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喜歡吃辣是因為比較窮嗎?
微博上看到這樣的觀點:早期,喜歡吃辣的多是窮苦勞動人民,因為「咸辣好下飯」,對於食物的味道沒有太多要求;還有說因為這些地區比較窮,資源缺乏,所以需要辣味來掩蓋食物變質的味道
大家請抱著科學的,中立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即貧富是否與飲食習慣有關。另外,求不要再罵題主地域歧視、炫富 or逗逼了!題主自己都是那種言論里所謂的「窮地方「出來的人!不吃辣沒法活!但是,題主無奈書讀的少不知道怎麼反駁!所以來跪求知乎點播的!
1、相關不等於因果。
2、大象公會這篇文章是接著壹讀的文章寫的。但壹讀的《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愛吃辣》在事實部分的硬傷太多,詳情見
如何評價《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愛吃辣》這篇文章?
3、大象公會「改寫」過我一篇文章(不感謝下我嗎? - 不知所謂 - 知乎專欄),所以我對他們沒什麼好印象。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大象公會的《窮口味與富口味》比之壹讀《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愛吃辣》還是要強不少的,他們也批判了壹讀存在的一些明顯錯誤。
4、在《窮口味與富口味(上):為什麼辣會流行?》一文中,作者儘可能(雖然沒能完全)避開了歷史上為何出現有地區嗜辣的問題,轉而考察了本世紀以來飲食風氣的變化。
但這篇文章有幾處說得不清楚。
窮地方如何定義?人均GDP?要不要考慮貧富差距?不過相對來說,我覺得這個可能還是比較容易給出一個讓多數人接受的定義的。
本世紀的數據比從明清時候找歷史應該要容易多了吧?那這些窮地方在比如2010年這個時間點,在中國的貧富排名如何?與同時期勞務輸出地區的排名是否可以對應?
5、文中對安徽、河南這兩地輸出人口多卻對辣沒有貢獻,而對新疆、蘭州等地輸出人口少對辣貢獻大做了模糊的解釋。怎麼看都像是做實驗時,一共也沒幾個點,有2個點特別高,有2個點特別低,乾脆把這4個點都去掉吧,剩下的可以連成一條直線了哦耶!
6、這篇文章對於中國人變得嗜辣的論證基礎是:我們能非常容易感覺到全國都在嗜辣
那你難道不該寫一篇《窮口味與富口味(上):為什麼我們會感覺辣在流行? 》嗎?
最起碼要有的數據,各省的辣椒消費量相對於其他調料或食材,有無顯著提高?街頭吃什麼很難說啊,我父母很難得出去吃一次飯呢。
7、上海本幫菜的濃油赤醬,知乎有論述:本幫菜是種什麼樣的菜? - 萱叔寶的回答
《窮口味與富口味(上):為什麼辣會流行?》一文有事實錯誤。
8、在《窮口味富口味(下):窮人重口味,富人淡口味?》一文中,我欣喜地看到作者很明白:
以辛辣的效用來解釋地域性嗜辣偏好,最多只能說具有某種相關性,很難得出像日照強度決定一個地區是否嗜辣這樣的因果結論。
……這並不一定都意味著烹飪講究原汁原味的地方,一定就比烹飪時相對重口味的地方富裕。……如果辛辣刺激的調味品是稀缺物,格調或許會反過來。
9、羅馬傳統醬汁garum不是綠色的,而且關鍵是文中都沒有提這個,幹嗎配個圖。
10、在《窮口味富口味(下):窮人重口味,富人淡口味?》一文中,有一個很混亂的地方就是提到不同菜系時,把高端餐飲和市井食物交互比較。
11、我又掃了一眼,這篇文章通篇其實論證的是窮口味窮人不一定重口味,富人不一定淡口味。
