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音樂結尾漸漸小聲是故意的么?

這個問題大多是在以前的歌曲里有,現在的流行音樂沒有了。是不是以前流行的?還是別的原因


結尾音量漸弱是音樂進入唱片時代,尤其是60年代多軌錄音技術成熟以後才出現的製作方式。新技術帶來的新的感覺會短時間風靡,爾後觀眾和專業人士會有所厭倦。

總體而言,就作曲者而言,使用音量減弱的方式來結束音樂,是作曲能力低下的表現,因為你無法通過和聲連接、旋律進行和配器變化來傳達終止感,那麼只好使用最粗暴的減弱了。(與此對應,在副歌高潮部分,使用升半音轉調來推動情緒,是另外一個相當粗暴的作曲方法。)漸弱終止法還有一個要命的地方在於,很難在現場由樂隊實現。演唱會是歌手/音樂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人在製作專輯時都會考慮現場問題,所以面對一種在演唱會上幾乎無法實現的編曲,製作人選擇起來會很慎重。

高手們花活玩得太多,偶爾也大巧不工一回。所以在一線大牌的專輯中,漸弱結束或升調高潮偶爾也會出現,但對於一般的作曲/編曲者,還是老老實實地寫,別偷懶。

特例存在於:目前在傳媒、影視作品中,常常需要有循環播放的音樂片段。這些音樂創作時就要考慮到反覆時的銜接聽起來無縫而自然,這勢必會淡化甚至抹殺音樂的段落感。所以這種音樂,必須通過漸弱來傳達終止感。


對於講究器樂團合奏的音樂——如搖滾樂和爵士樂,漸弱是一種重要的剪輯手段,會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音樂在現場的時候經常是以全團合奏的高潮、反復奏出最強音爲結束的,在結尾方面沒有太多的手段。

而有的時候是原始錄音本身演奏得很鬆散,並沒有刻意奏出一個結尾,也沒有必要有什麼結尾。比如「Bitches Brew」時代的 Miles Davis 樂團,暢快的高潮過後,癱倒就睡了,用不著什麼愛撫。沒人在乎結尾。

有的時候漸弱本身是可以很好聽的。比如 Pearl Jam 的《Alive》結尾處 Mike McCready 那段著名的吉他獨奏,是漸弱結束的。從我個人的聽感而言,這樣的漸弱能產生一種延展的效果——我覺得在音量弱到 50% 以後那隱隱殘餘但依舊熾烈的樂音,格外迷人。

我個人倒是不常聽到因作曲能力不足、以漸弱來遮醜的做法,得多差勁才要那麼做啊。


很多搖滾樂隊,在一首歌結尾的地方,會留大段的和聲空間給吉他手來solo,而這種沒有時間限制的solo,經常會讓吉他手自由的發揮並展現更多的激情,也容易出現精彩的樂句。

另外,有些音樂作品意在營造一個無盡纏綿的意境,惹人工干預,使用技巧將其正常結尾,會更來意境的中斷

而在錄音技術方面就只能用漸弱來處理了,這並不表明樂隊的編曲能力弱,當然,一些低水準的流行歌曲另當別論


因為編曲不知道該怎麼結束一首歌了。


我記得以前的歌的最後幾句還要重複唱到完


那是淡出效果,用audition那種音樂軟體自己就能做出來。當然是故意的,如果一個歌曲一直聲音很大,突然沒了,感覺多麼的突兀啊。


推薦閱讀:

Logic Pro X的原版拓展音色中,哪些樂器可以接近或達到第三方一線音源的品質?
如何判斷一首曲目是MIDI製作或者是錄音室錄音或者是兩者的結合?
有哪些編曲很棒的歌曲推薦?
中國流行音樂的相對「落後」,除了市場運作問題、歐美文化強勢因素之外,是否有中國人自身生理特點的問題(不適合人聲歌唱)?
18歲,完全沒有音樂基礎,從零開始學習樂理和創作,想做一個職業音樂人可行嗎?

TAG:音樂 | 混音 | 編曲 |