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羅輯思維的目標客群是什麼?在前期是如何積累用戶的,只通過優酷視頻嗎?羅振宇在做《羅輯思維》之前,是否已經在微博或其它渠道吸引了足夠的粉絲群?我看了兩期的會員福利都很一般,為什麼有人願意繳納200元甚至1200元成為付費會員?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又是什麼?


1、優酷PGC計劃的廣告分成

2、會員繳納的費用、粉絲打賞

3、以大量粉絲為基數的活動,吸引商業品牌加入

4、出書

《羅輯思維》其實是原來現在的沙龍、俱樂部的互聯網化,目前他們自己應該也在摸索,但至少已經積累了大量忠實粉絲,僅僅是粉絲經濟一項就能有很大潛力和前景。

先寫到這。


下面文章說的比較詳細,總結起來

1、互聯網個人成功學、互聯網企業成功學;

2、「會員收費+抽獎」模式;

3、高毛利商品的飢餓營銷。


《羅輯思維》越來越像中央電視台,其他自媒體相比只是地方台或者還沒有衛星信號的縣城小台。

《羅輯思維》與中央電視台相似點

1、都是媒體:一個是傳統媒體,一個是新媒體。

2、都靠收視率(或關注率、點擊率)來取勝。

3、核心盈利點都是靠做廣告,只不過一個主要是給別人賣東西,一個主要是給自己賣東西。

如果以上推論成立,那麼得出以下

1、中央台與地方台主要是競爭關係,而不是合作——如果湖南台、浙江台、東方台等等的廣告收入增長率提高了,央視的廣告收入增長率相對就降低了——尤其是在廣告投放市場競爭激烈、相對飽和的時候。

2、打造精品欄目和請明星大腕站台,是最常用且收效最快的提高收視率(關注率)手段——《羅輯思維》的優酷視頻和從史上第N大讀書會開始的明星扎堆站台就是典型標誌——所謂抱團取暖,請參看瀚哥之前的文章《個體崛起,一個天大的騙局 - 思籌·餘思瀚 - 知乎專欄》(直接點擊進入)。

3、扶植草根是小概率事件,除非它非常有利於平台或欄目本身,例如星光大道;如果你已經比較紅、比較出名,那麼馬上拉你入伙、招安收編,繼續抱團取暖,例如投資papi醬;而非不斷扶植新的草根明星出來分散眼球和注意力。

好了,今天羅胖請來了白岩松,推薦一款「內容收費」產品,之前當然還有柳傳志、馬雲等人推薦別的產品。

那麼《羅輯思維》的廣告和央視的廣告有什麼不同呢

1、精準投放、量身定製。

央視的廣告可謂「不挑食」,有錢就行。為商家(廣告投放者)做用戶篩選是極難的事情,尤其是綜合頻道。相比之下少兒頻道和體育頻道就相對好一些。

《羅輯思維》的廣告則滿足幾個條件:

追求品味生活(喜歡裝逼或有裝逼需求);

追求財務自由(想一夜暴富或投機發財);

追求獨立思維(容易被看似高大上的東西忽悠)。

所謂有共同的價值觀純粹是扯淡,各地的羅友會群友大多各自為陣、四分五裂、粘性很差、誰也不服誰就很說明問題。

《羅輯思維》商城裡賣的東西幾乎全部符合上述三個條件,而所謂「內容付費」只是一個包裝、一個噱頭而已。

相比「流量主」或其他自媒體的廣告,羅胖的廣告收益率之所以比較高,就是因為相比更做到了「精準投放」。

2、獨家發售、打時間差。

央視的廣告,大多在地方台也可以看到;

央視廣告賣的那些產品,並不走央視的渠道來銷售,除了電視購物。

《邏輯思維》的廣告則滿足:

擁有獨家發售權,是第一條件,而非之一;

東西再好,如果滿大街、滿淘寶都是,那我也不會賣;

央視是給別人做廣告,而羅胖是給自己。

簡單地說,就是「商家+媒體」二合一:我是賣貨的,但我本身就是個影響力較大的媒體;我是媒體,但我絕大多數時間只給自己賣貨。

就說賣書吧!其實有很多書比羅胖賣的書更好、更實用、更有見地,但是羅胖不賣。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掙不了這些書的錢而已。請參看瀚哥之前的文章《你不是愛讀書,只是想發財 - 思籌·餘思瀚 - 知乎專欄》(直接點擊進入)