但在結尾處,卻又簡略的做了一個近年來,國際上口味偏好的階級分化,而中國也可能有著同樣的潮流:窮人重口味,富人淡口味。但僅僅是可能,所以文章標題也打了問號。
我有一點同意這個觀點。但說實話,這個定義非常模糊,也缺乏數據支持,我無意論證這個觀點。
12、相關不等於因果。對於川人嗜辣,川菜無辣不歡,「舌尖」系列的解釋是驅寒除濕。此說法廣為人知,且有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藍勇背書。藍勇曾表示,把辛辣指數地圖和中國地圖比較,立刻欣喜發現:重辣區竟和年平均接受太陽輻射熱量低於110千卡的地區基本重合,同時還與年日照時數在1800小時以內,冬季1月份相對濕度在70%以上的地區高度重合,即冬季冷濕、日照少、霧氣大,是食辣最重要的地理環境背景。
不過,近日西南財經大學的經濟學家梁平漢則對這個說法提出挑戰。其研究成果稱,歷史上的川菜因四川盛產蔗糖原本甜而不辣,後來之所以變咸、辣,是因為四川的蔗糖減產,食鹽豐產,再後來食鹽減產,辣椒豐產。全叔今日為你介紹這個新學說。
川人嗜辣歸因的誤區
梁平漢認為氣候決定論不靠譜。事實上,宋、元、明及清前期是中國飲食文化中麻味發展最盛、影響最大的時期,幾乎全國上下食用花椒,僅明代宮廷每年即購入川椒近8000斤。吃花椒如此普遍,證明氣候非決定因素。
另外有人認為,「湖廣填四川」過程中,愛好辣椒的移民決定了現代川菜味型。但實際上,直到乾隆年間,長沙、衡陽等湖南的中心地帶食辣還不普遍。且這種說法無法解釋為什麼現代川菜產生於清朝後期,而不是移民大規模進入的清朝前期。川人嗜辣也並非歷史決定,梁平漢認為,歷史上川人嗜好甜味而非辣味。
全叔翻閱文獻發現,川人嗜甜確有悠久歷史。
公元225 年,魏文帝曾引用蜀人太守孟達的話說:「蜀臘肫、雞、鶩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食飴蜜。」可見三國時蜀人喜好食甜;西北農林大學鉤沉中國糖史發現,宋及宋以前提到產蔗區的文獻共16份,其中14處提到四川是主產區;在唐代,江東、越州、溫州、福州、廣州、廬陵、荊州、梓州、成都、會川、大理等地都盛產甘蔗,溫州、綿陽甘蔗和成都、梓州蔗糖被列為貢品。
另據宋《糖霜譜》記載,當時遂寧涪江東西兩岸地跨小溪(今遂寧)、蓬溪(今蓬溪縣)、長江(今蓬溪縣)三縣數十里內,4/10的土地都種甘蔗,是當時全國甘蔗主產區。
梁平漢認為,正是甘蔗高產造就了蜀人嗜甜,然而,由於南宋和明末的戰亂,蔗糖生產大受打擊,一度完全中斷,蓬溪等唐宋時期甘蔗主產縣衰落,甚至在清初成了主要食鹽產地。
甘蔗生產需要許多人力,然而四川人口從南宋紹興二年的751萬降至明嘉靖年間的310萬。缺乏人力,難以支撐甘蔗產業。於是,川人不得不尋找糖以外的調味品。
南宋後井鹽產量大升川菜變咸
四川蔗糖產量在南宋和明末時期的大幅下降,伴隨著四川鹽產量的大幅上升。
北宋時期,四川食鹽奇缺,一度人均年產量為3斤左右,但隨著開採工藝大幅提高,四川井鹽產量爆發增長。數據顯示,南宋紹興二年,四川人均食鹽佔有量是7.98斤,明嘉靖年間漲到11.29斤,清雍正九年甚至達到27.48斤,遠遠超過20世紀初排名最高的日本人均食鹽佔有量18斤。
梁漢平介紹,正是因為這個時期四川鹽業的飛速發展,導致川菜口味變咸,當時蔬菜製法中40%會使用鹽,四川泡菜的雛形也誕生於這個時期。
重辣區在清末正好位於井鹽覆蓋區
太平天國運動致川菜變辣
不過從乾隆時期開始,四川人均食鹽佔有量大幅下降,從乾隆二十三年的18.96斤,降至光緒三年的14.17斤。梁漢平認為,這個時期人均食鹽量的下降,辣椒的引入,讓川菜變辣。
不過根據統計,這個時期四川的井鹽產量卻仍在飛速上升,保守估計,也從乾隆二十三年的1億斤升至光緒三年的4.83億斤。總量上升,平均食用量下降,這是為何?
