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保護大熊貓?


國外一些媒體和機構不斷對大熊貓保護區的有效性表示質疑。更有媒體以環境破壞、和物種退化為由,認為只有採用某些先進技術才能拯救大熊貓。對此,北京大學大熊貓和野生動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潘文石教授發表了他的看法。

「一些媒體和研究組織一次次試圖把某些『新發現的危機』和保護大熊貓的問題聯繫起來,以引起人們的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危機』的過度渲染,使得人們對大熊貓的前途作出了消極的估計,並使得採用某些技術進行保護成為了一種時髦。」潘文石說。

今年4月,美國《科學》雜誌、路透社等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副教授劉建國和一些中國科學家利用衛星收集的數據分析我龍自然保護區的變化。認為區內大熊貓高質量的棲息地減少得很快,熊貓面臨滅絕危險,並由此對保護區在保護野生大熊貓種群上的作用提出了質疑。 與大熊貓打了十幾年交道的潘文石指出,有數據顯示,全國大熊貓棲息地在20世紀90年代確實比70年代下降了61.7%,但劉建國等人的論文只提到同時期卧龍保護區的面積減少13.5%,兩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卧龍保護區大熊貓棲息地面積下降速度實際上低於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的下降速度,也就是說卧龍保護區大大延緩了大熊貓棲息地的減少速度。另外,保護區的森林覆蓋率在同一時期從45%上升到70.6%,也說明那裡的大熊貓棲息地從整體上得到了保護。事實上,棲息地減少只是局部現象,卧龍自然保護區的成績有目共睹。1998年,國務院下令停止對長江中上游地區天然林的採伐,1999年,絕大部分的大熊貓棲息地都得到了保護。劉建國等人雖然也表示不希望他們的研究被看成是對保護區理念的攻擊,但他們片面的結論確實會誤導人們對於大熊貓保護區的看法。

去年底,美國一農場成功克隆瀕危動物亞洲白肢野牛,美國《新聞周刊》等媒體認為人們終於找到了保護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的捷徑。對此潘文石認為,克隆技術值得發展,但用來保護大熊貓,既無必要也未必有效。一些媒體和組織如果過分強調克隆技術在拯救大熊貓中的作用,並引用某些早已過時的關於大熊貓不發情、繁殖的觀點,會在客觀上造成誤導的效果。

他說,首先,發展克隆技術不允許用大熊貓這樣珍貴的動物來做實驗,普通家畜有的是;其次,克隆的品種完全一樣,因此不增加遺傳多樣性;另外,目前還不了解受精卵在大熊貓子宮中的著床機制,也就無法在同種個體間進行胚胎移植,因此同種「克隆大熊貓」缺乏理論基礎和現實條件,而異種動物間的克隆則難上加難。

潘文石指出,大熊貓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並不弱。他的研究小組在秦嶺野外工作了8年,通過給熊貓佩帶無線電線圈等方法追蹤熊貓的活動,他們發現,竹子開花、枯死都不是威脅大熊貓生存的主要原因,當一種竹子開花時,大熊貓很容易找到替代的食物;另外,研究小組的專家呂植最近把各個保護區和動物園收集的大熊貓血樣拿到美國做DNA測定,得出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比率為46%,與人類48%的比率相差無幾。研究小組還發現,在自然狀態下,大熊貓的年增長率高達3.5%, 這比人類的增長率1%到2%還快。

潘文石認為,目前大熊貓的數量僅存1000隻左右,並還在減少,不是因為它們的繁殖力弱,而是人為的環境破壞,造成大熊貓棲息地越來越窄之故。他說:「只有在自然界里,物種的遺傳多樣性才會不斷增加,才能更好地生存。我們今天必須固守的最後一塊陣地就是保護那些充滿野性的自由生活的大熊貓種群。而目前保護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保護棲息地,利用優良的棲息地,大熊貓能夠有利的繁殖。」

「我們不應該顛倒了保護大熊貓這個物種和探索技術發展之間的位置,」潘文石說,「保護大熊貓不僅限於增加它的數量,其意義在於保護以它為代表的整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保護下來,各種生物也就保護下來,水土資源也保護了下來。大熊貓是自然保護的象徵,因此對大熊貓的保護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未來。」

摘自仁明網


大熊貓遠古時代的棲息地曾經包括秦嶺以南的大片領域,例如湖南,湖北,山西,甘肅,陝西和貴州。正是因為人類的活動,使得大熊貓的棲息地急劇縮小並且碎片化,才導致瀕臨滅絕。也就是說,沒有人類的干擾,大熊貓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物種。沒有人類,它絕不會滅絕。

說大熊貓不適應環境也是一個偽命題。上面已經說了,食譜和繁殖率並非不是它瀕臨滅絕的原因,棲息地減少並碎片化才是。野生華南虎的食譜夠廣,繁殖率夠強,它也沒能活下來,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動物適應環境的進化需要漫長的時間,人類則是在它們還沒完成進化之前就奪去了它們的家園。如其說它們不適應環境,不如說它沒準備好應付人類的入侵。把你扔海里,淹死了說你沒進化出腮,你覺得你死的冤么?