3、成本較低、順勢投放、人格背書。

因節目和時間所限,央視廣告投放是以秒計算的,很多製作精良,成本很高;

廣告投放增量大多數時候和產品銷量反相關——越是賣得不好,才越需要投廣告。

《羅輯思維》的廣告:

新媒體,不必受時間限制,可長可短、可多可少;

賣得越好,廣告越多,順勢炒作,撈足了再走;

製作成本不算高,也稱不上精良,但都有大V推薦、明星代言,帶著人格背書。

咱就拿《必然》為例吧!為了賣這本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推背圖式」的「玄學」「預測學」書籍,羅胖不惜用8篇自己的讀書心得來做廣告,而且還輔之以大量的講座、研討等線下推廣。可謂「不惜成本」。

當然《必然》這本書之所以可以這樣炒,也有自身特點的原因。全書幾乎沒有什麼「確論」和「定論」,都是含糊其辭的玄妙描述——比如「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這種更像雞湯的話,你在任何時候說這句話都不會太錯。而羅胖之所以掀起「解讀」的浪潮,並不是真的想問:從這本玄之又玄的書中,你看到了什麼?而是賣書——既然要一起「解讀」,好歹要先買一本看看吧!

這當然也創造了一個「奇蹟」——一本全憑「解讀」才能看得「懂」的書,居然賣了那麼多,而且每個人的解讀還不一樣,甚至大相徑庭、針鋒相對——感覺比《周易》還牛。請參看《凱文凱利《必然》解讀之瀚哥版 - 思籌·餘思瀚 - 知乎專欄》(直接點擊進入)

與之邏輯類似的當然還有投資papi醬,趁其正火,趕緊撈一把;

不火了,或者銷量下來了,就馬上轉戰他處。

看懂了以上,你才能明白,好多人想攀附羅胖,期望得到大V推薦或扶持,幾乎是痴心妄想。詳細分析請參看《個體崛起,一個天大的騙局 - 思籌·餘思瀚 - 知乎專欄》(直接點擊進入)

最後引用一位羅友的話:現在的羅輯思維,滿眼都是廣告,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但是,瀚哥想說的不是這個。

做廣告就做廣告,人家礙著你什麼了?你愛買不買,人家也沒捆著你啊!所以我其實並不不關心這個,只是作為分析案例而已。

一直關注我的朋友,雖然是「小眾」,但是大言不慚地說,思考能力整體要強於普通羅友。

在瀚哥分析了羅胖、網紅、直播、內容收費、互聯網思維等等一系列專題之後,其實一個隱藏的商業邏輯正潛伏在背後

關於這部分內容,不收費,也不公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發消息私我。瀚哥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思考能力強的朋友,一起開創互聯網時代的新標杆。

咱們不急、不燥,慢慢來。


要想知道《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就要了解《羅輯思維》到底是什麼?(以下全是我個人感受和個人理解)

1、《羅輯思維》以知識分享為載體,視頻、活動為渠道,傳遞的是一種感覺,有種、有趣、有料的感覺。從我的角度來說,核心競爭力是賣感覺,這一點上和《曉說》、《冬吳相對論》這樣的節目來說是類似的。為什麼說是賣感覺?每一次所講的內容,雖然是經過壓縮、簡化的、通熟易懂的,但是裡面涉及的知識點和內容其實是很大的,任何一個點展開都可以侃上個把小時,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框架和一些小故事。普通人看完,頓感自己高大上了、長知識了,再去噴妹子、熱場子沒問題了,確實有知識雞血的作用。

2、歸屬感和認同感。羅胖一直強調這是一個喜者聚、厭著離的節目,喜歡我的來看看我、聽聽故事,不喜歡的出門右轉,絕不強求.《羅輯思維》不為迎合所有人,只為品行相投的人而生,這就叫產品的品格。能夠通過羅胖的節目聚在一起的人,大多品行口味相投,大家聚在一起侃侃人生、聊聊大千世界、感悟相見恨晚。羅胖就是在用這樣一個節目作為平台,聚集這樣一群人在一起,賣認同感和歸屬感。

3、至於會費?也許有人覺得這是會費,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進入朋友圈的門票。這個世界已經變得冷漠,花點錢能讓自己的人生鮮活起來,當歲月逝去,青春不在時,我們回首往事,總會將《羅輯思維》朋友圈作為人生中一個亮點。哎,羅胖,你竟然還在賣回憶....

