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因加熱而變「熟」,對應哪些物理或者化學變化?


謝 @Yui Yoshioka 邀請;謝 @Luyao Zou 催更;

食物在變熟的過程中,究竟發生了多少變化?太多了!系統講的話,就是一本《食品化學》教材。

變熟過程中的物理變化,主要有溫度(內能)、顏色、尺寸方面的變化,以及因溫度改變而產生的物態變化。前兩天我在家自己蒸速凍的灌湯包,小心翼翼地把包子的位置擺好,生怕包子在蒸熟的過程中,因為膨脹而互相接觸到一起,否則夾起來的時候,包子皮很容易破,灌的湯就灑了。這裡的「膨脹」就是物理變化,而灌湯本身也是一種物理變化,是原來包子裡面的肉湯凍在加熱的過程中熔化了。此外,蒸包子的過程利用的也是蒸汽接觸食物時,會發生熱傳導的原理,因為水蒸氣的相變可以釋放出大量熱,所以蒸這種烹飪方式,速度是非常快的。

物理方面的不多說了,咱重點說說化學變化。

補一句:所有涉及到氫鍵變化的反應,在下文中也都納入到化學變化中了。

先說三大基礎的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質,也就是我們能量的主要來源。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分成好多種類型:完全不能消化只是占食物體積的纖維素、作為膳食纖維的水溶性纖維素、非常適合減肥者的低聚果糖或低聚木糖等等、果膠(與前兩者類似)、瓊脂、幾丁質、澱粉、糖原、蔗糖乳糖麥芽糖等雙糖、葡萄糖果糖等單糖、其他小分子糖類……

這些不同糖類的食物來源也有區別,比如纖維素主要來自於草,我們管叫「綠葉菜」,糖原來自於動物的肝臟,果膠和果糖主要來自於水果,幾丁質主要來自於甲殼類動物的外殼(昆蟲愛好者也可以吃到大量幾丁質)、瓊脂主要來自於藻類、蔗糖主要來自於廚房裡的糖罐,而我們最關心的澱粉,則是來自於各類穀物和塊根類食物……

可以說,每一種碳水化合物都有屬於自己的化學變化過程,咱只能摘著說。

1、粗纖維

不溶性的粗纖維,除了發生溶脹,大多數烹飪手段下,它們的分子結構基本都不發生任何變化,長在地里什麼樣,煮在鍋里還是什麼樣,而且拉出來也還是一個樣。也有能改變結構的手段——做糊了就行,這時的粗纖維就會失水碳化了。

2、水溶性纖維、果膠、低聚木糖、低聚果糖等等

在做熟的過程中,普遍會發生水解,還可能會發生酸解、酯交換等反應,進一步引起的現象就是食物的粘度增加,甚至產生凝膠。

3、幾丁質

幾丁質也叫甲殼素,分子中的主要特點是有一個氨乙醯基,所以,在做熟的過程中,乙醯基會發生脫落,從而變成殼聚糖並溶解到水中。幾丁質具有比較顯著的保健作用,但是因為不溶於水,所以吸收率其實很低。而殼聚糖也還具有保健作用,它可以吸附一些重金屬,但對於礦物質分子基本沒作用,因此在工業上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原料。不過,烹飪過程中,這個變化程度是很低的,這個不難理解,把蝦殼煮化了可真沒那麼容易。

幾丁質在油脂作用下會發生脫水並變脆,這個反應也是炸蝦很好吃的主要原因。BTW,要體驗這種脆在牙間的感覺,比炸蝦更推薦的是——炸螞蚱。

(圖片來自網路)

4、蔗糖、葡萄糖及果糖

蔗糖在烹飪過程中的化學變化就非常重要了,而且貢獻了很多美味,比如——紅燒肉,在烹飪時,它參與的主要化學反應有:美拉德反應、焦糖化反應,這都是讓食物變得更好吃的化學反應。

做熟的過程,未必只是加熱,發酵其實也是一種「熟化」,而這個過程中,蔗糖也是功不可沒,比如我們腌制泡菜,一般都是要加入一些蔗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它會分解成乳酸,提供酸味。而植物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也會因為發酵而產生乙醇,從而產生酒味兒。