原因是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有記載稱,咸豐初年,太平軍從廣西興起,一路打到南京,佔據江南富庶之地。原來運鹽到湖南做大宗生意的兩淮鹽商受到嚴重打擊,長江水道也被阻隔,湖南人吃鹽,只能借銷川鹽。咸豐七年,四川鹽販賣到湖南和湖北市場的食鹽大約有1億斤左右,川鹽壟斷了湖南和湖北市場,兩地的銷量幾乎佔到當時四川鹽產量的1/4。
另外,由於貴州不產鹽,從清初開始貴州就吃淮南鹽和四川鹽,到康熙五十六年,淮南鹽供應幾乎中斷,只剩一個地區消費淮南鹽。隨著太平天國運動完全中斷了淮南鹽的供應,川鹽成為貴州的唯一供應。臨近的雲南也並非食鹽主產區,產量很不穩定,對川鹽依賴性很大。
因此,太平天國運動時期,雲、貴、湖北、湖南對川鹽的極度依賴,導致川鹽外銷量暴漲,在咸豐七年總共達到2億7930萬斤。這就造成食鹽價格在川內暴漲。清末,富順、鍵為的鹽價已經漲到1斤30文,湖南、湖北川鹽價格也在暴漲,甚至達到了「1斤鹽1斤銀」的天價,比今日的「蒜你狠」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在乾隆年間,川鹽在湖南、湖北的價格也僅2文而已。價格暴漲也導致了雲貴湘鄂四地的居民開始尋找食鹽的替代品。
辣椒在明末傳入中國後,不產鹽的貴州最先食用,康熙年間已有「土苗用以代鹽」的記載。道光年間貴州北部已是「頓頓之食每物必蕃椒」。而湖南一些地區在嘉慶年間食辣並不十分普遍,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期間,湖南食用辣椒已較普遍了。據《清稗類鈔》記載,清代末年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經成性,連湯都要放辣椒了。雲南在乾隆時期食辣椒,但在乾嘉時期雲南食用辣椒並不十分普遍。從咸豐後期開始增多。
四川地區食用辣椒偏晚,道光、咸豐、同治以後,四川食用辣椒開始普遍起來。從時間上來看,雲貴川湘鄂四地開始大量食用辣椒的時間,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時間大致吻合。
而在西南大學藍勇2000年的測評當中,長江上中游屬於辛辣重區,包括四川、湖南、湖北、貴州、陝西南部等地,辛辣指數在151至25左右。也就是說,在太平天國時期處於缺鹽狀態的這幾個省,其口味都變辣了,開始嗜好辣椒。
最早食辣椒五省非辣椒最早流入區
歷史上,辣椒由三個方向傳入內地:一是從浙江,二是從台灣,三是從日本經朝鮮到中國東北。為何東北、浙江、台灣沒有成為嗜好辣椒的地區呢?有學說認為,因為這些地區都大量產鹽,並且沒有在辣椒進入的時期出現食鹽缺乏。
明代海鹽生產在整個鹽業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其中就包括遼東、浙江產鹽區。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哪個地區會出現嚴重缺鹽的情況,為何長江中上游這幾省仍嗜好辣椒呢?
