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為何沒有地理大發現?
鄭和的船大過歐洲那些航海家的船,而且所帶領的是一個龐大的隊伍,為何沒有地理大發現?
鄭和的船隊是沿著海岸線已有的航線走的就像就你沿著高速公路開車,不管開多好的車開多塊,就算你開著擎天柱,也別想開到墨脫去。
因為鄭和的航海不是為了探索未知。
鄭和和哥倫布的最大不同在於,後者遠航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未曾去過的世界。而鄭和下西洋走的線路全都是已知的,元代基本走爛的航線,其目的是「宣撫」,既然拜訪已知國家、宣告明朝的成立和蒙古帝國的敗亡,重建朝貢秩序,換詔書發印信。
走錯方向,另外相隔太遠。
鄭和已經發現了新世界,只不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歐洲人搶先了而已我只說可能不信,那我拿出點乾貨來早在鄭和之前,我們就已經繞過了非洲南端並且對西非進行了測繪不信看大明混一圖
明初,鄭和返命,內臣接踵而往。費氏《天心紀行》、吳氏《朝貢》兩錄出,張氏《東西洋考》繼之。而後,海西島嶼略有稱名。其時,舟航梭織,所經復有亞非利駕亦云利未亞地,即今之所稱曰第三洲,合大浪山迤西,別為一區者也。
在坤輿萬國全圖下面,利瑪竇用他渣比的漢語寫的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
乃取原圖及通志諸書,重為考定。訂其舊譯之謬與其度數之失,兼增國名數百
傻子都能看出來」通志諸書『和「舊譯之謬」是什麼意思
最後上全圖提示:評論區更精彩大航海時代真是讓人神往。殘暴但是有吸引力。
從金融的角度會比較鄭和歐洲航海家會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鄭和是國家出資,歐洲航海家是遊說王公貴族甚至金融創新從公眾募集資金(荷蘭)。這樣的直接結果是鄭和航海的風險主要是國家承擔,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歐洲航海家的冒險風險的承擔者比較分散,資金來自於公眾和王公貴族,航海家類似於今天的職業經理人,不需要承擔主要資金的風險,能分紅而且只需要向出資人負責。這航海活動中催生了金融市場,同時金融市場促進了航海冒險活動。一批又一批的航海家前赴後繼。
航海是耗資巨大的冒險活動,太費錢。如果風險比較集中長期由國家賦稅來承擔,又沒有直接的好處,那麼肯定難以持久。到一定的時候甚至會威脅到政權的穩定、動搖皇權的根基。這也是在鄭和之後燒掉船隻,毀掉記錄的原因之一。類似於昭告天下,我老朱家以後再也不幹這麼燒錢動國本的敗家事情了。回到問題本身,鄭和可能是有地理大發現的,但是航海記錄被人為毀掉了。鄭和等於是把青藏線走了一遍,雖然難走,但已經有前人走過了
很多證據表明,是中國人先到美洲,但這個問題很敏感,西方人把持話語權的情況下,沒法子得到認可。美洲出土過明代的文物,比如美國有發現宣德時期的金牌,另外還有很多文化遺迹,比如當地印第安土著騎的中國五花馬(美洲本土馬早已滅絕,歐洲則壓根沒有五花馬這個品種,基因上也檢測出與中國五花馬同一血脈),印第安土著在歐洲人來之前就會瓷器,技法與中國相同。另外萬國堪輿圖,在哥倫布到美洲之前就把位置標清楚了。參考李兆良_新浪博客。
目前學術界仍有爭論,言曰鄭和下西洋終點不在非洲東岸,而是已經繞過了好望角。所以對這個問題,暫時也不必急著分析「是什麼」,先觀望吧。