此外,糖在濃度比較大的時候,容易發生聚合,黏度會變得很大,於是我們利用這個過程來做拔絲地瓜。

5、澱粉

最後出場的是澱粉,它在變熟的過程中,主要發生的化學變化,叫「糊化」和「老化」。糊化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可以理解成水分子鑽到澱粉裡面去的過程,生活中像麵條變軟、米飯變粘、粉條變透明等等,都是糊化反應的傑作。

老化過程基本就是逆反應,隔夜飯變得乾澀,實際上就是老化過程。

此外,澱粉通過發酵也可以發生很多化學反應。比如,它可以在糖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麥芽糖,我國古代很長時間裡沒有高質量的蔗糖,普通人所說的糖實際是指「飴糖」,也就是麥芽糖。在酵母的作用下,澱粉還可以用來釀酒、釀醋。

油脂

油脂也分好幾種類型,如動植物油、類脂、磷脂、固醇、蠟等等。

後幾種的化學反應比較少,重點就說說動植物油好了。

動植物油的結構是甘油三酯,也就是三個脂肪酸分子與一個甘油結合而成,而脂肪酸的結構又分飽和、單不飽和、多不飽和幾種。通常來說,無論什麼油,都含有這三類,但比例會有區別,牛油、椰子油、棕櫚油等油脂,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大豆油、橄欖油等,則是單不飽和油脂含量高;亞麻籽油、花生油這些就是多不飽和脂肪含量高了。

這個結構對於烹飪中的化學變化非常關鍵。不飽和的比例越高,對於高溫的耐受力也越差,體現在烹飪中的特點,就是煙點相應會更低,比較不適合炒菜或油炸,而更適合涼拌或低溫烹飪。

假如在煙點以上去烹飪,油脂會比較容易發生氧化,並且分解出丙烯醛、多環芳烴等物質。

如果食物中金屬離子含量較高,或者鹼性相對較強,油脂容易發生皂化反應,也就是水解。這個過程會讓食物變得不那麼美味。

在中式餐館中,油脂還會發生一種特別的反應——燃燒。稍有手藝的廚師,都會用一種引火入鍋的炒菜技法,這個過程可以顯著縮短烹飪時間,並且油脂發生徹底燃燒,不會有焦糊味兒。

此外,不飽和油脂中含有雙鍵,還會發生聚合反應,在長期油炸之後,油脂變粘,底部甚至還會有膠狀物質,一般就是聚合反應的結果。

最後,還要介紹一個特殊的過程——乳化。嚴格來說,這算不上化學反應,但也不是純粹的物理變化。脂肪中含有很多兩性分子,如卵磷脂,以及發生皂化的油脂等等,這些分子就如同是天然的乳化劑一樣,讓油性分子可以穩定地漂浮在水中,形成「奶湯」。

(圖片來自網路)

蛋白質

蛋白質是食物變熟過程中發生變化最為美妙的一類物質,畢竟人類天生愛吃肉。

變性

首當其衝當然是變性,這我們從高中就知道,雞蛋變熟主要是蛋白質變性,巴拉巴拉。

然而,蛋白質的變性方式有四種,你可知道?

其實還不只四種,只是常見的確實可以算上熱、力、光、鹽這四種,也就是加熱、機械力(通常用超高壓實現)、電磁波輻射以及離子。

一般我們所說的蛋白質變性,不會涉及到一級結構,換句話說,分子鏈不會斷,只是氫鍵結構被破壞了,於是原來的三級結構解體,也有的是α-螺旋、β-摺疊之類的二級結構受損。

1、先說加熱,這咱們都熟悉,不過,反其道而行之而用冷凍的話,又會怎麼樣?其實也會變性。可不要覺得這跟我們烹飪沒啥關係,現代食品行業幾乎全是靠冷凍技術支撐起來的,不過大多數時候,這種變性會負面影響口感,所以如何降低這個反應程度,對於美食而言,也是很重要的。讓我們感謝這些人的貢獻,從而讓我們可以吃到更美味的生魚片。

(圖片來自網路)

2、機械力引起的蛋白質變性,我們在烹飪過程中有嗎?其實還真有,只不過不是超高壓,而是高剪切力,所以高速攪拌機在處理食物的時候,會帶來蛋白質一定程度的變性。就算沒有攪拌機,手上力度大一點,用筷子打雞蛋的時候也可以實現這個過程。變性之後的蛋白質因為結構變化,會喪失很多機能,比如有一些脂質就hold不住了,還有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也會發生解離,這是潮州牛肉丸彈性的秘訣。剪切力對蛋白質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取向,不過是無關於性別的取向。我們知道,蛛絲和蠶絲的分子都是蛋白質,但強度卻相差很大,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蜘蛛跑得快,一邊蜘蛛網一邊用機械力對蛋白質進行取向,主要也是氫鍵結合力的斷裂重組,於是韌性很足,可蠶太胖了,就沒這個效果了。所以,如果我們攪肉餡的時候,朝一個方向攪而不是來回瞎攪,肉的彈性會變好的,下面這個問題我就不再答了哈——

為什麼餃子餡攪拌時,老人都要求一個方向攪拌,有什麼依據么?