4、這本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節目,他的成功也許可以歸結為幾個點,但是真正的成功總是有許許多多你看不到的,總結不出來的東西支撐。

正在上班,回頭再填


正好我寫了一篇評論,發在自己的公眾號上:

羅振宇和羅輯思維:他不是提供知識服務,而是提供宗教服務

羅輯思維推出微信公眾號沒多久,我就關注了。每天聽一段語音,看一篇小文章,成為早上廁所時間的標配;周末一邊聽羅胖叨叨一個小時,一邊把拖地、洗衣服之類的家務做了,勞動也變得不單調。講的內容不一定很精彩,但基本符合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人的價值觀。我當時就想過,羅振宇靠什麼掙錢呢?按照當時的發展,他就是不斷圈粉,然後在微信上插點廣告,然後賣書、賣月餅,賣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後來羅振宇開始賣會員,我也抱著好玩的心態,買了個一百塊的親情會員,福利是寄過來一個很廉價的掛件,以後買他家的書可以打95折,還有就是組了個群,每天發一個叫閱後即焚的內部公號,似乎是羅輯思維的會員自己做的,必須是會員進了這個群才能看得到。記得有一次我在群里抱怨,這個閱後即焚的編輯質量越來越差,還被群主說這本來就是免費做的,要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等等。不過我就不明白了,交了錢的會員,怎麼抱怨幾句產品質量還不行了。好在這個閱後即焚後來很快就沒了,群也荒廢了,這個花錢買來的會員就根本沒有後續福利了。買書打折還是有的,但我只買過一本,因為我發現基本上羅輯思維商城裡賣的書都比任何電商貴兩到三倍,當然會有一些書羅輯思維會出的早一些,或者裝幀漂亮些,羅胖就會在節目里不遺餘力地給聽眾洗腦:你比別人早看到一個月,你的思想就領先一個身位;你願意多花錢在一本漂亮的書上,說明你是有品味的。這套手法在營銷中百試不爽,消費者就是吃這套,無論是虛榮心還是自我標榜,這個買賣行為就不是單純在買書了,而是買一種身份認同了。

這一點在羅振宇今年的跨年演講里表露無遺。他自己說,他不是賣書,出版社賣書書是產品,他是知識服務者。所以他放棄了之前賣月餅賣枱曆這些嘗試,開始專註於做「得到」APP,這是一個知識服務平台,匯聚了各行業所謂的大牛,用戶付費訂閱相應知識服務。這事其實不新鮮,我們從各種渠道可以得到各種知識,且大多數是免費,「得到」做的事情是把這些巨量資訊做了篩選和提煉,消費者為此付費也是應該的。有意思的是,羅振宇在跨年演講和他其他節目里,一直在宣傳的理念是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尤其是處於創業階段的年輕人,你應該通過「得到」這個平台,通過羅輯思維,來獲取知識服務,由此你才能不被這個時代拋棄。在羅輯思維首發凱文凱利的《必然》這本書時,羅振宇用的就是這種手法,一個月之後網上到處都有賣《必然》了,羅輯思維就開始運作和宣傳下一本書。

跨年演講是另一個重要的標籤。這是羅振宇第二年的跨年演講,他號稱要做二十年。在今年的跨年演講上,羅振宇一上來就給底下觀眾打雞血:我很為你們感到自豪,你們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跨年,說明你們的品味和格調,等等。然後給創業者下定義,他不認為只有開公司的才是創業者,凡是開拓人類新邊界的都算,這可把底下的創業青年、中產階層、資深白領都給哄得嗷嗷的。這年頭被叫創業者,聽著就是一個很有銳意進取調性的標籤,即使沒勇氣真創業、在一個公司半死不活地混到退休的中年白領,心裡總還相信自己每天重複的這點破事,對人類發展大計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吧。每天聽羅輯思維,訂閱「得到」上面某某頻道的課程,時不時買幾本羅胖推薦的書,跨年跑來和王石、柳傳志這些大牛坐一起聽羅振宇演講,這是多麼有逼格的事。這個標籤一旦貼上,誰要撕下來非打起來不可,但我真心懷疑這些賣出去的書有多少真被翻看了。