首先買賣買賣有買才有賣 這是我國對經濟的根深蒂固的認識 可經濟學告訴我們只要是平等的交易就一定是雙贏的 什麼意思呢 比如A國只出產大米和黃豆 但是大米和黃豆的價格都比B國高 但是大米更貴一些 那麼AB兩國的貿易一定是A國吃虧嗎 不然 交易如果平等交易(這非常重要)那麼一定是A國轉變種植方式 原來種大米的地方種了黃豆 因進口黃豆更便宜一定會在某一個節點達到與大米的新的平衡 這裡本土大米黃豆與進口大米黃豆達到的新平衡必然帶來類似科技創新經濟創新等一系列的革命 這就是為什麼改革必須先要開放 那麼鄭和的航海背後有這樣的支持嗎 完全沒有 明初的中國說是中國最黑暗的集權主義時期也不為過 繳稅甚至都是實物稅 整個國家比糧票時期都不如 完全沒有市場經濟 這帶來什麼後果呢 就是「大躍進」 一個有毒的土壤上開出的絢麗之花即使再無與倫比 也是不能吃的 是毒害人的 是不長久的 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受到的詛咒就是他們永遠想跟別人比那朵花有多麼漂亮 而不去想花是要澆水的 沒有土地哪來的花
實際上就是鄭和發現了美洲。以下是我在2006年看電視時發現的報道。現在把它搬運過來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同意這個答案請點贊。
最近,一張購自上海古玩市場的地圖在國內外引起極大關注。英國《經濟學家》雜誌近日公布了這張地圖,BBC等數十家權威英文媒體也先後發布了該消息。這張地圖已於今年1月16日在北京展出,網上也公布了照片,使得更多人有幸能夠目睹。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地圖,因為它不僅繪製了亞洲、歐洲、非洲、澳洲,甚至還有南極洲和美洲。根據這張地圖上的說明,此圖繪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一張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天下諸番識貢圖》的複製品,名稱為《天下全輿總圖》,反映了天下諸番向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進貢的場景。地圖左上角有注文寫道:「凡未加紅圈者皆原圖所未命名者」,即圖上有紅圈者皆是原《天下諸番識貢圖》上的標註。
如果這張地圖的原本真是繪製於1418年,不言而喻,它將產生顛覆性的後果:好望角是由葡萄牙航海探險家迪亞士於1488年發現,澳洲是由荷蘭人於17世紀發現,南極大陸由美國人和英國人於1820年發現,美洲是由哥倫佈於1492年發現。當然這些公認的發現反映的只是西方世界對其文明之外的探險與發現,由於真正第一個發現這些地方的人類並沒有留下文字記錄,更由於是西方人發現這些地區後,這些地區才開始真正成為全球化的一部分,因此這些西方人的第一次發現才具有重大歷史意義。但現在這張地圖的出現可能改變了一切,表明這些地區有可能在1418年之前就已被中國人發現,並記錄下來。 此前不久,英國皇家海軍退伍軍官孟席斯出版了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年》,並成為暢銷書,他用3個證據「航海圖」、「歷史遺迹」、「當地人的DNA」證明中國人鄭和早在哥倫布之前發現了美洲。而這張地圖中有紅圈標註「一於永樂十三年隨正使太監馬三寶等往榜葛剌諸番,直抵忽魯謨(此處有一字模糊)等國開讀賞賜至永樂十六年回京」。鄭和原名正是馬三寶,號稱「三寶太監」。這張地圖的出現像是一個奇蹟,成為對孟席斯理論最有力的支持——而他的理論此前已獲得不少中國學者認同。這張地圖表明,中國人不僅首先發現了好望角、美洲、澳洲甚至南極洲,而且也明確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推薦閱讀:
※法國為什麼沒有建立東印度公司?
※奧地利與西班牙共主時期,哈布斯堡王朝的美洲殖民中,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如果美洲像歐陸風雲4的隨機新大陸那樣會如何?
※如果是日本人最先發現了美洲大陸,主要由大和族移民建立了今日北美的國家,人類歷史會是怎樣的發展?
※歷史上通商的香料貿易的利潤非常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