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增加還是減少摩擦?
比如有時候手乾燥,感覺握東西會滑,沾點水摩擦會加大,但是水多了又會滑。
其他材料好像也有這種現象。
一說到摩擦就不得不提我大機械的機械摩擦學了。
以下內容為引用:
機械摩擦中的幾種摩擦狀態:干摩擦、邊界摩擦、流體摩擦和混合摩擦。摩擦的分類方法很多,因研究和觀察的依據不同,其分類方法也就不同。常見的分類方法有下列幾種。
1.按摩擦副的運動形式分類
(1)滑動摩擦 兩接觸表面間存在相對滑動時的摩擦。
(2)滾動摩擦 兩物體沿接觸表面滾動時的摩擦。
2.按摩擦副的運動狀態分類
(1)靜摩擦 兩接觸表面存在微觀彈性位移(相對運動趨勢),但尚未發生相對運動時的摩擦。
(2)動摩擦 兩接觸表面間存在相對運動時的摩擦。
3.按摩擦是否發生在同一物體分類
(1)內摩擦 同一物體內各部分之間發生的摩擦。
(2)外摩擦 兩個物體的接觸表面間發生的摩擦。
4.按摩擦副的潤滑狀態分類
(1)干摩擦 兩接觸表面間無任何潤滑介質存在時的摩擦。
(2)流體摩擦 兩接觸表面被一層連續不斷的流體潤滑膜完全隔開時的摩擦。
(3)邊界摩擦 兩接觸表面上有一層極薄的邊界膜(吸附膜或反應膜)存在時的摩擦。
(4)混合摩擦兩接觸表面同時存在著流體摩擦、邊界摩擦和干摩擦的混合狀態時的摩擦。混合摩擦一般是以半干摩擦和半流體摩擦的形式出現:
1)半干摩擦 兩接觸表面同時存在著干摩擦和邊界摩擦的混合摩擦。
2)半流體摩擦 兩接觸表面同時存在著邊界摩擦和流體摩擦的混合摩擦。
題主說的水的多少對摩擦的影響我想也可以通過以上原理解釋:少量的水停留在兩摩擦表面間時會形成半干摩擦,表現出較高的摩擦力。而水量充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則會形成一層「水膜」,使得兩摩擦表面分開,防止其相接觸,水在兩表面間的縫隙中流動實現其運動。
當然,水與潤滑油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從粘稠度,表面張力等等方面來看都是不同的,這裡只是做一個小小的類比。
機械設計專業學渣作答,純屬拋磚引玉,如有錯誤請溫柔提醒,玻璃心傷不起。
有興趣的還可以看看這個:要形成液體動壓潤滑的條件 個人認為比較酷炫。
點開之後別罵街,真的沒那麼枯燥,只要別拿這個當成課程來學而是當成一個小知識來看就行了。
問題本身太寬泛,沒有限定相互摩擦的物體,所以增大減小都有可能。你比如說兩張紙,中間有水和沒有水時哪個摩擦力大用手指蓋想一想也能想明白,所以這個問題太寬泛不夠具體。
直觀的認為正如題主所說,按照高中的物理姿勢,摩擦力由μN決定,所以,水可能改變的東西就包括μ和N了,對於浮體,當水多了,接觸的介質都變了,怎麼改變摩擦力,就要比較前後的μ值了;顯然題主問的應該不是這個方面的,個人理解題主想問的是水改變接觸面的性質吧。
按照個人的生活常識,那手沾水這個問題,乾燥的時候應該是由於之前的摩擦和手上紋路間的些許角質層和一些髒東西填充,就顯得光滑了;少量水後似的皮膚吸水或者角質層和髒東西泡漲了,摩擦時候脫落,然後摩擦力增大;水多了就是介質問題了。
以上論述純屬個人瞎扯。
是這樣,首先樓主所說的現象與兩接觸面之間的表面性質有關,例如:打籃球時,我們會覺得手上有些汗,球投得穩(摩擦力大);但當我們手握玻璃杯時,無論手上水多水少都會覺得握不穩(摩擦力小)。 原因可能是這樣:籃球上有很多灰塵泥土,他們與水潤濕,附著力大於內聚力,此時在主要接觸界面手—球界面的間隙處存在額外的手—水—球界面,額外界面的吸附作用增大了摩擦係數,球投得穩了,但如一樓所說,水量過多,會形成水膜,減小主要接觸界面的面積,減小摩擦係數,手滑。而玻璃與水處於不潤濕狀態,內聚力大於附著力,極易形成水膜,並且水對玻璃的吸附力微乎其微,所以手握玻璃杯時,手上水多水少都會降低表面摩擦係數,會覺得手滑。 許多問題可以從多方面解釋其原因,作為即將踏足表面工程的小白一枚,僅就其一方面進行表述,部分地方表述不嚴謹甚至錯誤,請學霸們溫柔提醒^_^
舉個栗子,滑冰運動,冰在冰刀的的摩擦下融合成水,劃得更快 可能不對。
推薦閱讀:
※如何增加手機背面的摩擦力?
※有受到壓力會發熱的材料嗎?
※line-x塗料真的可以讓東西不碎嗎?
※現在依舊沒有比鋼更適合作為冷兵器的材料嗎?
※陶瓷、玻璃、金屬、塑料,到底哪一個是做手機最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