在梁漢平看來,在經濟持續發展,各種物質水平不斷豐富的今天,各種調味料的供給基本上已經不再稀缺,人們也因此缺少相應的經濟動力去根據現有調味料的價格,調整菜品的創新方向,因此嗜辣地區口味的偏好也習慣性地保持了下來。而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江浙地區嗜甜,因為從宋朝開始,這些地方一直都是糖高產區,從未中斷,所以也沒有經濟動力來改換味型,喜好一直保留。
總而言之,判斷一個地區飲食習慣有很多方法,僅僅用氣候、地理或戰爭等解釋,是不夠全面和科學的。
本文鏈接:全叔讀報:川人為何嗜辣,專家有新解 – FUN輕鬆
這是大象公會的那篇產品的觀點吧。
話說,我在這裡放個地圖炮,剛開始」大象公會「的東西還可以,現在都快和」鉛筆社「划上等號了。
黃教官這篇,我很不好意思地說,是觀點先行。他在很多方面的見解我很佩服,譬如新疆問題等等,我是拍馬難追。但討論吃,顯然他不能和我這個吃貨以及對吃貨歷史一直很有興趣的物質及非物質雙重吃貨比。
他的觀點之一,是說工業革命之前,新鮮食品不好保存,所以貧窮地方腌制食品多。而川湘菜的興起,是淮揚菜和杭幫菜、江蘇菜和潮汕菜走出豪門與當地大眾口味結合的緣故,等等。
這個時間軸是對的,但結論是錯的。因為在明清之前,我國其實是沒什麼菜系的,至少和現在的菜系概念是不一樣的。真要說,大概只有現在的洛陽水席那種孑遺。因為在炒菜出現之前,大家都是烹烙而已,也就是煮燉燒烤,除了烤,大都是帶湯水的各種菜,吃過洛陽水席就知道是什麼樣了。
原因么……我國早期做菜工具是鼎那種東西……當然只能煮燉燒,你還想怎麼樣?到六朝總算有了點炒雞蛋、炒鴨丁(恩,這裡要鄙視一哈腐國人,到現在也就這道菜)什麼的,但這是只要是有鍋有油,尤其是有雞蛋,遲早都會這麼吃的菜,不代表炒菜成體系了。
到宋,炒菜有,但依然沒有興起,炒菜的真正興起要到明朝,不信咱們查歷代食書去,哪怕到了朱和尚那會,還是大量的燒燴炙燉烹,罕見有炒的。要等炒菜真正興盛之後,才能冒出來那麼多的菜系,因為才能開始有那麼多的火候、刀工、作料的講究和差異。烹……需要這些精確、精密的事兒么?
所以現在所謂的菜系這些事兒,和炒菜出現有關,和貧富以及工業革命之類,沒什麼關係。
再說腌制食品,古代真正多的是什麼地方呢?是沿海地區——不信咱們查歷代食書去——噗,老來這招,我自己都笑了。因為水產才是古代真正難保存的食物。想想看,祖龍大人的龍軀是拿什麼掩蓋味道的?鮑魚海腸子什麼的咱不說了,說其他的,就一個螃蟹,我們大江浙人就先是用鹽,然後用糖,後來又用酒,各種變著法去腌制。什麼?沒聽說過用糖腌的?那我告訴你哈,唐代就時興用糖來腌螃蟹吃,原因么……因為糖貴。
至於那會的四川和兩湖……他們會這樣問你:」天府之國知道不?湖廣熟天下足知道不?俺們是發達地區,你們沿海才是貧窮地區,你們全家都是窮人!「
