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的成就有多高?

亞里士多德對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形而上學、認識論、心理學、美學、邏輯學、倫理學和政治學的許多人類學識領域都有意義深遠的貢獻。真是如此嗎?


挺高的。你說的這些學科,亞里士多德確實都影響深遠。雖然他自然科學上的觀點沒幾個是對的,但他仍然是領路人。

在中世紀後期,亞里士多德被奉為學術圭膏,影響了幾百年。

亞里士多德最大的影響是對自然的熱愛和理性主義。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哲學基礎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前三卷的一個解讀角度

一、
科學的動力與目的:

(1)
解釋力的缺陷作為科學發展的唯一動力:已有的理論框架的範式局限,不能以此來解釋新的社會經驗現象,除此之外的任何動力(功利主義)都是錯誤的;

(2)
探究最初原因和本原作為科學發展的唯一目的:真正的科學必需是探索事物發展的原因和本原,而非經驗現象(質料與形式)之簡單描述。

二、
人類與科學的定位:

(1)
喚醒人類在真理面前的謙卑態度:沒有人能宣稱掌握全部的真理,一個人的認識甚至微不足道;但絕對不能否認人類整體認識的推進;

三、
科學的判斷標準:

(1)
對經驗現象的普遍性認識:科學認識本身是可重複驗證的,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即不是一個簡單的時間和空間截面所反映的問題,而是一個動態變換的過程。

(2)
對經驗現象的抽象性認識:科學認識本身不是簡單地對經驗現象做描述,而是上升到抽象的領域做推演和分析。同時,這也意味著真正對科學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經驗現象本身(關係和此時),而要上升到永恆的本原。

(3)
命題的可證明與可證偽:質料、形式、元素、事物的對立與正反面、數學都不是世界的本原,因為這些本原都是可以無限複製的多。更重要的是,科學推論必須具有必然性。

(4)
本原的唯一性:科學探索的本原是唯一的,否則將會犯相對主義的錯誤;同時,本原也是不可分割的唯一。

四、
方法論的使用:

(1)
研究問題的選取:學術討論需要找到的是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來源包括學術界有爭議的問題;或者是沒有人研究過的處女地。

(2)
非數學類科學的認識路徑:首先需要認清楚自然(質料)本身是什麼,才能認清楚自然學科的對象是什麼(弄清研究討論對象),進而上升到對本原的追問,最終上升到學科層面的反思(多學科或單一學科)。

(3)
理論領域和概念領域之間的反覆檢驗:有了關於一般和整體的知識,但還弄不清楚部分;人類認識事物的困難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自己。這意味需要人類的科學認識成果反覆和經驗現象做對話,從而修正或推進人類的認識本身;還意味著,遇到認識困難的時候要不斷試錯、檢驗方向和切換視角。

(4)
科學的論證框架有具體的限定範圍(量體裁衣):事物發生的目的和原因是不能無窮無盡而後退的,同樣,本原也不是沒有限制的。我們只需要處理論證框架內部的問題,並準確選取特定材料(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做支撐就足夠了。

(5)
自變數、中間變數與因變數的關係:一般意義上來說,人類能直接感受到因變數的存在,因為它們往往屬於經驗現象的範疇;但只有上升到中間變數或中間變數的思考層次,才開始真正的科學探索。但這往往有困難,因為人類永遠無法認清自己所發現的是中間變數還是自變數。因此,還是需要上面提到的科學判定標準來證明已經找到的是中間變數還是自變數。

(6)
以探尋四因關係為目的做案例的控制變數與交叉對比:四因包括實體基礎上的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四因的不同排列組合形成不同的事物,但支配它們的都是實體本身,因此探尋四因本身不是方法論使用的目的所在。不對多種意義進行區別,就不可能找到存在著的東西的元素,用這種方式來尋求構成事物的元素是徒勞的。

1.
質料因與形式因:兩者的不同排列組合形成不同的可感事物,以上只是停留在經驗現象的分析維度;其次,關於物體的形式與質料永遠是不能窮盡的,這說明光討論事物的質料和形式本身是不可證明和證偽的,因此還未上升到科學的維度;