羅振宇老說自己是知識服務商,並拿馬雲做阿里巴巴這個小企業服務平台來做類比,但仔細扒開來看,他不是知識服務商,而是在運作一個宗教,這個宗教的教義宗旨是你的生活可以更有檔次,你的娛樂可以更有檔次,你的教育可以更有檔次,你的所有一切都可以更有檔次。其服務的對象是有了一定財富積累、希望獲得更好精神文化產品、又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中國新興中產階層。他們受過相對良好的教育,希望獲得更好的;他們有了一定的品味,卻又無所適從;他們願意為有質量的內容付費,但自己不知道如何挑選。羅振宇迎合了這種需求,並且把這種需求做成了一張標籤,貼在他的知識產品上,告訴消費者你們值得擁有這些,也貼在消費者身上,告訴他們你擁有了這些就說明你的品味、你的階層、你的地位。更有蠱惑性的是,他通過定義這樣的群體,並以會員群、跨年演講等組織方式,構建起了一個身份認同的共同體,即羅輯思維的會員或粉絲,約等於認同這種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的人。每年的跨年演講如同一年一度的朝聖,一萬名買了票的信徒四面八方擁到一起,與其說是看羅胖演講,不如說是表明自己,在這個共同體的眾多他人間,識別自我的身份定位。每個他人都是自我的鏡子,在這樣一個大型群體性活動的汪洋中,這種身份識別變得愈發強烈,就好像有一萬面鏡子不斷地互相反射。這簡直和宗教集體活動沒什麼分別,粉絲經濟、知識服務、情懷營銷,這些近幾年出現的新業態,都有類似的特點。

羅振宇在這麼多年的節目、文字以及演講中,幾乎不涉及政治,講的故事要麼是古代歷史或西方歷史的一段,要麼是商業領域中的例子,這讓他免於受到相關部門的干擾,免於落得高曉松的曉松奇談被好幾次審查停播的下場,更免於受到當局對其收穫上千萬粉絲和會員的擔心。不過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在中國中產階層快速崛起、精神信仰極度缺乏、身份認同模糊不清的當下,羅振宇做的事情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只不過這真的不是什麼知識服務,只是一個羅胖灌輸給這些粉絲並讓他們自己相信了的概念標籤而已。

最後也推薦一下自己的公眾號:社會思考


可以下載一個邏輯思維的新app《得到》,看一下裡面賣的東西。我覺得他們正在嘗試開闢一個新的領域,個人也比較看好。例如:

- 幾千到一兩萬字的《XXX》圖書解讀版,賣1.99

- 《如何談判》《三分鐘打動談話對象》諸如此類的,15-30分鐘,賣9.99

- 邏輯思維xxx期知識升級包,有兩三本圖書,賣20左右

我覺得這些產品和這些定價應該是有市場的,付一點錢,裡面內容的質量應該比在網上瞎逛要高不少。從這個角度來說,是物有所值的。

對這個app唯一的擔心是他能否匹配用戶的行為模式。這裡面的大部分商品需要沒有網路才能靜下心來消費。一旦有了網路,那麼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就太多了。刷兩個今日頭條的段子,遠比看這些東西開心。對於真有大段時間的能靜下心來的讀者,可能又更願意去讀原著而不是這種快餐式的消費。

-----------------更新------------

2016年6月,李翔商業內參在「得到」上線,目前已經累計超過7萬人訂閱,年收入超過千萬,開啟了內容付費閱讀的新時代。


智商稅。


羅輯思維的目標客戶群就是所有看節目的人,當然這裡面會有一些看幾期就不看了的,但一直痴迷並追成鐵杆粉絲的,就是核心受眾了。

羅胖說自己不是玩粉絲經濟,可事實上,他就是在玩粉絲經濟。你想,別人的粉絲是賣海報、賣產品,辦活動掙錢,他羅胖更狠,直接給你開光掙錢,把你開光成鐵杆會員,你就捐1200塊錢的做功德,沒啥錢的,就做200塊錢的功德,羅胖也不拒絕,照樣批量開光。至於那些還沒有痴迷到需要開光的受眾,羅胖就通過節目來為其他商家打廣告,讓你被動地為他創造收入。