——看見評論里有朋友有意見,特地說明一下,這是調侃開玩笑諸如此類,總之,是說古代川湘並不窮,不是說誰最窮最富。江浙一帶至少到三國時期還是經濟落後地區,孫權對浙江等地的統治很是傷了一陣腦筋,經濟興起要到南北朝後,運河打通是真正興盛的標誌。而四川,秦時就是糧倉了。兩湖興起是宋以後。任何地區都有發展過程,用貧富來判斷腌制這種儲存手法及辛辣這種口味,是不適合的。——我可不可以不用每句話都必須說這麼直接……另外,因為地域原因,四川人吃水產很少,可人家有臘肉……兩湖也擅長臘肉……也所以,這事和貧富無關,只和科技及地域有關。話說要是有冰箱,大家至於這麼幹麼。
所以,川湘菜系的興起,和什麼貧窮之類……真的無關。
川湘菜系的興起,理由在我看來其實很簡單,一個字——香。這和美國人喜歡吃油炸食品一樣,別以為歐洲人不喜歡油炸,我覺得但凡是是人類,就沒有覺得油炸食品不好吃的。不吃只是因為什麼健康啊之類的理由,不是因為不好吃。清淡食物固然也好吃,但真心頂不住隔壁家王大媽天天油炸+紅燒+油辣子啊。事情就這麼簡單,口腹之慾耳。
----------------------------
有朋友私信問,文章里還說到了流動,說大眾飲食文化的傳播和流行方向,總是勞務輸出地區向勞務輸入地區,而勞務輸入地區的飲食卻很難在勞務輸出地區大面積流行。正好也一併說下。不好意思,這個觀點我也反對。舉個例子,河南人口一億多,目前的第一人口大省,是勞務輸出的大根據地,安徽也是,那麼為什麼豫菜徽菜不但沒流行,反而式微了呢?粵菜北上開花已經多少年了,北方菜卻沒有南下紮根,譬如魯菜京派菜之類,不但沒南下紮根,連在本地都萎縮了,難道還是廣東窮、山東以及北方地區富了?粵菜在向西的內陸不多,純粹是因為它需要的新鮮水產食材等等限制而已。
所以總結一下,對清淡以及辛辣等口味,我的觀點是除氣候因素外,應該沒太多規律可以尋。這事,幾乎純粹取決於該地區的飲食習慣,這個習慣包括本區域可獲得的食材種類、傳統的烹飪方法等等,都有關係。但恰恰就是和貧富沒什麼關係。
某個時間段內某種口味的流行,只和這個地方人認為什麼味道是好吃的有關,原因極其簡單。
----------------------------我再說點理由——那就是別以為沒辣椒咱就沒辣吃了。
現在流行日料,綠芥末吃過吧?我先打擊你們一下,其實那是仿製品,因為根本就沒綠芥末這種東西。
那為什麼你能吃到呢?因為那是大家都要假裝在吃山葵。山葵,才是真正的日料里用的綠色的辛辣的調料。很不幸的是這玩意非常之難保存,幾乎全是現做的,所以你們吃到的綠芥末……是用辣根做的,那是一種黃色的辛辣玩意,來自國外。當然,你也可能吃到的是我國傳統辛辣調料——黃芥末。總之,都是黃色的被調成了綠色。
現在,我們可以隆重推出我國傳統的辛辣調料了——黃芥末。
這貨到底是什麼呢?這貨其實就是芥菜的籽,我國吃了幾千年了,HIA HIA HIA——中國傳統吃貨狂笑中。
然後,這貨很容易做,不管怎麼,只要加熱然後冷卻,就得到了辛辣作料,你隨便怎麼用都可以,效果和辣椒差不多。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國自古就有辣作料,我擅長腌制食物且長期比天府湖廣窮的大江浙,他就楞沒整出江浙辣味菜系來呢?
