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史書才能有更深層的理解和領悟?


貼吧舊文一篇,複製了來裝逼騙贊吸粉。

讀史之前,最好先思考一個問題,史書是什麼東西?史書不是新聞,雖然新聞也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但新聞節奏更快,信息在細節相對更準確。史書不一樣,史書只是後人對前人資料的整理編寫,由於古人的獵奇心理和對世界認知的不足,史書甚至通常都會有一些道聽途說的異聞。由於史書都是後人編訂,即使是所謂的時人,像東觀漢記這種,事發的時間距離史書的編寫的時間都已經差了很久,在一些細節的把握上可能已經失去了最原始的東西。更不用說那些時隔久遠的,像班固的漢書,范曄的後漢書,只能以前人書籍為藍本,再加以其他資料的輔助來進行編寫。其實這種情況下,如果前人有訛誤,後人基本就是跟著錯。然後我們一起跟著再錯。史書並不等於實錄,只是後人對於前人歷史的記載而已。

讀史書之前,我覺得應該還是推薦一下兩本書,一個是劉知己的史通,一個是王充的論衡。論衡絕對是一本奇書,像語增、儒增,藝增三篇最好讀一讀。雖然論衡不是教人讀史,但讀完這三篇會對古人寫的書有一種認知。不同的人寫的書也必然會有差異,尤其當下都喜歡糾結於一些數字的記載,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就像有的人寫文章喜歡平鋪直敘,有的人喜歡用誇張的手法,如此而已。就如曹丕詔書所稱「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其實這種東西看看就好。

其實不同的人寫的史書,可以比對一下文風,每個人的文風不同,比如像史記的文風就是喜歡用誇張到近乎小說的手法,尤其在列傳之中,像孫臏的馬陵之戰,被楊寬直斥為小說家言。而陳壽的文風就比較樸實,基本沒有那種非常誇張的描寫。對於史書中一些過分誇張的描述,其實就直接當成小說看看就行了。不必把寫史書的人想像的有多麼神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向和愛好,什麼董狐直筆和崔杼弒其君也就是兩個段子,不是每個寫史書的都是這種人,而且這兩個段子並不代表寫史的行文就會非常嚴謹。就像陳壽於曹髦之死也不過就是記載一個「高貴鄉公卒」,陳壽這還是私撰的史書,三國志在陳壽死後才面世。反倒是身為晉人的干寶於晉紀之中尚有賈充指使成濟殺曹髦的記載,干寶晉紀作完之後還是直接上奏的。不過干寶喜歡一些獵奇的東西,裴注所引的干寶晉紀之中,經常可以見一些怪力亂神的東西,而陳壽就很少有這種記載。陳壽的行文風格,大多虛美傳主和上位者,反倒是東晉的一些晉人作品,如王隱,孫盛之類還有曹魏的魚豢,對傳主和上位者並不隱惡。每個人的文風和行文風格不同,讀史之時還是要留意一下,不然深信一些誇張或者專美的記載,很沒有必要。就像後漢書稱昆陽之戰為劉秀指揮,其實結合一下劉秀當時的身份地位,很難會得出這個結論。

我不是歷史飄渺論者,史書在總的大方向和框架是基本不會有問題的,細節上的把握上怎麼說呢,一些細節上的東西我覺得只是聊勝於無,記載總會有些偏差。比如在陶璜平交趾的記載上,漢晉春秋、華陽國志還有晉書陶璜傳,如何平的交趾,說法各異。但陶璜平定了交趾是沒錯的,至於怎麼平的這種細節,只能說看看就好了,不用去多管。像這種情況,只是正好歷史長河中,三種不同的說法都保留了下來,而隨著更多的史書的散佚,很多情況下我們只能看見一種細節記載,看不了很多種,但不代表流傳下來的那個細節必然就是無誤的,有時候史書的一些細節我個人覺得是沒必要去深究的。像一些政治鬥爭的記載,也就是隨便看看而已。如司馬懿誅曹爽,霍光殺桑弘羊、上官桀這些記載,罪名不過就是政治鬥爭勝利後編織一下,水分多大,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過就是罪名定完了,後人的史書根據之前所定的罪名編寫而已。