所以別認為會員是有什麼福利的,奔著福利去的會員,都不是鐵杆粉絲,鐵杆粉絲是捐錢捐物又捐人,把羅胖捧成神,還賣力地到處推廣,這才是鐵杆粉絲。

至於羅胖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嗎?這在他節目里自己就說過了,大家都是自願,沒人強迫你。

不過,羅胖的一個核心人群,就是互聯網創業浪潮中的創業者,特別是做媒體的人,對他特別追捧,那一點點的會員費,和這些會員的收入相比,也就是人家活動費里的九牛一毛。

至於羅胖的商業模式,就是雜糅各種商業模式的模式,核心就是增加自身的吸引力,然後自然形成光環,利用各種方式獲得眼球,最後撒潑打滾要錢、出書、搞活動,掙錢就是躺著玩的事了。這些都是他在節目里自己說的,你要用粉絲的眼光去看,那就是在洗腦,你要用行業分析的眼光去看,那就是我說的這些。


搜搜俞凌雄就知道羅老師其實根本不是前無古人,一模一樣的商業模式。這麼多年了書店的暢銷書不一直都是在教你怎麼成功么。

得了互聯網焦慮症楞把意見領袖當神醫,病毒性的抱團忽悠,集體消費求知慾(和發財夢)。


宗教。


正在看最新一期,有點被濃濃的成功學膩到,跑來回答。目前節目的商業模式是互聯網思維忽悠粉絲然後向粉絲賣東西+向粉絲推薦合作店鋪(當然打的是粉絲店鋪的名義)

曾經信誓旦旦號稱賺粉絲錢的粉絲經濟已經落伍,要團結粉絲們一起賺外界錢的羅胖子。忽悠到了300w粉之後槍口一轉也開始對粉絲賣東西了。

至於說他推薦的粉絲商品,我特別特別想說:生意是一分東西一分價格,我買的是東西對於我的使用價值,而不是你的情懷和你的思維。指望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就飛起來是很多豬的發夢-----最起碼你要有強大的肌肉。

最後羅胖說戰天京一周10w本,那就是一周七八十萬入賬咯。生意做的蠻好


很無聊,那我就來插一嘴。

看過很多網上對羅輯思維的商業解讀,以及羅胖自己多羅輯思維的解讀。其實我不能說人誰說的是錯的,因為說的都是怎麼回事,只是表述的方式,給人的感受不一樣而已。

就好像說:「小麗,我好喜歡你,真想跟你一起醒來,看到明天的日出。」

:「小麗,我想跟你睡覺,然後啪啪啪......」

是不是很有畫面感,是不是感覺很不一樣。

接下來在看看羅胖做的事,

1.做內容,而且是有價值被認可的內容,通過網路平台,吸引到聽眾。首先這一點就很現實,因為國內有硬內容的自媒體不只一家,但為什麼這些人就獨好這一口呢?能做到這一點的內容媒體,我想在市場上活下來,並不難。

2.招會員,會員人數就那麼多,喜歡就打賞200快,很喜歡就恩賜1200。交了錢有什麼好處嗎?人家說了沒有。交了錢後悔的,給你退了。

先不討論人家是忽悠還是其他的,就這手段,你耍的起嗎?坦白講,一個玩不好,這個攤子砸的可是稀巴爛,所以這錢活該給人賺啊!

3.說一下人家玩的互動,霸王餐、月餅也好,六一趴也好,跟著特斯拉一路走,斐濟的一路。我想參與過的人,或者了解過的人,都可以看到這當中的互動以及效果,確實很值得企業去了解以及所謂的培訓,看別人玩的好,你想不交學費就會,那你多動動腦筋。

4.坦坦蕩蕩做生意,有人了,賣東西沒啥丟人的,你有那麼多人,你不賣東西,你不是傻嗎?