完畢。這觀點基本扯淡~
作為一個地理決定論者有必要回答一下1.我國西南地區喜歡吃辣,是因為當地氣候潮濕,吃辣可以抵抗濕氣。如果一定要和經濟扯上關係,只能說吃辣和經濟都是地理條件的派生物。2.為什麼沿海地區最早接觸辣椒,卻沒有養成吃辣的習慣?這裡拿廣東來回答這個問題,廣東人因為氣候的原因要天天喝涼茶降火氣,你覺得他會有吃辣椒的習慣么!在下是江蘇人,辣椒吃多了,第二天會出現菊部有血的狀況(羞羞,在用節操答題啊),表示身邊的小夥伴們都有過這樣的遭遇,你覺得我江浙人會養成吃辣椒的習慣么~3.另外在捎帶上兩條,和問題關係不大,但也和吃有關山西為什麼喜歡吃醋?這也是地理關鍵決定的,山西表裡河山之地,山多地少人口還密集,在這種情況下小麥的產量是無法滿足需求的,勤勞的山西人民也是不想餓肚子的山西人民發現一種叫做莜麥的東西,單產量比小麥高,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也沒有小麥苛刻,於是山西人民開始廣泛種植莜麥。只是這莜麥吃了不易消化,於是醋就進入了山西每家每戶的灶前桌上4.東北多燉菜,炒菜比較少。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散熱慢,尤其當水表面還有一層油的時候,所以燉菜在天氣寒冷的地方比炒菜出現的概率更大吃什麼怎麼吃,都和當地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都是勤勞的吃貨幾千年摸索積累出來的經驗~
以上一個簡單的邏輯錯誤:在物流並不發達的古代,食材豐富與否並不依賴物流(依賴當地的自然環境),依賴物流的恰恰是各類香料調料。
這些東西跟食材不同:一方面產地很少;另一方面,長時間運輸中,也不會像食材那樣變質。所以如果非得給「貧富口味」問題提個假說,也應該是歷史上物流不方便的地區更依賴食材本身的味道。注意,這也只能作為假說,還要有足夠的觀測證據支持才能被驗證。至於題主提到的那篇文章,稱為假說還是抬舉了,腦洞而已。當然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了,英國、日本這兩個大航海前物流極端匱乏的孤島發了家致了富,把追求「真味」的飲食文化帶到了全世界。這就造成了「清淡風味是富貴口味」這樣一種基於虛榮的錯覺。大象工會的那個我也看了,看完我覺得我漲姿勢了!
照這個說法可以暢想一下,原來在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是窮死的,因為是他們最先採集和食用辣椒的。印度人和泰國人喜歡吃咖喱和辣椒也是窮的,怪不得經濟發展速度追不上我大天朝。太有道理啦!!!好了,不吐槽了,說正經的。原因很多同學都說了,其實很多地方人們吃辣,只是地理和氣候因素而已。西北人喜歡吃酸的是因為土壤中鹼性高,麵食不易消化。東北人喜歡高油高鹽高熱量食物是因為氣候寒冷,東北燉菜多是因為燃料充足,燉菜冷得慢,適合寒冷氣候。東南沿海喜歡原味和鮮味是因為新鮮食材來源廣泛。
真正和貧富有關的,可能只有食用腐臭食材。比如東北的大酸菜,雖然不是東北窮的原因,但是直接和東北冬季缺乏非肉類食材有關。安徽的臭鱖魚,湖南的臭豆腐和人口遷移範圍和災年比較多,經商和逃荒的路上出現了人們對腐臭食材的了解和掌握。也就這一點和貧富稍微能扯上點關係。比如歐洲的臭乳酪其實也不都是和貧富有關。至於喜食動物內臟也不是僅僅是中國人口多,食材少。法國菜里,比如鵝肝,酸辣肚絲,甚至法國也有酸菜,你能說歐洲人也是窮得只能連動物內臟也不放過么?不是,湖南四川貴州吃辣出名,這些地方的一大共同特點就是陰冷潮濕,這種氣候條件決定了當地人對於香辛料的偏愛,因為例如姜,花椒,茱萸這些東西都有著祛濕,發汗的功效。你聽說過花椒茶、姜鹽茶嗎?這些都是被濕氣逼出來的飲食方法。而明末辣椒引入中國後,因為它好種,能當菜吃,香味足,直接幹掉了老牌食物茱萸,把花椒打回了老家四川,在湖南流行開來。之後又傳入四川貴州等地,解救了廣大百(chi)姓(huo)。所以吃辣是對於地理氣候適應的結果。