2.
動力因:動力因構成事物運動變化之動力,包括主動與被動;

3.
目的因:目的因通常帶有一定的倫理價值,多在實踐科學中討論。

五、
通往真理的路徑:

(1)
經驗:經驗的認識靠五官的感覺與回憶而形成,「人們從記憶得到經驗,同一事物的眾多記憶導致單一的經驗。」(981a;5);「如若沒有任何在個別之外,那就沒有被思想的東西,所有的東西都是被感覺的,卻沒有知識,沒有科學。同時也就沒有永恆的東西、不運動的東西,因為所有可感覺的東西,豆漿消滅,都在運動之中。」(999b;5)

(2)
技術:技術是在經驗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初步概括與抽象化。

1.
技術出現的條件:

a.
經驗現象的不斷積累與檢驗:「當一個對同類事物的普遍判斷從經驗的眾多觀念生成的時候,技術也就出現了。」(981a;5)

b.
個體的自由:「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經具備的時候,在那些人們有了閑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樂,也不以滿足必需為目的的科學才首先被發現。」(981b;50)

2.
技術與經驗的區別:

a.
特殊與普遍之分:「經驗只知道特殊,技術才知道普遍。」(981a;15)

b.
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之分:「有經驗的人只知道其然,而不知道期所以然;有技術的人則知道其所以然,知道原因。」(981b;5)

c.
能否傳授之分:技師能將經驗現象進行總結並自覺使用和傳授。「知與不知的區別在於能否傳授。」(981b;10)

3.
技術知識的目的:

a.
技術知識的目的本身不是為了功利性的價值(工具理性),而是純粹的為了技術知識的進步:「這些技術的知識,並不是為了實用。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經具備的時候,在那些人們有了閑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樂,也不以滿足必需為目的的科學才首先被發現。」(981b;50)

(3)
科學:探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稱為智慧,智慧是關於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學。

1.
科學出現的條件:

a.
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表現了人類在真理面前的謙卑態度,「一個感到疑難和好奇的人,便會覺得自己無知。」(982b;15)

b.
個體的自由:「我們追求它並不是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們把一個為自己、並不為他人而存在的人稱為自由人一樣,在各種科學中唯有這種科學才是自由的,只有它才僅是為了自身而存在。」(982b;25)

c.
解釋力的缺陷作為科學發展的唯一動力:「既然這些人和這些本原都不能充分說明存在物的本性的生成,所以這同一真理,如我們所說,就逼著人們去探求下一種本原。」(984b;10)

d.
研究問題的選取:「在科學的探索中,首先要處理那些應該首先得到追尋的問題。這裡包括某些人持不同一件的問題,以及其他湊巧被忽略了的問題。對於那些想把問題弄清楚的人,明確問題是有益的。因為以後的順利在於以前的難點的解決。思想上的難題,顯示了事物的癥結。」(995a;25-30)

2.
科學的發現:

a.
研究問題的選取:「在科學的探索中,首先要處理那些應該首先得到追尋的問題。這裡包括某些人持不同一件的問題,以及其他湊巧被忽略了的問題。對於那些想把問題弄清楚的人,明確問題是有益的。因為以後的順利在於以前的難點的解決。思想上的難題,顯示了事物的癥結。」(995a;25-30)

b.
科學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原因,以此來推理出個別事物,其中原因有四種意義(實體、質料、動力、目的):「原因有四種意義,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說的實體和所以是的是;另一個原因就是質料和載體;第三個就是涌動由以發生之點;第四個原因則與此相反,它是何所為或善,因為善是生成和全部這類運動的目的。」(983b;30);「最重要的是必須投身於探索,在質料之外是否還存在著自身而言的原因,以及是可分的還是不可分的;在數目上是一個還是多個。」(995b;35)

c.
四種意義的區別目的:「不對多種意義進行區別,就不可能找到存在著的東西的元素,用這種方式來尋求構成事物的元素是徒勞的。」(992b;20)