由於各種原因,史書和史書之間往往有著矛盾,出現矛盾的話,總有一個取捨的問題。史書的取捨,往往很多人以相同記載的多少來進行取捨,我個人以為除了在一些記載的校勘上可以這麼做,其他都是不可取的。即使相同的記載,也不過就是後人寫書之時,只知道一種記載,或者經過取捨之後選擇了一種記載而已。古人對於考據並不精審,並不代表另一種記載就一定為誤。比如誰推薦曹操為洛陽北部尉,衛恆稱是梁鵠,而曹瞞傳和王隱晉書稱是司馬防,曹瞞傳和王隱晉書中馬平的說法不過相互繼承關係,並不能直接否認衛恆的說法為誤。梁鵠和司馬防一起舉薦的也不是不可能。又比如自史記以後,基本魏國自魏文侯至魏哀王年世及齊國自田和至齊閔王的年世都依史記,什麼齊閔王滅燕,魏有魏哀王之類比比皆是。司馬光編資治通鑒,雖能發現其中問題,並且試圖糾正,但仍不免於誤。只因竹書紀年在晉武帝時才被發現,而晉以後就逐漸散佚,至宋朝已經亡佚,古人對竹書紀年並不重視,許多寫史之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這本書。清末以後對竹書紀年進行輯錄,才進而得知史記所寫全部為誤。又比如楊儀,魏延於諸葛亮死後之事,史書說法互相矛盾,裴松之稱「魏略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楊儀歸國,魏延已死,事後捏造魏延罪名也不無可能,兩人畢竟矛盾難以調和,以至於諸葛亮一死就火拚,陳壽的說法也不過來源於楊儀的單方面說辭罷了,也未必可盡信。史書的矛盾,如果巨大到不可調合的話,一定要有取捨的話,必須要有其他的旁證來參考甄別,結合對史書的風格判斷和嚴謹的邏輯思考下才能進行,不然直接存數說也並無不可,或者就直接不管也沒問題。

讀史書,最好能同時了解一下當時的社會風俗、典章制度、政區地理之類。今人和古人的認知不同,世界觀不同,以今人的眼光來看待古人的行事並不可取。如錢穆由經入史一般,最好能讀一下十三經和諸子百家書,這些畢竟是古人自小所讀之書,對古人的一些認知有所了解。還有時人的作品,比如看漢魏史的話,鹽鐵論、中論、潛夫論、昌言、風俗通、白虎通,這些書都能看一看,以了解時代的一些的觀念或者風俗之類。還有各史書的志書、通典、文獻通考都能看一看,可以對當時的一些典章制度和沿革和社會觀念都能有一定了解,以此來加深對史料的理解。還可以加上一些今人的專著或者論文來了解,不過像這些東西要看的話,最好能有一定的史料基礎,沒有專著是絕對無錯的,不管今人古人都一樣,通典其實也就相當於古人專著。如果沒有一定的史料基礎的話,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一些錯誤觀點帶進溝里去。當然,像風俗制度之類,如果心夠細的話,其實自己在一邊讀史書的話,一邊自己也能整理總結一下。

讀史書的話,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在做史書的資料整理,不管是想知道什麼,把資料先整理一下總是沒錯的,整理完之後再做分析判斷。讀史書的同時,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遇到什麼情況都可以想一下為什麼,比如項羽為什麼要分封,為什麼邊遠地區的記載總是那麼少。史書永遠不會面面俱到,比如項羽殺了義帝,對西楚的內部有什麼影響。東漢荊州各種蠻夷叛亂,三國的荊州,叛亂多不多之類。這種東西其實都能自己想一想,不是說一定要得到什麼答案,而是能開拓一下自己的思路,即使我們開了上帝視角來看歷史,思考的東西多了,對於一些問題的看法也能更深入一點。畢竟史書不會什麼都告訴我們,有些史書還會夾雜一些私貨,多想一點問題總是不會錯的。