3、電磁波導致的蛋白質變性,自然界很常見,X光、紫外線這些高能電磁波都能導致蛋白質變性,食品加工廠也會利用這個過程對食物進行消毒,而廚房裡就要說微波爐了。嚴格來說,微波爐的作用其實是讓水這樣的極性小分子快速轉動,從而產生熱量導致蛋白質變性,所以這其實還屬於熱變性,不過又和一般的加熱效果截然不同。一方面,微波加熱是內外一起進行,蛋白在變性是引起的體積變化(一般是收縮)是均勻的,所以會顯得比較嫩,而其他加熱方式是從外而內,所以往往外層會過熱而顯老變柴,當然極端一點的是煎烤炸手法的外焦里嫩,又是另一種風味,美拉德反應的香味會更突出,而微波加熱的效果就要差一些了。另一方面,微波有點像逆向的蒸,水分在此過程中不升反降,也會一定程度影響口感。

@Kingking 此前曾問過我微波爐是否會影響健康的話題,應該說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否比其他加熱方式更多,似乎並無證據,至少像什麼苯並芘之類的多環芳烴,比煎炒烹炸是要少的。

4、各種離子也會導致蛋白質變性,這在我們的烹飪中也會經常用到。我相信很多人腦海中已經想到了——豆腐。沒錯,點豆腐利用的就是,離子會使水溶性蛋白質變性,從而產生凝膠,一般利用的是鈣離子和鎂離子。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不少,皮蛋也是這麼個過程。還有很多人認為食鹽可以讓菠蘿蛋白酶變性,所以用食鹽泡過的菠蘿就不會扎嘴了,不過這條卻沒有得到驗證,我們通常使用的食鹽濃度,還不足以讓菠蘿蛋白酶變性(鹽析),因此改變扎嘴口感的原因,應該是影響了其他刺激味覺細胞的分子。

5、其他變性方式,比如脫水變性,我們也會作為一種加工手段啊,比如風乾氂牛肉。再比如溶劑變性,我們用酒泡一些食物就是這麼個目的。

然而蛋白質變性,才只是開啟了蛋白質變熟的第一華章。

水解

蛋白質是氨基酸的聚合物,所以,如果在水中,它們就會發生水解。這個過程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我們之所以覺得肉香,這個作用功不可沒。

但是在水中,蛋白質的降解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級一級地變小,於是我們的肉湯中就會充滿各種不同分子大小的多肽、寡肽,直至單分子的氨基酸。

這個過程中不一定要在正式掌勺時才進行,比如我們很多人喜歡用的嫩肉粉,裡面的主要成分是木瓜蛋白酶,這東西和上面提到的菠蘿蛋白酶,都可以把大分子的蛋白質切成小碎段。

很多單分子的氨基酸還有寡肽都是鮮味的來源,大名鼎鼎的谷氨酸就不用多說了吧?

交聯

以為上面這就完事了?早呢,蛋白質相關反應豈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幾句話能說完的。

高筋麵粉聽說過吧,麵粉為什麼能這麼勁道呢?其實這主要不是澱粉的貢獻,而是蛋白質中的巰基發生了交聯,變成了雙硫鍵。也許還有人要繼續追問,為啥變成雙硫鍵就勁道了?具體原理就不多說了,就說一點,硫化過的橡膠總見過吧,就是輪胎那種,硫化的過程就是用雙硫鍵把橡膠分子連到了一起,夠勁道吧?