喜歡吃辣條確實是因為窮。
某些人過分依賴重辣、重油並不惜以對味蕾的毀滅對新鮮食材的糟蹋為代價追求辣椒帶來的感官刺激,其實就是享受被虐的快感。 一邊吹著地溝油+味精+辣椒的某菜特色,一邊談著自古以來的天府之國,哈哈哈數典忘祖,殊不知明亡清興,四川人口減少四分之三,「自古」的川菜早就不復存在了。
= =
辣椒開始引進的時候是很貴的,那時候叫番椒吧。屬於進口商品明代進口辣椒之前,使用另外一種植物代替辣椒,但是辣味不足,很便宜,但是那是加在菜里的,窮人能吃個蛋菜
還有增加麻辣味道的花椒,這玩意古代貴的要死,窮人能吃個啥辣,想多了吧窮人家頓頓稀飯鹹菜那都是農忙的時候才能吃的,平時就是粗糧,野菜,紅薯,還特么想有菜?辣椒是調味品啊,大哥,你家窮的時候還能考慮味覺嗎身為下河菜系人有必要回答一下:
1、西南地區嗜辣主要是氣候原因,即冬季潮濕多雨,而麻辣有助於祛風散濕。
2、關於腌臘製品的觀點恰恰相反,如果物資匱乏還有多餘的魚、肉給你腌制?你問問78年以前有多少人家裡能有腌肉?有多餘的肉可供腌制,那是富裕的表現(咱們家的肉就是多得吃不完,掛那兒就是讓你眼饞的)。
3、按傳統地域貧富(非80後,而是南北朝以後)劃分湘川都是極富饒之地,貧窮不知從何說起?難道湘菜和川菜是80年代後才出現的?
4、現代川菜成形較晚,這時事實,因為明末辣椒才得以大面積種植和食用,以辣為中心的川菜體系是在清中期初步形成的,當然也受到「湖廣填四川」的影響,加之抗戰時期全國的中心全部移到川渝也有很大影響。但是,川菜也是4大菜系中最具活力的。川菜張揚而包容,以其吸納百家之所長,取各地菜系之精華,加工方法全面,適合各種材料。而下河菜更是個中翹楚。目前流傳全國的所謂「江湖菜」就主要是下河菜系。因其用料廣泛,味道百變,不斷推陳出新而聞名全國。
5、現代川菜素有「百菜百味」的美譽,只因物質富足才能有百樣菜百樣味。除了川菜系你再也找不到哪個菜系有如此多的口味,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開水白菜、鹽煎肉、蒜泥白肉等等,在這些菜中你能嘗到人間百味:酸、甜、麻、辣、香、鮮……
6、上河菜、下河菜和鹽幫菜是川菜的主要構成體系。既然在同一體系內,只是略有偏重而已。上河菜物產豐富偏重香辣,下河菜大魚大肉居多偏重麻辣,鹽幫菜鹽不要錢以鮮辣為重。這也只是略有偏重,其麻辣仍為主流。要說成都平原就真比川東地區和自貢地區富裕多少?我看真不見得。
又沒忍住熬了夜,晚上刷知乎是壞習慣!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轉載。因為濕。
窮不是貶義詞。跳腳矚目。
不過這問題的確蠢,蠢是貶義詞。1) 可能是上癮,不關貧富的事。2) 廣東不乾燥,很潮濕,又濕又熱。涼茶不是人人喝,更非天天喝,請別拿這個與天天吃辣的比。
喜歡吃苦,未必是勤奮勵志,也可能是愚蠢和頑固。
喜歡吃醋,未必是自私嫉妒,也可能是自幼好這口。
喜歡吃辣,未必是身心貧窮,也可能是異地想家了。
喜歡知乎,未必是求知若渴,也可能是受不了微博。就只是因為喜歡不行么, 不要拿骯髒的金錢來衡量我們純粹的愛情!!