d.
思辨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區別作為科學的定位:「把哲學成為真理的知識是正確的。思辨知識以真理為目的,實踐知識以行動為目的;儘管實踐著的人也思考事物是個什麼樣子,但他們不在永恆方面進行思辨,只想到關係和此時。」(993b;25)

e.
科學發現的困難:「真理考察的困難在於有了關於一般、整體的知識,卻還是弄不清楚其部分,並且困難的存在有兩個方式,其原因不在事情本身而在我們自己。」(993b;5);「不能對一切東西都要求數學的精確性,只能對那些不具質料的東西這樣要求,所以這種方式是不自然的,因為計劃全部自然都是有治療的,所以應該首先追問自然是什麼,由此才能清楚自然學科的對象是什麼,以及對原因和本原的思考屬於一門學科還是奪門學科。」(995b;15)

f.
科學論證框架之範圍性:「用不著證明,確乎存在某種本原,它不是沒有限制的;作為質料不能是無限制的;作為運動的開始也不能是無限制的;何所為或或目的也不能這樣無窮後退。」(994a;5)

g.
自變數、因變數與中間變數之間的關係:中間的存在物必然有個終結,而且可以逆轉,也就是這一個生成,那一個消滅。同時,最初的存在永恆而不會消滅,然而,由於向上的方向生成不能不受吸納之,一個東西必然只能通過最初東西的消滅才能生成,所以它不是永恆的。」(994b;5)

h.
可行性分析:「所以應該事先把全部困難加以考察,這不但是為了研究問題,同時一個探索問題的人,如果不首先弄清問題之所在,就會像一個行路者不知其去處一樣。」(995a;35)

3.
科學的判定標準:

a.
對經驗現象的普遍性認識:「一個有智慧的人要儘可能通曉一切,且不是就個別而言的知識。」(982a;5);「永恆事物的本原必然永遠是最真的本原。」(993b;30);「一切事物的科學都是普遍的,若想有關於本原的科學,那麼在那些原本之先還要有其他的本原作為普遍的稱謂。」(1003a;15)

b.
對經驗現象的抽象性認識:「感覺是人盡有之的,而且是容易的,算不上智慧。」(982a;5);「最普遍的東西也是最難知的,因為它離感覺最遠。」(982a;25)

c.
命題的可證明與可證偽:質料、形式、元素、事物的對立與正反面、數學都不是世界的本原,因為這些本原都是可以無限複製的多。

d.
本原的唯一性與不可分割性:亞里士多德對恩培多克勒的「四種物質作為質料」的學說與阿納克薩戈拉的「兩種元素作為本原」的說法做了駁斥。(989a;20—989b;5);「更進一步說,主張無限的人取消了知識,因為除非達到那不可分割的東西,就不會有知識。」(994b,20)

4.
人類與科學的關係:

a.
神與科學的關係:「神聖只有兩層含義,或者它為神所有;或者某種對神聖東西的知識,神是宇宙萬物各種原因的始點,唯有神才最大現代地具有這種知識。一切科學都比它更為必要,但卻沒有一種科學比它更為高尚。」(983a;10)

b.
人類與科學的關係:「對真理的考察,既困難又容易,從沒有一個人能夠把握到它本身,也沒一個人毫無所得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每個人都在說自然,作為一個個人對真理可能全無或很少貢獻,但總起來說就產生了巨大的效果。」(993b;5)

5.
科學的目的:

a.
科學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科學自身,為人類的知識做貢獻:「在各門科學中,那為著自身,為知識而求取的科學比那為後果而求取的科學,更加智慧。」(982a;15);「為知識自身而求取知識的人,以其最大的努力求取最高的科學,這種科學就是最通曉的科學。」(982b;5)


亞里士多德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遠遠超過(數不清的大帝、沙皇、皇帝)……

(例子略)

即使是在今天,拿起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依然有一種……yes!……yes!……yes!……那是一種要跪的衝動,一個人怎麼可以這麼博學,簡直想衝破時間的界限,立刻出現在亞里士多德眼前,對其吐露愛語,我愛你!