凝膠

看到評論區有人提到了膠原蛋白,那咱就借凝膠的事順便說說。

蛋白質是大分子,跟澱粉這樣的碳水化合物一樣。膠原蛋白是一類較為特殊的蛋白質,骨骼與皮膚中最多,具有特別好的親水性,因此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子,也就是所謂的「保水作用」。在加工食物時,它們也會溶解到水中,而當條件發生改變時,就會形成諸如肉皮凍那樣的凝膠。

(圖片來自網路)

乳化

前面提到了油脂和水可以形成乳液,但油水本身不相容,還需要乳化劑。蛋白質天然就是兩性分子,具有乳化作用,這是我們喝(黃)豆漿覺得醇厚的主要原因,假如沒有這個過程,豆漿就是綠豆湯的口感了。

美拉德反應

前面說到糖的時候提到,這是美味的來源。所謂美拉德反應,是醛基與氨基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非酶褐變反應,糖提供醛基,那氨基就是由蛋白質及多肽提供了。

發酵

蛋白質也能發酵,風味也會特別獨特,比如火腿就是經過了這個過程。再比如,醬油,也是蛋白質發酵之後的產物,其中含有大量由蛋白質分解而來的氨基酸和亂七八糟的各種分子。

說完三大能量營養物質,我們還有幾類跟食物變熟關聯性很大的化學反應值得說說。

ATP及核酸

這兩種東西之所以要一塊兒說,是因為它們都含有一樣東西,那就是核苷酸,只不過ATP里只有一種腺嘌呤核苷酸,而DNA和RNA這些遺傳分子中含有四種。

它們沒有熟之前,都是生命體中叱吒風雲的分子,可熟了之後還有什麼用呢?

一個字:鮮!

嘌呤類小分子是比谷氨酸還要鮮上數百倍(具體多少倍就別糾結了,學術上沒個准數)的存在,我們可以在很多提鮮的添加劑中找到「呈味核苷酸」這樣的字樣,同時如果你是一名痛風患者,應該對以下這個食譜不陌生:啤酒、海鮮、豆製品、火鍋、內臟、菌類……

而它們,都是嘌呤含量比較高的食物。

維生素

維生素分兩大類,水溶性的B族與C,以及脂溶性的A、D、E、K,它們在烹飪過程中,也會發生不少化學反應。

像維C這種,其實多數是等不到煮熟的。別說熟了,有些食物中自帶維生素C氧化酶,沒等吃到胃裡呢,就已經被氧化掉不少了。維生素B族也有不少嬌氣的,比方說B12溶到水裡,見光分解。

脂溶性維生素也可能會被氧化,比如維生素E,在有自由基存在時,就很容易被氧化,不過,幸虧它有這獨門絕技,我們補充維生素E,主要也就是為了讓它干這事——消除自由基。

礦物質

各類金屬礦物質在烹飪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比如鐵是半微量元素,我們都要補充它,但它也是最不讓人省心的一種元素,實在太活潑了,它通常以二價鐵的形式存在於食物中,可以和很多有機分子結合,尤其是帶有螯合基團的,尤其在加熱過程中,它還容易氧化成三價,然後成為自由基的生成源頭。

不過我們要慶幸很多金屬離子都可以跟鐵一樣,能夠形成螯合物,因為像鎘、鎳這些具有破壞性的重金屬離子,也因為發生了這些反應而降低了毒性。

也有一個反應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五價砷會被維生素C還原成砒霜!是的,這樣的反應會進行,但是,這不是螃蟹與柿子不能同食的原因,也不是「食物相剋」理論泛濫的理由。

最後一個有意思的,是鋁。鋁離子有個反應是我們烹飪中利用到的,那就是炸油條,鋁在遇到小蘇打時,會發生雙水解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泡,從而實現膨化。不過,由於鋁離子不健康的一些證據浮現,如今已經有更多炸油條的方式了,比如我用酵母就可以。

(圖片來計我計幾)

其他各類有機分子

別看被研究得少,這些反應卻是我們鍋里最為複雜的一類。

比方說,食物要有「色」,有些分子挺身而出了,比如花青素,加點醋就是紅色,加點小蘇打就是藍色,中性就是紫色。試問花青素哪家強?葡萄藍莓紫甘藍。

再比方說,食物要有「香」,我們都知道,酯化反應可以實現這一點,往食物里加點酒,就可以跟食物中各種酸形成一堆酯,香味就呈現了。

還比方說,食物要有「味」,這可要想明白了,畢竟一種食物最重要的屬性就是要「好吃」,發生什麼樣的反應很重要。比如洋蔥,明明生的時候是辣的吧,可煮熟了,卻可以呈現甜味,其實就是含硫化合物給降解成了烯丙基硫醇。

所以,色香味俱全,有點化學知識,事半功倍哦!