關於史書的對話內容,其實都不是實錄。很簡單的,昨天說過的話,過了一天都很難一字不差的複述。所謂的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也就是說說的而已。同樣的對話,在不同的史書里通常會有截然不同的語句,有些甚至連稱謂都有錯誤。其實對話可以看成是一種史書的修辭手法,以對話形式來陳述寫史者的觀點或者一件事。對話內容雖然是基本捏造的,但對話語句里的一些用詞或者內容通常是不會脫離時代風俗的。

惲於下坐愀然前曰:「司正舉觥,以君之罪,告謝於天。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員,朋黨構奸,罔上害人,所在荒亂,怨慝並作。明府以惡為善,股肱以直從曲,此既無君,又復無臣,惲敢再拜奉觥。」歙色慚動,不知所言。門下掾鄭敬進曰:「君明臣直,功曹言切,明府德也。可無受觥哉?」歙意少解,曰:「實歙罪也,敬奉觥。」

猶如這段對話,一直君君臣臣,如果了解當時的二元君主制的話,其實很容易就知道這些稱謂都沒有任何問題。

相對於對話,一些史書的上疏,奏章,詔書之類,史書更容易會直接抄襲原件,而這些表文相當於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資料,比較珍貴,對於這些表文詔書,其實可以細讀一下,以詳細了解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或者大事。而信件的話,給我的感覺有些是原文,有些是捏造,必須要仔細甄別。比如周瑜臨死給孫權的那封信,三國志直接稱上疏,又稱呼至尊,不如江表傳的記載來的可靠。而一些信件原文,史料價值也比較大,也可以細讀。

一些史書記載的東西,其實只能唯結果論,並不適合去多分析。比如很多人喜歡的戰事,其實一般史書對於戰事的記載著墨並不濃厚。而且經常會有誇大失真的記載。即使一些看似正常的詳細記載,其實仍舊是簡略的。戰爭是複雜的,並不是史書記載的那麼簡簡單單的。披甲率,軍隊人數,士兵素養,糧草輜重如何等等一系列問題,史書通常無載的。而且打仗基本可以說都是發揮自己的長處來應付對方的短處,或者以集中自己的力量以進攻對方的薄弱環節。一般戰爭也就是最多記載幾個主要人物,其實還有很多一樣重要的人物在戰爭中同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史書是全部不記載的。光憑史書的話,戰爭過程並不能模擬,只能進行猜想。

其實不光戰事,很多事情其實都是這樣,很多事件只能猜想,不能模擬。歷史是歷史,史書是史書,通過史書並不能恢復歷史的原貌,歷史無法複製,很多東西只能說存在各種可能。

史書畢竟不是實錄,史書通常都有很多缺漏,史書也有失真等種種問題。古代的信息傳遞畢竟不像現代有網路和電話,有些信息在流傳過程中本身就被誇大或者附會。就像方術列傳,一般都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種記載。但是其他的記載呢?有些人會在史書中被刻意貶低,有些人會在史書中被吹噓無度。

其實每一條史料都可以用有色眼鏡去看待一下,去思考一下。並不是說史書完全不可信,只是史料都要斟酌一下。尤其那種幾百年中無人提及,幾百年後突然出現的說法,更要仔細甄別。


其實這是一個史料學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初學者的常見問題。

給你推薦幾本書:

1、中國古代史史料學

此書有三版,分別是安作璋、何忠禮、陳高華三位先生編寫的。其中何忠禮先生的本業主攻是宋代,尤其是南宋,所以對宋代有興趣的話可以優先看他的那一本。

當然,你也可以看這一本:

如果對唐代歷史有興趣的話,優先看這本,然後再看前面三版古代史史料學之一(看你個人口味,都看也行)。

2、中國古代史學習入門九講

你別看這本書是電大的教材,80年代的電大學歷也是很過硬的,而且教材的編纂者也都是有很高水平的學者。例如宋元兩部分的編纂者都是張希清先生。

3、史料學概論

這本是科班的教材,雖然有點老了,對學術前沿和新發展介紹等於沒有。但掌握基本知識的作用還是有的。

4、中國古代史史籍舉要

這本書也有些院校做為教材使用過,雖然內容比較老,但它承擔的介紹主要史籍,工具書,以及這些書籍的優劣特點的功能還是存在的。

好了,一定會有人問,題主問的是:

如何讀史書才能有更深層的理解和領悟,你個吹逼佬跑來裝逼,帖了一堆書,你是什麼意思?顯得你很能嗎?你算個什麼JB玩意?