羅輯思維三年了,一路來,你說靠成功學,忽悠,我都覺得沒必要去爭執。因為看的懂的,早就懂了,也收穫了。看不懂的,始終都看不懂,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你覺得開心,那也不見得有什麼不對。

補充一點,在第三次招會員後,其實我想有很多的會員,會有著一定的不滿,因為很多人真的交了錢,一定收穫都沒有,多少會有不滿意的情緒。而羅輯思維在跟會員的溝通上確實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比如有會員在遇到問題後,不知道怎麼解決,而群里的死磕俠又沒有及時的回答等問題。所以瑕疵都存在,但是還是希望羅輯思維在,因為愛嘛......哈哈哈


羅輯思維現在走的是「魅力人格體」的概念 通過羅胖的個人魅力來吸引會員的無條件供養,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可是為了達到這個魅力人格, 肯定就要讓羅胖成為一個高於他自己的人。

記得有一期《秦檜為什麼必須是奸臣》,當我看到他把秦檜為什麼當奸臣說成是為了給高宗背黑鍋的政治需要,為了自污時,我就徹底路人轉黑了~呵呵 老羅就是個書販子,至於知識分子的良心,我覺得是沒多少的。

羅胖的觀點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話:互聯網思維,去組織化,U盤化,自由人的自由結合。。。。剛開始覺得新鮮,聽多了就煩了。

除了這個已經被說爛了的概念之外,節目再沒有任何其他核心思想。並且節目選題非常隨機,缺乏知識體系和系統觀點。羅輯思維每期1個小時,觀眾投入這麼多的時間,自然是想「精讀」而不是「泛讀」。每期換一個主題,還不如就著一個主題多講幾期,講精講透。

總結一下,我覺得如果你是把花在圖書館上的時間來聽這個,我覺得不值得;如果你是把泡妞看電影的時間來聽這個,少年,你很勤奮,將來必定前途無量。


忽悠,用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忽悠些對話題不了解的人,得出的結論也是前言不搭後語。


有一個茶館,裡面有免費的戲曲欣賞,但茶水收費。要想更好的觀看,花錢買個好位置。 還有一系列延伸服務~


電視購物啊,羅振宇自己說的。


最近羅胖和馬伯庸、和菜頭有個論文事件,大致如下:羅胖在和菜頭的介紹下向馬伯庸的一篇明代絲絹稅務文章付了10萬塊,隨後馬伯庸用這10萬向四位論文文獻參考作者進行了均分,並由和菜頭在微信公眾號文章中對知網進行了一番嘲諷。

總結:羅胖野心不小,他想做的是知識的中間批發零售商,俗稱「二道販子」


死磕大家,愉悅自己。


商業模式就是「粉絲經濟」啊,只要有個一萬人支持你,甭管你是賣月餅、賣書、賣柳桃都能活下去。但僅限於活下去,因為真相肯定不只這寥寥四個字,就可以概括的,它需要一個漫長的調整過程。

不過開始的羅輯思維商業模式並不明晰,他說:」我沒想過什麼商業模式,只要做好內容,自會有人讓我掙錢。「果然沒過多久,就有有道雲筆記為其贊助了,這是羅輯思維的第一桶金,同時從結果看來,這是個無比划算的買賣,不是么。

後來羅胖兒打臉了,啪啪響,坐擁當時的上百萬粉絲,誰不想以此來做點什麼。於是乎賣月餅、賣會員、等等等他是在試探,想摸清這群」粉絲「們可接受的度在哪裡,難能可貴,他確實是為用戶著想過的。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知乎這種大神雲集的平台上,看到一位磚家,先是就國內外音樂家討論個沒完沒了,又跟人在世界名曲上爭論到不可開交。隨後出現了路人甲問:」我妹妹要買架鋼琴,要什麼樣子的比較好?「時間在這一刻凝固,磚家停下唇槍舌劍扔出一個網址,是時候流量兌現了。

這種事很好想像也很好理解,哪買不是買呢,在價格透明的現在,至少這些淘寶店主做了足夠多的功課,能來新媒體上忽悠了,比工業時代的強買強賣的體驗好多了吧。我是支持羅輯思維的,希望他們能走得更遠,不想行業里每天只剩鋪天蓋地的BAT了。

「個人崛起的時代」,這是羅胖兒節目中的理論,同時本身也為我們做了個合格的」成功案例「不是嘛!


說書,賣書

冒充知識分子賺土老闆的錢


推薦閱讀:

羅輯思維會員感悟?
看完羅輯思維的2016-2017跨年演講,你有什麼收穫?
羅輯思維所說的「線」的時代過去了嗎?
怎麼看待留幾手吐槽《羅輯思維》的用戶是一群以為看個節目就可以提升自己文化、姿勢、逼格的土鱉?
羅振宇跨年演講觀後感?

TAG:羅輯思維網路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