最後,還要友情致謝三個無機物

水、氧氣及氯化鈉

是你們,參與甚至作為主要反應物,讓食物變熟的過程中,產生了各種愛恨離愁,讓美食成為一門學問,讓我們這些成天在化學實驗室的人也能發現樂趣。


1.食物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子的熱運動的增強, 即平均動能的增加. 溫度越高, 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越強, 一部分水分子可以克服水分子間的Van der waals吸引力和部分H鍵而汽化,如果氣體不能被充分排出, 則會將食物炸開. 屬於物理變化.

2.蛋白質高溫變性, 固化. 如煮雞蛋 屬於物理變化.,.


說說一些最簡單的物理化學變化:絕大多數的食物皆由水、脂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構成,以及一些調味品如氯化鈉(鹽)、谷氨酸鈉(味精)、碳酸氫鈉(小蘇打)諸如此類;

我們將食物通過不同形式的熱量傳導(絕大多數是加熱),或腌漬、發酵,經由容器而完成料理的過程;

最後,這一系列的物理與化學變化,隨著咀嚼、唾液酶等過程走向終點,帶來了美食的口感與風味。

其中對應的變化舉例一些常見的例子如下,

水:

我們常見的食材中有70%以上的水含量,它會溶解各式各樣的物質、在固化成冰晶的時候會刺破細胞壁影響食物的口感(因此需要緩慢解凍),而氣態水凝結則大量放熱快速烹飪食物。

脂質:

大多數的香料都是脂溶性的,能把香料更細緻的滲透到整份食物當中。並且,油脂使我們的食物帶來柔潤的口感,其遠高於水沸點的油脂令食物表層脫水造成酥脆的質地,並參與褐變反應帶來全新的風味,也就是重要的梅拉德反應(梅納,Maillard),變成褐色的肉類及其油脂能夠為食物帶來額外豐富與濃郁的香氣,這大概就是烹飪中最著名的化學反應了吧。

梅拉德反應屬於褐變反應中最重要的一種,不僅僅是烤肉中才存在,我們熟悉的麵包外皮、深色的啤酒、咖啡豆的烘炒,都屬於這1910年被發現的梅拉德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油脂溫度過高時會迅速碳化食材,除了影響風味以外還會帶來三類破壞我們DNA而導致癌症的物質(HCA、PAH、亞硝胺)。

碳水化合物:

澱粉、纖維素、植物膠等碳水化合物大量存在於植物之中,產生的化學反應例如人類的消化酶,能夠把澱粉分解為單糖。

蛋白質:

最具挑戰的料理分子,只要接觸一些熱、酸、咸就會發生變性與凝聚反應,比如煮熟的雞蛋完全不同於生雞蛋的特性,比如經過數個月腌漬的肉類看起來「熟了」。蛋白質的變性非常複雜多樣,既有物理變化也有化學變化,甚至當你把食物中的水份排去,由於原先水份氫鍵的斷開,蛋白質的結構都會發生改變甚至分解。另外,剛才提到過的酶也是一種蛋白質,細菌的消化酶能使得食物改變顏色、質地、口味或營養,比如食物的酸敗腐壞,或是歷史悠久的微生物發酵技術,也是一種常見的料理化學反應。

熱傳導:

1、常見的有沸水煮,用熱水對流來加熱;蒸煮,利用蒸汽凝結成液態時的大量熱量。這兩種做法使加熱控制在100℃,而真空低溫慢煮和高壓鍋則分別可以將溫度控制在100℃以下及120℃左右。

2、常見的輻射加熱有微波(僅可加熱含水食物)及燒烤爐,人類最古老的烹飪技法。最極端的高溫有噴火的焊槍,能打到1600℃以上。

3、煎炒和油炸,約175℃~225℃的加熱方式,迅速讓食物表面脫水的一種乾式加熱法,常以麵粉澱粉之類的其他材料作為外皮來獲取獨特的風味及隔熱,避免食物內部失水過多。

我們可以看到,從最極端的低溫慢煮到噴火焊槍,不同烹飪方式可以認為是一種熱傳導高低的選擇,牛排就常常使用55℃的數小時慢煮來熟透內部,加上極高溫的火焰數秒來褐變表面,並形成酥脆的表皮。

容器:

通常容器為了追求良好的導熱性能,並且需要避免發生化學反應的發生而存在。但兩者之間有一些矛盾之處,即化學穩定性最強的陶瓷導熱性能奇差無比,所以一般只用於緩慢加熱的烹飪方式,另一面則帶來優秀的保溫效果。銅作為最佳導熱材料之一,卻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它能穩定的發泡蛋白並為蔬菜增色,但過量的攝入會造成一些健康上的問題。不過也有利用銅的化學性質進行烹飪的例子:Why whip egg whites in copper bowls?