罵得好~!

我們今天看到的古代文獻(包括但不限於金石、簡牘、紡織品等出土有文字、符號等文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史料」。

即我們用來理解分析的基本材料。

這些材料有真有假,有的真假相參,因此如何去使用它,辨析它,就需要我們有一整套方法。這個方法就叫做史料學

可以這麼說,不熟練掌握史料學的方法(例如日本史史料學就需要會辨析原始史料的文字),你是不會正確合理的使用史料的。

人類的一切認識,都來自於實踐,而不是空想,對歷史的認識也是如此。對我們學習歷史來說,主要就是閱讀史料來獲得我們的感性認識。通過我們的感性認識的積累,以及我們對自己感性認識的「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反覆辯難、分析、考證,我們才能把自己的認識發展提高到理性認識的程度。由此我們才能抓住歷史事物的本質,從而發掘史料背後規律性的東西,掌握真知。

當然,一定會有人問,你吹逼了這麼半天,你難道不知道到史料有很多錯誤的嗎?這你又如何解釋?

沒錯,因為各種原因,史料常常有各種錯誤,甚至有幾乎就是編造的偽書(因為政治、經濟等原因)。但史料就是史料,錯誤的史料,一樣有重要的價值,關鍵看你使用史料的能力。

舉一個例子:

其工署則有南北作坊,坊有弓弩院,諸州皆有作坊,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課。南北作院歲造塗金脊鐵甲等凡三萬二千,弓弩院歲造角弝弓凡千六百五十餘萬諸州歲造黃樺黑漆弓弩等凡六百二十餘萬。又南北作坊及諸州別造兵幕、甲袋、梭衫等什物,以備軍行之用。

---------------《宋史 卷一九七 志一五零 兵十一》

這就是那個傳說中的「宋代年產弓弩1650萬」的原始出處。白紙黑字,不管對錯,原始材料就是這麼寫的。

年產1650萬張,日均產4.5萬多張弓!這個數字顯然有問題!

生產一張弓所需要的複雜工藝。例如弓弦的處理(如用動物筋則更麻煩),熬煮膠體,弓體選材,這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年產1650萬張弓的產量,相當於要有一個翻一到兩番的原材料的庫存。對於一個尚處於農業社會,以手工業為主的封建王朝而言,就算是當時我國的社會生產水平相對全世界而言處於較高水平,那也是夠不上工業化時代的門檻的。

後來我們發現,這則史料雖然明顯錯了,但給我們一個機會,得以一窺古典時期比較原始的工業生產計劃。這種生產計劃和現代工業體制下的泰勒制是不能比的,但至少符合大規模手工業的生產水平。

具體的內容,請看這兩篇文章:

兩則史料辨析

兩則史料辨析(續)

你看,這麼一分析,挖出新東西了吧?也許宋史的編纂者真的只是為了交差,前面抄了幾句,後面抄個總數,中間很多都略過了。但他抄寫這麼簡略的東西里,蘊含了很豐富的歷史背景,讓我們對古代社會的工業生產,有了更多的了解。

所以,沒有錯誤的史料,只有不會用的史料。史料本身是死的,甚至是錯的。但錯的史料,一樣能提供很有用的信息,關鍵看我們如何運用。這裡體現的,就是豐富的史料的運用能力。

前面有個成剛先生的回答,他對東漢三國時期比較熟悉,如果你對三國歷史比較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他的那個回答。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讀過史料學的文獻,靠自己琢磨的話,他的認識水平已經不錯了。

