實用的貴國人的讚揚,哲學在人間翻身都難了。

可正如,答者第一句話,你不認識世界,何談改變世界。你不認識問題,何談解決問題。都是些字眼而已,不知道為什麼貴國人聽起來總這麼興奮、這麼認真。


想要解釋這一句話非常難。當然,我們可以直接理解這句話,因為它和馬克思一生的歷程是極其吻合的。不過,放在它的文本即《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這句話是有深意的。我推薦想要了解馬克思的人首先去讀《提綱》,不僅僅是因為只有十一句話,更是因為這些話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的,比如直接理解,或者聯繫當時的哲學理解,或者當作哲學著作理解,都會有特別多的收穫。當然,在這裡,我決定稍微有深度的理解「改變世界」這一著名話語,也當作是整理一下我的思路。

在1844年的《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感性對象性原則是十分贊同的。但在1845年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費爾巴哈的理論遭到了馬克思的批判。當然,批判費爾巴哈並不是全部否定他的理論,而是發展他的唯物主義。

費爾巴哈對世界的認識有哪些局限呢?

「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

費爾巴哈把客體當作客體,當作感性直觀的對象。也就是,客體是感性的對象,因為客體是直觀的,那麼主體就是感性直觀的人。

從對象性的原則來看,「對象的本質不外乎是人的本質。」體現了主客體的聯繫。馬克思也贊同對象性原則。

但費爾巴哈的對象性原則出現了問題。

因為客體是被感性直觀的客體,而主體是感性直觀的人。這種唯物主義的缺點就在於,主體的感性直觀的結果是不會變化的。也就是,自然或人只需要感性直觀的認識,但自然只是被直觀的自然,人只是被直觀的人,所以人只是不斷的從理論上去認識未被直觀的自然和人,結果歷史變成了唯心主義的歷史,所以馬克思說:

「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動。」

費爾巴哈感性直觀的結果,對於人的理解,也就只能是「人的本質,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也就是理智、意志、愛。

「所以,(費爾巴哈的理論)本質只能被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聯繫起來的共同性。」

馬克思把主體理解為什麼呢?

不是感性對象性直觀,而是感性對象性活動。

那麼馬克思的客體就不會是感性直觀的自然和人,而是感性活動的自然和人,就是人化自然和人的交往活動。

對於自然客體的認識並不是只能得到一些官能的集合,並不是在自然對象中,認識到了人的感性直觀的本質,即五官的感覺及其他知覺即色彩、聲音、味道等等;因為客體從來就是人化的自然,就是帶有人的痕迹的自然,所以從自然中理解到的人的本質不是直觀的官能,而是感性活動,而是實踐,是人的活動的力量。所以,對感性的理解,對色彩、聲音、味道這些人的感知與「觀念世界的真理」的差別,從「理論的活動」比如黑格爾用理性吞噬客體、費爾巴哈用直觀去直觀客體是乏力的。因為這從來就不只是思辨哲學的問題。人能不能認識世界,從人的認識的出現開始,就從來不會是純粹思維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人應該不斷的運用感性活動去改造自然和交往,更新自己的認識,從不斷地實踐中發現人究竟具不具備「客觀的真理性」。對於主體的認識能力而言,主體能認識到的思維的能力,並不是思維的真理性或著不可知論;主體能認識到的真理只能是主體自身的本性,也就是最直接的感性的活動,也就是生命活動。應當在這個基礎上更新認識,認識不是純粹的理論(哲學)活動。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驗哲學的問題。」

從人和人的交往的活動中,人並不是感性直觀人的本質是「理智、意志、愛」,而是在感性活動,即交往活動本身,也就是這種交往活動和它的產物社會關係中,理解到人的本質是感性活動,是社會關係,抽象的倫理在不同的活動中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以本質並不是這些抽象。而是決定這些抽象的活動。

「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那麼《提綱》最後一句話呼之欲出了。

舊唯物主義,以為先設定了思維的真理性即感性直觀的中心地位,然後人就只用進行「理論活動」,從理論上去認識自然和人,達到自然和人的真理。但舊唯物主義的缺陷是,沒有把人理解為活動,所以直觀的自然和人就是一成不變的。就像舊唯物主義把市民社會、國家和人理解為一成不變的事物一樣,只用去研究社會,研究國家和人性就足夠了。

但從感性活動出發,市民社會和國家、人性,都是人化的,是活動的結果。所以,市民社會和國家、人性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不僅僅是直觀認識,更是活動的對象,他們本來就屬於活動,是活動的產物。人的生命活動及其產物構成了歷史,所以歷史是不能理解為直觀的,而應該是革命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社會是人化的社會。那麼對他們的認識就不僅僅是直觀,是理論的事情,更是參與其中的活動,是可以改變的事物,而且一旦改變他們,我們的認識就會隨之推進,這是直觀不能做到的。

