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相比埃及、兩河流域要落後很多麼?

在古埃及、兩河流域附近有個古希臘,這個地區的人基本上自己不種糧食(想種也種不了,土地太貧瘠),而是主要靠經濟作物,通過商業購買其他地區的糧食來生存。可見埃及和兩河流域糧食產量非常高,可以供養整個古希臘。而中國古代土地並非貧瘠、並且政府重農輕商,一直以來都把農業當成重大的產業,可以即使是這樣也經常有饑荒。這是由於中國古代的農業技術大大落後於埃及和兩河流域么?


LZ的問題錯誤在於:農業技術的先進還是落後,與饑荒沒有必然聯繫。

印度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在《貧困與饑荒》一書的開篇就說了:

饑荒是因為一部分人未能得到足夠的食物,而不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

理解了這句話,你就會明白中國歷史上所有饑荒原因所在……尤其是1942和1960兩次。

====

關於第一句話,我補充一下吧。

為什麼說農業技術與饑荒沒有必然聯繫?因為農業技術的進步是緩慢的、長期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口數量的變化可以跟上這種技術的緩慢變化,自動調整,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食物總是夠吃的……即使是天災荒年,也最多只是吃不飽,但通常不致於大規模餓死人——只要可以自由逃荒及自由貿易。


活了二十多年,幾乎每天都會看到有人引經據典、不厭其煩的證明中國這片大地上的一切都比別人差,公元幾千年前就比別人差。


古希臘總人口很少,而且大部分是奴隸,所以古埃及糧食能供應古希臘說明不了任何問題。中國古代這個範圍太長了,總體來說,中華文明起步較晚,三皇五帝夏商周時期農業技術落後於兩河流域,但後來有很大進步,到漢朝就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了,直到明清時期才逐漸落後。


埃及屁大點地方啊。中國地廣人多,今年這裡鬧饑荒,明年那裡撈饑荒,當然是年年鬧。但是針對某一個地方來看,也不是經常鬧饑荒呀!

就像現在,一會兒北京暴雨內澇,一會兒長沙武漢能看海,過不了幾天杭州上海大暴雨,這也很頻繁,但不是一個地方啊!


發個關於【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的讀書報告,順附自己的淺顯分析。

(主要觀點:1.一些傳統技術工藝幸有書面記載賴以保存。2.民間技藝與時代背景下的民俗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3.民間技術並非只有迷信,也有自發的進步進程。)

從《天工開物》看中國民間技術——以《上篇?乃粒?稻災》為例

從這個題目中,首先提出一個問題:「民間」的範圍是什麼?我們所說的「民間」就是與「官方」相對的嗎?可是為官者又何嘗不是出自於民?這樣的分法似乎並不準確。

之前我自己理解為,「非民間」的含義大概是成套的、有核心、有經典、有師承的系統傳承;可是民間技藝的傳承難道就沒有核心、沒有系統傳承嗎?這樣看來,確定要論述的範圍似乎有些難度。

看過《天工開物》這本書,我才似乎有些理解了。書中的資料無一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由千千萬萬的民眾自己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對經驗的不斷總結、傳承和創新。而不是像西方那樣由「科學家」個人操作,脫離於生活、在密閉的實驗室中得來的所謂「科學實驗」,也許,這就是中國的「民間」意義。

為什麼我要選擇從《天工開物》這本書的角度來解讀中國民間技術呢?

從這本書的內容來說,《天工開物》的書名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繫辭》「開物成務」,作者說是「蓋人巧造成異物也」(《五金》卷)。最早版本為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刻印,是一部總結我國明末以前農業和手工業技術成就的百科全書,分上、中、下3部,原有20卷,只刊刻18卷,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其中,上卷記載了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苧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製鹽、製糖工藝。中卷內容包括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採和燒制,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下卷記述金屬礦物的開採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麴的生產,以及珠玉的採集加工等。包括當時許多工藝部門世代相傳的各種技術,並附有121幅插圖,註明工藝關鍵,具體描述生產中各種實際數據(如重量準確到錢,長度準確到寸)。

所以,這本書就是中國古代針對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記載中為數不多的書籍之一;而且本書內容很詳實,包括容納的範圍很廣,關於數據圖案等等的描述也比較客觀精確。

從時代背景來看,這本書寫於明代末期,正是商品經濟開始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剛剛開始出現的時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高使百姓漸漸走出了自產自銷、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農產品、手工產品開始有了富餘,越來越多地成為用於交換的商品。反過來,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又促進了工藝技術的進一步提高。這一時期正是一個民眾對以往工藝技術總結、傳承和創新的特出時期。