至於淚洪志那種,他就是搞邪教的,歷史話題只是他用來搞個人崇拜的工具而已,水平不值一提。


跟打鐵一樣,正面打打,反面打打,還得打的多,才能百鍊成鋼。

跟吃飯一樣,燴面拉麵刀削麵,川菜湘菜西洋菜,吃的多了才知道什麼是天下美食。

跟看人一樣,人過一百,形形色色,各種事情都見過了,判斷一個人總不會總是浮於淺表。

道理都一樣,量產產生質變。這個量是有效量。你想有深度,必須有深度的人的書多看看想想吧。


參考嚴耕望的《治史三書》就知道歷史學著作應該怎麼讀了。


我認為需要先明確你讀史的目的,假如是想知道更多的典故或重要事件,那麼就保持目前的興趣就可以了。假如是想明白歷朝歷代的制度變更成敗得失,那麼我認為不需花過多精力在細枝末節,而要投入更多精力在宏觀分析上。細枝末節的公式沒有太多背誦的必要,記不清了去查就是了,難的在於大局觀和制度分析能力。


從不知道善惡,不知道對錯,不知道真假

到知道善惡,知道對錯,知道真假

——-------94502318,知乎最大的最有料的精英討論群。


謝邀。

@孔鯉珠玉在前,我感覺他說的已經很完美的。不過好像是 @姬軒亦的話。

嗯,但是確實這種方法有很明顯的門檻——比如說對初學者就太不友好了。

所以我的方法是——編年體入門,兼讀史論、史評。

拿《資治通鑒》舉例吧——用通鑒舉例是因為這本史書本身帶有的教化色彩太濃了,這是司馬光寫給皇帝看的書。

就用孔鯉所說的那個曹操稱公的例子,司馬光的評價是什麼呢?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公西赤門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陳文子諸侯之賢大夫,皆不足以當之,而獨稱管仲之仁,豈非以其輔佐齊桓,大濟生民乎!齊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蓋以非桓公則生民不可得而濟也,漢末大亂,群生塗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濟也。然則荀彧舍魏武將誰事哉!齊桓之時,周室雖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盪覆,尺土一民,皆非漢有。荀彧佐魏武而興之,舉賢用能,訓卒厲兵,決機發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為強,化亂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豈在管仲之後乎!管仲不死子糾而荀彧死漢室,其仁復居管仲之先矣!而杜牧乃以為「彧之勸魏武取兗州則比之高、光,官渡不令還許則比之楚、漢,及事就功畢,乃欲邀名於漢代,譬之教盜穴牆發匱而不與同挈,得不為盜乎?」臣以為孔子稱「文勝質則史」,凡為史者記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則比魏武於高、光、楚、漢者,史氏之文也,豈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貶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為帝,則彧為佐命元功,與蕭何同賞矣;彧不利此而利於殺身以邀名,豈人情乎!

司馬光這麼一大段只說了一件事情——荀彧死是「死漢室」。

你看,如果自己讀的話很可能糾結於荀彧之死是為何,但是司馬光就直截了當的挑明了:荀彧之死是路線鬥爭的結果——死漢室or立新朝。

待續~

————————————————————————————————

update1:

比如說我比較喜歡的一段描寫:

通鑒原文如下:

有司奏以武皇帝為魏太祖,文皇帝為魏高祖,帝為魏烈祖;三祖之廟,萬世不毀。

史書的記載很簡單,魏朝有臣子上奏給三位皇帝定廟號。

然後司馬光默默補了一刀:

孫盛論曰:夫謚以錶行,廟以存容。未有當年而逆制祖宗,未終而豫自尊顯。魏之群司於是乎失正矣。

要知道司馬光寫資治通鑒,從黃帝到北宋的歷史都要囊括,在編纂過程中刪去的文字不可勝數,但是這一段史論卻沒有刪掉,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這段話說了什麼呢? 一共三句,正好三層意思:

夫謚以錶行,廟以存容:這是說明史家對廟號、謚號的態度——謚號/廟號是對此人一生言行的最終總結,或者說,謚號、廟號就體現了此人一生的主要功績。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有一套謚法。