題目沒有補充說明,不知道題主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僅從字面理解,我感覺題主是覺得像大熊貓這樣的瀕危物種,數量稀少,似乎對自然和人類沒什麼用,所以問為什麼要保護,那麼下面按這個理解來回答。如果題主不是這個意思,儘管摺疊我。

首先不得不承認,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因為夠萌才保護大熊貓的,雖然這麼回答的童鞋們可以說都錯了。

精分嗎這是?又說就是因為賣萌才保護,又說答賣萌的全不對?板磚伺候!

等一下,讓我說完再拍磚……

因為保護大熊貓的目的不是為了給人類多留幾隻萌物,而是保護這個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從這個角度來說,保護大熊貓和保護揚子鱷、金絲猴、褐馬雞、大鯢、黑頸鶴沒什麼本質區別。

至於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這個問題太大了,我這等業餘水平回答不了,僅舉個簡單例子以作說明:

為啥農業有蝗災而自然界野生環境沒有?因為農田裡都是同一種植物,還是人類多年培育改良的汁多味美品種,蝗蟲來了如同二師兄掉進了泔水桶,到處都是吃的,根本不用費力氣找,那還不吃個腦滿腸肥。吃得多生得多,來年蝗蟲更多了,如此這般惡性循環。而野生環境不可能像農田一樣一大片地就一種植物,反而往往在巴掌大的地方都能有十幾種植物競相生長,蝗蟲不可能都愛吃,相反有的種類說不定對蝗蟲有毒,蝗蟲避之唯恐不及,這麼一來,無論如何也鬧不起蝗災來。

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單一物種抵禦風險的能力極其有限,而物種越多樣,物種與物種之間通過競爭、合作、共生……等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互動行為,使得這些物種構成的生物群落抵禦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這是個1 + 1 &> 2的結果。而我們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員,同樣受惠於物種多樣性帶來的好處。

答賣萌的為啥不對,明白了吧?

(從碎磚堆中搖搖晃晃起身)咳咳,下面說明一下為啥說就是因為大熊貓會賣萌才要保護它。

要保護生物多樣性,顯然應該保護好每個地區的生物群落,然而這談何容易,比起該不該保護的爭論,有沒有資源用來保護才是更大的問題,人類社會的資源有限,分配給哪個領域,就看哪個領域更有競爭力、更會爭取了。比起「保護生物群落」這種大部分人都不知所云的說法,一隻會賣萌的大熊貓顯然更有號召力,更容易博取同情和愛心,從而拉到更多的捐款。之後的事就好辦多了:喜歡大熊貓?都瀕危了,出錢出力保護一下吧。想保護大熊貓?這貨愛吃竹子,保護一下竹林吧,不然它沒得吃了。想保護竹林?都長在山坡上呢,劃成保護區吧。山坡上不可能只長竹子,總有樹和草吧?什麼松鼠、蝴蝶、小鳥……,各種鳥類昆蟲什麼的,都在裡面住著呢。這樣一來,保護大熊貓這一個行為,實際上是保護了整整一個保護區里的生物群落。所以大熊貓這樣的物種,被稱為「傘護種」,它就像一把保護傘,靠著自己的萌力,保護了眾多不夠萌的夥伴、食物甚至天敵。

胡亂回答的,只是自己粗淺的理解,歡迎生物和環保方面的大神們批評指正。


淺談幾句:

一,自由競爭的最終結果只會是負方被取締或者被同化,沒有相持,勝者只有一個。(可以參看幾千年里中外王朝的興衰覆滅)

二,試想一下,世界上如果只有人類一種生物了會怎樣?

人類區別於禽獸的地方,或許就在於有良知;而人類同時擁有了超越其它物種的能力,於是肩負了保護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責任。

難道一個殘疾人就應該被社會拋棄嗎?!

難道有一天外星人入侵地球,荼毒世界,人類不能適應這樣的環境,就應該被滅種嗎?!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大熊貓呢?

換一種說法,保護了大熊貓,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糟了嗎?——我看未必,反倒許許多多人從大熊貓那裡收穫了歡樂!

題目的描述,以及樓上一些回答真讓人發笑,又心寒。


參見果殼這篇文章:為什麼要保護野生動物?