從思想觀念來看,這個時代不再像從前那樣頑固地恪守「重農抑商」觀念,至少本書作者宋應星是以「民以食為天」的實用精神作為貫穿本書的思想,只要於民有益的工藝技術,他都進行盡量詳實地描寫和記錄,書中的很多技術工藝,是民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之中反覆推敲,屢屢得到驗證而精選出來的、作者認為值得推廣的先進生產方式,因此可以說本書所提及的工藝技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此書中,我只選取上篇《乃粒?稻災》中的一段作為本文分析的重點:「凡早稻種,秋初收藏,當午曬時烈日火氣在內,入倉廩中關閉太急,則其谷粘帶暑氣(勤衣之家偏受此患)。明年,田有糞肥,土脈發燒,東南風助暖,則盡發炎火,大壞苗穗,此一災也。若種穀晚糧入廩,或冬至數九天收貯雪水、冰水一瓮(交春即不驗)。清明濕種時,每石以數碗激灑,立解暑氣,則任從東南風暖,而此苗清秀異常矣(祟在種內,反怨鬼神)。」

這一段翻譯成現代漢語大概意思如下:

早稻種子一般在初秋時收藏。如果烈日當午時曝晒,種子里的火氣還沒有散發就急忙裝入穀倉封閉起來,稻種就會帶暑氣(太勤快的農家反倒會受這種災害)。

第二年播種之後,田裡糞肥發酵使土壤溫度升高,再加上東南風帶來的暖熱氣息,整片稻禾就會如同受到火燒一樣發災,這會給禾苗和稻穗造成很大的損害,這是種子的第一種災害。

如果稻種等到晚上涼了以後再入穀倉,或者是在冬至的數九寒天時節收藏一缸雪水或冰水,(立春之後收藏的就沒有效果)。到來年清明浸種的時候,每石稻種潑上幾碗,暑氣就能夠立刻得到解除。

這樣任憑東南風吹拂帶來多高的溫度,禾苗稻穗都會長的很旺盛(病根是在稻種裡面,有人卻無知地去埋怨鬼神)。

從以上這一段,我們首先可以提煉出這麼幾個觀點:

1.收種時曝晒的暑氣會貯藏在種內待來年下種後發災;

2.土溫增高、東南熱風會引動和加劇禾苗熱災;

3.谷種晚涼入倉則暑氣褪去;

4.冬至冰雪水可克制稻種內暑氣。

這其中包含著典型的中國傳統民間智慧。比如,其中觀察到「當午曬時烈日火氣在內」谷種會帶暑氣,而且如果當時不做處理散去暑氣就直接入倉關閉,暑氣一直會留存到第二年下種後仍能發揮作用造成災厄。這種種子受暑氣的情況用西方的溫度、濕度等等度量單位無法精確測得,但是受了暑氣的種子其性已異,只有到來年發苗之後才能得以體現。

其中還有提到用「冬至數九天收貯雪水、冰水一瓮」來解暑氣,這一句中除了提及政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冬至數九天」,並且還特意在其後及時說明「交春則不驗」,其中的道理也很深刻。「冬至數九天」大約是指冬至、小寒、大寒這幾個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時候,此時取用的雪水、冰水,必然帶有極寒的屬性,而立春之後的雪水、冰水就沒有這種極強的寒性了,所以說「交春則不驗」。以這種極冷的寒水貯藏到「清明」時節濕種的時候,其寒性依然不失,正好用來解去種子里的暑氣——以寒氣解暑氣,這也是應用到五行生剋之中水火相剋的道理。

所以,民眾在生產之中已經注意到,在特定時刻,谷種容易受到特定的影響,其外觀無異,但性狀已經改變。這種性狀的改變會潛伏一段時間後才顯化出來造成災害;他們也注意到二十四節氣的規律和五行生剋的規律相配合可以用來指導生產。而且這其中的先後順序必定是,民眾先掌握了寒暑節氣的普遍規律和五行生剋的抽象道理,才會想到嘗試提前收集「冬至數九天」的冰雪水,在「清明」濕種時拿來對治種子里殘餘的去年「秋初」的烈日火氣。

這其中的時間運作很有講究,方法也別出心裁,得到的實踐結果是:「則任從東南風暖,而此苗清秀異常矣。」解決了種子的內部問題,外因再如何泛濫也無礙禾苗的生長。

最後一句括弧里,作者加的評論意味深長——「祟在種內,反怨鬼神。」既然辨明了稻災的原因是在種子內部,因受暑氣影響而來年發災,便能想到相應的對治辦法——「晚涼入廩」以宣發暑氣,或以「冬至數九天」冰雪水在清明時候「立解暑氣」,從而在禾苗發出之前解決了災因,這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觀察與實踐總結出來的、能夠「防患於未然」的方法,於災厄不可見之時,通過把握各種節氣的性質加以判斷和解決。

由此看來,民間技術的道理是極其精微、靈活的:精微到需要細心體會一時一物的變化(午曬時、晚涼)和辨析微妙不可見的屬性(暑氣、冰雪水的寒氣);靈活到廣泛運用四時節氣中物性相反相成之物,於種因未發之時,對問題加以禳解和排除。其心思之巧妙,今人未必及也。而沒有掌握這些道理和技術的人,恐怕只會一味地推怨於鬼神了。