所以,哲學家不斷變換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的設定,比如從黑格爾的理性吸收對象世界,到費爾巴哈的感性直觀對象世界,都試圖在思維上解決康德提出的「物自體」與現象界的分割,都試圖達到和客體的和解,達到思維具有真理性的命題。不過,想要證明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並不是這種設定即解釋世界可以解決的,只能通過實踐。人只能在人的活動中去證明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在活動中不斷更新自己的認識,只能在活動中改變自然和社會,更新自然和人的關係以更新對自然和人的認識,也就是生產力和交往關係的變革,也就是革命的實踐即改變世界。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那麼,純粹的經院哲學不再是哲學的任務,或者說不再是馬克思的任務。他將要通過新唯物主義哲學參與社會的變革,他決定以現實作為認識和推動認識的來源。

「在思辨終止的地方,在現實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開始的地方。」


考研群里有個妹紙初試分數和我一樣,同姓,而且名字很有文化內涵。於是藉機勾搭,「hi,你聯繫實驗室的導師了嗎」,qq頭像彩色,一直沒有回復。回去和室友說,他說:你不能這樣說,你得這樣才行,巴拉巴拉。。。。後來,複試的時候有兩個人沒有參加(初試分數不錯,排除放棄複試的可能);再後來,公布總成績,發現那個妹紙就是棄考中的一個。我心想:她複試都不參加,不回我也就很正常了。室友只是根據既定的過程,解釋結果合理的原因,而問題關鍵是改變這個「過程」。

1)雖然我不是哲學家,但也在試圖解釋這個世界。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初中。初中我在新華書店中看高中的政治書,更關鍵的是我還是理科生。

那時學習態度改變,勵志考入本地重點高中,於是提高學習成績成為了主要任務,性格也變得「另類」,少與同學交流,集中一切時間拚命學習。已進初四,畢業即可的孩子們,課上課下歡鬧著;班級里成績靠前的學霸,依舊領先;徒留下我思考著自己的成績,全校1600人,前150可以進入重點高中,而我在300左右。悲觀的陰影籠罩著我,為什麼他們的成績比我好,因為他們有的是留級生,可以也有和我同級的;因為他們比我努力,可我沒發現有誰比我更付出;因為那所謂的「智商」,我不願承認,如果承認,就是否定自己的價值。我一直苦苦求索著這個答案,直到看到這就話,自己雖然一直想改變成績,但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使自己陷於合理地「解釋自己不能改變的原因中」,也就是構建一個觀念體系,在這個體系當中,「我不能改變自己的成績」是合理的,即解釋這個世界;而不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成績,即改變世界。

2)我為的不是解釋,而是改變。

「解釋」具有些靜態的味道,也就是說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就是那些規律法則,你和人家就是有智力差距的,人家就是有帥氣的外表,高大的身軀,顯赫的家庭,你什麼都不是;現實是這樣的,你說明出原因就好。我個人經歷的不愉快使得「這個解釋」在我身上有了消極色彩,「看上去對誰總是笑,但實際上很悲觀」。而「改變」是動態的,別人有的資源,權勢,尊重,你也可能有。


你以為只有實踐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那麼誰來主導實踐?

「政客們根本不知道,真正主宰這個世界的,是那些他們被斥之為「三流文人」的傢伙們。」

這個世界的底層支點,實際上是幾千和數百年前的那些偉大頭腦:柏拉圖蘇格拉底孔子佛陀王陽明馬克思伽利略牛頓……直到20世紀才爆發成各專業高知人群……


當年在哲學史上看到這段文字,頓時徹底掃清過去對馬克思理論莫明的偏見。並且在心中深深地牢記,無論你想的再多再好,如果不做實際的改變,去行動,那麼都是毫無意義的。


睜眼走路比閉眼跑的快


不僅要知道

而且要去做

你看像我這個樣子知道玩手機浪費時間

還仍然孜孜不倦刷手機的

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千萬不要學我@_@


不邀自答。沒有人覺得這句話的中文翻譯是錯誤的么???我當年考研的時候就被這個翻譯坑了。。。

顯然原文是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這句話是馬克思說的,請注意這裡用的是過去式而不是一般現在時!!!!馬克思不是在說哲學家的一般屬性!這是馬克思批判前面的哲學家的,所以這句話應該理解成

過去的哲學家們只是用各種方式解釋世界,然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也就是說過去的哲學家們沒有去改變世界,這是馬克思覺得自己的哲學和以前的比起來屌的地方。坑爹的翻譯,坑爹的考研政治。


實踐的觀點


我們被「世界」一箭射中,然而我們沒有必要去追問是誰射的箭或者箭是從什麼方向射過來的,拔掉就好。


就我個人的看法是,一個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問題,哪究竟對不對呢,這就要通過實踐來證明了


這種片面的觀點讓我想到藝術無用論。藝術這種東西不能吃,不能穿,有時甚至看不懂,有什麼用?

說這句話的人不會想到,他的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已經包含了藝術的存在。事物之間的聯繫是普遍存在的。同樣,在哲學上思考也能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

比如,存在即是合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些概念工具,無形之中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實踐 | 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