深深地崇敬!


我會告訴你萬有引力也是錯的少算了宇宙常量嗎,我會告訴你波爾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批判的體無全膚嗎,我會告訴你霍金的所有讓他出名得成就都是目前無法證實對錯的嘛?

科學就是一個根據已知經驗提出假設,然後再不斷完善或者證偽的過程,如果亞里士多德沒說過越重的物體越快下落,伽利略又怎麼用心思就這個問題掀起如此大的波瀾呢?

科學家不必也無法徹頭徹尾從無到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但他們把自己選定的方向開個頭,或者承接前賢繼續推進進度,哪怕只有1%再分享結果讓所有人共同努力解決,直到進度推進到100%完成。然而現在的科學界只獎勵恰好完成了最後99%~100%的人,這是典型的以成敗論英雄,那些為1%到99%付出努力的人不應該被遺忘,更甚那些從0%到1%的人甚至比獲諾獎的人更偉大。

亞里士多德開創了物理學的0%到1%,藝術理論的0%到1%,邏輯學得0%到1%,西方哲學的0%到1%(其中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還有其他承上啟下得諸如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

如果沒有亞里士多德創立的物理學與邏輯學體系,你看到的將是另外一個故事,比如:蘋果砸牛頓,然後牛頓改用了note7,卒。


亞里士多德太難了…

猜過了謎一樣的蘇格拉底,想像過了符號一般的柏拉圖,輪到亞里士多德的時候,我突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無力,因為他簡直無所不在,像是空氣。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幾乎沒有放過任何一個領域,著書一百多種,涉及哲學、邏輯學、物理學、地理學、天文學、生物學、詩學以及雅典法律。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這些學科才第一次獨立出來,在此之前被統一叫做哲學(愛智慧的學科),亞里士多德本人也變成了當之無愧的科學家。

1.老師和真理

公元前384年,亞里士多德出生於富拉基亞的斯塔基拉,這座城市是希臘的一個殖民地,與正在興起的馬其頓王國相鄰,這點很重要。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宮廷御醫,所以家庭條件還不錯,屬於奴隸主階級中的中產階層。

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亞里士多德曾經學過醫,對實證科學也饒有興趣。17歲時,隨父親遷居到雅典,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66年,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圖學園修學。那年,亞里士多德18歲,柏拉圖60歲。

由於亞里士多德天資聰穎,並且勤奮刻苦,表現十分出色,被柏拉圖稱為「學園之靈」。但在很多問題上,他又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柏拉圖擔心亞里士多德誤入歧途,便對亞里士多德說:「要給你戴上韁繩。」

儘管並不贊同老師柏拉圖的理念論,但亞里士多德卻從未停止過對真理的追求,他努力的收集各種圖書資料,勤奮鑽研,甚至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圖書室。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

2.沮喪的妒忌者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去世,把學園交由自己的侄子管理。亞里士多德結束了20年的柏拉圖學園生活,開始遊歷各地,並在小亞細亞結識了自己的妻子。

公元前343年,亞里士多德受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邀請,擔任太子亞歷山大的老師,沒錯,就是那個差點統一了當時所有已知世界的亞歷山大大帝。當時,亞歷山大13歲,亞里士多德42歲。

公元前335年,腓力二世去世,亞里士多德回到雅典,並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學園呂克昂(Lyceum),法語的意思是高等學校。因為肩負著說服雅典人服從馬其頓的政治使命,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優待,除了在政治上的顯赫地位以外,還得到了大量的金錢、物資和土地資助。他所創辦的學園,佔有阿波羅呂克昂神廟附近廣大的運動場和園林地區。

在此期間,亞里士多德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亞里士多德講課時有一個習慣,邊講課,邊漫步於走廊和花園,正是因為如此,學園的哲學被稱為「逍遙學派」。