未有當年而逆制祖宗,未終而豫自尊顯:這段是說明曹魏「有司」行為的槽點何在:首先要明白這件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景初元年,也就是說魏烈祖曹叡還沒去世,先把廟號給選了,這是第一重不妥;第二,是古代對廟號裡面「祖、宗」的明確區分——「祖有功,宗有德」,這個功可不是普通的功,得是始創之功才行。而一般來說一個朝代,始創的也就是開國皇帝一人了,所以一般來說也只有開國皇帝會稱祖:如兩漢,就只有太祖劉邦和世祖劉秀兩人;再比如明成祖朱棣(這個就比較黑了),請世祖順治帝(入關),清聖祖康熙(平定三藩和準噶爾)。可是曹魏卻搞了個三代稱祖,就亂了套了。

魏之群司於是乎失正矣:私以為這才是史論的關鍵——廟號這種禮制的東西都是臣子來定的,結果你們不矯正錯誤反而自己犯錯誤,那就只能說曹魏的官僚階層不靠譜了。

你看,史書里的一句話,就是可以延展開如此多的內容。而這些,如果沒有史論,還是很讓人頭疼的。


第一次回答帖子,有錯別字見諒。

看了樓上幾位大神引經據典的回答,覺得說的很在理。我也用幾句粗淺的話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首先歷史的真相我們無從考證,只能窺探其中一二,打開腦洞,從而無限接近真相。

那麼在閱讀真實性有限的資料時,我們就需要用自己的思維去判斷裡面內容的真偽。而我們在閱讀古代的故事和人物時,需要從心理學和科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李白一生作詩無數,好多詩里表達的無非是:「啊,我多牛逼啊,我才不願意當你的破官,我就那麼清高。」可我們從其他的資料里不難發現,李白並非是不願為官,更可以說是一個官迷。同時年紀稍大有點社會經驗的人身邊都有這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如果略微懂一點心理學,就能明白李白是怎樣的一種人。這種真實的李白,就比教科書上那種樣板式的李白更立體,也更有趣。

《項羽本紀》曾說過,項羽臨死前說:「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大概就是說今天我混成這個逼樣,是老天爺弄我,並不是老子不能打。說罷,他衝上去殺了白十來個人。

項羽是我非常喜歡的英雄,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在戰場上,哪怕是騎兵,基本上面對二十名步兵是沒有任何勝算的,那麼就是說史記的這段描寫是假的,或者說出於想像的。

綜合上面兩個例子,題主要明白,歷史的人物和故事無論如何發展,只要違背了人性和科學,我們便可以懷疑它的真實性,去找資料,從人性的角度推敲,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達到了後來的歷史結果。只有這樣去看歷史,才能真正的找到歷史的興趣。

ps:同樣的案例可以想想邱少雲、黃繼光、董存瑞。


怎樣讀懂歷史?

我覺得要經歷三個階段;一是要遍讀名家的意見,二是要形成自己的主見,三是提出自己的創見。

我自己的心得;要讀懂歷史,首先要透徹的了解人性,因為歷史就是人的故事。了解人性又該從哪裡下手呢?文學,因為文學就是人學。當你讀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故事,你還需要哲學對你的故事進行分析、整理和概括,這時你會對人性有一個較深刻的理解。再把這份理解,放到你生活濃濃淡淡的故事中去印證,你會對人性有一個通透的看法。

其次,歷史不要泛讀,要研讀。種豆得豆是幸運的事,種瓜得豆是常有的事,如果你是命運眷顧的人生而知之,當我沒說。

苦磨慢熬好多年,你終於發現人性是歷史的靈魂,哲學是歷史的筋骨,史料是歷史的血肉,歷史就一個水靈靈的小姑娘,你把她娶回家,怎麼打扮在旁人看來都是合情合理的。偶爾,你寫寫和小姑娘的故事,還能賣兩個酒錢,道德君子看了板著臉罵;老不正經的!