其實原因沒那麼複雜,就是好種加當地人有錢。辣椒真正大規模種植是很晚的,已經入清很久了,當時四川等內地省份一由於鹽業,原本發達的農業等因素處於經濟黃金時期,天氣水土等因素也適宜新世界作物,積極引種加上能夠形成規模,所以湖南、四川、雲南等省份開始了大量種植,蔚然成風。但要知道,其實辣椒在內陸普及是非常晚的,只不過是乾隆到同光這麼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其實我們熟悉的,以為非常古老的大多數日常飲食習慣都形成於這麼短短几十年)。廣州一口通商和辣椒入華時間接近,都是乾隆中期,和現在的印象相反,由於廣東通商口岸的存在,當時直接連接廣東的湖南、重慶、武漢,以及西南口岸地帶的雲南和貴州的商業城市正是有史以來最富有和最繁榮的時刻,領風氣之先(辣椒開始風行的年代,它們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鴉片產銷地之一)是國內的經濟和文化都最具活力的地區。當然,這種發達是限於少數城市地區的,所以清代這些地區都發展出了最為發達的地方菜系,引種了大量依賴大規模貿易傳播的作物。如果淮揚菜晚一百年誕生,大概也會變成重辣的菜系,但在明中期到清代中前期而言,現在以淡雅著稱的淮揚菜其實被認為是一種非常重口的菜系,因為喜用糖,這也是一種貿易作物。從世界範圍看,越重口味的菜系,恰恰是誕生在文化和經濟交流曾經非常發達的地區,比如墨西哥菜,比如關東菜,比如紐約菜和倫敦菜,義大利北部菜(熱那亞),法國南部菜系,俄羅斯的彼得堡地區菜系,印度的旁遮普和馬拉哈市特里地區的菜系,特別是果阿菜。在這個地區都屬於比較重口味的,因為在那個年代,辛香料的使用和這個地區的貿易發達程度基本上是成正比的。當然了,也許會有人拿江南菜系作為反例,尤其是上海菜,第一,江南菜系其實一直滿詭異的,看隨園食單就知道了,有很多怪吃食,這其實和明清江南文化整體上的文人化有關係,很多菜如隨園食單所言,是吃意思的(雖然袁枚自己標榜的不少菜也有這個嫌疑),而不是吃味道的,第二,上海菜其實才是最重口味的東西,它的標誌性調味料中竟然有砂糖和白醋(從更長的歷史時段來看,代表「重口味」的是甜和酸而不是辣)。
胡扯 喜歡吃辣的四川 湖南 貴州三大省 貴州確實很窮 但是中國比湖南和四川窮的地方多了去了吧 為什麼他們就不喜歡吃辣呢 況且辣椒這個東西在中國被引入也是300年內的事情 300年前中國根本就沒有辣椒這個東西
走 哥哥帶你去吃香的喝辣的去…
飲食跟當地氣候有關係,兩種特點是濕和冷,跟窮富沒關係。我在福州生活十多年,家裡十多年沒見過辣椒。來了北方生活,就接受各種辣,冷的時候辣的東西吃完出出汗就很爽,對就是因為冷。而像我同學在重慶這樣的地方是因為濕,更不容易排汗,所以吃辣,簡直無辣不歡。但是,我同意辣和太咸確實都是比較低級的味覺享受ing,因為辣是刺激,其實是痛覺,舌頭不能感覺食物原本的味道,而太咸就多吃飯或者多喝水來壓下去,也沒有細嚼慢咽的可能。
我為什麼這麼執著於反駁「窮才吃重口味」這個話題,因為這個話題太他媽噁心,它不過是「據調查,82.75%的河南人都是騙子」「資料顯示70%的新疆人都有偷竊史」這種令人作嘔的地域歧視的又一件馬甲——尤不可忍的是,它還打上了美食的旗號。
辣產生的痛覺促使生成使人愉悅的多巴胺,油所象徵的高熱量是至今尚未消滅飢餓的人類刻在基因里的「好吃」之定義。吃辣與否,重油與否,好吃就是好吃,美食沒有那麼多廢話,更不容得惡毒、狹隘、偏執且使人反胃的地域歧視。推薦閱讀:
※吃辣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患胃病?有沒有客觀的數據說明
※辣椒的辣度是怎麼測出來的,原理是什麼?
※有什麼零食越辣越上癮?
※世界上有人被辣死么?
※全國各地有哪些非常好吃的辣椒醬與辣椒小吃等辣椒加工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