有一次,一位學生問亞里士多德:「為什麼心懷嫉妒的人總是有低落而沮喪的心情呢?」亞里士多德聽完學生的提問後,回答道:「心懷嫉妒的人不但要承受自己的失敗和挫折,同時還承擔著別人的成功,所以他總是以沮喪的心情示人。」

幸福屬於滿足的人們。-亞里士多德

3.公眾的事務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連續高燒不退去世,卒年33歲。消息傳到雅典後,立刻掀起了反馬其頓的狂潮。由於和亞歷山大的關係,亞里士多德被指控不敬神,也許實在是想不出其他罪名,索性複製一次蘇格拉底的審判。

與蘇格拉底不同的是,亞里士多德選擇了逃跑,他的理由是:不能給雅典第二次機會來犯下攻擊哲學的罪行。

亞里士多德的兒子在雅典時,有人對他說:「公眾的事務,你離的越遠越好。因為你說公正的話,人民恨你;你說不公正的話,天神要恨你。」 正好亞里士多德在一旁聽到,馬上回答:「我熱愛公眾事務,因為我說了公正的話,神將愛我;我如果說了不公正的話,人民將愛我。」

公元前322年,也就是出逃後的第二年,亞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離開人世,終年63歲。

人類是天生社會性動物。-亞里士多德

對於這樣一個涉獵甚廣的全才型選手,用狹義的具體概念去界定他的思想,顯然是不太現實的,用廣義的抽象概念去概括他的學術研究,好像又非得最具體的科學才行。

所以,還是跟讀者道個歉,由於筆者學藝不精,實在無法呈現一個更加具體的亞里士多德。對他的研究,留給我個人的,是更多的問題,但希望能夠給各位提供一個認識的角度。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這位集大成者,我想還是他自己說的比較好。

沒有一個傑出的人物不是一個瘋狂的混合體。-亞里士多德


如果他的著作不是由許多人合著總結以他的名義。那麼他是古代世界的大神,中國上下五千年所有古代先賢加起來也比不過。可能我說得有些偏激,主要是太喜歡他的理性精神了。他的觀點不一定對,但是他是西方科學精神的集大成者、也是整個現代知識體系(不只是西方)的領路者。中國古代沒有人的認識水平能到這個高度。因為知識的高度並不是通過知識的簡單累加而提高,所以我說中國古代先賢加起來也比不過。


亞里士多德可說是人類歷史第一個博學家,自身就是一部古典百科全書,第二個能達到他這種高度的要數一千多年後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了


這是一個用盡畢生去思考和學習的男人!

他在哲學上的天賦無與倫比。


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博學家,為什麼說後無來者,因為當今已不可能有亞里士多德型的全才,是因為亞里士多德處在歷史開端,既不必學歷史,也沒有精密科學。還有就是古代的資源有限,必須以高度精鍊的語言表達儘可能準確的意思,減輕了學習者的負擔。

當今學習者需要讀冗長、自我重複的文本,並反駁贏得了宣傳規模但其實很弱智的謬誤(看穿它們的速度決定了學習的效率)。很多人說 「現代性碎片化」,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近百年來文本泛濫,稍微有些名望的教授死後都留下30卷 「全集」 養活一批人,擠佔了本來能學習更多知識的時間,使得人在人生幾十年間滿足於做一個 「現象學家」 「科學哲學家」 「心靈哲學家」 「XX學派」 這樣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工匠。因為視野狹隘,所以還妄想把只適用於一個領域的規則推廣到其他領域,引發一大堆意識形態口水。

而這一現象的更深的根源,在於人們已經不再嚴肅地對待思想,或者說得更嚴重點:已經不打算讓 「道理」 關切到自己的生命。問題的想得通與想不通、答案是否具備完整性和徹底性,不再是生死善惡攸關之事。所有人都暗地裡知道嚴格的哲學已經終結,於是大家都在利用它求得某種政治 「效果」。

綜上,大神不會再出現第二次。


推薦閱讀:

邏各斯與努斯的關係?
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三人的哲學思想差異在哪?
亞里士多德說「喜愛孤獨者,非神即獸」是什麼意思?

TAG: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