因此不鏽鋼鍋具、難以保養的鑄鐵鍋,儘可能少用的不粘鍋,是當今比較常見的鍋具。

(不粘鍋的塗層製作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達到高溫240℃~300℃時會大量分解塗層冒煙,這些煙霧被認為有很大的毒性,因此必須謹慎的進行高溫爆炒,嚴禁空燒。除此之外不粘鍋屬於易耗品,一旦表面塗層劃傷就會開始剝落,混入食物中,並失去不沾的功能。參考資料:《食物與廚藝》第一卷 P326,《料理的科學》P494)

所謂之「熟」的概念也不應當模糊,有三個基本的原則:

1、足以殺死有害人體的細菌、寄生蟲等,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殺菌需求,這一點非常重要,能單獨寫一大篇;

2、使食物易於咀嚼、消化;

3、帶來美好的風味及口感;

這三點之間有時候會相互矛盾,例如最美好的風味有可能會同時帶來食物中毒的風險;亦或是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的熟度,就需要多種烹飪手法分別料理、交叉使用。

最後,當食物完成了料理的過程,走向終點,我們的口腔內。

咀嚼造成細胞壁破裂,

噴涌而出的酸甜苦鮮咸碰撞味覺的受體,

鹽分,脂肪,及肉的酸性促進著唾液的分泌。

麻辣澀刺激著三叉神經,

擴散、爆裂開的氣味分子進入鼻腔,

唾液酶以每秒100萬次的反應催化著口中的食物產生新的物質,

共同構成了旅途終點上百個聲部的美食交響樂章。

隨著情不自禁吃到美食的沉悶低吟加上吞咽的快感,

食物滑落進消化系統的深處,

繼續進行著複雜的物理與化學變化,

開啟了生物命運輪迴的全新章節。


繼續了解和學習烹飪食物的秘密,能從本質上提醒我們還有多少做好美食創新的可能性,永遠不要放棄探索的步伐。

如今,我們對食物烹調過程中的複雜變化,還只是略知一二,光是肌肉中的酶就有幾百種,而具體的反應細節紛繁複雜——從在冰箱里,肉類中的天然酶慢慢發揮作用,將蛋白質、脂肪和其它分子分解。隨著烹飪的過程,氨基酸、肽類、單糖以及結構更複雜的糖類,核苷酸和鹽、脂肪和油脂,全部參與到這部複雜的交響樂章里。這些分子最初的反應引起了上百個進一步的相互反應,從而反過來又聲稱了上千種不同的化學物質。這種級聯反應生成了大量的芳香化合物……

與其說這是一篇對『食物因加熱而變「熟」,對應哪些物理或者化學變化?』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如說是再次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感嘆大自然的奇蹟。

新開專欄,關注嚴肅的烹飪科學:開源廚房


叫美拉德反應。

蛋白質受熱變性。

大V給回答了 小透明瑟瑟發抖。

具體一點的可以看他們的文章吧

有配圖有出處的 很強。


我覺得只是讓它們死的再透徹一點而已


本來想強答的....沒想到已經有很系統的答案了


食物被煮熟是一個複雜的變化過程,既有化學變化,也有物理變化。
食物中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澱粉,糖類等等,在煮制的過程中,蛋白質要變性,即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要改變,有利於消化,澱粉也會由直鏈變成分支的,糖類一般沒有什麼變化。


推薦看一下(食物與廚藝),裡面的各種基礎知識可以讓你多方面了解烹飪


蛋白質變性。。。蛋白質因高溫造成的結構變化


主要是蛋白質變性,加熱破壞蛋白質的四級結構,更容易消化


氧化反應,蛋白質變性,水分的蒸發


蛋白質變性ㄟ(▔ ,▔)ㄏ

內能升高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烹飪 | 物理學 | 化學 | 分子美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