總而言之,民間技術的傳播和應用不僅能夠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而且能夠追本溯源,辨明生活生產中問題的真正原因所在,並且給以合理的解釋和解決,而不是盲目地歸罪或歸功於鬼神。在這個意義上,民間技術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僅是技術範疇的,而是與生活觀念、民間信仰息息相關的。我們也可以認為,民間技術的進步史與鬼神迷信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是此進彼退的關係。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如《黃帝內經》所言,中國傳統思維的精髓其實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亂而治未亂」——不但能夠提前發現問題的潛因,在問題彰顯之前對誘因做出精確的預判;更能根據動態規律,精確預見到以後的發展進程,並且在精準的時機進行妥當的預後處理。

西方思維和東方思維都注意到事物的動態發展和後續影響這一點,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兩者有明顯不同:西方是問題彰顯以後才去解決問題,而中國傳統思維則是——早在受因之初、問題未彰之時,就能夠精密地推算出以後可能遇到哪些問題。

比如用以上的農業生產來舉例,收種時受了暑氣的稻種,如不及時處理,來年發芽長苗後必然受熱災。如果是西方人的做法,一般可能是在禾苗生長之後發現問題嚴重,轟轟烈烈地遭災之後,緊鑼密鼓地研製各種農藥試劑,各種奮不顧身地實驗如何挽回余稻,如稍有成就便激昂自豪地宣稱自己是怎樣戰勝了自然。這樣的情況因為看起來結果是一目了然的,所以很容易給人以錯覺,認為西方的技術非常能夠解決問題,並且解決問題非常立竿見影。

可是傳統中國思維的做法卻會有所不同——觀察宇宙規律的運作,在反覆的經驗總結中掌握自然運作的原理,早在稻種受暑氣之初,就能夠推斷出明年下種後會因暑氣受熱災,並且在種子尚未下地之前,就已經懂得運用四時節氣的道理規律先為種子解去暑氣,這樣發出來的禾苗「任從東南風急,依然清秀異常」。

類似的例子,醫學案例裡面也有發生,那就是黑死病。在西方被黑死病轟轟烈烈席捲而過時,中國人古井不波地撣撣袖子,照常喝茶聊天干農活,因為往往在問題猖獗以前,已經被扼殺於源頭了(中醫早就創立了隔離療法),根本沒機會像西方那樣體驗「激情」的生活。

我倒是覺得,這種中國傳統生活方式非常「貴族」。事物運轉的動態規律盡在指掌心算,問題總能夠在源頭得以解決。精深地掌握了中國傳統智慧之後,不大有機會被各種「意外」的災害搞得手忙腳亂。

反倒是近年來,國人各種轟轟烈烈的西學運動,順便斬盡了傳統文化的根源,我們盡忘祖輩的生活智慧,所以才造成眼下這個身心處於夾縫中的境況。如果能夠追溯到以往的真正中國民間智慧的精髓,並加以傳承和應用,對於指導我們當下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有益的。


先告訴我你描述中那段話是誰告訴你的,然後我再回答你的問題。


中國要是農業技術很差,能養活這麼多人么?要知道,秦時中國人口就有3000萬了。

中國可耕種土地面積有限,要養活這麼多人,技術怕是不能拖後退的吧!!

饑荒多是政治原因造成的,不是說最近幾年大饑荒接下來就要餓死很多人的,具體參照三年自然災害……


古代農業無外乎5個因素,勞動制度,生產工具,農作物,土地資源,自然因素~好的制度可以促進更高的勞動積極性積極,漢朝的三十抽一到清順治的永不加賦都印證了低稅負能促進農業發展~工具,同時期相比歐美而言優勢都不是很明顯但古東方人更善於創造,施肥與利用牲畜,利用水渠都早於西方~農作物,土豆與玉米的引入極大的提升了農產業,以及相關的附屬產業,其功勞遠大於袁隆平的加強版水稻~~,土地資源,華西南地區對丘陵的梯田開發就是對資源的高度利用,但是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熱帶地區的人勞作積極性都不高,原因大概是資源太過豐富,像非洲,南亞,採集就能夠滿足日常食品供給,所以古代農業發達的主要還是兩河,埃及,地中海,和黃河長江,優質的土地資源有限,也能促進農業勞動生產力~自然因素,最大的就是水和氣候了~東西方都有完善可循的曆法,盡大可能的降低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期盼風調雨順的時節,成了所有從事農業生產者的心愿~

通過這幾個因素分析,東方古中國的農業生產力是不會落後於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地中海區域的~會有落後的時期那大都是人禍~邪惡的蒙古人還有黃俄遠惡於魔鬼


這個地區的人基本上自己不種糧食(想種也種不了,土地太貧瘠),而是主要靠經濟作物

=============================================

我想問的是,既然土地太貧瘠為什麼經濟作物能生產很多。。。


兩河流域文明發展初期應該比中國早個兩三千年吧,也就是先進兩三千年。但這些差距主要是地域條件不同帶來的結果,沒必要糾結於人種優劣之類的說法。


推薦閱讀:

公元前5世紀的軸心時代,古埃及、兩河流域為什麼沒有產生偉大的思想家?
為何如此神化瑪雅文明與古埃及文明,同時代的中華文明難道沒有他們先進嗎?
古埃及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請問美索不達米亞到底是個區域,還是國家,還是城市?還是文明?

TAG:農業 | 古埃及 | 中國古代歷史 | 希臘 | 兩河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