政治因素居多,熊貓外交什麼的......在生物角度來講,熊貓的確沒什麼環境適應性


人類就是喜歡自我標榜,把自己置於道德的制高點。我也覺得大熊貓這種就算沒有人類干預也會很快滅絕的動物應該是被淘汰的,之所以大家都保護不就是因為長得好看嗎。
其實說到底,人類是徹頭徹尾的利己動物,前些年看海豚灣的時候,覺得那些日本人太可惡了,可是後來,當那些「愛狗人士」譴責我們這些吃過狗肉,而且喜歡吃狗肉的人的時候,我想明白了:也許之狗肉的人會譴責吃海豚的人;吃鵝肝的人會鄙視吃狗肉的人;吃小牛排的人又唾棄那些吃鵝肝的人……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沒有人的手是沒有鮮血的……


物以稀為貴,現在大熊貓整體來看應該是賺錢的吧。算上各個動物園的門票


既然大家都還是站在人類的視覺來想問題。

我只好站在熊貓的視覺來想問題了。

熊貓君A:哎呀,我擦咧,生活環境變化好大,突然多了好多人類怎麼辦?怎麼辦?沒東西吃了,沒水喝了,沒地方睡覺了。

熊貓君B:人類這個動物好厲害啊,會做好吃的東西,會做舒適的房子,關鍵還要會做冷氣~!

熊貓君C:報告熊貓最高進化指揮委員會(簡稱SEELE),本貓認為:熊貓種族要生存,有必須要政府人類。我提議成立特別行動機構(NERV)開始實行熊貓補完計劃!

熊貓君A:同意!

熊貓君B:同意!

熊貓君C:好!現委任碇源熊貓為nerv及熊貓補完計劃的負責熊貓!

碇源熊貓:經過我們的研究,人類的致命弱點就是萌~! 人類對萌攻擊無任何抵抗能力可以輕鬆通過萌攻擊征服全人類~!

熊貓君A:同意!

熊貓君B:同意!

熊貓君C:同意!

熊貓君A:現在開始,啟動熊貓補完計劃,全部熊貓向增強萌能力進化~!

-------------------------------------------若干年後的分割線------------------------------------------------------------

熊貓君Z:熊貓補完計劃終於完成了,我大熊貓族終於征服了人類。我們的種族終於流傳下來了,並且更加適應環境的變化。現在的熊貓們可以享受雪糕,水果,空調,電視,私人醫生,出國旅遊,移民,熊貓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都是得益於熊貓祖先高瞻遠矚的熊貓補完計劃以及為了計劃前赴後繼的熊貓先烈。

不然熊貓就會落到金絲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鰭豚、褐馬雞、黑頸鶴、揚子鱷、大鯢、中華鱘等的困境,甚至說不定早就去見渡渡鳥了。。。。

好了,我也應該夠鍾去接受人類的朝拜了~~


鄧老: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熊貓:我又黑又白,不會抓老鼠也是好貓.

鄧老:大熊貓是瀕危物種,需要好好保護(圈禁),不準和普通人接觸.


保護大熊貓是一種象徵,象徵著保護所有動物,大熊貓之所以稀少,是因為人類活動導致它的棲息地減少的根本原因和伴隨的獵殺導致數量減少的直接原因。並非你所說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按照你的邏輯推下去,所有野生動物都不會適應人類活動所帶來的惡劣影響,難道所有動物都應該淘汰?滅絕?如果所有動物都淘汰滅絕,那麼人類也將淘汰滅絕。那麼之所以這麼重視大熊貓,是因為人類喜愛它,通過對它的資金投入保護作用帶動所有人關注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這也是為什麼世界自然基金會是大熊貓的形象了)從而進行保護活動和措施。那麼保護大熊貓也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保護所有野生動物更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幫助,謝謝。


受到保護的東西首先因為有價值,然後才是因為稀少。

畸形怪胎稀少吧?有價值嗎?

另外克隆培養技術,是一個比大熊貓更需要謹慎的東西。因為克隆人跟其他動物沒什麼兩樣。廣泛的使用克隆技術克隆稀少動物,會導致市面上克隆設備過多,外流,最終導致克隆人的失控。


這個可以說說。

1.物以稀為貴,幾十萬年前是大熊貓的極盛時期,對於研究和保護物種多樣性以及地球環境變化有很多重要的科學價值

2.大熊貓有個很強大的功能,消化竹子,竹子主要是纖維素的,大多數動物是不能消化纖維素的。而大熊貓可以

3.大熊貓的地位已經被政治化了,已經成為中國與外國人民友誼的見證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類生殖這麼慢這麼費勁,卻沒有滅絕?
如何判定一個物種已經滅絕?
轉基因食品推廣是純科學問題么?
核彈是不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恐怖?
如何看待放生毒蛇的行為?

TAG:動物保護 | 生物學 | 生態學 | 生態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