這時,你去聽人吹怎麼樣搞歷史,大概也沒有多少意思。


你說的很對,古代史書就是故事書。

歷史愛好者讀史書更像玩推理遊戲:根據殘存的線索來儘可能還原事實,找出各個事件的內在關係。而這些線索是否可靠,還需要進行推敲。

舉例子,歷史事件甲的主要要素有3個:A、B、C。 但我們看到的史書中只有要素A,或者是A和人為添加的D。 這樣一來,我們有可能還原真相甲,但也有可能推出所謂的真相乙、丙。

再一個例子:原因A、B、C導致了事件甲的發生,而史書只記載了BC而忽略了主要因素A,那麼我們覺得BC並不能產生甲,之後就要倒推出主要因素A來,但也有可能錯誤的推出D。

而為了儘可能找到真相,歷史專業的同學們下了很大功夫去考證每個細節,但只能保證其根據目前線索而言可靠性最高。

扯了半天就是想說,只要有顆推理的心,你也可以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百家講壇之類的,主要也是這種情況。

但不要去搞細節考證,那是個大坑,枯燥繁瑣又乏味,還是交給苦逼的歷史系同學們去做吧。他們考證出來的東西就是我們推理所必須的素材。

中國古代史是看似清晰實則模糊的,這也給了愛好者們任意發揮的空間,所以百家講壇之類的節目熱衷於擺弄這段歷史,反正只要邏輯上講得通就可以了。

相較而言,近現代史的史料詳實豐富,留給大家發揮的空間就很小了。

最後,史書看多了就像看小說,有強烈的代入感,令人身處其中,自然可以感悟到很多事情。當然,題主還圖樣,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對同一素材會有新的感悟。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各種經驗總結,我卻覺得他太naive。


1、聯繫個人的生活經驗。2、對比分析,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3、分析綜合,不同事物的相同之處,相同事物的不同之處。4、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假設幾種不同條件。


前輩告訴你,讀就行了 別想那麼多

這種東西對個人心性的培養和專業素質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講真的,有些問題 比如:學歷史有什麼用,讀史書學歷史對現在有什麼作用,這些問題之類

你讓李學勤、朱雷、熊鐵基過來也沒有辦法回答你的。

如果梁啟超那個時代,梁老師還能跟你說經世致用。


不論是什麼流派!什麼宗教!什麼諸子!

你需要崇尚一個,專研一個,信仰一個

沒有信仰,就是沒有骨架的軀體,看再多的史書,也不過是空耗時日……


想深入人事就仔細查查歷史人物從不知名到功成名就都做的什麼職務,了解該職務具體內容,從而明白他這個人為什麼適合,並且生活中有這類人你該如何安排

想深入事理就看看人物之間的對話以及作者最後總結的話如「太史公曰」,這樣你才明白一件事為何這樣做妥帖,那樣做不合理

想深入謀劃就該結合地理,或者說地緣,無地理就無歷史,否則你如何明白鄭宋羸弱而齊秦稱雄,地緣使然


反覆讀。


有目的性地讀,當做故事讀,當然只能獲得故事。當做經濟史材料、人物性格分析材料、戰爭史材料、社會研究材料,當然獲得的東西會不一樣。


從簡單的,看得懂的入手 如 明朝那些事


就比如 看敦煌 方面的歷史,你不得把 圖書館裡藏的關於敦煌的書,翻個大概,當時花了2個月吧,就看這一方面的書,歷史,文化,藝術風格,當時的朝代背景,近代的研究歷程,等等,然後再去網上搜搜文獻看看,肯定會對這一方面歷史,產生不同的想法,讀史不在於讀得多少,而在於讀得是否深入。

我是這麼理解的


題主好學之人,拿破崙說,歷史不過是達成共識的謊言,所以讀歷史的時候必須要有critical thinking,否則很容易成為謊言的犧牲品。


先別讀一手史料


推薦閱讀:

是不是之前真的發生過一次世界級的洪水?
為什麼太原一直到2011年才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很多歷史沒太原輝煌的城市都比它早?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倒行逆施的例子?
有哪些具體介紹赫梯帝國神話和歷史的資料或書籍?

TAG:書籍推薦 | 歷史 | 文學 | 推理 | 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